一、广州番禺:科技催生办案能手(论文文献综述)
李奕[1](2021)在《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律师的角色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
周新年[2](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汤萍[3](2018)在《房地产虚假诉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虚假诉讼愈演愈烈,案件数量一直在增长,而房地产领域则是虚假诉讼的高发之地。房地产虚假诉讼是虚假诉讼行为人串通房地产法律关系的相对人虚构事实,以虚假的房产纠纷为由提起诉讼,意图利用司法审判结果来规避某些特定义务或者获取其他非法利益的危害行为。房地产虚假诉讼行为不仅扰乱了司法秩序,破坏了司法公信力,而且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对正常的经济秩序也造成了破坏。针对当下学界对房地产虚假诉讼研究的薄弱,文章尝试着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房地产虚假诉讼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厘定,对其案件多发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对房地产虚假诉讼规制与防范举措,以期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借鉴。文章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指出,在我国房地产虚假诉讼高发,而研究又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对房地产虚假诉讼进行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房地产虚假诉讼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归纳。在界定虚假诉讼概念的基础之上,将房地产虚假诉讼归纳为诉讼主体之间往往有身份关联,或有中介牵头;庭审中多自认;诉讼时间短,多以调解结案;多有法官参与;社会危害性大五个特征。第三部分是对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现状为高发以及成本与收益失衡。其原因是:在立法层面,存在调解制度的局限性、自认规则缺乏职权制衡和案外第三人救济制度不完善;在司法层面,受法官考核不合理以及侵权赔偿缺失的影响以及在律师、法官、检察官监管方面均有待完善。第四部分是提出了房地产虚假诉讼的规制与防范。在立法方面,建立无争议案件的甄别与审查制度、加强证据和当事人自认的审查、完善案外第三人救济制度;在司法方面,实行调解书公开,改进法官审判管理评价体系;在相关机制方面,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及公检法司和律协的联动机制以及强化对律师执业活动和法官诉讼活动的监管等。
蒋瑞珊[4](2017)在《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之初,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发展落后,在当时烟草行业已充当了巨大的经济贡献者角色,一直以来受到了我国政府较大的关注与支持。我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制度和体制,自国有统一管理以来,充分发挥专卖专营体制优势,在烟草制品生产上严格规范控制总产量,在烟草制品销售上不遗余力创造增值点、在市场监管上积极主动提高净化率,在社会回馈上无私奉献缴纳税收,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深化制度改革与夯实管理基础,促进了烟草行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下烟草行业发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简政放权、宽进严管,门槛降低、准入宽松给卷烟市场监管带来新难题。与此同时,互联网与物流寄递业快速发展,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互联网接收卷烟购买需求,通过物流寄递实现从生产假烟、走私卷烟到销售假烟私烟的网络。广泛普及的互联网,便利操作的电子结算,四通八达的物流寄递,加上宽松的卷烟销售准入,成为新时代下卷烟违法行为的温床,传统的卷烟市场监管方式难以遏制新型涉烟违法行为。由于卷烟市场监管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课题,基于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市场监管等实际情况而进行分析才能实现研究意义。鉴于市场监管具体信息难以获取,故通过结合具体地市开展调研研究,而东莞市恰恰是经济强市,地方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地理位置扼要,互联网使用程度高,物流寄递网络成熟,卷烟销售量大,卷烟市场监管压力和难度大,因此,本文以东莞市为例,通过结合东莞区域情况开展调研研究。本文以政府规制及其公共利益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东莞市经济发展、卷烟市场监管主体及主要举措进行现状调查,指出目前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完善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对策。
刘钰[5](2017)在《庐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经历了由“管理型”政府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要求公共部门更加关注人民群众诉求的变化。1993年,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提出“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纳税服务理念。2008年,纳税服务司正式组建[1],从此开始,各地省市级才陆续设置专职纳税服务机构。“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更是具有时代特色。而我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起步较晚,尽管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体制研究和实践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未来的的持续改革尚有空间,发展之路任重道远。2014年1月1日开始,泸州市地税局开展城区范围内部分涉税事项“同城通办”试点。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12月2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同城通办”的升级版——“全市通办”。2016年11月20日起,四川省地税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部分涉税业务“省内通办”。在逐步推行过程中,对于工作流程的合理设计,保障了推行工作的有条不紊;资源整合创新改革,助力了推行过程中的平稳运行;借力外部联动,打造了多部门、多单位、纳税人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通办”是打破传统的区域性管辖限制,实现纳税人不论在哪个经营地点和所属地税机关,均可自由选择地税服务厅来办理涉税事项的新型办税模式。作为一项纳税服务新举措,不仅有利于纳税人降低纳税成本、助力绿色发展、为纳税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促进了税务机关本身优化资源整合,提高运行效率,有力提升了税务形象,让纳税人看得到税务机关切实诚心打造纳税服务的初心。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税收遵从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案例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案例推行流程、采取的关键举措,得到相关启示,归纳和总结先进思路和创新实践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以期为基层税务机关推行“同城通办”,深化纳税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罗海麟[6](2015)在《关于电子证据及取证工作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带来的变革前所未有,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传统的信息获取、沟通以及交流方式。信息存储与传递方式的发展也使得电子证据的获取与立法面临诸多考验。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证据,在揭示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行政监管部门的技术、意识相对落后,成为目前网络执法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客观形势,下文将浅谈对于电子证据及其获取、固定方法的认识。
陈志强[7](2010)在《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新闻职业与医生、律师、审计师等一样,经历了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胡政之的新闻生涯与民国历史相始终,而且他所主持的报刊和通信社,无论是业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因此考察他的新闻职业观,可以管窥民国新闻职业的发展历程;而在具体的考察思路上,应该结合职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新闻职业的特殊属性,重点探讨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新闻职业功能观,新闻媒介经营观、新闻职业人才观、新闻职业伦理观等。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与演变,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从1911年到1916年,胡政之在律师、教师、法官、记者、政府官员等多种职业中徘徊,最终选择了新闻业;1916年到1926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因为“报道真确公正之新闻”和“铸造稳健切实之舆论”观念的提出而初步形成;1926年到1937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在《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1937年到1949年,其新闻职业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验中趋于成熟。胡政之认为,新闻职业的性质是“代表国民说话”,而“代表国民说话”就要求新闻职业从业者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反对不合理的新闻检查;新闻职业的功能,则主要表现在真实报道、还原现实,引导民众、提高素养,客观述评、监测环境,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引领社会、共同发展等方面。在中国新闻史上,胡政之以重视媒介的经营管理而着称,但其经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保障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他的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操作、荣誉股激励等经营管理措施,未必是新闻业的首创;但是在兼顾企业经营管理和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方面,他无疑代表了民国新闻业的最高水平。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表现为坚持公开的采访和真确的报道,坚决反对虚假报道和保护消息来源;在新闻评论方面则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他认为合格的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遵守新闻职业操守和热爱新闻工作;而对于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他主张以自我培养为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严把入口关、狠抓业务训练和以事业、待遇与感情留住人才的自我培养体系,这也是大公报社人才辈出和群星璀璨的根本原因。历史的考察胡政之,可以发现他不仅是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而且还是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给予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李世新[8](2006)在《中国侦探小说及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侦探小说在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走过了从萌芽、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艰难历程,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结合中国社会变动及侦探小说翻译、创作的实际状况,把中国侦探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近代的发生、现代的发展、50—70年代的特殊表现形态和改革开放后的全面繁荣。本论文从外来影响、民族传承、社会变迁和社会思潮等方面考察推动各个阶段侦探小说发展的因素,对每一阶段侦探小说的翻译、创作及本土化成就等方面展开研究,选取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并努力把中国侦探小说的研究放在古今中外对比的大坐标下,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在纵向上探讨中国侦探小说对古代公案小说、公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礼法观念对中国侦探小说的影响,侦探小说与公案小说、侠义小说的相互关系等;在横向上,始终把中国侦探小说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放在世界文学、世界侦探小说的广阔视域下进行研究,系统清理一个世纪以来外国侦探小说对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影响,凸显中国作家在侦探小说本土化、民族化方面的努力,并通过对比认识中国侦探小说的民族特色。本论文以中国侦探小说为研究核心,并兼及传统公案小说和外国侦探小说,力图成为中国侦探小说的系统研究专着。 本论文由绪论和六章正文组成。绪论分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侦探小说的界定三个部分,分别分析了中国侦探小说及其比较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学术界在中国侦探小说研究上的已有成果及不足之处,进而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定位,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侦探小说作了界定和说明。 第一章以作为中国侦探小说重要渊源和文化背景的古代公案小说及公案文
方晓红[9](2000)在《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广州番禺:科技催生办案能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番禺:科技催生办案能手(论文提纲范文)
(2)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房地产虚假诉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背景 |
2. 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内容 |
2. 方法 |
二、房地产虚假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
(一) 概念 |
1. 虚假诉讼概念 |
2. 房地产虚假诉讼概念 |
(二) 特征 |
1. 诉讼主体之间往往有身份关联,或有中介牵头 |
2. 庭审中多自认 |
3. 诉讼时间短,多以调解结案 |
4. 多有法官介入 |
5. 社会危害性大 |
三、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现状 |
1. 房地产虚假诉讼高发 |
2. 成本与收益失衡 |
(二) 原因分析 |
1. 立法方面的问题 |
2. 司法方面的因素 |
3. 监管不力 |
四、房地产虚假诉讼的规制与防范 |
(一) 立法上的完善 |
1. 建立无争议案件的甄别与审查制度 |
2. 加强证据和当事人自认的审查 |
3. 完善案外第三人救济制度 |
(二) 司法上的完善 |
1. 调解书公开 |
2. 改进法官审判管理评价体系 |
(三) 强化对法律从业人员的监管 |
1. 强化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管 |
2. 强化对法官诉讼活动的监管 |
(四) 配套机制的建立 |
1. 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 |
2. 建立公检法司和律协的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四)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文献评述 |
(五)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3. 内容与论文构成 |
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烟草专卖管理 |
2. 卷烟市场监管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政府规制 |
2. 公共利益理论 |
三、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现状分析 |
(一) 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总体情况 |
1. 东莞市经济发展情况 |
2. 卷烟市场监管主体概况 |
3. 卷烟市场监管方式及主要举措 |
(二) 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
1. 无证户监管机制不健全 |
2. 物流涉烟违法行为监管有漏洞 |
3. 卷烟市场监管实效性低 |
(三) 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卷烟监管职能受限,缺乏联合协作机制 |
2. 监管意识薄弱,验视制度落实不到位 |
3. 经费投入不足,发掘线索情报工作不深入 |
4. 专卖队伍建设工作形式化 |
四、完善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的对策 |
(一) 健全联合协作机制,提高监管合力 |
1. 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管长效机制 |
2. 搭建协同共享信息系统 |
3. 加快出台新型涉烟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指引 |
(二) 创新监管手段,强化物流企业涉烟监管 |
1. 建立辖区物流企业档案造册 |
2. 推动落实物流寄递验视工作 |
3. 全面落实物流企业和卷烟经营户异常名录公开 |
4. 通过分析业态销售手段从源头监管寄递售烟行为 |
5. 积极对物流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烟草法律宣传 |
(三) 加大经费投入,搭建信息情报获取平台 |
1. 有技巧地发展培养情报线人 |
2. 完善情报分析处理岗位设置 |
3. 加大监管技术设备投入 |
4. 鼓励卷烟规范经营的社会监督 |
(四)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执法震慑力 |
1. 认真分析培训需求,提高监管技能培训实效 |
2. 制定一线专卖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
3. 改进专卖监管考核方法 |
五、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庐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纳税服务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纳税服务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路线 |
1.4 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 |
1.4.1 相关概念 |
1.4.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5.2 公共财政理论 |
1.5.3 税收遵从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现状及案例典型性分析 |
2.1 国内外纳税服务及同城通办现状分析 |
2.1.1 国外现状 |
2.1.2 国内现状 |
2.2 我国税务机关实行同城通办的限制性因素 |
2.2.1 固有思维理念的制约 |
2.2.2 涉税事项的技术局限使得业务难以全覆盖 |
2.2.3 多方位体制支撑欠缺 |
2.3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典型性分析 |
2.3.1 纳税服务成果彰显 |
2.3.2 应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电子政务 |
2.3.3 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银税卡 |
第三章 泸州市地税局同城通办试点的案例描述 |
3.1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背景 |
3.1.1 泸州市税收环境现状分析 |
3.1.2 泸州市地税局纳税服务现状 |
3.2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决定 |
3.2.1 窗口职能过于细分暴露诸多问题 |
3.2.2 信息化基础为同城通办提供有力支撑 |
3.2.3 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
3.2.4 基于纳税人诉求催生同城通办 |
3.3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过程阶段 |
3.3.1 实施前的准备阶段 |
3.3.2 主城区试点阶段 |
3.3.3 全市通办阶段 |
3.4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试点的优化服务举措 |
3.4.1 试点磨合解决疑难 |
3.4.2 流程再造资源整合 |
3.4.3 外部联动跨界合作 |
3.4.4 政务公开公众参与 |
3.5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成效 |
3.5.1 降低纳税成本助力绿色发展 |
3.5.2 优化资源整合提高运行效率 |
3.5.3 提升税务形象得到公众好评 |
第四章 泸州市地税局同城通办试点的实施过程分析 |
4.1 试点实施前的准备分析 |
4.1.1 基于舆论宣传制造舆论导向分析 |
4.1.2 基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的方案制定分析 |
4.1.3 基于问题导向的前期处理分析 |
4.2 试点实施中的执行分析 |
4.2.1 初步执行范围的试点分析 |
4.2.2 面向执行过程的风险控制分析 |
4.3 试点实施后的推广分析 |
第五章 泸州市地税局同城通办试点的流程再造分析 |
5.1 纳税服务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分析 |
5.2 面向新流程的服务窗口整合分析 |
5.2.1 基于集约化的职能再造分析 |
5.2.2 基于功能分区的窗口再造分析 |
5.3 面向新流程的服务人员配置分析 |
5.3.1 基于岗位职责工作导向的人员配备分析 |
5.3.2 基于服务事权下放的业务前移分析 |
5.4 面向新流程的自助办税分流分析 |
第六章 泸州市地税局同城通办试点的外部联动分析 |
6.1 与国税部门的联动改革分析 |
6.1.1 协作服务剖析 |
6.1.2 协同执法剖析 |
6.1.3 改革互动机制剖析 |
6.2 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改革分析 |
6.2.1 面向简政放权的证照改革剖析 |
6.2.2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资料共享分析 |
6.2.3 基于秩序保障的税警合作分析 |
6.3 与金融机构的联动服务分析 |
6.3.1 基于服务对象下沉的银税互动剖析 |
6.3.2 基于惠民便民的衍生产品分析 |
第七章 泸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的案例启示 |
7.1 科学设计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7.2 大胆创新资源整合助力行政改革 |
7.3 坚持顾客导向打造互利共赢局面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案例总结 |
8.2 税务机关推行通办服务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关于电子证据及取证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与表现形式 |
(一)电子证据的法律渊源 |
(二)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 |
二、电子证据的收集 |
(一)取证前准备 |
(二)第三方进行必要协助 |
三、电子证据的固定与保全 |
(一)打印 |
(二)拍照与摄像 |
(三)拷贝 |
(四)扣押与查封 |
(五)公证 |
四、电子取证在执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一)电子取证制度有待完善 |
(二)取证设备落后限制电子证据深度运用 |
(三)执法成本和风险较高 |
(四)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尚不符合运用要求 |
五、电子取证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
(一)借鉴其他部门的电子取证经验 |
(二)建立市县级的电子证据取证分析实验室 |
(三)坚守四项原则,保证证据合法有效 |
(四)用心打造专业的执法队伍 |
(7)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难点 |
2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形成的背景 |
2.1 中国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 |
2.2 中国近代新闻业职业化发展的表现 |
3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历程 |
3.1 1911-1916年:选择新闻业 |
3.2 1916-1926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初步形成 |
3.3 1926-1937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践行中发展 |
3.4 1937-1949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考验中成熟 |
4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代表国民说话" |
4.1 "代表国民说话"要求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 |
4.2 不合理的新闻检查干扰"代表国民说话" |
5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功能观:报道新闻与铸造舆论 |
5.1 真实报道,还原现实 |
5.2 引导民众,提高素养 |
5.3 客观述评,监测环境 |
5.4 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
5.5 引领社会,共同发展 |
6 胡政之的媒介经营观及其实践:为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而做营业 |
6.1 从依靠津贴到注重经营管理 |
6.2 刚性的制度管理明确新闻职业岗位的责权利 |
6.3 荣誉股激发新闻职业人才的主人翁精神 |
6.4 因势变更报社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闻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
6.5 经营管理实践的特色: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 |
7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及其实践:以"不媚"为中心 |
7.1 公开的采访真确的报道 |
7.2 不媚强梁不媚世俗 |
7.3 新闻职业伦理和史家修养 |
8 胡政之的新闻人才观及其实践:职业培训模式与自我培养 |
8.1 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 |
8.2 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策略:以自我培养为主 |
8.3 留住新闻人才的保障体系:事业、待遇和感情 |
8.4 用人不疑:给予新闻人才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
8.5 重用且宽容左派新闻人才 |
9 结论 |
9.1 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 |
9.2 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
9.3 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影响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国侦探小说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侦探小说的界定 |
第一章 前侦探时代:中国古代公案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简论 |
第二节 礼法冲突与协调: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传统法律文化 |
第三节 清官崇拜、因果报应:公案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
第四节 侦探小说与公案小说、侠义小说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借鉴与转型:中国近代侦探小说发生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侦探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中国侦探小说发生的源头之一:外国侦探小说的译入及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侦探小说发生的源头之二: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及公案文化 |
第四节 “启智”、“教科书”与休闲娱乐:中西侦探小说功能论比较 |
第三章 发展与本土化: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的初步繁荣 |
第一节 经验的积淀与市民社会的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中国近现代侦探小说的发生、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的民族特色和本土化 |
第四节 《霍桑探案》与《福尔摩斯探案》比较论 |
第五节 程小青侦探小说理论研究 |
第六节 中国近现代侦探小说发生的意义 |
第四章 定型与模式化:50-70年代反特小说的流行 |
第一节 特殊时代的特殊选择:反特小说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反特小说创作浅论 |
第三节 反特小说模式分析 |
第四节 反特小说与间谍小说比较论 |
第五章 繁荣与多样化:新时期侦探小说的全面繁荣 |
第一节 广阔的视野、丰富的资源:新时期的侦探小说翻译与引进 |
第二节 新时期侦探小说创作与理论建设 |
第三节 新时期侦探小说代表作品分析 |
第四节 侦探小说与中国当代社会 |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与玄学侦探小说 |
第六节 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道路比较 |
第六章 侦探小说艺术论 |
第一节 情节悬念 |
第二节 人物塑造 |
第三节 心理基础 |
第四节 艺术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9)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导言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
一、西方宗教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开始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历程 |
二、商业报刊取代宗教报刊,成为西方在华报刊的主要势力 |
三、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是西学东渐的主渠道 |
四、宗教报刊与商业报刊为中国的报业作出两种示范 |
第二章 文艺作品与报刊联姻的历程 |
一、报刊未兴办之时,新闻对文学作品的依附 |
二、报刊兴办后对文学作品的接纳 |
三、第一份小说期刊:《海上奇书》 |
第三章 晚清小说理论与报刊理论 |
一、报刊理论与小说理论界的“旗帜”型人物及其理论建树 |
二、继梁启超后,小说理论随期刊的创办而兴起 |
第四章 小说报刊与晚清小说 |
一、为小说而创办的报刊 |
二、为报刊而写的小说 |
三、以报刊为载体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实践在文学界引导着时代潮流 |
第五章 双重身份的晚清小说创作者 |
一、晚清小说作者群 |
二、晚清小说作者的特点 |
三、怎样看待晚清小说作者 |
四、晚清小说作者与鸳鸯蝴蝶派 |
第六章 晚清小说受到与报刊相同的市场规律的支配 |
一、读者对作品的阅读期待是刺激小说创作正向循环的根本原因 |
二、晚清小说进入了无法回避市场规律的领域 |
三、市场规律对于晚清小说的制约 |
四、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在晚清文化消费中发生作用 |
五、为什么市场选择了“言情—鸳鸯蝴蝶派”小说 |
第七章 晚清小说中的“新闻性” |
一、小说与新闻在中国的史学文化基础上统一起来 |
二、晚清小说新闻性之一:以“事”为本 |
三、晚清小说新闻性之二:自觉地承担着批评时局、批评社会的责任 |
四、晚清小说新闻性之三:力图将事实清楚、浅易地再现 |
五、晚清小说新闻性之四:明显的时效性 |
六、晚清小说新闻性之五:以轶闻、趣闻、丑闻直接为小说内容 |
第八章 适者生存—报刊对于晚清小说结构的选择 |
一、《儒林外史》的连环式成为晚清小说的首选结构方式 |
二、体现时代审美特点的珠花式 |
三、西方小说与近代报人采访形式相结合的采访式成为晚清小说中风行的方式 |
四、永不结束的结构—开放式 |
后记 |
主要参考书目 |
四、广州番禺:科技催生办案能手(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律师的角色和功能研究[D]. 李奕. 吉林大学, 2021
- [2]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房地产虚假诉讼研究[D]. 汤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东莞市卷烟市场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D]. 蒋瑞珊.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6)
- [5]庐州市地税局推行“同城通办”纳税服务试点案例研究[D]. 刘钰.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6)
- [6]关于电子证据及取证工作的探讨[J]. 罗海麟.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04)
- [7]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8]中国侦探小说及其比较研究[D]. 李世新. 四川大学, 2006(03)
- [9]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D]. 方晓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