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调查分析

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调查分析

一、对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的调研与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晶[1](2021)在《走班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实施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引领,走班制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功效显着,为已实行、待实行走班制的众多学校提供了专业指导;与此同时,在走班制的实践过程中,多地形成了多学科化、多学段化、多学区化的繁盛局面。不过,这些研究从地域上看,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关于四川省的相关研究,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较为匮乏。虽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成都还未正式施行,但也有一些中学提前步入了走班制的行列。所以,本研究试图以成都市T中学这所先期实行走班制的学校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经验成果,提炼其理论价值,同时分析T中在走班制的实践探索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国内外走班制的实施经验及发展趋势,试探性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即将展开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笔者选取了成都市已经实施走班制的T中作为研究个案,对教师和学生在走班制实施之后的态度、教学内容、文化建设、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和观察,发现“走班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在任务维度学生选择受限、学校资源规划意识欠缺、应试主义下存在功利性;在结构维度,教师参与率有待提高、班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教”与“育”产生割裂;在人员维度,层次设置存在争议、教师评价指标不够细化、激励方式面临困境、时空变化阻碍交流;在技术维度,排课系统有待优化、信息化平台建设迟滞。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李维特的系统性变革模式,从任务、结构、技术、人员、环境五个维度提出有效对策,力图丰富和深化走班制的理论研究,助推我国走班制研究理论构建的良性发展。首先,从志愿填报、生涯规划以及选科指导方案等任务层面明晰目标,整合资源;其次,从明晰分层模式以及实行分布式领导等结构层面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再者,从模拟走班、调整教学流程等人员层面革新观念,适切评价;最后,从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等技术层面实现对走班制的智能化管理;此外,从外部环境支持层面,本研究建议提供固定科目组合,或者形成区域联盟,让“走班”扩展为“走校”;同时通过呼唤相关政策来规范走班制乱象。

武盼盼[2](2021)在《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以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生物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生物科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领域,进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方面。因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加野外生物的观察、实验、研究、调研等旅行活动,使之与旅行有机融合,对于提升其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满足学生生物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003年以来,研学旅行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国家政策相继出台,各地区研学旅行需求逐步增大,各学科的研学旅行产品也层出不穷,但生物学科和研学旅行的融合研究十分稀少,缺乏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生物研学旅行在学生、家长、教师中认知程度、实施现状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中学不同阶段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指导,将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桂林地区的中学生物研学旅行基地试点,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设计以依托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的初中生物研学旅行课程、高中生物研学旅行课程,以期促进中学生物研学旅行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等对生物研学旅行认知程度、实施现状和课程内容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含在校中学生、家长和教师,以期对中学生物研学旅行做初步了解。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首先,目前学生和家长甚至教师对生物研学旅行的认知普遍偏低,生物研学旅行的普及程度仍有待加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宣传不到位、课程设计不全面等问题。但是学生、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生物研学旅行对学生知识点理解、掌握和运用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用,这将给予广大研究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人士强大的动力。其次,学生、家长和教师均建议可以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而且可以欣赏美景,放松心情的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可以在参考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并进行实践,总结经验,进而推动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发展。因此对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研究和开发刻不容缓。本研究基于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尝试设计了中学不同阶段的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并进行实践。通过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笔者基于保护区设计的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生物学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渴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观察和表达等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生物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对于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素养的提高不可或缺。同时,本研究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多方人士参与评价,即生物研学旅行导师、同伴、自己、管理站人员、带队志愿者等共同评价,使得评价过程较为合理、周密和客观,评价内容根据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进行制定,这样的评价方式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支持,并且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笔者希望设计该课程可以为其他保护区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展以及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借鉴。综合调查问卷和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活动,得出以下结论:虽然生物研学旅行目前处于发展的前期,但是生物研学旅行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生物学知识点的理解、梳理、掌握和运用,而且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有利。随着课程改革和生物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生物研学旅行必将成为有效辅助生物学教学的手段。

景琦琦[3](2021)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大学,通过积极发挥地缘优势,构建面向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然而从实习和就业情况来看,真正能达到这一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说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及其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主干课程的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选择云南师范大学为案例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本文以课程评价理论、CIPP课程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含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问卷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和每门课程的详细评价,以发现课程存在问题,并结合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情况,选取典型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课程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希望通过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研究案例的分析,一方面能够树立起示范,学习其长处和优点;另一方面达到警策作用,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改进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二章课程评价理论依据、第三章课程总体评价调查分析、第四章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第五章课程案例分析、第六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调查分析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缺失来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汉语本体类课程偏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不足;课程开设顺序不够合理;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课程改进建议: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本研究将为各培养院校提供改进课程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有利于改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对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满足海外汉语教学需求的高质量国际汉语教师,产生重要意义。

张欣欣[4](2020)在《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新高考模式,即从普通高中2021级学生开始实行“3+1+2模式”,“3”为语数外是全国统考科目;“1”为物理或者历史是选择考的首选学科,考生须从二者择其一;“2”为选择考的再选学科,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四者择其二。为了探索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的影响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是开展本研究的宗旨。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念和非指导性教学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重庆地区部分高一学生和高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重庆地区部分一线生物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在生物学科地位方面:实施重庆新高考模式后,与生物学相关的选考组合增多。因此,生物学被选择的几率将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物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2)在教师方面:重庆新高考政策的正式实施,这对一线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诉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自我提升的机遇。3)在学生方面:重庆新高考模式,有众多的选考科目组合,学生在确定选考科目组合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主性、主观性以及盲目性、功利性。最后,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为使学校更好的应对新高考、教师更好的引领新高考、学生更好的适应新高考,本文为之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1)在学校方面:加大教学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宏观调控科目组合,设置优化选考组合;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监督力度。2)在教师方面: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关注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管理合力。3)在学生方面:积极参与选科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改变机械学习方式,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李薪茹[5](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陈玲[6](2020)在《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高等教育财政是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将有效增强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校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因此,研究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与过去的宏观研究不同,本文选取一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其第二课堂数据积累时间长、数据类型丰富、个体覆盖完全,从校本微观视角着眼,将不易区分及观测的财政投入以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替代,以普通授课类、申报-审批类、时长转换类三种学分获取模式为自然划分,选取相应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具体效果,给出改善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着眼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断点回归法、双重差分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讲授及活动类课程后,学生参与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的平台课程,诸如思想引导平台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国际培养平台课程,对其第一课堂学习、知识应用、能力成果的取得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校园文化平台的修习有利于学生结识朋辈、锻炼社会化能力,但由于财政投入分散、课程众多,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挤出;社团活动平台的修习与学生综合测评和继续深造正相关;就业创业平台因社会资源介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着相关性,与学生奖学金获得的等级呈负相关关系。第二,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申报-审批类科研立项课程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未对学生科研相关学业成就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相反,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获得了科研资助、参与了科研立项并未提高其科研产出,还反而降低了他们读研和出国深造意愿。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科研经费向学生投入不足、科研经费向指导教师投入不足、科研相关辅助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第三,财政投入作用到学生志愿服务类课程后,对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和就业质量有正向影响。具体来说,财政投入支持的激励政策使受到影响的学生平均比未受到影响的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增加70.613小时,学年平均积点增加0.033,就业质量提升0.343。另外,本文发现志愿服务对学生团队能力培养有正面作用,对个人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供给不足;在学生小我责任感、大我责任感以及综合责任感的培养上,如果以每增加1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为衡量单位,综合责任感、小我责任感和大我责任感的评分以5分制为计,将分别增加0.3、0.3和0.2,显示出志愿服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价值。最后,本文以研究发现为依据,提出三项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一是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价值取向,梳理好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目标体系,巩固和创设更多优质项目,科学设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默认设置”;二是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建立稳态前提下的核心标准、轮动前提下的支撑标准、开放前提下的环境标准;三是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施行科学评估体系,设置评奖评优激励,增强舆论宣传引导。

邓发远[7](2020)在《小学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X小学为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由于课程整合高度契合新课改以来提倡的课程综合化等理念,并且能够同时关照学科知识、儿童经验和社会需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实践。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同时也是课程实践方式。本研究选取重庆X小学为个案对象,试图以个案学校课程整合实践为研究主题,通过对个案的描述、分析和归纳,形成对个案学校课程整合建设实践的深度解读,丰富相关课程理论,并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参考。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概况,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开展课程整合的动因分析以及学校课程整合的基本历程。重庆X小学作为一所省级示范小学,为了解决课程门类过多、学生学习负担重、过细的分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等问题,助力学校突破发展,通过逐步试点到全面开展课程整合,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育人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第二部分基于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进行考察,描述与分析个案学校课程整合的具体实践。个案学校以“培养改良世界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构建了学校独特的学科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三类一体的、三级一体化实施的“小梅花”学校课程体系;以开发校本系列丛书为主要途径,拓展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面,开展学科教学的整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学生生活的整合,校园生活课程化实施;建立完善的学业评价等课程评价机制;通过优化学校组织机构,培育学校专业师资力量,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学校课程整合。分析发现,重庆X小学契合学校文化开展课程整合,以课程模式为依托统整学校课程整合实践,以课程整合强化国家课程功能,并通过激发教师活力培育高素质课程整合的师资力量。最后,论文对重庆X小学的课程整合进行了反思与展望。研究发现:个案学校课程整合的系统性有待提升优化,教师课程整合实施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学校课程整合缺乏系统化评价,课程整合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支持。展望个案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应当:进一步加强课程整合系统性设计,探索各类课程的整合设计和实施规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课程整合校内外专业支撑。

陈素凤[8](2020)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结合“医教协同”背景,研究H医院专硕的培养现状、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更好地优化医院专硕培养方案,全方位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H医院专硕培养的基本信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H医院专硕和导师进行调查,调查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外语能力八项能力培养现状及培养认知情况。采用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导师、专硕、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专硕培养完善措施方面的创新性意见。结果:医教协同模式优势明显,72.3%的学生和72.6%的导师对医教协同模式满意;H医院的专硕培养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但仍有35.2%的专硕和32.2%导师对整体培养效果不满意;专硕和其他住培学员同工不同酬的奖助体系会降低专硕的工作积极性;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培养过程考核流于形式。31.8%的专硕只在少部分轮转科室能管理床位,53.0%的专硕在本学科临床工作期间仍不能独立值夜班,临床实践机会不够,临床技能考核不规范;导师认为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文献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仍有待提升,61.4%的专硕未发表过文章,科研能力培养不受重视;导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较差,英语口语、阅读、写作能力均有待提升,英语自学能力较差,语言学习氛围不浓厚;H医院专硕经过三年的培养,医德医风等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88.3%的学生表示没有承担过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只有47.7%的学生参加过教学制度、规范及教学技巧培训,临床教学能力明显不足;57.6%的学生表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有一点困难,42.4%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导师认为主要是沟通经验不足、缺乏沟通技巧训练等原因;64.6%的导师认为学生的卫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差,自学卫生法律知识的学生只有42.4%,卫生政策法规学习缺位;专硕的理论课程主要是采取分散式授课+脱产式集中授课,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未能贴合专硕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重叠,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足。结论:H医院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制度体系成熟。专硕与住培衔接顺利,协同培养初见成效,但专硕整体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在专硕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奖助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忽略临床能力以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能力较差等问题。应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评价考核体系,完善考核过程管理;重视其他能力培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保障技能培训质量,理顺临床科研关系,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栾泽[9](2019)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教师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阶段,如何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是其重要挑战,同时也成为评判其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考核标准。重庆文理学院设置的卓越教师班,针对不同学生提出多层次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分别在基础层次、专业层次、综合层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出新的要求。在课程内容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创新全程化分段式的实践见习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融合,同时构建了课程全程性评价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活动课程化”是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教师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活动课程化”区别于以往的课程模式就在于所传递的是经过提炼的、课程化的实践经验,不再是普通的、低层次的一般经验。这种课程教学方式是对传统原生态的活动和理论性的教学的融合和创新,在成效上更加贴近实践导向的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

曾丽颖[10](2019)在《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用人标准的升级,中职学校的主要功能正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逐步转变为培养技术劳动力,同时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由于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为了应对中职学校功能转变所需要的就业与升学人才培养,一些中职学校相应开发了就业和升学课程。同时,从学生角度出发,中职校以“职普渗透”课程吸引学生,以兴趣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由此,中职学校形成了兴趣、升学、就业三维的校本课程雏形系列。目前这样形成的系列校本课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课程结构松散,难以满足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为此,本研究以两所中职学校为个案,在其实践基础上,提出“三维整合”聚焦后,兴趣课程基础上再分枝的升学、就业系列校本课程,形成生命之树“Y”形结构系列设计。全文构思按“提出问题-梳理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基础-课程需求与现状调查-‘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及理论提升-综合课程设计及理论提升-得出研究结论”的思路展开。利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可能创新点,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职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的问卷调查和案例学校访谈,吸取其校本课程系列开发经验,明确需要解决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类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三个维度整合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聚焦“三维整合”点,开展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研究。最后,形成从整体方案设计到针对整合点的综合校本课程、拼盘课程的“三维整合”分层设计,相应地提炼出其系统优化的设计理论。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按以人为本的“三维整合”球形立体统一的建构思路展开的。其核心在于既以学生为本的整合设计,实现三维课程各有其领域和系列模块的椭圆形平面课程展开维度,又统一形成一个相互交叉、渗透多维的立体统一球体。(2)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系列设计,呈现出“职普渗透”拼盘课程为基础,以整合点的三维综合校本课程设计为突破,为后续分枝专业化发展奠基的整体生命之树“Y”形结构。该设计最终呈现横向综合、纵深推进的师生耦合优化设计路线。(3)“三维整合”点上,覆盖以横断学科如全校的英语、职业规划等为主线,将各专业知识单元串联起来,可以形成“兴趣、升学、就业”融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4)“职普渗透”校本课程系列,需要参照“三维整合”进行统一规划,由各专业独立实施优化“拼盘”设计。

二、对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的调研与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的调研与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走班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实施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走班制实践的模式研究
        2.关于走班制实践的影响研究
        3.关于走班制发展的历史研究
        4.走班制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基于学生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2.基于教师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3.基于学校管理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4.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5.国内走班制的实施现状
        (三)文献述评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T中学走班制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任务改革
        (一)课程设计
        (二)生涯规划
    二、结构改革
        (一)年级管理扁平化
        (二)级部管理网状化
    三、人员改革
        (一)师生双选
        (二)一生一课表
        (三)差异化教学
    四、技术改革
        (一)排课系统
        (二)网站建设
    五、外部环境
        (一)顺应新高考改革
        (二)升级家委会功能
    六、走班成效
第三章 T中走班制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对改革的态度
        (一)担忧:难以落地,负担未减
        (二)认可:有效激励,管理先行
        (三)小结
    二、班级管理
        (一)教学:分层备课,作业前置
        (二)制度:约法三章,情理兼备
        (三)文化:氛围有别,活动寥寥
        (四)小结
    三、沟通交流
        (一)师生之间:频率减少,定时定点
        (二)学生之间:范围扩大,亲密不足
        (三)教师之间:教学同频,切磋减少
        (四)小结
    四、双向选择
        (一)教师陷入被动局面:反促教学品质
        (二)学生掌握主动权力:多方影响选择
        (三)小结
第四章 对T中走班制教学实践的问题剖析
    一、任务维度
        (一)学生的选择受限
        (二)资源规划意识欠缺
        (三)应试主义下的功利性
    二、结构维度
        (一)教师参与管理率有待提高
        (二)班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三)“教”与“育”产生割裂
    三、人员维度
        (一)层级设置的争议
        (二)教师评价指标不够细化
        (三)激励方式的困境
        (四)时空变化阻碍交流
    四、技术维度
        (一)排课系统有待优化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迟滞
第五章 探索走班制教学实践的有效对策
    一、任务层面:明确目标,整合资源
        (一)志愿填报及生涯规划
        (二)预备选科指导方案
        (三)提高空间利用率
    二、结构层面:分层教学,分布领导
        (一)明晰分层模式
        (二)分布式领导
    三、人员层面:革新观念,适切评价
        (一)模拟走班,尊重隐私
        (二)调整教学流程,营造学科氛围
        (三)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四)探索适切的评价体系
    四、技术层面:信息建设,疫情防控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
        (二)智能化疫情防控
    五、外部支持:区域联动,呼唤政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以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第2章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方案设计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选取
        2.1.3 调查方法与设计
        2.1.4 调查过程
    2.2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2.2.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2.2.2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2.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2.3.1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学生版)》
        2.3.2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家长版)》
        2.3.3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教师版)》
    2.4 调查结论
第3章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实践
    3.1 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内涵分析
    3.2 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路径
    3.3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研学旅行资源分析
        3.3.1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3.3.2 主要植被类型
        3.3.3 主要动物类型
        3.3.4 生物研学旅行对象学情分析
    3.4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研学旅行实践路线示意图
    3.5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3.5.1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中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3.5.2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中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3.6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实践安排
        3.6.1 安保及出行安排
        3.6.2 食宿及研学旅行基地安排
        3.6.3 生物研学旅行实践对象及实践课程板块安排
    3.7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实践结果分析
        3.7.1 调查问卷数据
        3.7.2 《生物研学旅行活动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7.3 《生物研学旅行活动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3.8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实践结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学生版)》问卷
    附录2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教师版)》问卷
    附录3 《生物研学旅行意向调查(家长版)》问卷
    附录4 《生物研学旅行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5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学生物研学旅行实践照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课程评价理论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主体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和目的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四、课程评价的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差距评价模式
        (三)CIPP评价模式
        (四)回应性评价模式
        (五)本研究选择 CIPP 模式进行评价的原因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理论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发放回收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判断标准
        二、量表信度分析
        三、量表效度分析
        四、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小结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单门课程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情况分析
        (一)第二语习得
        (二)跨文化交际
        (三)汉语语言分析
        (四)汉语课堂设计
        (五)汉语课堂教学法
        (六)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七)语言要素及其教学
        (八)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九)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十)中华文化与传播
        (十一)外语教育心理学
        (十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各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
    小结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案例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研一)
    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三、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研一)
    四、汉语课堂教学法
    五、小结
第六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
        三、忽视汉语本体类课程
        四、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五、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六、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七、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八、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
        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
        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4)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对师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1.1.2 新高考改革的提出
        1.1.3 重庆市2018年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考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考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选课制
        2.1.2 “3+1+2模式”
    2.2 相关理论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素质教育理念
        2.2.4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3 研究思路、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3.4 统计分析法
4 研究结果
    4.1 重庆新高考模式下学生现状的调查
        4.1.1 学生的基本信息
        4.1.2 学生对新高考了解情况及态度的调查
        4.1.3 学生选考科目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4.1.4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调查
        4.1.5 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意愿的调查
    4.2 重庆新高考模式下教师现状的访谈
        4.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4.2.2 访谈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的影响
        5.1.1 新高考模式对生物学科地位的影响
        5.1.2 新高考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5.1.3 新高考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5.2 新高考模式下重庆高中生物教育的对策
        5.2.1 学校方面的改进对策
        5.2.2 教师方面的改进对策
        5.2.3 学生方面的改进对策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 D:重庆高考改革前后对比
附录 E:2021年全国高校在渝拟招生科目要求统计(仅历史)
附录 F:2021年全国高校在渝拟招生科目要求统计(仅物理)
致谢

(5)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高等教育财政的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
        1.1.2 第二课堂财政是高等教育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1.1.3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相对滞后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高校第二课堂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2.1.1 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缘起
        2.1.2 高校第二课堂主体结构
    2.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概述
        2.2.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构成要素
        2.2.2 典型项目投入概述
        2.2.3 部分高校投入概述
        2.2.4 样本高校投入情况
    2.3 文献综述
        2.3.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总体现状
        2.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经费来源及拨款相关研究
        2.3.3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指标相关研究
        2.3.4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评估方法应用相关研究
        2.3.5 文献综述小结
    2.4 理论基础
        2.4.1 绩效预算管理理论
        2.4.2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4.3 学生发展与学生参与理论
第3章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分析框架
    3.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评估的基本指标
    3.2 样本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微观执行结构
        3.2.1 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3.2.2 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3.2.3 直接委托和间接委托的基本特点
    3.3 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体现
        3.3.1 项目实施过程:一个逻辑模型
        3.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作用机理:一个修正模型
        3.3.3 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反映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路径
    3.4 分析框架构建
        3.4.1 基本分析框架
        3.4.2 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
第4章 投入效果(一):基于学习联动的替代数据评估
    4.1 研究数据
        4.1.1 样本选取
        4.1.2 自变量选择
        4.1.3 因变量选择
    4.2 分析方法
    4.3 实证结果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2 第一、第二课堂学习联动分析
        4.3.3 第二课堂学习与知识应用
        4.3.4 第二课堂学习与能力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入效果(二):基于科研资助的替代数据评估
    5.1 研究数据
        5.1.1 样本选取
        5.1.2 自变量选择
        5.1.3 因变量选择
    5.2 分析方法
    5.3 实证结果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模糊断点回归假设条件检验
        5.3.3 结果变量与参考变量的关系
        5.3.4 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补充讨论
        5.4.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投入效果(三):基于志愿服务激励的替代数据评估
    6.1 研究数据
        6.1.1 样本选取
        6.1.2 自变量选择
        6.1.3 因变量选择
    6.2 分析方法
    6.3 实证结果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3.2 A学院改革政策对志愿服务总时长的影响
        6.3.3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学年平均积点的影响
        6.3.4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6.4 对志愿服务投入效果的延伸讨论
        6.4.1 描述性数据统计
        6.4.2 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供需分析
        6.4.3 学生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对责任感自评分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7.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总体讨论
        7.1.1 历史演变和学校特色构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特殊背景
        7.1.2 “黑箱式”投入阻碍“最后一公里”资源有效配置
        7.1.3 科学评估手段缺失影响投入效果的有效发挥
    7.2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基本原则
        7.2.1 科学的“默认设置”原则
        7.2.2 精准的“投入优化”原则
        7.2.3 系统的“刚柔相济”原则
    7.3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7.3.1 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价值取向
        7.3.2 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
        7.3.3 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综合评估体系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研究展望
附录 A 高校第二课堂经费投入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 B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回访问卷
附录 C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问卷数据报告
附录 D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
附录 E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数据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小学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X小学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1.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2.基于课程改革需要
        3.选择以重庆X小学为个案的缘由
    (二)文献综述
        1.课程整合的内涵研究
        2.课程整合的价值取向研究
        3.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
        4.课程整合的实践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的问题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一、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概述
    (一)重庆X小学概况
    (二)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动因分析
        1.课程门类过多,学生学习负担重
        2.过细的分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3.助力学校突破发展
    (三)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历程
        1.2004年-2006年:文化建设,达成理念共识
        2.2007年-2009年:局部试点,分步推进
        3.2010年-2014年:整体建构,全面实施
        4.2015年-今:物化成果,纵深研究
二、基于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考察与分析
    (一)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描述与分析
        1.课程整合的育人目标
        2.课程整合的框架结构
        3.课程整合的内容
        4.课程整合的实施
        5.课程整合的评价
        6.课程整合的保障
    (二)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启示
        1.契合学校文化开展课程整合
        2.以课程模式为依托统整学校课程整合实践
        3.以课程整合强化国家课程功能
        4.激发教师活力,培育高素质课程整合的师资力量
三、重庆X小学课程整合的问题反思及未来展望
    (一)问题反思
        1.学校课程整合的系统性有待提升优化
        2.教师课程整合实施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3.课程整合缺乏系统化评价
        4.课程整合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支持
    (二)未来展望
        1.进一步加强课程整合系统性设计
        2.探索各类课程的整合设计和实施规程
        3.完善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
        4.加强课程整合的校内外专业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教师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立论依据
    第二节 研究方案
    第三节 研究价值
第二章 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英才多元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结构分层理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组织基础
    第三节 西方精英理论——卓越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
第三章 卓越教师班人才培养的实践缘起
    第一节 成立卓越教师班的背景
    第二节 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第四章 实践导向的卓越教师班人才培养过程
    第一节 目标定位:实践取向能力本位
    第二节 活动内容:重视实践经验的有效性传递
    第三节 课程实施:强调活动体系结构完整性
    第四节 评价方案:注重全程性评价机制
第五章 卓越教师班何以成功:活动课程化的有效实施
    第一节 活动课程化的展开
    第二节 活动课程化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的个人成果
致谢

(10)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产生背景及解题的现实可行性
        一、“三维”校本课程产生的内外因
        二、开发系列校本课程需要“三维整合”设计
        三、“三维整合”设计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及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中职校本课程整合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校本课程设计研究的现状
        四、现有研究述评及本研究可能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本课程定义研究
        二、校本课程设计界定
        三、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
    第二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劳动的人”提供人性论基础
        二、杜威教育哲学提供整合的“经验”切入口
        三、以多维融合的个性化教育价值论为基础
        四、系统优化的校本课程系列结构功能论
    第三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课程理论基础
        一、“三维整合”设计的校本课程理论基础
        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对本设计的启发
        三、STEAM理念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发
    第四节 建构主义思想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下的“三维”设计启示
        二、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三维整合”建构设计
第三章 三类校本课程需求与开设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需求与现状问卷调查
        一、教育哲学和校本课程论指导下的问卷设计
        二、北海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三、多所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描述统计分析
    第二节 两所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一、北海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二、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两所案例学校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问题与出路
        一、现有校本课程与学生需求矛盾问题
        二、三维校本课程设计需要顶层规划
        三、三维校本课程需要整合组织实施
第四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
    第一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原则与思路
        一、“三维整合”方案中开发系列课程的设计原则
        二、“三维整合”方案中的系列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目标与内容设计
        一、以教育哲学为指导的“三维整合”总目标设计
        二、建构主义启发下的“三维分枝”系列目标设计
        三、“三维整合”方案中系列校本课程整体设计
        四、综合设计“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
    第三节 “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及评价
        一、“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的纵横组织实施设计
        二、三维校本课程系列相对独立地组织实施设计
        三、“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的评价设计
    第四节 “三维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理论提升
        一、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设计的横向综合优化
        二、按阶段纵深推进的“三维整合”结构优化设计
        三、STEAM理念下师生耦合生成“三维整合”优化设计
第五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中综合课程设计
    第一节 “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目标设计
        二、浅表综合类“职普渗透”课程目标设计
    第二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内容设计
        二、“三维整合”中浅表综合的拼盘课程设计
    第三节 “三维整合”的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设计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实施与评价
        二、浅表综合类拼盘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第四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理论提升
        一、“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特性
        二、STEAM启发下的综合设计理念及操作框架
        三、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的综合课程优化设计
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四、对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的调研与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走班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实施现状分析[D]. 黄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学生物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以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武盼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D]. 景琦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影响的研究[D]. 张欣欣.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6]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D]. 陈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小学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X小学为对象[D]. 邓发远. 西南大学, 2020(01)
  • [8]“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D]. 陈素凤.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9]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教师班为例[D]. 栾泽. 厦门大学, 2019(08)
  • [10]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D]. 曾丽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学生素质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