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雪域 传播文明——记西藏新华印刷厂(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楠[1](2021)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从正式成立至今60多年的舞蹈文化发展历程。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分期作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论述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文化活动和重要意义。论文以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老一辈工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资料,以笔者到团里实地调查和采访以及到西藏自治区日报社查阅的“第一手资料”为主,并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论着结合起来,来理清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舞蹈发展历程,以此来窥探西藏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在绪论中主要叙述论题的选题背景及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完成论文过程中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成立及前期历程概述。通过两个小节分别论述解放西藏过程中政治历史背景及文化艺术表现以及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前期工作准备及成立情况。第三部分为从第三章到第六章对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进行分期。分别对每个时期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艺术活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舞蹈情况和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每个时期的舞蹈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为第七章结语。论述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社会主义新西藏发展中的表现,同时反思和总结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张王勇[2](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沈红宇[3](2018)在《2001-2006年国内藏学书目(汉文部分)》文中研究指明说明:因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中国藏学书目续编:1992—1995》《中国藏学书目三编:1996—2000》已涵盖了1949年至2000年出版的藏学书目目录,而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学研究年度报告2007—2008》及《中国藏学年鉴》(2009—2015)涵盖了2007年之后的藏学书目目录,故此仅整理2001—2006年的藏学书目目录。此目录根据《民族研究年鉴》、中国藏学研究中
吴美齐[4](2016)在《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相互交融,促进了西藏特色产品的发展,西藏特色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上产品的类型和外观同质化现象突出,消费者难以从产品的外观上进行区分;而且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堆砌现象比较突出,缺乏地域文化与产品属性的完美表达。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地域文化对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脉络;探讨出地域文化运用到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上的理念和原则,并将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同时,探索出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时间的市场调研。论文阐述地域文化在国内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对地域文化进行定义,找到设计视角下西藏特色产品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并且参考了大量的论文、书籍,结合毕业设计,开展了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将地域文化中的视觉元素提炼、用材料表现地域文化。研究了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流变过程,对特色产品进行分类整理,对优秀特色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图形再创造、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努力将地域文化与产品属性通过视觉语言表现出来,运用“视觉”“触觉”两种语言展示特色产品包装设计。探索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新理念。
肖超[5](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研究说明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谭君[6](2013)在《“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的来看,“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几乎冲垮了各个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社会陷入混乱,经济出现滑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倒退。“文革”初期,处于政治中心的北京遭到了尤为严重的冲击,各方面的情况尤其糟糕。因此,在“文革”初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短时间内急剧衰落,一度陷入了单调、乏味、低迷的历史低谷。进入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开始走向复苏和恢复,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再加上国内政治气氛的相对缓和,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的打开,到了“文革”后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文革”初期单调、乏味的情况有了明显的不同。但需要指出的是,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文革”中后期所发生的变化,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而且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恢复并没有超过“文革”前的水平。除去绪论、北京概况和结论以外,本文用六章的篇幅来论述“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的概况,并按照娱乐主体参与娱乐活动的不同方式,将娱乐生活分为“静态娱乐”和“动态娱乐”。按照这个分类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中的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和歌曲、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文艺演出、图书、报刊、图书馆和图书借阅属于静态娱乐;第五章至第七章中的群众体育、体育赛事、春节、“十一”、“五一”、旅游、展览、餐厅、文化馆和群众文化生活属于动态娱乐。
罗布次仁[7](2013)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探索研究》文中指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晚,起步低,规模小,然而西藏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西藏文化的关注度享誉全世界,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藏企业和区内外的社会资本投资西藏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格外高涨,然而企业在市场中艰辛创业,政府在文件中高谈阔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人目前在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工作,深感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迎来的机遇和面临着的挑战。本论文旨在探讨和研究西藏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转换为产业优势,政府主管部门如何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使西藏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形成基于独特优势的“西藏模式”的发展之路,实现西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西藏是全国的文化资源大区,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适度、跨越式的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文化呈现出逆势上扬的局面,这对西藏文化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同时对促进西藏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现状入手,论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在就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产发展的“西藏模式”提出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既介绍了国内的,也介绍了国外的;既侧重了相似资源的,也侧重了产业发展最先进的,进一步总结了这些成熟模式对“西藏模式”的启示。研究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的可行性,提出“西藏模式”的策略和对策,对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有益参考。本论文研究的最终目是前瞻性地大胆提出基于西藏自治区文化资源独特优势的“西藏模式”的发展之路,实现西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着眼实际,追溯根本,分析了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西藏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对“西藏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给予分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的环境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的策略和对策,对未来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对“西藏模式”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西藏属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源于自身历史发展的局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处在低层次缓慢发展阶段,如何切实形成和打造“西藏模式”,任重而道远,然而,经过西藏文化产业实际工作者们不懈卓越的努力,站在更高的视野和更深广的角度,“西藏模式”不仅对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其他西部省市也能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榜样作用,最终能够走出世界屋脊,走向世界。
祁文寿[8](2011)在《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卓仓藏族世代居住在河湟地区这一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宗教共存的大环境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族学研究资源。卓仓藏族在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极具典型性。卓仓藏区临近内地,处于交通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卓仓藏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有过不俗的表现,他们为巩固青藏地区的稳定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是以卓仓藏族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卓仓藏族在起源、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和风貌。我们认为,开展卓仓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有助于拓展安多藏族文化研究的范围及深化安多藏族文化研究的内容,为构建安多藏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服务;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从四个方面全面阐明了本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缘由及其意义,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等作了必要的说明。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侧重于介绍卓仓藏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第二章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卓仓藏族的渊源、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重大事件与特点等;第三章分析和描述了卓仓藏族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第四章对卓仓藏族的婚姻制度和家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第五章聚焦卓仓藏族文化,重点对其语言、文学、艺术和体育作了深入细致的梳理;第六章较全面地论述了卓仓藏区的寺院教育和儒学教育,并对当下卓仓藏区的双语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第七章对卓仓地区藏传佛教变迁的历史与现状、寺院、教派和活佛传承系统以及卓仓民间信仰的状况作了阐述;第八章则对卓仓藏族的风俗习惯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二、立足雪域 传播文明——记西藏新华印刷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雪域 传播文明——记西藏新华印刷厂(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成立及前期历程概述 |
2.1 解放西藏过程中政治历史背景及文化艺术表现 |
2.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前期工作准备及成立情况 |
第三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肇始和发展阶段(1958 年-1966 年) |
3.1 建国后前“十七年”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3.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58 年-1966 年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3.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58 年-1966 年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3.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58 年-1966 年期间舞蹈情况 |
3.4.1 创作情况 |
3.4.2 代表性作品 |
3.4.3 西藏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前后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四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停滞和裂变阶段(1966 年-1976 年) |
4.1 “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4.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66 年-1976 年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4.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66 年-1976 年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4.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66 年-1976 年期间舞蹈情况 |
4.4.1 创作情况 |
4.4.2 代表性作品 |
4.4.3 “文革”十年期间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五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振兴和繁荣阶段(1977 年-1998 年) |
5.1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5.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77 年-1998 年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5.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77 年-1998 年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5.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77 年-1998 年期间舞蹈情况 |
5.4.1 创作情况 |
5.4.2 代表性作品 |
5.4.3 改革开放新时期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六章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多元发展阶段(1999 年至今) |
6.1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语境及编创环境 |
6.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99 年至今期间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
6.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99 年至今期间主要艺术活动 |
6.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1999 年至今期间舞蹈情况 |
6.4.1 创作情况 |
6.4.2 代表性作品 |
6.4.3 新世纪以来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艺术特点概述 |
第七章 结语 |
7.1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社会主义新西藏发展中的表现 |
7.1.1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战线上的排头兵 |
7.1.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服务于农牧民的最忠实的文艺工作者 |
7.1.3 西藏自治区歌舞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身份 |
7.1.4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西藏歌舞文化传承的重要一支 |
7.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引发的思考 |
7.2.1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新时期面临着舞蹈人才培养不畅的问题 |
7.2.2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创作在自媒体大发展时代产生新的挑战 |
7.2.3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创作受制于舞美,作品呈现碎片化、仪式化形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域文化与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 |
2.1 地域文化的定义 |
2.2 包装设计的理论基础 |
2.3 地域文化与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关系 |
2.4 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表达 |
第三章 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形态流变 |
3.1 西藏特色产品设计形态的流变 |
3.1.1 八十年代以前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特点 |
3.1.2 八十至九十年代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特点 |
3.1.3 九十至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特点 |
3.1.4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至今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特点 |
3.2 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则 |
3.3 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特色化发展 |
3.3.1 地域文化的可视化接轨国际审美 |
3.3.2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品包装设计 |
第四章 地域文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现状分析以拉萨市场调研为例 |
4.1 拉萨市场关于西藏特色产品包装的概况 |
4.2 西藏特色产品包装的类别 |
4.3 拉萨市场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4.3.1 调查结果分析 |
4.3.2 设计现状分析 |
4.4 印刷厂及纸张调研分析 |
第五章 地域文化运用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中的设计实践 |
5.1 以藏香为例的应用设计 |
5.1.1 设计构思 |
5.1.2 设计方案稿提案 |
5.1.3 可实施方案的确立 |
5.2 以藏茶为例的设计实践 |
5.2.1 藏茶包装设计的前期准备 |
5.2.2 地域文化元素提炼及方案确定 |
5.3 以林下资源包装设计为例的设计实践 |
5.3.1 关于林下资源包装的设计背景 |
5.3.2 林下资源包装设计实践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副文本理论 |
1.6.2 共同体理论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1 地理学共同体 |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
6.1.2 区域地理译着 |
6.1.3 人文地理译着 |
6.1.4 自然地理译着 |
6.1.5 经济地理译着 |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
6.1.7 游记类译着 |
6.1.8 地理学史译着 |
6.1.9 技术地理译着 |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局限 |
7.2.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
二、学术研究概况 |
(一)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 |
(二) “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 |
(三) 20世纪初至今的娱乐生活的研究 |
三、研究资料、角度、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概况(1949~1976) |
一、行政区划的变迁 |
二、人口的变化 |
三、城乡居民劳动时间、收入和消费情况 |
(一) 劳动时间 |
(二) 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 |
(三) 农村居民的收支情况 |
(四) 货币购买力情况 |
四、结论 |
第二章 声电光影的交汇 |
第一节 电影 |
一、看什么电影 |
(一) 1966年5月-1969年底 |
(二) 1970年初-1976年10月 |
(三) 内参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 |
二、怎样看电影 |
(一) 城镇居民的观影方式 |
(二) 郊区和农村居民的观影方式 |
(三) 单位租片放映 |
(四) 北京市整体的观影情况 |
第二节 广播 |
一、听什么广播 |
二、怎样听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一、看什么电视 |
二、怎样看电视 |
小结 |
第三章 红舞台上的红色记忆 |
第一节 音乐、歌曲 |
一、1966年5月—1969年底 |
(一) 领袖颂歌 |
(二) 语录歌 |
(三) 红卫兵歌曲 |
二、1970年初—1976年10月 |
(一) 战地新歌 |
(二) 知青歌曲 |
(三) 电影歌曲 |
(四) 音乐演出 |
(五) 外国音乐团队和音乐家的来访演出 |
三、器乐 |
第二节 舞蹈 |
一、“造反舞”和“忠字舞” |
(一) “造反舞” |
(二) “忠字舞” |
二、舞蹈领域的复苏 |
三、外国舞蹈(歌舞)团体来访演出 |
第三节 戏剧 |
一、“革命样板戏” |
(一) “样板戏”的来源与成型 |
(二)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
(三) 人们对于“样板戏”的不同感受 |
二、“样板戏”之后 |
(一) 折子戏 |
(二) 移植“样板戏” |
三、其它戏剧 |
(一) 话剧 |
(二) 木偶戏、皮影戏 |
四、外国戏剧表演团体的来访演出 |
第四节 曲艺、杂技 |
一、曲艺 |
二、杂技 |
第五节 文艺演出 |
一、艺术表演团体和专业剧场 |
(一) 艺术表演团体 |
(二) 专业剧场 |
二、文艺演出 |
(一) 演出票价 |
(二) “文革”后期的文艺调演 |
小结 |
第四章 无知岁月的阅读求知 |
第一节 图书 |
一、阅读生活的“三座大山” |
二、正规出版社的图书出版 |
(一) 1966年5月—1970年底 |
1、毛泽东着作 |
2、“样板戏”图书 |
3、政治文件 |
(二) 1971年初-1976年10月 |
1、出版事业的复苏 |
2、政治运动中的古籍出版 |
三、连环画 |
四、其他读书来源(非正规渠道的读书来源) |
(一) 私人藏书 |
(二) 内部书 |
(三) 图书馆、资料室流散出来的书 |
(四) 手抄本 |
五、读书活动 |
第二节 报刊 |
一、报纸 |
(一) “文革小报” |
(二) 正规报纸 |
二、期刊 |
第三节 图书馆和图书借阅 |
小结 |
第五章 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一、单位中的体育 |
(一) 学校体育 |
(二) 职工体育 |
(三) 广播体操 |
(四) “语录操” |
二、生活中的体育 |
(一) 游泳 |
(二) 乒乓球 |
(三) 滑冰 |
(四) 自行车 |
(五) 其他/孩子们的游戏 |
第二节 体育赛事 |
一、北京的体育场馆 |
二、重大体育赛事 |
(一) 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
1、五项球类运动会 |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 |
3、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
(二) 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
1、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
2、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
3、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
4、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 |
三、一般性/普通体育赛事 |
(一) 国内普通赛事 |
(二) 国际普通赛事 |
四、“文革”中体育比赛的各种趣闻 |
小结 |
第六章 举城欢腾的节日庆典 |
第一节 春节 |
一、“文革”前的过年习俗 |
二、“文革”时期的过年习俗 |
(一) 吃 |
(二) 习俗 |
(三) 玩 |
(四) 文艺节目和电影 |
(五) 公园和风景区 |
(六) 春节环城赛跑 |
第二节 “十一”和“五一 |
一、“十七年”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
(一) “十一 |
(二) “五一 |
二、“文革”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
(一) 1966~1971年 |
1、“十一 |
2、“五一 |
(二) 1972~1976年 |
小结 |
第七章 其他娱乐活动 |
第一节 旅游 |
一、大串连 |
二、公园和风景区 |
(一) “文革”初期对公园和风景区的破坏 |
(二) “文革”中后期的调整与恢复 |
1、天安门 |
2、古建公园 |
3、植物园 |
4、动物园 |
(三) 游览概况 |
第二节 展览 |
一、博物馆和展览馆 |
二、国内展览 |
三、国际性展览 |
第三节 餐厅 |
一、“文革”初期的餐饮怪象 |
二、莫斯科餐厅 |
三、中餐馆 |
第四节 文化馆和群众文化活动 |
一、“十七年”时期的群众文化 |
二、“文革”时期的群众文化 |
(一) 文化馆 |
(二) 群众文化活动 |
1、艺术表演活动 |
2、美术、摄影、书法活动 |
3、文学活动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特征 |
二、启示 |
三、一点思考 |
附录:文艺调演节目单 |
参考文献 |
谢辞 |
(7)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论文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
第1章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西藏模式”的提出 |
1.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阶段 |
1.1.1 起步阶段(1985年之前) |
1.1.2 扩展阶段(1985年到1992年) |
1.1.3 扩张阶段(1992年至2000年) |
1.1.4 深化阶段(2000年至2004年) |
1.1.5 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
1.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1.2.1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
1.2.2 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更加优化 |
1.2.3 文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态势不断增强 |
1.2.4 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基本确立 |
1.3 探索“西藏模式”的必要性 |
1.3.1 西藏特殊的环境适合发展文化产业 |
1.3.2 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1.3.3 有利于提升西藏文化软实力 |
第2章 国内外文化产业的成熟发展模式对“西藏模式”的启示 |
2.1 国内外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2.1.1 云南模式 |
2.1.2 深圳模式 |
2.1.3 英国爱丁堡模式 |
2.1.4 美国迪斯尼模式 |
2.2 国内外成熟发展模式对“西藏模式”的启示 |
2.2.1 政府高度重视 |
2.2.2 完善的政策体系 |
2.2.3 健康的现代化的文化市场 |
2.2.4 文化消费水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成正比 |
2.2.5 拥有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 |
2.2.6 充分的智力支持 |
第3章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
3.1.2 西藏文化对外交流步伐加快 |
3.1.3 市场主体创业积极性高涨 |
3.1.4 搭建各类文化产业品牌性活动 |
3.1.5 文化产业公共平台正在形成 |
3.2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 |
3.2.2 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弱 |
3.2.3 文化产业配套设施投入不足 |
3.2.4 产业化程度低 |
3.2.5 文化产业融资难 |
第4章 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4.1 “西藏模式”的主要内容 |
4.1.1 立足“富民” |
4.1.2 突出“特色” |
4.1.3 打造“精品” |
4.1.4 搭建“平台” |
4.1.5 培育“骨干” |
4.1.6 确保“安全” |
4.2 “西藏模式”外部环境的可行性 |
4.2.1 文化产业呈“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
4.2.2 文化产业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 |
4.2.3 文化产业与技术、经济结合更紧密 |
4.2.4 文化产业的投资势头不断升温 |
4.3 “西藏模式”内部环境的可行性 |
4.3.1 政策体系的支撑 |
4.3.2 市场主体的壮大 |
4.3.3 内容资源的丰厚 |
第5章 推进文化产业“西藏模式”的策略 |
5.1 “西藏模式”的产业化推动策略 |
5.1.1 提高文化产业增长率 |
5.1.2 延伸西藏文化产业的产业链 |
5.1.3 提升西藏文化产业的品牌价值 |
5.1.4 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
5.2 “西藏模式”的行政性指导策略 |
5.2.1 健全机构机制 |
5.2.2 完善政策法规 |
5.2.3 建设人才培训基地 |
5.2.4 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
5.2.5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
5.2.6 确保西藏文化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藏族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状况 |
三、基本情况说明 |
第一章 卓仓藏区的自然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卓仓藏区的区域界定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人文环境 |
第二章 卓仓藏族族源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卓仓”地名的由来 |
第二节 卓仓藏族族源概述 |
第三节 卓仓藏族历史沿革 |
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
第一节 卓仓囊琐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卓仓囊索政教合-制度及其特点 |
第三节 卓仓藏族社会经济生活 |
第四章 卓仓藏族的婚姻制度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形式与婚姻程序 |
第二节 卓仓藏族的“骨系”等级婚制度 |
第三节 卓仓藏族的家庭 |
第五章:卓仓藏族文化 |
第一节 语言 |
第二节 文学 |
第三节 艺术 |
第四节 体育 |
第六章 卓仓藏族的教育 |
第一节 寺院教育 |
第二节 儒学教育 |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卓仓双语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七章:卓仓藏族的宗教与信仰 |
第一节 佛法在卓仓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寺院、教派及活佛传承 |
第三节 卓仓藏族的民间信仰 |
第四节 卓仓藏族宗教信仰现状调查 |
第八章:卓仓藏族的风俗习惯 |
第一节 饮食习俗 |
第二节 服饰习俗 |
第三节 居住习俗 |
第四节 丧葬习俗 |
第五节 传统节日 |
第六节 民间禁忌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录 |
四、立足雪域 传播文明——记西藏新华印刷厂(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D]. 刘雅楠. 西藏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2001-2006年国内藏学书目(汉文部分)[J]. 沈红宇. 中国藏学, 2018(S1)
- [4]地域文化在西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 吴美齐. 西藏大学, 2016(08)
- [5]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6]“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D]. 谭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7]文化产业发展的“西藏模式”探索研究[D]. 罗布次仁.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8]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 祁文寿. 兰州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