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树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阿娟[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显示种植特色经果林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土壤养分的改良功不可没,经果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并给当地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刺梨种植过程中存在水肥施用不合理问题,导致刺梨果实品质降低。对喀斯特刺梨植株进行不同水肥处理,将水肥耦合对土壤环境、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合起来,对刺梨果实品质的提升、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水肥耦合有关研究理论、刺梨生长需水需肥规律、刺梨果实生理学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刺梨管理过程施肥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对刺梨种植地野外考察、选取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对研究区内60株刺梨植株进行水肥配施、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8个刺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及单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并通过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机理-机制-技术-应用示范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通过刺梨水肥耦合试验,阐明水肥耦合下刺梨土壤理化性质、刺梨果实品质的特征,揭示不同水肥处理对刺梨土壤环境、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适宜刺梨提高果实品质的水肥配比,提出适宜刺梨生长的水肥耦合技术,集成刺梨品质优化调控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在水肥处理和CK下均表现出逐层递减的垂直分布规律,水肥处理可以显着影响刺梨根部土壤理化性质(P<0.05),显着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P<0.05),灌水、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肥力影响显着(P<0.05):在该实验中,土壤p H基本不随灌水施肥量变化,说明灌水施肥处理均未对刺梨的土壤生长环境造成影响,除p H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他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随着施肥水平升高,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研究中发现,土壤养分对灌水的响应较为复杂且不同肥力条件下差异较大,通过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配施,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改善。两个研究区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在W2条件下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大灌水量到W3水平,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降低,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灌水、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肥力影响显着(P<0.05),进一步说明通过灌水施肥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2两个研究区刺梨在同一灌水或施肥条件下,果实品质指标随施肥或灌水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中水、低水处理下的刺梨果实品质指标明显高于高水处理,在W2F2(中水中肥)处理下,果实品质达到最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与刺梨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均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多表现为极显着:各水肥处理下果实品质指标含量增加,且均在W2F2(中水中肥)表现最高,W3F1(高水低肥)表现最低,且低于CK处理,说明适当的水分亏缺有助于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果实品质指标的积累,提高刺梨果实的糖酸比等品质。W3(高水)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增多,土壤养分随含水量淋溶至深层土壤,而刺梨植株根系较浅,吸收到的养分较少,导致刺梨植株生长缓慢,影响刺梨果实品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研究区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养分指标与刺梨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说明通过水肥处理影响土壤环境,而土壤环境又通过影响刺梨植株生长,进而影响果实品质。3以刺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黄酮、多酚为综合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两个研究区不同水肥处理刺梨各果实品质指标综合分析,结果均显示W2F2(中水中肥)处理得到刺梨果实品质最好,W3F1(高水低肥)处理最差:水肥配施对刺梨果实指标均具有显着影响,随着水肥施用量增多,刺梨果实各指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适宜刺梨生长的范围内,增加水肥施用量对果实品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超过该范围则会对果实品质产生负效应。研究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开展周期仅一年,因此应至少再进行两年试验,结合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取样分析,考虑如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年际变化对刺梨生长的影响,综合确定适宜刺梨的水肥配比。通过构建刺梨果实销售、深加工产品流通模式,形成完整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衍生产品产业链,促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高效发展。4在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基于喀斯特石漠化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的现有刺梨施肥、灌溉技术,提出刺梨施肥改良技术、刺梨灌水改良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现有施肥技术多以简易器具辅助施肥,劳动强度较大,综合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刺梨施肥改良技术,实现翻土开沟、深度可调的目的,克服施肥量不好控制、施肥不精确的问题;对于喀斯特地区灌水多采用漫灌或人工浇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出刺梨灌溉改良技术,控制流速和整体流量,同时解决刺梨灌溉方式中存在根系湿润范围小,不能对根系进行精准灌溉的问题。
徐畅[2](2021)在《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杨梅(Morella rubra Sieb.et Zucc.)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份,浙江省是全国杨梅的主产区。浙江杨梅多集中于6月成熟,易遇到南方梅雨季节,果实易腐烂,不耐贮运。设施栽培具有改变果实成熟期、避雨和防虫等作用,在果树生产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促成栽培、避雨栽培、罗幔栽培等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荸荠’和‘东魁’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主要品质差异。促成栽培的果实成熟期提前,其果实CIRG、单果重、纵横径和硬度等外在品质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等内在品质差异不显着,这表明促成栽培在提早果实成熟期的同时保证了果实品质。2019年和2020年杨梅果实成熟季节降雨量差异大,在雨水较多的年份(2020年),避雨栽培果实风味更浓郁,萜烯类挥发性物质含量显着高于露地栽培果实,表明避雨栽培果实采后香气品质更佳。2020年避雨栽培的果实异槲皮苷含量显着高于露地栽培的果实。此外,罗幔栽培等设施栽培对果实中的花色苷、槲皮苷、杨梅苷、金丝桃苷等类黄酮物质含量影响不显着。2.比较了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杨梅果实采后的贮藏性差异。发现:不论是常温贮藏(20℃)还是低温贮藏(0℃),设施栽培果实采后贮藏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变化均小于露地栽培。促成栽培的‘荸荠’果实硬度始终高于露地栽培,而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采后的CIRG、TSS等变化无显着差异。这表明设施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性,可能与其避雨、防虫等作用有关。3.比较了5种不同包装方式对果实运输后品质的影响。发现:包装2(单层纸盒+抽真空)减震效果好,运输后果实损伤小,品质维持最佳,适合作为精品果包装推广应用;包装3(单层蛋糕纸托+塑料盒+抽真空)减震减损效果次之,该包装也能较好保护果实运输后品质;包装1(单层塑封板+抽真空)、包装4(多层散装+抽真空)、包装5(多层散装+杨梅叶)减震减损效果较差,商业化粗放物流情况下对果实品质维持效果不佳,适合于短路径、平稳物流方式下果实运输。通过比较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果实内外品质以及贮藏性差异,发现设施栽培可能通过避雨和防虫作用,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性。此外,结合果实包装运输实验,本论文研究为杨梅生产提质增效、采后品质维持及减损实践提供了依据及工作基础。
梁丰志[3](2021)在《环塔里木盆地灰枣及骏枣果实品质分析及优势产区划分》文中研究指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得新疆红枣产业快速发展,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一,新疆,尤其环塔里木盆地已成为我国枣生产的优势产区,但也存在无序发展、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影响不同地区红枣市场价格,制约红枣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环塔里木盆地是新疆红枣主产区,且灰枣和骏枣是环塔里木盆地枣主栽品种,故本研究以环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区8~10年生的灰枣及骏枣完熟期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地区灰枣及骏枣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灰枣及骏枣果实品质特征,并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将前人基于气象资料对新疆红枣优生区的划分结果与基于果实综合品质的划分结果进行交叉分析,进而对环塔里木盆地灰枣及骏枣产区进行优势产区划分;同时测量各地区土壤矿质元素含量,探索土壤因子与灰枣及骏枣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下:(1)环塔里木盆地各地灰枣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各地区灰枣的单项品质指标表现出不同的优越性。不同地区灰枣主要糖组分占比基本一致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而主要酸组分占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土壤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性,环塔里木盆地土壤对灰枣果实品质影响较主要的因子为P、Mg、Fe、Mn、B、Cu、p H值。(2)灰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地区灰枣在不同公因子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和南部地区灰枣在外在因子和加工因子上的指标性状表现优于西部和北部地区,东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灰枣总糖及Vc含量高于西部和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灰枣风味指标优于其他地区,灰枣果实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地区为33团、若羌、且末,且三个地区均属于东部地区。通过对不同地区灰枣四个公因子的得分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且末地区的灰枣既适合鲜食也适合制干,民丰、沙雅地区的灰枣较适合鲜食,33团、3团、47团、42团、洛浦地区的灰枣较适合制干。将果实综合品质聚类为优质的地区与前人基于气象资料划分的新疆灰枣优生区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表明:灰枣主产区若羌、民丰、洛浦、且末这四个地区不仅气候条件极其适宜灰枣栽培生长,且果实综合品质较高。(3)环塔里木盆地各地区骏枣果实品质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地区骏枣主要糖组分占比最高为蔗糖,最低为果糖,而主要酸组分占比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差异。通过对土壤因子及骏枣果实品质之间的分析发现:K、Fe、B、Zn、Cl、p H值是影响骏枣果实品质较为重要的因子。(4)骏枣果实品质指标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和南部地区骏枣在外在因子上的指标性状表现优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西部和南部地区骏枣在蛋白质及总黄酮含量上高于东部和北部地区,但糖酸比低于东部和北部地区;南部地区骏枣总糖及总酸含量大于其他地区,说明各地区骏枣在不同公因子所包含的指标上具有各自的优势。综合分析发现:南部地区骏枣果实综合品质高于其他地区。通过对不同地区骏枣在各个公因子上得分交叉分析发现:较适合制干的地区有47团、29团、224团,较适合深加工的地区有3团、民丰、洛浦,较适合鲜食的地区有12团、33团、于田、皮山。通过与前人基于气象资料划分的新疆枣优生区进行交叉分析,于田、224团、47团不仅气候条件极其适宜骏枣栽植生长,而且果实综合品质高于其他地区。
沈家琪[4](2021)在《‘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是指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果实的现象,且所得到的果实通常无籽,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性状。梨树作为我国重要温带果树,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但大部分梨树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在生产中需要配置授粉树或者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保证其产量;其次,梨树开花较早,易遭受春季寒潮影响,导致授粉不良。前人研究表明,外源植物激素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够有效诱导梨单性结实。但是单一施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会导致果形变长,萼片宿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性,因此需改良原有诱导剂配方或开发新型诱导剂。此外,目前对于单性结实的研究仍多集中于幼果膨大后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理,对于坐果早期的分子机理及调控模式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浙江地区广泛栽培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诱导剂的筛选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幼果转录组数据的早期坐果调控网络,挖掘了参与调控早期坐果的核心基因及转录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多胺及硫酸铜处理能够诱导‘翠冠’单性结实,且乙烯抑制剂与赤霉素处理组合能够缓解果形拉长问题。赤霉素与多种乙烯抑制剂的处理组合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果形指数,缓解果形拉长;且GA4+7与亚精胺处理组合能够在保持较高坐果率的前提下,增加单性结实梨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胺类物质(腐胺、亚精胺)及硫酸铜处理均能够诱导‘翠冠’产生单性结实,且腐胺及硫酸铜处理后得到的单性结实梨果实萼片自然脱落。2)通过转录组分析,初步构建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调控网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9.8Gb原始数据,使用‘翠冠’梨作为参考基因组且平均比对率高达87.76%。共有32512个基因发生表达,筛选后得到了26108个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共得到了26个不同表达趋势的模块,将其分为GA上调类模块及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GA上调类模块基因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传递、RNA转运、蛋白酶体过程、三羧酸循环(TCA-cycle)、氨基酸生物合成、糖酸代谢等过程。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泛素化降解过程、转录过程、质膜转运、多种酶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初步构建了基于GO富集通路的‘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坐果调控网络及筛选了坐果早期上调模块中的核心基因。3)分析鉴定可能参与调控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共鉴定得到了2005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其中成员数目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依次为AP2/ERF、MYB、bHLH、NAC和C2H2。清水处理第14天时占绝对优势的转录因子家族数量最多。我们共鉴定得到了包括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及细胞膨大、细胞壁水解及重构、光合作用及糖类合成转运在内的10条坐果相关调控通路的关键基因,并通过MEME在线工具富集并预测了这些通路中关键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合WGCNA手段分析得到了如HB-BELL、MADS-box等可能参与调控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关键转录因子。
张艳珍[5](2021)在《施氮和中间砧对富士苹果钙吸收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氮、钙是果树必需矿质元素,氮是产量形成的基础,钙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及保持起重要作用。氮影响果树对钙元素的吸收,中间砧影响矿质元素吸收转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形成。目前,因氮肥施用不合理和中间砧选用不当造成苹果缺钙,继而导致的苦痘病等生理病害发生、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适宜施氮量以利于苹果对钙的吸收以及探究中间砧对苹果钙吸收转运的影响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山定子/SH38/富士苹果为试材,连续两年通过花后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探究氮对钙吸收的影响;以SH40、T337、M9、M26、Pajam2中间砧富士苹果为试材,明确5种中间砧钙转运差异,以期为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以及钙转运高效型中间砧选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总钙浓度、水溶性钙(H2O-Ca)、果胶钙(Na Cl-Ca)、磷酸钙(HAC-Ca)和草酸钙(HCl-Ca)总体呈降低趋势,在盛花后150 d H2O-Ca和Na Cl-Ca含量略有上升。与对照相比,施氮可增加果实总钙浓度和4种形态钙浓度,施氮量为200 kg/hm2时,钙浓度最高。施氮可改变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组成比例。果皮中,适量施氮可降低H2O-Ca占总钙比例,增加Na Cl-Ca占比。果肉中,随施氮量的增加,H2O-Ca占比呈上升趋势。果心中H2O-Ca和Na Cl-Ca占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果实不同部位HAC-Ca和HCl-Ca占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原果胶(PP)和纤维素(CLL)含量均降低,可溶性果胶(WS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纤维素酶(Cx)、果胶甲酯酶(PM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逐渐增强。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均可抑制果实PP和CLL的降解、减少WSP的形成、显着降低PG、PME和Cx活性,施氮量为200 kg/hm2时效果最显着。此外,不同果实部位Md CAX1、Md CAX2和Ca M4等基因可响应不同水平的氮处理。3.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可显着增加根部、叶片、新梢、侧枝的钙浓度,降低主干、中间砧和基砧的钙浓度。施氮量为200 kg/hm2时,树体钙总累积量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侧根钙累积量增加,侧枝、新梢、叶片和果实先升高后降低,基砧钙累积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对照相比,施氮可增加根部、侧枝、新梢、叶片和果实中钙的分配比例,降低基砧、中间砧和主干的分配比例。组合赋权Topsis法分析果实综合品质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00 kg/hm2时,果实品质优于其他处理。4.以‘SH40’为中间砧的富士苹果果实钙浓度最高,以‘T337’为中间砧的富士苹果果实钙累积量最高。果皮和果心中均为以‘T337’为中间砧的富士果实Na Cl-Ca占总钙比例最高。以‘SH40’和‘Pajam2’为中间砧的CLL、PP较高,以‘M9’为中间砧的WSP含量较高,但以‘Pajam2’和‘M9’为中间砧的PG、PME和Cx活性也高。5.中间砧显着影响树体对钙的吸收和转运。以‘Pajam2’为中间砧的富士树体钙累积量最高,单株达30.00 g,以‘T337’为中间砧的富士果实钙累积量和分配比例最高,分别为1.27 g和4.56%。根据组合赋权Topsis法分析5种中间砧富士果实综合品质,排序为‘T337’>‘M9’>‘M26’>‘Pajam2’>‘SH40’。
王鑫[6](2021)在《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灰枣在南疆产业化种植中出现了丰富的变异现象,从果实的性状上表现为果形、果重、果实风味及内部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在生产中发现的灰枣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对其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优系材料进行鉴定;为变异新品种的早期筛选鉴定提供参考,筛选出品质优良的新品系,为良种选育储备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植物学形态上各优系材料的叶、枝、刺、吊、果均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异系数幅度在9.18%~79.74%。从植物学形态上可以鉴别出优系材料与灰枣间的差异。2.各优系材料在果实品质上有一定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果实鲜食:从高到低分别为ZB-1、DH-1、Y-36、灰枣、9-1、ST-CK、ST-2。果实制干:从高到低分别为ZB-1、ST-CK、ST-2、DH-1、9-1、灰枣、Y-36。3.应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各品系间差异进一步确认,从78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8条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条带分布在100~2000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2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平均多态百分率为45.97%。引物42扩增出条带数最多,达24条;引物43多态百分率最高达81.81%,引物59多态百分率最低,为18.18%。从SCoT分子标记上可以看出各试材在DNA水平上的差异,是区别于灰枣的新品系。
倪溢楠[7](2021)在《草莓果实品质评价及香气资源挖掘》文中指出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酸甜可口,具有种植周期短、采收期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均较高的小浆果。目前,草莓果实风味品质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但栽培草莓品种繁多,风味物质复杂,且不同风味和品质的草莓新品种不断育成,因此,系统评价不同栽培草莓的果实品质、明确其划分标准,进而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并针对具有特色风味的草莓资源,弄清其主要风味物质合成的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多种栽培草莓为试材,通过检测其成熟期可溶性糖、有机酸、花色苷、果实香气等指标进行品质评价,并划分甜酸口味及香气类型,挖掘特异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具有特色香气的‘桃熏’草莓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系,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从中挖掘与‘桃熏’草莓特异“桃味”相关的基因,为栽培草莓特色风味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以15种国内外栽培草莓品种为材料,对成熟期果实进行可溶性糖、有机酸、花色苷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5种草莓成熟期果实中的各组分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占比趋势相同,但其绝对含量之间存在差异。15种草莓成熟期果实中总糖含量在31.86mg/-58.62mg/g之间,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占到总糖含量的43%-54%,并整体呈现果糖>葡萄糖>蔗糖,发现其比值受品种间的影响较小。‘雪香’(最高)的总糖含量约为’艳丽’(最低)的1.84倍。总酸含量在3.99mg/g-7.89mg/g之间,其中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占比居49%-75%,绝大多数品种苹果酸>草酸,‘雪香’品种中草酸>苹果酸。花色苷含量检测发现,白色品种(‘雪香’、‘白雪公主’)<粉色(‘桃熏’)<红色品种,总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仍均以天竺葵素-3-葡糖苷(Pg3G)为主要花色苷组分,占比达到53%-89%,‘京桃香’中Pg3G含量最高,为127.01 ug/g。矢车菊素-3-葡糖苷(Cy3G)也是另一种重要的草莓花色苷,但其含量明显少于Pg3G,‘圣诞红’中含量最高,但仅为34.78 μg/g。通过糖酸比和甜度值,将15种草莓依据果实酸甜风味进行了分组划分,白色(‘雪香’、‘白雪公主’)、粉色(‘桃熏’)均属风味较好,‘红玉’、‘京藏香’、‘艳丽’、‘宁玉’和‘幸香’味淡,甜味占主导。2.以16种国内外栽培草莓品种为材料,对成熟期果实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16种成熟期草莓共鉴定了 6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酯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多,酯类物质总含量也最高,醇类和醛类次之,酮类最少。16个草莓品种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8种,分别是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γ-十二内酯、己醛、E-2-己烯醛、DMMF和己酸;此外,己酸乙酯、辛酸甲酯、芳樟醇和橙花叔醇在12个品种中均检测到较高的含量。同时,通过各VOC的阈值及绝对含量计算出其对应香气值,在VOC香调描述及建立的主要挥发性组分(PVC)谱基础上,判定草莓品种的特征香气组分并划分出 4 种香气类型:Peachy、Pineapple、Fruity、Floral。3.以‘桃熏’草莓四个发育时期(绿果期、绿转白、白果期、成熟期)的果实为材料,发现挥发性化合物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在白果期到成熟期加剧。同时,酯类和醛类物质持续上升,醇、酮和酸类化合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通过转录组测序,构建了 45435个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谱。发现其中高丰度基因包括12S seed storage protein CRAl-like基因,cruciferin PGCRURSE5-like基因,脂质转移蛋白EARLI 1,类金属硫蛋白基因(metallothionein-likeprotein)。相邻发育过程的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9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290个DEG为三个比较组所共有。针对290个共有DEG进行聚类,发现140个绿果期高表达基因聚为一类,且随着果实发育持续下调,与之相反的是,86个成熟期高表达基因聚为一类,主要表现为持续上调。GO富集分析发现分子功能一级条目下的蛋白异源二聚体活动(GO:0008061),锌离子结合(GO:0008270),ATP二甲基烯丙基转移酶活性(GO:0009824)等层级分子条目显着富集。KEGG富集发现酯类、黄酮类、萜类和糖酸类的合成通路以及上游的戊糖磷酸、碳代谢等基本代谢通路均显着活跃,尤其是酯类合成相关通路和其中关键酶被显着富集。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果实品质相关的转录因子,发现了 13个转录因子家族包括22个转录因子,除了常见的NAC、GRF、WRKY、bHLH、MADS-box和ERF家族,还有IAA27蛋白、PIF4蛋白、ZAT10锌指蛋白、GT4蛋白和DOF1.2蛋白等,这些候选基因是后续开展果实品质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余逍[8](2021)在《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在“十一”至“十三五”期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石漠化治理,探索与石漠化环境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实际,在喀斯特地区以黄金梨为主的生态产业推广种植恰恰符合石漠化综合治理需求。基于水肥耦合理论提升果实品质可以为相关生态产业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水肥高效利用是遗产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增加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根据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有关人地关系协调与经济发展权衡、植物水分调节与环境适应机制、水肥耦合与生态环境功能等理论,针对水肥耦合如何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果实品质,确定灌溉水量和施肥方式,集成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科技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年-2020年通过对研究区20个实验样地连续定位监测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及水土采样测试,运用方差分析、TOPSIS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围绕喀斯特水肥耦合与黄金梨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揭示水肥高效利用与产量品质提升机制,评价土壤养分质量及果实产量品质,提出适宜不同岩性喀斯特区水肥耦合品质提升技术,集成品质提升调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参考。1轻度亏缺灌溉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不灌和全灌处理,相较于对照组和复合肥模式,生物有机肥及蚯蚓粪施肥模式更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白垛研究区在W2F3(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效磷(AP)、全钾(TK)、钙(Ca)、钠(Na)、全磷(TP)含量达到最高,在W2F4(全灌+豆饼粉)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较高;石桥研究区在W2F1(亏缺灌溉+蚯蚓粪)处理下,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达到最高值。水肥耦合后土壤养分总体增加,白垛研究区施肥后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全磷含量显着增加,土壤微量元素Ca、镁(Mg)、Na含量的增幅均值为22.46%;石桥研究区水肥耦合后,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幅较土壤速效养分增幅高10.42%,土壤微量元素中Ca含量增幅最大,增幅为29.04%。2合理水肥配置增长干周、新梢生长量、枝条数、花芽数,表明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具有正效应,白垛(白云岩)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白垛研究区W2F1(轻度亏缺+蚯蚓粪)处理对干周、中枝增长最明显,W1F3处理(不灌+生物有机肥)对花芽数增加最明显,W2F3处理(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对新稍、长枝、短枝增长最明显;石桥研究区W1F1处理(不灌+蚯蚓粪)对干周增长最明显,W3F1(全灌+蚯蚓粪)对花芽数、新稍、长枝、中枝、短枝增加最明显。白垛(白云岩)研究区植物叶片N:P(14.3)与全国植物叶片尺度的N:P相当(14.4),与其他关于喀斯特次生林的叶片N:P值一致(14.3),表明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植物叶片N:P(20.76)>16,表明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今后应对黄金梨实施精准配方施肥,避免养分元素浪费,调控土壤环境。3合理水肥配比具有提高土壤养分质量、提升果实品质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W2F3处理为白垛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W2F1为石桥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白垛研究区在W2F3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67)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76)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石桥研究区在W2F1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35)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85)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白垛研究区黄金梨在W2F3水肥配比下,果实产量增加2741.04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4.17%、1.91%、0.74%、2.75%、5.14%,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05%。石桥研究区在W2F1水肥配比下,黄金梨果实产量增加了2646.55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11.09%、1.69%、1.28%、5.02%、9.28%,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11%。4不同岩性土壤水势灌溉阈值(ψsoil)不一致,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2.13 MPa,石灰岩喀斯特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1.72 MPa:土壤水势灌溉阈值的差异性与赋存水有关,白云岩地区出露水源更丰富,石桥石灰岩地区较白垛白云岩地区更易受到干旱胁迫的限制。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分不具有线性相关,土壤水势并不会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增加而无限升高,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大于一定值时,土壤水势趋于稳定,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白垛研究区0~15cm和15~30 cm土壤水势的谷值分别为-2.13 MPa、-0.63 MPa;石桥研究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区间为0.16~0.44,土壤水势出现2个波动谷值,0~15 cm的土壤水势谷值分别为-1.46 MPa、-1.19 MPa,15~30cm土壤水势谷值分别是-1.72 MPa、-0.83 MPa。确定黄金梨生命过程的关键土壤水势阈值,可以为实现生产实践中的精准灌溉制度奠定基础。5基于理论研究及研究区现有黄金梨灌溉、施肥技术,研发黄金梨土壤改良技术、植物水分监测技术、节本高效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示范效果明显:土壤改良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质量改善。施加生物肥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显着提高。应用示范后果实产量、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葡萄糖含量均有所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有所下降,黄金梨核心品质指标明显提高。评估示范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累积节约成本达20万~30万元·hm-2,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示范区布设示范点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示范面积达20 hm2。在未来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需要挖掘生态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生态产业的价值空间,将“石漠化治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
陈绍民[9](2021)在《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氮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供应决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黄土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目前该区域苹果种植过程中化肥过量使用、养分投入时间与树体需求不匹配,提高水氮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苹果品质和优果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等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矮砧密植(株行距2 m×4 m)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显着节水、节肥、增效特征的水肥一体化方式供应水氮,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陕西洛川开展了苹果树水氮用量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2个灌水上限(W1:80%θf、W2:100%θf)和4个施氮量水平(N1:0 kg?hm-2;N2:120 kg?hm-2;N3:240 kg?hm-2;N4:360 kg?hm-2)的完全组合处理,共8个处理。动态监测苹果树各生育期冠层尺度高光谱反射率、叶片氮含量、冠层生长特征(春梢长度、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分布与残留状况等指标,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树氮素营养、冠层生长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氮用量下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特征,并采用组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基于苹果树生长-氮素营养动态-产量品质-土壤硝态氮残留的苹果园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优选;探索了基于高光谱遥感估测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反演模型和水氮供应决策模型。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树叶片氮含量及冠层生长动态的影响规律。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提高灌水上限可以提高苹果树叶片氮含量,但差异不显着(P>0.05)。相对于不施氮肥处理,施氮可以显着增加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P<0.05);N4对叶片氮含量的增加具有显着作用,N2和N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二者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受苹果树体储藏氮素的影响,苹果园改化肥土施为水肥一体化方式,实施第1年(2018年)N2对新梢生长有利,第2年(2019年)N3有益于新梢的延长。春梢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性,模型模拟表明,更高的灌水上限或施氮处理均能够延迟最大春梢生长速率的出现,同时延长春梢生长时间。提高灌水上限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但增加不显着(P>0.05)。试验年苹果树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相对大小关系与春梢生长相关,2018年N2、2019年N3更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形成;N4更有利于果实采摘后苹果树叶片脱落时间的延迟。(2)揭示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树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苹果产量受灌水上限、施氮量单因素影响极显着(P<0.01)。施氮处理能够显着优化产量构成要素(单果重、单株果数)(P<0.05),显着提高苹果产量(P<0.05),最高产量(34277 kg·hm-2)在N3水平获得,N4造成苹果小幅度减产。苹果产量与施氮量成二次抛物线关系(P<0.05),理论最佳施氮量在230~240 kg?hm-2范围。合理的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苹果的纵径和横径(P<0.05),苹果的果形指数受水氮用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提高灌水上限会降低苹果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糖酸比和固酸比,增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但这些影响未达0.05显着水平。施用氮肥会显着降低苹果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P<0.05),显着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P<0.05)。苹果内在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任一施氮水平下,与W1灌水上限相比,W2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增施氮肥则显着降低氮肥农学利用率(P<0.05),灌水上限W2、施氮量N2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氮肥农学利用率(75.49 kg?kg-1)。灌水上限W2、施氮量N3处理对于维持苹果产量、提高品质、获得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作用。(3)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采收后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残留量及其年际变化的影响。N2、N3、N4处理,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80-1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出现聚集现象;16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在主要根系分布层(0-80 cm)以外出现了聚集现象;水平方向最大土壤硝态氮含量出现在距树行0 cm处(滴灌管下方)。不施氮处理(N1)土壤硝态氮随水分向下层土壤运移,较高土壤硝态氮含量(108 mg?kg-1)处于180 cm深度土层附近;水平方向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值(52 mg?kg-1)在距树行100 cm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距树行距离成正比。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时间(逐年)分布特征主要受施氮量水平的影响。2017~2020年,N1和N2处理根层(0-2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逐年下降,最大下降比例达78.56%;N3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着变化;N4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最大可达197.30%。果实采收后苹果园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受施氮量影响极显着(P<0.01)。水肥一体化实施后,2018年各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无显着差异(P>0.05);2019年表现为,施氮处理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2020年,4个施氮水平间差异显着(P<0.05)。施氮量0、120 kg?hm-2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逐年降低,N1降低幅度显着高于N2(P<0.05);N3土壤硝态氮残留量3年变化幅度在10%左右,差异不显着(P>0.05);N4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着增加,最大增幅为81.05%(P<0.05)。(4)提出了黄土高原矮砧密植苹果园综合效应最佳的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基于无气象灾害年份(2019年)试验数据,以冠层生长、氮素营养、产量品质、土壤硝态氮、水/氮利用效率等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近似理想解法(TOPSIS)、灰色关联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苹果园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具有非一致性特征。进而建立基于4种单一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W2N3是黄土高原矮砧密植苹果园最适水氮用量。(5)探索了基于苹果树冠层尺度高光谱反射率的叶片氮含量估测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于光谱曲线的去噪能力表现不同,整体而言,一阶导数(FD)处理能够提高光谱信噪比,而二阶导数光谱造成信噪比出现下降的现象。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随机蛙跳算法(Rfrog)、偏最小二乘法(PLS)等特征变量提取方法均大幅减少了用于建模的因子数量,提取的波长变量广泛分布于可见光/近红外区域。相同数据集所建立的非线性模型估测精度明显优于线性模型。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结合FD光谱预处理、Rfrog提取波长变量和极限学习机(ELM)建模的系统方法(SNV-FD-Rfrog-ELM)或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结合FD光谱预处理、PLS提取主成分(LVs)和ELM建模的系统方法(SG-FD-PLS(LVs)-ELM)估测黄土高原苹果树(富士)冠层尺度氮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度。(6)建立了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水氮供应决策模型。采用叠加集成(SE)模型,以苹果树冠层尺度高光谱反射率为模型输入,分别基于极限学习机(ELM)、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ELM(DE_ELM)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ELM(Sa DE_ELM)作为子模型的建模方法,在子模型融合过程中分别采用基于子模型RMSE的权重策略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权重策略。PLS加权策略能够在集成若干子模型的过程中提供最佳的权重,改善基于RMSE策略权重预测结果偏低的问题。模型总体精度表现为:SE-Sa DE_ELM>SE-DE_ELM>SE-ELM。SE-Sa DE_ELM模型和PLS策略的叠加集成模型能够实现对异常值影响的抵抗,且估测精度极好,RP2,RMSEP和RRMSE分别为0.843,1.747 mg?g-1和8.019%。推荐使用Sa DE_ELM作为子模型和PLS策略的叠加集成模型进行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状况的监测。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初期是苹果树供氮关键期。构建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初期追施氮量-灌水上限-叶片氮含量回归模型和追施氮量-灌水上限-单果重的回归模型,并根据这些模型,通过目标单果重得到目标施氮量和灌水上限,以光谱诊断苹果树叶片氮含量为参考,估算苹果树已施氮量,最终求得最佳水、氮供应量。模型验证表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水、氮供应决策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较小,氮肥追施量相对误差介于1.67~9.92%(除幼果期一样本树为44.92%以外),模型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灿[10](2021)在《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中国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由于多数果园管理措施不合理、盲目灌溉施肥,阻碍了该地区果品生产的发展,因此提高灌溉水生产力和果业产值、解决因不合理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是该地区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滴灌施肥是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不同滴灌施肥技术参数通过影响水肥供应和分布而影响果树生长,间接导致产量和果品的差异。因此,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技术参数及其组合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可为选择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促进苹果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西北地区果园管理、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于2017.10~2020.10年在陕西洛川布置了三因素二水平田间试验,设置一行一管、两管(P1、P2),滴头间距30 cm、50 cm(D1、D2),施肥周期15天、30天(T1、T2)。另,2018年10月增设尿素、尿素硝铵溶液(U、UAN)两种氮肥形态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技术参数及其组合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探究了试验因素对苹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苹果品质的影响,采用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苹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通过揭示苹果园0~200 cm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分布规律,筛选能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升果实品质的滴灌施肥技术参数组合,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探索了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规律。动态监测苹果树生长指标的变化,包括主侧枝茎粗、新梢长度、株高、干周、冠幅,研究发现毛管布设方式与滴头间距交互作用对果树主枝茎粗的生长影响显着。试验因素单独及交互作用下对其余指标影响均不显着。就处理组合而言,干周及冠幅最大值均出现在一行一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30天;新梢长度最大值出现在一行两管、滴头间距30 cm、施肥周期15天;主枝茎粗最大值出现在一行一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15天;侧枝茎粗最大值出现在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15天。尿素硝铵溶液处理有利于促进苹果树各项生长指标的增加。(2)揭示了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产量的影响规律。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产量的影响表现为,2018年毛管布置方式、滴头间距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显着;2019年单因素作用不显着,三因素交互作用影响显着,2020年3个因素及其交互效应影响显着。考虑到2018、2020两年果树遭受冻害,数据不具代表性,根据2019年结果,一行两管高于一行一管,在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30天下达到显着性水平,因此滴灌条件下推荐技术参数组合为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30天。氮肥形态对产量影响不显着。(3)探明了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品质指标及综合品质指标的影响。2018年试验因素对苹果品质的影响表现为毛管布设方式、滴头间距对单果重、纵横径、Vc、可溶性糖影响显着,且毛管布设方式和滴头间距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施肥周期对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和硬度影响显着。2019年毛管布设方式仅对横径、固酸比影响显着,滴头间距对可溶性糖、糖酸比、固酸比影响显着。2020年试验因素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2018年基本一致。采用基于主客观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苹果品质综合排序,确定了在本试验条件下,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15天处理的综合品质最好;在氮肥形态方面,尿素硝铵溶液处理综合品质优于尿素处理。(4)揭示了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采收期土壤硝态氮分布规律及累积量的影响。2018年、2019年均出现了随土层深度增加,硝态氮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2020年由于降水量较大,硝态氮发生明显的深层淋溶,分布整体下移。经测定本试验果树大部分细根分布在80 cm土层以上,三年数据表明,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30天的处理在0~80 cm土层累积量较大,而一行一管、滴头间距30 cm、施肥周期30天的处理更容易出现深层淋溶现象。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2 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有影响,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根据2018年结果,2 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一行一管、滴头间距30 cm、施肥周期30天,最小值出现在一行一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30天。2019、2020连续两年2 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最大值均出现同一处理即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周期30天。最小值也出现在同一处理即一行两管、滴头间距30 cm、施肥周期30天。
二、果树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三)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2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拟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分析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特征 |
(一)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环境特征 |
1 水肥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物理指标 |
2 水肥处理下刺梨地土壤化学指标 |
(二)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果实品质特征 |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三)水肥耦合处理刺梨果实品质与土壤环境相关分析 |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四 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耦合机制 |
(一)刺梨土壤环境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二)刺梨果实品质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三)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
3 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
五 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水肥耦合现有技术 |
1 刺梨施肥技术 |
2 刺梨灌溉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水肥耦合关键技术研发 |
1 刺梨施肥改良技术 |
2 刺梨灌溉改良技术 |
(三)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配置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Abbrev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树设施栽培 |
1.1.1 设施果树发展现状 |
1.1.2 设施栽培的主要模式 |
1.2 果实品质组成 |
1.2.1 内在品质 |
1.2.2 外在品质 |
1.2.3 贮藏性 |
1.3 杨梅 |
1.4 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栽培环境 |
2.1.1 试验材料与采后分组 |
2.1.2 栽培环境与天气情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色差测定 |
2.2.2 硬度测定 |
2.2.3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2.2.4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酸含量的检测 |
2.2.5 挥发性物质的检测 |
2.2.6 类黄酮化合物的检测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2.3 各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果实采后品质 |
2.4 栽培方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4.1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 |
2.4.2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含量 |
2.4.3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的类黄酮化合物含量 |
2.5 讨论 |
第三章 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贮藏环境 |
3.2 检测方法 |
3.2.1 腐烂指数检测 |
3.2.2 失重率检测 |
3.2.3 硬度检测 |
3.2.4 CIRG检测 |
3.2.5 TSS检测 |
3.3 杨梅采后贮藏性的检测 |
3.3.1 腐烂指数变化 |
3.3.2 失重率变化 |
3.3.3 硬度分析 |
3.3.4 其他品质变化 |
3.4 讨论 |
第四章 物流包装对杨梅果实损耗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果实材料 |
4.1.2 包装和运输方法 |
4.2 检测方法 |
4.2.1 腐烂指数 |
4.3 运输前后果实的情况 |
4.4 运输后的果实腐烂指数 |
4.5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附录 |
附表1 杨梅果实中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 |
附表2 ‘东魁’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 |
附表3 ‘荸荠’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 |
参考文献 |
作者的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环塔里木盆地灰枣及骏枣果实品质分析及优势产区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地区果实品质差异研究进展 |
1.2.2 枣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2.3 生态适宜性划分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品质分析及优势产区划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主要仪器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及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分析 |
2.2.2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外在品质指标分析 |
2.2.3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2.2.4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园土壤指标概况 |
2.2.5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园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
2.2.6 土壤因子与灰枣果实品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2.2.7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2.2.8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产区果实综合品质聚类及优势产区划分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品质指标分析 |
2.3.2 灰枣品质指标与土壤因子关联性 |
2.3.3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
2.3.4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果实优势产区划分 |
第3章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品质分析及优势产区划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主要仪器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及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分析 |
3.2.2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外在品质指标分析 |
3.2.3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4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园土壤指标概况 |
3.2.5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园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6 土壤因子与果实品质逐步回归分析 |
3.2.7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2.8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综合品质聚类及优生区划分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品质指标分析 |
3.3.2 骏枣品质指标与土壤因子关联性 |
3.3.3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
3.3.4 环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优势产区划分 |
第4章 结论 |
4.1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骏枣果实品质指标及土壤相关性 |
4.2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骏枣果实综合评价 |
4.3 环塔里木盆地灰枣、骏枣优势产区划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单性结实的定义及其机理 |
1.2 单性结实的诱导及生产应用 |
1.2.1 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单性结实 |
1.2.2 环境因素诱导单性结实 |
1.2.3 机械伤诱导单性结实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1 赤霉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2 生长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3 细胞分裂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4 乙烯对单性结实的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5 多胺类及其它化学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 |
1.3.6 激素间相互作用 |
1.4 坐果早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4.1 细胞分裂、细胞扩张与细胞壁重塑调控果实早期发育 |
1.4.2 源库代谢与果实早期发育 |
1.4.3 转录因子调控单性结实的研究进展 |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
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梨单性结实的诱导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果实单果重测定 |
2.1.2.2 果实横纵径及果心横径测定 |
2.1.2.3 果实硬度测定 |
2.1.2.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2.1.2.5 果实糖酸提取 |
2.1.2.6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测定 |
2.1.3 试验数据分析及绘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坐果率的影响 |
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形态及种子的影响 |
2.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横纵径及形态的影响 |
2.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
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3.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硬度的影响 |
2.2.3.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2.3.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
2.2.3.4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有机酸的影响 |
2.3 讨论 |
3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调控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3.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3.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
3.1.2.4 基因表达量、样品相关性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识别 |
3.1.2.5 PCA主成分分析、GO富集分析及WGCNA网络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GA诱导的‘翠冠’梨转录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 |
3.2.3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坐果早期调控网络构建 |
3.2.3.1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WGCNA网络构建 |
3.2.3.2 坐果早期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3.2.3.3 GA上调类模块GO富集通路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
3.2.3.4 GA上调类模块中核心基因的挖掘 |
3.3 讨论 |
4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4.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4.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
4.1.2.4 差异表达基因中转录因子识别及Mfuzz聚类分析 |
4.1.2.5 单性结实坐果有关通路关键基因识别及热图绘制 |
4.1.2.6 坐果相关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分析 |
4.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基本情况 |
4.2.1.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数量分布 |
4.2.1.2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家族动态表达 |
4.2.1.3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表达趋势 |
4.2.2 单性结实相关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
4.2.2.1 植物激素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
4.2.2.2 细胞周期及细胞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4.2.2.3 细胞壁水解重构、光合作用及糖代谢转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4.2.3 转录因子下游通路筛选及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构建 |
4.2.3.1 单性结实坐果调控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情况 |
4.2.3.2 单性结实坐果过程核心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初探 |
4.3 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施氮和中间砧对富士苹果钙吸收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钙在果树中的研究现状 |
1.1.1 钙的吸收转运 |
1.1.2 果实中钙的形态和分布 |
1.1.3 钙的生理作用 |
1.1.4 钙作为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 |
1.2 氮对钙吸收的影响 |
1.3 砧木对钙吸收的影响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材与处理 |
2.1.1 施氮对富士苹果钙吸收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2 五种中间砧富士苹果钙吸收及果实品质差异的研究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钙含量测定 |
2.2.2 果肉细胞壁物质的测定 |
2.2.3 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
2.2.4 钙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
2.2.4.1 RNA提取和检测 |
2.2.4.2 引物选择及PCR扩增 |
2.2.4.3 实时荧光定量 |
2.2.5 果实品质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施氮对富士苹果果实钙吸收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1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钙素营养的影响 |
3.1.1.1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钙浓度的影响 |
3.1.1.2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钙累积量及其所占总钙比例的影响 |
3.1.1.3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不同形态钙浓度的影响 |
3.1.1.4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成熟期果实不同形态钙组成比例的影响 |
3.1.2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细胞壁物质的影响 |
3.1.3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细胞壁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3.1.4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钙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5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树体钙吸收分配的影响 |
3.1.6 施氮量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 中间砧对富士苹果果实钙素营养的影响 |
3.2.1 五种中间砧富士苹果果实钙浓度的差异 |
3.2.2 五种中间砧富士苹果果实钙累积量的差异 |
3.2.3 五种中间砧富士苹果果实不同形态钙浓度的差异 |
3.2.4 五种中间砧富士苹果果实不同形态钙组成比例的差异 |
3.2.5 中间砧对富士苹果果实细胞壁物质的影响 |
3.2.6 中间砧对富士苹果果实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2.7 中间砧对富士苹果树体各部位钙浓度、累积量、分配比例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
3.2.8 五种中间砧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差异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施氮对富士苹果钙素营养的影响 |
4.2 中间砧对富士苹果钙素营养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枣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2.1 地方品种选优 |
1.2.2 实生选种 |
1.2.3 倍性育种 |
1.2.4 杂交育种 |
1.2.5 芽变选种 |
1.3 枣果实品质研究 |
1.4 枣品种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孢粉学鉴定 |
1.4.3 同工酶鉴定 |
1.4.4 DNA分子标记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灰枣优系植物学性状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片描述型性状的比较 |
2.2.2 叶片数值型性状的比较 |
2.2.4 果核性状的比较 |
2.2.5 枣头、二次枝、针刺性状的比较 |
2.2.6 枣吊性状的比较 |
2.3 讨论 |
第3章 灰枣优系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果实鲜食品质比较 |
3.2.2 果实制干品质比较 |
3.2.3 果实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
3.3.2 果实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相关性 |
第4章 灰枣优系SCoT分子标记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检测 |
4.2.2 SCoT引物筛选 |
4.2.3 SCoT引物多态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草莓果实品质评价及香气资源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莓栽培情况概述 |
1.2 草莓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2.1 果实中的糖和酸 |
1.2.1.1 可溶性糖 |
1.2.1.2 有机酸 |
1.2.2 草莓果实色泽形成机理 |
1.2.2.1 果实中花色苷的组成 |
1.2.2.2 植物中花色苷合成代谢 |
1.2.3 果实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
1.2.3.1 萜类化合物 |
1.2.3.2 苯丙类/苯类化合物 |
1.2.3.3 脂肪酸衍生物 |
1.2.3.4 草莓果实中挥发性有机物 |
1.3 草莓果实品质调控因子 |
1.3.1 MYB转录因子 |
1.3.2 AP2/ERF转录因子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种草莓成熟期果实糖、酸和色素组分及含量的比较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测定指标与试验方法 |
2.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2 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3 色素含量测定 |
2.2.4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15种草莓成熟果实的糖酸含量分析 |
2.3.1.1 15种草莓成熟果实糖含量 |
2.3.1.2 15种草莓成熟果实的酸含量 |
2.3.1.3 甜度及甜度/总酸 |
2.3.2 15种草莓花色苷含量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及香气类型划分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及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 |
3.2.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鉴定及含量计算 |
3.2.3 成熟草莓特征香气及香气类型划分 |
3.2.4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16种草莓成熟时期挥发性化合物 |
3.3.2 16种草莓成熟时期的主要挥发性组分(PVC)和特征香气 |
3.3.3 16种草莓香气类型的分类 |
3.4 讨论 |
第四章 桃熏草莓果实特异香气相关基因的挖掘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生化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 |
4.2.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鉴定及含量计算 |
4.2.3 转录组文库构建 |
4.2.4 转录组数据质控 |
4.2.5 基因表达定量 |
4.2.6 差异表达分析 |
4.2.7 富集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桃熏’草莓四个时期挥发性化合物 |
4.3.2 文库质控 |
4.3.3 数据质控 |
4.3.4 桃熏草莓果实的发育表达谱 |
4.3.4.1 样本检测 |
4.3.4.2 表达谱构建 |
4.3.5 差异表达分析 |
4.3.6 富集分析 |
4.3.7 桃熏草莓特异风味相关基因挖掘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三)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方案分析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环境的影响机理 |
(一)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1 水肥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 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 |
(二)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特征的影响 |
2 水肥耦合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对比分析 |
四 水肥耦合高效利用对黄金梨产量品质提升机制 |
(一)不同水肥处理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 不同水肥处理下的果实产量 |
2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物理品质的影响 |
3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化学品质的影响 |
(二)水肥耦合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
1 产量及品质对水肥利用率的响应 |
2 土壤养分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响应机制 |
3 果实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
4 水肥耦合对品质提升机制的对比分析 |
五 黄金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地区果林现有成熟技术 |
1 果树水分监测技术 |
2 果树施肥技术 |
3 果实套袋技术 |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
1 水肥一体化技术 |
2 土壤改良培肥技术 |
3 水分调节技术 |
4 黄金梨节本高效品质提升技术 |
(三)喀斯特黄金梨提升品质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氮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供应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氮相互作用 |
1.3.2 水氮供应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
1.3.3 苹果园土壤硝态氮残留研究进展 |
1.3.4 高光谱氮素诊断 |
1.3.5 氮肥供应决策研究进展 |
1.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方法 |
2.1 试验果园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1 指标计算方法 |
2.4.2 综合评价方法 |
2.4.3 光谱数据分析方法 |
2.4.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水氮用量对苹果树叶片氮素状况及冠层生长的影响 |
3.1 水氮用量对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
3.2 水氮用量对苹果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1 苹果树春梢生长 |
3.2.2 苹果树叶面积指数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氮用量对苹果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
4.1 水氮用量对苹果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2 水氮用量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4.2.1 外观品质 |
4.2.2 内在品质 |
4.2.3 苹果内在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3 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水氮利用的影响 |
4.3.1 水分利用效率 |
4.3.2 氮肥农学利用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氮用量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的影响 |
5.1 水氮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5.1.1 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2 土壤硝态氮的时间分布特征 |
5.2 水氮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组合评价的苹果园水氮用量优选 |
6.1 基于单一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
6.1.1 主成分分析法 |
6.1.2 TOPSIS法 |
6.1.3 灰色关联法 |
6.1.4 隶属函数分析法 |
6.2 基于模糊Borda方法的组合评价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估测初探 |
7.1 冠层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相关性分析 |
7.2 基于高光谱反射率估测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的多元校正方法比较 |
7.2.1 蒙特卡洛方法剔除异常值 |
7.2.2 光谱数据预处理 |
7.2.3 特征变量筛选 |
7.2.4 基于特征变量的模型建立与评价 |
7.3 基于高光谱反射率和偏最小二乘辅助极限学习机的苹果树叶片氮含量估测 |
7.3.1 蒙特卡洛二次检测法剔除异常值 |
7.3.2 样本集划分 |
7.3.3 光谱数据预处理 |
7.3.4 变量提取 |
7.3.5 模型建立及评价 |
7.4 讨论 |
7.4.1 光谱数据预处理 |
7.4.2 变量筛选 |
7.4.3 模型建立与选择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叠加集成模型的苹果树叶片氮素诊断与供应决策 |
8.1 样本集划分 |
8.2 叠加集成模型建立与评价 |
8.2.1 叠加集成模型 |
8.2.2 极限学习机及其优化 |
8.2.3 子模型的融合 |
8.2.4 叠加集成模型关键参数选择 |
8.2.5 叠加集成模型预测结果 |
8.3 苹果树叶片氮素诊断关键时期 |
8.4 苹果树水氮供应模型的建立 |
8.4.1 模型结构 |
8.4.2 模型验证 |
8.5 讨论 |
8.5.1 基于叠加集成模型估测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 |
8.5.2 苹果树水氮供应决策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苹果树生长、产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2 苹果品质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3 苹果树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2.5 研究内容 |
1.2.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方案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生长指标 |
2.2.2 产量 |
2.2.3 苹果品质指标 |
2.2.4 土壤硝态氮 |
2.2.5 水分利用效率 |
2.2.6 品质指标评价计算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3.1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主、侧枝茎粗的影响 |
3.1.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主、侧枝茎粗的影响 |
3.1.2 滴头间距对苹果树主、侧枝茎粗的影响 |
3.1.3 施肥周期对苹果树主、侧枝茎粗的影响 |
3.2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新梢长度的影响 |
3.2.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新梢长度的影响 |
3.2.2 滴头间距对苹果树新梢长度的影响 |
3.2.3 施肥周期对苹果树新梢长度的影响 |
3.3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株高的影响 |
3.3.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株高的影响 |
3.3.2 滴头间距对苹果树株高的影响 |
3.3.3 施肥周期对苹果树株高的影响 |
3.4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干周的影响 |
3.4.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干周的影响 |
3.4.2 滴头间距对苹果树干周的影响 |
3.4.3 施肥周期对苹果树干周的影响 |
3.5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树冠幅的影响 |
3.5.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冠幅的影响 |
3.5.2 滴头间距对苹果树冠幅的影响 |
3.5.3 施肥周期对苹果树冠幅的影响 |
3.6 氮肥形态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3.7 讨论 |
3.8 小结 |
第四章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产量、WUE的影响 |
4.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产量、WUE的影响 |
4.2 滴头间距对苹果产量、WUE 的影响 |
4.3 施肥周期对苹果产量、WUE 的影响 |
4.4 氮肥形态对苹果产量、WUE 的影响 |
4.5 果树干周-产量相关拟合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
5.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5.2 滴头间距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5.3 施肥周期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5.4 氮肥形态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5.5 不同处理组合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5.6 苹果品质综合评价 |
5.6.1 主观赋权法 |
5.6.2 客观赋权法 |
5.6.3 主客观组合赋权 |
5.6.4 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综合评价 |
5.7 讨论 |
5.8 小结 |
第六章 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6.1 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2 滴头间距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3 施肥周期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4 氮肥形态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5 不同处理组合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果树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D]. 高阿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D]. 徐畅. 浙江大学, 2021(01)
- [3]环塔里木盆地灰枣及骏枣果实品质分析及优势产区划分[D]. 梁丰志.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4]‘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D]. 沈家琪. 浙江大学, 2021(01)
- [5]施氮和中间砧对富士苹果钙吸收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D]. 张艳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D]. 王鑫.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7]草莓果实品质评价及香气资源挖掘[D]. 倪溢楠. 扬州大学, 2021(09)
- [8]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D]. 余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9]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氮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供应决策[D]. 陈绍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D]. 李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