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孩子一起玩电脑(论文文献综述)
袁煊赫[1](2020)在《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闲暇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是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来获得经验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取向,选取河南省L村为田野调查点,采取半开放式访谈,以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生的人为访谈对象,辅之于文献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从闲暇时间、闲暇空间、闲暇活动、闲暇伙伴四个方面呈现近70年来儿童闲暇生活的图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1949年-1978年、1978年-2000年、200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发现:1.从闲暇时间上来说,儿童的闲暇时间总量在减少,闲暇时间的分配逐渐从农业劳动转向学业活动;2.在闲暇空间上,农村儿童的活动场所经历了由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到以村为中心,再到以家为中心的转变过程;3.在闲暇活动上,活动的内容逐渐由乡土性活动转向信息时代下的活动,户外活动减少,依赖信息媒介的活动增多;4.在闲暇伙伴上,游戏群体联系逐渐减弱,闲暇伙伴趋向成人化。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的变迁都显示出成人对于儿童闲暇生活的控制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一个去乡土性的过程,此过程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各场域对于儿童的影响,如家庭变迁、村庄公共生活、市场利益、教育机构和政府政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种流变轨迹也彰显出社会时代精神的演变,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时代碎片化特征的冲击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儿童。如何应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迁,引导当代以及未来儿童开展良好的闲暇生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来说,可以通过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等来有效发挥闲暇生活的价值。
花林[2](2020)在《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 ——以70、90、10年代生中国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年是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回忆,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西方童年社会学家把童年当成和阶层、性别等一样的要素,视童年是一种既持续变化又永恒存在的结构形式。近年来教育学界更是掀起了研究童年的热潮,在笔者看来,童年的玩具不仅仅是儿童游戏的物质材料,还有着更加丰富的符号意义,承载着更多的文化。本文主要研究三代人的童年玩具文化以及玩具文化的变迁,选取70、90、10年代出生的三代中国人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开放式的深度访谈,并通过扎根理论的工作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逐级编码总结出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实质性理论,阐释不同年代童年玩具文化的要素及特征。其次,通过比较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变迁,发现玩具文化变迁主要表现在:玩具符号价值、玩具文化的时空条件以及儿童玩具文化建构的张力上,接着应用新童年社会学的阐释性再构理论模型:圆蛛网模型进行原因分析。再次,在结论中分析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特点,提出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共同特质是:儿童主体的文化、重视过程和体验的文化、有创造性的诗性文化、原初的复演性文化,以及童年玩具文化的功能属性对儿童来说是适应儿童的存在方式并形成社会的自我,对成人来说是童年文化的反哺。并分别在事实和价值的层面上论述儿童玩具的本质,提出在应然层面:儿童玩具的本体性功能是实现游戏的本质精神、儿童玩具是能引起美感的、儿童玩具是儿童的。最后,从应然层面上为当今儿童玩具的实践提出有关建议,并展望在之后的学术工作中利用田野调查等方法收集更多的一手资料,检验并丰富童年玩具文化的研究。
王昱[3](2020)在《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的道德审视 ——以南京市A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胞关系是人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观念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并伴随着儿童的成长甚至一生。自“单独二孩”政策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4-2-1”家庭结构被打破,曾经的独生子女变成了哥哥姐姐。众多研究者们的视线也不再只聚焦于亲子关系上,另一种十分重要但之前容易被人忽视的家庭关系——同胞关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网络上关于二孩出生而导致头胎出现消极道德情绪、退化和攻击性行为、甚至自我虐待的新闻屡见不鲜。同胞关系的现状究竟如何?大部分二孩家庭中的同胞关系是温暖的还是冲突敌对的?同胞关系的质量对学龄前儿童有影响吗?有着什么影响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二孩家庭,试图探究同胞关系的现状及其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分析影响同胞关系的因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本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缘由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进而呈现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第一章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家长角度)和绘画投射法(幼儿角度)来探究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的现状,分析绘画中同胞关系中的“善”与“恶”。第二章结合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依恋理论来探究不同类型的同胞关系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分别从同胞自身、家庭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二孩家庭同胞关系质量的原因,研究中发现除了同胞性别组合和自身气质等不可控的因素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周围人的干扰及生活节奏等都对同胞关系产生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同胞关系质量的关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第四章试图针对以上可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同胞关系质量影响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改善同胞关系质量,需要父母真正了解同胞关系的现状,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需要;需要父母具有正确的养育教育观念,在同胞发生冲突和问题时及时、正确的解决;需要父母为同胞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以期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最后,良好同胞关系的形成还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当代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当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时,更有助于良好同胞关系的建立。
李云晓[4](2019)在《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庭关系对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而亲子关系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公共空间中高质量的亲子互动空间并不多见,家长们经常带孩子去的城市绿地中的儿童活动区也存在各种问题,极少能实现真正的亲子互动。因此,研究户外亲子互动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主体确定为天津市综合性公园的亲子互动空间,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论网站中的数据资料、实地的观察记录与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总结出目前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中亲子互动空间的使用现状和主要问题,依据评价结果与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出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优化提升的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在使用现状方面,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中的亲子活动呈现出五大特点:互动行为呈多样性和随机性、互动时间呈现间歇性高峰、景观与设施元素的依赖性、互动行为易受到其他人群的影响、情感体验与互动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园不同空间类型中所发生的亲子互动行为不同,游戏设施空间偏重游戏娱乐型互动,广场空间偏重体育健身型互动,自然休憩空间偏重安静休息型互动。2、满意度评价方面,人们对于亲子空间的满意度总体小于对公园整体的满意度,说明公园在营造亲子空间方面仍需提高。五个公园亲子互动空间的评分结果为:河东公园=人民公园>水上公园>南翠屏公园>长虹公园,但在具体指标中的表现各有优劣。就空间类型来说,评分结果为:自然游憩空间>广场空间>游戏设施空间。3、感知、需求与偏好方面,亲子群体对于植物要素和游乐设施要素的感知力最强;目前场地中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智力闯关型、学习沟通型和冒险探索型的亲子互动的需求;根据相关指标的评价与分析,我们得出植物的可亲近性和游乐设施的安全性与互动效果的满意度相关性最强。4、文章归纳出亲子互动空间现状的六点问题,并从空间优化、景观设计和公园管理三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今后综合性公园中亲子互动空间的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王珣[5](2019)在《什么是幸福? ——基于大班儿童视角的幸福观研究》文中指出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对于成人而言,幸福的定义有千千万万种,而对于尚未经历世事的儿童而言,幸福这种概念化的东西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本研究以儿童的幸福观为题,站在儿童的视角下去探索,以发掘当下儿童对于什么幸福的观点与体验,并从中分析影响儿童幸福的主要因素,剖析当下儿童童年生活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旨在为儿童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优越理想的环境,促进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本研究主要以质性分析方式入手,采取以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天津市某所公办幼儿园大班幼儿进行调查,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概括,编制访谈提纲,在前期进入幼儿园所与幼儿进行接触后,根据初次访谈内容进行适当修改,正式访谈人数为60人,同时在该园大班3个班级中随机抽样选取80名儿童进行一对一的主题绘画创作,并围绕作品与儿童进行讨论交流。在论文撰写中,研究者主要以一种白描的手法呈现研究所获取的主要信息。真实的还原儿童对于幸福的认知与体验。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群体生活三个维度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下大班年龄段儿童幸福感水平整体较高,对于幸福的理解儿童持有不同的观点,且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儿童的视角下,物质生活是幸福的基础,大多数儿童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的条件,认为吃喝玩乐有钱有玩具,自己的物质所需能够得满足就是幸福;精神生活则是儿童幸福的源泉,能够给予儿童充实的生活体验。儿童眼中的幸福就是能在游戏中释放自然天性,能在旅行中认识新事物,能体验电子科技的乐趣、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获得新发现。群体生活是幸福的动力,家人、朋友、老师是儿童最亲近的人,群体关系的亲密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幸福体验。儿童视角下的幸福是爸爸妈妈亲密的陪伴,是与老师一起探索学习无限知识,是与好朋友一起快乐自由的玩耍。对于幸福的认知,儿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受观察着,对童年幸福生活的体验儿童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还原人类最初的天真,创造真正让儿童幸福的成长环境,这是一项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任务。从微观上,研究呼吁为儿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平衡有度的物质给予,让儿童回归自然状态,顺应儿童的本性,还原童年应本有的状态,综合多方的教育资源合力,减少儿童生活的压力,以及发挥重要他人的作用,陪伴儿童共度美好时光。基于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从宏观上,研究建议成人应转换身份,学会倾听儿童的话语,尊重儿童的作品,树立正确儿童观,真正站在儿童视角上思考。
赵宝民[6](2019)在《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产业不断壮大起来。网络游戏凭借生动的画面、操作的快感等特点吸引着玩家的注意力。社交功能嵌入到网络游戏后,网络游戏的“魅力”也更上一层楼。网络游戏以强大的交流性和互动性捕获了众多玩家的目光,这使得网络游戏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出现在玩家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网络游戏社交在便利玩家交流互动的同时也给玩家带来了危害。对正处于社会化重要时期的流动儿童而言,网络游戏社交产生的危害更为严重。受自身的流动性以及父母管教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往往会逃避现实社交而陷入虚拟社交之中。网络游戏社交作为虚拟社交的种类之一,不仅给流动儿童带来游戏乐趣还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然而网络游戏社交的危害与这些优点共同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并给他们的社会化带来了问题。流动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其面临的社会化问题如若得不到解决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探究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思考如何避免网络游戏社交在流动儿童社会化上产生负面影响,并促使网络游戏社交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进而推动流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命题。绪论部分剖析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指出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是现阶段乃至将来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游戏”、“流动儿童”以及“社会化”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网络游戏社交的研究,指出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网络游戏社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为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选题,所以笔者将此选题置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点之上,希望对该选题进行多学科视角的透视。论文以社会融合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为研究手段,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3.0为研究工具探讨了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第一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呈现流动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网络游戏使用状况,指出流动儿童使用网络游戏的可能性。这为笔者接下来呈现和分析网络游戏社交状况提供了依据。另外通过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网络游戏社交状况和社会化状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客观分析了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网络游戏社交状况和社会化状况的差异,指出流动儿童通过网络游戏进行社交的可能性,并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与非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进行了对比,进而分析了两类儿童的社会化状况。第二章对网络游戏社交与流动儿童社会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游戏社交因素与流动儿童社会化之间存在关联,且网络游戏社交会对流动儿童社会化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第三章利用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进一步总结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从而为探讨如何降低网络游戏社交在流动儿童社会化上的负面作用,促进网络游戏社交在流动儿童社会化上的积极影响得以发挥奠定基础。第四章针对第三章的分析,提出了家庭、学校、政府、媒介、游戏厂商等推动网络游戏社交在流动儿童社会化上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以及消极作用得以抑制的措施。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首先,期望丰富网络游戏社交与流动儿童社会化关系的学术研究,探讨网络游戏社交与流动儿童社会化之间的关联。其次,期待从网络游戏的类别出发,把网络游戏社交置于更加微观的视角去关照和审视,从而探讨不同类别的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更加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措施。再次,希望从流动儿童所处地域出发,分析网络游戏社交对不同地域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从而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命题更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人文关怀的命题。网络游戏不断发展,网络游戏社交方式可能也会随之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关注当下的同时不断刷新视野、更新现有理论话语,对这一命题进行持久地探讨。
李紫涵[7](2019)在《一类非典型性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被拒绝幼儿由于处于劣势的社交地位,同伴交往中矛盾频发,身心发展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笔者发现,在被拒绝幼儿中存在一类幼儿,他们不具备被拒绝幼儿的典型特征――攻击性或退缩性行为,但事实上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社交地位更加劣势,却尚未进入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及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关注视野。本研究正是选取一类非典型性被拒绝幼儿为个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同伴提名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同伴提名数据进行分析,即从个体单向层面上的同伴接纳、双向层面上的同伴互动、群体层面上的同伴交往圈子三个角度分析幼儿同伴交往的基本现状。同时,基于微观的角度透视幼儿劣势社交地位下的社交体验,整合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内部因素,以期为改善这一类非典型性被拒绝幼儿的同伴交往提出建议和思考。研究发现:个案幼儿人际关系突显出一种“孤单”的状态:个体同伴接纳程度全班最低;双向同伴互动质量差;群体层次上形成“被拒绝”小团体,处于班级社交网络的边缘位置。同时,在被拒绝的社交地位下,消极的社交体验不断激化,内心的“孤独感”在慢慢“生长”。进一步整合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发现:教师存在刻板印象,对个案幼儿接纳程度低,影响班级同伴认同感,没有关注班级社交网络中小团体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引发个案幼儿社交网络的质变,带来了群斥,促使幼儿社交体验愈加消极;家庭不安全亲子依恋、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不良物质环境,促使个案幼儿形成不良社交情绪和社会行为;家园合作无效,错过干预个案幼儿专注力问题的关键时期,引发幼儿不良社交问题。最后,笔者基于现状及因素提出相应的教育和预防建议。建议教师诊断班级社交网络,拓展幼儿的交往空间;建设融洽的班级氛围,提高幼儿的同伴接纳程度;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信任感;疏导幼儿不良社交情绪,引导幼儿体验正面情感;创设具体情境,丰富幼儿关于友谊及交往策略性知识的认知;进行移情训练,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建议家长积极干预幼儿的注意力和自制力问题,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改善教养方式和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情绪和交往技能。在家园合作方面,建议双方克服消极情绪,针对幼儿存在的不良社交行为进行矫正。在预防措施方面:笔者建议教师要科学评估、测量,把握幼儿同伴关系的基本类型;学会观察,关注处于被拒绝社交地位幼儿的心理体验;提供充足的游戏,拓展幼儿同伴交往的空间和经验。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科学应对幼儿发展问题,提高家园沟通有效性,抓住干预问题的关键期。
郭姗[8](2019)在《朴素理论视野下幼儿眼中的友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友谊反映个体之间令人满意的、具有支持性的情感联系。它可以让儿童获得帮助、支持和鼓励,增强儿童信任感、接纳感和相互理解感,促进儿童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在现有友谊教育中,教师过多强调“分享、帮助”,并带着学科课程的观念把自己认为“科学的”知识和内容“告诉”幼儿,忽视幼儿的主体性。此外,教师忽视友谊教育的随机性。要么把友谊教育理解为一节节的集体教育活动,要么在日常渗透时不分情境地按照流程处理幼儿的友谊冲突。研究幼儿对于友谊的认识,有助于重新认识幼儿园友谊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提高友谊教育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小组访谈、照片引谈、皮亚杰临床访谈法对小中大班(男女各半)各32名幼儿进行四个维度友谊的访谈,勾画出幼儿眼中友谊的样子。研究发现:(1)“双向性”维度上:幼儿认为友谊需要回应与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追求友谊的质量;幼儿对友谊的认识具有利己性;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已有经验的幼儿更易建立友谊;幼儿交友更注重对方的外在特征;幼儿的友谊注重朋友之间的相似性;幼儿认为朋友是有“手”和“脚”的;幼儿认为友谊应遵循自己的道德观念;(2)“稳定性”维度上:幼儿期望友谊是稳定的;幼儿的友谊具有和成人相似的稳定维持标准;幼儿的友谊在时间维度比空间维度稳定;幼儿的道德观念影响友谊的稳定性;(3)“亲密性”维度上:幼儿对友谊的亲密性具有和成人相似的认识;(4)“支持性”维度上:幼儿认为友谊的支持应具有相互性;幼儿对友谊的互相支持性认识较为稳定;幼儿友谊的支持行为伴随一定道德倾向。概括来看,幼儿能对单向喜欢与双向互动进行区分,对友谊的稳定性、亲密性和支持性具有一致性的解释与预测,符合朴素理论形成的三个条件,因此幼儿具有友谊理论。基于上述认识,研究者对幼儿园友谊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建议:承认幼儿具有朴素友谊理论——基于经验并挑战经验;尊重幼儿的朴素友谊理论——在自己解决和老师引导间保持张力;将幼儿的友谊理论从低水平引向高水平——在讲求时效的同时追求质量;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注重教育的交互性;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注重内容的生活化。
李卓洁[9](2019)在《城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的个案研究 ——基于家庭资本视域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学前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认知与行为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家庭资本是影响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己有研究较多关注家庭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的获得以及就业机会的影响,对家庭资本与教育认知及行为之间关系缺乏深入探讨。从家庭资本的视角探究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问题有益于从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视野中去寻求家庭教育改进的系统支持。本研究以社会经济地位为指标,有目的的选取了三户有不同社经地位的家庭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者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进入个案家庭,与个案家庭共同活动,获取日常生活与教育行为的观察资料,撰写田野笔记,了解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对象的家庭教育现状,并且对各家庭进行横向的比较,从家庭资本的视角对不同家庭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运作与转化,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祖辈家庭资本影响父辈家庭资本的初始积累,对父辈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具有奠基作用;二、不同家庭资本的家庭教育各有特点,家庭资本的投入与家庭教育认知和行为相互影响;三、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理整合能够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根据研究结论,研究者从政府、社会及家庭与个人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陈丽乔[10](2019)在《小学生玩手游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三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人们的生活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娱乐方式的载体。手游,正以一种时尚游戏的身份受到人们的青睐。手游在愈来愈吸引大众眼球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难题:手游玩家低龄化,“小学生”玩家异军突起,小学生玩手游问题层出不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了解目前小学生玩手游的现状,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普遍集中在以电脑为终端的网络游戏,研究的对象也多聚焦于大学生和青少年,较少有单独对小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参与手游的关注,因此笔者选取了金山区三所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对待手游的态度不同,从手游中的获益不同。对待手游家长态度比较宽容,并且对孩子的手游行为的认知与真实现状有偏差。家长交往性的手机行为对孩子手游行为影响最大,手游行为已经成为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载体和寄托。分析小学生玩手游的原因主要有:手游本身的特点对小学生的吸引;家长对手游的态度、行为影响了小学生的手游行为;小学生手游行为的频次和时长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显着;同辈群体亚文化是影响小学生手游行为的主要原因;小学生手游行为存在生物学以及心理学机制原理。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小学生玩手游已成普遍现象,应得到正视,手游已经成为小学生寻求同伴交往的载体和寄托。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小学生手游行为的品质,比如小学生对于手游类型的选择、玩手游的时长、频次等等,家长对手游的负面影响过于乐观,认知不深。小学生的手游行为缺乏自控力,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多方联手,有效引导。鉴于以上研究及结论,笔者认为针对势不可挡的手游大潮,监管部门应在思想上正视,方法上有效监管。我们也应该积极回应孩子的现实需求,发挥游戏的正面作用,满足其心理需求。作为家长应该建立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融洽亲子关系,并加深自身对手游行为的认知,对孩子注重细节引导。另外,有效引导小学生的手游行为,应多方联手,且学校要成为主要阵地。
二、和孩子一起玩电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孩子一起玩电脑(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闲暇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
(二)对儿童闲暇权利的思考 |
(三)社会变迁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有关儿童闲暇生活的研究 |
(二)儿童闲暇生活的变迁研究 |
(三)儿童闲暇生活教育的研究 |
(四)相关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儿童 |
(二)闲暇生活方式 |
(三)闲暇教育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取向 |
(二)有关田野点 |
(三)进入研究现场 |
(四)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年代划分的依据 |
六、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 |
一、闲暇时间 |
(一)充足的闲暇时光(1949年-1978年) |
(二)自由的闲暇时光(1978年-2000年) |
(三)被支配的闲暇时光(2000年至今) |
二、闲暇空间 |
(一)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1949年-1978年) |
(二)以村为中心(1978年-2000年) |
(三)以家为中心(2000年至今) |
三、闲暇活动 |
(一)乡土性的活动(1949年-1978年) |
(二)多元化的活动(1978年-2000年) |
(三)信息时代下的活动(2000年至今) |
四、闲暇伙伴 |
(一)多元伙伴(1949年-1978年) |
(二)平行伙伴(1978年-2000年) |
(三)垂直伙伴(2000年至今) |
第四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分析 |
一、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脉络 |
(一)闲暇时间:自然向机械 |
(二)闲暇空间:开放向封闭 |
(三)闲暇活动:乡土向现代 |
(四)闲暇伙伴:同龄向成人 |
二、社会各场域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家庭变迁影响 |
(二)村庄公共生活散场 |
(三)市场利益冲击 |
(四)教育机构滋生 |
(五)政府政策辐射 |
三、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背后的时代精神 |
(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
(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
(三)碎片化特征的冲击 |
四、儿童闲暇教育的开展 |
(一)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 |
(二)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 |
(三)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 ——以70、90、10年代生中国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 个人的兴趣:好奇与思考 |
(二) 学科的需要:小玩意儿还是大学问? |
(三) 社会的价值: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有关研究 |
(二) 国外有关研究 |
(三) 有关儿童文化研究的启示 |
(四)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与启示 |
三、概念界定 |
(一) 三代人 |
(二) 童年 |
(三) 玩具 |
(四) 玩具文化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 |
一、70年代:物质匮乏与自己找乐子的年代 |
二、90年代:多重背景下的因势利导 |
三、10年代:商品玩具盛宴下制度化的玩耍 |
第二章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变迁及原因分析——基于阐释性再构理论圆蛛网模型 |
一、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变迁 |
(一) 玩具符号价值的变迁 |
(二) 玩具文化时空条件的变迁 |
(三) 儿童玩具文化建构张力变迁 |
二、原因分析——基于阐释性再构理论圆蛛网模型 |
第三章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玩具文化的特质和功能属性 |
(一)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共同特质 |
(二) 童年玩具文化的功能属性 |
二、何为儿童玩具?——儿童玩具的本质 |
(一) 在事实的层面上探讨 |
(二) 在价值的层面上追问 |
三、讨论与建议:重新看待玩具和童年 |
(一) 警惕用儿童玩具消费童年 |
(二) 为儿童创造游戏时空条件 |
(三) 为儿童提供能体现美感的玩具 |
(四) 尊重儿童的玩具文化和游戏 |
第四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编码表示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的道德审视 ——以南京市A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同胞 |
二、同胞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同胞关系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同胞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同胞关系与道德教育的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道德发展理论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三、依恋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的伦理道德 |
第一章 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的现状 |
第一节 二孩家庭中同胞关系的总体现状 |
一、父母眼中的同胞关系 |
二、幼儿绘画中的同胞关系 |
第二节 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现状的聚焦 |
一、A家庭——帮助中的“爱” |
二、B家庭——分享中的“爱” |
三、C家庭——冲突的“两面性” |
四、D家庭——“假意的谎言” |
五、E家庭——敌对冲突引来的“怨恨” |
六、F家庭——敌对冲突引发的“嫉妒”与“自卑” |
七、G家庭——同胞“冷漠” |
小结 |
第二章 同胞关系质量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积极同胞关系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一、有利于“平等”、“分享”等道德认知的形成 |
二、提高儿童的责任感 |
三、提高儿童的友爱精神 |
四、学会关心和同情他人 |
五、亲社会行为增多 |
第二节 消极同胞关系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一、冷漠、自卑、嫉妒等消极道德情感的形成 |
二、不良道德行为的产生和泛化 |
三、阻碍儿童的人际交往 |
四、依恋类型和依恋关系发生转变 |
第三章 影响二孩家庭同胞关系质量的因素 |
第一节 同胞自身因素 |
一、同胞结构 |
(一)同胞性别组合 |
(二)同胞年龄差距 |
二、同胞自身特质和性格 |
第二节 家庭因素 |
一、家庭教养 |
(一)家庭教养理念 |
1.老大的让步 |
2.重男轻女 |
(二)家庭教养行为 |
1.对比与竞争 |
2.忽视与放任 |
二、亲子关系 |
三、夫妻关系 |
第三节 外部因素 |
一、周围人的声音 |
二、大众媒介 |
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
第四章 良好同胞关系建立的可能途径 |
第一节 家庭层面 |
一、充分的准备工作 |
(一)父母的准备 |
(二)老大的准备 |
(三)祖辈的准备 |
二、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
(一)平等对待 |
(二)避免比较,合作互赢 |
(三)教养方式一致 |
三、有效的德育策略 |
(一)榜样教育 |
(二)赏识教育 |
(三)友爱教育 |
四、处理同胞冲突的教养智慧 |
第二节 幼儿园及社会层面 |
一、幼儿园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 |
2.1 亲子互动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亲子互动 |
2.1.2 影响亲子互动行为的因素 |
2.1.3 亲子互动中“亲”与“子”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
2.1.3.1 亲子互动中“子”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
2.1.3.2 亲子互动中“亲”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
2.2 亲子互动空间相关概念与理论 |
2.2.1 综合公园 |
2.2.2 儿童游戏空间 |
2.2.3 亲子互动空间 |
2.3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 |
2.3.1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类型与传统方法 |
2.3.2 基于网络数据的使用后评价方法 |
2.3.3 两种使用后评价方法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天津市综合性公园基础调研 |
3.1.1 天津市综合性公园基本情况 |
3.1.2 天津市综合性公园实地调研 |
3.1.3 研究样地的选择与确定 |
3.2 研究样地概况 |
3.2.1 水上公园 |
3.2.2 南翠屏公园 |
3.2.3 长虹生态园 |
3.2.4 人民公园 |
3.2.5 河东公园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网络评论的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使用后评价 |
4.1 本章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标 |
4.1.2 技术方法与理论 |
4.1.3 数据挖掘设计 |
4.1.4 样本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
4.1.5 信度检验 |
4.2 公园使用状况研究结果分析 |
4.2.1 基于评论时间的出游时间分析 |
4.2.2 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 |
4.2.3 词频分析与可视化表达 |
4.2.4 基于自由上传图片的亲子视觉偏好分析 |
4.3 满意度与重要度分析 |
4.3.1 评价指标模型体系引述 |
4.3.2 满意度评价模型三级编码 |
4.3.3 满意度评价与分析 |
4.3.4 满意度-重要度IPA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实地调研 |
5.1 研究设计 |
5.1.1 调研目标 |
5.1.2 基于SD法的评价问卷设计 |
5.1.3 调研场地分类情况 |
5.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1.5 信度检验 |
5.2 游戏设施型亲子空间 |
5.2.1 场地概况 |
5.2.2 使用频率与停留时间 |
5.2.3 亲子互动情况 |
5.2.4 SD调研分析 |
5.3 广场型亲子空间 |
5.3.1 场地概况 |
5.3.2 使用频率与停留时间 |
5.3.3 亲子互动情况 |
5.3.4 SD调研分析 |
5.4 自然游憩型亲子空间 |
5.4.1 场地概况 |
5.4.2 使用频率与时间 |
5.4.3 亲子互动情况 |
5.4.4 SD调研分析 |
5.5 偏好调查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5.5.1 “亲”与“子”对互动空间的重视程度 |
5.5.2 “亲”与“子”的活动偏好 |
5.5.3 要素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空间现状总结与优化提升策略 |
6.1 天津市综合公园亲子互动行为特征 |
6.1.1 互动行为的多样性与随机性 |
6.1.2 活动时间呈现间歇性高峰 |
6.1.3 景观与设施元素的依赖性 |
6.1.4 互动行为易受到其他人群的影响 |
6.1.5 情感体验与互动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6.2 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问题 |
6.2.1 空间类型不够全面丰富,功能分区不足 |
6.2.2 空间使用时间分布不均,场地弹性不足 |
6.2.3 设施种类数量不足,缺乏多样的互动条件 |
6.2.4 植物种类与数量不足,场地遮阴不够 |
6.2.5 商业气息浓厚,缺少人文关怀 |
6.2.6 公园管理不够精细,缺乏创新 |
6.3 优化提升策略 |
6.3.1 有计划地适当扩建场地,合理划分空间 |
6.3.2 加强四季景观,提高场地的舒适度 |
6.3.3 重视细节设计,将设施与景观要素亲子化 |
6.3.4 重视自然元素,构建空间的原始性与自然性 |
6.3.5 优化游戏设施,提高场地创造力与趣味性 |
6.3.6 实现公园维护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亲子互动空间的调查问卷(家长版) |
附录B 关于亲子互动空间的调查问卷(儿童版) |
附录C 开放性编码主题频数 |
附录D 要素满意度打分记录 |
附录E 五个公园的 SD 得分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什么是幸福? ——基于大班儿童视角的幸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追求幸福是儿童的愿望与权利 |
(二) “童年危机”下的儿童是否感到幸福呢? |
(三) 成人给予的是儿童想要的幸福吗? |
二、概念界定 |
(一) 儿童视角 |
(二) 幸福观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幸福的研究 |
(二) 有关儿童幸福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程序 |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什么是幸福?——儿童对幸福的整体认知与体验 |
(二) 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幸福——儿童眼中的物质生活 |
(三) 娱乐活动的丰富是幸福——儿童眼中的精神生活 |
(四) 爱与亲密的陪伴是幸福——儿童眼中的群体生活 |
七、讨论 |
(一) 儿童幸福观形成内在动因分析 |
(二) 儿童幸福观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八、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九、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儿童幸福观访谈提纲 |
致谢 |
(6)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流动儿童的网络游戏社交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第二节 流动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一、性别情况与年龄分布 |
二、学校和年级分布情况 |
三、父母收入情况 |
四、父母受教育程度 |
五、父母管教方式 |
六、来居住地时间 |
第三节 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现状 |
一、文化适应 |
二、社会适应 |
三、结构融合 |
四、认同与同化 |
第四节 流动儿童的网络游戏社交现状 |
一、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的现状 |
二、流动儿童使用网络游戏的现状 |
三、流动儿童网络游戏社交现状 |
第二章 网络游戏社交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背景因素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一、性别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二、年龄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三、父母月收入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四、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五、父母管教方式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六、来居住地时间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七、小结 |
第二节 网络游戏社交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偏相关分析 |
一、网络游戏社交与文化适应的偏相关分析 |
二、网络游戏社交与社会适应的偏相关分析 |
三、网络游戏社交与结构融合的偏相关分析 |
四、网络游戏社交与认同和同化的偏相关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节 人口背景因素、网络游戏社交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一、人口背景因素、网络游戏社交与文化适应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二、人口背景因素、网络游戏社交与社会适应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三、人口背景因素、网络游戏社交与结构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
四、人口背景因素、网络游戏社交与认同同化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第一节 网络游戏社交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
一、语言使用:语音功能的嵌入与高频线上网游社交 |
二、风俗习惯:线下社交谈资与自信心、成就感的提升 |
第二节 网络游戏社交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
一、心理感知:团队合作、社交谈资与高频线上网游社交 |
二、心理健康:亲社会行为、高频线上网游社交与“熟悉的陌生人” |
三、社会规范:团队合作、模拟互惠与高频线上网游社交 |
四、生活技能:流动儿童的年龄状况 |
第三节 网络游戏社交对结构融合的影响 |
一、社会交往: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与强弱关系转化 |
二、情感融合:线上强关系语音交流与强弱关系转化 |
第四节 网络游戏社交对认同同化的影响 |
一、身份认同:强弱关系转化 |
二、社会支持:团队合作、社交“圈子”与强弱关系转化 |
第四章 发挥网络游戏社交积极影响的路径 |
第一节 家庭路径 |
一、加强流动儿童父母对网络游戏社交的两面性认知 |
二、对流动儿童的网络游戏社交采取行为控制 |
三、流动儿童父母重视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 |
四、改善不良的亲子关系及夫妻关系 |
第二节 学校路径 |
一、客观看待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的影响 |
二、提高教师媒介素养,实现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 |
三、监管网络游戏社交行为,建立学生互联网使用规范 |
四、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双线监督 |
五、改善当地同学对流动儿童的消极“刻板印象” |
第三节 政府路径 |
一、重视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
二、加强对不良商家的监管 |
第四节 其他组织路径 |
一、游戏运营商重视网络游戏社交沉迷的危害 |
二、媒体客观报道网络游戏社交 |
三、媒体创造符合流动儿童理解力的媒介素养教育宣传方式 |
四、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一类非典型性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筛选 |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作品分析法 |
四、访谈法 |
五、同伴提名法 |
第四节 同伴互动行为分析框架 |
一、互动情景的编码 |
二、互动主体编码 |
三、互动主题编码 |
四、互动情感性质编码 |
五、互动方式编码 |
六、互动导向编码 |
七、互动结果编码 |
八、互动维持时间编码 |
第五节 研究信效度 |
一、同伴互动行为分析框架 |
二、同伴互动具体分析指标 |
三、分析指标的检验 |
第二章 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个体层次——同伴接纳水平低 |
一、同伴接纳程度 |
二、同伴评价 |
第二节 双向层次——同伴互动质量差 |
一、同伴互动的主体 |
二、同伴互动维持时间 |
三、同伴互动的情景 |
四、同伴互动的方式 |
五、同伴互动的主题 |
六、同伴互动的情感性质 |
七、同伴互动的导向 |
八、同伴互动的结果 |
第三节 群体层次——社交网络边缘化 |
一、社交网络位置 |
二、小团体结构及性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被拒绝幼儿劣势社交地位下的社交体验 |
第一节 个体层次——自我社交知觉中孤独的倔强 |
第二节 双向层次——友谊关系下的心力交瘁 |
第三节 群体层次——同伴排斥下无声的倾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身因素 |
一、个案幼儿朋友观念单维化影响同伴之间的友谊质量 |
二、个案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交往的持续和深入 |
三、个案幼儿兴趣单一影响交往的空间 |
四、个案幼儿言语交往水平低影响交往的反馈 |
五、个案幼儿心理理论水平低影响交往的结果 |
第二节 教师因素 |
一、教师忽视社交网络系统性影响个案幼儿社交地位的发展 |
二、教师营造班级氛围消极影响个案幼儿同伴认同感的提高 |
三、教师接纳程度低影响个案幼儿安全感的建立 |
第三节 同伴群体因素 |
一、同伴偏见影响个案幼儿同伴关系的改善 |
二、群体排斥影响个案幼儿同伴交往的社交体验 |
第四节 家庭因素 |
一、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影响个案幼儿信任感的建立 |
二、专制型教养方式影响个案幼儿良好社会情绪的培养 |
三、家庭物质环境影响个案幼儿不良社交行为的发生 |
第五节 家园合作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善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教育及预防建议 |
第一节 教育建议 |
一、教师 |
二、家长 |
三、家园合作 |
第二节 预防建议 |
一、教师 |
二、家园合作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个案幼儿在劣势社交地位下同伴关系不断恶化 |
二、个案幼儿在劣势社交地位下体验着消极的“孤独感” |
三、个案幼儿劣势社交地位受到综合性环境因素的影响 |
四、早期干预和预防是教育的可为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后记 |
附录 |
附录1 观察记录表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同伴提名记录表 |
附录4 幼儿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朴素理论视野下幼儿眼中的友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缘由 |
1.1 友谊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2 幼儿园友谊教育现状: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与教育的随机性 |
1.3 了解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园友谊教育的改善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朴素理论、心理理论以及儿童心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3.2 儿童对朋友、友谊认知的相关研究 |
3.3 关于儿童视角的相关研究 |
4 核心概念界定 |
4.1 友谊的定义 |
4.2 儿童视角 |
5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目标 |
5.3 研究内容 |
5.4 研究对象 |
5.4.1 预研究 |
5.4.2 正式研究 |
5.5 研究方法 |
5.5.1 访谈法 |
5.6 研究流程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幼儿对友谊双向性的认知结果与分析 |
6.1.1 幼儿对友谊双向性的认知结果 |
6.1.2 幼儿友谊的双向性特点分析 |
6.1.3 幼儿如何对待反例 |
6.2 幼儿对友谊稳定性的认知结果与分析 |
6.2.1 幼儿对友谊稳定性的认知结果 |
6.2.2 幼儿友谊的稳定性特点分析 |
6.3 幼儿对友谊亲密性的认知结果与分析 |
6.3.1 幼儿对友谊亲密性的认知结果 |
6.3.2 幼儿友谊的亲密性特点分析 |
6.4 幼儿对友谊的支持性认知结果与分析 |
6.4.1 幼儿对友谊的支持性认知结果 |
6.4.2 幼儿友谊支持性的特点分析 |
7 研究结果的讨论 |
7.1 幼儿具有朴素友谊理论 |
7.1.1 幼儿对单向喜欢与双向互动的区分 |
7.1.2 幼儿对友谊稳定性、亲密性和支持性的解释与预测 |
7.1.3 幼儿的友谊理论是朴素的 |
7.2 幼儿的友谊理论与幼儿园友谊教育 |
7.2.1 承认幼儿具有朴素友谊理论——基于经验并挑战经验 |
7.2.2 尊重幼儿的朴素友谊理论——在自己解决和老师引导间保持张力 |
7.2.3 将幼儿的友谊理论从低水平引向高水平——在讲求时效的同时追求质量 |
7.3 幼儿经验的朴素理论与幼儿园社会教育 |
7.3.1 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注重教育形式的交互性 |
7.3.2 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城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的个案研究 ——基于家庭资本视域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1.政策背景 |
2.现实背景 |
3.个人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 |
1.家庭教育的概念 |
2.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
(二)家庭资本的相关研究 |
1.家庭资本的概念 |
2.家庭资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3.家庭资本对教育认知的影响 |
4.家庭资本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
1.家庭资本 |
2.家庭教育认知 |
3.家庭教育行为 |
4.城市与乡村 |
(三)研究对象 |
1.个案的选取 |
2.由个体到整体 |
(四)研究方法 |
1.参与式观察法 |
2.访谈法 |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观察笔记的撰写 |
2.资料的编码与整理 |
3.资料的信效度验证 |
四、研究历程与个案呈现 |
(一)个案K:凯凯家的生活与教育 |
1.与凯凯家的缘分 |
2.我和我的家人们 |
3.孩子的养育与教育不能马虎 |
4.教育是信任、引导与要求的结合 |
5.用心支持幼儿园老师的工作 |
6.小结:K家庭资本及教育状况 |
(二)个案T:添添家的生活与教育 |
1.个体户工作的继承 |
2.游移在爸爸妈妈工作场所的添添 |
3.在学与不学之间 |
4.玩伴的选择和习惯的培养很重要 |
5.豪华亲子游 |
6.小结:T家庭资本及教育状况 |
(三)个案S:生生家的生活与教育 |
1.走进“生生家” |
2.努力劳作,仅得温饱 |
3.生生家的祭祖习俗 |
4.田间的生存教育 |
5.打人、说脏话与手足情 |
6.安全负担与卫生习惯 |
7.读书与希望 |
8.生生的幼儿园 |
9.小结:S家庭资本及教育状况 |
五、分析及讨论 |
(一)祖辈家庭资本的传承是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的基础 |
1.祖辈家庭资本最初的积累与转换 |
2.家庭资本的代际传承 |
(二)经济资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
1.经济资本影响教育认知,为家庭的教育投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2.教育认知决定家庭经济资本的投入方向 |
(三)文化资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
1.不同家庭文化资本对教育认知的影响 |
2.不同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家庭教育行为 |
3.社会文化资本影响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的选择 |
(四)社会资本对教育的延伸作用 |
1.不同的家庭社会资本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并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施 |
2.丰富的社会资本有益于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获得 |
3.社会资本与教育内容的扩展 |
(五)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家庭资本的变化 |
1.城乡居民家庭经济水平提升增加了教育资本的投入 |
2.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资本的改变与融合 |
3.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内部社会资本的弱化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祖辈家庭资本影响父辈家庭资本的初始积累,对父辈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具有奠基作用 |
2.不同家庭资本的家庭教育各有特点,家庭资本的投入与家庭教育认知和行为相互影响 |
3.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理整合能够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
(二)建议 |
1.对国家丰富家庭资本,均衡提升城乡家庭教育质量的建议 |
2.对社区支持家庭资本提升改进家庭教育的建议 |
3.对家长优化家庭资本,改进教育认知与行为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辞 |
(10)小学生玩手游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三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手游行业迅猛发展,社会问题凸显 |
1.1.2 小学生手游玩家激增,教育问题凸显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手游的文献及理论基础研究 |
1.4.2 小学生玩手游的现状调查 |
1.4.3 小学生玩手游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6 理论基础 |
1.6.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1.6.2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
1.6.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1.6.4 沉浸理论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手游研究的分类 |
1.7.2 手游玩家的特点及心理机制 |
1.7.3 玩手游存在的问题 |
1.7.4 手游所带来问题的对策研究 |
1.7.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手游的概述 |
2.1 手游的概述 |
2.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2 手游的特征 |
2.1.3 手游的分类 |
2.1.4 手游与传统游戏的区别 |
2.2 手游对小学生的影响 |
2.2.1 当代小学生的特点 |
2.2.2 手游对小学生的正面影响 |
2.2.3 手游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小学生玩手游的问卷调查 |
3.1 调查方案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1.4 确定分析维度 |
3.2 问卷编制 |
3.2.1 编制问卷的前期准备 |
3.2.2 问卷维度的划分和问题的确定 |
3.3 问卷的初测与修改 |
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四章 小学生玩手游现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1 小学生玩手游的现状分析 |
4.1.1 调查样本呈正态分布,具有代表性 |
4.1.2 调查对象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差异 |
4.1.3 调查对象对手游的态度和获益不同 |
4.1.4 对待手游家长态度宽容,教师明确禁止 |
4.1.5 家长对孩子手游行为的认知与现状有偏差 |
4.1.6 手游行为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载体和寄托 |
4.1.7 家长交往性的手机行为对孩子玩手游的影响最大 |
4.2 小学生玩手游的原因分析 |
4.2.1 手游本身的特点对小学生的吸引 |
4.2.2 家长对手游的态度、行为影响小学生玩手游 |
4.2.3 手游行为的频次和时长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显着 |
4.2.4 同辈群体亚文化是影响小学生手游行为的主要原因 |
4.2.5 小学生的手游行为存在生物学机制原理 |
4.2.6 小学生手游行为的心理动机阐释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小学生玩手游已成普遍现象,应得到正视 |
5.1.2 手游已成为小学生寻求同伴交往的载体和寄托 |
5.1.3 家长对手游的负面影响过于乐观,认知不深 |
5.1.4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小学生手游行为的品质 |
5.1.5 小学生玩手游行为缺乏自控力,需要得到有效引导 |
5.2 研究建议 |
5.2.1 监管部门思想上正视,方法上监管 |
5.2.2 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发挥游戏的正面作用 |
5.2.3 加深对手游行为的认知,注重细节引导 |
5.2.4 建立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融洽亲子关系 |
5.2.5 多方联手有效引导,学校应成为主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家长问卷 |
附录4 小学教师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四、和孩子一起玩电脑(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D]. 袁煊赫. 河南大学, 2020(02)
- [2]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 ——以70、90、10年代生中国人为例[D]. 花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二孩家庭同胞关系的道德审视 ——以南京市A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D]. 王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天津市综合性公园亲子互动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 李云晓. 天津大学, 2019(01)
- [5]什么是幸福? ——基于大班儿童视角的幸福观研究[D]. 王珣.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网络游戏社交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 赵宝民.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一类非典型性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个案研究[D]. 李紫涵.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朴素理论视野下幼儿眼中的友谊研究[D]. 郭姗.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城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的个案研究 ——基于家庭资本视域的探索[D]. 李卓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小学生玩手游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三所学校为例[D]. 陈丽乔.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