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性药物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分布及其对肝癌的疗效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郑俊杰[1](2021)在《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肝癌发病率高,转移性强,预后较差。肝癌的主流治疗方法包括广泛使用的手术切除、放化疗及新兴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纳米材料治疗。多种治疗手段的应用对于肝癌的化疗耐药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多种天然化合物在抑制癌症发生机制方面发挥作用,它们能够抑制肝癌的进展。综述总结了多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肝癌治疗的趋势与手段。
吴铭芳[2](2017)在《甘草酸偶联人血清白蛋白包载白藜芦醇肝靶向制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文中指出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但是白藜芦醇水溶性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体内半衰期短等特性限制了其在体内发挥良好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甘草酸对肝脏表面有生物靶向性,因肝细胞表面有甘草酸受体,所以将甘草酸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成纳米粒载体(GL-HSANPs),可增加药物的主动靶向性。进一步采用高压均质乳化法实现对白藜芦醇的包载,制备出甘草酸偶联的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GL-HSA-RESNPs),目的是制备出对肝癌细胞具有主动靶向性的RES纳米靶向制剂,同时提高RES生物利用度。本实验结合了纳米技术研究制备了 GL-HSA-RESNPs纳米粒,在制备工艺优化设计中,粒径大小是选择最优条件的重要标准,因此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的人血清白蛋白浓度、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匀浆转速与匀浆时间、均质压力与均质次数对粒子大小的影响,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GL-HSA-RESNPs粒径大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考察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性能;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热量法、热重分析考察纳米粒的固体表征;用体外细胞活性实验(MTT)和体内靶向性实验分别考察了 GL-HSA-RESNPs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效果及体内纳米粒的肝靶向性;大鼠尾静脉注射白藜芦醇纳米药对体内生物利用度和体内组织分布进行考察。考察结果如下:1、利用红外光谱检测法对甘草酸偶联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进行检测并检测出特征峰,并且酰胺键的吸收峰增强,说明甘草酸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成功;制备出的甘草酸偶联的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甘草酸的偶联量为112.56 μg/mg。2、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最优条件:人血清白蛋白浓度为4 mg/mL,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9:1,匀浆转速为8000 rpm,匀浆时间为5 min,均质压力为800 bar,均质次数为9次。最优条件下制备出的GL-HSA-RESNPs的平均粒径为108.1 ±5.3 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3.6%和11.5%。经过SEM观察,纳米粒呈现分散均匀的类球形。经过固体状态分析,白藜芦醇以无定形态包载于甘草酸偶联的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中。在考察药物的体外释放度试验中表明了 GL-HSA-RESNPs具有持续释放的特性,并且水溶性有显着性的提高。3、通过白藜芦醇纳米粒对体外肝癌细胞抑制实验与靶向性作用的研究,以及体内的肝靶向实验的验证得出,药物与HepG2细胞作用48小时后GL-HSA-RESNPs与RES原药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62.5 μg/mL和95.5 μg/mL,因此GL-HSA-RESNPs会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荧光强度大小为GL-HSA-RESNPs>HSA-RESNPs>GL 与 HSA-RESNPs>RES 原药>空白,显示出 GL-HSA-RESNPs具有一定的主动靶向性;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对H22原位移植模型鼠进行检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走向趋势。Cy5活性染料标记的GL-HSA-RESNPs的水溶液,通过肝癌模型小鼠的尾静脉注射体内,与注射同等剂量的健康小鼠相比在肝脏的荧光强度大而且持久,GL-HSA-RESNPs有明显的肝癌靶向作用。4、白藜芦醇纳米药大鼠尾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组中大鼠体内的白藜芦醇药物浓度一直高于对照组中大鼠体内白藜芦醇的药物浓度。实验组中白藜芦醇纳米粉经尾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半衰期t1/2α为2.997 h,生物半衰期t1/2β为8.778h。对照组中白藜芦醇原粉经尾静脉注射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半衰期t1/2α为1.794 h,生物半衰期t1/2β为5.501 h。纳米药组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是原药组的1.01倍。白藜芦醇纳米粒在体内消除的速率要高于白藜芦醇原粉。白藜芦醇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AUC值是白藜芦醇原粉的1.7倍。由实验结果可知,白藜芦醇纳米粒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5、考察大鼠尾静脉注射白藜芦醇纳米粉和原粉,于0.5、1、3、6、12、48 h不同时间各组织中白藜芦醇的浓度。结果显示,纳米药物在主要脏器中的吸收明显高于原药,尤其在肝部的药物积累比较明显,纳米药与原药相比在肝部药物的吸收有明显的差别,纳米药在肝部的积累浓度与积累时间远远大于原药,说明白藜芦醇纳米粒有明显的肝靶向性。白藜芦醇纳米粉在肝脏中的MRT值是白藜芦醇原粉的1.5倍。白藜芦醇纳米粉在肝脏中的AUC值是白藜芦醇原粉的4.17倍。白藜芦醇纳米粉对大鼠肝组织具有靶向性,意味着白藜芦醇纳米药在临床上对肝病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注射类药物。
赵凯,任利,樊海宁[3](2016)在《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肝癌作为近年来发病概率显着增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并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恢复;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发展到晚期仅能通过放化疗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在各类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中,纳米磁靶向药物能够更好的提高药物的肿瘤选择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减少药物治疗剂量及给要次数,靶向性强且治疗效果显着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肝癌药物的主要研究药物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在肝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综述,以期为日后临床更好的开展肝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管庆霞,华晓丹,李伟男,张喜武,赵宇巍[4](2015)在《载中药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述载中药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Nanoparticles drug delivery system""中药""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等组合作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4年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载中药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进行整理、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7篇,有效文献43篇。经对多聚体纳米粒、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囊泡、磁纳米粒等载药系统包载去甲斑蝥素、氧化苦参碱、羟基喜树碱等中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载药系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载药系统,是现代药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不仅改良了中药传统的剂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药的疗效。结论:随着新型肝靶向载体材料的不断合成、纳米制备技术的不断优化、更多肝靶向新靶点的不断发现,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药肝靶向制剂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为防治肝脏疾病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刘丽,吴发胜,邓鑫,梁健[5](2014)在《纳米药物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的肿瘤,并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三[1]。其中80%的患者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占据44%[1,2]。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是肝癌治疗的最佳手段,但根据统计只有29%47.92%的肝癌患者能早期发现[3,4]。中晚期患者大多选择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措施。化疗在对肝癌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杀伤作用[5],如何提高药物对肝癌细胞的靶向作用、延长药物对肿瘤的作用时间、减低对正常组织
郭婷婷[6](2011)在《PEG-PLGA载硫酸长春新碱纳米粒的质量评价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备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载硫酸长春新碱纳米粒(PEG-PLGA-VCR-NPs)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EG-PLGA-VCR-NPs,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质量评价包括外观及再分散性、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位、载药率、包封率、稳定性、体外药物释放;MTT法考察其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EG-PLGA浓度为20mg/mL,内水相/油相体积比为4/10,外水相/油相体积比为6/1,超声时间为1.5min;样品冻干粉为白色、疏松粉末,再分散性好,纳米粒子形态为类球形,粒径为159.6士%2.1nm,电位为-28.8士3.0%mv,载药量6.54士1.3%,包封率为70.5士1.5%,4℃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EG-PLGA-VCR-NPs可持续释放14d,累积释放量达到93.3%,其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MTT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抗肿瘤作用显着增强。结论: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EG-PLGA-VCR-NPs具有较合适的粒径,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较好的稳定性,显着的缓释效果和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宋策[7](2009)在《乳糖化修饰纳米基因载体治疗肝癌的前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备具有半乳糖基和稳定磁性,能够携带化疗药物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并对半乳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的糖化比率、磁性及药物含量进行检测。方法:将乳糖和白蛋白用还原胺法合成半乳糖基人血白蛋白(galactosylated human serum albumin Gal-HSA);采用滴定水解法制备直径在70nm左右Fe3O4磁性纳米粒。将半乳糖白蛋白、Fe3O4磁性纳米粒及纯盐酸阿霉素按一定的比率混合,通过在精制棉子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固化变性、乙醚洗涤等工艺制备出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半乳糖白蛋白的糖化比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将纳米粒溶于生理盐水中,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半乳糖基磁性纳米粒的运动情况,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粒径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结果: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糖化比率为32;Fe3O4纳米粒径在70±30nm左右,粒径均匀;阿霉素的含量为58.45ug/g,阿霉素的包含率为97.53%;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纳米粒迅速向磁铁的方向移动并发生聚集,当磁铁与纳米粒的距离加大时,纳米粒运动速度减慢,并沿磁力线的方向成串珠状聚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e3O4颗粒均匀分布在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结论: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磁性纳米粒具有较高糖化比率,稳定的磁性,靶向性强,药物包含率高,释药速率可控制的特点,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载药工具。
关键[8](2009)在《兔VX2肝癌TACE实验方法改良、药物应用及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的实验方法,分析兔VX2肝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开腹种植VX2瘤块于兔肝左叶,建立VX2肝肿瘤模型兔15只。2周后行CT及彩超检查证实接种成功。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行介入治疗,再恢复肝动脉血流,术后导管埋置于皮下。用多层螺旋CT(MSCT)、彩色超声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对兔VX2肝肿瘤行影像学评价。结果: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操作成功11只,麻醉过量致死及术中大出血死亡各1只,另2只因解剖变异未做插管。MSCT平扫兔VX2肝肿瘤表现为低密度结节影:彩超上瘤灶为低回声光团,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DSA图像示VX2瘤灶于动脉期呈结节状肿瘤染色,以周边染色为主。结论: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留置导管对兔VX2肝癌行术中介入治疗,可实现超选择血管介入治疗,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便于术后观察,实验人员可完全避免放射辐射,但对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有一定要求。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注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nHAP)对兔肝VX2肿瘤的治疗作用,并了解碘油和nHAP混合物在主要脏器的分布和影响。方法:将45只成功接种肝VX2肿瘤的模型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分别给药行介入治疗,术毕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A组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1.0ml;B组为碘油组(疗效对比组),注射超液化碘油0.5~1.0ml;C组为nHAP组,注入0.5%nHAP 0.5~1.0ml。3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天行多层螺旋CT(MSCT)肝脏扫描,测量肿瘤的大小,并计算肿瘤生长率。治疗前、治疗后第1、7天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两项肝酶指标;并记录各组术后生存天数。另取6只肝VX2肿瘤的模型兔按C组方法灌注nHAP和碘油的混合物0.5~1.0ml后,定期处死(术后1h和术后24h各处死3只),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分析了解碘油-nHAP混合物对主要脏器的影响和分布情况。结果:术后7、14天,A组动物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350±116%和1098±337%、B组为234±18%和730±32%,C组为233±15%和723±30%。B、C两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A、B、C组血清AST、ALT均升高,B、C组上升幅度稍高,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各组AST、ALT均降至正常范围。A、B、C组瘤兔的生存期分别为38.0±5.4d、54.0±8.1d、56.0±8.2d,B、C两组与A相比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光镜下HE染色见肝内肿瘤组织表现为癌巢和坏死结构,癌旁肝组织、心、肾、肺、脾等均无异常。透射电镜显示术后1h和24h兔肝肿瘤组织中均可见nHAP沉积,而其他脏器内均未见nHAP分布。结论:经动脉灌注nHAP治疗兔肝VX2肿瘤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瘤兔的生存期,而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经动脉灌注碘油和nHAP的混合物后,药物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而其他重要脏器内未见nHAP分布,亦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目的: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价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注射5-FU缓释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功接种肝VX2肿瘤的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起始部给药行介入治疗,术毕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1ml:B组(碘佛醇对照组),注射碘佛醇0.5~1ml;C组为碘油组(疗效对比组),注射超液化碘油0.5~1.0ml;D组为5-FU缓释微球组(实验组),注射5-FU缓释微球10mg和碘佛醇1ml的混合溶液。4组实验动物于治疗1周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坏死程度,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治疗1周后D组(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生长率低于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组(碘佛醇对照组)(P<0.05),与C组(碘油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4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D组(5-FU缓释微球组)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B组(碘佛醇对照组)(P<0.05)。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碘佛醇对照组)和D组(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69±0.18、1.75+0.27和8.03±0.63,5-FU缓释微球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缓释微球经动脉灌注可抑制肝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坏死,是一种有效的化疗栓塞剂。目的:研究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TNF)对兔VX2肝肿瘤的疗效。方法:将成功接种肝VX2肿瘤的模型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起始部,行介入治疗,术毕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重新开放肝总动脉血流。A组(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1ml:B组为碘油组(疗效对比组),注射超液化碘油0.5~1.0ml;C组为重组改构TNF组(实验组),注射重组改构TNF 2.5万U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0.5~1.0ml。3组实验动物于治疗1周后多层螺旋CT(MSCT)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以病理学方法评价肿瘤坏死程度,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介入治疗后生理盐水组、碘油组和TNF组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程度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术后1周后C组(TNF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生长率低于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与B组(碘油组)无显着差异(P>0.05)。3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C组(TNF组)和B组(碘油组)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空白对照组)和C组(TNF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69±0.18和7.26±0.4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生理盐水组,介入治疗后TNF组残余肿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和MVD均有所下降.结论:重组改构TNF经动脉灌注可抑制VX2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并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是一种有效的局部化疗手段。
李刚[9](2008)在《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介入治疗肝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粘附性能好等特性,容易透过血管壁进入靶组织间隙,增加药物与肿瘤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由于比表面积越大,溶解性能越好,纳米粒作药物载体能大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花费。纳米粒载体因体积超微小,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通过控制药物与靶基因的持续缓慢释放可有效延长作用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并可提高基因转染效率和转染产物的生物利用度。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减少给药剂量,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并提高药物及基因的稳定性,形成较高的局部浓度。实验表明,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外加磁场作用下,60%以上分布于动物肝脏,且肝癌明显受到抑制,动物生存期延长。但是外加磁场的强度、定位难于把握,有一定应用局限性,如何选择一种精准的输送方法一直是纳米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课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内外科治疗之外的第三种治疗方法,其中以肝动脉选择性栓塞化疗为主的介入技术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介入治疗的疗效也远非理想,如何改进方法,提高患者生存期乃介入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以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与抗癌药物阿霉素结合,制备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并通过的介入输送技术,将纳米药物直接注入肝癌供血动脉内治疗肝癌,希望通过纳米生物技术与介入治疗技术直接结合,提高肝癌治疗的疗效。研究内容包括:①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研究;②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③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④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介入治疗肝癌。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及性质的研究,获得了达到静脉用药标准的阿霉素白蛋白载药纳米粒,其平均粒径201±26mm,载药量53.62±5.34ug/mg,包封率96.61±3.73%,平均回收率为99.55%±1.62%,而且体外释放实验证明阿霉素载药纳米粒具有明显缓释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此纳米粒载体无毒性,无抑菌性,不引起溶血,无热原理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肌肉长期植入试验中动物伤口愈合好,组织反应小,证明材料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在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中,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下降的斜率比阿霉素的大;白蛋白阿霉素钠米粒血药浓度较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水平0.0778±0.0015mg/l,而阿霉素的血药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此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的清除率是阿霉素的0.5369倍,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阿霉素的1.3679倍。在研究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生物相容性及药代动力学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应用介入技术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对人肝癌大白兔移植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游离阿霉素组(B组)与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组(C组)肿瘤增长显着减缓(P<0.01),但B组、C组之间比较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A组)平均生存期为27天,B组平均生存期38天,C组为54天。统计学分析表明,B组和C组与A相比,生存期显着延长(P<0.01);而C组生存期最长,显着长于B组(P<0.01)。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是安全无毒,无热原性,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而且具有明显缓释性,符合纳米粒载体抗癌药物的要求,应用介入技术可将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准确释放在靶组织内,提高了治疗肝癌的疗效。本研究作为技术平台的基础,还可应用于其他基因药物和其他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
张俊华[10](2007)在《自旋捕捉剂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脂质体是近来研究较多的新型靶向制剂。将自旋捕捉剂改造成脂质体剂型,可以改善自旋捕捉剂的稳定性和靶向性,并增加其与细胞的亲和性。本论文的研究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旋捕捉剂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第二部分是PBN脂质体对细胞的渗透作用及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第三部分研究了磁性脂质体的体内外靶向性。第二、三章系统的研究了两种自旋捕捉剂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制备脂质体的相对最佳条件。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令人满意;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PBN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第四章对所制备的脂质体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得出PEG2000修饰的脂质体较稳定。以肝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纳米脂质体包裹PB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渗透性及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以正常肝Chang细胞为对照,研究其差异。通过HPLC色谱分析方法检测进入细胞内PBN含量变化验证了脂质体对肝细胞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在一定条件下渗入细胞内PBN含量对脂质体药物干预浓度和时间呈依赖性关系。并发现PBN脂质体对细胞的亲和性大于游离PB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正常肝Chang细胞。最后制备PBN磁性纳米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在SD大鼠体内的自然分布和诱导分布,从而探讨该系统在大鼠体内分布的规律和磁响应性。以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脂质体中铁磁性物质的包载量。结果磁性脂质体平均粒径为304.4nm,每毫升磁性脂质体混悬液可以包裹170.224μg磁性粒子。自然状态下经尾静脉给药后磁性脂质体主要被肝脏摄取,而在磁场诱导条件下肝脏中的摄取量增多,其分布产生明显的差异。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脂质体包裹药物,其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备的磁性脂质体靶向性较好,有利于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水平,降低给药剂量和毒副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二、磁性药物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分布及其对肝癌的疗效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性药物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分布及其对肝癌的疗效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化合物及其在肝癌中的作用 |
2 肝癌的化疗 |
3 肝癌的免疫疗法 |
4 肝癌的纳米技术治疗 |
5 结语 |
(2)甘草酸偶联人血清白蛋白包载白藜芦醇肝靶向制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白藜芦醇研究现状 |
1.2.1 白藜芦醇分子式及结构式 |
1.2.2 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 |
1.2.3 白藜芦醇的抗癌机制 |
1.2.4 白藜芦醇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 人血清白蛋白研究现状 |
1.4 甘草酸研究现状 |
1.5 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现状 |
1.5.1 靶向制剂的特点 |
1.5.2 靶向制剂的分类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研究内容 |
1.7.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GL-HSA-RESNPs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实验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材料和试剂 |
2.2 GL-HSANPs的制备 |
2.2.1 甘草酸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 |
2.2.2 GL-HSANPs的红外光谱测定 |
2.2.3 甘草酸偶联度的测定 |
2.3 GL-HSA-RESNPs的制备工艺及优化 |
2.3.1 GL-HSA-RESNPs的制备 |
2.3.2 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 |
2.3.3 GL-HSA-RESNP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方法 |
2.3.4 GL-HSA-RESNPs的形貌、粒径分析 |
2.3.5 GL-HSA-RESNPs的固体状态表征 |
2.3.6 GL-HSA-RESNPs的体外释放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偶联度的测定 |
2.4.3 GL-HSA-RESNPs的制备工艺优化 |
2.4.4 GL-HSA-RESNPs的形貌分析 |
2.4.5 固体表征分析 |
2.4.6 GL-HSA-RESNPs体外释放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体外活性与体内靶向性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细胞与动物 |
3.1.4 细胞培养 |
3.1.5 MTT测定GL-HSA-RESNPs对HepG2的抑制率 |
3.1.6 靶向性检测 |
3.1.7 建立H22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 |
3.1.8 小鼠活体成像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GL-HSA-RESNPs对HepG2的抑制率 |
3.2.2 靶向性测定 |
3.2.3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鉴定 |
3.2.4 GL-HSA-RESNPs在肝癌鼠体内靶向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GL-HSA-RES-NPs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白藜芦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
4.2.2 药动学实验方法 |
4.2.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4.2.4 GL-HSA-RES-NPs大鼠体内组织分布实验 |
4.2.5 生物样品的处理 |
4.2.6 外标一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GL-HSA-RES-NPs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分析 |
4.3.2 GL-HSA-RES-NPs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结果 |
4.3.3 GL-HSA-RES-NPs在肝脏中的药动学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载中药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聚体纳米粒 |
2 纳米脂质体 |
3 固体脂质纳米粒 |
4 纳米囊泡 |
5 磁纳米粒 |
6 结语 |
(5)纳米药物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药物载体的类型 |
1.1聚合物纳米粒 |
1.2脂质纳米粒 |
1.3纳米胶束 |
1.4磁性纳米制剂 |
1.5纳米乳 |
2 靶向性技术 |
3 药物可控释放技术 |
4小结 |
(6)PEG-PLGA载硫酸长春新碱纳米粒的质量评价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PEG-PLGA-VCR-NPs的制备 |
1.1 仪器及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PEG-PLGA-VCR-NPs的质量评价 |
2.1 仪器及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PEG-PLGA-VCR-NPs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
(7)乳糖化修饰纳米基因载体治疗肝癌的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静脉给药毒理实验 |
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附图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乳糖化修饰纳米基因载体的肝靶向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抗肝癌作用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
(8)兔VX2肝癌TACE实验方法改良、药物应用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缩略语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前言 |
五、正文 |
第一部分 兔VX2肝癌TAE实验方法改良及影像学表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动脉注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治疗兔肝VX2肿瘤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5-FU缓释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及疗效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经动脉注射重组改构TNF治疗兔VX2肝肿瘤及影像病理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六、全文小结 |
七、综述 |
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八、主要实验设备、器材和药物 |
九、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十、致谢 |
(9)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介入治疗肝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注解 |
第一章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介入治疗肝癌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1 纳米粒的类型 |
2.制备 |
3.药代动力学 |
4.促进药物吸收 |
5.控释 |
6.改变给药途径 |
7.靶向 |
8.突破生物屏障 |
9.前景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恶性肿瘤(肝癌)介入治疗的进展 |
1.介入治疗应用于实体瘤的免疫导向治疗 |
2.探讨肿瘤的根治性微创治疗 |
3.经皮瘤内局部注射化疗 |
4.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
5.冷冻治疗 |
6.射频消融治疗 |
7.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选择性门静脉化疗栓塞 |
8.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
9.高强度聚焦超声 |
10.肝癌的综合治疗 |
11.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自旋捕捉剂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节 脂质体研究进展 |
1.1 构筑脂质体的主要膜材料 |
1.1.1 磷脂 |
1.1.2 胆固醇 |
1.2 脂质体的类型 |
1.3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
1.4 脂质体的制备 |
1.5 几种新型脂质体 |
1.6 应用前景 |
第二节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指标 |
2.1 脂质体的包封率 |
2.1.1 定义 |
2.1.2 测定方法 |
2.1.3 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 |
2.2 脂质体的载药量 |
2.3 脂质体的粒径和跨度 |
第三节 自由基简介 |
3.1 定义 |
3.2 自由基的产生及主要化学特点 |
3.3 自由基的危害 |
3.4 自由基的检测 |
第四节 自旋捕捉剂的理化性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BN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的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不同制备方法的筛选 |
2.2 薄膜分散法制备PBN脂质体单因素的考察 |
2.3 正交实验 |
2.4 包封率的测定 |
2.5 载药量和渗漏率的测定 |
2.6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2.7 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的观察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BMPO脂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1. 仪器和药品 |
2. 方法和结果 |
2.1 制备方法的考察 |
2.2 包封率的测定 |
2.3 制备工艺的优化 |
2.4 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对制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PBN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和试剂 |
2.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 |
3. 硫氰铁铵-氯仿体系光度法测脂质体中PEG_(2000)含量 |
3.1 制备硫氰铁铵试剂 |
3.2 测定步骤 |
3.3 用二相系统测定PEG |
3.4 体外释放实验 |
3.5 初步稳定性考察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PBN脂质体与肝细胞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药物与配制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细胞渗透性实验 |
2.2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
3. 论结 |
4. 小结 |
第六章 PBN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初步靶向性研究 |
1. 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内容和结果 |
2.1 磁性脂质体的制备 |
2.2 磁性粒子量的优化 |
2.3 铁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2.4 脂质体粒径及形态 |
2.5 稳定性实验 |
2.6 初步靶向性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磁性药物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分布及其对肝癌的疗效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郑俊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21(07)
- [2]甘草酸偶联人血清白蛋白包载白藜芦醇肝靶向制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D]. 吴铭芳.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3]纳米磁靶向药物载体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赵凯,任利,樊海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9)
- [4]载中药肝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管庆霞,华晓丹,李伟男,张喜武,赵宇巍. 中国药房, 2015(07)
- [5]纳米药物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J]. 刘丽,吴发胜,邓鑫,梁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02)
- [6]PEG-PLGA载硫酸长春新碱纳米粒的质量评价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D]. 郭婷婷. 中南大学, 2011(04)
- [7]乳糖化修饰纳米基因载体治疗肝癌的前期研究[D]. 宋策. 中南大学, 2009(02)
- [8]兔VX2肝癌TACE实验方法改良、药物应用及评价[D]. 关键.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9]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介入治疗肝癌实验研究[D]. 李刚. 中南大学, 2008(12)
- [10]自旋捕捉剂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D]. 张俊华. 浙江大学,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