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OOP技术实现一类不可预测的分形屏保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刘茜[1](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胡欣怡[2](2016)在《分形艺术理论及实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形艺术来自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是基于非线性科学中分形理论的一种新的艺术实践。分形艺术试图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析复杂的自然现象,通过变换与迭代等程式化方法去描绘艺术形态,从而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和新的设计方法。分形艺术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前景,其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秩序与变化的艺术规律,数字技术可以创造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除此之外,理性的设计模式有良好的可控性,因而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在借鉴现有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数学理论、艺术心理学和计算机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的交叉,进行边缘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从现有的分形艺术作品来看,分形结构具有无限的嵌套层次和细节,数理迭代方式生成的图案也没有因计算机程序而显得死板,随机性的变化造就了新颖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分形艺术的形式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实用案例,深入探讨分形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艺术价值,并将这些规律灵活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初步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由于本人缺乏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经验,这种探索和研究还难以全面深入,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也有待进一步发掘。
潘晓宁[3](2004)在《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与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构建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研究和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的构建是本论文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与传统微分几何方法不同的是,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侧重于智能控制方法在以鲁棒性为性能指标的非线性系统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以一类弱非线性系统的鲁棒可靠镇定问题为引线,逐步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了在保证整个被控系统鲁棒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对于几类具有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强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主要用于先进飞行控制律的实时程序验证和效能评估之用,因此关于平台的一些开发原理和技术方法也在文中给出了介绍。 本文在基于线性微分包含(LDI)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首先讨论了一类弱非线性时滞控制系统中的鲁棒可靠控制器设计问题,由于弱非线性系统本身的动态变化范围不大,在确保整个系统鲁棒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当系统存在时滞和故障时,通过LDI设计出的鲁棒可靠控制器可以镇定整个被控系统;其次,在考虑运用LDI技术产生的逼近误差、系统本身的未建模误差及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的影响不能被忽略的情况下,设计了在线补偿这部分影响的动态神经网络控制器,在理想模型和被控系统状念输出误差的调节作用下,在线神经网络补偿器与理想模型的线性H∞控制器相互配合,使得整个闭环系统既可以保证鲁棒稳定性又能够跟踪给定的指令信号。 本文对于一类含有外部扰动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强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两种新的鲁棒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第一种利用了Taylor近似的原理,在考虑了外部扰动的情况下,将MIMO强非线性系统在理想平衡点处线性化,分别设计了两个在线神经网络控制器,在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之间的状态误差驱动下动态补偿系统的Taylor近似高阶项及理想平衡点处的控制信号,满足极点配置方法的线性反馈控制器和两个在线神经网络联合作用于实际的被控MIMO强非线性系统,在保证整个系统鲁棒稳定性的情况下,能够跟踪给定的指令信号;另一种方法是针对这类系统设计了3个在线神经网络,分别实时抵消这类非线性系统中的非线性部分、与控制量耦合的非线性项以及外部扰动,使得受控系统的输出可以完全跟踪给定输入参考信号。两种设计方法的仿真验证都是以一个6自由度的12阶非线性飞机模型为对象,从跟踪控制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两类系统中都含有专门动态补偿外部扰动的在线神经网络,使得这种自适应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 本文对于验证先进飞行控制理论的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主要开发技术进行了原理和方法上的介绍,文中在基于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下,综合运用了控制系统实时仿真算法、面向对象的软件OOP开发技术、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讯技术及三维虚拟现实OpenGl的API开发技术,在VC++应用程序框架的范围内,开发了具有友好交互式三维界面的分布式仿真平台,该平台除了用于先进飞行控制理论的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时程序验证之外,也可以用于航空院校的飞行控制系统教学实践和飞行训练的课程,由于开发这一平台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夕海[4](2001)在《用OOP技术实现一类不可预测的分形屏保技巧》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分形理论的一个分支—复动力系统图形生成的特点,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OOP)语言VC++实现了对它的编程,产生了一类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分形屏保,总结出了这一类屏保的编程技巧。
二、用OOP技术实现一类不可预测的分形屏保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OOP技术实现一类不可预测的分形屏保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实证研究 |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概念阐释 |
1.6.1 消费社会 |
1.6.2 语境 |
1.6.3 当代 |
1.6.4 景观 |
1.6.5 商业景观设计 |
1.6.6 形态语言 |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
2.1.1 全球化的浸透 |
2.1.2 信息化的泛滥 |
2.1.3 消费的狂欢 |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
3.1.1 传统溯源 |
3.1.2 近现代变迁 |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
4.1 语汇概述 |
4.1.1 概念 |
4.1.2 构成 |
4.1.3 特点 |
4.2 商业景观道路 |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3 商业景观边界 |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4 商业景观区域 |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5 商业景观节点 |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
5.1 语法概述 |
5.1.1 概念 |
5.1.2 构成 |
5.1.3 特点 |
5.2 场地结构 |
5.2.1 轴线 |
5.2.2 序列 |
5.2.3 等级 |
5.2.4 界面 |
5.3 空间关系 |
5.3.1 空间组合 |
5.3.2 空间联系 |
5.4 比例尺度 |
5.4.1 空间尺度 |
5.4.2 时间尺度 |
5.5 要素关联 |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
6.1.1 譬喻 |
6.1.2 夸张 |
6.1.3 引用 |
6.1.4 错综 |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
(2)分形艺术理论及实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分形理论的产生及意义 |
1.3 国内外分形艺术的研究状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分形艺术的科学原理及其形式规律 |
2.1 自然界的分形规律 |
2.1.1 自然界的分形现象与规律 |
2.1.2 植物中的自相似性 |
2.1.3 动物的分形结构 |
2.2 分形艺术的科学道理 |
2.2.1 分形理论 |
2.2.2 分形艺术的类型 |
2.2.3 分形艺术的特点与特长 |
2.3 分形所体现的艺术法则 |
2.3.1 自相似的复制与变化 |
2.3.2 分形艺术的随机性 |
2.3.3 智能化的着色模式 |
第三章 分形艺术的美学特征 |
3.1 在程序中生成的秩序感 |
3.1.1 对称与均衡法则的利用 |
3.1.2 相似性与特异性的综合 |
3.1.3 简与繁的统一 |
3.1.4 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转化 |
3.2 分形艺术的自组织结构 |
3.2.1 螺线式 |
3.2.2 放射式 |
3.2.3 分层递进 |
3.2.4 分形与传统艺术形式的结合 |
第四章 分形艺术的数理逻辑和案例分析 |
4.1 分形艺术的数理逻辑 |
4.1.1 理性的几何化表现 |
4.1.2 分形元设计方法 |
4.2 经典的案例分析 |
4.2.1 谢尔宾斯基三角与谢尔宾斯基地毯 |
4.2.2 门格海绵 |
4.2.3 科赫曲线 |
4.2.4 曼德尔布罗特集 |
4.3 埃舍尔艺术作品对分形的启示 |
4.3.1 随机变化而又设定路径的思路 |
4.3.2 多头并进的递归形式 |
4.3.3 多种的分形结构 |
第五章 分形艺术的软件应用 |
5.1 基于julia集的分形图形 |
5.2 运用apophysis生成分形图 |
第六章 分形艺术的实用领域初探 |
6.1 分形艺术创造的视觉空间 |
6.2 在装饰中的应用 |
6.2.1 印染设计 |
6.2.2 室内装饰 |
6.2.3 器物设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书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3)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与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承诺书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1 神经网络鲁棒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和现状 |
1.2.2 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神经网络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可靠控制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基于神经网络的LDI描述 |
2.3 鲁棒性能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
2.4 仿真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H∞跟踪控制 |
3.1 引言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LDI描述及H∞线性跟踪控制律设计 |
3.3 H∞线性跟踪控制系统参考模型的建立 |
3.4 自适应H∞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 |
3.5 仿真示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鲁棒自适应跟踪控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引出 |
4.3 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律设计 |
4.4 仿真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鲁棒自适应飞行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控制律设计方法 |
5.3 仿真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布交互式实时三维飞行仿真平台的综合设计 |
6.1 引言 |
6.2 仿真任务及软件功能分解 |
6.2.1 仿真任务的定义 |
6.2.2 仿真软件的功能分解 |
6.2.3 仿真软件开发方法的选择 |
6.3 飞机模型、飞控系统及大气紊流和侧风扰动模块 |
6.3.1 大气紊流和侧风扰动模块 |
6.3.2 飞行控制律模块 |
6.3.3 飞机非线性数学模型模块 |
6.4 分布式系统中的仪表、电子地图及状态显示 |
6.5 三维虚拟现实仿真模块 |
6.5.1 OpenGL软件开发技术概论 |
6.5.2 三维飞机模型的创建 |
6.5.3 三维仿真界面的创建 |
6.6 分布式系统的网络通讯软件和硬件结构 |
6.6.1 网络通讯软件的构成 |
6.6.2 分布式系统的硬件构成 |
6.7 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的任务实现 |
6.7.1 实时仿真示例1-基于增益表的正常飞行控制系统实现 |
6.7.2 实时仿真示例2-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型歼击机自修复飞行控制律重构 |
6.7.3 实时仿真示例3-鲁棒自适应飞行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
6.7.4 实时仿真示例4-粗糙集神经网络故障模式分类器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工程项目参加情况 |
致谢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四、用OOP技术实现一类不可预测的分形屏保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2]分形艺术理论及实用设计研究[D]. 胡欣怡. 江苏大学, 2016(11)
- [3]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与分布式三维飞行仿真平台构建的研究[D]. 潘晓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4(03)
- [4]用OOP技术实现一类不可预测的分形屏保技巧[J]. 李夕海.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