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巨洪[1](2021)在《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教育给予的重视越来越高,对于教育的思考和研究也在不断地加深,高等职业院校对于社会中专业人才的数量以及人才的质量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问题人们也投以较高的关注,本篇文章将目光集中于高等职业院校,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主要探讨了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定位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并分析了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寻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加有效地展开,培养出符合于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姜晓雷[2](2021)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评价主体来看,培训评价组织的发展为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注入新活力,从评价内容看,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加强专业技能、对实际问解决题能力的评价,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评价方法看,坚持“成果、效果、结果”评价,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评价,转变一次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增值评价。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这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查阅学术研究文献,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敲定。第二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阅读书籍、查阅文献寻找到“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第三章分析并建构其基本框架奠定基础,即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分析框架及论证。采用本研究提出的三个范畴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论证,即“谁”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性。第四章:研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借鉴文献法与访谈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了解我国实施“1+X证书”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现状以及试点中问题与困难,依据前文建立的三个维度找出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章: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本章主要介绍了德国“双元制”与“1+X证书”制度的联系,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德国“双元制”对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1+X证书”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重点总结了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经验。第六章: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出发,根据前文访谈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方桐清[3](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严芮[4](2020)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口》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面临重重困境,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和特色化发展。作为社会的子系统,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问题,都存在着与其相应的社会根源。本文从社会层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认识困境、实践困境和政策困境,阐述了素质教育困境产生的意识根源、氛围根源、经济根源和制度根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突破口。
胡晓珊[5](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景石红[6](2020)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同时显现出重视技术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这是由于文化育人意识薄弱造成的。高职教育要提升人才质量就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既重视技术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阐述了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育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从萌芽产生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规范化建设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内涵式提升阶段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职业性、实践性、地方性、创新性特点。第二,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但还存在格式化、割裂化、功利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高职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等方面造成的。第三,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方法构建。笔者认为,应当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把握好立德树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专业渗透,管理融入;要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环境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第四,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思考。从文化育人和技能育人有机结合、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日常养成教育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
张丽杰[7](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张龙[8](2020)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才,更需要科技型人才,知识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以及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高薪招聘攻势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但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中走出来,无论从教学质量、学生的生源质量还是工匠精神的培育都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本论文大体上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现阶段培育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以及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工匠精神和匠人培训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此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具有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阐述什么是大国工匠、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培育工匠精神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对于中国社会以及个人的重要意义。而相应的理论基础则成为本论文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原因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为现状调查,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开展研究,并结合问卷结果总结出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原因分析,结合上述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基础理论对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层面开展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为对策,根据上述问题和原因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改善现阶段工匠精神培育不足的现状。
朱华伟[9](2019)在《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匠精神”自2016年提出之后,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的时代使命,培养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不仅是外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基于社会外部需求与高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现实考量,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核心要素有哪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本体属性特征指向是什么?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具有何种价值?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现状如何,有存在哪些因素制约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如何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这些问题是本研究的核心关注点。开宗明义,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兼具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积极乐观的自我效能,笃定执着与惟精惟一的品行,推陈出新的科学研发能力,秉持主体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质。大学养成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追求,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其形成的路径选择。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推动高职教育朝向内涵式方向发展,而且更能扩从高等职业教育外溢效应。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形塑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方面,总体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在匠力、匠德、匠心、匠技等养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力量高职大学生职业定位模糊;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社会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认可不足等因素引起。为提升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应从建立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拓展双师与双元制建设成效;规制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善营高职校园工匠文化;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与吸引力等方面着手。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10](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二、略论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素质 |
二、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
1.人文素质类课程地位偏低 |
2.针对性不足 |
3.师资力量匮乏 |
四、如何有效地在高职院校展开人文素质教育 |
1.针对学生特点构建课程体系,因材施教 |
2.融入地方特色,因地制宜 |
3.创设环境,因势制宜 |
4.打造师资队伍 |
结束语 |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一定问题 |
(三)学者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不足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论研究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
四、文献综述 |
(一)“1+X证书”制度的研究 |
1.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研究 |
2.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目的研究 |
3.关于“1+X证书”制度内容的研究 |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 |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1.收集资料的方法 |
2.分析资料的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1+X证书”制度 |
(二)人才培养质量 |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二、理论基础 |
(一)第四代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
(二)素质教育理论及启示 |
(三)多元智能理论及启示 |
第三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框架及论证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多元与互动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纵向深化与横向扩展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灵活与客观 |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论证 |
第四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 |
1.政府关于“1+X证书”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 |
2.培训评价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
3.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与管理不断完善 |
4.“1+X证书”制度试点下校企合作加强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问题 |
1.校企评三方协同动力缺乏,精准培训难度大 |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3.高职院校实训设施有待改善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 |
1.“1+X证书”开发领域不断扩展 |
2.高职院校开始注重专业技能的评价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问题 |
1.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不够 |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 |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评价方法逐步完善 |
2.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问题 |
1.第三方评价机构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综合性评价 |
2.未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支持体系 |
3.学分互认、转换的评价方法落实不到位 |
第五章 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 |
一、评价主体:德国“双元制”涉及众多相关利益主体 |
二、评价内容:德国“双元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三、评价方法:德国“双元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
第六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
一、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 |
(一)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二)完善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 |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
(四)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作用 |
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 |
(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
(二)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 |
(三)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 |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
(二)探索增值评价,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
(三)建立国家统一的“X证书”考核标准 |
(四)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报刊类 |
致谢 |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口(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困境 |
1.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
1.2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困境 |
1.2.1 认识困境 |
1.2.2 实践困境 |
1.2.3 政策困境 |
2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困境产生的社会根源 |
2.1 不成熟的价值观是阻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本体功能发挥的社会意识根源 |
2.2 人力素质瓶颈是制约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社会氛围根源 |
2.3 优质资源配置不足是影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社会经济根源 |
2.4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约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顺利运转的社会制度根源 |
3 突破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困境的对策 |
3.1 转变教育观念,营造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 |
3.2 平衡经济发展,厚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经济基础 |
3.3 完善体制机制,提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有效保障 |
3.4 融合新媒体技术,深化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影响力 |
(5)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6)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 |
(一)系统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问题 |
(二)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问题 |
(三)研究角度新颖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校园文化 |
(二)文化育人 |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萌芽产生阶段(1866-1977 年) |
(二)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1 年) |
(三)规范化建设阶段(1992-1998 年) |
(四)规模化发展阶段(1999-2005 年) |
(五)内涵式提升阶段(2006-至今)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特点 |
(一)职业性 |
(二)实践性 |
(三)地方性 |
(四)创新性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 |
(二)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格式化倾向 |
(二)割裂化倾向 |
(三)功利化倾向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格式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二)割裂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三)功利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方法构建 |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把握好立德树人主线 |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二、专业渗透,管理融入 |
(一)创新管理模式 |
(二)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三、实践体验,文化熏陶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思考 |
一、文化育人和技能育人有机结合 |
(一)将课堂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
(二)文化育人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 |
二、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 |
(一)培育工匠精神 |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践主线 |
(三)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
三、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日常养成教育 |
(一)重视教育非功利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
(三)促使校园文化活动职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其他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8)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国工匠精神的概念 |
2.1.1 大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内涵 |
2.1.2 大国工匠精神的现实涵义 |
2.1.3 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
2.2 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需要层次理论 |
2.2.3 工匠实践精神理论 |
第3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调查分析 |
3.1 高等职业院校总体情况描述 |
3.1.1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点上调查 |
3.1.2 “大国工匠精神”对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价值 |
3.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师层面: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 |
3.2.2 学校层面: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程度不足 |
3.2.3 教学层面:职业能力培育水平不强 |
3.2.4 学生层面: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就业择业观存在偏差 |
第4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高职院校教师层面分析 |
4.1.1 教师的教学作用效果不明显 |
4.1.2 高水平师资队伍短缺 |
4.2 高职院校自身因素分析 |
4.2.1 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
4.2.2 管理水平较低 |
4.2.3 情境教学设计不足 |
4.3 高职院校教学层面分析 |
4.3.1 培育模式创新度不强 |
4.3.2 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设计不明确 |
4.3.3 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度不高 |
4.4 高职院校学生因素分析 |
4.4.1 生源质量不佳 |
4.4.2 自我认知不足 |
第5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
5.1 教师层面:探索“师傅+教师”模式,为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榜样 |
5.1.1 加强师风道德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典范 |
5.1.2 探索“师傅+教师”队伍建设 |
5.2 学校层面:营造大国工匠校园文化环境,落实工匠精神教学内容 |
5.2.1 营造“工匠精神”的育人氛围 |
5.2.2 转变教学理念 |
5.2.3 提升办学质量,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
5.3 教学层面: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工匠精神”课程体系 |
5.3.1 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
5.3.2 丰富课程体系,落实工匠精神教育内容 |
5.4 学生层面:树立正确就业观,明确工匠精神价值 |
5.4.1 转变传统观念,强调工匠精神价值 |
5.4.2 增加情景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与职业认同 |
5.5 汲取国外成功经验,创新教学体系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七)理论基础 |
一、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内涵与养成教育 |
(一)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之核心要素 |
1.匠技:精益求精的专业知识技能 |
2.匠心:积极乐观的自我效能 |
3.匠德:笃定执着与惟精惟一的品行 |
4.匠力:推陈出新的科学研发能力 |
(二)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之属性特征 |
1.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体性 |
2.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人文性 |
3.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性 |
(三)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与高职教育关系 |
1.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是高职教育应然追求 |
2.高职教育是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路径选择 |
(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价值分析 |
1.工匠精神提升高职大学生发展水平 |
2.工匠精神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
3.工匠精神扩从高职教育外溢效益 |
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问卷访谈研究设计与实施 |
1.研究对象 |
2.问卷调查设计说明 |
3.预调查 |
(二)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现状 |
1.高职大学生对工匠精神总体认知现状 |
2.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中“匠技”养成现状 |
3.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中“匠心”养成现状 |
4.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中“匠德”养成现状 |
5.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中“匠力”养成现状 |
三、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
1.大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有待深入 |
2.大学生工匠精神专业技能有待精进 |
3.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中专业专注性较弱 |
4.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中严谨认真品质缺失 |
5.高职大学生职业应用创新能力亟需提升 |
(二)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1.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匠技”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2.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匠心”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匠德”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匠力”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三)制约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原因分析 |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
2.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力量 |
3.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定位模糊 |
4.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 |
5.大学生工匠精神社会认可度低 |
四、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途径 |
(一)建立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 |
(二)拓展双师与双元制建设成效 |
(三)规制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
(四)善营高职院校校园工匠文化 |
(五)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与吸引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学术期刊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略论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张巨洪.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1(07)
-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 姜晓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口[J]. 严芮.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5]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D]. 景石红.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8]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张龙.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9]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研究[D]. 朱华伟.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