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灵[1](2021)在《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绽放活力》文中认为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瑞士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其中,体态律动是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中心内容,是幼儿进行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的载体。在达尔克罗兹看来,音乐是唤醒幼儿天性和音乐本能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教师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体验音乐,使幼儿建立音乐感知,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指南》要求教师立足于幼儿的身心特点,
邹莹[2](2021)在《“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人们美育与德育的重要责任。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将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实践成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以下简称“三大音乐教学法”)早已备受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运用与传播。因其教学法拥有民族性、语言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故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对“三大音乐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均已重视,课堂教学的运用情况较为完善且成熟。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犹如一棵树的根系,只有在初期给予根系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树木才能枝繁叶茂,最后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换言之,音乐教育者应更加重视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多个关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文件,文件中多次强调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是其他领域不可比拟的,而音乐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言喻的。由此可见,学龄前阶段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非常重视的教育问题之一。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部分,不仅是幼儿学习体、智、德、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音乐启蒙教育的有必然阶段。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至6岁的幼儿具有好奇心理、喜欢模仿、活泼好动等特点,对有兴趣的事物已具备长时间专注的能力,有很大的可塑性。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教育理念上均以幼儿的内心世界为主,关注幼儿内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注重幼儿的表达。在实践上“三大音乐教学法”均具有开放性,强调节奏训练的重要性,通过语言的表达、肢体动作的训练、歌唱以及乐器演奏的学习,同时展现了音乐教学活动多元化的优势。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需掌握“三大音乐教学法”各自的优势,结合学龄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设计其适宜的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从而使幼儿体验“边玩边学”的过程,达到他们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目的。
赵亚鑫[3](2021)在《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前阶段是幼儿音乐启蒙和发展的关键期,而音乐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游戏种类之一。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大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逐渐知悉艺术领域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革新,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幼儿园音乐游戏价值的充分体现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半静态、半肢体动作的单一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适合幼儿音乐学习、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音乐教学法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充分体现,那么以“体验先于认知”为核心理念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实现音乐游戏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由被动听到主动做的跨越以及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有现实需求。其次,通过探寻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剖析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契合点,凝练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论证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适合幼儿学习音乐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可行性。再次,选取S市F幼儿园大班40名幼儿为实践探索研究对象,制定实践探索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围绕听辨反应游戏、歌舞游戏、表演游戏的音乐游戏形式以“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的螺旋循环上升行动模式开展两轮行动,逐步优化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最后得出实践探索的结论并进行反思,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与实践探索前非参与式观察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相较发现通过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兴趣更加浓厚,情绪更加高昂,注意力更加持久,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逐渐变得更加坚韧、开朗,越发灵敏、越发自信,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也变的丰富而深刻,更加乐于大胆地用个性的全身体动作去传情达意。第二,通过实践磨课呈现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小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以期为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提供实例参考与启发,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推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推波助澜。第三,总结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建议,以期提供一定的启发参考。
朱雨梦[4](2021)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A幼儿园为例》文中提出游戏活动是每个幼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学者刘焱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一书中指出:“游戏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幼儿园应当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游戏能够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情感丰富具有一定的影响。幼儿音乐活动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内容里占主体地位,许多活动都围绕着音乐活动来进行。音乐可以净化幼儿的心灵,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幼儿感受、探索、发现音乐的美,促进幼儿乐感、美感、情感能力的提升。为探究音乐活动游戏化在幼儿园的实施现状,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同时对西安市A幼儿园两个班级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际展开进行观察,对收集到的实证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本章节主要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出音乐活动游戏化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音乐活动游戏化活动目标设计缺乏游戏支撑、导入环节趣味性较低、活动内容缺乏游戏性、游戏过程认知度实施能力不足以及教师对游戏重要性认知度不足。第三章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原因分析:本研究从五个方面阐述音乐活动游戏化问题的原因,教师对活动目标认识不全面、教师导入环节能力欠缺、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来源单一、教师对游戏过程重视不足、教师继续教育缺失。第四章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提升策略:本章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旨在为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活动时如何引导幼儿,进而提升幼儿音乐能力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章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本章内容对研究者在西安市A幼儿园实习过程中所设计开展的音乐活动游戏化案例进行分析,夯实本研究的对策研究。第六章总结: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以及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地位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显着提升,其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同时幼儿教师也能够认识到音乐活动游戏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关注并重视。
陈东月[5](2021)在《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奏是最重要的音乐要素之一。感知音乐之前最首要的就是感知音乐中的节奏,不管是在音乐学习初期进行对节奏的培养,还是进行专业的音乐训练,都是离不开节奏,然而实际教学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却常常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研究以节奏教育为视角,与奥尔夫节奏教学理念相融合,探讨了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内容以及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幼儿园一线教师对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关注角度。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选取上海市徐汇区某公办幼儿园的大二班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奥尔夫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教学、动作声势教学和节奏型乐器教学加入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遵循大班的幼儿园日常主题活动开展需要,在“春夏和秋冬”、“有趣的植物”以及“动物大世界”三个主题下设计活动方案,语言节奏教学主要运用字词、童谣来开展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动作声势教学主要利用身体的大、小动作来推进;节奏型乐器部分则运用生活中可敲击发响的物品或是简单的成品打击乐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奏感的培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奥尔夫教学法设计大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活动具有可行性,能使幼儿的节奏感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有效地运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来实施节奏感培养活动需要从音乐素材的选择、音乐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音乐活动的实施三方面着手。选择活动素材时,一方面要符合幼儿园本身主题教育要求,另一方面要适合幼儿阶段性的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在音乐活动方案设计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选择对幼儿来说没有技术负担的打击乐器;二是根据奥尔夫节奏教学需求对音乐内容进行调整;三是更系统地设计节奏活动;在音乐活动实施方面,一是采取节奏基石开展节奏的朗诵,二是选择适合于幼儿本能的动作去体验音乐节奏;三是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器的主动探索。
聂晶[6](2020)在《基于幼儿认知心理视域下对《中国风钢琴入门教程》教材研析》文中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国内采用的高频钢琴教材以欧美教材为主且出版年份较为久远,立足于中国音乐的教材较少,这不利于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未能较好开发我国幼儿的民族音乐认知能力。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选取《中国风钢琴入门教程》为研究对象,以幼儿认知心理学为切入点,审视前人理论后提出课题推论,再剖析幼儿音乐心理中不同方面的认知能力,采用实际测验与启发教学的方法来验证推论是否成立。文章首先梳理了以往中国钢琴教材的编纂及研究现状,并阐明中国特色钢琴教材的研发可行性;其次,对音乐心理中的认知部分与幼儿认知心理进行学脉分析,界定、思考理论内涵与教程的维度构成;再次,以幼儿的音乐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对122名被试幼儿进行音乐基本要素、音乐注意、音乐记忆等几方面的认知测试,并记录结果。通过实际测试发现,被试的大部分幼儿对于中国音乐了解较少。但音乐基本要素的认知、音乐注意、音乐记忆等几方面能力较强,可以很好地辩知中国音乐的曲目及乐理知识。体态律动开发了幼儿的运动知觉,无论是单一律动还是组合律动都可以准确的完成。在启发教学的认知数据收取中,分析了零基础琴童和初级演奏基础琴童的受教情况;最后,理论内容与实际数据联合思考,合理展望中国特色钢琴教育体系内,幼儿钢琴教程的编纂工作。幼儿学习《中国风钢琴入门教程》的兴趣较高,说明开发中国特色的钢琴启蒙教程符合幼儿认知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形成幼儿的民族文化基因。
孙丹凤[7](2020)在《“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园音乐教学是幼儿艺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美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情绪情感体验,是幼儿形成健康、美好、向上、崇善心灵和文明优雅气质风度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在幼儿园教学中传统以提升幼儿音乐知识、技能为教学目标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提升音乐素养的需要。因此,基于幼儿园欠缺对幼儿音乐素养提升的问题,结合音乐教学等相关理论建构起旨在提升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并通过行动研究法,对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实际教学时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修正,在反复应用后进行归纳总结,最终,给教师有效应用该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创新教学理论。第一章通过分析国内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现状,结合对国内外幼儿园音乐模式化教学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确定本研究目标与任务。第二章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期望与联觉理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理论等为“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围绕幼儿园音乐教学领域,从教学模式五因素建构起以提升幼儿音乐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第三章在该教学模式初步建构完成后,通过行动研究法,对其应用于幼儿园实际教学时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修正。并在反复应用后将操作程序逐步由“情境创设-具身体验-启发总结-个性表达”调整为“入‘境’准备-整体感知音乐情境-美感强化-创新体验”,并对其进行应用效果的分析,总结应用过程。第四章基于对该教学模式应用过程的总结与归纳,确保教师更为准确地应用该教学模式,研究者为教师提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基于幼儿音乐素养”、“教学方法的运用应依据幼儿音乐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音乐教学模式的新变式”、“定期组织研培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应用建议。
罗淑娟[8](2020)在《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北民歌是河北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河北人民的生活写照,展现了河北的文化底蕴及地域特色。幼儿园音乐教学是人的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音乐教学使幼儿感受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贴近音乐“母语”、热爱音乐“母语”,对幼儿的音乐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将河北民歌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应用于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幼儿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激发幼儿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家乡、珍视传统文化的情感。笔者以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市、唐山市、石家庄市等4个城市12所幼儿园261名在职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幼儿园开展民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访谈及实地观察。基于现状调研,发现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程度不足、教育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重复、教育开展动力不足等等。针对河北民歌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提出了六点对策,包括: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总体原则、提升幼儿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河北民歌音乐、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等等。就此,笔者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方案,为幼儿教师开展河北民歌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样本。文本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为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为幼儿教师组织相关活动提供切合实际的参考,为幼儿传统音乐文化启蒙教育提供了进一步的学术维度与实践视角。
赵静雯[9](2020)在《韵律活动促进5-6岁外来务工子女律动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幼儿好动,喜欢蹦蹦跳跳,这是幼儿的天性所致。韵律活动是一种身体跟随音乐旋律有节奏的运动,目的是寓教育于自由、活泼、欢快、幸福、高尚、淳朴之中,这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外务工子女来说不仅可以弥补家庭音乐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的律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帮助幼儿改善自身心理问题,优化同伴交往能力。本研究以上海市城郊D幼儿园为研究地点,以大班31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和视频资料的观察,与本班教师的访谈,重要案例的分析等方法了解到外来务工子女的律动能力发展存在动作、音乐、同伴协作等问题,以及当前班级韵律教学活动开展存在目标、内容、类型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在了解了研究对象的问题和需求后,研究者从提升动作能力、理解音乐要素、掌握协作策略三个方面设计了三轮行动研究,以行动实施者的身份在“兴趣激发-潜能唤醒-能力提升”三个螺旋式递进的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代入、榜样示范、多媒体演示、经验唤醒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律动能力的提升。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环境和材料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参与度;幼儿律动能力的提高依赖前期的经验准备;榜样的力量和专业的示范对幼儿律动能力的提升有引领作用;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激发幼儿的律动潜能,幼儿在韵律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合作意识。综合研究结果和对自身行动过程的反思,对城郊幼儿园教师在日后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律动能力发展的培养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在遵循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律动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将对其律动能力的培养贯穿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把握时机,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外部支持;善于营造温馨、有爱的情感氛围;发展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形式,在协作中彰显“团魂”。
王璇[10](2020)在《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如何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成为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幼儿阶段作为音乐教育的启蒙与奠基时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幼儿的能动性差、理解能力弱,抽象的音符、旋律等难以理解,而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强调“体验先于认知”,通过用身体动作将音乐要素和个人感受表现出来,从而实现音乐由抽象艺术到具象艺术的转变,实现音乐教育由被动听到主动做的跨越,对于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和掌握程度有着显着作用。本文旨在充分理解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策略、实践教学等步骤,探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包括绪论和正文三章:绪论部分:由研究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组成。其中本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的创新点是探讨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阶段音乐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实践策略方法进行了探索,为实现幼儿音乐教育质效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第一章:幼儿园音乐教学及体态律动教学法概述。一方面,对幼儿园音乐教学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了概念界定。另一方面,根据达尔克罗兹思想及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内容、特点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体态律动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独特价值。第二章: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得出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缺乏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第二,教师应用体态律动的实践缺乏科学系统性;第三,幼儿园缺乏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的支持。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体态律动普及度不高,教师自主研学能力有待加强;其次,教师音乐素养和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实践能力不高;最后,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支持力度小。第三章: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者根据将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践,结合相关案例,提出一些对应的策略,以期为教师及相关部门提供借鉴:一是教师要加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提升音乐素养;二是教师要科学系统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提升相应实践能力;三是幼儿园加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重视,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
二、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绽放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增强认知,提升幼儿音乐素养 |
二、创设环境,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
三、创设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律动 |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体态律动活动,因材施教 |
(二)灵活应用多样方法创设体态律动活动,亲身体验 |
1.调动肢体语言,自主创造。 |
2.创设音乐情境,联结情感。 |
3.运用游戏方式,积极体验。 |
(2)“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
(二)文献综述及背景 |
(三)研究内容及目的 |
(四)创新之处及预期创造性成果 |
一、三大音乐教学法基本特征之比较 |
(一)形成因素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方法 |
二、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实践调查 |
(一)幼儿园与三大音乐教学法 |
(二)幼儿教师与三大音乐教学法 |
(三)幼儿体验与三大音乐教学法 |
三、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课堂 |
(一)实践教学前测 |
(二)运用实践 |
(三)教学实践后测 |
(四)阻碍与思考 |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现状调查问卷(幼儿园篇) |
附录二:“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现状调查问卷(幼儿教师篇) |
(3)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
2.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园音乐游戏融合的现状及不足 |
3.基于个人的研究旨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综述 |
1.相关概念界定 |
2.相关理论基础 |
3.关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
4.关于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研究综述 |
5.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观察法 |
5.行动研究法 |
6.研究资料的编码 |
(六)研究工具 |
(七)研究思路 |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调查 |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理解不到位 |
1.幼儿园音乐游戏目标制定偏移 |
2.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形式不均衡 |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丰富的身体体验 |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有待普及应用,幼儿教师缺乏相应认知 |
(四)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较少且形式单一 |
(五)对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开发幼儿园音乐游戏有现实需求 |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一)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 |
1.音乐与游戏具有共通性 |
2.音乐与游戏的审美活动对象都是人 |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 |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 |
1.与《指南》、《纲要》精神相契合,有助于回应音乐游戏中的异化现象 |
2.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相适切,有助于丰富音乐游戏的教学形式 |
3.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呼应,有助于实现音乐游戏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
四、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实践探索 |
(一)实践探索的准备 |
1.实践探索研究对象的选择 |
2.音乐游戏目标的确立 |
3.音乐游戏内容的设置 |
4.音乐游戏实施的模式 |
5.音乐游戏评价的形态 |
(二)实践探索的过程 |
1.第一轮行动——青涩的尝试 |
2.第二轮行动——感知与创造 |
(三)实践探索的结论与反思 |
1.实践探索的结论 |
2.实践探索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A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国家政策的要求 |
二、基于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 |
三、目前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存在不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教学游戏化的相关研究 |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游戏 |
二、教学游戏化 |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 |
四、音乐活动游戏化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 |
第二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不足的现状表现 |
第一节 活动目标设计缺乏游戏支撑 |
第二节 导入环节趣味性较低 |
第三节 活动内容缺乏游戏性 |
第四节 游戏过程认知度实施能力不足 |
第五节 教师对游戏重要性认知度不足 |
第三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对活动目标认识不全面 |
第二节 教师导入环节能力欠缺 |
第三节 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来源单一 |
一、活动内容缺乏创造性 |
二、活动内容趣味性不足 |
第四节 教师对游戏过程重视不足 |
一、活动形式多样但趣味性不足 |
二、部分教师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
三、教师主导性过强,幼儿的主体地位不够明显 |
第五节 教师继续教育缺失 |
第四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加大游戏化的活动目标制定 |
一、活动目标表述要具有科学性和游戏性 |
二、活动目标制定要考虑幼儿实际情况 |
第二节 导入环节注重游戏化原则 |
一、游戏导入法 |
二、故事导入法 |
三、律动导入法 |
四、情境表演导入法 |
五、猜谜导入法 |
第三节 优化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 |
一、增强音乐内容与游戏的有机融合 |
二、充分利用本土课程资源 |
第四节 优化活动过程,多角度全方位渗透游戏化 |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
二、凸显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 |
三、掌握正确评价幼儿的标准 |
第五节 不断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素养 |
第五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歌唱活动游戏化实施策略 |
第二节 律动活动游戏化实施策略 |
第三节 欣赏活动游戏化实施策略 |
第四节 打击乐活动游戏化实施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5)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 节奏感在幼儿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
二 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节奏 |
二 节奏感 |
三 奥尔夫教学法 |
四 行动研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奥尔夫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一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内容研究 |
二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
三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感培养 |
四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二节 幼儿节奏感的相关研究 |
一 关于幼儿节奏感培养方法的研究 |
二 关于幼儿节奏感评估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行动研究法 |
一 行动研究法 |
二 行动主体的确定 |
三 行动资料的收集方法 |
四 资料编码 |
第四节 行动研究及相关步骤设计 |
一 研究步骤 |
二 观察记录表的设计 |
第四章 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
第一节 行动的第一轮实施 |
一 行动的初次实施——《下雨了》 |
二 行动的再次实施——《四季歌》节选一 |
三 第一阶段活动效果和反思 |
第二节 行动的第二轮实施 |
一 行动的初次实施——《小海螺》 |
二 行动的再次实施——《四季歌》节选二 |
三 第二阶段活动效果和反思 |
第三节 行动的第三轮实施 |
一 行动的初次实施——《五只鸭子》 |
二 行动的再次实施——《四季歌》节选三及完整演绎 |
三 第三阶段活动效果和反思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奥尔夫教学法促进了大班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
二 奥尔夫教学法促进了大班幼儿对节奏的表现 |
第二节 教育建议及实施策略 |
一 关于节奏活动的设计策略 |
二 关于节奏活动的实施策略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幼儿节奏表现观察记录表 |
附录 B:大班幼儿节奏感发展的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幼儿认知心理视域下对《中国风钢琴入门教程》教材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幼儿对《中国风》教材理论知识的认知 |
2.1 心理学中的幼儿认知理论 |
2.1.1 音乐心理学中认知理论发展 |
2.1.2 与幼儿音乐认知相关的教育理论 |
2.2 幼儿对《中国风》教材音乐内容的感知 |
2.2.1 《中国风》教材概略 |
2.2.2 幼儿对教材中民族调式的感知 |
2.2.3 幼儿对教材民歌的感知 |
2.3 教材内节奏组织与幼儿的音乐信息模式识别 |
2.3.1 幼儿对教材内节奏节拍的识别反应 |
2.3.2 幼儿节奏感知与体态律动的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幼儿对《中国风》教材心理认知的实践测试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幼儿对教材的演奏认知 |
3.3.1 零基础幼儿对《中国风1》的演奏认知 |
3.3.2 初级基础琴童对教材的认知 |
3.4 教材中特色内容的幼儿注意与人文意识 |
3.4.1 教材民歌内涵与幼儿审美及注意的联系 |
3.4.2 教材中的民歌人文意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幼儿认知下对中国风格教材的编纂建议 |
4.1 中国风格教材编写体现幼儿认知诉求 |
4.2 编纂中国风格钢琴教材考虑幼儿认知意义 |
4.3 完善中国风钢琴教材的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没有充分发挥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效能 |
(三)提升幼儿园音乐教学效能需要适宜的音乐教学模式作为支撑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伦理与效度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基础理论研究 |
(一)联觉理论与期望理论 |
(二)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理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二、教学目标的建构 |
(一)幼儿能够在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形式之美 |
(二)幼儿能够在音乐实践中理解并表现音乐 |
(三)幼儿能够在多元的音乐体验中了解音乐文化 |
三、操作程序的解构 |
(一)情境创设 |
(二)具身体验 |
(三)启发总结 |
(四)个性表达 |
四、实现条件 |
(一)幼儿园应为音乐教学提供充足的时间 |
(二)幼儿园教学环境与资源应能够支持幼儿音乐素养发展 |
(三)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并应用教学模式 |
(四)教学方法的选用应基于幼儿音乐素养发展的需要 |
五、教学评价 |
(一)以音乐素养水平为评价取向 |
(二)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方法 |
(三)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调整活动的依据 |
第三章 “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一、“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准备 |
(一)深入实践,发现问题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选择合作伙伴 |
(四)制定行动计划 |
二、“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与调整 |
(一)在歌唱和演奏乐器型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二)在律动型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三)在音响探索型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四)在“听赏”型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三、“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
(一)对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效果 |
(二)对教师音乐教学能力的作用 |
四、“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修订 |
(一)对操作程序的修订 |
(二)对评价内容的修订 |
第四章 应用“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建议 |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基于幼儿音乐素养 |
(一)以审美为导向选取音乐 |
(二)善于从幼儿生活中汲取音乐教学内容 |
(三)依据幼儿音乐学习顺序编排教学内容 |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依据幼儿音乐学习方式 |
(一)在“听”中体验音响表现力的方法 |
(二)在“律动”中体验平衡与创造的方法 |
(三)在“重复”中体验成功的方法 |
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音乐教学模式的新变式 |
(一)依据音乐教学形式与内容对操作程序进行适宜的调整 |
(二)依据幼儿音乐素养水平对操作程序进行适宜的调整 |
四、幼儿园应开展以音乐教学为专题的研培活动提升教师音乐专业素养 |
(一)严格而深入的听觉训练 |
(二)专业音乐教师定期进行授课与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河北民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作用 |
2.1 河北民歌概述 |
2.2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特点 |
2.3 河北民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作用 |
第三章 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
3.1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观念 |
3.2 幼儿对河北民歌的接受程度 |
3.3 河北民歌教学的素材与内容 |
3.4 河北民歌教学的方法 |
第四章 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对策研究 |
4.1 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总体原则 |
4.1.1 “原本性”原则 |
4.1.2 趣味性原则 |
4.1.3 传承的“扬弃性”原则 |
4.2 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 |
4.3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
4.3.1 小班幼儿(3-4 岁)的教学 |
4.3.2 中班幼儿(4-5 岁)的教学 |
4.3.3 大班幼儿(5-6 岁)的教学 |
4.4 选择适宜的河北民歌 |
4.4.1 选择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的河北民歌 |
4.4.2 选择贴近生活,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热情的河北民歌 |
4.4.3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河北民歌 |
4.5 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
4.5.1 与律动教学活动的融合 |
4.5.2 与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融合 |
4.5.3 与打击乐教学活动的融合 |
4.6 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
第五章 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5.1 河北民歌《牛儿谣》的教学设计 |
5.2 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教学设计 |
5.3 河北民歌《对花》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适合幼儿园应用的河北民歌摘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韵律活动促进5-6岁外来务工子女律动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律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全面发展 |
(二)韵律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双重挑战” |
(三)个人的经历与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外来务工子女 |
(二)韵律活动 |
(三)律动能力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五、理论基础 |
(一)具身认知理论 |
(二)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理念 |
(三)Weikart动作教学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合作者 |
(一)研究场地 |
(二)参与幼儿 |
(三)研究合作者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列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前期准备 |
一、幼儿律动能力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
(一)动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惯性模仿”压制 |
(二)动作形式单一,表现力与协调性需进一步增强 |
(三)节奏不稳定,对音乐各要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
(四)缺乏交往意识和技巧,在律动中伴随“配合冲突” |
二、行动方案的设计 |
(一)问题的确立 |
(二)目标的制定 |
(三)内容的选择 |
第四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我爱洗澡》 |
(一)第一阶段的研究与反思 |
(二)第二阶段的研究与反思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彩带变变变》 |
(一)第一阶段实施与分析 |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分析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营救师父》 |
(一)第一阶段实施与分析 |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分析 |
四、三轮行动研究的效果分析 |
(一)参与活动热情高涨,释放更多地律动潜能 |
(二)律动中表现更加自如,动作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初露锋芒 |
(三)喜欢聆听音乐,敢于分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
(四)尝试寻求与同伴主动合作 |
(五)研究者在行动中不断积累经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良好的环境和材料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参与度 |
(二)幼儿律动能力的提高依赖前期的经验准备 |
(三)榜样的力量和专业的示范对幼儿律动能力发展起引领作用 |
(四)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激发幼儿的律动潜能 |
(五)幼儿在韵律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合作意向 |
二、教学建议 |
(一)遵循幼儿原有经验巧设环境和提供材料 |
(二)将律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 |
(三)把握时机,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外部支持 |
(四)营造温馨、有爱的情感氛围 |
(五)发展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形式,在协作中彰显“团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幼儿韵律教学活动观察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10)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是适合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 |
(二)目前我国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
(三)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研究相对不足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简评 |
三、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幼儿园音乐教学及体态律动教学法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 |
(二)体态律动教学法 |
二、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独特价值 |
(一)与《纲要》精神相契合,利于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
(二)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增强幼儿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
(三)与幼儿多元能力发展相适宜,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发展 |
(四)与教师专业成长相吻合,提升幼儿教师音乐教育综合素养 |
第二章 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缺乏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 |
(二)教师应用体态律动的实践缺乏科学系统性 |
(三)幼儿园缺乏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的支持 |
二、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体态律动普及度不高,教师自主研学能力有待加强 |
(二)教师音乐素养和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实践能力不高 |
(三)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支持力度小 |
第三章 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策略 |
一、教师要加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提升音乐素养 |
(一)教师充分认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价值 |
(二)教师主动提高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理论修养 |
(三)教师树立以幼儿为本观念,因材施教 |
二、教师要科学系统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提升相应实践能力 |
(一)调动幼儿肢体语言,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力 |
(二)创设情境浸入,加强动作与情感联结 |
(三)运用游戏方式,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
三、幼儿园加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重视,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 |
(一)幼儿园加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的支持 |
(二)多方联合创造利于应用体态律动的物质文化环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附录 |
致谢 |
四、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绽放活力[J]. 魏灵. 幸福家庭, 2021(19)
- [2]“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邹莹.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D]. 赵亚鑫. 大理大学, 2021(08)
- [4]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A幼儿园为例[D]. 朱雨梦.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行动研究[D]. 陈东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基于幼儿认知心理视域下对《中国风钢琴入门教程》教材研析[D]. 聂晶. 燕山大学, 2020(01)
- [7]“体验式、情境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研究[D]. 孙丹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河北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罗淑娟. 河北大学, 2020(08)
- [9]韵律活动促进5-6岁外来务工子女律动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 赵静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 王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