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具功能潜力的表面活性剂组——阴阳离子对表面活性剂结合体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郭秦铭[1](2021)在《聚吡咯、碳气凝胶的二硫化钼复合物制备及去除六价铬研究》文中指出含铬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木材、皮革、和纺织等行业,由此产生了大量含铬废水,其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铬在水体中主要以Cr(III)和Cr(Ⅵ)两种形式存在,其中Cr(Ⅵ)具有高毒性和诱变性,而Cr(III)的毒性仅为Cr(Ⅵ)的百分之一,诱变性只有Cr(Ⅵ)的千分之一。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Cr(Ⅵ)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二硫化钼(MoS2)作为一种二维层状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设计性、较高的比表面积,并对Cr(Ⅵ)有一定的还原性,但MoS2去除水体中Cr(Ⅵ)存在反应速率较低、去除性能不高等缺点。为此,论文选择吸附性能优异的聚吡咯和碳气凝胶分别与MoS2复合,制备聚吡咯/二硫化钼复合物(PPy/MoS2)和碳气凝胶/二硫化钼复合物(CA/MoS2),以期提高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效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聚吡咯/二硫化钼复合物,采用SEM、XRD和FTIR等技术对制备的PPy/MoS2进行表征。论文将PPy/MoS2作为吸附剂,通过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去除Cr(Ⅵ)性能,并探讨了初始p H值、PPy/MoS2投加量等因素对去除Cr(Ⅵ)的影响,同时经XPS分析初步探讨了PPy/MoS2对Cr(Ⅵ)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PPy/MoS2对Cr(Ⅵ)的去除容量为230.97 mg/g,在p H值为2时,20 mg PPy/MoS2在200 min对Cr(Ⅵ)的去除率高达99.9%,伪二级模型与Langmuir模型更适合PPy/MoS2对Cr(Ⅵ)的去除过程。另外,研究发现PPy/MoS2还可作为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在20 min内PPy/MoS2对染料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且经过12个循环后PPy/MoS2对活性艳红3BF(3BF)的去除率仍高达90%以上。为进一步增强MoS2复合物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效果和重复性,论文选择比表面积更大的碳气凝胶,制备出新型MoS2复合物。论文以D-葡萄糖、苯胺为原料合成碳气凝胶(CA),然后通过简单水热法将二硫化钼负载到CA上制得CA/MoS2,采用SEM、Raman和XPS等技术对CA/MoS2进行表征。论文研究了CA/MoS2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性能和重复使用性,并探究了温度、溶液p H值等因素对CA/MoS2去除水体中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CA/MoS2去除Cr(Ⅵ)的容量高达460.2 mg/g,在p H值为1.0-3.0的范围内对Cr(Ⅵ)的去除性能最佳。当温度为25°C,CA/MoS2在50 min内几乎完全去除溶液中Cr(Ⅵ),而且重复使用5次后对Cr(Ⅵ)的去除率仍能达到87.5%。与PPy/MoS2相比较,CA/MoS2具有更优异的去除性能和重复使用性。此外,论文通过XPS对CA/MoS2使用前后进行分析,探讨了CA/MoS2去除水体中Cr(Ⅵ)的过程。
朱亚超[2](2018)在《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稠油开采和油污清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常规原油可供采掘量日益减少,稠油需求量日益增大,稠油开采却非常困难,为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新型的AES和DOA混合水溶液体系来乳化降粘稠油,本技术不仅针对性广泛,而且操作和流程简单,资金投入少,安全环保应用性强。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如完井、固井、射孔和洗井等各个环节,而每个程序都对油气层造成大大小小的损害或污染。造成产层受损的因素通常是如下四点:一、产层内的物质与钻井液发生不良反应形成沉积淤堵物;二、地层接触到入侵钻井液后变得膨大,导致岩石孔隙度变小;三、钻井液本身就是由粘土、加重剂等固体颗粒组成,存在淤堵产层的可能性;四、钻井液外相与岩石接触时,摩擦阻力大,在小间隙产层中流通能力很差,如不及时解除会严重影响稠油采收率。在稠油采出后并加工炼制过程中总会产生含油固废,而含油固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为最大化处理和利用含油固废,制备了一种清洗能力强并有望回收油相并重复利用的微乳液。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优选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超两亲分子(D-OA),并将二者复配制备了,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将稠油与其按照特定质量比例搅拌混合,形成了具有一定稳定性、流动性极好的稠油乳液。首先利用表面张力仪和界面张力仪等手段研究了水基降粘剂的表/界面活性,然后使用旋转粘度计和界面流变仪等手段研究乳液乳化和降粘效果,最后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水包稠油乳液体系在不同时间的微观形貌,研究其静置稳定性。第二方面,将兼备阴离子和非离子特性的脂肪醇醚羧酸钠(AEC-9Na)与超两亲分子(D-OA)复配,以正丁醇和柠檬酸三钠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一种具有强清洗能力的水包油型单相微乳液清洗剂,并研究其相行为及其对油污的清除效果。
邵建楠[3](2018)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纺丝油剂乳液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以月桂酸聚氧乙烯(LAE)和聚乙二醇二油酸酯(DQA)为乳化剂,油酸酯(QA)为被乳化物,在这乳化体系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液,以研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对乳液性能和油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阴阳离子混合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后乳液体系的粒径相比较加入单一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液体系的粒径更大,但随着加入量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减小,PID值不断减小,乳液体系更加稳定;与加入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同时加入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后复配的乳液的表面张力更低且具有更小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而在纤维表面表现出更小的接触角与更好的润湿性;且电导率及转相粘度更小;随着加入量的增加,乳液体系表面张力不断减小,接触角以及润湿时间也不断减小,乳液体系的电导率与粘度也不断增加:含有阴阳离子混合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高浓油剂体系的油膜强度也相对于单一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的乳液体系要更大,油膜的摩擦力及摩擦系数相比较更小;同时当阴阳离子混合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加时,其油剂的油膜强度不断增加,而摩擦力及摩擦系数则不断减小;并且当不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配制的纺丝乳液施覆于涤纶纤维表面后,加入阴阳离子混合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乳液施覆的纤维的抗静电性及摩擦性均优于单一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乳液施覆的纤维;
高新培[4](2017)在《两性离子液体的自组装结构及其功能化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离子液体不再被仅仅看作是"绿色溶剂"。研究人员开始针对特定的应用,有目的性地设计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一系列新型离子液体被设计合成出来,包括手性离子液体、磁性离子液体、氨基酸离子液体、金属配位离子液体以及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离子液体等,极大地拓展了离子液体的应用范围。同时,为了改善传统离子液体的缺陷,多种新型的离子液体衍生结构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比如两性离子液体、聚离子液体等。关于离子液体有序分子聚集体的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研究方向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发现新的聚集体形貌,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将离子液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有序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尺寸效应相结合。一方面,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将具有不同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引入到分子有序聚集体中,是实现有序分子聚集体功能化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得益于有序聚集体的结构效应和尺寸效应,也进一步拓展了离子液体的应用。本论文以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为基础,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特定功能的两性离子液体以及聚离子液体,系统研究了离子液体结构变化对其聚集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四部分的工作:1.锂离子传导离子液体液晶的构筑。采用两性离子液体结构,通过咪唑两性离子(3-(1-Dodecyl-3-imidazolio)propanesulfonate,C12IPS)与锂盐(LiTFSI)"中和"的方法,合成了含有锂离子的室温离子液体[C12IPS][LiTFSI]。C12IPS与LiTFSI室温时均为固体粉末,等摩尔混合后,根据软硬酸碱理论软亲软、硬亲硬的原则,两性离子中的咪唑阳离子会优先与TFSI-阴离子相互作用,从而使体系的晶格能显着降低,形成室温离子液体。由于两性离子整体呈电中性,其在电场中并不迁移,因而可以实现锂离子的选择性传输。由于C12IPS具有典型的双亲分子结构,随着[C12IPS][LiTFSI]/H20体系中离子液体浓度的不断增大,观察到了由蠕虫状胶束到六角液晶相、Ia3d双连续立方液晶相以及层状液晶相的转变。采用POM、SAXS、流变等表征方法系统研究温度和浓度对这种离子液体液晶相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液晶微观结构对其电导率和传导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晶有序微观结构的引入显着提高了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所有液晶样品的电导率都呈现出明显的结构依赖性。其中,Ia3d双连续立方液晶由于具有三维连续离子通道,与其他液晶相态相比电导率更高,离子传导过程的表观活化能更低。2.质子传导液晶体系的构筑。在上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两性离子液体结构变化对其聚集体形貌和功能的调控作用,构筑了质子传导液晶体系。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烷基链长的咪唑两性离子(CnIPS,n=12,14,16),并通过与不同取代基结构的磺酸(CH3SO3H,C6H5SO3H,CF3SO3H)"中和"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质子的离子液体,探究了抗衡离子结构变化和烷基链长对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聚集行为的影响。其中[C12IpS][CH3SO3H]呈现出最丰富的相行为。这种双亲性离子液体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六角相和Pm3n立方相结构的质子传导液晶。采用POM和SAXS系统研究了这种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液晶体系的相行为并计算了相关机构参数,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液晶微观结构对其电导率和传导机理的影响。液晶有序微观结构的引入显着提高了其电导率,并促成了质子传导由扩散机理向跳跃机理的转变,同时也观察到了基于液晶相变过程的温度响应性质子传导行为。3.聚离子液体微观有序阴离子传导膜的构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烷基链长的可聚合咪唑离子液体(3-n-alkyl-1-vinylimidazoliumbromide,CnVIMBr)。借助于这种离子液体的双亲性,构筑了可聚合的六角液晶相和层状液晶相,通过液晶原位光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自支持的聚离子液体膜。聚离子液体膜中液晶微观结构的保留通过SAXS、POM和SEM表征得到了确认。虽然在C12VIMBr/H20的二元体系中只观察到了六角和层状液晶相,我们在尝试过多种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之后,发现适量对二甲苯的加入可以在C12VIMBr/H20体系中诱导产生可聚合的Im3m双连续立方液晶相,从而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有双连续立方液晶相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对保留有六角、层状和立方液晶微观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的电导率、溶胀率和碱稳定性等测试表明,液晶结构的引入有效改善了其综合性能,与没有液晶结构的对照组相比,具有液晶相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在实现高电导率的同时保持了极低的溶胀率。特别是具有Im3m双连续立方液晶微观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借助于三维连续的氢键网络促成了其氢氧根离子传导由扩散机理向跳跃机理的转变。4.两性离子软模板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受两性离子液体结构特点的启发,通过两性离子与贵金属前驱体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构筑了抗衡离子为贵金属前驱体离子的有序分子聚集体。通过分步还原法控制反应速率,实现了以有序分子聚集体为模板的软模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第一节中,合成了一种分子尾链末端带有羟基的咪唑两性离子,借助于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这种两性离子与等摩尔的HAuC14在水中可以自组装形成多室囊泡。由于羟基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体系中观察到了以囊泡双分子层为模板的金纳米片的自还原过程,并进一步通过两步还原法实现了囊泡到球状金纳米颗粒的形态复制。在第二节中,通过调节两性离子中的阳离子结构,成功得到了抗衡离子为AuCl4-,PtCl62-PdCl42-的蠕虫状胶束体系。并以蠕虫胶束为模板得到了形貌规整的金、铂、钯及其合金的纳米线网络结构。证明了双亲分子有序聚集体作为软模板结构易于调控和普适性的特点。
侯志林[5](2017)在《功能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液体是由阴阳离子所组成的室温有机盐,具有饱和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导电性好、可设计性强等优点。聚离子液体是在离子液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具离子液体的优点以及聚合物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因而应用范围更广,可用于电解质、分散剂、吸附与分离材料、催化、智能材料等方面。分子自组装是指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来得到具有有序结构和功能的分子聚集体的过程,是构建纳米材料重要的方法。将聚离子液体的概念与自组装相结合有望衍生出新的学术增长点。一方面,聚离子液体,特别是具有支化结构的聚离子液体,含有大量的离子化基团,由于这些离子化基团与分子骨架、对离子、同离子以及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同,导致支化聚离子液体内存在大量例如电荷、质量、体积尺寸等方面的不对称性,从而从理论上更容易发生微观相转移来得到独特的组装形貌;另一方面,可以将聚离子液体优异的性能赋予组装体,例如通过简单的离子交换实现对组装体的功能化改性。然而目前,聚离子液体的自组装研究才刚刚开始,特别是超支化聚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还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聚离子液体和支化聚离子液体在合成、性能、自组装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设计合成了两种新颖的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分子,进一步研究了相应的自组装行为及可能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概况如下:1.超支化聚离子液体囊泡的自组装及其对SO32-的检测研究在两亲性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BPO-star-PEO的末端,先后通过与对甲苯磺酰氯的酰化反应和与甲基咪唑的离子化反应,成功在其末端共价接枝以咪唑为阳离子和以甲基苯磺酸基团(OTs)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最后通过和酸性品红分子(AF)的一步阴离子交换反应得到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SP-MIM][AF]。[HSP-MIM][AF]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得到表面富含品红阴离子的囊泡,由于SO2及其衍生物能够和品红分子中的共轭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破坏发色团的分子结构,导致其紫外吸收峰降低,溶液红色消失,因而这种囊泡可作为SO32-的传感器,并兼具裸眼检测和紫外定量检测的能力。此外,由于组装体囊泡所导致的局部富集效应,囊泡型SO2传感器相比品红小分子染料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灵敏的响应性。2.超支化聚离子液体囊泡的自组装及其对CO2的响应研究在超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HPEI的末端,先后通过与α-溴代异丁酰溴的酰化反应和与三烷基膦的离子化反应,成功在其末端共价接枝以三烷基膦为阳离子和以溴离子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得到了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通过调节原料的投料配比以及改变反应条件,得到了一系列不同季膦盐接枝率的超支化聚离子液体,其在水溶液中组装成直径在200 nm左右的囊泡。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组装方法、共组装溶剂、超支化聚离子液体接枝率等因素对组装形貌的影响以及其组装机理。研究发现,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囊泡对CO2具有响应性,而且其响应机制与常规报道不同,具有类似于“河豚”的变形方式。
王晓峰[6](2015)在《聚合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生物分子萃取分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对生命现象的阐述与临床诊断、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生物样品分析中,生物分子往往处于复杂基体中,因此需对其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化。固相萃取是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固相萃取材料,固载化离子液体在样品预处理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离子液体固载效率不高,固载量少常导致分离纯化效率较低,同时固载过程难以保证载体表面完全被离子液体覆盖,造成后续分离纯化的选择性受限。聚合离子液体是一类含有离子液体结构的聚合物,在室温条件下通常为固体,可为上述固载化离子液体在分离纯化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本文将聚合离子液体引入到固相萃取体系中,针对三种不同的生物分子DNA、蛋白质和姜黄色素,制备了不同类型的聚合离子液体,并以此为固相吸附材料建立了相应的选择性萃取分离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聚合离子液体微球聚(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并以该聚合离子液体为固相萃取剂,发展了一种快速分离DNA的方法。聚合离子液体阴离子与DNA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使DNA吸附在制备的聚合离子液体表面,该吸附过程迅速,在1 min之内就可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过程不受样品pH值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聚(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DNA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90.7 μg mg-1,远高于文献中报道的固相萃取剂。以1.0 mol L-1的NaCl溶液为洗脱剂可对吸附后的DNA有效洗脱,DNA的回收率可达80.7%。将该聚合离子液体用于选择性萃取分离大肠杆菌中的质粒DNA,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质粒DNA纯度与商业化试剂盒Plasmid Miniprep Kit提取方法无差异,但提取量明显高于试剂盒方法。(2)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离子液体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该聚合离子液体血红蛋白表现出了较高的吸附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血红蛋白通过配位作用吸附在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的表面,其吸附行为不受样品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对血红蛋白的最大吸附容量高达205.4 mg g-1,高于其他固载化离子液体对血红蛋白的吸附容量。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洗脱液,对吸附在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表面的血红蛋白进行洗脱,洗脱效率为86.3%。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血红蛋白结构在吸附/洗脱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仍为a螺旋。将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实际应用于人全血中血红蛋白的选择性吸附分离纯化,得到了较纯的血红蛋白样本。(3)以可聚合离子液体单体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氯盐为原料,离子液体1,4-丁基-3,3’-二-1-乙烯基咪唑二溴代盐为交联剂,通过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并系统考察了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吸附分离姜黄色素的表现性能。通过调节姜黄色素与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之间的氢键与疏水作用力,实现了姜黄色素在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表面的吸附、洗脱。该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对姜黄素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8.7 μg mg-1,高于其他固相萃取材料对姜黄色素的吸附容量。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成功实现了姜黄粉末样品中姜黄色素的分离与检测。与常规液相萃取法相比较,本研究建立的固相萃取方法具有处理量大、分析基质效应小等特点,为姜黄色素的快速分离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李国强[7](2014)在《共振瑞利散射及共振非线性散射测定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共振光散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测试手段,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强、仪器价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特别青睐。一些国内外学者利用生物大分子上生色团的聚集作用,或是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借静电引力、电荷转移作用及疏水性作用形成二元或多元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强度极大地增强且出现了新的散射光谱的特性,对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重金属离子,染料,表面活性剂,药物等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与测定。本文以染料和表面活性剂为共振探针,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和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构建了测定环境中痕量钴、银、镧、铈的分析体系。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 Co(Ⅱ)-ARS-CPB共振线性及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痕量钴在pH5.4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氯化钴、茜素红(AR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通过静电引力、疏水性作用力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致使整个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信号急速增强,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λex/λem)分别为380nm/380nm、290nm/580nm和578nm/289n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3种散射光强度的增加(ΔIRRS,ΔISOS和ΔIFDS)与Co2+的质量浓度成正比,方法线性范围为0.128~19.2μg/mL(RRS)、0.64~33.28μg/mL(SOS)、0.64~35.84μg/mL(FDS)。同时,体系表现出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对Co2+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015μg/mL(RRS)、0.044μg/mL(SOS)和0.052μg/mL(FDS)。此外,本文以RRS法为例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共存物质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表明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试剂用量少、操作简捷等优点,用于维生素B12中Co2+含量的检测,重复性较好,其样品回收率为100.78%~104.08%。2. Ag(I)-XO-CPB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研究及应用在pH5.0的C6H8O7-Na3C6H5O7缓冲溶液中,带正电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带负电的二甲酚橙(XO)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三元离子缔合物,致使共振瑞利散射(RRS)和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光谱强度迅速增加,其最大RRS,SOS,FDS波长(λex/λem)分别位于467nm/467nm,340nm/680nm,680nm/340nm。实验进一步对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作了详细的探讨,结果显示,SOS和FDS光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体系散射强度的增加(ΔIRRS,ΔISOS和ΔIFDS)在一定范围内与Ag+的质量浓度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线性范围为2.6~19.5μg/mL(RRS)、6.5~91.0μg/mL(SOS和FDS),检出限(3σ)分别为0.0126μg/mL(RRS)、0.1167μg/mL(SOS)、0.1222μg/mL(FDS)。此外,本体系还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与选择性,用于检测实际水样和合成样品中Ag+的含量,结果满意。3. La(III)-CGR-CPB共振瑞利散射、二级和倍频散射光谱法测定镧基于La(III)-CGR-CPB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形成,构建了一种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技术检测环境水样中微量镧的方法。研究表明,以pH3.4的H3PO4为反应介质,硝酸镧与刚果红(CGR)按1:1络合形成配阴离子后,进一步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在静电引力和疏水性作用力下聚集形成分子量和分子体积更大、疏水性效应更强的三元离子缔合物,致使溶液RRS、SOS、FDS强度快速增加,三者最大散射波长(λex/λem)分别位于467nm/467nm,289nm/578nm,540nm/270nm。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分别探讨了不同La3+浓度和体系散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种散射光强度的增加(ΔIRRS,ΔISOS和ΔIFDS)与La3+的质量浓度成比例增大。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296~10.692μg/mL(RRS),0.972~5.508μg/mL(SOS),0.972~6.156μg/mL(FDS),检出限(3σ)分别为0.0143μg/mL(RRS),0.0101μg/mL(SOS),0.0123μg/mL(FDS)。实验对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La(III)-CGR-CPB体系的最大共振瑞利散射峰正好位于紫外吸收峰内,表明体系散射强度的增加是由于散射频率与吸收频率相等而发生共振引起的。此外,该体系展示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与稳定性,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La3+的定量分析,其加标回收率为97.28%~102.89%。4. Ce(III)-CGR-BSA共振线性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研究及应用在pH7.6的NH3·H2O缓冲溶液中,采用共振线性(RRS)和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技术对硝酸铈、刚果红(CGR)、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缔合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扫描范围内单一或两两混合的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强度都十分微弱。然而,三者在静电引力作用下络合生成离子缔合物后,微粒分子量和体积增大、疏水效应加强,致使RRS、SOS、FDS光谱突然增加,并有新的RRS光谱出现。其中,三种散射强度的增加(ΔIRRS,ΔISOS和ΔIFDS)在各自的最大散射波长处(λRRS=278.6nm, λSOS=543.6nm和λFDS=390.6nm)与Ce3+的质量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线性范围均为2.5~12.5μg/mL,对Ce3+的检出限(3σ)为0.0426μg/μg/mL(RRS)、0.1139μg/mL(SOS)和0.4419μg/mL(FDS)。可以看出,RRS法的检出限最低,故本文以RRS法为例探讨了最佳检测条件,考察了离子强度及共存物质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与稳定性,据此发展了一种新的分析痕量Ce3+的RRS、SOS、FDS光谱法。该法用于合成样品及水样中Ce3+含量的定量分析,效果理想。
董人豪[8](2013)在《溶液层状聚集体和界面多孔组装体构筑、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子自组装是“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在分子层次的化学中,自组装如同化学合成,已成为创造新物质和产生新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当今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目前的研究表明,分子自组装过程容易在体相溶液中和二元界面上发生。(1)溶液中的自组装,通常是由两亲分子在体相溶液中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自聚集形成各种复杂的有序组合体,如胶束、囊泡、海绵结构和立方结构等。这些两亲分子包括磷脂、表面活性剂、两亲性聚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通过调控分子结构并结合外界条件改变,从而实现两亲分子在溶液中的可控组装,这也是溶液中自组装的研究热点。(2)界面上的自组装,通常是由各类分子在气/、气/、液/和固/界面上进行有效地组装和排列,如涉及到LB、呼吸图案、化学吸附等组装技术的界面薄膜的构筑,从而制备出多形态、多功能的薄膜器件。另外,通过自组装技术对生物膜或生物相容性界面精确修饰,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体系,并为生物工程材料的构筑提供新的途径。因此,分子自组装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基于对分子自组装的认识,本论文主要包含两方面的研究:(1)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层状聚集体的白组装;(2)两亲性聚合物界面上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构筑。考察各种因素对组装结构的影响,确定溶液聚集体和有序多孔薄膜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组装体的功能应用。通过研究与探索,以期揭示白组装的机理、结构和转换规律,掌握弱相互作用在复杂有序平衡系统中的协同机制,丰富分子自组装的理论,实现结构和功能可控。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自组织和自组装的概念及区别;概述了胶体化学、纳米科学、软物质及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与联系,并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基本知识,包括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弱相互作用力和聚集体形成理论;重点总结了表面活性剂溶液层状聚集体的结构、性质和形成规律;综述了囊泡在材料合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基于水滴模板法构筑的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最后引出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分别研究了两种双长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和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与单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四乙二醇十二烷基醚(C12EO4)水溶液混合体系的相行为、聚集体结构、流变学性质及盐、pH等外界因素对体系的影响,证明了电荷在双层膜结构转变中的重要驱动作用,进一步提供了电荷诱导洋葱状囊泡形成的理论依据。其中,AOT体系含有过量的反离子,而HDEHP体系是典型的无盐体系。由于AOT和HDEHP在分子结构上相似,极性头基面积相近,两体系可以相互证明和补充。[本章第一节]研究发现,AOT/C12EO4体系是典型的非理想混合体系,二者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和溶液中的聚集表现出相互吸引的协同效应。向C12E04的层状相溶液中加入少量AOT,可以诱导平面层状结构自发弯曲形成层数达几十层的密堆积洋葱状囊泡。该超多层囊泡的形成是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非离子双层膜带负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作用抑制膜的Helfrich波动并诱导平面层状结构向囊泡转变。而过量的电荷能够再次诱导囊泡向平面层状结构转变。无机盐NaCl的加入会诱导胶束/层状两相向单一囊泡相转变。原因在于,随着盐的增加,双层膜由于电解质的静电屏蔽作用展现出更大的柔韧性和波动性,溶液的粘弹性随之降低。由此证明,电荷可调控双层膜的柔韧性和波动性,是实现层状聚集体相互转变的重要驱动力。[本章第二节]研究发现,向C12E04层状相中加入低浓度的HDEHP,同样能够诱导平面层状结构转变为囊泡,而且双层膜的层间距随着HDEHP的增加而减小;加入较高浓度的HDEHP,双层膜层间距反而增大,所形成的囊泡相向胶束/层状两相转变。原因在于,浓度较低的HDEHP水解后,插入到C12E04双层膜中使其荷负电,抑制了膜的波动性,诱导层到囊泡的转变;而过量的HDEHP类似中等链长醇等油状物,增溶到囊泡中,使双层膜肿胀波动,诱导囊泡溶液向两相分离。增加HDEHP/C12EO4囊泡溶液的pH值,发现溶液粘弹性和屈服应力值随pH的增加经历一个最大值,而双层膜层间距也随着之先减小后增大。由此判断,双层膜在随着pH增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膜电荷密度饱和的状态。其中在pH=3.78时,溶液转变为密堆积平面层状凝胶。第三部分,合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钙(CDS)和月桂酸铁(FeL3)两种高价金属双链和三链长表面活性剂,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的相行为和聚集结构,分别发现了正相囊泡和反相囊泡的自发形成,并依据囊泡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其在硬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本章第一节]研究了CD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r)在水溶液中的相行为和温度依赖性。对比传统的含一价盐的SDS/TTABr混合体系,CDS体系只能在高温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富集的区域内形成正相囊泡。囊泡的形成是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共同驱动的结果。而钙离子的引入极大降低了囊泡的表面电荷,且钙离子对两个DS的链接作用,使CDS表现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导致高价金属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将草酸二甲酯加入到CDS/TTABr囊泡溶液中,缓慢水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与囊泡溶液中的钙离子相结合,形成具有新颖对称形貌的砖状和星状的CaC2O4·H2O晶体,证明囊泡对溶液中无机晶体的形成和生长起到了调控作用。[本章第二节]研究发现,多支链的金属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铁(FeL3)溶解在CHCl3以及CHCl3/CH3OH等非水溶剂中,能够发生自聚集并形成反相囊泡。传统上,由于有机溶剂挥发较快、凝固点较低以及反相聚集结构极不稳定,通过直接成像技术来表征反相囊泡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在本实验中,当有机溶剂挥发后,溶液中的反相囊泡能够保持其形貌并以固体囊泡的形式存在于基底表面上,因此可以通过TEM、SEM和AFM等技术直接观察。另外,不同溶剂挥发会导致形成不同形貌的中空固体结构,比如塌陷的血红细胞状和空心球壳状。这是溶剂挥发速度不同以及月桂酸铁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共同导致的。本实验不仅证明了多支链高价金属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能够自发形成反相囊泡,也为调控反相囊泡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行为以及由反相囊泡直接制备中空球壳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第四部分,将两种碳氟、碳氢单尾链脂肪酸,即全氟月桂酸(C11F23COOH、PFLA)和月桂酸(CH3(CH2)10COOH、LA),分别与C12EO4在水中混合,构筑无盐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分别研究其相行为、聚集体结构和流变学性质以及温度、pH等外界因素对体系的影响,比较了碳氟、碳氢尾链的不同对层状聚集体的构筑、结构和性质造成的差异。[本章第一节]研究发现,PFLA/C12EO4非理想混合体系在低浓度时仅形成一种混合胶束,且胶束化和表面聚集行为均表现出显着的协同效应。低含量PFLA时,随着总浓度增加,短的线状胶束转变成大的碟状胶束。室温时,增加PFLA含量导致非离子C12E04双层膜自发形成密堆积单层和多层囊泡凝胶,且囊泡分子双层中碳氟链处于流动态。而且囊泡结构非常稳定,当溶剂挥发后,仍能保持原结构并以固态形式存在于空气中。进一步增加PFLA,层状溶液聚集体的相转变温度、层间距等物理化学参数以及囊泡凝胶的屈服应力、弹性和粘性等流变性质,在双层膜分子的空间排列和有效膜电荷密度达到饱和态时出现极值。有趣的是,增加凝胶的pH可实现刚性囊泡向柔软的平面双层结构转变。高稳定性的囊泡凝胶以及pH诱导囊泡凝胶和平面双层之间的相互转变可应用于药物等的运输和可控释放。[本章第二节]研究发现,室温下,LA/C12EO4混合水溶液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相行为。向浓度较低的C12E04平面层状相溶液加入LA,可以诱导形成囊泡相以及多尺度、多组分、多形式的聚集体平衡共存的表面活性剂三水相。向浓度较高的C12E04平面层状相溶液加入LA,可以形成高度长程有序的平面层状溶质液晶,并表现出凝胶的流体性质。另外,LA/C12E04复配体系层状聚集体表现出高度的温度依赖性,其中囊泡只能在较窄的室温范围内自发形成。对比PFLA/C12E04和LA/C12EO4体系,可以发现碳氟/碳氢混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自聚集趋势更明显,所形成的聚集结构也更加稳定,尤其容易形成囊泡凝胶,同时体系抗剪切破坏、温度变化等环境干扰的能力更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第五部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三水相平衡体系(A3PS)的构筑、性质和功能。A3PS是胶体化学中一种重要的三相分离现象,但是有关该体系的研究却在表面活性剂化学中长期被忽视。本工作通过在水溶液中混合商业化的、简单的单尾链阴/非离子或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了表面活性剂三水相体系,从而提供了一个构筑和发展A3PS的普适性方法。而且,我们结合实验现象对其作出了一个规范性的定义,即表面活性剂三水相体系由三个相互分离的均一水相构成,是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一种自发形成的动力学稳定的的三相平衡现象,包含有多尺度、多组分、多种结构形式的稳定共存的表面活性剂自聚集体,如碟状胶束、平面层状结构、双连续海绵结构、囊泡等,其中各相溶液密度、体积分数以及表面活性剂比例和分布各不相同。本工作深入总结了A3PS基本的物理化学参数,加深了对A3PS的理解,发现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比例以及溶液温度、添加剂等因素能有效裁剪A3PS的性质以使其满足不同应用:(1)作为一个潜在的分离和萃取新体系,A3PS在生物工程和染料提取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2)A3PS被用来一步合成和分离不同尺度的CdS纳米线,由此提供了一个制备和收集单分散纳米材料的简单途径;(3)A3PS可以作为合成反应的介质,实现将所得产品富集到一相而其它原料、副产物或杂质被分散到其它相中的理想效果,具有纯化步骤简单的优点。第六部分研究了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界面组装、机理和表面润湿行为。以功能性聚合物为基本单元,制备微米、亚微米多层次的蜂窝状多孔结构,利用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的优良特性,探索蜂窝状多孔膜的化学、光学及电学等方面的性质,对于化学及光学传感器、超疏水材料、滤膜材料、光子晶体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和模板功能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以胆固醇作为侧链的二茂铁基两亲低聚物为构筑基元,通过水滴模板法在气/固界面和气/液界面构筑了高度有序的蜂窝状多孔结构,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薄膜形成的影响,探索蜂窝状薄膜的形成规律;在此基础上,以聚苯乙烯/二苯胺取代的三联苯复合物为构筑基元制备出具有高效固态光致发光性能的自支撑蜂窝状多孔膜,并对两种蜂窝膜的表面润湿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聚合物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在潮湿气流氛围下可以自发形成蜂窝状多孔结构,通过改变湿度、浓度、液滴体积大小、溶剂及铺展方法等参数,可以得到尺寸均匀的、呈六角状排列的2D多孔阵列。通过对蜂窝状多孔结构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多孔阵列从2D向3D转变的连续过程,建立了三维有序多孔阵列形成机制的模型,从而为水滴模板法构筑有序多孔结构的空间维数可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表面润湿行为的研究表明二茂铁基低聚物蜂窝状多孔结构的高疏水性可以通过调节孔的大小和排列来获得。通过机械剥离2D蜂窝状有序多孔膜的表层制备了出具有接近超疏水性质的针垫状阵列结构。第七部分研究了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电化学功能和模板应用。在本工作中,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途径将蜂窝状有序多孔膜应用到胶体颗粒的图案化中。通过结合“自下而上”的界面组装方法—水滴模板法和电化学沉积技术,以二茂铁基低聚物蜂窝状薄膜的有序多孔结构为模板,在微孔的内边缘定向沉积了呈环形图案排列的零维银纳米点和一维银纳米棒,从而构筑了具有分形结构特点的、高度有序的、有机/无机杂化蜂窝状薄膜。该途径的实现是基于二茂铁基低聚物蜂窝状多孔材料自身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行为,而且在对103-的还原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通过考察循环伏安法和恒电势双脉冲法以及不同电解参数对银颗粒形态、尺寸和分布的影响,探讨了Ag+/Ag0转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所构筑的杂合多孔膜同样对103-的还原表现出极为丰富的电化学活性,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对染料分子的催化降解效率。我们相信通过本途径同样可以将其他功能性贵金属纳米颗粒修饰或组装到蜂窝状多孔膜上,如金、铂等,并应用到光电子、传感器和催化等领域。
文阳平[9](2013)在《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农业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农业安全,还严重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与影响人体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威胁人类健康的很多非遗传疾病多与摄入的营养有关,使得农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粮食、蔬菜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营养问题备受关注。传统检测方法诸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及其联用方法虽然灵敏准确,但需要繁琐费时的样品预处理,且仪器昂贵笨重,需专业人员维护与使用,不适于现场在线检测分析。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和实用的监测/检测技术与方法,对农业安全和营养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感技术是现代分析检测中的重要技术,由于其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微型化和连续现场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然而,在生化传感器的构建中,如何选择有效的固定方法和合适的材料决定着生化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等重要性能参数。电子型导电高分子(ECPs),尤其是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噻吩(PTh)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由于其可逆的电化学掺杂与去掺杂、高而稳定的电导率、分子导线效应、可与其它不同固定方法结合及可与多种固定化材料共聚或复合等独特优势已在高效生化传感器的应用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不同新型ECPs传感材料或制备了ECPs复合传感材料,结合各种电化学或光学检测方法,研究了基于不同ECPs的生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及其农业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各种基于PPy、聚3-噻吩乙酸(PTAA)、聚(3,4-乙撑二氧噻)(PEDOT)等ECPs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酶传感器。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ILs)、粘合剂、纳米材料、亲水基团等可不同程度改善酶传感电极的性能。尤其是ECPs纳米复合材料,能很好的发挥其协同生物电催化效应,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单体的水溶解性和聚合电位,ILs能为不溶于水的单体同时提供良好的溶剂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粘合剂等高分子膜能很好的提供生物兼容性和改善PEDOT: PSS膜的水稳定性。抗坏血酸氧化酶(AO)由于其长的寿命和高而稳定的生物活性可作为酶传感器固定生物组分研究的模式生物材料。更为重要的是,PEDOT及其性能优良的功能化衍生物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也为生物活性组分的固定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优异的载体材料或传感材料。(2)以AO为模式酶,PEDOT为的固定化载体,构建各种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磺基阴离子基ILs、Nafion、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颗粒、亲水基团等引入,改善了PEDOT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①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的掺入不仅改善了3,4-乙撑二氧噻(EDOT)的溶解性和聚合电位及其聚合物膜的生物兼容性,而且获得的生物兼容性PEDOT酶膜有利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并应用于蔬菜作物和商业饮料中的VC检测;②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是良好的“绿色”溶剂和支持电解质,它不仅可以解决单体溶解性问题,还可通过掺入PEDOT改善其导电性和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抗干扰性;③Nafion可改善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及其抗干扰性;④纳米材料如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金属纳米颗粒、石墨烯及其氧化物可改善PEDOT膜的电子传递、电催化性能、防止生物分子的泄露;增强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选择性、稳定性等;⑤EDOT衍生物,尤其是羟甲基化EDOT(EDOTM)和羧基化EDOT(EDOT-C4-COOH)不仅有良好的水溶解性和类似EDOT的聚合电位,而且获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可通过功能基团进行生物活性组分的共价固定;⑥通过掺入黏附性聚合物如Nafion、聚乙烯醇等可改善PEDOT:PSS水溶胀性和易分解性等问题,还可解决其构建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是自制电极开发与商业化应用的良好候选者。(3)构建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引入碳材料、金属颗粒、亲水基团等改善PEDOT的性能,构建电化学化学传感电极。PEDOT复合传感电极不仅可解决PEDOT修饰电极弱的电催化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而且也提高了其灵敏度、检测限和稳定性。尤其是PEDOTM和PEDOT-C4-COOH不仅可以和不同材料共沉积或复合,还有利于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已构建的PEDOT-C4-COOH/Cu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农作物和粮食中马来酰肼的检测。改良后的高水稳定性PEDOT:PSS复合电极为电极材料提供了最有前景的平台。(4)构建ECPs荧光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ECPs的分子线放大效应可增强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醇/水溶性ECPs是开发“绿色”荧光传感器的优异材料。醇溶性PBA荧光传感器能高效、特异性识别Pd2+,可实现农作物或农业环境Pd2+的检测。水溶性P9AF荧光传感器可检测Fe3+和不同羧基化合物,通过磷酸盐对其Fe3+猝灭体系进行恢复,可实现二者的区分。通过进一步改良获得的醇溶性PFCA荧光传感器只对Fe3+有高效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这有利于进一步应用于农业中对Fe3+的感测。
吕序强[10](2010)在《由工业废液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工厂废液进行处理,二是用回收的TiCl4制备纳米Ti02。废液处理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纳米Ti02的制备属于纳米科技的范畴,者均是当今社会和科技所面临的两大课题。本文对某公司TiCl4/MgCl2型聚烯烃催化剂生产废液进行分析,测定了其化学成分,通过对各成分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分析,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制定了合理的回收利用方案,分离回收了正癸烷和TiCl4。回收的正癸烷返回生产装置使用,回收的TiCl4水溶液制备纳米TiO2,将制备TiO2产生的稀盐酸送到公司其它生产装置利用,避免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基本实现零排放。本文对由回收的TiCl4水溶液制备纳米TiO2的工艺进行了探索,分别考察了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煅烧和后处理等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出结晶度好、晶粒尺寸在10~40m之间、粒度分布较窄、比表面积为104.3m2/g的金红石型纳米级TiO2,按原始废液中的TiCl4含量计算,TiO2收率为96.1%。
二、最具功能潜力的表面活性剂组——阴阳离子对表面活性剂结合体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具功能潜力的表面活性剂组——阴阳离子对表面活性剂结合体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吡咯、碳气凝胶的二硫化钼复合物制备及去除六价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铬污染现状 |
1.2.1 铬的性质、危害 |
1.2.2 六价铬污染来源 |
1.3 铬去除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4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概述 |
1.4.1 二硫化钼的结构与特性 |
1.4.2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3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应用 |
1.4.4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复合改性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立论基础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吡咯/二硫化钼复合物去除六价铬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Py/MoS_2的制备 |
2.2.4 PPy/MoS_2的表征 |
2.2.5 PPy/MoS_2去除Cr(Ⅵ)的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2.2.6 PPy/MoS_2降解染料的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Py/MoS_2的表征 |
2.3.2 PPy/MoS_2去除Cr(Ⅵ)的性能 |
2.3.3 PPy/MoS_2去除Cr(Ⅵ)的过程研究 |
2.4 PPy/MoS_2对染料的催化降解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碳气凝胶/二硫化钼复合物去除六价铬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A/MoS_2的制备 |
3.2.4 CA/MoS_2的表征 |
3.2.5 CA/MoS_2去除Cr(Ⅵ)的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A/MoS_2的表征 |
3.3.2 CA/MoS_2去除Cr(Ⅵ)的性能 |
3.3.3 CA/MoS_2去除Cr(Ⅵ)的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稠油开采和油污清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1.2 稠油的简介 |
1.2.1 稠油的含义和归类 |
1.2.2 稠油的组成和影响粘度的因素 |
1.2.3 目前国内外稠油降粘方法 |
1.2.4 乳化剂的优选 |
1.3 油层损害的简介 |
1.4 含油固废的简介 |
1.4.1 含油固废的分类、来源及性质 |
1.4.2 含油固废的处理方法 |
1.5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和微乳液 |
1.5.1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
1.5.2 微乳液结构和类型 |
1.5.3 微乳液的形成理论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稠油乳化降粘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稠油的物性及粘温关系测定 |
2.3.1.1 稠油物性的测定 |
2.3.1.2 稠油粘温曲线的测定 |
2.3.2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型降粘剂的制备 |
2.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3.4 界面张力的测定 |
2.3.5 稠油乳化降粘实验 |
2.3.6 稠油乳液静置稳定性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稠油的物性及流变 |
2.4.1.1 稠油的基本物性 |
2.4.1.2 稠油的粘温曲线 |
2.4.1.3 剪切速率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2.4.1.4 不同温度下稠油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2.4.2 D-OA与AES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 |
2.4.3 D-OA与AES混合体系的界面活性 |
2.4.4 稠油的乳化降粘效果评价 |
2.4.4.1 总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
2.4.4.2 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
2.4.4.3 温度对D-OA和AES混合溶液性能的影响 |
2.4.4.4 盐种类及矿化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
2.4.5 稠油乳液的静置稳定性 |
2.4.5.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2.4.5.2 油水比对静置稳定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室内研究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及油污去除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单相O/W型微乳液的制备 |
3.3.2 微乳液电导率的研究 |
3.3.3 绘制O/W型单相微乳液的三元相图 |
3.3.4 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对单相O/W型微乳液增溶能力的影响 |
3.3.5 醇对单相O/W型微乳液增溶能力的影响 |
3.3.6 螯合剂对单相O/W型微乳液耐钙盐能力的影响 |
3.3.7 单相O/W型微乳液改变界面润湿性 |
3.3.8 室内模拟解除稠油损害 |
3.3.9 室内模拟清洗油基泥浆 |
3.3.10 室内模拟清洗含油污泥 |
3.3.11 室内模拟清洗水基钻屑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相水包油型微乳液 |
3.4.2 微乳液的类型 |
3.4.3 不同油相对单相O/W型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3.4.4 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对单相O/W型微乳液增溶能力的影响 |
3.4.5 醇对单相O/W型微乳液增溶能力的影响 |
3.4.6 螯合剂对单相O/W型微乳液耐钙盐能力的影响 |
3.4.7 单相O/W型微乳液对界面润湿性的影响 |
3.4.8 室内模拟解除稠油损害 |
3.4.9 室内模拟清洗油基泥浆 |
3.4.10 室内模拟清洗含油污泥 |
3.4.11 室内模拟清洗水基钻屑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纺丝油剂乳液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丝油剂 |
1.2.1 国内纺丝油剂发展现状 |
1.2.2 国外纺丝油剂发展现状 |
1.3 乳液体系 |
1.3.1 乳状液 |
1.3.2 微乳状液 |
1.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4.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4.3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1.4.4 复配离子表面活性剂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乳液制备 |
2.3.2 乳液性能测试 |
2.3.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高浓油剂耐磨性以及平滑性的影响 |
2.3.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纤维表面的摩擦性的影响 |
第三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选择最佳的乳化剂比例 |
3.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粒径大小的影响 |
3.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3.4.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3.4.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型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润湿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4.2.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乳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4.2.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型对乳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4.2.3 酯含量对乳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4.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接触角的影响 |
4.3.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乳液接触角的影响 |
4.3.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型对乳液接触角的影响 |
4.3.3 酯含量对乳液接触角的影响 |
4.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润湿时间的影响 |
4.4.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乳液润湿时间的影响 |
4.4.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型对乳液润湿时间的影响 |
4.4.3 酯含量对乳液润湿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电导率及粘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
5.2.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
5.2.2 离子型表面活性类型剂对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
5.2.3 酯含量对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
5.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5.3.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5.3.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型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5.3.3 酯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油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6.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油剂性能的的影响 |
6.3.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油剂油膜强度的影响 |
6.3.2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油剂摩擦力及摩擦系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4)两性离子液体的自组装结构及其功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液体 |
1.2.1 离子液体概述 |
1.2.2 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与功能化 |
1.2.3 两性离子液体 |
1.2.4 聚离子液体 |
1.3 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1 双亲分子有序聚集体概述 |
1.3.2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3 离子液体作为组装基元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3.1 胶束 |
1.3.3.2 囊泡 |
1.3.3.3 液晶 |
1.4 离子液体液晶中高效离子传导通道的构筑与调控 |
1.4.1 离子液体液晶中高效离子传导通道的构筑 |
1.4.2 刺激响应型离子液体液晶 |
1.4.3 离子液体液晶中高效离子传导通道的定向控制 |
1.4.4 可聚合离子液体液晶的构筑 |
1.4.5 离子液体液晶在不同电化学装置中的应用 |
1.5 以分子有序聚集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
1.5.1 软模板法概述 |
1.5.2 胶束、囊泡软模板 |
1.5.3 液晶软模板 |
1.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咪唑类两性离子液体自组装的锂离子液晶电解质的构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3-(1-十二烷基-3-咪唑)丙磺酸盐(C_(12)IPS)的合成 |
2.2.3 离子液体与液晶样品的制备 |
2.2.4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液晶相态的表征 |
2.3.2 浓度对液晶结构参数的影响 |
2.3.3 液晶微观结构对电导率和传导机理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敏型质子传导液晶体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3.2.3 液晶样品的制备 |
3.2.4 实验仪器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抗衡离子结构对离子液体熔点的影响 |
3.3.2 液晶相态的表征 |
3.3.3 液晶相转变对电导率和传导机理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可聚合离子液体自组装的微观有序阴离子传导膜的构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离子液体单体的合成 |
4.2.3 相图的绘制 |
4.2.4 液晶原位聚合 |
4.2.5 实验仪器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元液晶相态的表征 |
4.3.2 液晶微观结构的固定 |
4.3.3 三元立方液晶相的构筑与表征 |
4.3.4 微观有序阴离子传导膜的性能评价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两性离子自组装的软模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两性离子的合成 |
5.2.3 实验仪器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囊泡软模板的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 |
5.3.2 囊泡表面金纳米片的形成 |
5.3.3 分步还原法合成金纳米球 |
5.3.4 蠕虫软模板的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 |
5.3.5 蠕虫软模板制备贵金属纳米线网络结构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巧及答辩情况表 |
(5)功能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 |
1.1.1 离子液体的简介 |
1.1.2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分类 |
1.1.3 离子液体的合成 |
1.1.4 离子液体的性质与应用 |
1.2 聚离子液体 |
1.2.1 聚离子液体的简介 |
1.2.2 聚离子液体的性质 |
1.2.3 聚离子液体的合成 |
1.2.4 聚离子液体的应用 |
1.3 支化聚离子液体的自组装及应用的研究 |
1.3.1 自组装的定义 |
1.3.2 支化离子液体的组装形貌及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囊泡的自组装及其对SO_3~(2-)的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
2.2.2 两亲性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BPO-star-PEO的合成 |
2.2.3 离子液体修饰的超支化聚醚的合成 |
2.2.4 含酸性品红的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SP-MIM][AF]的制备 |
2.2.5 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SP-MIM][AF]的水相自组装 |
2.2.6 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两亲性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BPO-star-PEO的合成与表征 |
2.3.2 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BPO-star-PEO-OTs的合成与表征 |
2.3.3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SP-MIM][OTs]的合成与表征 |
2.3.4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SP-MIM][AF]的合成与表征 |
2.3.5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SP-MIM][AF]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
2.3.6 [HSP-MIM][AF]囊泡检测SO_3~(2-)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囊泡的自组装及其对CO_2的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
3.2.2 超支化共聚物HPEI-Br的合成 |
3.2.3 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的合成 |
3.2.4 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的水相自组装 |
3.2.5 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的表征 |
3.3.2 超支化共聚物HPEI-Br的合成与表征 |
3.3.3 两亲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的合成与表征 |
3.3.4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
3.3.5 超支化聚离子液体[HPEI-P][Br]囊泡的组装机理 |
3.3.6 [HPEI-P][Br]囊泡对CO_2的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聚合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生物分子萃取分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杂样品预处理 |
1.1.1 样品预处理简介 |
1.1.2 萃取分离法 |
1.2 离子液体 |
1.2.1 离子液体简介 |
1.2.2 离子液体在样品预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
1.3 固载化离子液体 |
1.3.1 固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 |
1.3.2 固载化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 聚合离子液体简介 |
1.4.1 聚合离子液体的制备 |
1.4.2 聚合离子液体的应用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聚(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分离纯化质粒DNA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溶液配制 |
2.2.4 聚(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制备 |
2.2.5 聚(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表征 |
2.2.6 DNA的分离纯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1-乙烯基-3-(2-甲氧基-2-乙氧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表征 |
2.3.2 DNA的吸附性能研究 |
2.3.3 DNA的洗脱 |
2.4 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分离纯化 |
2.4.1 细菌的培养、收集和裂解 |
2.4.2 质粒DNA粗液的提取 |
2.4.3 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选择性分离纯化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选择性分离血红蛋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设备 |
3.2.2 实验试剂 |
3.2.3 溶液配制 |
3.2.4 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的制备 |
3.2.5 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的表征 |
3.2.6 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对蛋白质的选择性分离研究 |
3.2.7 圆二色光谱测定 |
3.2.8 全血中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的表征 |
3.3.2 聚(3-十二烷基-1-乙烯基)咪唑溴盐对血红蛋白的吸附性能考察 |
3.3.3 血红蛋白的洗脱 |
3.3.4 圆二色光谱分析 |
3.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分离纯化姜黄色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溶液配制 |
4.2.4 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的制备 |
4.2.5 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的表征 |
4.2.6 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用于姜黄素的分离纯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的表征 |
4.3.2 交联型离子液体共聚物对姜黄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
4.3.3 姜黄素的洗脱 |
4.4 吸附机理考察 |
4.5 姜黄样品中姜黄色素的分离纯化 |
4.5.1 姜黄色素的鉴定 |
4.5.2 姜黄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共振瑞利散射及共振非线性散射测定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概述 |
1.2.1 光的散射现象 |
1.2.2 瑞利散射及共振瑞利散射 |
1.2.3 共振非线性散射 |
1.2.4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实验方法 |
1.3 共振光散射技术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 |
2 CO(Ⅱ)‐ARS‐CPB 共振线性及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痕量钴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2.3.1 RRS光谱 |
2.3.2 SOS和 FDS 光谱 |
2.4 实验条件优化 |
2.4.1 介质选择及酸度的影响 |
2.4.2 茜素红用量的影响 |
2.4.3 CPB用量的影响 |
2.4.4 温度的影响及其稳定性 |
2.4.5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2.4.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2.5 方法选择性 |
2.6 散射增强原因探讨 |
2.7 标准曲线绘制 |
2.8 实际样品分析 |
2.9 实验结论 |
3 AG(I)‐XO‐CPB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研究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3.3.1 RRS光谱 |
3.3.2 SOS和 FDS 光谱 |
3.4 实验条件优化 |
3.4.1 介质选择及酸度的影响 |
3.4.2 CPB用量的影响 |
3.4.3 二甲酚橙用量的影响 |
3.4.4 反应速度及试剂加入顺序 |
3.4.5 重现性和稳定性 |
3.4.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5 方法选择性 |
3.6 散射增强原因探讨 |
3.7 标准曲线 |
3.8 实际样品分析 |
3.9 实验结论 |
4 LA(Ⅲ)‐CGR‐CPB 共振瑞利散射、二级和倍频散射光谱法测定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4.3.1 RRS光谱 |
4.3.2 SOS和 FDS 光谱 |
4.4 实验条件优化 |
4.4.1 介质选择及酸度的影响 |
4.4.2 CPB用量的影响 |
4.4.3 刚果红用量的影响 |
4.4.4 离子强度的影响 |
4.4.5 反应时间及缔合物的稳定性 |
4.5 方法选择性 |
4.6 散射增强原因探讨 |
4.7 标准曲线 |
4.8 实际样品分析 |
4.9 实验结论 |
5 CE(Ⅲ)‐CGR‐BSA 共振线性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研究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和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5.3.1 RRS光谱 |
5.3.2 SOS和 FDS 光谱 |
5.4 实验条件优化 |
5.4.1 介质选择及酸度的影响 |
5.4.2 刚果红用量的影响 |
5.4.3 BSA用量的影响 |
5.4.4 温度的影响 |
5.4.5 反应时间及其稳定性 |
5.4.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5.5 方法选择性 |
5.6 标准曲线绘制 |
5.7 散射增强原因探讨 |
5.8 实际样品分析 |
5.9 实验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溶液层状聚集体和界面多孔组装体构筑、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组织(或自组装) |
1.2 胶体化学 |
1.3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
1.3.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 |
1.3.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1.3.3 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作用力 |
1.3.3.1 疏水力 |
1.3.3.2 静电力 |
1.3.3.3 氢键 |
1.3.3.4 范德华力 |
1.3.4 表面活性剂溶液聚集体的形成理论 |
1.3.4.1 头基面积的优化和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
1.3.4.2 双层膜曲面弹性理论及囊泡自发形成热力学 |
1.3.5 表面活性剂相图 |
1.4 表面活性剂层状聚集体 |
1.4.1 碟状胶束(Disks) |
1.4.2 海绵相(L_3-phase) |
1.4.3 层状溶致液晶(Lα-phase) |
1.4.4 囊泡(Vesicles) |
1.4.4.1 囊泡形成动力学 |
1.4.4.2 非球形囊泡的自发形成 |
1.5 囊泡在材料合成领域中的应用 |
1.5.1 囊泡模板功能概述 |
1.5.2 囊泡内腔中纳米晶体的合成 |
1.5.3 囊泡双层膜间无机材料的合成 |
1.5.4 囊泡外表面中空材料的合成 |
1.5.5 囊泡作为反应模板诱导晶体生长 |
1.5.6 囊泡双层膜间的聚合反应 |
1.5.7 囊泡在材料合成中的基本观点 |
1.6 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组装 |
1.6.1 水滴模板法的建立 |
1.6.2 水滴模板法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
1.6.2.1 提高薄膜稳定性 |
1.6.2.2 表面改性及生物功能 |
1.6.2.3 滤膜功能 |
1.6.2.4 疏水功能 |
1.6.2.5 模板功能 |
1.7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尾链阴离子和单尾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电荷诱导的洋葱状囊泡、流变性质及影响因素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AOT/C_(12)EO_4/H_2O体系电荷诱导的洋葱状囊泡及流变学性质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实验药品 |
2.1.1.2 相行为研究 |
2.1.1.3 表面张力测定 |
2.1.1.4 偏光显微镜观察 |
2.1.1.5 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SAXS) |
2.1.1.6 氘代核磁共振(~2H NMR)测试 |
2.1.1.7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观察(FF-TEM) |
2.1.1.8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 |
2.1.1.9 流变学测定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表面化学性质和混合胶束 |
2.1.2.2 相行为和微结构 |
2.1.2.3 层状相溶液的流变性质 |
2.1.2.4 电荷对电中性双层膜的影响 |
2.1.2.5 无机盐对相行为的影响 |
2.1.3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HDEHP/C_(12)EO_4/H_2O体系电荷诱导的囊泡及流变学性质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实验药品 |
2.2.1.2 实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相行为研究 |
2.2.2.2 聚集结构确认 |
2.2.2.3 囊泡溶液的流变性质 |
2.2.2.4 电荷的影响 |
2.2.2.5 pH的影响 |
2.2.3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高价金属表面活性剂的正相囊泡和反相囊泡及其在材料制备中的功能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CDS/TTABr/H_2O体系囊泡的构筑及模板效应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实验药品 |
3.1.1.2 相行为研究和囊泡的制备 |
3.1.1.3 表面张力测定 |
3.1.1.4 偏光显微镜观察 |
3.1.1.5 电导测定 |
3.1.1.6 流变测定 |
3.1.1.7 负染色TEM观察 |
3.1.1.8 冷冻蚀刻电镜(FF-TEM)观察 |
3.1.1.9 草酸钙晶体的制备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CDS水溶液中胶束化 |
3.1.2.2 CDS/TTABr/H_2O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
3.1.2.3 阴/阳离子复配体系囊泡的构筑 |
3.1.2.4 温度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 |
3.1.2.5 囊泡相中制备草酸钙晶体 |
3.1.2.6 囊泡对草酸钙结晶的调控机制 |
3.1.3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月桂酸铁反相囊泡的构筑及中空球壳材料的制备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实验药品 |
3.2.1.2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碳氢、碳氟单尾链脂肪酸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中层状聚集体的构筑、转变与性质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PFLA/C_(12)EO_4/H_2O体系平面双层与囊泡凝胶的相互转变及其流变性质研究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实验药品 |
4.1.1.2 相行为研究 |
4.1.1.3 表面张力测定 |
4.1.1.4 pH测定 |
4.1.1.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1.1.6 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SAXS) |
4.1.1.7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观察(FF-TEM) |
4.1.1.8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 |
4.1.1.9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AFM) |
4.1.1.10 流变学测定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相行为和微结构 |
4.1.2.2 平面层状相向囊泡凝胶转变 |
4.1.2.3 DSC测量 |
4.1.2.4 膜电荷变化的影响 |
4.1.2.5 改变pH诱导囊泡凝胶向平面层状相转变 |
4.1.3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LA/C_(12)EO_4/H_2O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质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实验药品 |
4.2.1.2 相行为研究 |
4.2.1.3 实验技术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相行为研究 |
4.2.2.2 层状聚集体结构确认 |
4.2.2.3 层状相溶液流变性质 |
4.2.2.4 温度对层状聚集体的影响 |
4.2.3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碳氢、碳氟体系聚集行为和溶液性质的比较 |
4.3.1 胶束化和溶液表面性质比较 |
4.3.2 相行为、聚集结构和流变性的比较 |
4.3.3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三水相平衡体系的构筑、结构表征及功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相行为观察 |
5.2.3 相组成分析 |
5.2.4 动态光散射(DLS) |
5.2.5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ryo-TEM) |
5.2.6 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观察(FF-TEM) |
5.2.7 合成CdS纳米线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exapon N_(70)/C_(14)DMAO/HCOOH/H_2O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A3PS的构筑 |
5.3.2 LA/C_(12)EO_4/H_2O无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A3PS的构筑 |
5.3.3 SL/TTABr/H_2O传统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A3PS的构筑 |
5.3.4 表面活性剂三水相平衡体系(A3PS)的影响因素 |
5.3.5 表面活性剂三水相平衡体系(A3PS)的再认识 |
5.3.6 一步合成和分离多尺度CdS纳米线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界面组装、机理和表面润湿行为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 |
6.2.2 蜂窝状多孔结构的构筑 |
6.2.3 蜂窝状多孔结构的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气/固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构筑及影响因素 |
6.3.1.1 气/固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 |
6.3.1.2 溶剂对有序多孔结构的影响 |
6.3.1.3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特殊缺陷 |
6.3.1.4 湿度对有序多孔结构的影响 |
6.3.1.5 浓度对有序多孔结构的影响 |
6.3.1.6 挥发时间对有序多孔结构的影响 |
6.3.2 气/液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构筑 |
6.3.2.1 气/液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形貌 |
6.3.2.2 气/液界面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的构筑机理 |
6.3.3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表面润湿行为 |
6.3.4 蜂窝状有序多孔结构从2D到3D的转变 |
6.3.5 光致发光的自支撑蜂窝状多孔膜及其表面疏水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蜂窝状有序多孔材料的电化学功能及模板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药品 |
7.2.2 蜂窝多孔膜的制备 |
7.2.3 电催化原理 |
7.2.4 电化学性质测试 |
7.2.5 电化学沉积方法 |
7.2.6 蜂窝膜表面电化学沉积Ag纳米颗粒 |
7.2.7 蜂窝膜形貌及性质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蜂窝状膜的构筑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
7.3.2 蜂窝状低聚物多孔膜的电催化活性 |
7.3.3 循环伏安法沉积Ag纳米颗粒 |
7.3.4 恒电势双脉冲沉积Ag纳米颗粒 |
7.3.5 Ag纳米颗粒修饰的蜂窝多孔膜的催化活性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件 |
附录 |
(9)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农业中营养物质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
1.1.1 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
1.1.2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
1.1.3 现存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生化物传感器简介 |
1.2.1 传感器的概念与分类 |
1.2.2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史 |
1.2.3 生化传感器的组成与原理 |
1.2.4 生化传感器的类型 |
1.2.5 生化传感器的制备 |
1.2.6 生化传感器的应用 |
1.2.7 生化传感器的现状与前景 |
第三节 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简介 |
1.3.1 CPs 的概念与特点 |
1.3.2 CPs 的分类 |
1.3.3 ECPs 的导电机理 |
1.3.4 ECPs 的制备方法与机理 |
1.3.5 ECPs 的表征方法 |
1.3.6 ECPs 的性能与应用 |
1.3.7 ECPs 的挑战与机遇 |
第四节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ECPs电化学酶传感复合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
第一节PPy-MWCNTs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试剂 |
2.1.1.2 电化学实验 |
2.1.1.3 酶电极的制备 |
2.1.1.4 仪器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生物传感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2.1.2.2 生物传感电极的生物电催化行为 |
2.1.2.3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2.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2.1.3 结论 |
第二节 PEDOT-MWCNTs的安培型GO传感器的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生物电极的制备 |
2.2.1.3 谷氨酸的安培检测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生物传感电极的伏安行为 |
2.2.2.2 生物传感电极的阻抗图谱 |
2.2.2.3 生物传感电极的参数优化 |
2.2.2.4 生物传感电极的性能分析 |
2.2.2.5 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 |
2.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羟甲基衍生物的电化学AO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试剂与仪器 |
2.3.1.2 EDOTM 的合成 |
2.3.1.3 电化学实验 |
2.3.1.4 酶电极的构建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EDOT 和 EDOTM 在[Emim][EtSO4] 中的电聚合 |
2.3.2.2 PEDOT 和 PEDOTM 膜的电化学性质 |
2.3.2.3 PEDOT 和 PEDOTM 酶电极的生物电催化 |
2.3.2.4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 VC 电化学检测 |
2.3.2.5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生物亲和性 |
2.3.2.6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特异性 |
2.3.3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PEDOT:PSS电化学HRP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开发 |
2.4.1 实验部分 |
2.4.1.1 药品与仪器 |
2.4.1.2 电化学实验 |
2.4.1.3 复合电极的制备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PEDOT:PSS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
2.4.2.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2.4.2.3 pH 值的优化 |
2.4.2.4 H2O2的电催化还原 |
2.4.2.5 稳定性 |
2.4.3 结论 |
第五节 PTh类衍生物安培型酶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2.5.1 实验部分 |
2.5.1.1 试剂与仪器 |
2.5.1.2 EDOT-C_4-COOH 的合成 |
2.5.1.3 电化学实验 |
2.5.1.4 酶电极的构建 |
2.5.2 结果与讨论 |
2.5.2.1 PTAA/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2 PTAA/G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3 PEDOTM-MWCNTs/GOD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4 PEDOT-C4-COOH/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5 其它 PEDOT 衍生物安培型 AO 生物传感器 |
2.5.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与仪器 |
3.1.1.2 电化学实验 |
3.1.1.3 酶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3.1.1.4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试 |
3.1.1.5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1.1.6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测定 |
3.1.1.7 蔬菜作物中 VC 含量测定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AO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3.1.2.2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3.1.2.3 VC 的检测与分析 |
3.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3.1.2.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3.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硫酸酯类离子液体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剂与仪器 |
3.2.1.2 电化学测量 |
3.2.1.3 PEDOT-EtSO4基底的电化学制备 |
3.2.1.4 GCE/PEDOT-EtSO4/AO/Nafion 的制备 |
3.2.1.5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量 |
3.2.1.6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2.1.7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Emim][EtSO_4]浓度对 EDOT 电化学聚合的影响 |
3.2.2.2 PEDOT-EtSO_4膜的电化学行为 |
3.2.2.3 VC 检测 |
3.2.2.4 VC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3.2.2.5 商业果汁中 VC 的检测 |
3.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离子液体微乳液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PEDOT三明治复合膜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试剂与仪器 |
3.4.1.2 AO 三明治复合电极的构建 |
3.4.1.3 标样和实际样品中 VC 的检测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自备电极的表面形貌 |
3.4.2.2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电催化性能 |
3.4.2.3 AO 合修饰电极的的工作机理 |
3.4.2.4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工作电位 |
3.4.2.5 VC 的检测 |
3.4.2.6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动力学 |
3.4.2.7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兼容性 |
3.4.2.8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
3.4.2.9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专一性 |
3.4.2.10 实际样品分析应用 |
3.4.3 结论 |
第五节 基于商业化PEDOT:PSS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及其传感应用 |
3.5.1 实验部分 |
3.5.1.1 试剂与仪器 |
3.5.1.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
3.5.1.3 电化学测量和实际样品中的 VC 含量检测 |
3.5.1.4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检测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2.1 PEDOT:PSS-Nafion 膜的二次电化学掺杂 |
3.5.2.2 Nafion 在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作用 |
3.5.2.3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水稳定性 |
3.5.2.4 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电化学催化活性 |
3.5.2.5 生物传感器的线性关系和动力学 |
3.5.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
3.5.2.7 生物传感器的保存稳定性 |
3.5.2.8 生物传感器的特定性 |
3.5.2.9 生物传感器在商业果汁中的应用 |
3.5.3 结论 |
第六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功能化基团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3.6.1 实验部分 |
3.6.1.1 试剂和电化学测量 |
3.6.1.3 PEDOTM 膜的电化学制备 |
3.6.1.4 复合生物电极的制备 |
3.6.1.5 实际样品的制备与仪器 |
3.6.2 结果与讨论 |
3.6.2.1 EDOTM 的电化学聚合 |
3.6.2.2 PEDOTM 的阻抗图 |
3.6.2.3 VC 的生物电催化 |
3.6.2.4 VC 的检测 |
3.6.2.5 生物传感器的动力学 |
3.6.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
3.6.2.7 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 |
3.6.2.8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
3.6.3 基于 PEDOTM 的电化学 AO 生物传感器的改良 |
3.6.4 基于其它生物兼容性基团修饰的 PEDOT 电化学 AO 传感器 |
3.6.5 结论 |
第七节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
3.7.1 实验部分 |
3.7.1.1 试剂与仪器 |
3.7.1.2 电化学实验 |
3.7.1.3 酶电极的制备 |
3.7.2 结果与讨论 |
3.7.2.1 MWCNT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2 SWCNTs-PEDOT/AO/Nafion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3 AuNP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4 Graphene-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PEDOT-C4-COOH纳米复合材料的马来酰肼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试剂与仪器 |
4.1.1.2 EDOT-C4-COOH 的合成 |
4.1.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1.1.4 传感电极的制备 |
4.1.1.5 实际样品的制备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复合电极的制备 |
4.1.2.2 复合电极的性能与形貌 |
4.1.2.3 MH 的电化学行为 |
4.1.2.4 MH 的检测分析 |
4.1.2.5 传感电极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
4.1.2.6 传感电极的农业应用 |
4.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PEDOT:PSS复合电极的儿茶酚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改良185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试剂和仪器 |
4.2.1.2 PEDOT:PSS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1.3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1.4 PEDOT:PSS 传感复合电极的制备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PEDOT:PSS 修饰电极对 CC 的电化学检测 |
4.2.2.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对 CC 干扰物的区分测定 |
4.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纳米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改良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试剂与仪器 |
4.3.1.2 电化学实验 |
4.3.1.3 电极的构建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检测 |
4.3.2.2 3-吲哚乙酸的电化学检测 |
4.3.2.3 色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
4.3.2.4 贝螺杀的电化学检测 |
4.3.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CPs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聚苯绕蒽酮的Pd~(2+)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5.1.1 实验部分 |
5.1.1.1 材料 |
5.1.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
5.1.1.3 PBA 膜的电化学制备 |
5.1.1.4 实际样品的制备 |
5.1.1.5 PBA 对 Pd2+的荧光传感机理 |
5.1.1.6 仪器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PBA 对 Pd~(2+)的传感检测 |
5.1.2.2 PBA 对 Pd~(2+)的特异性识别 |
5.1.2.3 农业应用 |
5.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聚芴衍生物的Fe~(3+)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5.2.1 实验部分 |
5.2.1.1 材料与仪器 |
5.2.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
5.2.1.3 荧光 ECPs 的制备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荧光 P9AF 溶液的 pH 影响 |
5.2.2.2 基于 P9AF 溶液的 Fe~(3+)检测 |
5.2.2.3 P9AF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5.2.2.4 P9AF 荧光传感机理 |
5.2.2.5 基于 PFCA 溶液的 Fe~(3+)检测 |
5.2.2.6 PFCA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5.2.2.7 PFCA 荧光传感机理 |
5.2.2.8 Fe~(3+)荧光传感性能评估 |
5.2.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的科研成绩 |
致谢 |
(10)由工业废液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
1.2 纳米粒子基本特性 |
1.3 纳米TiO_2的晶型结构 |
1.4 纳米TiO_2的性能及应用 |
1.4.1 光化学作用 |
1.4.2 作为催化剂载体 |
1.4.3 屏蔽紫外线 |
1.4.4 防污自清洁作用 |
1.4.5 广谱抗菌性 |
1.4.6 独特的颜色效应 |
1.4.7 作为传感器材料 |
1.4.8 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原料 |
1.4.9 在功能陶瓷中的应用 |
1.5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 |
1.5.1 液相法 |
1.5.1.1 直接沉淀法 |
1.5.1.2 均匀沉淀法 |
1.5.1.3 溶胶—凝胶法 |
1.5.1.4 加热水解工艺 |
1.5.1.5 微乳液法 |
1.5.1.6 水热法 |
1.5.2 气相法 |
1.5.2.1 气相氧化法 |
1.5.2.2 气相热解法 |
1.5.2.3 气相水解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2 拟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化学试剂及实验设备 |
2.1.1 试剂及药品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 |
2.2.1 油层有机物分析 |
2.2.2 水层金属元素分析 |
2.2.3 晶型及晶粒尺寸的分析 |
2.2.4 平均晶粒尺寸的计算 |
2.2.5 金红石型含量的计算 |
2.2.6 热分析 |
2.2.7 形貌的测定 |
2.2.8 比表面积的测定 |
2.3 废液成分分析及实验回收方案设计 |
2.3.1 废液成分初步分析 |
2.3.2 回收流程 |
2.4 正癸烷的回收与精制 |
2.5 纳米TiO_2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用水处理废液工艺条件的考察 |
3.1.1 温度控制 |
3.1.2 用水量的考察 |
3.2 用TiCl_4制备纳米TiO_2粉体条件的探索 |
3.2.1 TiCl_4储备液的配制 |
3.2.2 起始反应浓度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2.5 煅烧温度的影响 |
3.2.6 TiO_2热分析 |
3.3 将所得条件应用于回收的TiCl_4储备溶液 |
3.3.1 由回收TiCl_4制备TiO_2的XRD分析 |
3.3.2 由回收TiCl_4制备TiO_2的TEM分析 |
3.3.3 由回收TiCl_4制备TiO_2的比表面积分析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最具功能潜力的表面活性剂组——阴阳离子对表面活性剂结合体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吡咯、碳气凝胶的二硫化钼复合物制备及去除六价铬研究[D]. 郭秦铭.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稠油开采和油污清洗中的应用[D]. 朱亚超. 山东大学, 2018(01)
- [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纺丝油剂乳液性能的影响[D]. 邵建楠.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4]两性离子液体的自组装结构及其功能化研究[D]. 高新培. 山东大学, 2017(08)
- [5]功能性超支化聚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D]. 侯志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6]聚合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生物分子萃取分离的研究[D]. 王晓峰. 东北大学, 2015(07)
- [7]共振瑞利散射及共振非线性散射测定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D]. 李国强. 重庆大学, 2014(04)
- [8]溶液层状聚集体和界面多孔组装体构筑、结构和性能研究[D]. 董人豪. 山东大学, 2013(10)
- [9]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D]. 文阳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3(12)
- [10]由工业废液制备纳米二氧化钛[D]. 吕序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