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途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俞[1](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郭兴利[2](2019)在《典型水土流失区农户生计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以宁化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严重制约着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桎梏之一。如何在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高效稳定的发展农业,是国内外相似地区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既能治理水土流失,又能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社会各界一直在探索的水土保持问题。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多了一种可能性。在水土流失地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佳路径。然而,水土保持和构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去七年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丰富,发展迅猛;但也困难重重,在水土流失区如何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意义尤为重大。为此,本文选择典型水土流失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在一手资料基础上和农户生计视角下量化生计资产,定量分析农户生计资产存量与生计策略选择的关系,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要素和发展机制,进而提出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发展的共生模式。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文章对研究区农户生计资产进行了量化处理,将生计资产总量划分为8个区间,以此分析研究区贫困户、普通农户各生计资产的差异;从生计资产匮乏角度来讲,研究区贫困户匮乏的生计资产顺序依次是:金融资产、物质资产、社会资产、人力资产、自然资产;从生计资产丰富程度来说,普通农户中,相对富足的生计资产顺序依次为:物质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产、金融资产、社会资产;在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基础上,对农户认知资产做了单独的调查分析,发现调查对象中,农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较高,约97%的人对水土保持、农村生态环境有强烈的保护意识;89%的人认为研究区有较好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这一认识是研究区开展生态扶贫、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2)构建AHP结构模型,通过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分析,根据研究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影响因素、影响因子权重排序发现:目前在水土流失核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家庭农场的重要程度大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应重点培养或优先发展;研究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资金因素影响最大;水土保持资金的投入、贫困人口、农业补贴则是排序前三的影响因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及家庭农场,补齐短板,调整结构是今后培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基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特征与发展现状,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探讨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耦合共生模式,提出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发展模式。(3)基于共生理论,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是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的优化,是对农业产业发展业态的整合和发展趋势的引领,是一种集农户间循环农业、村域生态农业、镇级区域内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农业格局;旨在促进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和“对称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从而实现水土保持、农户生计可持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效可持续地发展。目前阶段,研究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有发展业态尚需整合、发展模式有待优化。从优化共生环境、畅通共生界面的角度进行水土保持型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的培育分析,这将充分挖掘区域农业产业的多功能性,发挥水土保持的多效益性,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3](2018)在《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篇章:一是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三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的方略规程;四是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五是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六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七是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4](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文中研究表明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5](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车将[6](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毕安平[7](2011)在《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系统退化是近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生态系统退化的基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干扰才是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持续性触发因素。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部门,与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重建关系密切。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生态重建的主体和直接利益相关者。基于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约束的农户行为是农户理性决策的结果,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的结合点,是驱动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演替的基本因素。因此,本文以生态重建理论、系统耦合理论、农户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用实地观测、遥感、农户调查资料对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农户特征、耦合模式效益和流域综合效应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抽样调查发现研究区人口压力下降、年龄结构成熟、就业和收入非农化、土地流转率高、薪柴使用意愿低、农户对水土保持评价积极,表明当前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契机,但农户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悬殊、产权不清产生了明显负面影响。(2)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耦合模式。利益成本效益分析不同规模的水稻、烟草、芋头、茶叶、杨梅和板栗种植,猪鸭养殖等8种农业生产耦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及效益分配,构建了可行性指数用于耦合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种植、养殖业都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但不同品种在适度规模、产投比、利益平衡系数、可行性指数方面差异明显。(3)应用劳动力机会成本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模型理论,通过时空比较分析发现农户燃料由薪柴向非植被破坏型燃料成阶梯状演替,燃料替代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着,对植被保护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贡献巨大。(4)构建了长汀县农业生产Cobb-Douglas函数模型,分析了水土保持投资对长汀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解决了无法剔除非水土保持投入因素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难题。(5)引入PSR模型评价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建立了一套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朱溪河流域2000-2009年生态-经济系统压力、状态、响应的时空变化,并依据系统水平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判定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生态重建的中后期阶段。(6)根据流域农户基础、耦合模式效益和流域生态-经济耦合综合效应提出了长汀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从R策略转向K策略的具体战略措施。
段巧甫[8](2010)在《依托“长治”工程 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文中研究表明依托"长治"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是水土保持工作理论创新、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群众实践和科研探索的结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土保持事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迫切需要。"长治"工程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对"长治"工程20年建设成效的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各重点治理区的建设经验,总结和论述了各地依托"长治"工程,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发展类型和优化模式。
李志华[9](2010)在《加快产业化发展道路 开创水保工作新局面——对昔阳县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发展小流域经济为基础,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实现水土
吕刚,张由松,徐永清[10](2009)在《水土保持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水土保持产业化经营方式面临的新课题,采用分析的方法,从水土保持产业化的内容、目标及意义等方面阐述了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概念和内涵,提出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利用理论是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发展的前提,劳动价值理论是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循环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经济学理论是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内部资源配置的核心,人力素质理论是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途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典型水土流失区农户生计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以宁化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动态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
1.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水土流失与贫困情况 |
2.2 数据来源与样本属性 |
2.2.1 问卷调查 |
2.2.2 样本分布情况 |
2.2.3 样本属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特征研究 |
3.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3.1.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3.1.2 改进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3.2 研究区农户生计资产指标选取及其量化 |
3.2.1 人力资产指标选择及测度 |
3.2.2 自然资产指标选择及测度 |
3.2.3 物质资产指标选择及测度 |
3.2.4 金融资产指标选择及测度 |
3.2.5 社会资产指标选择及测度 |
3.2.6 认知资本指标及测度 |
3.3 研究区农户生计资产的储量分析 |
3.3.1 研究区农户生计资产结果 |
3.3.2 农户生计资产的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AHP模型 |
4.1 AHP原理与步骤 |
4.2 构建AHP模型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矩阵及排序 |
4.3 结果分析 |
4.3.1 层次总排序结果 |
4.3.2 AHP模型的主体层分析 |
4.3.3 影响因素层分析 |
4.3.4 影响因子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农业经营主体耦合共生模式探究 |
5.1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
5.1.1 农户生计分化 |
5.1.2 农业经营主体间的耦合共生 |
5.2 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生模式设计 |
5.2.1 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生基础 |
5.2.2 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共生系统 |
5.2.3 农业经营主体的耦合共生模式 |
5.3 研究区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案例 |
5.3.1 研究区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 |
5.3.2 研究区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的发展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农业经营主体共生体发展模式的启示 |
6.2.1 优化共生环境 |
6.2.2 畅通共生界面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农户生计问卷调查 |
附录2 :研究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专家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
(一)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奠定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 |
(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改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态环境 |
(三)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创造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条件 |
(四)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完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服务体系 |
(五)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调整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产品结构 |
(六)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起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作用 |
二、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 |
(一)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宗旨 |
1. 旱涝保收。 |
2. 高产稳产。 |
3. 高质高效。 |
4. 增收致富。 |
5. 有效供给。 |
6. 富民强国。 |
7. 持续发展。 |
(二)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标准 |
1. 农田标准化的标准。 |
2. 作业机械化的标准。 |
3. 技术规范化的标准。 |
4. 经营集约化的标准。 |
5. 服务社会化的标准。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
1. 要直接组织领导。 |
2. 要加强队伍建设。 |
3. 要密切配合协作。 |
4. 要坚持项目管理。 |
5. 要广开资金渠道。 |
6. 要科学规划设计。 |
7. 要搞好合理布局。 |
8. 要健全服务组织。 |
9. 要提高农民素质。 |
1 0. 要开展宣传教育。 |
(四)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措施 |
1. 水利化措施。 |
2. 机械化措施。 |
3. 科学化措施。 |
4. 生态化措施。 |
5. 产业化措施。 |
6. 机制化措施。 |
7. 规模化措施。 |
8. 高效化措施。 |
三、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方略规程 |
(一) 更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观念 |
1.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形势。 |
2.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任务。 |
3.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使命。 |
4.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发展。 |
(二) 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体制改革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
2. 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范围。 |
3.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重点。 |
4.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整合。 |
5. 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 |
6. 农业综合开发的农民组织。 |
7. 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 |
(三)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管理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科学化。这是指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作风等方面管理科学化。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科学化。 |
3.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科学化。 |
四、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 |
(一)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必要性 |
1. 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
2. 各级政府职责的需要。 |
3. 综合开发宗旨的需要。 |
(二)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目标 |
1. 经济效益的目标。 |
2. 社会效益的目标。 |
3. 生态效益的目标。 |
(三)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策略 |
1. 坚持经济效益的策略。要使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
2. 坚持社会效益的策略。 |
五、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成效 |
1. 全国扩展了开发区域, 逐年加大了投资规模。 |
2. 提高了农田利用率, 增加了耕地面积。 |
3.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
4. 加强了生态农业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
5. 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 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 |
6.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
7. 扩大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
8. 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经营体制, 健全了社会化服务组织。 |
9.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
1 0. 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
1 1. 实现了农业综合效益, 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 |
(二)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经验 |
1.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宗旨, 突出重点, 提高效益。 |
2.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手段, 择优立项, 连片开发。 |
3.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机制, 多方筹集, 集中使用。 |
4. 坚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协作体系, 同心同德, 形成合力。 |
5. 坚持发挥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宣传教育, 发动群众。 |
6. 坚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科学布局。 |
7.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健全机制, 开拓经营。 |
8.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 形成网络, 提高含量。 |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 |
(一)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背景原因 |
1. 全国人口逐年增加,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
2.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
3. 农业生产建设投入缺乏, 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
4. 社会农业产品需求总量逐年增长, 农村提供农业产品的总量连年徘徊不前。 |
(二) 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要求 |
1. 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 |
2. 保护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
3.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路程 |
(四)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方法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法。 |
(五) 农业综合开发的显着成效 |
1.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 |
3.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4.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
5.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保障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6.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发挥了农业示范导向作用。 |
七、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责任。 |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范围。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内容。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目的。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意义。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作用。 |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任务。 |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要求。 |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原则。 |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凭据。 |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层次。 |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程序。 |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方法。 |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确立的指导思想。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的综合治理任务。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投资规模。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通力合作。 |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项目管理。 |
(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查批准 |
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程序。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内容。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批界限。 |
(五)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实施 |
1. 综合治理工程标准。 |
2. 灌溉工程标准。 |
3. 排涝工程标准。 |
4. 土壤改良标准。 |
5. 渍害田、盐碱地、瘠薄地改良标准。 |
6. 田间工程标准。 |
7.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
8. 农田防护林工程标准。 |
9. 农业综合开发成片造林工程建设标准。 |
1 0. 农业综合开发草场工程建设标准。 |
1 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
(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内容。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标准。 |
3.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权限。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条件。 |
6.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资料。 |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层次。 |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程序。 |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报告。 |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要求。 |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问题。 |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评比。 |
(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维护管理 |
1. 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
2. 要依法保护开发治理项目。 |
3. 要创造以工程养工程的条件。 |
(4)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 |
(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范围。 |
(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内容。 |
(三)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性质。 |
(四) 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特点。 |
(五)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针。 |
(六)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政策。 |
(七)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制度。 |
(八)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规则。 |
(九)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任务。 |
(十)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要求。 |
(十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法。 |
(十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由来与发展的历程。 |
六、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 |
(一) 农村土地依法开拓征收、收回、购买途径。 |
(二) 农村土地依法疏通收购、储备、供应途径。 |
(三) 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途径。 |
七、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建设占用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
(二) 农村土地定级估价的原则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建设使用权转移的两种方式。 |
(四) 农村两种所有制土地建设占用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临时使用补助标准。 |
八、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 |
(一) 农村村民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
(二) 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建设申请审批项目。 |
(三) 农村居民宅基地维护和治理途径。 |
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
(二)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 |
(三)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任务。 |
(四)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准则。 |
(六)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落实要求。 |
十、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途径。 |
(二) 农村土地全方位监督检查途径。 |
十一、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村民失地变化趋势。 |
(二)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 |
(三)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原因。 |
(四) 农村村民失地后就业创业、生存生活途径。 |
(五) 农村村民失地后拓宽构建社会保障途径。 |
十二、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
(一) 农村土地财政的含义和范围。 |
(二) 农村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和成果。 |
(三)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作用。 |
(四)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失误。 |
(五) 农村土地财政调控管制。 |
(六) 农村土地财政监督检查。 |
(七)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完善途径。 |
(5)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重建研究 |
1.2.2 系统耦合研究 |
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长汀县水土流失历史及原因 |
2.2.1 水土流失历史 |
2.2.2 水土流失原因 |
2.3 长汀县水土保持实践 |
2.3.1 水土保持历程及成效 |
2.3.2 水土保持措施成本 |
2.3.3 水土保持效益 |
2.3.4 水土保持自然地理障碍 |
2.4 长汀县水土保持理论研究 |
第3章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农户调查分析 |
3.1 农户人口 |
3.1.1 人口结构 |
3.1.2 人口流动 |
3.2 农户经济 |
3.2.1 农地分布 |
3.2.2 农户收入水平 |
3.2.3 农户收支结构 |
3.3 农户燃料 |
3.3.1 农户燃料意愿 |
3.3.2 农户燃料使用 |
3.3.3 农户燃料特征 |
3.4 农户水土保持 |
3.4.1 农户对水土保持认知 |
3.4.2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 |
3.5 结论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益分析 |
4.1 政府农业投资效益 |
4.1.1 C-D函数模型原理 |
4.1.2 长汀县农业C-D函数模型构建与模拟 |
4.1.3 长汀县农业投资效率 |
4.1.4 结论与讨论 |
4.2 农户农业耦合效益 |
4.2.1 农地使用与流转 |
4.2.2 农业耦合模式投入与产出 |
4.2.3 农业耦合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农户燃料耦合效益 |
4.3.1 燃料耦合过程 |
4.3.2 燃料替代经济效益 |
4.3.3 燃料替代生态效益 |
4.3.4 结论与讨论 |
4.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社会经济障碍 |
4.4.1 产权落实不够 |
4.4.2 贫富差距悬殊 |
4.4.3 成果维护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朱溪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综合评价 |
5.1 朱溪河流域概况 |
5.2 PSR评价模型原理 |
5.3 朱溪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PSR模型评价 |
5.3.1 指标体系构建 |
5.3.2 系统耦合态势 |
5.4 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战略 |
6.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战略转变——从R策略到K策略 |
6.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战略 |
6.2.1 促进植被恢复与资源利用 |
6.2.2 水土保持产业化,促进利益分享 |
6.2.3 产业结构多元化,改善收入结构 |
6.2.4 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 |
6.2.5 土地集约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
6.2.6 加强执法监督和区域规划 |
6.2.7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涉农服务水平 |
6.2.8 实施生态补偿,稳定投入水平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依托“长治”工程 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做法 |
1.1 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 |
1.2 以市场为导向, 开展规模经营 |
1.3 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吸引投资 |
1.4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
1.5 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主导产业群的建设 |
2 培育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类型和优化模式 |
2.1 运用土地流转使用机制, 推进水保产业化 |
2.2 依托连片治理开发, 发展主导产业 |
2.3 结合综合治理, 发展名优产品主导产业 |
2.4 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食品主导产业 |
2.5 开发沼气, 发展清洁型能源主导产业 |
(1) 江西宁都县发展“猪、沼、果”等生态沼气产业。 |
(2) 赣南地区的“猪、沼、果、草、塘”循环经济型产业。 |
(3) 云南元谋县黄瓜园镇雷丁村, 利用沼气发展无公害食品产业。 |
2.6 发展花卉、苗木主导产业 |
2.7 结合治理, 建设轻工原料产业基地 |
2.8 发挥资源优势, 振兴中药材产业 |
2.9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
(1) 贵州毕节试验区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建设。 |
(2) 四川平昌县发展城郊观光休闲旅游产业。 |
2.10 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科技产业 |
(1) 江西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园产业。 |
(2) 四川梓潼县发展水保科技示范园产业。 |
3 结 语 |
(9)加快产业化发展道路 开创水保工作新局面——对昔阳县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昔阳县水土保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
二、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
三、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
(10)水土保持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土保持产业化的内涵 |
2 水土保持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劳动价值理论 |
2.3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4 人力资源素质理论 |
3 结论 |
四、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途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典型水土流失区农户生计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以宁化县为例[D]. 郭兴利.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J].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8(40)
- [4]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0)
- [5]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D]. 毕安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依托“长治”工程 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J]. 段巧甫. 人民长江, 2010(13)
- [9]加快产业化发展道路 开创水保工作新局面——对昔阳县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 李志华. 山西水利, 2010(02)
- [10]水土保持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J]. 吕刚,张由松,徐永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