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雷诺病一例报告

物理治疗雷诺病一例报告

一、Physical therapy on Raynaud disease report of a case(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21)在《雷诺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RS)是指供应肢端的血液循环受阻时出现的一组症候群,经常是许多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首发症状,并且预示病情严重,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必要。RS归属于中医“血痹”、“寒厥”等范畴。目前,对于RS的治疗,国内外对此研究报道甚少。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只是经验之谈,尚无特效药,也无确切的诊治标准及权威的用药指南。对于深陷RS折磨的患者,寻找规范诊治方案,建立用药指南的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因此,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后,总结目前中医、西医对RS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期望为RS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陈雅婷[2](2021)在《目的论指导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张成俊,王琳娜[3](2021)在《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其可作用于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头处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实现肌肉化学性去神经支配、镇痛、调节自主神经紊乱等效应。本文重点概述肉毒毒素的治疗效应,以及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和肉毒毒素适应症开发的临床价值。

樊炜静[4](2019)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中医证治中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是慢性下肢静脉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迁延日久则会继发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皮炎(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淤积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难愈性溃疡甚则截肢或重度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被评价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生存治疗的特殊疾病,也是血管专科最为常见棘手的主要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有明显的优势,而舌诊作为临床辨证最主要的依据之一,地位至关重要。因此,如果能够总结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病人的舌象特点,对于指导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诊断、治疗用药、判断转归预后、继发变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1)确定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在舌诊舌象上的共性特点;(2)与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病机特点互相比对验证;研究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诊断的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基本病史及舌象资料,邀请专家进行识别并比对,通过描述性分析来统计不同舌象特征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1)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中,淡红舌占比13.50%,红舌占比15.50%,舌尖红出占比2.00%,绛舌占比10.50%,淡紫舌占比17.00%,紫舌占比24.50%,紫黯舌占比17.00%;(2)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中,胖大舌占比56.50%,瘦小舌占比20.50%,适中舌占比23.00%;苍老舌占比26.00%,娇嫩舌占比27.00%,适中舌占比47.00%;齿痕舌占比50.50%,裂纹舌占比30.50%,点刺舌占比23.50%;(3)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中,白苔占比72.00%,黄苔占比24.50%,灰黑苔占比3.50%;(4)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中,厚苔占比30.00%,薄苔占比49.00%,适中苔占比21.00%;燥苔占比14.50%,润苔占比72.00%,适中苔占比13.50%,腻苔占比62.00%,腐苔占比9.00%,适中苔占比34.00%;剥苔占比4.50%,偏苔占比14.00%,全苔占比81.5%;(5)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中,按照水肿程度分级,一度水肿59例,占比29.50%,二度水肿74例,占比37.00%,三度水肿67例,,占比33.50%。一度水肿中胖大舌数量22例,占比19.47%,二度水肿胖大舌数量46例,占比62.16%,三度水肿胖大舌数量45例,占比67.16%;一度水肿中齿痕舌数量18例,占比30.51%,二度水肿中齿痕舌数量41例,占比55.41%,三度水肿中齿痕舌42例,占比62.69%;(6)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中,按照CEAP分级,C3级共92例,占比46.00%,C4a级共59例,占比29.50%,C4b级共49例,占比24.50%;C3级中胖大舌数量44例,占比47.83%,C4a级中胖大舌数量36例,占比48.65%,C4b级中胖大舌数量33例,占比49.52%;C3级中齿痕舌数量19例,占比32.20%,C4a级中齿痕舌数量43例,占比58.11%,C4b级中齿痕舌数量33例,占比58.21%;C3级中裂纹舌数量6例,占.比6.52%,C4a级中裂纹舌数量29例,占比49.15%,C4b级中裂纹舌数量26例,,占比38.81%;C3级中点刺舌数量14例,占比15.22%,C4a级中点刺舌数量9例,占比15.25%,C4b级中点刺舌数量24例,占比48.98%;C3级中舌下络脉曲张数量24例,占比26.09%,C4a级中舌下络脉曲张数量21例,,占比35.59%,C4b级中舌下络脉曲张数量26例,占比53.06%;研究结论:20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舌象特征:舌色主要以血瘀相关舌色如紫舌、紫黯舌为主:舌形主要以脾虚湿阻相关如齿痕舌、胖大舌为主:苔色主要以正常苔色白苔为主;随着水肿程度的不断加重,胖大舌与齿痕舌的比例也随之增高,说明水肿的病机与脾虚湿盛之间的密切关系;随着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病程的进展,胖大舌与齿痕舌的比例、舌下络脉曲张的数量和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说明了脾虚湿盛、血瘀与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发病的密切关系;裂纹舌和点刺舌比例的增高也说明了阴虚血虚同样是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病情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杨欣怡[5](2019)在《糖足颗粒浴足对糖尿病高危足(气虚血瘀证)红外热像图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糖足颗粒浴足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临床症状及红外热像图的影响,评估糖足颗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合络病理论对导师治疗糖尿病高危足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符合糖尿病高危足(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因剔除、脱落等原因,实际入组病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维持基础治疗方案不变,试验组采用糖足颗粒浴足,对照组予温水浴足,时间均为30分钟,每日1次,干预时间为3个月,同时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其足部护理、情绪调节、健康饮食等。干预前1天及结束后第1天,评估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指标(包括红外热像检查、血常规等)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数据统计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23.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红外热像检查比较:组内比较,试验组双下肢(足正位、足后位、小腿前位、小腿后位、足底)皮肤温度与干预前相比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皮肤温度与干预前相比有所上升,足正位及足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后位、小腿前位、小腿后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下肢(足正位、足后位、小腿前位、小腿后位、足底)皮肤温度,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均在正常范围内,研究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糖尿病高危足属于消渴络病。气虚血瘀,络脉失和为根本病机,益气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2)糖足颗粒浴足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症状及局部温度,对治疗糖尿病高危足,预防足溃疡有积极意义;(3)糖足颗粒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可能与中药的配伍、炮制以及温热理化作用有关;(4)糖足颗粒治疗糖尿病高危足安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於丽红,葛艳红,李彩格,秦玲,高俊香,康烁[6](2019)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降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PC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4d患者足背TcPO2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足背Tc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PO2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BI干预前后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治疗可提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足背TcPO2,有效改善下肢供血和足部的微循环,从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夏令杰[7](2018)在《疼痛学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中研究说明

张雪[8](2017)在《电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神经性疼痛,也称为腰骶神经根病,是指沿受累的坐骨神经分布的根性腿部疼痛,可伴有腿痛、麻木、腰痛、无力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反复发作,很难治愈,对病人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坐骨神经痛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又称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变部位主要位于椎管外,坐骨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各种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疼痛,多与受凉、病灶感染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又称根性坐骨神经痛,为椎管内及神经根管内病变引起的,神经根在椎间孔区受到压迫而引起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和椎管狭窄是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的年发病率5%,90%的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发生在腰4-5,腰5-骶1椎体水平,根性坐骨神经痛约占腰腿痛门诊病人的20%。祖国医学认为:坐骨神经痛属“痛痹”、“伤筋”、“腰腿痛”、“腰膝酸痛”范畴。因本病的发病部位有定处,局部疼痛甚剧,有寒热感,得温暖则痛稍减,又名痛痹;病因血脉凝泣而痛,又称脉痹;痹痛凛凛有寒感,又称皮痹。《灵枢》中也名周痹。坐骨神经痛的病因病机一般认为是由于正气亏虚,腠理不固,导致风寒湿三气杂至乘虚侵袭而致。不通则痛,不荣亦痛。目前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硬膜外注射和手术疗法。腰椎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可减少短期疼痛和改善功能。但是,当椎间孔狭窄、骨赘形成时,.导致神经根、血管移位和椎间孔脂肪丢失,进行硬膜外注射时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增加。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发生脑脊液漏出致严重头痛,或引起马尾神经受压。过度麻醉作用以及药物的神经毒性,也可导致感觉功能丧失、下肢运动障碍,小肠和膀胱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以及鞍区感觉丧失等马尾综合症。手术疗法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摘除术和神经根减压术。对于严重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不建议初始就采用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可能会降低脊柱稳定性,带来广泛的硬膜外纤维化和需要高昂的手术费用。保守治疗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治疗虽然止痛快,但是作用不能持久,而且副作用多。非药物疗法虽然副作用小,花费较少,但是疗效不确切。所以,提高非药物疗法的疗效,探索新的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成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手段。针对非药物疗法存在的问题,有的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阶梯法使用多种保守疗法综合治疗,这不失为更好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办法。但是,多种疗法叠加后疗效并不是成倍增加,但是花费却是成倍增加了,而且有些保守疗法的综合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评价现有保守疗法的有效性、接受性、安全性,找出疗效更佳的保守疗法,有积极的意义。针灸治疗痹证,历史悠久,《内经》最早提出痹证“以针治之”。很多古籍中都有针灸治疗痹证的知识,为后世治疗痹证积累了经验。现代科学对针刺机理的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提高机体痛阂、改善微循环、消除神经炎症反应、影响镇痛传导通路及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治疗坐骨神经痛。电针作为传统的医疗手段,在缓解根性坐骨神经痛和残障方面被认为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和替代医学方式,具备其他保守疗法不具备的优点,现代临床上已经在一定范围内用于该病的治疗。虽然针刺疗效早已得到经验医学的肯定,但是尚缺少足够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所以在临床医学诊疗指南中的证据级别很低。以往针刺治疗坐骨神经前系统评价的结果是针刺有效,但是因为临床研究的质量偏低,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明针刺的有效性。中频电疗属于现代康复医学中电刺激疗法的一种,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可以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物理方法,因其无痛苦及明显副作用,在我国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电针和中频电疗都是通过对穴位点电刺激产生镇痛作用。不同的是,电针运用传统中医针灸理论,通过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通过经络联系、循经感传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通络止痛的目的。中频电疗是应用现代电学原理,结合局部取穴,对穴位的体表反应点产生电刺激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电针和中频电疗的疗效比较,来揭示电针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目的比较电针和中频电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找出对该病有较好治疗意义的保守疗法,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和统计者盲的临床试验设计,将广安门医院南区100例自愿参与试验研究的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受试者,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电针组50例和中频电疗组50例。电针和中频电疗组分别接受4周共16次的电针或中频电疗治疗,前2周每周5次,后2周每周3次,两组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16周和28周的随访。试验共进行29周,包括基线评价1周,治疗4周,随访24周。评价指标包括反映疼痛症状、全身症状、心理因素等以患者自己评价结局为主的,国际公认的多项指标。具体包括:①腿痛数字模拟评分(1、2、3、4、16、28周)②腰痛数字模拟评分NRS(2、4、16、28周)③ODI功能障碍指数量表(2、4、16、28周)④总体症状改善自评(2、4周)⑤服用止痛药的种类和频率(2、4周)⑥病人满意度问卷(4周)⑦接受性评价(4周)⑧针灸疗法心理预期调查问卷(基线期)。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第4周腿痛数字模拟评分(NRS)平均值较基线减少值。电针组数值是2.30(1.86-2.75),中频电疗组数值是1.06(0.62-1.51)。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组第4周腿痛NRS平均值较基线减少值显着大于电疗组(P<0.05)。电针组在第1、2、3、16、28周的评价时点的腿痛NRS较基线减分值分别是-0.57(-0.39-0.75),1.71(1.28-2.13),1.99(1.60-2.37),2.20(1.76-2.63),2.12(1.70-2.53),电疗组相应数据分别是 0.23(0.05-0.41),0.90(0.47-1.32),1.02(0.63-1.41),0.42(-0.01-0.86),0.36(-0.05-0.78)。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多个时间点腿痛NRS较基线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显着大于电疗组(P<0.05)。2.腰痛NRS较基线变化值:在第2、4、16、28周的评价时点,电针组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2.12(1.59-2.66),2.23(1.68-2.78),2.00(1.54-2.46),2.00(1.55-2.45),电疗组较基线减少值分别是1.47(0.89-2.05),1.65(1.05-2.25),0.40(-0.09-0.89),0.40(-0.08-0.88),在第2周和4周时,两组间腰痛NRS较基线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P=0.158);在16周和28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优于电疗组(P<0.001)。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电针组在治疗2周、4周、16周和28 周后,ODI评分较基线变化值分别是 6.79(4.35-9.23),12.34(9.39-15.30),12.34(9.39-15.31),12.34(9.39-15.32);电疗组分别是 6.49(3.85-9.13),6.65(3.44-9.85),3.63(0.66-6.60),1.87(-0.86-4.61),在第 2 周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8),其他评价时点两组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减分数值显着大于电疗组(P<0.05)。4.全身症状改善(PGIC):在治疗2周后,电针组症状得到①非常大的改善②中等改善③轻度改善④没有改善的比例分别是(6.4%),(31.9%),(51.1%),(10.6%),电疗组依次是(5%),(22.5%),(55.0%),(17.5%)。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治疗4周后,电针组评分所占比例依次是14.9%,48.9%,23.4%,12.8%,中频电疗组评分所占比例依次是5%,32.5%,45.0%,17.5%,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5.药物使用频率:在治疗2周时,电针组有10.6%的受试者服用了止痛药,电疗组有17.5%服用了止痛药;在治疗4周时,电针组有6.4%的受试者服用了止痛药,电疗组有10%服用了止痛药。两组止痛药物使用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 0.28,0.749)。6.治疗方式接受性评价:治疗4周后,电针组70.2%的受试者选择易于接受或非常易于接受,电疗组72.5%的受试者选择易于接受或非常易于接受,两组疗法的接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满意度:治疗4周后,电针组满意度平均评分为4.14,电疗组平均评分为3.90。两组疗后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6),电针组的满意度高于电疗组。8.疗前心理预期调查:我们分别对受试者疗前期望接受的治疗方式、结果的心理预期和针刺印象与结局指标的关系进行线性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在电针组,患者期望接受的治疗方式与主要结局(第4周腿痛NRS较基线减少值)呈线性相关,结果的心理预期与4周后的功能障碍、全身症状改善情况等次要结局指标相关。9.安全性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电针组为2%,电疗组为4%,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且所有不良事件均自行消失。结论电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有效,疗效优于中频电疗。电针不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效应。在停止治疗后,疗效可持续至28周。电针也易于接受,患者满意程度较高。患者的疗前心理预期、疼痛程度和年龄都与电针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肖德宽,陈德货[9](2016)在《14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和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的临床治疗理念,总计案例144例,用口服饮片汤药、中药外敷、理疗、择机选用西医药的综合治疗。结果:TAO、ASO的总有效率为93.0%。结论:中药对周围动脉血管具有逆转和修复其病理改变的作用。

王兵[10](2016)在《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吴中朝教授从医30余载,主要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功底深厚,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工作中既能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髓,又能不断开拓创新,在发掘并发挥针灸传统治疗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针灸临床科研创新点。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特色。其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为痛证、养生保健与康复、老年病、治未病等,临床疗效卓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吴中朝教授临证注重疗效,强调诊疗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擅长不同针法及针药并用治疗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本研究通过论着研读、病案分析、理论学习、临床带教、技法演示、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整理学术传承体系,探究学术传承脉络;另一方面,着重分析导师对痛症及骨关节病的诊治经验和临床特色,提炼临床选穴组方、针刺方法经验,归纳总结其火针治痹临床应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总结导师在痛症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以挖掘其学术内涵,探索其临证规律。吴教授在痹证治疗中的学术特色在于:以经络理论为核心,强调针灸治疗中理、法、方、穴、术的完整性及重要性。在痹证整体病机中:吴教授总结出“上风、下湿、中气火”的致病规律。在治痛方法上,总结出“治痛六诀”:温、疏、通、调、消、补。配合不同的针法及刺法,及“杂合以治”观念指导下的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痛效果显着。在痹证的火针治疗中,特色是:以温求通,以散解结,以经治整,以变为法,以辨取效。即通过以(穴)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经络三维立体结构的治疗,达到对机体的整体调整;以经络辨证为主、脏腑辨证为辅取得确凿的疗效。吴教授将火针治痹选穴法总结归纳为取穴“五循”法,分别为:循灶(病灶)、循结(筋结或结节)、循点(反应点)、循经(经脉)、循辨(证)法。可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单独或组合应用,简便灵活,容易掌握。在经验取穴中,吴教授首先提出背俞功能带和枕项功能带的概念,“两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火针治痹中,主要将“两带”用于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吴教授常用的治痹穴组还包括:扶正基本穴组、祛风基本方、通络基本方、肩、膝痛基本方、安神基本穴组等,可视病情的轻重及部位的不同灵活选用或组合应用,疗效满意。在火针操作上,吴教授重视操作细节,强调活用针法。细节方面包括:针具选择、烧针方法、以“红、稳、准、轻、快、巧”为核心的操作技巧、补泻方法等。在针法的活用上,吴教授结合《灵枢·官针》中所记载的针法,在临床中灵活运用于五体痹。如:用火针毛刺、半刺、直针刺治疗皮痹;合谷刺、分刺、浮刺治疗肌痹;恢刺、关刺、巨刺为刺筋痹之法,输刺和短刺均用于治疗骨痹;脉痹的相应刺法为豹文刺、络刺、赞刺。在灵活运用上述《灵枢》针法的同时,吴教授还对火针刺法进行创新,即火针五刺:“火针围刺、火针留刺、火针灸刺、火针电刺、火针水刺”。其中与既往针灸方法不同的是火针留刺,为火针刺入皮肤后留针5-10分钟,以加强疗效、驱散寒邪。火针灸刺为火针针刺后留针,并在针柄上行温针灸,此法适用于阴寒之邪极重者。火针电刺为火针针刺后留针,并在针柄上加用电针的方法。此法对于疼痛剧烈者疗效显着。火针水刺也为吴教授独创的针刺方法:将抽好注射液的5ml注射器针头烧红,进针到一定位置后将药物推进穴位的方法。深度依所选择穴位的解剖位置而定。根据病情不同,选取不同药物。如疼痛属于气滞血上瘀者,选用红花注射液或者复方当归注射液。疼痛伴有局部肌肉萎缩者,选用甲钴胺注射液或腺苷钴胺注射液。在疑难病症的治疗当中,吴教授提出病无定因,治无定症,方无定药,针无定术,灸无定法。对于多种疑难病症,因人因病因证因时而治,多获佳效。综上所述,吴教授在临床中秉承继承经典,承上启下的理念,师古而不泥古,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将经典、经验相结合。注重针灸科研,强调以科研带动临床,立足发展和创新。这也是针灸学科传承下去的根本。第二部分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本课题将火针扬刺针法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观察火针扬刺及常规毫针刺法对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评定火针扬刺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研究方法1.1病例来源所有72例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来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就诊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2.实验设计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入组后,按照CHISS软件所产生的随机方案进行分组。分别为火针扬刺组(观察组)、毫针组(对照组)。3.治疗方法:(1)观察组选穴:阿是穴、血海、梁丘、膝眼、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器具:火针,型号:Φ0.40×25mm,Φ0.40×40mm抽气罐:康祝拔罐器(北京康达五洲医疗器械中心),批准文号:京东械备20140020号操作方法:火针扬刺针法以吴教授火针刺法及扬刺法操作要领为标准。患者仰卧位,阿是穴常规消毒,如阿是穴位于膝部肌肉较丰厚处,选1.5寸火针进行针刺。将火针的针芒和针体部在酒精棒上烧至通红发白后,快速直刺入穴位,深度为20~30mm左右。再分别在阿是穴的上下左右各1~1.5寸的位置向中心点斜刺,深度为20~30mm左右,留针3~5min后出针。起针后即刻在火针针刺局部进行拔罐治疗,留罐3~5min后起罐。如阿是穴位于髌骨边缘或膝关节内、外两侧肌肉表浅处,选1寸火针针刺,刺入深度10~20mm左右,余法相同。其余穴位每次选2个即可,同法进行火针扬刺及拔罐治疗。如选膝眼、犊鼻两穴,用1寸火针常规点刺5mm左右即可,不扬刺,不留针。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6次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2)对照组取穴及定位方法同治疗组。器具:毫针:Φ0.30×40mm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拔罐器同火针组。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选用取穴处方中的全部穴位。消毒后常规针刺,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局部拔罐,拔罐法同观察组。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6次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诊疗标准本研究采用2003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起草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所推荐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95年的诊断标准。按照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进行病情分级。采用Lequesne制定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进行评分,以评定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诊断及分型标准。疗效评价主要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积分表及VAS评分法。数据处理及统计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专人核查数据并录库。使用CHISS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相关统计学原理,根据本研究中临床资料特点,对同一区组内基线的可比性、疗效评价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数据统计中,等级资料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者使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使用t’检验。凡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需进行正态转换;经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采用参数检验;经转换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采用成组资料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两组在不同观察时点各评价方法疗效的比较对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总分、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僵硬程度、关节功能障碍、社会功能受影响程度、情绪受影响程度评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后各时点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1个月后随访时浮髌试验阴性率较治疗前有显着提高(P<0.05),其余各时点较治疗前无显着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点较治疗前无显着变化(P>0.05)。2.两组间疗效的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WOMAC积分总分中关节疼痛程度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扬刺组VAS评分、关节疼痛程度积分显着低于毫针组,说明在治疗后各时点,火针扬刺组止痛效果显着优于毫针组。治疗4周及随访1个月后,在关节功能障碍、WOMAC骨关节积分总分两个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说明在上述两个时点,火针扬刺组对关节功能及总体情况的改善程度优于毫针组。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关节僵硬程度、社会功能受影响程度、情绪受影响程度评分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综合疗效的比较治疗结束后,火针扬刺组愈显率为63.89%,毫针组愈显率为41.67%,两组间疗效有显着差异(P<0.05)。4.火针扬刺对三种中医证型的疗效治疗4周后对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方面,以及在治疗2周后及4周后针对膝关节总体功能的改善方面,火针扬刺治疗对阳虚寒凝型和瘀血阻滞型的疗效相似,且均明显优于肾虚髓亏型(P<0.05)。对照(毫针)组三种证型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毫针治疗对三种证型疗效相似。5.安全性评价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两组均未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无针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1.火针扬刺、毫针刺法均对KOA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止痛方面均有优势;2.火针扬刺在改善膝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功能的总体功能及预后方面,疗效优于毫针刺法。尤其在止痛方面,疗效显着优于毫针刺法;提示火针扬刺为治痛优选方法。3.火针扬刺组在KOA的治疗中愈显率相对较高,疗效出现快,疗程短,短期内出现后遗症的比例相对较低。4.火针扬刺法在治疗阶段对KOA阳虚寒凝型和瘀血阻滞型的疗效更为显着。5.两种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临床推广使用。

二、Physical therapy on Raynaud disease report of a ca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ysical therapy on Raynaud disease report of a case(论文提纲范文)

(1)雷诺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西医对雷诺综合征的认识
2 中医对雷诺综合征的认识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肉毒毒素的治疗效应及临床应用
    1.1肉毒毒素的肌肉化学性去神经支配效应及相关临床应用
    1.2肉毒毒素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效应及相关临床应用
    1.3肉毒毒素的镇痛效应及相关临床应用
    1.4肉毒毒素的肤质改善效应及相关临床应用
    1.5肉毒毒素的其他治疗效应及相关临床应用
2肉毒毒素临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2.1肉毒毒素医美领域的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2.2肉毒毒素神经科疾病的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2.3肉毒毒素泌尿科疾病的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2.4肉毒毒素骨科疾病的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2.5肉毒毒素口腔疾病的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2.6肉毒毒素代谢病和肿瘤领域的相关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3 小 结

(4)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中医证治中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概念
        2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流行病学研究
        3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危险因素
        4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
        5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诊断分级
        6 现代医学对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治疗的研究
    综述二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古籍对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病因的认识
        2 中医古籍对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病机的探讨
        3 现代中医对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辨证分型的认识
        4 中医对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治疗的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舌象的一般特征
    讨论
结语
    本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主要结论和临床意义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5)糖足颗粒浴足对糖尿病高危足(气虚血瘀证)红外热像图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目的
2.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2.2.2 2型糖尿病分型诊断
        2.2.3 糖尿病高危足诊断标准
        2.2.4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6 终止试验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样本估算及分组设计
    3.2 技术路线
    3.3 治疗方案
        3.3.1 常规治疗
        3.3.2 试验组治疗方案
        3.3.3 对照组治疗方案
    3.4 观察指标
        3.4.1 一般性指标
        3.4.2 疗效性指标
        3.4.3 安全性指标
    3.5 疗效判定标准
        3.5.1 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3.5.2 双下肢红外热像疗效判定标准
    3.6 检查仪器及测量要求
    3.7 不良事件观察
        3.7.1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
        3.7.2 不良事件的处理与报告
    3.8 统计方法
4.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1.1 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比较
        4.1.2 评价指标基线比较
    4.2 干预效果评价
        4.2.1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4.2.2 疗效比较
        4.2.3 双下肢红外热像比较
    4.3 安全性分析
5.讨论
    5.1 研究结果分析
        5.1.1 一般资料分析
        5.1.2 疗效性指标分析
        5.1.3 安全性指标分析
    5.2 络脉理论溯源
        5.2.1 络脉释义及理论沿革
        5.2.2 络脉的生理病理
        5.2.3 络病的治则治法
    5.3 浅析消渴络病及糖尿病足
        5.3.1 消渴络病
        5.3.2 消渴络病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
        5.3.3 治疗经验探讨
        5.3.4 糖足颗粒对糖尿病高危足的作用机理探讨
    5.4 红外热像技术的运用
        5.4.1 简述红外热像技术
        5.4.2 红外热像技术的临床运用
        5.4.3 红外热像技术早期诊断糖尿病高危足的价值
6.结论
7.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认识及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足西医认识及治疗
    二、糖尿病足中医认识及治疗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TcPO2的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糖尿病LEAD的危害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3.2 IPC可有效治疗糖尿病LEAD
    3.3 IPC可提高糖尿病LEAD患者足背TcPO2, 改善下肢和足部的微循环

(8)电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1 坐骨神经痛概述
        2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3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现代医学治疗
    综述二 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1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病因病机
        2 针灸治疗溯源
        3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特点的文献研究
        4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4.1 系统评价
        4.2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4.3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机制研究
前言
临床研宄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病历标准
        1.6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受试者知情同意
        2.3 随机化方法
        2.4 盲法
        2.5 样本量估算
        2.6 治疗方案
        2.7 随访
        2.8 观察周期
        2.9 观察指标
        2.10 研究过程
        2.11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处理措施
        2.12 数据录入、管理和质量控制
        2.13 伦理学审核
        2.14 试验注册
        2.1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分布
        3.2 基线分析
        3.3 疗效分析
        3.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 讨论
        4.1 电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研究结果的解读
        4.2 研究方案的确立
        4.3 影响电针疗效的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4.4 创新点
        4.5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表一 数字疼痛评分
    附表二 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
    附表三 总体印象改善评分(PGIC)
    附表四 药物使用种类和频率
    附表五 满意度调查
    附表六 接受性评价
    附表七 疗前心理预期问卷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9)14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患者的基本情况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2.1.1 阴寒型
        2.1.2 血瘀型
        2.1.3 湿热型
        2.1.4 热毒型
        2.1.5 气血两虚型
    2.2 西医治疗
    2.3 辅助治疗
        2.3.1 中药熏蒸,1次/d,10次为1个疗程。
        2.3.2 中药外敷。
        2.3.4 血管内激光照射,3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2.3.5 伤口的处理
3 禁忌证
4 注意事项
5 疗效分析
    5.1 疗效评定标准
6 病案举例
7 几点经验
8 几点看法

(10)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火针治疗痹证概述
        1.1 古代文献中关于火针治疗痹证的概述
        1.2 火针治疗痹证的现代研究
    2 膝骨关节炎火针临床应用与分析
        2.1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记载
        2.2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规律
        2.3 膝骨关节炎火针临床应用
        2.4 膝骨关节炎火针操作手法
        2.5 膝骨关节炎火针疗程设置
        2.6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对照组设置
    3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诊疗标准与治疗
        3.1 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3.2 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标准
        3.3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治疗
    4 扬刺临床研究与分析
        4.1 扬刺法源流
        4.2 扬刺法的主治范围
        4.3 扬刺法的选穴规律
        4.4 扬刺操作方法
        4.5 扬刺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1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源流
        1.1 熟读经典,传承创新
        1.2 治痹思路,源自灸法
        1.3 火针优效,活用治痹
        1.4 不拘一法,杂合以治
    2 吴中朝教授痹证证治经验总结
        2.1 痹证辨治要领
        2.2 痹证治疗临床经验总结
    3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总结
        3.1 火针操作技术特色总结
        3.2 火针治痹学术特色总结
    4 小结
第三部分 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级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1.7 患者权益保护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
        2.3 对照
        2.4 盲法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时点
        2.8 数据管理
        2.9 数据统计
        2.10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人口学资料
        3.3 基础疾病
        3.4 治疗前情况
        3.5 疗效
    4 讨论
        4.1 阳虚痰凝血瘀是KOA中医学发病机理
        4.2 温阳化痰祛瘀是KOA的治疗大法
        4.3 火针扬刺治疗KOA的可行性分析
        4.4 选穴依据
        4.5 研究结果分析
        4.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7 关于本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查新报告

四、Physical therapy on Raynaud disease report of a case(论文参考文献)

  • [1]雷诺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D]. 吴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目的论指导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陈雅婷. 三峡大学, 2021
  • [3]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J]. 张成俊,王琳娜. 中国医疗美容, 2021(03)
  • [4]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中医证治中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D]. 樊炜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糖足颗粒浴足对糖尿病高危足(气虚血瘀证)红外热像图影响的临床观察[D]. 杨欣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6]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足背经皮氧分压的影响[J]. 於丽红,葛艳红,李彩格,秦玲,高俊香,康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 [7]疼痛学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A]. 夏令杰. 2018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年会资料汇编, 2018
  • [8]电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D]. 张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9]14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的临床疗效观察[J]. 肖德宽,陈德货.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8)
  • [10]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D].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标签:;  ;  ;  ;  ;  

物理治疗雷诺病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