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丙泊酚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一、异丙酚在内镜诊疗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廖兴志,刘宇芳,全耀晨,周脉涛[1](2021)在《清醒镇静在内镜诊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内镜诊疗过程已可在清醒镇静下完成。清醒镇静与传统全身麻醉不同,在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同时还保留了患者对躯体刺激和语言指令做出反应的能力,能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及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以满足临床清醒镇静技术的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常用清醒镇静药物的特点、药物间的合理搭配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对临床医师至关重要。随着研究的深入,清醒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刘静[2](2021)在《辅助镇痛药物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消化内镜镇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消化内镜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内镜操作常常令患者感到焦虑、疼痛、咳嗽等不适,有些患者甚至不能配合完成操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舒适化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镇静下完成内镜检查及治疗。镇静技术的应用使一些复杂的消化内镜操作得以完成,促进了内镜下治疗的发展。丙泊酚是一种短效的镇静催眠药物,因其起效迅速,半衰期短,被广泛应用于胃肠镜镇静。但大剂量丙泊酚会抑制呼吸及循环系统,引起不良呼吸及心血管事件发生。为减少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应用小剂量辅助镇痛药物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目前为止,关于辅助镇痛药物在丙泊酚为基础的镇静方案中的研究众多,但仍未获得一个公认的最佳的方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一种耗时长、刺激大的复杂操作。如患者清醒,常难以配合完成手术,操作者也因患者体动而影响操作质量。因此,ERCP患者需在深度镇静下进行手术。然而,ERCP患者大多高龄,或且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单独应用丙泊酚易引起心肺等不良事件。研究表明,丙泊酚在ERCP镇静中导致严重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内镜检查。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大量研究表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减轻腹部手术中患者的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及丙泊酚的使用,加速术后肠功能恢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有内脏镇痛作用,且在推荐剂量下不会抑制呼吸和心脏功能,因此我们推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减少ERCP镇静中丙泊酚的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目前尚无关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ERCP镇静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消化内镜镇静方案的重要指标,同时影响患者再次接受胃肠镜检查的可能性。丙泊酚可单独或联合阿片类药物和/或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胃镜镇静。单独应用丙泊酚,患者满意度较高,但使用剂量较大。阿片类药物与丙泊酚合用可减少其用量。然而,芬太尼作为一种临床常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如恶心、呕吐、便秘、偏头痛等,且大多发生于术后。以丙泊酚为基础的镇静方案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目前尚无相关临床研究。研究目的1.评估静脉注射多卡因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ERCP镇静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评估无痛胃镜中以丙泊酚为基础的镇静方案联合应用芬太尼对患者满意度及有效性的影响。第一部分: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ERCP镇静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研究方法2019年7月-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的拟行ERCP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仅研究者及药物准备人员明确分组情况,患者本人、内镜医师、麻醉医师及数据收集观察者均不知晓分组实情。入组患者术前均静脉给予0.02 mg/kg咪达唑仑和0.1μg/kg舒芬太尼。利多卡因组患者静脉推注1.5mg/kg利多卡因,然后持续泵注利多卡因2mg/kg/h,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丙泊酚初始剂量(年龄≥75岁或者ASA分级≥Ⅲ,0.25mg/kg;年龄≤40岁,0.75mg/kg;余者0.5mg/kg)。反复单次注射丙泊酚10mg,以达到目标镇静深度。镇静的目标深度为改良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MOAA/S)1或2。持续泵注丙泊酚24mg/kg/h(年龄≥75岁或者ASA分级≥Ⅲ2mg/kg/h;年龄≤40岁,3mg/kg/h;余者4mg/kg/h)。若患者出现不适(不自主运动、皱眉)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升高≥20 mmHg,心率变化≥20次/分)等,反复单次给予丙泊酚(2030mg),同时升高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围术期由独立观察员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患者体动及镇静相关时间。麻醉医师记录丙泊酚剂量。操作结束时,内镜医师采用10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VAS)对镇静的满意度和患者的配合情况进行评估。待患者完全恢复意识,对镇静满意度、疼痛、疲乏等进行评分。术后1小时,另一名观察员记录患者对疲乏和疼痛的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研究结果1患者入组情况及特征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1月31日共纳入计划行诊断性或治疗性ERCP患者76例。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最终本研究每组各纳入2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ASA分级、吸烟和饮酒史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高血压是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在两组患者中,胆总管结石是ERCP最常见的指征。此外,大多数患者都接受了结石取出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等治疗性ERCP操作。2丙泊酚使用量与镇静相关时间在ERCP镇静过程中,静脉注射利多卡减少了33.8%的丙泊酚使用量(P=0.023)。两组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相似(P=0.088)。利多卡因组患者达到目标镇静水平所需时间更短(P=0.015)。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P=0.618)。利多卡因组患者苏醒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患者的完全恢复速度更快(P<0.001)。3不良事件与满意度利多卡因组患者的不自主运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少(P=0.049)。利多卡因组患者的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本研究中任何患者没有观察到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相关不良事件,如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副作用等。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与镇静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或气管插管等。ERCP操作过程中,利多卡因组患者的配合度较对照组佳(P=0.008)。同样,利多卡因组内镜医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3)。两组患者对镇静的满意程度基本一致(P=0.633)。4生命体征参数变化两组患者平均最低收缩压相似(P=0.257),与镇静前相比,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0.001)。利多卡因组患者平均最低心率为66.5±9.5次/分,对照组患者最低心率为64.3±12.1次/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术后评估利多卡因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05)。利多卡因组患者术后疲劳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1小时观察结果亦同。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显着减少ERCP镇静过程中丙泊酚的使用量,提高镇静质量和内镜医师满意度,同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疲乏。第二部分:芬太尼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胃镜镇静中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性评估研究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的拟行胃镜检査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仅研究者和药物准备人员明确患者分组情况,患者、内镜医师、麻醉医师和数据收集观察者对分组情况均不知晓。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0.02 mg/kg咪达唑仑,芬太尼组患者术前给予0.02mg/kg咪达唑仑和1 pg/kg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医师根据患者体重和年龄调整丙泊酚负荷剂量(>70岁或ASAIII为0.5mg/kg;≤70岁为lmg/kg),镇静目标为中度镇静(MOAA/S 3或更低)。并根据需要,反复单次给予20?30mg丙泊酚以维持适度镇静。每3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麻醉医师在记录表中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丙泊酚的用量、患者反应和镇静相关时间。操作结束时,内镜医师和麻醉医师分别使用5点Likert量表对患者镇静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将患者转入至麻醉后监护单元(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当患者完全恢复时,由独立观察员记录患者对镇静效果满意度、其他不良反应以及离院时间。离院24小时后,由另一名观察员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记录患者对镇静的满意度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研究结果1患者入组情况及特征本研究最初纳入了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行诊断性胃镜检查的患者500名。20名患者因不符合入组条件被排除,最终每组有240名患者纳入此项研究。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吸烟和饮酒史、受教育程度、ASA分级、Mallampati评分等无明显差异。高血压是两组患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腹部不适是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的最常见指征。两组患者的基础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镇静的满意程度芬太尼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4%,对照组为96.3%,比率差异为-0.9%。由于单侧97.5%CI的上限低于5%(非劣效性佘量),因此我们拒绝了芬太尼组劣于对照组的无效假设。芬太尼组在总体患者满意度方面不逊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内镜医师及麻醉医师对芬太尼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P<0.001)。两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负性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芬太尼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及过速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中均没有发生包括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在内的严重心血管事件。芬太尼组中有15.8%的患者发生了呛咳,而对照组中则有32.5%的患者出现呛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芬太尼组患者的非自主运动较少见(P<0.001)。芬太尼组患者打嗝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P=0.308)。4丙泊酚用量与镇静相关时间联合应用芬太尼显着降低胃镜检查镇静过程中丙泊酚的需要量(P<0.001)。此外,芬太尼组丙泊酚的诱导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之间的操作时间没有显着差异。芬太尼组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芬太尼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芬太尼组患者亦比对照组患者恢复的更快(P<0.001)。研究结论1.胃镜检查过程中,以丙泊酚为基础的镇静方案联合应用芬太尼并不会降低患者的满意度。2.联合应用芬太尼可以提高内镜医师以及麻醉医师的满意度,减少患者术中呛咳及非自主运动的发生率。3.联合应用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减少苏醒时间,提高临床周转效率。

张秀宁[3](2020)在《地佐辛与苯海拉明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清醒镇静是在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减轻病人恐惧、焦虑及术中疼痛,消除对伤害性刺激的记忆,提高病人的舒适和接受程度,其目的是让患者安静、不焦虑、注意力下降、遗忘,虽行动迟缓但仍具有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可遵嘱作出反应配合手术及检查,使手术及操作得以顺利进行。鉴于目前国内外尚乏有关地佐辛单独或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在普通胃镜检查中镇静镇痛作用的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地佐辛注射液与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及其联合应用在胃镜检查清醒镇静中的疗效,为改善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提高检查效果,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需要行普通胃镜检查的受检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清醒镇静方法分别为:对照组A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10ml+安慰剂(生理盐水1ml肌肉注射);观察组:B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10ml+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ml:20mg)肌肉注射;C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10ml+地佐辛注射液(1ml:5mg)肌肉注射;D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10ml+地佐辛注射液(1ml:5mg)肌肉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ml:20mg)肌肉注射。记录检查前T0、检查过程中T1(自咽部进入食管后)、T2(观查胃体时)、T3(观查十二指肠时)、T4(观查胃底时)、T5(退镜时)各个时段受检者的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血压(Bp)的数值;记录检查中受检者恶心、呛咳、躁动及检查后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检查后受检者耐受度评价、恶心程度评分、舒适度评分、VAS评分及如病情需要是否还会再次选择普通胃镜检查;记录整个胃镜检查(从胃镜进入口腔至拔出胃镜)所用时间(min)。本研究已通过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参与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4组受检者在耐受度、检查中恶心的发生率及检查后头晕发生率的构成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发现检查中不良反应恶心的发生率,D组低于A组(P<0.0001),D组低于B组(P=0.04488),而C组与B组、D组的比较和A组与B组、C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检查后头晕的发生率,D组高于A组(P<0.0001),D组高于B组(P<0.0001),C组高于B组(P=0.01674),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B组、C组的比较和C组与D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耐受度通过两两比较发现,任意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性别构成、VAS评分、病情需要是否再次选择普通胃镜检查、检查中呛咳及躁动发生率、检查后恶心发生率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的组间比较C组低于B组与D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比较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波动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发现心率的波动情况任意两个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较除了T0和T5外,其余任意两个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意义。4组心率均在T1时段时增快,T2时段开始减慢,至T5时段心率降至最低,但仍高于T0时段;4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在T1时段升高,T2时段逐步下降,至T5时段降至最低且同T0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普通胃镜检查前采用清醒镇静方法,给予地佐辛注射液联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肌肉注射,可明显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反应,提高患者整体舒适度,但检查后易发生头晕。

冯瑞亚[4](2019)在《不同程度无痛方案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胃镜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中度镇静方案和深度镇静/麻醉方案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无痛胃镜诊治中的镇静/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为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无痛胃镜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因失代偿期肝硬化需胃镜下诊治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治诊前应用镇静或麻醉方式,分为中度镇静组(简称镇静组)和深度镇静/麻醉组(简称麻醉组)。术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Child-Pugh分级,血常规,术中记录诊治过程中Ramsay评分变化,药物起效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进入胃镜室时(T0)、药物起效时(T1)、诊治结束时(T2)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24小时内完成患者主观调查问卷。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比较中度镇静方案和深度镇静/麻醉方案的镇静/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患者主观感受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71人。镇静组219人,麻醉组52人。2.肝功能Child-Pugh A级136人,镇静组90人(66.2%),麻醉组46人(33.8%);肝功能Child-Pugh B级101人,镇静组96人(95.0%),麻醉组5人(5.0%);肝功能Child-Pugh C级34人,镇静组33人(97.1%),麻醉组1人(2.9%)。中度镇静方案选择率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而增加(P<0.05)。3.轻度贫血186人,镇静组140人(75.3%),麻醉组46人(24.7%);中度贫血73人,镇静组67人(91.8%),麻醉组6人(8.2%);重度贫血12人,镇静组12人(100%)。轻度血小板减少128人,镇静组97人(75.8%),麻醉组31人(24.2%);中度血小板减少87人,镇静组67人(77%),麻醉组20人(23%);重度血小板减少56人,镇静组55人(98.2%),麻醉组1人(1.8%)。中度镇静方案选择率随着贫血程度、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4.同时刻镇静组Ramsay评分低于麻醉组(T1:4.89±0.36分vs 5.87±0.19分;T2:4.07±1.13分vs 5.85±0.47分)(P<0.05)。镇静组药物起效较麻醉组慢(2.42±1.72min vs 1.26±0.43min),意识恢复较麻醉组快(0.60±0.47min vs 6.53±1.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镇静组T1SBP较T0SBP下降13.65±12.23mmHg,麻醉组T1SBP较T0SBP下降24.08±11.72 mmHg;镇静组T1HR较T0HR下降3.46±2.38次/分,麻醉组T1HR较T0HR下降11.08±8.45次/分;镇静组T1SpO2较T0SpO2下降1.01±0.33%,麻醉组T1SpO2较T0SpO2下降1.92±0.81%。中度镇静方案对SBP、HR、SpO2影响较深度镇静/麻醉方案小(P<0.05)。6.在主观调查问卷中,镇静组中患者满意度89.5%,术中遗忘度90.9%,二次接受度94.1%,与麻醉组无统计学差异。7.镇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麻醉组低(8.7%vs 19.2%)(P<0.05)。结论1.中度镇静,可满足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胃镜诊治中“无痛”要求,患者满意度、术中遗忘度、二次接受度高。2.中度镇静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尤其对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显着低于深度镇静/麻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意识恢复快。3.在密切心电监护下,经验丰富内镜医师可对Child-Pugh C级及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患者实施中度镇静无痛胃镜诊治。

张静[5](2019)在《纳布啡用于人工流产术及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内孕需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PN组)。2组患者术前15min均肌肉注射间苯三酚40mg,手术开始前P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PN组先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2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无应后手术开始。术中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影响手术操作时追加丙泊酚0.5mg/kg。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宫颈扩张结束时(T2)及术毕时(T3)的MAP、HR、SpO2;记录2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5minVAS评分及在恢复室中最高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及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有无阴道分娩史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0、T1、T2和T3时的MAP、HR、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N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减少,苏醒后5minVAS评分降低,在恢复室中最高VAS评分明显降低,且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P<0.05)。小结:0.1mg/kg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时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少,手术过程平稳,术后不延长苏醒时间,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患者术后宫缩痛明显减轻。第二部分纳布啡或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比较纳布啡或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PN组)和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组(PQ组)。手术开始前3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3min后P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PN、PQ组分别先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羟考酮0.05mg/kg,2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术中患者出现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0.5mg/kg。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及术毕时(T3)的MAP、HR、SpO2;记录3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有无体动反应、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10minVAS评分及VAS评分≥4分的患者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及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0-3时的MAP、HR、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3组患者的MAP在T1时降低(P<0.05),在T2和T3时无明显差异(P>0.05);HR和SpO2在各时间点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N组和PQ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术后10minVAS评分及VAS评分≥4分的比例均降低(P<0.05),且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与P组比较,PN组患者手术开始时体动反应明显减少(P<0.05)。与PQ组比较,PN组患者术后10minVAS评分降低(P<0.05)。小结:0.1mg/kg纳布啡或0.05mg/kg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电切术镇痛时均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少,手术过程平稳,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且与0.05mg/kg羟考酮相比,0.1mg/kg纳布啡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有优势。结论:1.0.1mg/kg纳布啡用于人工流产术和宫腔镜电切术镇痛时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少,手术过程平稳,术后不延长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2.与0.05mg/kg羟考酮相比,0.1mg/kg纳布啡对减轻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的疼痛更有优势。

罗慧榕[6](2019)在《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联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00例,年龄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成Ⅰ组(丙泊酚组)、Ⅱ组(0.1mg/kg依托咪酯+丙泊酚组)、Ⅲ组(0.15mg/kg依托咪酯+丙泊酚组),每组100例。Ⅰ组:设置TCI泵起始效应室靶浓度3ug/ml,根据检查需要以0.5ug/ml逐步升高靶浓度。Ⅱ、Ⅲ组分别使用0.1mg/kg、0.15mg/kg依托咪酯缓慢静脉注射,注射完毕后予丙泊酚TCI,其余步骤同Ⅰ组。同步记录术前至术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记录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效应室浓度(CeLOC)、诱导使用丙泊酚剂量、检查使用丙泊酚总量。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效应室浓度(CeROC)。记录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体动、注射痛、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及术后24h回忆术中知晓发生率。分别记录患者、内镜检查医师、麻醉医师三方满意度及其原因。结果Ⅲ组患者在麻醉后至恢复时各时间点SBP、DBP、MAP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麻醉后SBP、麻醉后至苏醒DBP及MAP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胃镜结束时HR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诱导使用丙泊酚剂量、检查使用丙泊酚总量、CeLOC、CeROC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诱导时间较其他两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恢复时间较其他两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时间、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体动、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知晓及术后24h回忆术中知晓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在患者、内镜检查医师及麻醉医师三方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TCI、丙泊酚TCI联合0.1mg/kg或0.15mg/kg依托咪酯均可完成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而丙泊酚TCI联合0.15mg/kg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循环及呼吸影响相对较小,注射痛发生率更低,麻醉过程安全、平稳,患者满意度高,适合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推广应用。

俞峰,孙卫东,郑永志[7](2019)在《右美托咪定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9例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采用单用丙泊酚麻醉,研究组(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μg/(kg·h)]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C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3μg/(kg·h)]复合丙泊酚麻醉。术后评估麻醉效果,比较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各组的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与A组比较,研究组的麻醉效果较优(P<0.05),但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组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P<0.05),同时A组和B组的苏醒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研究组的丙泊酚用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0.2μg/(kg·h)]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可以为手术操作提供理想的麻醉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窦菲菲[8](2019)在《老年人无痛内镜诊疗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内镜技术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也是经自然孔道治疗胃肠道息肉、早癌、胆道结石等的有效方法。但常规胃肠镜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剧烈的不适或担心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常使病人因恐惧而放弃检查和治疗,尤其是老年病人。近年来,随着无痛内镜技术的发展,能较大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应激反应,使肠蠕动变慢,更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病灶,同时减少大创口手术、缩短住院周期的优势使人们越来越倾向选择无痛诊疗,而无痛麻醉药物的使用也增加了术中心肺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尤其是老年人,本文现对老年患者行无痛和常规内镜检查、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有效性、舒适性、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老年患者选择无痛内镜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12月因消化道症状或疾病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患者(年龄>65岁)共520名,分别行普通或无痛内镜下诊疗,其中胃镜检查组200人(无痛检查100人,普通检查100人),肠镜检查组200人(无痛检查100人,普通检查100人);胃息肉切除组60人(无痛治疗30人,普通治疗30人),肠息肉切除组60人(无痛治疗30人,普通治疗30人)。无痛组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根据患者个人基础疾病情况及诊疗中反应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用量),普通组仅应用达克罗宁/丁卡因进行咽部/肛部局部麻醉;术中由麻醉医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台护士及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后期根据术中记录情况及术后随访1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对患者的诊疗操作时间、疾病诊断率、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满意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在满意度方面,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组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无痛技术可显着减轻患者胃肠镜诊疗中的痛苦,提高患者随访率。肠镜检查各疾病诊断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疾病总检出率方面,无痛组明显高于普通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痛技术下肠蠕动缓慢,肠痉挛现象较少出现,更便于及时发现病灶。另外在操作时间、胃镜检查疾病诊断率、术中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生命体征、血氧变化等方面,无痛组和普通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老年人常规胃肠镜诊疗安全、效果好,目前仍为我国较多数老年患者所接受,但诊疗过程中的痛苦、不良记忆是其满意度低,病人极少愿意接受再次检查或治疗的主要原因。2.老年人无痛胃肠镜诊疗安全、效果好,术中痛苦小、不良记忆极少、满意度高,尤其是无痛结肠镜,是老年人愿意选择的主要原因。3.老年患者,诊疗前详细询问病史,麻醉药物个体化、注意药物注射速度、监测生命体征、操作轻柔、熟练、进镜尽量将咽部及食管内液体抽净、缩短操作时间、术后仔细询问不适症状、有无便血及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尤其是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对减少无痛胃肠镜诊疗严重的并发症尤为重要。

黄亨[9](2019)在《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麻醉对比》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发病人群大多集中在60岁以上。传统的开腹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创伤大、费用高、住院时间长,不利于患者恢复。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方法。ESD是一种操作精确、对手术条件要求严格的微创手术;ESD手术切除肿瘤、创面止血后手术立即结束,没有传统手术的关腹缝合等步骤,麻醉医师往往不能提前预估停麻醉药时间,容易造成苏醒延迟;老年患者因为生理机能的衰退、对静脉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所以在手术室外的麻醉风险显着升高。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保障ESD术中平稳、术后及时、高质量苏醒对老年患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代谢快的优点,在手术室外的麻醉中广受欢迎;七氟烷虽然具有苏醒迅速、不经肝肾代谢、对心血管抑制轻等优点,但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非常少。为了找到该类手术最适宜的麻醉方式,本研究对比七氟烷和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结直肠肿瘤ESD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应用这两种药物安全性、麻醉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选取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结直肠ESD手术的60名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30人。七氟烷组使用七氟烷吸入诱导(潮气量法),复合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插入喉罩,维持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诱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维持。主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最大最小平均动脉压之差、最大最小心率之差;记录两组麻醉总时长、手术时长、切除息肉时长、诱导时长、苏醒时长、PACU停留时长、息肉切除速度;记录术者患者满意度、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手术并发症、麻醉后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通过spss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诱导后均有一过性的降低,但是在T2、T3、T4时刻S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P组(P<0.01)。两组患者T5时刻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恢复至T1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患者的ΔMAP和ΔHR有明显差异(P<0.01)。(2)两组患者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无明显区别(P>0.05)。S组诱导时长明显长于P组(P<0.01),P组苏醒时长和PACU停留时长要明显长于S组(P<0.01)。两组手术切除息肉的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穿孔、出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均无差异(P>0.05),S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小于P组(P<0.01),两组术中心率无差异(P>0.05),P组拔除喉罩后SpO2<92%多于S组(P<0.05)。(4)两组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无差异(P>0.05),S组使用麻黄碱阿托品次数和剂量明显少于P组(P<0.01),P组使用顺式阿曲库铵和新斯的明的剂量明显高于S组(P<0.01)。(5)两组术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住院天数均无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老年结直肠ESD手术全麻。七氟烷诱导时间长于丙泊酚,但苏醒时间和PACU存留时间短于丙泊酚组患者;总麻醉时长和手术时长无显着差异。老年患者结直肠ESD手术全麻,七氟烷诱导和维持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陈晔,郑嘉岗[10](2018)在《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方法整理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穴位疗法对上消化道的作用机理,对各类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主要有以下作用,其一,通过调节神经及胃肠道电活动缓解焦虑情绪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药物麻醉苏醒时间。结论穴位疗法作为一种安全的中医特色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但目前开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仍然较为局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二、异丙酚在内镜诊疗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丙酚在内镜诊疗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清醒镇静在内镜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药物
    1.1 丙泊酚
    1.2 右美托咪定
    1.3 咪达唑仑
    1.4 瑞芬太尼
    1.5 依托咪酯
    1.6 氯胺酮
    1.7 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N2O)
2 清醒镇静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2.1 肥胖患者
    2.2 老年患者
    2.3 肝病患者
    2.4 儿童
3 小 结

(2)辅助镇痛药物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消化内镜镇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ERCP镇静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芬太尼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胃镜镇静中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性评估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丙泊酚在消化内镜镇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3)地佐辛与苯海拉明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程序性镇静镇痛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不同程度无痛方案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胃镜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1.2.2 镇静、麻醉方法
        1.2.3 观察指标
        1.2.4 本文中应用的相关评价标准
        1.2.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统计
    2.2 镇静组与麻醉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2.2.1 Child-Pugh分级
        2.2.2 血常规
    2.3 镇静组与麻醉组镇静/麻醉效果比较
        2.3.1 各时期Ramsay评分
        2.3.2 镇静/麻醉起效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意识恢复时间
    2.4 镇静麻醉对生命体征影响
    2.5 患者术后主观调查问卷
    2.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他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镇静/麻醉技术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纳布啡用于人工流产术及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纳布啡或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纳布啡在无痛内镜诊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2.2 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对比
    2.3 麻醉药物用量及各项时间对比
    2.4 不良事件对比
    2.5 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3.1 循环系统
    3.2 呼吸系统
    3.3 不良事件
    3.4 满意度
    3.5 内镜检查效率
    3.6 不足及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丙泊酚靶控输注在临床麻醉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右美托咪定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完成情况
    2.2 麻醉效果评价
    2.3 各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
    2.4 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8)老年人无痛内镜诊疗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麻醉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临床资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
    1.1 单纯针刺
        1.1.1 原理
        1.1.2 应用
    1.2 电针
        1.2.1 原理
        1.2.2 应用
2 经皮穴位电刺激
    2.1 原理
    2.2 应用
3 艾灸
    3.1 原理
    3.2 应用
4 穴位按摩
    4.1 原理
    4.2 应用
5 穴位注射
    5.1 原理
    5.2 应用
6 结语与展望

四、异丙酚在内镜诊疗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醒镇静在内镜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 廖兴志,刘宇芳,全耀晨,周脉涛. 医学综述, 2021
  • [2]辅助镇痛药物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消化内镜镇静中的应用研究[D]. 刘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3]地佐辛与苯海拉明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中的作用[D]. 张秀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不同程度无痛方案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胃镜诊治中的应用[D]. 冯瑞亚.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纳布啡用于人工流产术及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D]. 张静.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D]. 罗慧榕.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右美托咪定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J]. 俞峰,孙卫东,郑永志. 中外医学研究, 2019(05)
  • [8]老年人无痛内镜诊疗安全性分析[D]. 窦菲菲.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9]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麻醉对比[D]. 黄亨.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 陈晔,郑嘉岗. 上海针灸杂志, 2018(10)

标签:;  ;  ;  ;  ;  

丙泊酚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