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创办劳教生产特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孟丹[1](2021)在《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管理研究 ——以A小学为研究个案》文中研究表明
周玲[2](2021)在《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C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芸[3](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劳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育人方针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处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开展劳动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本研究以大理州A小学师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文本收集等方法,对A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认知、内容、途径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偏离为技能学习和放松手段。(2)劳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手工劳动多于其它形式的劳动,简单劳动多于复杂创意类劳动。(3)劳动教育方式上出现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缺乏规范性,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4)劳动教育开展效果上缺少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劳动育人效果弱化,缺少劳动设施和实践场地,部分劳动活动难以开展等情况。总结发现人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学校缺少开展劳动教育的条件保障、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立足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引领学生走向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借鉴国外日本、德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模式和国内深圳、苏州两所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结合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改善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困境的实践构想,以期得到较好的提升效果。最后,提出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第一,深化劳动教育认识,培育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优良的劳动品德。第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资源,拓宽家庭劳动教育资源、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第三,改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探索多种劳动授课方法、家长以身为范指导劳动、学校系统规划落实劳动。第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基于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学生经验开展自主评价、基于劳动表现的发展性评价。第五,搭建劳动教育保障平台,政校协同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家校协同共建劳动教育阵地、社校协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钟飞燕[4](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袁俊帆[5](2020)在《A医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算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先进工具,医院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优势,并使医院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医院更好的为系统内提供优质服务。G省监狱系统在押服刑人员长期居高不下,艾滋病、传染病服刑人员的多发,疑难重症病犯日益增多,服刑人员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日趋严峻的监管医疗环境下,A医院目前的预算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制约A医院良性循环发展、提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提升服务能力,保障监管安全和提升执法能力,A医院有必要探索适用于自己的预算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水平,以符合现在执法需要,保障监管及医疗安全。本文以兼具行政司法职能的A医院为案例,结合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理论分析,通过探讨A医院预算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原因,并为A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优化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这也丰富了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研究。A医院作为一家具有行政司法职能的公立监狱医院,其预算编制仅汇编财政拨款收支,忽视医疗收支,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总体预算管理与医院战略脱节、前期预算编制内容片面、中期预算执行监控缺位以及后期预算分析考核匮乏,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管理层缺乏重视预算管理的战略规划、职员层缺乏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热情、财务层缺乏执行预算管理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层缺乏支持预算管理的信息工具有关。为了优化A医院的预算管理体系,本文从预算管理的基础、组织、实施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赵娅倩[6](2020)在《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谱写人类文明、创造人类财富的源泉。教育源于劳动,劳动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强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文章从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入手,分析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探讨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是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自主性和社会参与感更强。面对中小学生特殊的主体特征,应立足当下,明确劳动教育的内涵,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为此,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入手,强调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结合,旨在通过“教劳结合”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以劳动教育作为教育过程和目的的统一,以期在中小学生成才过程中建立自我精神世界与外在物质世界沟通的桥梁。文章在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挖掘教育部门最新发布的信息,结合劳动教育特色鲜明的部分学校案例,分析中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进行劳动教育的现实情况,了解劳动教育主客体真正的诉求,进而探讨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困境的解决思路。文章在分析当前部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进行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一是对传统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包括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生产劳动等方式。二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方式的发展,包括立德的公益劳动、增智的学习劳动、健体的体育劳动、育美的工艺劳动等方式。三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方式的探索,文章倡导在结合大数据时代劳动内涵和形式变化的基础上,创新适合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途径,使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劳动观念进脑、劳动精神入心、劳动行为转化。
韩联郡[7](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张航[8](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红利使其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浙江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高职教育不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了肯定,也为构建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一方面能够以史为鉴,为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还能为国家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浙江实践、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板。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每个阶段的重点发展领域为立脚点力图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梳理出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脉络,展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画面,并结合发展现状探索新时期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因素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志性重大教育政策为分段依据,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发展期(1978-1997)、跨越突破期(1998-2005)、转型升级期(2006-2013)、创新发展期(2014-2018)四个阶段,以每个阶段影响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该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此外,在查阅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变迁及相关经济社会背景,概括总结出四十年来浙江高职教育经历了从初露锋芒到渐成规模、从注重数量到优质提升的历史性转变,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此本文还提炼凝结了浙江高职四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包括依靠政策落实高职战略地位、多元融合健全院校管理体制、搭建中高职教育“直通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等五个方面。但在当前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发现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高职院校间质量发展不平衡、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不高、经费投入问题依然严峻、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服务力、保证经费投入提升办学条件、推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
晋嘉荣[9](2019)在《转型与突围: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体相继涌现。应对网络视频高速发展态势,从2015年起,作为传统媒体行业重要成员的主持人群体,逐渐形成一股广电媒体人纷纷转型互联网的大迁徙运动。游走于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之间,“转型”?“突围”?成了当下主持人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陈晓楠先后为观众奉献了《冷暖人生》《和陌生人说话》这样成功的节目,作为主持人转型的成功范例,系统研究陈晓楠转型的经验将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系着名主持人陈晓楠的转型个案研究,通过对陈晓楠传统媒体代表作《冷暖人生》和其新媒体代表作《和陌生人说话》、《我的时代和我》等节目的定位选题、形象设计、叙事方式、镜头语言、运营策略、传播效果等全方位的对比分析,指出主持人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所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陈晓楠在转型过程中所做出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进而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成功转型——“IP化”的发展路径。结合陈晓楠转型的案例来看,主持人的“IP化”应是未来主持人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身处“转型期”的主持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得以成功“突围”的关键所在。
邹鹰[10](2019)在《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 ——基于“桐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工作发源于英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不同国家与地区因其社会制度与文化习俗的不同,所走过的道路也各异。1920年代以来,中国学人一直寻找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其中几经曲折,20世纪50年代被取缔,80年代恢复重建,特别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标志,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共十九大提出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战略目标,开拓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境界。但是,中国社会工作在过密的一体化行政设置中,其专业话语建构过程频频遇到制度性阻力。推动积极的社会工作话语建设,非常迫切。本文以“桐县模式”为分析对象,将研究事件放在民政场域来考察,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社会建构论话语建构为分析工具。试图回答“中国行政体制内如何推动社会工作话语建构”这一核心问题的内在逻辑。具体在实践中,民政场域的民政服务与社会工作作为两个最为关键的变量,其嵌合效果决定着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方向。作为“桐县模式”重要内容——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中国行政体制内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方式。民政场域建构情境性,为社会工作话语生产提供了基础。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生产来说,情境性意味着话语意义空间的建构,即打通民政服务与社会工作嵌合的障碍。民政服务对于进入民政场域的社会工作话语能够理解和接受,包括整个民政惯习能读懂社会工作话语作为一种专业权力的内涵;同时,社会工作话语进入民政场域,能够理解民政服务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寻找到与它的相似性与契合度。在这个过程中,民政服务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诸多理念、方法的不足,从而对社会工作话语产生政治上、学科上、行动上的认同,并在职能上实现权力的可让渡性,为社会工作话语提供生产与传播的空间,从而社会工作与民政服务实现话语意义的建构。民政场域建构身份性,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了机遇。话语身份作为民政场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标示着话语主题在叙事空间的方位。身份性所反映的是事物与社会关系的位置,其利益大小取决于相关主体间性的紧密度。在民政场域中,社会工作专业话语身份包括层次性、认同性、权威性三方面,它是专业服务表达的基础。社会工作主体的层次性包括控制性、组织性、协调性、执行性等多个层次;社会工作主体的认同性体现了社会工作话语在民政场域中以一种合法身份而取得利益,桐县采取“社工+从工+义工”及其互动方式贯彻社会工作专业性;社会工作主体的权威性则指涉专业化服务于小康社会、社会治理、精准脱贫和民政宗旨。在身份性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强化了民政惯习与社会工作专业话语的敏感与张力。由此,需要在观念层面、求一助层面、专业功利层面等方面进行文化涵化。而文化涵化策略可能是妥协、迂回或斗争,但达成的却是民政服务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合、融合与互为同化。民政场域建构互文性,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了方法。互文性是制度性社会事实的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之一,也是社会实在建构的路径。民政场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本和实践文本,其互文性除需遵循通常的话语规则外,还应分清相加、相契、相融等阶段的“社会工作—民政服务”的互文层次。加强“名”的互文性、基本理论互文性、服务过程互文性、实务方法互文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推动水平互文性、垂直互文性、跨域互文性的建构,以及渡济模式、咨询模式、调解模式的发展。作为中国行政体制内的民政场域,社会工作专业话语建构既要正视制度文化张力,也不可忽视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消解传统行政惯习结构,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才能创生出一种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平衡。
二、关于创办劳教生产特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创办劳教生产特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 |
1.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 |
2.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 |
3.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 |
4.劳动教育价值与意义 |
(二)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
1.劳动教育的实践现状 |
2.劳动教育的开展内容 |
3.劳动教育的实施条件 |
4.劳动教育的存在问题 |
5.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 |
6.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统计分析法 |
第一章 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过程 |
(一)大理州A小学基本情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回收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调查问卷初测 |
3.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 |
4.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三)补充访谈与文本材料收集 |
1.补充访谈 |
2.材料收集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内容 |
(一)A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情况 |
1.教师和家长对劳动教育内涵及目的认知 |
2.学生、家长、教师对劳动教育态度认知 |
(二)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 |
1.生活技能类劳动 |
2.班级值日类劳动 |
3.手工技艺类劳动 |
4.科学实践类劳动 |
5.公益服务类劳动 |
6.工农业生产劳动 |
(三)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
1.家校合作进行劳动 |
2.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
3.开展校园劳动活动 |
4.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
5.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
(四)A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 |
1.学生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2.家长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3.教师对劳动教育效果评价 |
4.家长、教师对孩子劳动意识评价 |
第二章 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的困境分析 |
(一)劳动教育认知存在的问题 |
1.劳动教育以技能学习为取向,缺乏价值观念引导 |
2.劳动教育变为娱乐放松手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 |
(二)劳动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1.劳动内容设置单一,手工劳动多于其它形式劳动 |
2.劳动活动缺乏整合,简单劳动多于复杂创意劳动 |
(三)劳动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
1.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缺乏规范性,组织监管力有待加强 |
2.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任务要求连贯性不足 |
(四)劳动教育效果存在的问题 |
1.缺少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学校劳动育人效果弱化 |
2.缺少劳动设施和实践场地,部分劳动活动难以开展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人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
1.对劳动教育内涵认识窄化 |
2.对劳动教育价值认识不全 |
3.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二)劳动教育的条件缺少保障 |
1.学生缺少真实的劳动机会 |
2.学校的劳动保障完善度低 |
3.社会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 |
(三)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变 |
1.社会劳动形态发生的巨变 |
2.人才评判的标准发生转变 |
3.社会不良文化的肆虐侵染 |
第三章 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诉求与典型案例 |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 |
(一)劳动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以劳育德,培养孩子“善”的品行 |
2.以劳增智,促进孩子“真”的发展 |
3.以劳强体,奠定孩子“健”的地基 |
4.以劳育美,陶冶孩子“美”的追求 |
(二)劳动教育引领小学生走向生活世界 |
1.增强孩子对社会的认识与判断 |
2.培育孩子走入社会的劳动素养 |
3.探索孩子未来职业的发展可能 |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 |
(一)国外典型案例 |
1.日本——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模式 |
2.德国——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
(二)国内典型案例 |
1.深圳龙华区玉龙学校——生态劳动种植园课程实践模式 |
2.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生活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模式 |
三、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借鉴与构想 |
(一)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借鉴 |
(二)大理州A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构想 |
1.形成A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认知建构 |
2.组建A小学劳动教育师资教研队伍 |
3.开发A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
4.家校联合研制“家庭劳动任务清单” |
5.优化落实A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系统 |
第四章 小学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 |
一、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
(一)培育科学劳动价值观 |
(二)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
(三)培养优良的劳动品质 |
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资源 |
(一)拓宽家庭劳动教育资源 |
(二)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 |
(三)开发社区劳动教育资源 |
三、改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 |
(一)探索多种劳动授课方法 |
(二)家长以身为范指导劳动 |
(三)学校系统规划落实劳动 |
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
(一)基于劳动素养的综合评价 |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自主评价 |
(三)基于劳动表现的评价原则 |
五、搭建劳动教育保障平台 |
(一)政校协同加强劳动教育保障 |
(二)家校协同共建劳动教育阵地 |
(三)校社协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A医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预算管理研究发展历程 |
1.2.2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理论与体系 |
2.1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激励理论 |
2.1.4 资源计划理论 |
2.2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 |
2.2.1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2.2.2 公立医院的特有属性 |
2.3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体系 |
2.3.1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内容体系 |
2.3.2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基础支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医院概况和预算管理现状 |
3.1 A医院概况 |
3.1.1 A医院基础介绍 |
3.1.2 A医院资产情况 |
3.1.3 A医院收支情况 |
3.2 A医院预算管理现状 |
3.2.1 A医院预算管理的前期工作 |
3.2.2 A医院预算管理的中期工作 |
3.2.3 A医院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医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A医院预算管理情况调查 |
4.1.1 A医院预算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
4.1.2 A医院预算管理访谈调查分析 |
4.2 A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前期预算编制内容片面 |
4.2.2 中期预算执行监控缺位 |
4.2.3 后期预算分析考核匮乏 |
4.3 A医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层:缺乏重视预算管理的战略规划 |
4.3.2 职员层:缺乏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热情 |
4.3.3 财务层:缺乏执行预算管理的专业素养 |
4.3.4 技术层:缺乏支持预算管理的信息工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 |
5.1 A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优化 |
5.1.1 树立预算管理战略化理念 |
5.1.2 健全预算管理系统化结构 |
5.1.3 完善预算管理信息化集成 |
5.1.4 加强预算管理专业化培训 |
5.2 A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组织优化 |
5.2.1 推行预算管理全面化改革 |
5.2.2 建立预算管理结构化组织 |
5.3 A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优化 |
5.3.1 前期明确预算管理年度计划与预算目标 |
5.3.2 中期做好预算管理编制与执行 |
5.3.3 后期重视预算管理考评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
2.2.2 西方教育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
2.2.3 中国教育家的教劳结合思想 |
2.3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 |
2.3.1 发展性 |
2.3.2 享用性 |
2.3.3 开放性 |
2.3.4 创新性 |
第3章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必然 |
3.1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合理性 |
3.1.1 劳动教育回归自然以释放天性 |
3.1.2 劳动教育立足社会以实现真我 |
3.1.3 劳动教育融入生活以创新创造 |
3.2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然性 |
3.2.1 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 |
3.2.2 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
3.2.3 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4章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现状 |
4.1 中小学生自身对劳动教育认知现状 |
4.1.1 劳动认知 |
4.1.2 劳动习惯 |
4.1.3 劳动价值观 |
4.2 家庭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重视现状 |
4.2.1 家庭劳动观念 |
4.2.2 家庭劳动榜样 |
4.2.3 家庭劳动功能定位 |
4.3 学校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
4.3.1 劳动教育培养机制 |
4.3.2 劳动教育实施渠道 |
4.3.3 劳动教育评价体制 |
4.4 社会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支持现状 |
第5章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走向 |
5.1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观念进脑 |
5.1.1 强化意识: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良好开端 |
5.1.2 转变观念: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导向 |
5.1.3 立足当下: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定位 |
5.2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精神入心 |
5.2.1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注重劳动精神培养 |
5.2.2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凝聚劳动精神力量 |
5.2.3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激发劳动创新精神 |
5.3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行为转化 |
5.3.1 更新培养理念,健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机制 |
5.3.2 注重问题导向,丰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资源 |
5.3.3 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社会环境 |
5.4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与创新 |
5.4.1 传统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 |
5.4.2 “全面人”劳动教育方式的发展 |
5.4.3 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方式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核心概念 |
1.职业教育 |
2.高等职业教育 |
3.发展 |
(四)研究综述 |
1.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的研究 |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
(2)关于区域性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研究 |
(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回顾研究 |
2.有关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
(1)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 |
(2)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历史回顾性研究 |
(3)关于浙江高职教育政策的研究 |
3.文献述评 |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本研究的不足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因素分析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
(一)恢复重建期(1978-1997):浙江高职教育“起步探索” |
1.发展背景 |
(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 |
(2)国家“三教统筹”和“三改一补”政策的推动 |
(3)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2.发展实践 |
(1)恢复专科学校招生 |
(2)创办短期职业大学 |
(3)试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二)跨越突破期(1998-2005):浙江高职教育“渐成规模” |
1.发展背景 |
(1)产业调整强力驱动高职发展 |
(2)素质提升高职资源需求强烈 |
(3)政策出台引导推动高职改革 |
2.发展实践 |
(1)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
(3)批办民办职业学校 |
(三)转型升级期(2006-2013):浙江高职教育“‘质’‘量’兼顾” |
1.发展背景 |
(1)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向 |
(2)政策突破优化发展环境 |
(3)办学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
2.发展实践 |
(1)建设示范院校 |
(2)加强专业建设 |
(3)改革培养模式 |
(4)推进课程改革 |
(5)强化队伍建设 |
(四)创新发展期(2014-至今):浙江高职教育“优质提升” |
1.发展背景 |
(1)战略推进急需新型高技能人才 |
(2)政策引导建设优质高职院校 |
(3)基础雄厚转向实力提升 |
2.发展实践 |
(1)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
(2)开展现代学徒制度 |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
(4)多元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
(一)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政策 |
(二)着力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 |
(三)形成多方联动的管理体制 |
(四)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育体系 |
(五)制定合理的财政投入标准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
(一)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
(二)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匹配度不高 |
(三)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
(四)师资水平不能有效适应教育质量发展需要 |
(五)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
四、新时代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职均衡发展 |
(二)加强内涵建设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办学实力 |
(四)深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
(五)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转型与突围: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2 陈晓楠媒体从业经历概述 |
2.1 传统媒体从业经历及其风格养成 |
2.1.1 陈晓楠传统媒体从业经历 |
2.1.2 陈晓楠主持风格的形成 |
2.2 新媒体从业经历及其风格再塑 |
2.2.1 陈晓楠新媒体从业经历 |
2.2.2 陈晓楠主持风格的再塑 |
2.3 小结 |
3 定位对比分析 |
3.1 全面定位的对比分析 |
3.2 用户定位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形象设计对比分析 |
4.1 陈晓楠服饰选择的变化 |
4.2 陈晓楠肢体语言选择的变化 |
4.3 陈晓楠身份角色转变 |
4.4 小结 |
5 选题对比分析 |
5.1 《冷暖人生》选题统计分析 |
5.2 《和陌生人说话》选题统计分析 |
5.3 小结 |
6 叙事方式对比分析 |
6.1 纪实性专访的报道风格 |
6.2 节目包装形式的对比分析 |
6.3 节目标题风格的对比分析 |
6.4 节目镜头语言对比分析 |
6.4.1 从电视到移动端,从横屏到竖屏 |
6.4.2 拉片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7 运营策略及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7.1 运营策略对比分析 |
7.1.1 节目分发方式不同 |
7.1.2 社交属性不同 |
7.2 节目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7.2.1 全网播放量对比 |
7.2.2 口碑评分对比 |
7.2.3 《和陌生人说话》微信粉丝群传播效果调查 |
7.3 小结 |
8 结语:新媒体主持人IP化发展趋势 |
8.1 主持人转型的方法 |
8.2 主持人的IP化 |
8.3 主持人转型的变与不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冷暖人生》2014 年~2016年节目表 |
附录二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节目表 |
附录三 :陈晓楠从业经历简表 |
附录四 :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效果调查问卷 |
(10)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 ——基于“桐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的要点 |
1.2.2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要点 |
1.2.3 简要述评 |
1.3 核心概念 |
1.3.1 民政场域 |
1.3.2 嵌合 |
1.3.3 互文性 |
1.4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5 桐县模式 |
1.5.1 创立背景 |
1.5.2 形成过程 |
1.5.3 主要特点 |
2.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情境性建构 |
2.1 民政场域与社会工作话语 |
2.1.1 民政场域的现实语境 |
2.1.2 社会工作话语是一种专业权力 |
2.1.3 社会工作话语权力在民政场域的表达 |
2.2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的空间让渡 |
2.2.1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让渡的理由 |
2.2.2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让渡的认同 |
2.2.3 民政场域对社会工作话语的“可让渡性” |
2.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意义结构 |
2.3.1 民政治理内涵的优化 |
2.3.2 民政治理价值的优化 |
2.3.3 民政治理机制的优化 |
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身份性建构 |
3.1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主体建构 |
3.1.1 明确社会工作主体的身份层次 |
3.1.2 加强社会工作主体的身份认同 |
3.1.3 提升社会工作主体的职业声望 |
3.1.4 建立社会工作主体的激励机制 |
3.1.5 完善社会组织吸储社会工作者的机制 |
3.2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身份的权威建构 |
3.2.1 社会工作服务于小康社会建设 |
3.2.2 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治理 |
3.2.3 社会工作服务于民政宗旨 |
3.2.4 社会工作服务于精准脱贫 |
3.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身份的文化敏感涵化 |
3.3.1 民政价值观念的文化敏感性涵化 |
3.3.2 社会求—助文化敏感性的涵化 |
3.3.3 专业功利文化敏感的涵化 |
4.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互文性建构 |
4.1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的互文性逻辑 |
4.1.1 互文性的意义 |
4.1.2 水平互文性建构 |
4.1.3 垂直互文性建构 |
4.1.4 跨域互文性建构 |
4.2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互文性维度 |
4.2.1 “名”的互文性维度 |
4.2.2 基本理论互文性维度 |
4.2.3 实务方法互文性维度 |
4.3 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互文性模式建构 |
4.3.1 渡济模式 |
4.3.2 咨询模式 |
4.3.3 调解模式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行政立场与专业立场 |
5.2.2 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经验性与专业性 |
5.2.3 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退”与“进” |
5.2.4 行政体制内社会工作话语建构的政策内涵 |
5.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3.1 研究的可能创新 |
5.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关于创办劳教生产特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管理研究 ——以A小学为研究个案[D]. 孟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C县为例[D]. 周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以大理州A小学为例[D]. 王芸. 大理大学, 2021(08)
- [4]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5]A医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袁俊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D]. 赵娅倩.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D]. 张航.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转型与突围: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研究[D]. 晋嘉荣.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10]民政场域社会工作话语建构 ——基于“桐县模式”研究[D]. 邹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