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歧杆菌总DNA对小鼠IL-2、NK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邢媛媛[1](2021)在《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通过建立肉仔鸡免疫应激模型并饲喂黑沙蒿多糖(AOP),探讨AOP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并利用体内法和体外法相结合,探讨AOP缓解免疫应激反应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试验一:黑沙蒿多糖的提取优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体外活性的研究试验一共包含两部分。试验(1):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以水浴时间、水浴温度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以AOP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AOP的提取条件,采用离子色谱和凝胶色谱法检测AOP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结果表明:AO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 m L/g,提取时间4.3 h,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AOP的得率和含糖量分别为5.56%和52.65%;AOP的平均分子量为2.1 k Da(62.6%)和1.5 k Da(37.4%),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6.87:10.67:54.13:2.49:18.37:4.83:2.64;此外,AOP具有较好的体外益生作用和抗氧化能力。试验(2):使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葡聚糖凝胶进一步分离纯化AOP,采用离子色谱、凝胶色谱法和甲基化法检测纯化AOP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和键合结构。结果表明:经过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得到AOP-Ⅰ,其平均分子量为9.00 k Da,是由岩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核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一种中性多糖,其摩尔比分别为0.56:13.75:12.79:54.08:3.15:13.43:0.63:0.67:0.93;AOP-Ⅰ主要由尾端葡萄糖基、→5)-Ara(f)-(1→、→3)-Gal(p)-(1→、→2)-Gal(p)-(1→、→4)-Man(p)-(1→、→6)-Man(p)-(1→、→4)-Gal(p)-(1→和尾端阿拉伯糖基按66.43:1.55:4.81:3.19:6.48:6.74:9.17:1.65的摩尔比构成。试验二: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88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50、500、750、1000 mg/kg AOP和50 mg/kg金霉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AOP添加剂量在750 mg/kg时,对肉仔鸡生长、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调控效果较为明显,有望替代金霉素在肉仔鸡日粮中的使用。试验三: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根据试验二的结果,综合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确定AOP在肉仔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作为本试验日粮中AOP的添加量。通过腹腔注射LPS构建肉仔鸡的免疫应激模型,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92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为42 d,分为预饲期(0-14 d)、应激Ⅰ期(15-21 d,LPS注射期)、恢复Ⅰ期(22-28 d)、应激Ⅱ期(29-35 d,LPS注射期)和恢复Ⅱ期(36-42 d)。处理1和处理2饲喂基础日粮,处理3和处理4饲喂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AOP)。分别在应激Ⅰ期(试验第15、17、19、21 d)和应激Ⅱ期(试验第29、31、33、35 d)给处理1和处理3组的肉仔鸡腹腔注射5 m L/kg体重的LPS溶液(LPS溶液浓度为100μg/m L生理盐水),处理2和处理4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AOP可通过提高肉仔鸡蛋白质表观代谢率,降低血清应激激素和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来缓解LPS导致的生长性能的下降;日粮中添加AOP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LPS诱导的促炎因子的过量产生;通过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缓解肉仔鸡的免疫应激和氧化损伤。试验四: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本试验采用2×7因子设计,即主效应包括2个应激状态(非应激组:不添加LPS;应激组:添加LPS,添加量为10μg/m L)和6个AOP-Ⅰ添加水平(0、50、100、150、200和250μg/m L)和维生素A(VA)添加组,共设1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结果表明:非应激条件下,AOP-Ⅰ在体外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及抗氧化功能;应激条件下,AOP-Ⅰ可缓解由LPS导致的免疫应激,且缓解作用与VA相当;150μg/m L AOP-Ⅰ可作为体外研究其免疫和抗氧化调节机制的适宜添加量。试验五:黑沙蒿多糖通过TLR4/NF-κB途径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试验五共包括三部分。试验(1):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六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LPS组、LPS+TAK-242组、AOP-Ⅰ组、AOP-Ⅰ+TAK-242组、TAK-242组,每个处理六个重复。结果表明:TLR4是AOP-Ⅰ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候选靶点。试验(2):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六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FITC-LPS组、LPS+FITC-LPS组、LPS组、AOP-Ⅰ+FITC-LPS组、AOP-Ⅰ组,每个处理六个重复。结果表明:AOP-Ⅰ具有干扰LPS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作用。试验(3):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八个处理组:对照组、AOP-Ⅰ组、AOP-Ⅰ+PDTC组、PDTC组、LPS组、AOP-Ⅰ+LPS组、LPS+PDTC组、LPS+PDTC+AOP-Ⅰ组,每个处理六个重复。结果表明:非应激状态下,AOP-Ⅰ可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应激状态下,AOP-Ⅰ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进而缓解PBLs的免疫应激。试验六:黑沙蒿多糖通过Nrf2/Keap1途径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八个处理组:对照组、AOP-Ⅰ组、AOP-Ⅰ+ML385组、ML385组、LPS组、AOP-Ⅰ+LPS组、LPS+ML385组、LPS+ML385+AOP-Ⅰ组,每个处理六个重复。结果表明:非应激状态下与应激状态下,AOP-Ⅰ均可通过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马作霖[2](2021)在《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乳清粉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食品,更是天然安全的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近年来,我国对乳清粉的研究主要以牛乳清粉为代表,且以乳清粉的提取、组成、结构分析和加工性质等研究为主,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未见报道,对不同物种乳清粉的抗衰老功能差异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以牛、羊和驴乳清粉为原料,探究了乳清粉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解析了乳清粉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氧化应激、炎症衰老和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构建了利用粪便气味信息实时、无创评价羊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体内抗衰老作用定性判别模型和体重增长率定量预测模型。以期阐明乳清粉调节衰老机体肠道菌群,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衰老,从而为延缓衰老的作用提供参考,并为降低实验动物的消耗,以及下一步其他动物实验及人体临床实验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牛、羊和驴乳清粉的主要成分。不同乳清粉成分的主要区别为乳清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羊乳清粉乳清蛋白含量高达15.8g/100g,驴和牛乳清粉分别为10.4g/100g和6.9g/100g。而乳清蛋白主要成分均包括β-乳球蛋白(β-Lg)、α-乳蛋白(α-La)、血清白蛋白(SA)、乳铁蛋白(Lf)。表明不同畜种乳清粉中乳清蛋白含量不同,各种蛋白成分的含量略有差异。仅有驴乳清蛋白中含有较高溶菌酶(Lysozyme,LYS)。不同畜种乳清粉乳糖含量约为70g/100g。(2)阐明了牛、羊和驴乳清粉体内外的抗氧化性。牛、羊和驴乳清粉在2~6mg/m L范围内,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乳清粉浓度的增高而增强。D-半乳糖制备的衰老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健康体征欠佳,体重增长率为0.356%±0.311,死亡率高达26.7%,血清MDA含量升高和SOD活性下降(P<0.05)。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后,健康状态明显好转,尤其是羊乳清粉中剂量组小鼠死亡率降至0%,体重增长率(7.282%±0.351)甚至优于VC阳性干预组,而血清MDA含量降低,SOD升高(与Neg Con组对照,P<0.05)。不同物种乳清粉比较,羊乳清粉提高机体血清SOD水平优于牛和驴乳清粉。同一畜种乳清粉中,牛乳清粉高浓度抗氧化性略高于低、中浓度;羊乳清粉三个浓度梯度间差异不显着;驴乳清粉三个浓度梯度与SOD含量呈正比。表明乳清粉体外抗氧化性能力和乳清粉浓度成正比,并可有效降低衰老小鼠体内氧化应激。(3)明确了牛、羊和驴乳清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D-半乳糖衰老小鼠较正常小鼠,胸腺比率和Ig G含量均明显下降,IL-2和IL-6含量明显上升,而且肝组织内出现淤血、渗出和局灶性硬变等损伤,说明衰老机体处于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不同浓度梯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均可以使衰老机体胸腺比率升高(P<0.05),Ig G升高(P<0.05),IL-2和IL-6含量下降(P<0.05),表明乳清粉可改善衰老机体肝脏的慢性炎症。但因乳清粉的营养补充,导致肝组织内脂肪变性,且羊乳清粉干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为严重。(4)解析了牛、羊和驴乳清粉对衰老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衰老组α指数明显低于其它组。在牛、羊和驴乳清粉处理组中,除羊乳清粉低剂量组和衰老组的肠道菌群结果相近外,其它实验组Observed_species和chao1值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羊乳清粉中剂量(GWPM)组甚至与VC组结果相近,表明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后,肠道细菌种类明显增多。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对各菌群的总体影响以乳酸菌(Lactobacillus,Lac)、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Ste)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优势菌群。干预后乳酸菌丰度明显增高(与衰老组,P<0.05),与VC阳性对照组相近,甚至高于正常对照组。寡养单胞菌,在Neg Con组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组间幽门螺杆菌相对丰度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数值上Neg Con组明显高于其它组。表明乳清粉对于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5)探究了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机制。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α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α指数中chao1、ACE指标与SOD含量呈正相关,表明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机体SOD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优势菌丰度间关系主要体现为,乳酸菌相对丰度分别与SOD、Ig G和胸腺指数呈正相关,与MDA、IL-2和IL-6呈负相关;寡养单胞菌和相对丰度与乳酸菌趋势恰好相反;而幽门螺杆菌的丰度仅与IL-2和IL-6呈正相关。表明乳清粉改善了肠道菌群中乳酸菌丰度的提高和寡养单胞菌丰度的下降,改善了衰老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免疫,进而促进机体抵抗衰老。(6)利用气味信息结合典则判别分析建立了乳清粉干预效果定性判别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鼠体重增长率定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验证,粪便气味信息与肠道优势菌之间关联性较强(P<0.05)。传感器S7对干预小鼠粪便的响应信号评价IL-2和IL-6具有可行性,显着负相关(P<0.05),MDA与传感器S2、S4、S7和S9呈显着负相关(P<0.05);SOD与传感器S1-S4、S7-S9呈显着正相关(P<0.05)。表明了基于电子鼻气味信息可无损检测小鼠体内衰老指标,可以实现GWP组与对照组干预时间的定性判别及预测小鼠体重增长率。为今后基于气味信息无损评价体内衰老指标提供科学参考。
袁菊花[3](2021)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剥脱苔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舌苔是疾病重要的临床表观特征,在中医临床中,不同颜色和厚度的舌苔对应不同病因。目前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的特征变化是不同舌苔类型变化的基础,而人体另一重要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却与口腔微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上存在相互联系。剥脱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征性舌象,评价不易受光线及自我主观意识干扰。中医认为其多因胃气、胃阴不足或气血两虚而导致。但到目前为止,剥脱苔主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经提出的学说主要集中在口腔菌群异常、遗传、维生素缺乏等方面。目前研究已证实,剥脱苔常出现在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银屑病、干燥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食管癌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而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肠道菌群,基于其与口腔菌群的相互联系性,剥脱苔患者是否可通过肠道菌群对人体免疫功能造成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均亟待解决。所以本研究期望通过胃、食管相关疾病下剥脱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研究,以客观、定量的科学数据来反映其微生物学特征,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索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机制,以期用舌象作为临床表征来评估病情及其相关免疫功能提供客观化依据。第一部分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研究目的:对比分析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与薄白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及特征,寻找剥脱苔患者特征性肠道菌群。方法:入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剥脱苔、薄白苔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患者,评估了胃、食管癌前疾病患者50例(剥脱苔:25例;薄白苔:25例),胃、食管癌患者20例(剥脱苔:10例;薄白苔:10例)。采集患者舌象、一般资料,肠道菌群,并根据剥脱苔剥脱程度不同,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来评估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特点及差异。结果:与薄白苔相比,①剥脱苔患者的肠道菌群在β多样性、结构组成方面均与薄白苔患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②癌前疾病剥脱苔患者特征性肠道菌属中厌氧菌属,反刍真细菌属会随着舌苔剥脱程度加重而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薄白苔富集的瘤球菌科UCG-014、毛螺菌属、光岗菌属会随着舌苔剥脱程度加重而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在发生癌变的剥脱苔患者中特征性肠道菌属链球菌则会随着舌苔剥脱程度加重而相对含量逐渐增加。④胃、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患者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B/E)、普氏菌均低于薄白苔患者,其中普氏菌属比较(P<0.05),剥脱苔患者链球菌相对含量则明显高于薄白苔患者(P<0.05)。结论:胃、食管癌前疾病及癌变剥脱苔患者有其特征性肠道菌群,并且会随着剥脱面积的大小而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结合既往文献对菌群的作用机制研究,剥脱苔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低下。第二部分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目的:通过人源性粪菌移植技术对伪无菌小鼠进行肠道菌群种植,以期通过肠道菌群对小鼠表型改变而去探讨胃癌前疾病剥脱苔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本研究将8周龄C57BL/6J小鼠经抗生素联合灌胃处理后造成伪无菌鼠模型,收集符合胃癌前疾病诊断的剥脱苔及薄白苔患者、以及既往剥脱苔经治疗后好转的患者、健康人的粪便各5例,制作人菌液,予伪无菌小鼠进行粪菌移植14日,待28日处死后观察不同种类人菌液对小鼠免疫器官、细胞因子、免疫分子的影响,以探讨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的免疫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果:①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会降低受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与其余各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其免疫功能减弱;②血清中INF-α指数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可能会削弱受体小鼠抗病毒功能;③TNF-α、IL-12p40则高于其他各组(P<0.05),提示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可能会加重受体小鼠炎症反应;④另外,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移植组受体小鼠sIgA表达也低于其余各组(P<0.05),预示其肠道黏膜防御相关功能偏弱。⑤CD11c+和CD80+双阳表达研究未呈现出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移植受体小鼠在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能力方面存在差异(P>0.05)。⑥其机制研究表明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宿主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但并未激活TLR-2受体相关的NF-κB相关信号通路,但可能通过TNF-α、IL-12p40的升高从而去激活NF-κB而产生炎症反应。结论: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可加重宿主炎症免疫反应,削弱宿主抗病毒及黏膜防御能力,从而最终降低宿主免疫功能。
陈丽莉[4](2021)在《益生菌VSL#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饮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方式。研究表明改变饮食方式能有效的降低肿瘤发生率,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而肠道菌群的作用是饮食影响肿瘤进程的重要环节。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给药适量时,对宿主的健康有益,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促进正常肠道菌群的恢复及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宿主免疫反应的功能。短链脂肪酸(SCFAs)是一种代谢产物,主要包括丁酸、丙酸和乙酸,它们可以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影响基因表达,参与肠道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另外,在炎症疾病中,SCFAs也可以影响白细胞的迁移和T细胞的分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健康和肠道肿瘤的作用,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全身性地影响免疫系统进而参与肠道外肿瘤的进程。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商品化的复合益生菌VSL#3,探讨了益生菌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作用及机制。首先我们建立了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模型,通过VSL#3灌胃发现小鼠的肺转移数目显着减少,并且其生存期显着延长。16s r RNA分析的结果显示,VSL#3灌胃的小鼠中,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相关菌群的数目显着增加。气相色谱质谱(GC/MS)也验证了小鼠肠道及血清中SCFAs的水平在VSL#3灌胃后显着上升,主要是乙酸(Acetate)、丙酸(Propionate)和丁酸(Butyrate)。通过给肺转移的小鼠注射这三种SCFAs,确定了Propionate和Butyrate是抑制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主要SCFAs。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磁珠分选等实验明确了丙酸和丁酸促进肺内皮细胞表达CCL20,并且通过CCL20/CCR6轴募集了更多的Th17细胞至转移肺中。募集到肺中的Th17细胞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给小鼠过继回输Th17细胞,发现小鼠肺转移灶的数目显着降低,其主要机制可能是Th17细胞通过促进CD8+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颗粒酶B的水平,进而发挥杀伤肿瘤的作用。至此,我们发现了益生菌VSL#3抑制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主要机制。以往的研究对于Th17细胞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作用一直都存在争议,我们的研究对于Th17细胞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对现有研究进一步加以完善。综合益生菌VSL#3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为后续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吴叶[5](2021)在《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肠道菌群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气喘,特征是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COPD属于中医“肺胀”范畴。临床中清源化痰颗粒在治疗慢阻肺发作期痰热蕴肺、肺脾气虚证方面疗效颇佳,但是目前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证实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平衡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实验一:探究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肺组织影响及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予脂多糖气管注射及烟熏法复制COPD小鼠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清源化痰颗粒低剂量组、清源化痰颗粒高剂量组。记录小鼠体重、活动状态、毛发光泽度等变化,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小鼠支气管、细支气管腔内渗出物、炎细胞浸润情况、局部血管充血及肺泡破裂、融合情况。实验二:探究清源化痰颗粒是否干预了 Th17/Treg平衡及相关信号通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h17、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RORyt和Foxp3及其分泌的IL-17和下游炎症因子IL-6、IL-8、TNF-α的含量,判断各组小鼠的炎症水平。实验三:探究各组小鼠肠道微生态变化。各组小鼠粪便提取DNA,PCR扩增靶序列,基因文库构建,上机测序,生物信息分析。进行OTU统计及群落多样性分析,并对菌群物种门、属分类统计,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数降低,肺组织病理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支气管腔渗出减少,血管充血缓解,肺泡破裂、融合减轻。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RORyt表达升高,Foxp3表达下降,IL-17及其下游的IL-6、IL-8、TNF-α致炎因子含量升高,西药及中药高剂量组RORyt、IL-17、IL-6、IL-8、TNF-α均有下降,组间无差异,中药低剂量组下降趋势不显着;中药高剂量组Foxp3升高显着,西药及中药低剂量组升高不显着。COPD小鼠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在模型组小鼠肠道内显着减少,在西药组及中药高剂量组中占比显着升高,在中药低剂量组中,占比未见显着升高。结论:清源化痰颗粒可以干预COPD小鼠Th17/Treg平衡,通过增加Treg分化,减少Th17分化,进而减少IL-17及其下游的IL-6、IL-8、TNF-α致炎细胞因子含量来减轻COPD小鼠肺部炎症,并且清源化痰颗粒对紊乱的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
张琪[6](2021)在《基于胃肠全段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便秘小鼠通便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便秘是常见胃肠道疾病之一,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中老年高于青少年,不仅增加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还增加心理压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便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整个胃肠道,与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胃排空、免疫因子、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物等因素相关。与治疗便秘相关药物相比,天然活性成分因无药物依赖性、安全性高、食用方便等优点是治疗便秘研究的重点,且应用天然成分通过调控胃肠道健康进而改善便秘患者通便作用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一种高品质可直接食用的膳食纤维,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而通过日常饮食实现便秘缓解是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案。但目前KGM缓解便秘的认知还不普及,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首先采集健康成年小鼠新鲜胃肠全段内容物{(胃、小肠(空、回肠段)、大肠(盲、结肠段)},用含7 g/L KGM(干基)-YCFA培养基体外模拟发酵,通过不同发酵时间胃肠全段发酵液p H值、菌落总数、黏度、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初步探究KGM对胃肠全段微环境的影响;其次,开展动物体内试验,以洛哌丁胺诱导构建便秘小鼠模型,以聚乙二醇4000散(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0)为阳性对照,灌胃KGM(75 mg/kg?bw、150 mg/kg?bw、300 mg/kg?bw),通过一般生理状态、粪便性状及含水量、胃肠动力及胃肠屏障功能探究KGM缓解便秘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16S rRNA微生物测序技术,对所有分组小鼠胃肠全段微生物进行物种组成及分布多样性分析和KEGG功能通路预测,同时测定胃肠全段SCFAs含量;最后,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萃取轨道阱串联质谱(Ultra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exactive orbitrap/mass spectrometry,UHPLC-QE Orbitrap/MS)非靶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与便秘相关的胃肠全段小分子差异代谢物(Mw<1500 Da)及关键代谢通路,并基于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Two-way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2PLS)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胃肠全段微生物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以上研究系统全面整合胃肠全段微生物、代谢物与便秘之间的关系,提出KGM缓解便秘的作用机理,为KGM改善胃肠前端、中端、后端微环境提供理论支撑,为KGM应用于便秘患者的通便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推动膳食纤维的应用与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外模拟发酵胃肠全段微生物试验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KGM显着降低胃肠全段发酵液p H值(p<0.05),显着增加胃肠全段发酵液黏度(p<0.05),增加菌落总数,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胃肠全段发酵液中6种SCFAs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总SCFAs含量均增加。(2)动物体内试验结果发现,洛哌丁胺便秘模型对照组(Loperamide-induced constipation-model control group,MC)小鼠出现精神状态差、好蜷缩抱团、毛发蓬松无光泽、抓取时易怒等不良生理状态;粪便性状呈串联黑色球便,并伴有血迹;粪便含水量、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Control check group,CK)(p<0.05)。KGM干预2 w后,便秘小鼠毛发变得光滑有光泽,粪便呈较大较软的黄褐色椭球形,粪便含水量增加;小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显着高于MC组(p<0.05),且各剂量组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体重及脏器指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KGM和PEG均显着增加血清MTL、Gas、ACh E、SP和5-HT水平,降低ET-1、VIP、SS和NO水平(p<0.05),但只有KGM可激活Ig G、Ig M、IL-10和IL-4释放,抑制TNF-α、IFN-γ、IL-2和IL-6释放(p<0.05)。此外,便秘导致小肠绒毛出现脱落、萎缩、排列紊乱现象,绒毛长度变短,宽度变窄,隐窝深度变小,肌层厚度变薄;胃和大肠黏膜层和肌层厚度变薄,且各胃肠道及免疫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KGM干预使小鼠各组织形态及测量指标趋于正常形态,无明显病理改变,但PEG却没有这一作用效果。(3)16S rRNA微生物技术测定不同分组小鼠胃肠全段微生物组成及种类多样性结果发现,所有原始序列共聚类到3,14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KGM干预降低胃和小肠OTU数,增加大肠OTU数;随着测序量增加,α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Chao、Ace、Good’s Coverage)及Rank Abundance等级丰度分布曲线均趋于平缓及饱和状态,且各分组α多样性结果与OTU变化趋势相同;β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 A)结果发现,胃、小肠、大肠微生物存在明显分离,且组内变异性胃和小肠>大肠,MC模型组与CK正常组产生明显分离,KGM干预使其向CK组聚集;物种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KGM缓解便秘的优势菌门,KGM干预后,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Firmicutes丰度增加;属水平,胃肠全段优势菌属存在显着差异,胃和小肠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大肠以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菌属为主,KGM干预增加胃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丰度,小肠Lactobacillus和Turicibacter丰度,大肠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丰度,降低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KEGG Pathway群落功能预测结果发现,KGM的干预导致与微生物改变相关的多条代谢通路发生变化,其中,碳水化合物、膜转运及氨基酸的代谢是KGM调节胃肠全段微生物参与调控的主要代谢通路;与此同时,KGM干预增加胃肠全段SCFAs含量,这一试验结果与体外模拟发酵试验结果一致。(4)UHPLC-QE Orbitrap/MS非靶代谢组学结果发现,质控(Quality control,QC)样本基峰离子流图(Base peak chromatograms,BPC)几乎重叠,且与QC样本相比,空白样本的质谱信号几乎趋于平缓状态;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胃、小肠及大肠代谢物有明显分离,CK组与MC组有明显分离,KGM调控代谢物向CK组聚集;原始数据共注释到3,314种正离子模式(Positive ion mode,POS)和1,918种负离子模式(Negative ion mode,NEG)代谢物,Top 30热图结果发现,氨基酸(L-精氨酸、L-正亮氨酸、L-缬氨酸、L-组氨酸、L-脯氨酸等)、胆碱(乙酰胆碱、Lyso PC(16:0)、PC(18:2(9Z,12Z)/15:0等)、硫酸吲哚酚是主要优势差异代谢物。与MC组相比,KGM干预导致胃肠全段氨基酸水平升高,胆碱、硫酸吲哚酚水平下降;KEGG Pathway关键代谢通路表征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代谢途径是KGM缓解便秘的重要作用途径,这一试验结果与微生物调控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一致;此外,微生物与代谢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胃肠全段乳杆菌属、拟杆菌属与脱氧腺苷、硫酸吲哚酚、胸苷、糖精、3-甲基黄嘌呤等多个代谢物相关,次黄嘌呤与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普氏菌属、纤维素菌属、不动杆菌属等多种胃肠全段微生物菌属相关。
王莹[7](2020)在《基于肠道微环境探讨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银花与山银花在临床上常存在混用的情况,二者具有相同的功效,均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金银花与山银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除主要活性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皂苷类等成分外,二者还含有一定的多糖成分。多糖成分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目前尚无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结构及免疫调节活性的比较研究。肠道微环境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可以肠道微环境作为切入点比较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经提取、分离得到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用于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化后的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用于多糖结构解析;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比较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肠粘膜免疫球蛋白水平,研究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免疫调节活性差异;以免疫抑制小鼠粪便和结肠内容物为研究对象,比较粪便中肠道菌群丰度和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水平,研究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以纯化后的金银花和山银花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研究多糖中的单糖组成,采用紫外光谱研究多糖中是否存在核酸与蛋白质,采用红外光谱研究多糖的糖苷键构型、识别糖键上主要取代基等,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确定糖苷键的构型、糖链连接位置、异头碳构型等,采用SEM扫描电镜研究多糖的形貌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糖超声辅助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1:30;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分别提取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二者多糖提取率分别为20.74%和21.53%;金银花与山银花水提液经醇沉、脱蛋白得到粗多糖,二者粗多糖的得率分别为2.16%和2.96%,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2.34%和34.92%;粗多糖经柱色谱纯化,得到纯化后的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纯化后的多糖得率分别为1.15%、1.41%,纯化多糖中多糖含量分别为96.31%、94.15%。即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金银花与山银花水提液中山银花多糖含量高于金银花,但无显着差异;经醇沉、脱蛋白得到的粗多糖中山银花粗多糖得率高于金银花,无显着差异;山银花粗多糖中多糖含量显着高于金银花;经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的纯化多糖中山银花多糖得率高于金银花,但无显着性。2.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均能显着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且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二者粗多糖均显着促进免疫抑制小鼠IL-6的分泌,山银花粗多糖显着促进免疫抑制小鼠IL-2、TNF-α的分泌;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均显着提高免疫抑制小鼠IgG和IgM的含量,山银花粗多糖可显着提高IgA含量;金银花粗多糖显着提高结肠内容物中SIgA的含量。即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有显着调节作用,二者间差异不大。3.金银花多糖对于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活性优于山银花多糖。金银花多糖组和山银花多糖组微生物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分别与模型组具有明显差异;金银花多糖组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相较于山银花更趋向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金银花多糖可显着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改善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而山银花多糖无显着调节作用,但有一定的改善趋势。金银花和山银花多糖高剂量组显着提高结肠内容物中丙酸、乙酸、正戊酸、异戊酸含量,而金银花多糖各处理组显着增加正丁酸含量。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多糖可通过提高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肠道免疫功能。4.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种类相同,均为阿拉伯糖、鼠李糖、核糖、木糖、甘露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金银花多糖单糖组成中含量高的单糖为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山银花多糖单糖组成中含量高的单糖为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即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单糖组成的种类相同,各单糖的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经紫外光谱扫描,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中均不含核酸与蛋白质;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红外光谱图并无显着差异,推测应具有相似的糖苷键构型,二者均存在多糖特征吸收峰、β-糖苷键与α-糖苷键特征吸收峰、吡喃糖苷键特征吸收峰等;1H-NMR与13C-NMR图谱表明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结构并无显着差异,结合二者单糖组成及红外光谱分析,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中以α-D-葡萄糖为主,还有一定的β-D-果糖;扫描电镜下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总体均为表面光滑紧密的片状结构,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山银花断面具有多层次片状结构且局部表面具有不规则纹理,而金银花多糖中并未观察到此结构。即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在结构上具有一定差异,但相似度更高。综上金银花多糖与山银花多糖在提取率、结构、免疫调节活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差异较小,相似度很高。本研究可为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结构差异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为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保健品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王莹[8](2020)在《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枸杞的水溶性多糖是枸杞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尚在探索研究中。近些年来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多糖等低生物利用度产品的作用机制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枸杞多糖(The polysaccharides of Lycium barbarumL.,LBP)对肠道菌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其与免疫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和RAW 264.7细胞为模型,考察了 LBP体内外免疫功能以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且结合LBP肠跨膜转运情况,以期深入探讨LBP的免疫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途径。多糖的结构与活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能反映其结构、纯度特性的多糖质控方法对于多糖产品的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质控方法研究进展缓慢。本研究拟采用多种分析技术联用方式对LBP初级结构进行测定,通过构效关系分析得到影响LBP免疫活性发挥的主要结构特征,形成能反映LBP关键结构特征的质控方法,以控制和指导LBP的制备;同时结合体外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测定对不同产地枸杞中LBP进行比较,为我国枸杞资源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枸杞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UV法测定总糖含量;咔唑硫酸-UV法测定酸性糖含量;建立PMP衍生化-HPLC-PDA法测定LBP中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采用GPC-RI-MALLS联用法测定LBP的相对分子量(Mw)、分散系数(PDI)以及空间构象(α);采用甲基化-GC/MS法对LBP糖的连接位置进行测定。2、在LBP分离纯化过程中,分别对乙醇沉淀法、膜分离法、色谱柱分离法进行考察,以获得高纯度的均一的LBP成分。3、以人工胃液和肠液模拟体外消化状态,考察LBP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采用FITC对LBP进行荧光标记,再采用Caco-2细胞模型对FITC-LBP的跨膜吸收进行研究,获得表观渗透系数Papp。4、以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为模型,考察LBP对细胞增殖活性、吞噬能力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blot法初步分析LBP对信号通路的影响。5、采用CTX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考察LBP对小鼠免疫器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脏中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及血清中IgG、IgM水平的影响。6、采用16S rDNAV3+V4高变区测定技术,对不同实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earson统计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采用HE染色法对小鼠肠粘膜形态进行观察。7、对不同产地(宁夏、新疆、青海)枸杞中的LBP进行提取和纯化,采用已建立的方法对其产率和初级结构进行测定,并对LBP单糖组成及糖连接方式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对不同产地LBP体外免疫活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LBP初级结构测定本实验所得LBP是总糖含量为66.9%的酸性杂多糖;由9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LBP分子量测定呈现出2个分离不完全的色谱峰,峰1的Mw为 1.37×106Da(PDI为 1.58);峰 2 的 Mw 为 8.83 × 104Da(PDDI为 1.48);α(Rg-M曲线的斜率值)为0.237,初步推断LBP在0.1%NaCl溶液中呈现紧缩的球型;LBP中主要有14种糖的连接方式,以(1→4)GalA连接为主。本实验采用的定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经方法学验证符合实验要求。2、LBP的分离纯化 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和HW-65层析柱相结合的方法对LBP进行分离,获得两个高纯度均一成分:LBP1和LBP2,其Mw分别为1207400 Da和 125000 Da。3、LBP在体外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及肠跨膜转运能力 通过Mw测定表明LBP1和LBP2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均未发生降解;在肠跨膜转运实验中培养的Caco-2单细胞模型经验证紧密性和完整性良好,可模拟小肠上皮细胞;采用经验证标记成功的FITC-LBP1和FITC-LBP2进行Caco-2细胞跨膜转运实验,其累积转运率分别为0.99%和1.15%,Papp<1.0 × 10-6cm·s-1,说明两个LBP组分在小肠中均不易被吸收。4、LBP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LBP1和LBP2均能显着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增强其吞噬能力;提高细胞中IL-6、TNF-α、IL-1β和iNOS的mRNA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巨噬细胞p-JNK 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且其激活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对RAW 264.7的调节作用上,LBP1效果优于LBP2(P<0.05)。5、LB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比于模型组,LBP1和LBP2均显着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促进脾脏中T、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血清中IgG、IgM的含量;同时调节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比例,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在体内免疫调节功能上,LBP1效果优于LBP2(P<0.05)。6、LBP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及肠粘膜的影响 高剂量LBP1和LBP2给药组可逆转由CTX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使OTU多样性及菌群结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比较不同实验组菌群结构发现:LBP可显着提高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普雷沃氏菌科和理研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某些菌群,如大肠杆菌,Parabacteroides和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科水平上,乳杆菌、拟杆菌、普雷沃氏菌和双歧杆菌与免疫调节呈显着正相关,而大肠杆菌、瘤胃菌科与毛螺旋菌科与免疫调节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发现低剂量LBP组对肠道菌群无明显调节作用。此外,经LBP干预后可一定程度修复由CTX引起的小鼠肠道粘膜损伤。7、基于LBP测定的不同产地枸杞质量评价 不同产地LBP结构和体外活性具有高度相似性,且单糖组成和糖的连接位置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但不同产地枸杞中LBP的产率相差较大,在1.6%~4.4%之间,青海枸杞LBP的平均产率显着低于新疆和宁夏枸杞子(P<0.05)。研究结论1、基于不同产地LBP结构共性特征及构效关系分析,初步形成了 LBP质控方法。包括对LBP中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四种主要单糖进行含量测定,对LBP的Mw及PDI的范围进行检查,同时以LBP单糖组成对照指纹图谱对待测LBP进行相似度分析,相似度应不得低于0.90。此法极大提高LBP检测的专属性,可有效的反映LBP关键结构属性,且检测指标与其活性密切相关,可将LBP及其相关产品与其他中药多糖进行有效区分。2、不同产地枸杞中LBP结构及体外活性具有高度一致性,但LBP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推测对于多糖成分,种属对其结构和生物活性有关键影响,而地域对多糖产率有较大影响。宁夏一直被认为是枸杞的道地产区,本研究从多糖的角度部分阐明了宁夏产区枸杞的质量优势。3、体内外实验均表明LBP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RAW264.7细胞实验表明LBP可通过激活p-JNK MAPKs细胞通路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产生影响;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实验表明LBP可改善CTX导致的小鼠免疫器官萎缩,并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发现LBP1的效果优于LBP2,说明Mw是影响LBP免疫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4、高剂量LBP可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菌群多样性,提高某些菌群的相对丰度,此类菌群或可直接激活相关免疫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或与SCFA的产生相关,可增强肠道粘液屏障功能。同时发现LBP可降低某些潜在的致病菌,而此类致病菌亦与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相关。5、结合LBP在Caco-2跨膜研究中转运率很低的结果,初步推测LBP进入肠道后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是其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剂量LBP无明显肠菌群调节作用,说明LBP免疫作用途径与其剂量紧密相关。
贾丹[9](2020)在《猪源益生菌的益生潜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当摄入足够的量时,能给予宿主健康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在过去数百年里,益生菌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行业。近年来,研究发现益生菌在防治动物腹泻、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免疫机能、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益生菌用作饲料添加剂还可有效避免抗生素带来的耐药菌株出现、抗生素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益生菌成为广泛认可的安全、有效、环保、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养殖业对益生菌的需求量较大,而我国饲用益生菌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商品化的益生菌产品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分离猪源益生菌,通过综合评价其体内外益生特性,筛选出安全、有效的猪用益生菌,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不同地区的健康猪粪便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32株乳酸菌和20株芽孢杆菌,通过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评价菌株的体外安全性。结果表明:52株新分离株均无溶血活性,对13种抗生素的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初步判定上述菌株为安全的。2.依次通过抑菌试验、耐酸耐胆盐试验、模拟胃肠道试验、表面性质测定、黏附性测定、拮抗致病菌黏附能力及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测定综合评价新分离株的体外益生特性,最终筛选出3株细菌有显着益生特性,分别为约氏乳杆菌GHZ10a、唾液乳杆菌ZLp4b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SC16a。试验结果显示:3株新分离株表现出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豚鼠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鲍氏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分别在pH 3.0和含0.3%猪胆盐的PBS中耐受2 h后存活率高于70.0%;在模拟胃液中耐受3 h、模拟肠液中耐受6 h后有较好的存活率;有较高的疏水性、自聚性和Caco-2细胞黏附性;能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的方式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Caco-2细胞;菌株GHZ10a和ZLp4b能同时产生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BSC16a可产生蛋白酶。3.分别利用上述3株益生菌的低、中、高浓度菌液饲喂小鼠30 d,研究菌株的体内安全性和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小鼠无任何不良症状,解剖后无眼观病变,肠道切片未观察到病理变化,脏器指数无显着差异;菌株ZLp4b和BSC16a的低浓度饲喂组小鼠的十二指肠V/C值(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菌株GHZ10a和ZLp4b饲喂组小鼠的增重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菌株BSC16a饲喂组小鼠血清中IgA、IgG、IgM、IL-2、IFN-γ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菌株GHZ10a可显着提高小鼠血清中IgM和IL-2的含量,而仅有中剂量的GHZ10a可促进小鼠IgG的分泌;菌株ZLp4b的高、中、低饲喂组中小鼠血清中IL-2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仅有高浓度的ZLp4b可促进小鼠IgG和IgM的分泌。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株新分离菌株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小鼠肠道中的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为小鼠肠道中的优势菌群;与对照组相比,约氏乳杆菌GHZ10a饲喂组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的相对含量显着增加(P<0.05);唾液乳杆菌ZLp4b饲喂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在属水平上,拟普雷沃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瘤胃梭菌属和Marvinbryantia属的丰度显着增加(P<0.05);贝莱斯芽孢杆菌BSC16a饲喂组小鼠肠道菌群的拟普雷沃均属、瘤胃菌科未定属、布劳特氏菌属、Ruminiclostridium属、Oscillibacter属、Muribaculum属、分节丝状菌属和Butyricicoccus属的丰度显着增加(P<0.05)。综上,本研究筛选出3株安全性高、耐受性强、抑菌谱广、黏附性高、可抑制致病菌黏附Caco-2细胞、能分泌蛋白酶和淀粉酶、有提高小鼠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改善肠道结构、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的猪源益生菌,可作为安全有效的猪用益生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张居典[10](2020)在《LGG对AFB1暴露鼠的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文中指出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类衍生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目前将黄曲霉毒素归类为Ⅰ类致癌物,具有导致动物营养不良、生长抑制、免疫抑制和癌症的能力,特别是对于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器官会造成严重影响。鼠李糖乳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保护内脏,提高免疫能力和预防癌症等功效。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摄入方式的鼠李糖乳杆菌对黄曲霉毒素B1(AFB1)中毒模型动物的预防能力,并从肠道角度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确定鼠李糖乳杆菌在食品中的摄入量及摄入形式,从而为益生菌预防人和动物机体内AFB1中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实验以4周龄的SD大鼠和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在预实验及文献的基础上,设定AFB1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为50μg/kg,并将鼠李糖乳杆菌分为活菌液(培养液离心、弃上清液后,用生理盐水重悬)、热灭活菌液(活菌液经121℃加热15min)及发酵上清液(培养液离心后取上清液)三种摄入形式,并选取高、中、低三个剂量,探究鼠李糖乳杆菌对大鼠和小鼠在靶器官损伤预防能力、免疫抑制预防能力和肠道菌群调整能力三个方面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确定鼠李糖乳杆菌的最佳摄入方式及剂量。本研究表明,三种处理方式的鼠李糖乳杆菌都有较强预防AFB1中毒能力,其中1010cfu/m L的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液预防能力最佳。灌胃1010 cfu/m L的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液后,实验动物的体重明显提升,促进其生长发育;肝脏、肾脏指数下降,改善相关血清生化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分泌水平,降低了相关靶器官肝脏和肾脏中的AFB1含量,减轻了相关病理学症状,有效预防了AFB1造成的靶器官损伤;降低肝脏及肾脏中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大鼠的胸腺指数提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升高,血清中细胞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2(IL-2)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降低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分泌水平,升高结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分泌水平,并有效预防由AFB1造成的回肠和十二指肠损伤,具有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作用提高,提高肠道免疫三道防御屏障能力。鼠李糖乳杆菌有效提高了小鼠肠道菌群中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指数,增加了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物种组成方面,在属水平上,上调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属和罗斯氏菌属(Roseburia)丰度,下调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鼠李糖乳杆菌有效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抑制致病菌,调整菌群比例,促进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健康。本研究结果表明,预防由AFB1导致的靶器官损伤、免疫抑制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鼠李糖乳杆菌的最佳方式为服用活菌,并保证摄入活菌数目不低于百亿(1010 cfu/mL)。
二、双歧杆菌总DNA对小鼠IL-2、NK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歧杆菌总DNA对小鼠IL-2、NK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免疫应激对动物的影响 |
1.2 免疫应激的调节机制 |
1.3 黑沙蒿及其提取物的研究现状 |
1.4 黑沙蒿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
1.4.1 黑沙蒿多糖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1.4.2 黑沙蒿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3 黑沙蒿多糖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1.4.4 黑沙蒿多糖对动物胃肠道的影响 |
1.4.5 黑沙蒿多糖对动物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黑沙蒿多糖的提取优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体外活性的研究 |
2.1.1 引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
2.3.1 引言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2.4 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 |
2.4.1 引言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3 结果与分析 |
2.4.4 讨论 |
2.4.5 小结 |
2.5 黑沙蒿多糖通过TLR4/NF-κB途径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2.5.1 引言 |
2.5.2 材料与方法 |
2.5.3 结果与分析 |
2.5.4 讨论 |
2.5.5 小结 |
2.6 黑沙蒿多糖通过Nrf2/Keap1 途径对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2.6.1 引言 |
2.6.2 材料与方法 |
2.6.3 结果与分析 |
2.6.4 讨论 |
2.6.5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黑沙蒿多糖的制备条件及其结构表征 |
3.1.2 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 |
3.2 总体结论 |
3.3 创新点 |
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老龄化与氧化应激 |
1.3 炎症衰老 |
1.4 老龄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1 老龄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
1.4.2 氧化应激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3 炎症衰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4 衰老与肠道菌群中常见优势菌的关系 |
1.4.4.1 乳酸菌 |
1.4.4.2 寡养单胞菌 |
1.4.4.3 幽门螺杆菌 |
1.4.5 肠道菌群影响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功能 |
1.5 乳清粉 |
1.5.1 乳清粉主要成分 |
1.5.2 乳清粉的抗氧化性 |
1.5.3 增强免疫作用 |
1.6 衰老动物模型 |
1.7 利用粪便中挥发物气味信息无损评价羊乳清粉功能性的研究 |
1.7.1 粪便挥发性代谢物质鉴别研究现状 |
1.7.2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功能体内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
1.8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清粉体内外抗氧化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1 试验材料 |
2.1.1.2 试剂与设备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非脱盐乳清粉的制备 |
2.1.2.2 乳清粉主成分分析 |
2.1.2.3 SDS-PAGE电泳分析乳清蛋白的组成 |
2.1.2.4 乳清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1.2.5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 |
2.1.2.6 体重增长率 |
2.1.2.7 血清中SOD活力 |
2.1.2.8 血清中MDA含量 |
2.1.2.9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乳清粉主成分分析 |
2.2.2 乳清蛋白主要成分分析 |
2.2.3 乳清粉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4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健康体征的影响 |
2.2.4.1 小鼠死亡率 |
2.2.4.2 小鼠生长状态 |
2.2.5 小鼠体重增长率的变化 |
2.2.6 小鼠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乳清粉主要成分 |
2.3.2 乳清粉体外抗氧化性 |
2.3.3 衰老与氧化应激 |
2.3.4 乳清粉对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炎症衰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试剂与设备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及实验分组 |
3.1.2.2 胸腺指数 |
3.1.2.3 脾组织中Ig G、IL-2和IL-6 含量检测 |
3.1.2.3.1 脾组织提取液制备过程 |
3.1.2.3.2 小鼠脾组织中Ig G含量检测 |
3.1.2.3.3 小鼠脾组织中IL-2 含量检测 |
3.1.2.3.4 小鼠脾组织中IL-6 含量检测 |
3.1.2.4 肝、肾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
3.1.2.5 HE染色 |
3.1.2.6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鼠胸腺指数的变化 |
3.2.2 小鼠脾组织中Ig G含量的变化 |
3.2.3 小鼠脾组织中IL-2、IL-6 的含量 |
3.2.4 衰老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提取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肠内容物的基因组DNA及质量控制 |
4.1.2.2 细菌16s r 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4.1.2.2.1 PCR扩增 |
4.1.2.2.2 PCR反应体系 |
4.1.2.2.3 PCR反应程序 |
4.1.2.2.4 PCR产物纯化 |
4.1.2.2.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1.3 信息分析 |
4.1.3.1 数据质控 |
4.1.3.2 OTUs聚类和物种分类分析 |
4.1.3.3 信息分析流程 |
4.1.3.4 Alpha多样性 |
4.1.3.5 Beta多样性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前质量控制 |
4.2.2 有效序列 |
4.2.3 物种多样性曲线 |
4.2.3.1 稀释曲线 |
4.2.3.2 等级聚类曲线分析 |
4.2.4 多样本比较分析 |
4.2.4.1 PCo A分析 |
4.2.5 不同浓度牛、羊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Alpha多样性数) |
4.2.6 不同浓度牛、羊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影响 |
4.2.6.1 总体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 |
4.2.7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 |
4.2.7.1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α指数相关性分析 |
4.2.7.2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肠道优势菌群相关性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小鼠粪便中挥发物气味信息评价羊乳清粉功能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 |
5.1.2.2 实验分组 |
5.1.2.3 电子鼻及其检测条件 |
5.1.2.4 结果判别与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羊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粪便电子鼻传感器响应特征曲线 |
5.2.2 电子鼻信号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5.2.3 基于粪便的电子鼻响应信号对羊乳清粉干预效果评价 |
5.2.3.1 定性识别羊乳清粉干预不同时间 |
5.2.3.2 定性判别不同干预物作用效果 |
5.2.3.3 电子鼻对不同干预小鼠体重增长率的定量预测 |
5.3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3)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剥脱苔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剥脱苔研究进展 |
1 剥脱苔的形成原因 |
2 剥脱苔的治疗进展 |
综述二 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舌象与菌群研究进展 |
1 胃、食管癌前疾病剥脱苔研究进展 |
2 胃、食管癌剥脱苔研究进展 |
3 舌象与菌群研究进展 |
综述三 肠道菌群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1 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
2 肠道菌群免疫系统调节机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剥脱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胃食管癌前疾病、胃食管癌患者剥脱苔肠道菌群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检验年龄、性别、BMI指数对分组的影响 |
2 高通量测序结果 |
3 总结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肠道特征及差异菌群 |
2 关于代谢通路 |
第二章 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移植实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移植前无菌造模情况 |
2 菌群移植过程及结果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肠道菌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动物指标检测方法 |
4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免疫器官指数 |
3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
4 对小鼠细胞因子相对含量的影响 |
5 对小鼠Toll样受体、NF-κB及sIgA相对含量的影响 |
6 对脾脏淋巴细胞CD11c+、CD80+阳性表达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无菌状态造模及菌群移植情况 |
2 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3 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 |
4 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对小鼠免疫分子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益生菌VSL#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一、肠道菌群 |
(一)肠道菌群的组成 |
(二)肠道菌群的功能 |
(三)影响肠道菌群变化的因素 |
二、益生菌 |
(一)益生菌的种类 |
(二)益生菌与肿瘤 |
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菌群来源的信号分子) |
(一)免疫信号 |
(二)胆汁酸 |
(三)短链脂肪酸(SCFAs) |
四、Th17细胞 |
(一)Th17细胞 |
(二)Th17细胞的可塑性 |
(三)Th17细胞与肿瘤 |
(四)Th17细胞与CCL20 |
五、本论文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立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一)实验仪器及设备 |
(二)实验所用试剂及相关试剂盒 |
(三)实验中用到的细胞株 |
(四)抗体 |
(五)蛋白 |
(六)在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引物及序列 |
二、实验方法 |
(一)细胞培养 |
(二)检测组织或细胞中mRNA的表达水平 |
(三)质粒的构建 |
(四)慢病毒的包装及应用 |
(五)细胞凋亡实验 |
(六)细胞增殖实验 |
(七)动物实验 |
(八)菌群分析 |
(九)气相色谱质谱 |
(十)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十一)流式细胞术 |
(十二)Na?ve CD4~+T细胞的分离 |
(十三)Th17细胞的诱导分化 |
(十四)非放射性细胞毒性检测 |
(十五)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
(十六)内皮细胞的分离 |
(十七)细胞全蛋白的提取 |
(十八)SDS-PAGE及蛋白质免疫印迹 |
(十九)实验数据分析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一、益生菌VSL#3饲喂显着降低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 |
二、益生菌VSL#3饲喂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s)相关菌群的数量 |
(一)益生菌VSL#3饲喂不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
(二)益生菌VSL#3饲喂增加了产SCFAs相关菌群的比例 |
三、丙酸和丁酸可能是VSL#3饲喂后抑制肿瘤肺转移的主要SCFAs |
(一)丙酸和丁酸可能是VSL#3饲喂后抑制肿瘤肺转移的主要SCFAs |
(二)丙酸和丁酸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影响 |
四、益生菌VSL#3可能通过丙酸和丁酸促进肺组织Th17细胞的募集和CCL20的表达 |
(一)丙酸和丁酸促进肺组织Th17细胞的募集 |
(二)丙酸和丁酸促进肺组织CCL20的表达 |
五、肺内皮细胞可能是转移肺中CCL20表达和Th17募集的主要因素 |
(一)内皮细胞是分泌CCL20的主要细胞(体外) |
(二)内皮细胞是分泌CCL20的主要细胞(体内) |
六、丙酸和丁酸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分泌CCL20 |
(一)丙酸和丁酸促进内皮细胞CCL20的表达依赖于其受体GPR41 和GPR43 |
(二)丙酸和丁酸通过活化p-38和ERK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CCL20 |
七、Th17细胞的募集显着抑制小鼠黑色素肿瘤肺转移 |
八、CD8~+T细胞可能是Th17细胞抑制肿瘤转移中的主要效应细胞 |
(一)过继Th17细胞后的荷瘤小鼠GzmB表达水平增加 |
(二)Th17细胞促进CD8~+T细胞分泌GzmB |
(三)丙酸和丁酸促进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
讨论 |
一、VSL#3饲喂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s)相关菌群的数量,进而抑制小鼠黑色素肿瘤肺转移 |
二、VSL#3可能通过丙酸和丁酸促进转移肺内皮细胞表达CCL20进而募集Th17细胞 |
三、Th17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
四、益生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一、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
1.1 历代医家对肺胀病名的认识 |
1.2 历代医家对肺胀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历代医家对肺胀辨证分型的认识 |
1.4 现代医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
二、清源化痰颗粒的方药研究 |
2.1 清源化痰颗粒前期研究进展 |
2.2 清源化痰颗粒的方药研究 |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1 COPD相关炎症机制 |
3.2 COPD气道重构机制 |
3.3 COPD基因相关的遗传因素 |
3.4 免疫衰老和炎性衰老 |
四、Th17/Treg与COPD的发病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COPD小鼠造模及清源化痰颗粒的治疗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药物 |
1.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处理 |
2.2 标本采集 |
2.3 指标检测与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
4 小结 |
实验二 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平衡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药物 |
1.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处理 |
2.2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3 指标检测与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
3.2 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肺组织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
3.3 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肺泡灌洗液、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 |
4 小结 |
实验三 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处理 |
2.2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3 指标检测与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1.COPD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理论 |
2.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分析 |
3.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胃肠全段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便秘小鼠通便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便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 |
1.1.1 便秘的发病机理 |
1.1.2 便秘的治疗方式 |
1.2 便秘对胃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影响 |
1.2.1 胃肠全段微生物 |
1.2.2 便秘与胃肠全段微生物和代谢物 |
1.3 膳食纤维缓解便秘现状 |
1.3.1 膳食纤维 |
1.3.2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及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 |
1.3.3 膳食纤维润肠通便作用机理 |
1.4 魔芋葡甘露聚糖概述 |
1.4.1 魔芋及魔芋葡甘露聚糖 |
1.4.2 魔芋葡甘露聚糖结构特征 |
1.4.3 魔芋葡甘露聚糖功能研究进展 |
1.4.4 魔芋葡甘露聚糖润肠通便功能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体外模拟发酵探究KGM对胃肠全段微环境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内容物样本采集及胃肠微生物发酵液制备 |
2.3.2 发酵液相关指标测定 |
2.3.3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p H影响 |
2.4.2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影响 |
2.4.3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菌落总数影响 |
2.4.4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表观黏度影响 |
2.4.5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总糖含量影响 |
2.4.6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还原糖含量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肠屏障功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便秘小鼠模型构建及试验动物分组设计 |
3.3.2 粪便含水量测定 |
3.3.3 脏器指数测定 |
3.3.4 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试验 |
3.3.5 胃肠调节肽及神经递质测定 |
3.3.6 血清免疫因子指标测定 |
3.3.7 组织形态学描述及测定 |
3.3.8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鼠一般生理状态及粪便性状观察 |
3.4.2 KGM对便秘小鼠粪便含水量影响 |
3.4.3 KGM对便秘小鼠体重影响 |
3.4.4 KGM对便秘小鼠脏器指数影响 |
3.4.5 KGM对便秘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影响 |
3.4.6 KGM对便秘小鼠血清胃肠调节肽及神经递质水平影响 |
3.4.7 KGM对便秘小鼠血清免疫屏障功能影响 |
3.4.8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机械屏障功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全段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便秘小鼠模型构建及试验动物分组设计 |
4.3.2 胃肠全段内容物样本采集 |
4.3.3 DNA提取及PCR扩增 |
4.3.4 定量及Illumina PE2500 测序 |
4.3.5 测序结果统计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6 胃肠全段内容物SCFAs含量的测定 |
4.3.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Tags及OTU数量统计结果分析 |
4.4.2 α多样性分析 |
4.4.3 β多样性分析 |
4.4.4 物种组成分析 |
4.4.5 群落功能预测 |
4.4.6 胃肠全段内容物SCFAs含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全段代谢物影响及其与微生物关联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便秘小鼠模型构建及试验动物分组设计 |
5.3.2 胃肠全段内容物样本采集 |
5.3.3 胃肠全段代谢物提取 |
5.3.4 UHPLC-QE Orbitrap/MS分析系统及条件 |
5.3.5 原始数据预处理、注释及多元统计分析 |
5.3.6 差异代谢物筛选及KEGG通路分析 |
5.3.7 胃肠全段代谢物与微生物关联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UHPLC-QE Orbitrap/MS方法验证及QC样本基峰离子流图 |
5.4.2 代谢物整体差异情况 |
5.4.3 代谢物鉴定与比较 |
5.4.4 KEGG Pathway关键代谢通路表征及功能分析 |
5.4.5 代谢物与微生物关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肠道微环境探讨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1.4 试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多糖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 |
1.2.2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多糖提取方法 |
1.2.3 多糖含量测定 |
1.2.4 总蛋白含量测定 |
1.2.5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纯化 |
1.3 小结 |
第二章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验方法 |
2.1.5 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2.2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2.2.3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对小鼠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试验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金银花和山银花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2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对小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结构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糖组成分析 |
4.2.2 紫外光谱分析 |
4.2.3 红外光谱分析 |
4.2.4 核磁共振分析 |
4.2.5 扫描电镜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提取、分离、纯化 |
5.2 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免疫调节活性 |
5.3 金银花与山银花粗多糖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
5.4 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结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多糖制备及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
1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标准现状 |
2 中药多糖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进展及评价 |
3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新技术 |
4 中药多糖质控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
5 总结与展望 |
综述二 枸杞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
1 枸杞多糖的结构特征 |
2 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及其作用机制 |
3 总结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枸杞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第一节 枸杞多糖结构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二节 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三节 枸杞多糖在胃肠液中的稳定性及肠跨膜研究 |
第二章 枸杞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三章 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章 枸杞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枸杞多糖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节 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粘膜形态的影响 |
第五章 枸杞多糖质量控制及基于其结构和活性测定的产品质量评价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猪源益生菌的益生潜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益生菌概述 |
1.1.1 益生菌 |
1.1.2 乳酸菌 |
1.1.3 芽孢杆菌 |
1.1.4 酵母菌和霉菌 |
1.2 益生菌的功能及作用方式 |
1.2.1 抑制病原菌,改善胃肠道环境 |
1.2.2 增强宿主免疫系统功能 |
1.2.3 提供营养物质 |
1.3 益生菌的筛选方法 |
1.3.1 安全性 |
1.3.2 同源性 |
1.3.3 耐受性 |
1.3.4 黏附性 |
1.3.5 抑菌性 |
1.3.6 临床有效性 |
1.4 益生菌的应用 |
1.4.1 益生菌在人类医疗中的应用 |
1.4.2 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
1.4.3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4.4 益生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猪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初步安全性评价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 |
2.1.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2 细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3 细菌的16S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溶血活性试验 |
2.2.5 抗生素抗性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的分离及形态学观察结果 |
2.3.2 细菌的16SrRNA鉴定结果 |
2.3.3 溶血性试验结果 |
2.3.4 抗生素抗性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猪源益生菌的体外筛选及益生特性评价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验菌株及细胞 |
3.1.2 培养基、缓冲液及试剂 |
3.1.3 试剂 |
3.1.4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抑菌性试验 |
3.2.2 耐酸耐胆盐试验 |
3.2.3 模拟胃肠道试验 |
3.2.4 表面性质测定 |
3.2.5 黏附性测定 |
3.2.6 抑制致病菌黏附性测定 |
3.2.7 产蛋白酶及淀粉酶能力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
3.3.2 耐酸耐胆盐能力测定结果 |
3.3.3 胃肠道耐受性测定结果 |
3.3.4 表面性质测定结果 |
3.3.5 黏附性测定结果 |
3.3.6 抑制致病菌黏附性测定结果 |
3.3.7 产蛋白酶及淀粉酶能力测定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猪源益生菌的体内安全性及益生特性评价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试验动物 |
4.1.3 试剂 |
4.1.4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饲喂用菌液制备 |
4.2.2 试验设计及饲喂方案 |
4.2.3 小鼠生长状态观察及生长性能测定 |
4.2.4 小鼠剖解后脏器状态观察及样本收集 |
4.2.5 脏器指数计算 |
4.2.6 小鼠肠道病理变化及形态观察 |
4.2.7 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
4.2.8 基于16SrRNA测序研究小鼠肠道菌群变化 |
4.2.9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小鼠生理及剖检变化观察结果 |
4.3.2 小鼠肠道病理变化观察结果 |
4.3.3 小鼠脏器指数测定结果 |
4.3.4 小鼠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变化 |
4.3.5 小鼠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
4.3.6 小鼠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检测结果 |
4.3.7 小鼠肠道菌群菌群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LGG对AFB1暴露鼠的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AFB1的概述 |
1.2.1 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 |
1.2.3 在食品中的检出限量 |
1.2.4 食品中AFB1的检测方法 |
1.3 AFB1对动物机体的危害 |
1.3.1 毒性 |
1.3.2 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对免疫相关功能的影响 |
1.3.4 对肝脏和肾脏毒性的影响 |
1.3.5 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1.4 益生菌的概述及研究进展 |
1.4.1 益生菌的概述 |
1.4.2 功能性研究进展 |
1.4.3 益生菌预防AFB1中毒的能力 |
1.4.4 鼠李糖乳杆菌预防AFB1中毒能力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设备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动物饲料中AFB1母液的制备 |
2.2.2 黄曲霉毒素饲料的制备 |
2.2.3 鼠李糖乳杆菌灌胃液的制备 |
2.2.4 大鼠动物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2.2.5 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的测定 |
2.2.6 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2.7 大鼠血液免疫指标的测定 |
2.2.8 大鼠肝脏、肾脏抗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
2.2.9 大鼠肝脏、肾脏的HE染色 |
2.2.10 大鼠肝脏、肾脏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 |
2.2.11 小鼠动物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2.2.12 通过16SrRNA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 |
2.2.13 小鼠血液中肠道免疫指标的测定 |
2.2.14 小鼠结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测定 |
2.2.15 小鼠肠道的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的测定 |
2.2.1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鼠免疫动物实验结果 |
3.1.1 大鼠体重的变化 |
3.1.2 大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1.3 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 |
3.1.4 大鼠血清中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 |
3.2 大鼠靶器官动物实验结果 |
3.2.1 大鼠肝脏、肾脏指数的影响 |
3.2.2 大鼠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 |
3.2.3 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3.2.4 大鼠血清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
3.2.5 鼠李糖乳杆菌对大鼠抗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2.6 大鼠肝脏、肾脏HE染色的结果 |
3.2.7 鼠李糖乳杆菌对大鼠肝脏、肾脏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影响 |
3.3 小鼠肠道稳态及肠免疫研究 |
3.3.1 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
3.3.2 小鼠血清中肠道屏障和通透性指标的影响 |
3.3.3 小鼠结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
3.3.4 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比值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摄入形式的鼠李糖乳杆菌对AFB1中毒大鼠内脏损伤及血液免疫的影响 |
4.2 鼠李糖乳杆菌干预对AFB1中毒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粘膜屏障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双歧杆菌总DNA对小鼠IL-2、NK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沙蒿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邢媛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D]. 马作霖.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剥脱苔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D]. 袁菊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益生菌VSL#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丽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清源化痰颗粒对COPD小鼠Th17/Tre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肠道菌群影响[D]. 吴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胃肠全段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便秘小鼠通便作用机理[D]. 张琪. 西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肠道微环境探讨金银花与山银花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差异[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猪源益生菌的益生潜能评价[D]. 贾丹.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LGG对AFB1暴露鼠的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D]. 张居典.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