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哲学与哲学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实现

批判哲学与哲学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实现

一、批判的哲学和哲学的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现实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李冰[2](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王雨辰[3](2021)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逻辑及当代价值》文中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革命战略和策略问题的争论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追问,构成了其问题逻辑的理论起点。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立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一种近代形态的知识论哲学,认为这种解释钝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无法对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物化意识的侵袭。由此强调应当在与近代哲学的断裂点上,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特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使命应当是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由此形成了其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现实性的学术传统,并对当代西方社会展开了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总体统治的现实和人的总体异化的生存境遇,强调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形成无产阶级成熟的阶级意识和个体的独立人格。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逻辑不仅在当代西方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和理论效应,而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

鲁妍[4](2021)在《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简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之一,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着重要的贡献,在实践中也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行动指南。本文意在转变哲学的理解范式,超越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旧的思辨哲学的理解模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葛兰西实践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并对其实践哲学思想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论述了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针对他的基本观点进行解读,深入分析其实践哲学思想中的文化意蕴,在此基础上,阐释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革命理论。第三章为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研究意义与启示。通过对其思想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葛兰西从实践哲学的文化维度对人们的现实活动与文化世界内在性关联进行了解读。他的实践哲学思想在于对现存世界进行文化批判,从而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是一种以夺取文化领导权为核心的文化革命理论。

张佳佳[5](2020)在《马克思实践观的感性向度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的逻辑起点。对实践观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探究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实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而“感性活动”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关键,是马克思能够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概念,所以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对于我们正确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内涵,体会马克思实现思维方式变革的伟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主要是揭示了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两大理论基础(对费尔巴哈思想和黑格尔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超越)和其在《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内涵,第三、四部分具体阐述了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吴敏[6](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宣雪纯[7](2020)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实践论转向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在黑格尔看来,当时德国哲学“无能的理性观”大行其道,这种“精神”赤字的发展模态与真实世界的精神追求背道而驰。哲学本应该是用以理性来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内容的,即“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然而以往知性形而上学受困于其有限的限制性思维,对事物的表象假以研究,基于知性思维的立场以有限去把握无限。在对知性形而上学对象的批判中,黑格尔将形而上学的对象由知性立场提升至理性的思辨立场之上,创建了其对象为绝对和无限、内容为绝对理念的思辨哲学,绝对理念外化为上帝、精神与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理念——自然——精神三者交互的正反合完备系统。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建构术”进行了理性的断离与承接,将现实从理念世界拉回到人类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完成实践论转向。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现实是人类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让哲学回归“现实家园”,就必须将哲学对象对准现实,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转向,首先打破了黑格尔思辨对象——“理念”的幻象根基,由理念转向人的实践类本质;其次将理念流转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正反合精神运动转向社会生产方式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矛盾运动;最后由绝对理念的自我实现转向位于现实社会中人类本真的具有现实意义统摄下的解放。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抽象性和无人身性进行合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具有现实唯物性和社会实践性的马克思思辨哲学对象,即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人的实践类本质和人类的现实解放。马克思的思辨哲学对象革新性转向,哲学携着“实践”不断充实其现实性,哲学的功效便愈发追求对于世界的改造而非朴素的对世界进行解释。在思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所实现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变革为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变革关系增添了新的视域,为当代中国形而上学理论建构研究创建了新的维度。

韩璐[8](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彭志恩[9](2019)在《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文中提出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界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解和主张。纵观各派不同的主张,导致分歧的重要根源往往基于一些更为基础的理论问题。“物质”“实践”“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重要的基础性范畴,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钥匙”,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不同认识主要源于对这些基础性范畴的不同理解。鉴于此,本选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实践”“世界”三个范畴,重读经典着作,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三个范畴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尝试重新全面考察它们的内涵实质和相互关系,以期促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第一章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马克思主要是在批评旧唯物论直观性的过程中,以及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过程中,间接阐发自己的新物质观的。他强调从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指出应将对象、现实和感性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虽然马克思在其着作中重点讨论的是与人的实践直接相关的自然界及其物质,但他却并没有将那些没有进入直接的实践领域的自然界及其物质理解为与人的实践完全无关的东西。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局部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人与整体自然界的关系。实践对自然界某一局部的直接的影响,也可以看作是对整个自然界其它所有部分的间接影响。因此,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恩格斯主要是在反对杜林等唯心论者的论调,以及反对近代自然科学家和旧唯物论者的形而上学性的过程中系统阐明自己的新物质观的。恩格斯的自然观研究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伟大成就基础上。不能因为恩格斯强调从自然界本身出发去说明自然界,从而就将恩格斯的自然观简单归结为直观唯物论。恩格斯研究自然界的客体视角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主体视角。他认为,世界的物质性并不是由魔术师三言两句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另外,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抽象是基于科学实践之上的抽象,它既不同于唯心论者基于玄想的抽象,也不同于旧唯物论者基于机械或单纯直观的抽象。列宁主要是在同经验批判主义者的论战中阐明物质观的。列宁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者的不可知论,强调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属性及其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各具特点,但他们都秉承实践的观点,他们的基本思想是内在一致的。第二章探讨实践及其与物质的关系。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属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不仅生产了自己,同时还生产了他人,并且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真正分工的开始,物质劳动、精神劳动、社会交往劳动相对独立出来。不能将实践仅仅理解为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实践包含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意识生产实践。不能将实践原则简单等同于主体原则。实践原则是主体原则与客体原则的统一,实践的视角是主体视角与直观视角的统一。实践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的最高形式。实践过程的物质运动,不是单纯的机械运动,而是包含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到最复杂的人脑运动即人的精神活动在内的自然界全部运动形式。因此实践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一系列物质运动及其内部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物质运动过程的辩证法与实践活动过程的辩证法是内在同一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也是同一的。第三章讨论世界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看,世界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从人类角度上看,世界的特殊意义特指实践视域中的人类现存世界。人类的世界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人对一切存在的认识本质上都是对人的存在的认识。既不能将辩证唯物主义等同于“纯粹的自然界”的唯物主义,也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等同于“纯粹的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在自然史和人类史方面都坚持了“历史观点”的唯物主义,是自始至终具有实践观点的唯物主义。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内在相通的,它们并不是三个不同的“主义”。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的三个基本因素,即生产力因素、社会状况因素和意识因素,是现存世界图景形成和发展的秘密所在。现存世界是实践视阈下物质、社会、精神三维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也就是世界的三个维度向前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在实践视域下,既没有绝对的已知世界,也没有绝对的未知世界,现存感性世界的“已知”和“未知”都是相对而言的,外部自然界也是相对而言的。由于人本身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可看作是“世界内部的关系”。由于现存世界都是实践视域中的世界,因此“世界内部的关系”并不是抽象的和与人无关的东西,间接上它也可看作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于实践是人与人共同的实践,因此现存“世界内部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任何一门科学的背后都蕴含着人的解放的价值诉求与深层逻辑。因此,“世界何以可能”与“人的解放何以可能”是内在同一的。第四章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一切哲学都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想,但形而上学哲学离开了整个现存世界,把世界的客观存在抽象为逻辑的“存在之存在”,所以它只能在头脑中抽象地“解释”和“改变”头脑中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回归整个现实世界,重新关注人的整个现实生存状况,它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能够解释整个现存世界,而且能够改变整个现存世界。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文章认为,辩证思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唯物论之前就已经掌握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帮助他们实现哲学突破的重要思维工具。因此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必须始终坚持辩证思维,避免常识性思维的潜在影响。

袁雨宸[10](2019)在《精神生活的实践论阐释》文中提出人是精神生活的奥秘,人之实践的复杂性构筑起人类生活的总体结构。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任何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被放到这个生活结构总体中与其它领域的实践活动进行比较,才能够获得较为客观与全面的理解。因此,理解精神生活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活的总体结构与这一结构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鉴于精神生活的政治哲学视角尚有待完备,精神生活的政治意蕴尚有待挖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实践论阐释拟从此点入手,扩宽精神生活研究的视阈。本研究的行文逻辑及主要观点如下:首先,梳理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历史谱系与思想谱系,探寻精神生活观与现实政治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意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交叉视野中把握精神生活的内在本性。通过上述的梳理,我们得出的核心观点在于:精神生活的政治意蕴是人类生活的本有之义,精神生活在本质上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哲学与政治的相遇,为我们把握两种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清晰且详实的视角。但我们应看到,哲学反思政治,始于政治生活衰落之时。古希腊哲人希冀于以观念政治解决现实政治问题,以精神生活的原则治愈政治生活的创伤,这就赋予了精神生活绝对超然的位置,这种理解之于精神生活自身即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的形成。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权国家中达到极致,成为普罗大众的社会意识。随着生活结构总体的现代性转型,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遭到近代自然主义精神生活观及先验主义精神生活观的挑战,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再度成为一个问题,寻找精神生活的真实基础与重建精神生活的根基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其次,以启蒙为视角,把握近代人对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并以此为契机,澄清马克思本人的精神生活思想及其特色和发展历程。本段的核心观点在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思想是在启蒙的道德政治路线上,通过继承与扬弃康德和黑格尔的见解而成。具体而言,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道德政治的主观性维度到客观性维度,再到超越道德政治的启蒙传统的过程。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精神生活问题隶属于人类解放的总问题,以社会解放为宗旨的政治解放是马克思提供的重拾精神生活的政治意蕴的现实路径,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革命实践”的理论形式,其本质是建立在关系性思维基础上的结构互动理论。尽管,马克思本人对精神生活没有做出过多地正面表述,但其留给我们的世界观遗产,却为我们理解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政治意蕴,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再次,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对精神生活现状的反思的再反思,具体呈现当代人精神生活的遭遇。在我们看来,当代西方思想家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对精神生活问题的剖析,有力且清晰地呈现出当代人的精神生存困境。但是囿于其对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关系的消极理解,以及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立场,其解决方案往往寄托于个体精神觉解一维。面对资本市场与国家机器的强势“结盟”,这种审美解放因无法实现,必然从“绝望的反抗”走向“反抗的绝望”,最终彻底放弃道德政治的理想,陷入政治现实主义的范式中无法自拔。最后,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为核心,憧憬人类精神生活的未来,并对其现实性与可能性给出思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精神生活的当代症候表征出人类总体存在方式的异化状态,资本逻辑宰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义性是这一异化状态的根由。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渡阶段,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也为人们扬弃当前困境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实践批判与制度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敞开了超越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西方中心主义、扬弃西方宗教传统、抑制虚无主义侵扰的现实路径与思想方向。

二、批判的哲学和哲学的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现实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批判的哲学和哲学的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现实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3.4 小结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4.4 小结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5.1.4 激进哲学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2)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逻辑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 逻辑的理论起点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 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 现实问题的探讨与理论创新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 当代效应及价值

(4)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产生及其背景
    第一节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因素:组织化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西欧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相继破产
    第二节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论源头
        一、对正统派庸俗唯物主义的深刻批判
        二、对克罗齐精神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早年撒丁主义情结的出现
        二、发展阶段:从克罗齐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三、成熟阶段:《实践哲学》文本的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践哲学”的基本构想
        一、“实践哲学”是理论与实践统一
        二、“实践哲学”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第二节 “实践哲学”的文化意蕴
        一、哲学的功能在于文化批判与重建
        二、意识形态变革
        三、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批判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革命理论
        一、文化领导权概念的研究路径
        二、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思想构成
        三、以文化领导权为核心的革命策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研究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研究意义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时代化转变
        二、构建了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参考系
        三、提供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化权力模式
    第二节 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的启示
        一、创造性发展我国文化研究
        二、积极彰显我国文化精神
        三、自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马克思实践观的感性向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及基本内涵
    2.1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2.1.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超越
        2.1.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继承和超越
    2.2 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2.2.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
        2.2.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实践观内涵
3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合理性
    3.1 “感性向度”的含义
        3.1.1 “感性”即“对象性”
        3.1.2 马克思实践观中的“感性向度”就是指“感性活动”
    3.2 “感性活动”之于马克思实践观的意义
        3.2.1 “感性活动”对“感性存在论”的超越
        3.2.2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实践观建立的逻辑起点
4 “感性向度”中马克思实践观的具体内容
    4.1 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是“现实主体”
        4.1.1 “感性活动”创造了“现实主体”
        4.1.2 “感性活动”是“现实主体”的存在方式
        4.1.3 “感性活动”表征了人的现实存在
    4.2 马克思的实践客体是“感性客体”
        4.2.1 从“主体人的实践”来理解“感性客体”
        4.2.2 人与社会的本质在“感性客体”中得以确证
    4.3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为主体
        4.3.1 “现实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4.3.2 “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创造发展了社会历史
5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5.1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意义
        5.1.1 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5.1.2 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5.1.3 实现了哲学功能的转变
    5.2 基于“感性向度”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应用价值
        5.2.1 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5.2.2 为中国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5.2.3 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理论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7)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实践论转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概况
        0.2.1 国外研究概况
        0.2.2 国内研究概况
    0.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0.3.1 研究特色
        0.3.2 理论创新
1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及其理论价值
    1.1 黑格尔对于知性形而上学对象的批判
    1.2 思辨哲学的对象:上帝、精神与自由的“三位一体”
    1.3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与思辨哲学体系的确立
    1.4 黑格尔形而上学对象的理论局限
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扬弃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批判
        2.1.1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抽象性
        2.1.2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无人身性
    2.2 马克思哲学对象在实践领域中的确立
        2.2.1 哲学对象: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
        2.2.2 哲学对象的内容:人的实践本性
        2.2.3 哲学对象的目标:人类的现实解放
    2.3 马克思哲学对象确立的理论价值
        2.3.1 哲学对象的现实唯物性
        2.3.2 哲学对象的社会实践性
3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超越与变革
    3.1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现实转向
        3.1.1 哲学对象的内容:由理念转向人的实践类本质
        3.1.2 哲学对象的具体展开:由精神运动转向社会生产方式运动
        3.1.3 哲学对象的最终实现:由绝对理念的自我实现转向人类自身的现实解放
    3.2 马克思哲学对象转向的变革实质
        3.2.1 “哲学现实化”实践道路的开启
        3.2.2 哲学功能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向
    3.3 研究马克思哲学对象实践论转向的意义
        3.3.1 增添了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变革关系的新视角
        3.3.2 为当代中国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提供新维度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综述
        一、关于物质范畴的探讨
        二、关于实践范畴的探讨
        三、关于世界范畴的探讨
        四、走向综合的趋势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创新和不足
        一、思路
        二、创新
        三、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及其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的物质观
        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二、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
        三、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四、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
    第二节 恩格斯的物质观
        一、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二、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
    第三节 列宁的物质观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二、物质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物质观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 实践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第一节 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
        二、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历时性维度
        三、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共时性维度
    第二节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一、人的本质属性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三、实践的观点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根本观点
    第三节 实践与物质的关系
        一、实践与物质的差异和同一
        二、实践过程规律与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
        三、实践本体与物质本体的关系
第三章 世界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一般涵义与特殊涵义
        二、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世界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
        二、实践、已知世界、未知世界
        三、实践、整个现存世界、外部自然界
    第三节 现存世界及其内部的几种关系
        一、实践的三个维度与现存世界的三个维度
        二、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世界内部的关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第一节 “解释世界的哲学”和“哲学解释世界”
        一、科学与哲学的“共生”与“揖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解释和改变世界
        一、哲学通过实践与世界发生联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改变世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精神生活的实践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国外研究现状简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1.辨析精神生活研究的判断原则:实践与反思性判断原则
        2.厘清精神生活发展道路选择的真实基础与确切任务
        3.逻辑脉络与总体结构
第一章 精神生活的超验主义传统及其批判
    一、精神生活作为哲学论题的方法论考察
    二、探索精神生活的原初规定性
        (一)“巫”与原始社会的生活结构
        (二)作为典范的城邦:精神生活政治意蕴的凸显
        (三)城邦的衰落: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及观念政治的形成
    三、寻找精神生活的真实根基
        (一)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对“根基”的虚化与神化
        (二)寻找新“根基”的近代尝试:自然主义与先验主义精神生活观的争鸣
        (三)马克思的视角:生活的自成目的性与精神生活的实践本质
第二章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启蒙视野及其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哲学的总问题辨析
        (一)阿尔都塞的“总问题”思想及其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
        (二)启蒙问题作为马克思哲学总问题的合理性
    二、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德意志视野中的启蒙问题
        (一)何谓启蒙:启蒙的两条路线辨析
        (二)启蒙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启蒙的“康德方案”和“黑格尔方案”
        (四)马克思哲学在启蒙传统中的位置
    三、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
        (二)马克思的“人本学”精神生活观
        (三)历史唯物主义:思考精神生活问题的新理论框架
第三章 现代西方哲学对精神生活状况的批判性反思及其内在局限
    一、精神生活的技术理性批判与大众文化批判
        (一)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降格”
        (二)交往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扬弃
        (三)审美意识的隐退与大众文化的世俗图景
    二、精神生活现代性处境的存在主义批判
        (一)现时代的虚无遭遇与精神生命的重塑
        (二)技术座架的生存论批判
    三、现代精神生活的后现代主义批判
        (一)消费社会批判
        (二)后现代主义对文化逻辑的批判
        (三)风险社会中的精神生活批判
    四、现代西方哲学反思精神生活的内在局限
        (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二)“乌托邦”的浪漫主义情节
        (三)从浪漫主义到悲观主义
        (四)政治现实主义的研究范式局限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扬弃精神生活现代性问题的思想方向
    一、历史唯物主义对精神生活现代性处境的理论指认
        (一)异化:精神生活的现代性状况
        (二)马克思对精神生活异化的制度根源的批判
        (三)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扬弃精神生活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向
        (一)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
        (二)对西方有神论传统的扬弃
        (三)对现代虚无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三、历史唯物主义所敞开的理想精神生活图景
        (一)共产主义: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信仰精神
        (二)“自由个性”的精神生活理想与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憧憬
        (三)历史唯物主义追求精神生活理想的实践指向
        (四)当代中国精神生活重构的新文明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四、批判的哲学和哲学的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现实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逻辑及当代价值[J]. 王雨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1(04)
  • [4]葛兰西实践哲学思想简论[D]. 鲁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马克思实践观的感性向度探析[D]. 张佳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12)
  • [6]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实践论转向探析[D]. 宣雪纯. 辽宁大学, 2020(01)
  • [8]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9]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D]. 彭志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精神生活的实践论阐释[D]. 袁雨宸.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批判哲学与哲学批判——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