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反流性食管炎30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然[1](2021)在《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近些年的发病逐渐升高,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RE的首选药物,它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RE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主要阐述RE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是临床疗效研究,验证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实验研究,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大鼠造模,从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探讨健脾降逆方治疗RE的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纳入131例中虚气逆型RE病例,其中对照组64例、治疗组67例。治疗组予健脾降逆方颗粒剂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20mg/每次,2次/每日。服药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安全性检查,对治疗组治疗前后MTL、VIP、Ghrelin进行对比,并分别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随访。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SD大鼠,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造模,于造模后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药液灌胃,中药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健脾降逆方灌胃,灌胃14天后进行取材,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IP、Ghrelin含量;PCR法检测下段食管组织中VIP、VPAC2、Ghrelin、GHSR、cAMP、PKA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测定下段食管组织中cAMP、PK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ROCK1、MLC阳性表达。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1)对于GerdQ量表评分而言,在服药8周后,健脾降逆方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降低总分,两者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6个月的远期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并且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之间未体现出明显差异,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2)根据GerdQ量表判断复发率,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与远期疗效对比的结果一致。(3)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主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并在远期疗效上显示出与GerdQ量表同样的趋势: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至停药12个月时,才出现明显的疗效下降,体现了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4)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次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的疗效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TL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胃底Ghrelin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实验研究部分:(1)造模后,假手术组大鼠在毛发光泽、行动、进食饮水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余5组。在手术后第7天,随机选择2只非假手术组大鼠取材,HE染色后观察食管大体及病理形态,验证造模成功。(2)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减少VIP及受体VPAC2mRNA表达;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增加Ghrelin及受体GHSR mRNA表达。(3)中药高、中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cAMP、PKA mRNA表达水平。(4)中药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增加ROCK1、MLC表达,中剂量组能显着增加ROCK1表达,但MLC的表达仅有升高趋势。结论在本次研究中,验证了健脾降逆方对于RE典型症状的短期疗效(8周内)与奥美拉唑相当,同时在缓解非典型症状上疗效显着,且对停药后的疗效维持具有明显优势,这与健脾降逆方益气健脾,和降胃气,治本顾标的功效相适应。在观察到健脾降逆方对于RE的临床疗效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健脾降逆方能够调节VIP、Ghrelin分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信号通路活性,增加下游蛋白ROCK1、MLC表达,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有关。
魏桐[2](2021)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中医证型、焦虑抑郁、内镜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分布规律,从而探讨RE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内镜表现、H.pylori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RE的诊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的3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反流性食管炎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情况、H.pylori感染情况、中医四诊信息,由调查者通过问诊填写并进行辨证,通过观察及交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查表收回后,将数据录进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4.0软件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选择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结果:1.本次研究的300例RE患者中,女性为115例,占总人数的38.3%,男性为185例,占61.7%;其中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7±12岁,年龄段以60-69岁最多;病程<半年的患者最多,为148例,占49.3%,1-3年者为40例,占13.3%;从既往史来看,共38人(12.7%)无既往史,其余262人(87.3%)有既往史。在有既往史的患者中,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胆囊疾病、脑血管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者分别占45.0%、29.8%、26.3%、19.0%、14.1%、12.6%、11.5%、11.5%,咽炎、肝囊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哮喘占比较低;职业性质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占53.7%;发病诱因方面,99例无明显诱因,201例有明显诱因,其中情志不畅96例,饮食不节60例,其次为体虚劳倦和气候变化;饮食偏嗜方面,嗜食甜食的患者最多,共91例,占总人数的30.3%,无饮食偏嗜87例,占29.0%,余依次为辛辣、油腻及生冷;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无吸烟史者为201例,有吸烟史者99例,无饮酒史者221例,有饮酒史者79例;BMI指数方面,超重患者132例,占44.0%,体重正常者101例,占33.7%,肥胖和过轻分别占14.0%和8.3%。2.在本次研究的300例RE患者中,H.pylori阳性57例,占19.0%,H.pylori阴性243例,占81.0%,RE的H.pylori阴性患者较多,推测H.pylori在RE中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不同性别的RE患者感染H.pylori的比例不同,经统计学分析,H.pylori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3.中医证候分布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析RE中医证候规律,得出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胃,病性包含气虚、阳虚、阴虚、气滞、痰、湿、热等方面。初步拟定证候类型有:类肝胃不和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脾胃湿热证、类肝(胆)胃郁热证、类痰气郁结证、类胃阴不足证6种。故最终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和临床辨证分析,将300例RE患者辨为6种证型,得出本研究R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肝胃不和证(43.0%)>脾胃虚弱证(22.0%)>脾胃湿热证(14.0%)>肝胃郁热证(9.7%)>痰气郁结证(7.3%)>胃阴亏虚证(4.0%)。其中主要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为主,不同证型与年龄、性别、诱因、职业、饮食偏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ylori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焦虑抑郁情况及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焦虑抑郁情况:HAMA平均积分10.08±3.744分,无焦虑者占32.7%,48.6%可能有焦虑,18.7%肯定有焦虑;HAMD平均积分10.36±4.054分,无抑郁者占36.0%,56.7%可能有抑郁,7.3%肯定有抑郁。女性焦虑、抑郁程度较男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0例RE患者焦虑抑郁集中于60-69岁,50-59岁亦多见。焦虑和抑郁积分与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与焦虑关系更为密切;HAMA积分肝胃不和证及痰气郁结证分数较高;痰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与抑郁关系更为密切;HAMD积分肝胃不和证及肝胃郁热证分数较高。5.胃镜检查结果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300例RE患者中,食管炎LA-A级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人数的78.0%,食管炎LA-B级患者占16.0%,食管炎LA-C级和食管炎LA-D级患者较少。食管充血检出率最高,为70.7%,食管水肿、食管糜烂、食管粘膜粗糙不平、食管颗粒样物附着、食管溃疡检出率分别为49.0%、28.7%、26.0%、6.3%、2.3%。内镜下合并症以慢性胃炎伴糜烂最多,检出率为40.7%,检出率较高的还有胃息肉(24.3%)、十二指肠球炎(14.7%)、十二指肠球溃疡(12.3%)、胆汁反流性胃炎(10.7%)等。RE伴发胃炎病理类型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为61例,占20.3%,非萎缩239例,占79.7%。RE不同中医证型的内镜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级的患者以肝胃不和证为主,LA-B级以脾胃湿热证为主,LA-C级以胃阴亏虚证为主,LA-D级以脾胃虚弱证为主。RE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充血和食管颗粒样物附着以舌红最多,食管水肿以苔薄白最多,食管糜烂和食管颗粒样物附着以苔黄腻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食管粘膜表现与舌苔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E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和肝胃郁热证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较其他证候更为密切,提示在临床上治疗该病时可着重从肝论治,情志舒畅,肝气条达,自无横逆犯胃之机。2.RE患者中大部分为H.pylori阴性患者,推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H.pylori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RE的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3.RE的内镜分级以食管炎LA-A级为主,其次是食管炎LA-B级,食管炎LA-C及食管炎LA-D级数量较少,不同中医证型内镜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启示中医治疗RE应该将病、证、情志三者相结合,同时将中医证型与内镜微观辩证相结合,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降低复发率,从而达到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许凤英[3](2021)在《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对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使中医辨证系统更加标准化、客观化,为今后更有效诊疗RE奠定基础。方法:对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晋江市中医院及泉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R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如实填写临床登记表,并根据症状和舌脉进行辨证分型,整理复核收集到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6例RE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206例RE患者中,男性161例(78.16%),女性45例(21.84%),男女比例约为3.58:1。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23岁,平均(43.80±11.98)岁。年龄分组主要以青年人107例(51.94%)及中年人79例(38.35%)为主。病程主要以1~3年68例(33.01%),<1年62例(30.10%)为主。胃镜分级主要以A级102例(49.51%),B级83例(40.29%)为主。HP检测阳性检出率38.83%。发病诱因与本病关系从大到小为:情志不畅>饮食不适>劳逸过度>感受外邪。饮食偏嗜前三位:习惯饮酒、喜食油腻、喜食海鲜。出现典型的反流症状者有178人,所占比例达86.41%。2.206例R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胃郁热证67例(32.52%)>脾胃湿热证57例(27.67%)>胆热犯胃证32例(15.53%)>气郁痰阻证22例(10.68%)>瘀血阻络证15例(7.28%)>中虚气逆证13例(6.31%)。3.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研究性别:性别与中医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年龄分组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主要分布在青年组,中虚气逆证主要分布在中、老年组。病程:RE患者病程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病程的相对较短,瘀血阻络证及中虚气逆证的病程相对较长。胃镜分级:RE患者胃镜分级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胃镜分级以A级、B级为主,脾胃湿热证胃镜分级以A级为主,瘀血阻络证胃镜分级以C级为主,D级较少见,主要以中虚气逆证为主。HP感染:HP感染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HP阳性率较高,中虚气逆证HP阳性率最低。诱因:发病诱因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情志不畅是肝胃郁热证的主要诱因;饮食不适是脾胃湿热证的主要诱因;劳逸过度是中虚气逆证的主要诱因;感受外邪引起RE发病的情况则较少。RE合并症:RE合并糜烂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泉州地区RE的发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人群为主,病程主要在3年之内,且容易复发。2.RE患者中医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中虚气逆证。RE主要中医证型以实证、热证多见。3.年龄、病程、胃镜分级、HP感染、诱因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4.RE胃镜下合并症:以合并糜烂性胃炎及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居多。RE合并糜烂性胃炎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胃郁热证,RE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脾胃湿热证。
苏新[4](2021)在《中医药治疗不同食管动力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不同食管动力障碍GERD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中医药对不同食管动力障碍GERD患者的动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39例。根据食道测压结果,将其分为IEM组、LESP降低组、IEM+LESP降低组和动力正常组四组,每组患者再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接受纯中药治疗,基础方组成:柴胡、黄连、吴茱萸、党参、炒白术、旋覆花、枳壳,余药随证加减,每日一剂;西药组接受常规PPI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及电话随访患者,对不同动力障碍组患者和不同治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GERD-Q量表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综合疗效、食管动力指标(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DCI、无效吞咽次数、间断收缩百分比、期前收缩百分比)分别进行统计比较。研究结果:1、GERD-Q量表评分比较:①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四组的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GERD-Q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②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四组的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治疗后GERD-Q量表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的不同动力障碍组组间比较:四组治疗后GERD-Q量表评分的总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①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四组的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②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四组的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的不同动力障碍组组间比较:四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总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比较:①中药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动力正常组(83.33%)>IEM+LESP 降低组(76.00%)>LESP 降低组(73.33%)>IEM 组(70.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动力正常组(93.33%)>LESP 降低组(79.41%)>IEM+LESP 降低组(79.1 7%)>IEM 组(76.1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动力障碍组的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①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四组的中西药组治疗后“烧心”、“反酸”、“上腹胀”、“倦怠乏力”治疗后评分均显着低于同组治疗前评分(P<0.05);②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的组间比较:IEM组(10>8)、LESP降低组(10>8)、IEM+LESP降低组(11>9)的中药组治疗后得到缓解的中医症状数量均大于西药组,动力正常组的中药组治疗后得到缓解的中医症状数量等于西药组(13=13);IEM组的中药组治疗后“口干口苦”评分低于与西药组(P=0.038<0.05),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各个单项中医症状治疗后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EM+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治疗后“呃逆”、“咽部异物感”评分低与西药组(P=005,P=049,P<0.05),动力正常组的中药组治疗后“上腹部不适”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8<0.05);余单项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的不同动力障碍组组间比较:四组共同得到改善的中医症状包括:烧心、反酸、上腹胀、情绪变化则加重、呃逆、口干口苦6项(P<0.05),其中四组在“烧心”的治疗后评分上存在组间差异(P=0.028<0.05),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动力正常组治疗后烧心评分低于IEM+LESP降低组(P=0.035<0.05)。5、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①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LESP降低组、IEM+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LES静息压及残余压均高于治疗前(P=0.000,P=0.003,P=0.000,P=0.003,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LESP降低组、IEM+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治疗后LES静息压高于西药组(P=0.000,P=0.003,P<0.05),其余指标治疗后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的不同动力障碍组组间比较:LESP降低组与IEM+LESP降低组治疗后LES静息压及残余压、UES静息压及残余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方面:①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IEM组及IEM+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DCI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P=0.030,P=0.003,P<0.05),IEM+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无效吞咽次数少于治疗前(P=0.031<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IEM+LESP降低组的中药组治疗后DCI平均值高于西药组(P=0.009<0.05),其余指标治疗后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的不同动力障碍组组间比较:IEM组与IEM+LESP降低组治疗后DCI平均值、无效吞咽次数、间断收缩百分比、期前收缩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不同食管动力障碍GERD患者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均与PPI相当。在改善GERD主要临床症状、增强LESP降低的GERD患者的LES静息压及提高IEM+LESP降低的GERD患者的DCI平均值方面,中药效果优于PPI。
余良[5](2021)在《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柴胡宁心饮与兰索拉唑肠溶片对胃食管反流病(GE RD)患者反流性疾病问卷(RDQ)、中医临床症状、焦虑抑郁(SAS、S DS)状态的改善程度以及血液中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甘丙肽(galanin,GAL)的影响,客观评价柴胡宁心饮治疗GERD临床疗效,为柴胡宁心饮治疗GERD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服用柴胡宁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焦虑、抑郁(SAS、SDS)评分及血清5-HT、GAL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期间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比,中药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更高,疗效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血清5-HT、GAL方面,与治疗前相比,5-HT均较前升高,GAL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5-HT较西药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在GAL方面,两者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柴胡宁心饮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总疗效比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并对患者血清5-HT、GAL具有调节作用,使血清中5-HT表达升高,GAL降低。(2)柴胡宁心饮可能是通过升高患者血清5-HT同时降低GAL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脏腑机能,继而促进胃肠动力,加速胃排空或者降低内脏高敏状态,减轻反流从而实现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的作用。
岑人慈[6](2021)在《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咽喉反流RSI和RFS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相关数值等因素,来评价此联合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0例,C组32例,其中A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加味旋代方口服+清幽含漱方含漱。B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加味旋代方口服;C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三组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炎症分级、咽喉反流RSI及RFS评分、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数值的变化等,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三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A组总有效率为96.66%,B组总有效率为86.6%,C组总有效率为80.0%。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临床疗效优于C组(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与治疗前对比,三组均对中医症状具有改善作用(P<0.05),A组改善作用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疗效优于C组(P<0.05)。3.治疗后三组主要、次要症状积分比较:①A组患者在改善反酸、烧心、咽异物感、清嗓动作、声音嘶哑、口干口苦、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症状上优于C组(P<0.05);A组在改善咽喉症状上优于B组(P<0.05)。除咽喉症状外,A组与B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除咽喉症状外,B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上优于C组(P<0.05)。B组与C组在改善咽喉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③三组在改善大便干结症状疗效一致(P>0.05)。4.胃镜下比较:前后对比三组白光胃镜下食管炎症分级,三组药物均可以修复食管黏膜(P<0.05);A组和B组在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上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在修复食管黏膜炎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5.咽喉反流症状RSI评分及RFS评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数值均下降(P<0.05);三组治疗后咽喉部症状及体征的整体改善效果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P>0.05)。6.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指标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总反流性次数、酸反流百分比、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数值均较前降低(P<0.05);A组和B组在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在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通过研究,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相较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反酸、烧心等食管内症状及口干口苦、胸胁胀满等肝胃郁热症状,明显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且能显着减少患者的食管酸暴露。2.相较于单纯使用内服药物治疗,本联合方能显着改善患者咽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咽喉部症状,并且对下咽部黏膜炎症具有显着疗效。3.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治疗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龚潇坤[7](2020)在《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秋露饮对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影响。探讨秋露饮通过提高血清胃动素水平,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临床机制,为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客观临床依据。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观察组及西药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中药饮品秋露饮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56天)。治疗前后分别予反流性疾病问卷来评估其反流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来评价临床不适症状,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价睡眠状况。以人血清胃动素ELISA试剂盒检测入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水平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1)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RDQ临床愈显率为94.0%,对照组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药观察组在反酸、烧心方面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当;(2)治疗8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反流性疾病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相当(P>0.05)。可见,中药饮品秋露饮及奥美拉唑肠溶片均可缓解患者反流情况,且二者疗效相当。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各项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在反酸、烧心方面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反酸、烧心两项中两组疗效相当(P>0.05);观察组在胸闷气短、口干、乏力、自汗、盗汗、眩晕、膝酸软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疗程结束后,中药观察组及西药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观察组血清胃动素水平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4)经过8周治疗,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均有改善,中药饮品秋露饮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疗效较好。结论:(1)中药饮品秋露饮可改善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反流情况、躯体临床不适及睡眠质量。(2)中药饮品秋露饮可能通过升高血清胃动素水平来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蓝斯莹[8](2020)在《加味旋代颗粒对RE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疗效及BLI内镜分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加味旋代颗粒对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BLI内镜下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7例病例分为2个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各34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旋代颗粒口服,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做出疗效评估及安全性的评估。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在治疗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中医证候改善作用,前者优于后者;3.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分级、次要症状积分分级组间比较除纳差症状外其它症状比较P值均小于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反酸、烧心、胸胁胀痛、便溏、情绪不畅、嗳气、善太息、心烦易怒以及泛吐清涎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纳差症状上两组疗效相当(P>0.05)。4.内镜下比较:治疗后两组在白光胃镜下炎症分级、BLI胃镜下IP CL分型比较,经检验组内P<0.05,组间P>0.05,表明两组治疗后均可改善黏膜炎症及IPCL结构,两者疗效相当;5.焦虑抑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焦虑症状积分、抑郁症状积分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焦虑疗效、抑郁疗效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6.复发率比较: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临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加味旋代颗粒在治疗RE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时不仅可以显着改善患者反流、烧心等症状,对食管黏膜炎症的改善及IPCL结构改善具有明显疗效,而且具有显着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2.加味旋代颗粒治疗RE临床复发率低,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马坚文[9](2020)在《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导师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施以导师自拟方疏肝清胃汤口服,对照组施以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雨田青)(10mg*7粒,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mg qd),在治疗过程中真实完整的记录数据,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包括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内镜积分和内镜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的差别。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灼痛、脘腹胀满、嗳气或反食等症状组间差异性检验均无统计显着性差异,两组疗效相当;胃脘灼痛、烦躁易怒、嘈杂易饥等有统计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减少症状积分方面效果相当。2.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反酸、烧心的主要症状积分,两组均P值<0.05,有统计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组反酸和烧心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次要症状积分,治疗组在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嗳气或反食、烦躁易怒、嘈杂易饥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脘腹胀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4.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90.63%,对照组81.25%,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5.两组内镜评分较治疗前比均有改善,P<0.05,有统计显着性差异;对比治疗后两组内镜评分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比两组内镜疗效,治疗组87.5%,对照组78.1%,P>0.05,无统计学意义。6.停药4周后,复发率治疗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2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清胃汤对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食管黏膜愈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杜丽佳[10](2020)在《半夏调中颗粒联合“以俞调枢”外治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半夏调中颗粒联合“以俞调枢”外治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有效性、复发率及安全性,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半夏调中颗粒口服,并配合背俞穴针刺治疗,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需完善安全性检查(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粪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治疗过程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评估治疗的安全性。治疗前后均需行胃镜下诊断分级,填写RDQ量表、中医症状量表予以评分,判断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RDQ量表评分评估复发率。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的如性别、年龄、BMI、病程以及治疗前内镜分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RDQ总积分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后两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两组间比较,研究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主要症状方面,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有效改善反酸、烧心症状。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改善烧心症状上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反酸症状上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次要症状方面,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有效改善胸骨后疼痛、嗳气、腹胀症状,且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内镜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0%,两组间内镜下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修复食管黏膜损伤方面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佳,且痊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5.复发率分析:治疗结束3月后对两组受试者进行RDQ量表随访以追踪复发率,其中研究组复发率为25.00%,对照组复发率为60.00%,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研究组较对照组可显着降低RE复发率。结论半夏调中颗粒联合“以俞调枢”外治法和西药治疗均能改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及内镜下疗效,但研究组疗效更佳,在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明显优于西药,在改善反酸症状上同西药无明显统计学差别,研究组在三个月后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二、中西医结合治反流性食管炎3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反流性食管炎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研究 |
2 病因与病机探究 |
3 中医治疗方法 |
4 中医预后与调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方法 |
5 治疗手段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入组病例一般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计算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
2 GerdQ量表结果 |
3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4 次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5 总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6 复发率对比 |
7 血清MTL、VIP结果 |
8 胃组织中Ghrelin表达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1 组方思路 |
2 脾、肝二脏与RE的关系 |
3 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治疗思路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MTL、VIP、Ghrelin与RE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健脾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流行病学资料 |
5.2 发病相关因素 |
5.3 发病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 |
5.4 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
5.5 中医证候与相关因素分析 |
5.6 焦虑抑郁情况 |
5.7 焦虑抑郁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5.8 内镜检查结果 |
5.9 舌苔象与食管粘膜表现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调查表的设计 |
4.2 调查表的内容 |
4.3 调查步骤 |
4.4 病例筛选质量把控 |
4.5 数据整理 |
4.6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分布规律 |
1.2 年龄分布规律 |
1.3 病程分布规律 |
1.4 是否为首次发病 |
1.5 胃镜分级分布规律 |
1.6 诱因分布规律 |
1.7 饮食偏嗜分布规律 |
1.8 主要症状分布 |
1.9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2 中医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
2.1 性别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2 年龄分组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3 病程分组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4 胃镜分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5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6 诱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3 RE伴胃镜下其他并发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3.1 RE合并症分布情况 |
3.2 RE合并糜烂性胃炎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3 RE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讨论 |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1.1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名 |
1.2 古今医家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 |
2 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2.1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
2.2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
3 结果讨论 |
3.1 性别、年龄、病程、胃镜下分级分布特点 |
3.2 发病诱因、饮食偏嗜分布 |
3.3 临床症状分布 |
3.4 RE中医证型分布 |
3.5 RE性别、年龄、病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6 RE胃镜下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7 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8 诱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9 RE合并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医药治疗不同食管动力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障碍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不同食管动力障碍类型与GERD的发生 |
2.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障碍及酸反流特点 |
3. GERD动力异常的西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机认识 |
2. GERD中医证型与食管动力障碍及酸反流的相关性 |
3. GERD动力异常的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类型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资料 |
2.4 诊断标准 |
2.5 分组标准 |
2.6 纳入标准 |
2.7 排除标准 |
2.8 研究步骤 |
2.9 观察指标 |
3. 疗效评价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的总体情况 |
1. 人数分布 |
2. 年龄分布 |
3. 性别分布 |
4. 病程分布 |
二、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年龄比较 |
1.2 性别比较 |
1.3 病程比较 |
2. GERD-Q量表评分比较 |
2.1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GERD-Q量表评分比较 |
2.2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GERD-Q评分比较 |
2.3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GERD-Q评分比较 |
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1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2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3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4. 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
4.1 不同动力障碍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
5. 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1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2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3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6. 食管括约肌压力治疗前后比较 |
6.1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 |
6.2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 |
6.3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 |
7. 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
7.1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比较 |
7.2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前后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比较 |
7.3 不同动力障碍组治疗后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比较 |
三、中药组内比较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年龄比较 |
1.2 性别比较 |
1.3 病程比较 |
2. GERD-Q量表评分比较 |
2.1 中药组治疗前GERD-Q量表评分比较 |
2.2 中药组治疗后GERD-Q量表评分比较 |
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1 中药组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2 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评分比较 |
4. 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
4.1 中药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
5. 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1 中药组治疗前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2 中药组治疗后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6. 食管括约肌压力治疗前后比较 |
6.1 中药组治疗前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 |
6.2 中药组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比较 |
7. 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
7.1 中药组治疗前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比较 |
7.2 中药组治疗后食管蠕动收缩功能比较 |
分析与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疗效对比分析 |
3. 发现的问题 |
4. 基础方方义 |
5. 局限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GERD-Q量表 |
附录2 食道测压结果记录表 |
附录3 GERD中医症状积分表 |
个人简历 |
(5)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西医对GERD的研究进展 |
1.1 GERD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GERD发病机制 |
1.3 GERD与血清5-HT、GAL及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 |
1.4 GERD的治疗 |
2.中医对GERD的研究概况 |
2.1 GERD的中医病名 |
2.2 GERD的中医病因病机 |
2.3 GERD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知情同意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及疗程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机认识 |
2 柴胡宁心饮治疗肝胃郁热证GERD的机理探讨 |
2.1 柴胡宁心饮组方分析 |
2.2 柴胡宁心饮的由来及“气机、枢机互调”、“以枢调枢”的机理 |
2.3 柴胡宁心饮对焦虑抑郁和血清5-HT、GAL的影响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 |
3.3 两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5-HT、GAL浓度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医药治疗肝胃郁热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RE伴反流性咽喉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诊断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RE伴反流性咽喉炎的认识 |
2.1 病名病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检查仪器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干预措施 |
2.3 胃镜及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评分标准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疗效指标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结果 |
3.4 三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清幽含漱方的研究 |
4.2 加味旋代方的研究 |
4.3 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作用机制 |
5 结果分析 |
6 结论 |
7.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RE伴反流性咽喉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概况研究 |
1.1 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与分类 |
1.2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 |
1.3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
1.3.1 食管括约肌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 |
1.3.2 食管对反流物廓清能力障碍 |
1.3.3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损害 |
1.3.4 食管裂孔疝 |
1.3.5 食管胃角变钝 |
1.3.6 心理社会因素 |
1.3.7 其他因素 |
1.4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
1.4.1 一般治疗 |
1.4.2 药物治疗 |
1.4.3 内镜下治疗 |
1.4.4 手术治疗 |
2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概况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2.1 病因 |
2.2.2 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药治疗概况 |
2.4.1 经方与时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概况 |
2.4.2 自拟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概况 |
2.4.3 中成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概况 |
2.4.4 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况 |
3 导师谢胜教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的认识 |
3.1 导师谢胜教授从五脏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
3.2 导师谢胜教授对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的认识 |
3.3 导师谢胜教授从调整肺肾枢机以调整脾胃枢机的理论论治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 |
3.4 导师谢胜教授从肺主治节理论论治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诊断标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入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一般项目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指标 |
2.4 疗效标准 |
2.4.1 临床疗效标准 |
2.4.2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的比较 |
3.2.1 RDQ临床愈显率比较 |
3.2.2 反流性问卷积分比较 |
3.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4 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积分比较 |
3.2.5 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的确立 |
1.1 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组方思路 |
1.2 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2.研究结果分析 |
2.1 RDQ临床愈显率及RDQ研究结果 |
2.2 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结果 |
2.3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研究结果 |
2.4 血清胃动素研究结果 |
2.5 安全性评价结果比较 |
3.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反流性疾病问卷(RDQ) |
附表2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
附表3 中医主症评分表 |
附表4 中医次症评分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加味旋代颗粒对RE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疗效及BLI内镜分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1 反流性食管炎的流行病学 |
1.2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反流性食管炎镜下诊断 |
1.4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 |
1.5 反流性食管炎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 |
2 祖国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2.1 病名、病位 |
2.2 病因病机 |
2.3 治疗方法 |
2.4 情志和反流性食管炎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检查仪器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干预措施 |
2.3 内镜检查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评分标准 |
2.7 安全性监测指标 |
2.8 疗效评价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纳入病例数 |
3.2 基本资料分析 |
3.3 治疗前两组患者疾病分析 |
3.4 结果 |
4 讨论 |
4.1 加味旋代颗粒的研究 |
4.2 对照组用药的选择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略缩词表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从肝论治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终止标准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观察 |
3.2 疗效性观察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统计方法 |
5.结果分析 |
5.1 基本资料可比性分析 |
5.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5.3 安全性评价 |
5.4 结论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西医对RE的的研究概况 |
1.1 病因 |
1.2 发病机制 |
1.3 主要治疗方法 |
2.中医对RE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进展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导师治疗RE基本思想 |
1.1 注重肝脾通调 |
1.2 兼祛除湿热 |
1.3 重视饮食及精神调摄 |
2.方药分析 |
3.单位药物及药理作用 |
3.1 柴胡 |
3.2 枳壳 |
3.3 赤芍 |
3.4 甘草 |
3.5 郁金 |
3.6 陈皮 |
3.7 黄芩 |
3.8 半枝莲 |
3.9 薤白 |
3.10 瓜蒌皮 |
3.11 生姜 |
3.12 莱菔子 |
3.13 白术 |
3.14 茯苓 |
3.15 海螵蛸 |
3.16 瓦楞子 |
4.研究结果分析 |
4.1 疗效分析 |
4.2 疏肝清胃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探讨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半夏调中颗粒联合“以俞调枢”外治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1.8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定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比较 |
5.2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
5.3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5.4 内镜下疗效比较 |
5.5 复发率比较 |
5.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RE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RE的治疗进展 |
2 祖国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对RE病名的认识 |
2.2 祖国医学对RE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祖国医学对RE治疗的认识 |
3 研究组治疗方案机理探讨 |
3.1 半夏调中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3.2 “以俞调枢”外治理论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4.3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4.4 内镜疗效分析 |
4.5 复发率分析 |
5 研究过程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RDQ量表 |
附录三:中医症状评分表 |
致谢 |
四、中西医结合治反流性食管炎3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王炳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魏桐.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许凤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药治疗不同食管动力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的回顾性分析[D]. 苏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D]. 余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6]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D]. 岑人慈.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7]秋露饮治疗肺肾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龚潇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加味旋代颗粒对RE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疗效及BLI内镜分级影响的研究[D]. 蓝斯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D]. 马坚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半夏调中颗粒联合“以俞调枢”外治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D]. 杜丽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