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个指挥”——关于省委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

做好“三个指挥”——关于省委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

一、抓好“三把手”——关于省委会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义朝[1](2020)在《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某省某市县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文中指出

陈风楼[2](2019)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70年的成功探索》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经历了从"预备干部"到"三线接班人",再到"第三梯队"和"后备干部名单管理"等阶段。党不断探索后备干部源头建设,规范后备干部制度,制定后备干部规划,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更为迫切。应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事业的需要,让后备干部起到"蓄水池"的作用;着眼于源头建设,形成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的全链条机制;从干部队伍建设整体出发,正确对待使用不同年龄段的干部;不断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组织领导、纪律监督等制度,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政后备干部队伍。

余清[3](2019)在《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文中指出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政党组织结构中,政党领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政党组织者、引领者、代言者等多种重要角色,发挥着政党普通成员无法比拟的作用,是领导政党开展政治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政党纲领及奋斗目标的“灵魂式”人物。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说明,科学认识领袖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生死存亡,事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光辉岁月里,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审视处理政党领袖问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文革”结束后,针对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教条、僵化,深陷领袖个人迷信崇拜之泥潭的现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党内外干部群众中率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反对过分宣传领袖个人和制造新的领袖崇拜,支持并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起草工作,引领党内外干部群众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评价问题,使党内外干部群众在政党领袖问题上的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统一了思想,为继续高举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邓小平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主题,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问题,如何选拔、培养、使用、监督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提出了诸多新判断、新论述,推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学说在中国实现了新发展,生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即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集体观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一个成熟且稳定的领袖核心与领导集体,是判断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事关政党自身兴亡,而且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兴衰。鉴于国内外经验教训和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的需要,邓小平一直要求领导集体树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立场形象,坚持改革开放的干事创业形象,清正廉洁的为民公仆形象,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为此,他要求领导集体中的每位领袖,应自觉维护领袖集体中的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把领袖个人作用与领导集体的作用有效结合起来。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这是事关党的干部队伍能否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结构能否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能否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及德才兼备的选拔方针和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坚持民主选拔、结构优化、平稳渐进和人民公认的选拔原则。要解放思想,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改革人事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障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选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年轻干部。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不能把领袖权威狭隘地理解为领袖个人权威,而应理解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及领袖集体的权威,是领袖个人权威与组织权威、领袖集体权威的统一。影响领袖权威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拥护与否?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成熟与否?党的纪律严格执行与否?为此,邓小平强调,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权威,领导干部尤其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作为领导集体核心一员的领袖,自己也要正确处理维护领袖集体权威和领袖个人权威的关系,反对个人崇拜,防止领袖专断;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违反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的党内派性活动依规依法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上,邓小平认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是关系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党生死存亡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邓小平在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及党的其他领袖的功过、历史地位问题上,提出了“实事求是”“宜粗不宜细”及“向前看”三大原则,主张把党内公开讨论与党内政治决议方式结合起来。这不但没有“丢刀子”“砍旗子”,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维护和提升了党的国际形象。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成果。求实的态度,创新的品质,辩证的思维,为民的情怀,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在新时代,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发挥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科学指导功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民族复兴大业、人民幸福伟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许翾[4](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李小中[5](2018)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巡视工作实践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巡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以来,巡视领域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但从实践发展需要来看,巡视的研究仍然相对滞后。目前的部分研究成果在路径模式、方法手段方面比较单一、缺少多元化,研究的结果存在趋同化,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都比较欠缺,特别是结合案例的分析研究更是不足。本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在系统梳理巡视制度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视角,对巡视理论尝试作一些诠释。同时,尝试运用实证研究,利用搜集到的公开资料和案例,对巡视的实践价值,以及巡视制度设计和实践层面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巡视制度完善和巡视工作创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反腐败工作标本兼治,作一些探索研究。从历史发展演进看,巡视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巡视与古代巡视虽然呈现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党内巡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萌芽发生,确立与推行,以及期间遭受挫折,为巡视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巡视工作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第一次派出巡视组。1996年到2002年为党内巡视初步展开时期。通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试点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之后,巡视工作制度框架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巡视的方式方法、监督的重点对象等。党的十七大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进程加速。《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巡视工作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十八届党中央在一届任期内首次实现巡视“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和新修改的党章对巡视巡察制度作了强调和规定,巡视巡察具有了党内最高合法性。2018年,十九届中央巡视工作全面展开,巡视工作开启新的航程。巡视工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基本观点有: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是遏制腐败问题的重要治本之策。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还尝试从学理层面阐释党内巡视,一是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二是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三是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四是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五是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从功能分析角度看,当代巡视制度具有“政治体检”功能、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政治保障功能。党内巡视工作从发端到演进,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和飞跃,在助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工作实践来看,巡视工作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实践范式,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制度机制日益完善,常规巡视工作流程逐渐清晰,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巡视触角向下延伸,巡视巡察“双剑合璧”效应不断显现。如同其他制度一样,巡视制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巡视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工作闭环管理,真正推动巡视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实践中,要探索党内巡视与其他监督形式相衔接相结合的路径模式。一是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结合路径,包括基于权力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责任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利益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信息关联度的路径选择。二是基于实践层面的结合路径,包括巡视监督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巡视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巡视监督与执纪执法相结合,巡视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思维、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径、信息化公开化的手段,不断拓展巡视功能,探索与其他监督制度深度整合的有效路径,真正做到精准发现问题、深入研判问题、联动解决问题、跟踪落实整改,形成巡视工作的完整闭环,最大化地释放巡视制度的红利,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陈开菊[6](2018)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研究对象,追溯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其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原则,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基本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政治思想、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理论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历的挫折是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邓小平政治建设思想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本文将抗战时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作为邓小平对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扩大民主、改善党的领导、反对封建主义等重要思想。对于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起点。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年多时间的酝酿,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不仅标志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而且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紧迫性,深刻地剖析了原有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官僚主义现象等,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并提出以这三个要求作为检验党和国家的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准。讲话还提出了改革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加强党的领导,改革要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这篇重要讲话成为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决定其他一切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搬西方。要有秩序地推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博大精深。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包括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目标。长远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近期目标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有领导、分步骤、有秩序地开展,坚持立足本国国情。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包括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以及事物在运动变化并具有多种形式的发展观。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使人们深入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通过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即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

杜卫东,周新京[7](2014)在《江河水(上)》文中指出引子:神秘赌石人夜幕初降,西南边陲小城瑞丽宛如一位曼妙仙女。街灯渔火,是她衣裙上闪光的饰物;风动鸟鸣,是她即兴吟唱的美妙歌声。穿城而过的瑞丽江和陇川江,便是她身上银光闪烁的披锦,在水雾氤氲中显得飘逸而灵动。这里自清代,便是着名的宝石集散地。白天,云遮雾罩,翠绿醉人;到了晚上,在人来客往中又透出几分张扬和神秘。突然,一个中年汉子捂着眼从一家宝石店窜出,嘴里喊着,他娘的,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怎么说打人就打人呀!话音未落,青衫平头、膀阔腰圆的两个伙计追出来,一左一右挟持住他。那汉子使劲挣脱,无

蔡戈锋[8](2013)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主要内容是研究在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体系中,如何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第二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提名工作涉及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章导论,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的背景、意义作了介绍,指出该项工作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关注的时代课题。对提名工作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基础和平台。对提名工作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界定了提名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流程定位和适用范围,便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特点和主要不足也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根据党史党建研究成果,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回顾,深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从高度集权的提名任用方式到分层分级、民主公开多样化提名过程的转变,从更长远、更宽广的视野中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经验与启示,把握提名环节的功能与作用。第三章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现状分析,对近些年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肯定提名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提名环节整体制度化建设水平滞后、提名主体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提名操作程序规定不够明确和完整、提名标准不够具体、依据不够充分、提名责任模糊和虚化,难以追究等问题。第四章科学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提名工作涉及到的党管干部原则、一把手的提名权、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提名环节的责权关系等深层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党管干部原则是提名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一把手提名权是规范提名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是规范提名工作的方向性要求,提名环节的责权关系是理顺提名工作运行机制的内在依据。第五章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共提出了六项措施。规范“提名有序”,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流程。规范“提名有因”,进一步明确干部动议调整的动因和条件。规范“提名有主”,进一步明确各提名主体的提名权限和行为。规范“提名有据”,进一步强化对提名各要素的综合分析研判。规范“提名有责”,进一步加强对提名工作的监督和制约。规范“提名有诀”,进一步改进提名工作的各项配套保障措施。

任庆银[9](2013)在《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建制的乡,萌芽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时期,后历经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机构改革和乡镇调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给中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乡村矛盾、城乡差距等。这些问题与乡村直接相关。同时,新时期乡镇面临诸如维护稳定与和谐乡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镇基层民主建设、正确处理与村“两委”的关系等工作任务。对乡镇领导干部来说,这些工作任务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自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工作对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乡镇应该如何应对,考验着乡镇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领导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的良好局面,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最终都要在基层进行贯彻落实。“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靠的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基于以上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对于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干好基层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乡镇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良好心态;循循善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人格魅力;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实际、身先士卒所应具备的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具有示范引导、推动科学发展、谋划本乡镇发展的能力;选配一流的村级领导班子的能力;依法行政、规范工作的能力;较强的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做好“三农”工作。根据乡镇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着眼于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优化乡镇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乡镇选人用人的目标设计,发挥组织人事部门在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有作用,科学搭配乡镇领导班子,注重对乡镇领导干部科学合理地进行培训,鼓励引导他们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更新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优化学习途径和方式,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单在乡镇这样一个小系统内孤立地封闭地就能完成的,还要涉及到省、市、县与乡镇的关系,甚至还要涉及到国家层面对基层的制度、体制的设计。笔者对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古代的领导思想和西方有价值的领导思想。为了做到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采用了历史考察法、文献查阅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体现了系统深入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石学峰[10](2013)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以建国后党政关系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不止一次提出:要健全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这一重大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为此,理论界断断续续对该课题进行了初步争鸣和探讨。然而,由于该课题所涉及的学科的交叉性和课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敏感性,因而从总体上看,目前学界对该项课题的研究仍然没有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在中共党史领域内尚显薄弱。基于此,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以建国后党政关系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为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较为系统性地研究了建国后党政关系发生四次整体性变化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不同特征,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不同特征与党政关系发生的四次整体性变化的关系,最终揭示出全国执政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与党政关系密切关联这一条客观规律和重要启示。本论文包括引言及六章共七个部分。引言部分阐释了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对相关文献和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精炼性评述,对研究框架及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作了必要性的说明。指出:就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研究现状而言,目前学界尚未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内涵、构成要素、功能以及理论特征等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理论建构,存在重视理论剖析与探讨而轻视史实梳理与归纳的缺陷和问题以及尚缺乏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思路;开展这项研究,无论对优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还是拓宽中共党史研究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第一章从理论建构出发,指出,所谓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就是指:在合理配置和科学划分中国共产党内部进行政治活动的一系列权力实体的职责基础之上,为保证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科学、高效、公正运作,通过一系列制度规定和制度安排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各权力实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配置模式以及运行方式;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主要由权力运行授予机制、权力运行决策机制、权力运行执行机制和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四个构成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有机构成;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功能由内向性功能和外向性功能两部分构成;根据文本的相关规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透过枝叶抓其主干,从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理论特征,即:它是一种集体领导和权力共享机制、它是一种上级与下级权力的双向互动机制、它遵循特定、规范而又严密的运作程序。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章从建国后党政关系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为研究视角出发,指出: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整体性变化——“形变”,主要表现为:先后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间接领导”模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直接领导”模式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委对国家政权的“分口领导”模式三种模式。基于党政关系发生“形变”的视角下,从整体特征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始终呈现出一种非常“稳定”或者说“未变”特征。笔者从历史给予的既成客观事实中得出: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这种“未变”特征与这一历史时期党政关系发生的“形变”密切关联;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建国后的第二次整体性变化——“实变”,主要表现为:先后形成了“党政适当分开”模式、“党政不分”模式、“党政有限调整”模式。基于党政关系发生“实变”的视角下,从整体特征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相应呈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剧变”特征。笔者从历史给予的既成客观事实中得出: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这种“剧变”特征与这一历史时期党政关系发生的“实变”密切关联;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建国后的第三次整体性变化——“病变”,主要表现为:党政领导系统遭到全面破坏,党政权力运行失去依托;由“三结合”组成的革命委员会,将党政不分推向极端。基于党政关系发生“病变”的视角下,从总体特征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相应呈现出一种“畸变”特征。笔者从历史给予的既成客观事实中得出: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这种“畸变”特征与这一历史时期党政关系发生的“病变”密切关联;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建国后的第四次整体性变化——“良变”,主要表现为:先后形成了“党政职能分开”模式、“以党领政”模式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模式。基于党政关系发生“良变”的视角下,从整体特征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相应呈现出了一种“制变”特征。笔者从历史给予的既成客观事实中得出: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这种“制变”特征与这一历史时期党政关系发生的“良变”密切关联;第六章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在党政关系发生“形变”、“实变”、“病变”和“良变”这四次整体性变化下所分别呈现出的“未变”、“剧变”、“畸变”和“制变”特征和客观事实,笔者运用归纳法,从中归纳和揭示出一条具有真理性的客观规律,即:全国执政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始终与党政关系密切关联。由这一客观规律出发,笔者认为,在优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时应该把处理好党政关系作为重要一环,同时应把“机制”本身的优化作为根本。

二、抓好“三把手”——关于省委会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三把手”——关于省委会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后备干部队伍建设70年的成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提出
二、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三线接班人的思考
三、第三梯队建设,后备干部工作的起动
四、后备干部源头建设,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
五、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六、后备干部工作的相关制度
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后备干部工作

(3)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回击领袖评价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需要
        1.1.2 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需要
        1.1.3 总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1.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观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相关概念说明
第2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2.1.1 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的必然
        2.1.2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领袖
        2.1.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具备多种能力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2.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内涵
        2.2.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素养
        2.2.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3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与组织、群众的关系
        2.3.2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3.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培养
    2.4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重要性
        2.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评价
        2.4.4 维护领袖地位与反对领袖崇拜
第3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观
    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形象的体现
        3.1.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形象
        3.1.2 坚持改革开放的事业形象
        3.1.3 清廉正直的公仆形象
        3.1.4 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
    3.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的重要性
        3.2.1 是审视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标志
        3.2.2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3.2.3 事关政党存亡兴衰
    3.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3.3.1 坚持领袖是领导核心与领导成员的统一体
        3.3.2 领袖集体领导与领袖个人分工负责制度相结合
        3.3.3 领袖集体的力量与人民群众的力量相结合
第4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
    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生成的历史背景
        4.1.1 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4.1.2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客观要求
        4.1.3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现实要求
    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的主要内容
        4.2.1 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
        4.2.2 领袖选拔的“四化”方针
        4.2.3 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4.2.4 领袖选拔的“四项”原则
    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路径
        4.3.1 提高认识不拘一格选拔领袖型干部
        4.3.2 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
        4.3.3 改革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
        4.3.4 依靠群众选拔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干部
第5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
    5.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的内涵
        5.1.1 领袖要有权威
        5.1.2 领袖权威是侧重于领袖集体的权威
        5.1.3 领袖权威主要体现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
    5.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生成的条件
        5.2.1 领袖过硬的能力
        5.2.2 人民群众的拥护
        5.2.3 领袖的成熟度
        5.2.4 严格的政党纪律
    5.3 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的主要路径
        5.3.1 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
        5.3.2 执行严格的政党纪律
        5.3.3 既要维护领袖核心权威,也要反对领袖个人崇拜
第6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观
    6.1 领袖评价问题的重要性
        6.1.1 科学评价领袖关系政党的生死存亡
        6.1.2 科学评价领袖关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
    6.2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6.2.1 实事求是原则
        6.2.2 宜粗不宜细原则
        6.2.3 向前看原则
    6.3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主要方式
        6.3.1 党内公开讨论的方式
        6.3.2 制定“历史决议”的方式
    6.4 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的主要贡献
        6.4.1 在历史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6.4.2 在历史“十字”路口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6.4.3 在国际上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第7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和历史地位
    7.1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
        7.1.1 求实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立论基础
        7.1.2 创新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实践方式
        7.1.3 辩证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认知方式
        7.1.4 为民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价值取向
    7.2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历史地位
        7.2.1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7.2.2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2.3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精神武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2.2.1 筹备党的“四大”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2.2.3 促进中央集权
        2.2.4 制定交通办法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2.3.1 与吏部相比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4.1.1 对干部的认识
        4.1.2 干部的选任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4.2.4 对党员的激励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5.2 主要工作准则
        5.2.1 讲政治
        5.2.2 服从纪律
    5.3 决策和运行
        5.3.1 组织网络
        5.3.2 决策程序
        5.3.3 调研机制
        5.3.4 先行试验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6.2.1 独立性的保持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7.1 主要联系机构
        7.1.1 办公厅
        7.1.2 宣传部
        7.1.3 统战部
        7.1.4 中纪委机关
    7.2 主要协调事项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7.2.3 人才工作
        7.2.4 扶贫济困
    7.3 协调工作特点
    7.4 部际竞争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7.4.3 三个“之家”建设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8.1 模范部门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8.2 声望制度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8.3 走出神秘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8.3.3 成效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2 转变态度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10. 结语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10.4 新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作者简历

(5)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与缘起
        1.1.1 巡视制度问题
        1.1.2 党内巡视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学方法研究
        1.2.2 巡视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1.2.3 巡视制度的实证研究
        1.2.4. 与巡视关联的反腐败国际比较研究
    1.3 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与局限
        1.3.1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1 研究方法
        1.3.1.2 思路结构
        1.3.2 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党内巡视的历史发展和现代化演进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产生发展
        2.1.1 建党初期党内巡视的萌芽发生
        2.1.2 党内巡视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确立与推行
        2.1.3 抗战时期的党内巡视工作
        2.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特点
    2.2 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内巡视工作的探索发展
        2.2.1 弱化时期:1949年—1978年
        2.2.2 新探索实践时期:1978年—2002年
        2.2.3 逐步规范时期:2002年之后
    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加速
        2.3.1 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
        2.3.2 巡视工作条例的创新完善
        2.3.3 党的十九大开启巡视工作新航程
第三章 党内巡视的官方阐释和学理分析
    3.1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
        3.1.1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3.1.2 巡视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
        3.1.3 巡视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
        3.1.4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治本之策
        3.1.5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意义
    3.2 党内巡视的几种学理分析
        3.2.1 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
        3.2.2 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
        3.2.3 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
        3.2.4 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
        3.2.5 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巡视功能分析
    4.1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提出和时代内涵
        4.1.1 “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迈进
        4.1.2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理念的发展
    4.2 当代巡视制度的功能分析
        4.2.1 “政治体检”功能
        4.2.2 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
        4.2.3 政治保障功能
    4.3 大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巡视功能
        4.3.1 巡视工作舆情关注度分析
        4.3.2 舆情关注度与巡视功能的正相关
        4.3.3 引导群众理性参与巡视工作
第五章 巡视工作的实践范式和地方探索
    5.1 常规巡视工作流程解析
    5.2 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结构
        5.2.1 巡视领导体制
        5.2.2 巡视组
    5.3 巡视工作方法机制
    5.4 巡视工作配套制度保障
        5.4.1 巡视工作中长期规划
        5.4.2 工作规程和流程再造
        5.4.3 “三个不固定”制度
        5.4.4 巡视整改落实制度
    5.5 巡视实践中的“热词”
        5.5.1 巡视“热词”清单
        5.5.2 巡视“热词”背后的问题透视
        5.5.2.1 问题清单中的存量事物
        5.5.2.2 存量问题的“新变异”
        5.5.2.3 问题清单中的新类型
    5.6 市县巡察工作实践:巡视触角的延伸
        5.6.1 巡察是巡视体系的制度化补充
        5.6.2 巡察工作成效的现状分析
        5.6.3 巡视巡察“双剑合璧”
    5.7 江苏巡视实践探索
        5.7.1 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5.7.2 坚守政治巡视定位
        5.7.3 细化配套制度规定
        5.7.4 用好巡视工作报告
第六章 巡视制度面临的形势和创新完善的路径探析
    6.1 巡视制度面临的内外环境
        6.1.1 政治文化环境
        6.1.2 信息网络环境
    6.2 巡视制度执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6.2.1 制度设计层面
        6.2.2 巡视专业化方面
        6.2.3 巡视目标和对象方面
        6.2.4 巡视人员监督方面
        6.2.5 巡视信息沟通机制方面
        6.2.6 巡视成果运用转化方面
    6.3 客观评价巡视制度价值
        6.3.1 从时效的角度来看
        6.3.2 从权力监督的角度来看
        6.3.3 从实践功能的角度来看
    6.4 闭环理念与巡视工作优化路径
        6.4.1 闭环理念
        6.4.2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优化路径
        6.4.3 基于实践层面的优化路径
        6.4.3.1 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
        6.4.3.2. 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
        6.4.3.3 与执纪执法监督相结合
        6.4.3.4 与审计监督相结合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成果评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主要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
        (一) 体制
        (二) 政治体制
        (三) 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述要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学说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探索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
    第二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据
        一、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得失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实践依据和时代背景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二、改革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五、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邓小平对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
    第一节 关于扩大民主的思想
        一、发扬党内民主
        二、扩大群众民主
    第二节 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
        一、关于党的领导原则
        二、加强和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
        三、共产党要接受民主监督
        四、改善党的作风
        五、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有机统一
    第三节 关于培养、选拨和管理干部的思想
        一、干部的选拨问题
        二、干部要能上能下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和培养
        四、培养和选择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
    第四节 关于全面整顿的思想
        一、党的整顿是全面整顿的核心
        二、编制就是法律
    第五节 关于政治建设的思考
        一、不盲目效仿他国
        二、反对封建主义、官僚主义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起点
        一、政治生活亟待发扬民主、解放思想
        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四、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
        五、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酝酿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二、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
        三、建立退休制度,对机构进行“消肿”
        四、改革组织路线
        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六、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三节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标志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
        一、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紧迫性
        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
        三、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目标
        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法步骤
        五、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前提
第四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的新论述
        一、政治体制改革决定其他一切改革能否成功
        二、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三、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第二节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新论述
        一、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权力下放
        三、党政职能分开要放在第一位
        四、干部“四化”标准的提出
    第三节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法步骤的新论述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步骤
    第五节 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新论述
        一、加强党的建设
        二、建立强有力有核心的领导集体
        三、加强中央的宏观管理
        四、建设廉洁政治
        五、改善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六节 关于维护政治体制改革的环境的新论述
        一、稳定压倒一切
        二、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
        三、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第五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一、党政职能分开
        二、权力下放
        三、精简机构
        四、转变政府职能
        五、组织人事制度改革
        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辩证统一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法论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第四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与评价标准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深刻揭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准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具体政治制度
        四、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规律的认识
    第二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四、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为政治体制改革寻找突破点
    第三节 学习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几点启示
        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目前相对较多的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创新的案例研究
        1.2.2 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
        1.2.3 国外公务员管理内核思想为提名制度延伸研究提供参考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点
        1.4.1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1.4.2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1.4.3 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
        1.4.4 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系统配套
    1.5 论文创新点和主要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
第2章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回顾与思考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提名的概念属性
        2.1.2 提名的具体内容
        2.1.3 提名的流程定位
        2.1.4 提名的适用范围
    2.2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的沿革与特征
        2.2.1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前的28年
        2.2.2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
        2.2.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2.3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的启示与经验
        2.3.1 必须坚持正确理论指导
        2.3.2 必须坚持扩大民主方针
        2.3.3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2.3.4 必须坚持系统配套理念
        2.3.5 必须坚持于事简便要求
    2.4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功能与作用
        2.4.1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环节
        2.4.2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把握用人导向的关键时机
        2.4.3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提高干部任用质量的核心关口
        2.4.4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是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3章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现状分析
    3.1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3.1.1 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认识逐步深化
        3.1.2 传统的组织提名方式明显改进和规范
        3.1.3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探索不断加强
        3.1.4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的监督制度渐成体系
    3.2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提名环节整体制度化建设水平滞后
        3.2.2 提名主体越位和缺位同时并存
        3.2.3 提名操作程序规定不够明确和完整
        3.2.4 提名标准不够具体、依据不够充分
        3.2.5 提名责任模糊和虚化,难以追究
第4章 科学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几个关键问题
    4.1 在提名工作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问题
        4.1.1 党管干部与党委书记管干部的关系
        4.1.2 党管干部与党组织管干部的关系
        4.1.3 党管干部与党管人头的关系
        4.1.4 党管干部与扩大民主的关系
        4.1.5 党管干部与制度管干部的关系
    4.2 “一把手”的提名权问题
        4.2.1 必须充分尊重“一把手”的提名权
        4.2.2 必须对“一把手”的提名权进行规范
        4.2.3 必须加强对“一把手”提名权的监督
    4.3 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问题
        4.3.1 扩大民主与正确集中的关系
        4.3.2 民主存量与民主增量的关系
        4.3.3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
        4.3.4 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
        4.3.5 程序民主和实体民主的关系
    4.4 提名环节的责权关系问题
        4.4.1 “管人与管事相结合”
        4.4.2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4.3 “推荐主体与提名主体”
        4.4.4 “谁提名谁负责”
        4.4.5 “出了问题要有人担责”
第5章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5.1 规范“提名有序”,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流程
        5.1.1 关键岗位领导干部提名工作流程
        5.1.2 一般岗位领导干部提名工作流程
    5.2 规范“提名有因”,进一步明确干部动议调整的动因和条件
        5.2.1 界定动议的具体程序和内容
        5.2.2 明确动议的条件
        5.2.3 严肃动议的纪律
        5.2.4 增强动议的计划性
    5.3 规范“提名有主”,进一步明确各提名主体的提名权限和行为
        5.3.1 明确党委(党组)的提名权限和行为
        5.3.2 明确党委书记的提名权限和行为
        5.3.3 明确组织部门的提名权限和行为
        5.3.4 明确其他主体的提名权限和行为
    5.4 规范“提名有据”,进一步强化对提名各要素的综合分析研判
        5.4.1 模型分析确定优化方向
        5.4.2 结构分析定选拔职位
        5.4.3 班子分析定配备条件
        5.4.4 队伍分析定选拔范围
        5.4.5 比较分析定选拔方式
    5.5 规范“提名有责”,进一步加强对提名工作的监督和制约
        5.5.1 建立提名工作全程纪实制度
        5.5.2 严格落实选人用人各项监督制度
        5.5.3 严肃违规用人问题责任追究制度
    5.6 规范“保障措施”,为改进和完善提名工作提供配套制度建设
        5.6.1 加强宣传引导和理论研究
        5.6.2 探索建立岗位职位说明书制度
        5.6.3 完善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制度
        5.6.4 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特点
    六、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第一章 新时期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
    第一节 乡镇在我国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一、我国乡镇政权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乡镇政权组织的基本职能
        三、新时期我国乡镇政权的职能定位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维护农村稳定与推进和谐乡村建设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推动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四、推进乡镇基层民主建设
        五、正确处理与村“两委”的关系
    第三节 加强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
        一、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三、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
        四、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五、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章 新时期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
        二、循循善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人格魅力
        三、深入实际、身先士卒特别应具备的健康的身心素质
        四、示范引导、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一、谋划本乡镇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选配一流的村级领导班子的能力
        三、依法行政、高效服务的能力
        四、较强的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五、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成绩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了一大批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二、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发扬党内民主,进行了乡镇领导人才开发新机制的探索
        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促进了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调整过于频繁,监管制约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干部作风浮漂
        二、选人用人机制不活,优秀乡镇领导干部得不到及时交流提拔
        三、乡镇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安排不够科学
        四、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第三节 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原因
        一、体制机制不优的大环境制约了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二、乡镇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自身的素质不够强
        三、乡镇领导班子的个体搭配和整体结构不够合理
        四、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
    第一节 冰山模型原理在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设计
        一、干部“四化”标准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积淀
        三、我国乡镇领导干部的选任、培养和管理的目标设计
    第三节 新时期加强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建立科学的乡镇领导干部选任标准和考核培养机制
        二、鼓励引导乡镇领导干部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提高素质
        三、充分发扬乡镇基层党内民主,加强农村党的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以建国后党政关系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相关文献及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框架及研究重点和难点
    四、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建构
    一、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
    二、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功能
    四、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特征
第二章 1949-1956 年党政关系“形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
    一、 1949-1956 年党政关系发生的“形变”
    二、 党政关系“形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未变”特征
    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未变”与党政关系的“形变”密切关联
第三章 1956-1966 年党政关系“实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
    一、 1956-1966 年党政关系发生的“实变”
    二、 党政关系“实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剧变”特征
    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剧变”与党政关系的“实变”密切关联
第四章 1966-1978 年党政关系“病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
    一、 1966-1978 年党政关系发生的“病变”
    二、 党政关系“病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畸变”特征
    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畸变”与党政关系的“病变”密切关联
第五章 1978 年以来党政关系“良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
    一、 1978 年以来党政关系发生的“良变”
    二、 党政关系“良变”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制变”特征
    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制变”与党政关系的“良变”密切关联
第六章 历史给予的客观规律和重要启示
    一、 全国执政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与党政关系密切关联
    二、 优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应把规范党政关系作为重要一环
    三、 优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应把“机制”本身的优化作为根本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抓好“三把手”——关于省委会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某省某市县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D]. 高义朝. 太原科技大学, 2020
  • [2]后备干部队伍建设70年的成功探索[J]. 陈风楼. 中国人事科学, 2019(09)
  • [3]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D]. 余清. 湖南大学, 2019(07)
  • [4]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5]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D]. 李小中. 南京大学, 2018(06)
  • [6]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 陈开菊.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江河水(上)[J]. 杜卫东,周新京. 中国作家, 2014(13)
  • [8]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D]. 蔡戈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9]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任庆银.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以建国后党政关系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为视角[D]. 石学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做好“三个指挥”——关于省委领导班子建设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