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兴手法——建筑意境建构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顾芝君[1](2021)在《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文中认为持续高速扩展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历史街区的千城一面。这些文化均质化的现象,表面上是由于规划手段的滞后与不当,实际上是对场所精神内涵的肤浅认知造成的。历史街区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是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具有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价值。寻求优秀的理论准则,建立通用的设计规划体系,在日益凸显文化自觉意识重要性的今天成了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意境论和场所精神理论为研究范围,以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诗歌和理论的归纳分析,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引入场所精神的研究中,并与西方的相关理论建立起对应关系,探究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解读和重塑提供了新框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诗歌意境论与场所精神理论的关联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解读进行概念分析,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层次和认知方式上对二者进行对比。继而肯定了意境论对当代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价值,划分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奠定了行文思路。其次,围绕这三个层级,分别展开具体分析,结合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个街区的实际案例,研究其中场所精神的形成特征、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证实理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最后,从实例中归纳出对应不同层级的设计策略,并进行策略的适用性延展。研究发现,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场所精神存在内涵相近、意象筑基、层级推升、身体本源四点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在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中进行具体区域场所精神的研究。在“物境”层面上,形成过程从“目击其物”到“搜象于物”。三个街区具有不同的物境特征:寒山寺以钟声为内核、桃花坞以桃花为统领,虎丘以地景为奠基。物境的演变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驱动力共同影响。在“情境”层面上,主体通过“移情”对物象由感而发,继而抒发情怀。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者在古代时期的情境分别为:满腔愁绪、归园田居、怀古感今。三者的情境正在向正面积极维度发展。在“意境”层面上,中西方“情景理”和“天地人神”的核心区别在于“惟和”与“接近神性”的本质追求不同。主体情感对空间的注入产生了物境到情境质的提升,多维交织的密度和结构决定了情境到意境的飞跃。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这三个街区古时的意境分别呈现空灵幽邃、沉静儒雅、出世入世的特点。意境的演变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文化氛围的消逝以及商业媒体的入侵已经成为当今意境呈现的最大问题。最后依托诗歌意境营造与感知机制确立了原真性、合理性和差异性设计原则。继而针对研究对象分别提出在立意、物境、情境和意境方面的场所精神提升策略,并且对国内其他历史街区做出虚实结合、善于运用“藏”、回归聚落和交还时间的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从中国传统诗学出发,将东方语境下的意境与西方语境下的场所精神相融合,总结了新兴的研究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思考模式,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本文总结的场所精神营造模式,为我国正面临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张天婷[2](2012)在《光与色的意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丰富的夜生活显然已成为居民的生活必备。光伴随着世间万物一路走来,它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城市景观艺术照明的出现及发展为人类增添了一份惊喜,也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当今这个文化极具碰撞的时代,作者有意识的将意境这个中国传统理论向现代化方向引导,创造一条非常有意义的城市景观照明之路。本文以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意境理论为切入点,将我国的各种历史文化渗透到现代城市景观照明艺术设计中去,在城市景观文化中融入丰富的灯光语言,探索出怡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城市光色景观意境。文章通过充分的研究与分析,定位出城市灯光景观意境的内涵,将夜景审美作为景观照明设计的终极目标。从视觉艺术角度来解决技术与艺术、生理与心理相结合来研究城市景观照明的视觉艺术设计。近几年国际上广泛提出了“光文化”的概念,这也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充分的科学论据。情感、感知、理解、想象、联想作为审美的五大基本心理因素,通过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协调为城市夜景观意境创作提供了心理依据。意境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理论,它是主体在一定的审美心理下运行的高级状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审美追求。意境中总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指引着主体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文章从理论层面对城市景观照明意境的发生机理、风格特征、审美体验进行探究,通过对大量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城市夜景观意境的构筑与优化,并希望通过这些理论、实践的研究为今后的城市景观照明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
张雅琳[3](2009)在《建筑意境的现象学演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现象学所引发的议题,将建筑、环境与人三者联系在一起,要求重视场所现象,还原空间本质,同后现代主义者所呼吁关注地域人文,历史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其更深入探讨建筑脱离物质构成后,深入精神层面的“存在”,这点同中国古典空间所言语的“意境”有本意上的近似。意境中“境”包含的“虚境”和“虚景”是触发意境生成的关键。“虚境”与建筑创作者,体验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趣有关;“虚景”除包括建筑形式中的“空白”,“空缺”以及形式间引起的“知觉力”作用外,还包括场所中一些现象,例如:无声、白色透明等以及隐藏在这些“虚景”后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即场所属性以及由此和人发生的关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意境产生,在认同建筑意象是形成建筑意境的前提下,笔者引入城市社会学的“情境”概念,从“情境化意象”入手,探讨和诠释建筑意境。情境化意象是人类认知空间的较高境界,在增强空间归属感的同时,加强了人与环境深层次的接触,包涵了人对世界,对社会,对环境,对生命的情愫,从而能进一步把握空间本质背后特定的文化心理。建筑的“形”固然是构成意象的关键,并不是空间存在的最终,笔者尝试借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摆脱建筑“形”的束缚,把注意力回归到最纯净的空间本质下,以感知体验为基础,考察生活空间中知觉及现象元素的场所属性,探寻空间情感,寻找人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复杂联系及意义。
王海铝[4](2005)在《意境的现代阐释》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梳理“意境”概念的发生、发展、演变脉络为起点,通过比较、对照“意境”的各种阐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开论述“意境”研究的现代发展与“意境”阐释的现代深化,探索“意境”的多元内涵与审美特征。 第一章旨在从史学的角度梳理“意境”概念的发展史,这一章以“结胎与孕育”、“汲养与催化”、“分娩与命名”为主线,勾勒“意境”概念形成的主要脉络。“意境”的含混性与多元性给后人的阐释提供了多向度的可能。 第二、三两章构成本论文的主要部分。第二章着重研究意境范畴的现代发展,主要从传播学、文艺学、心理学、符号学的维度展开具体研究。该章的第一节分析与比较了古代意境史料与近现代意境研究在传播学意义上的不同效果,论述王国维、李泽厚、宗白华等“意见领袖”在意境传播链上的重要作用,在本论文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章着重透视意境理论的现代阐述,主要从生命哲学、接受美学、现象学、文化学的维度展开论述。这一章既是对第二章的多元拓展,也是对意境研究的深入与探索,中西比较、古今对照的维度在这一章里更为明显,并一步步突破传统意境论的古典维度、艺术维度、作者维度,融入当代意境论的生命哲学维度、接受美学维度、现象学、文化学、人类学的维度。意境存在于我们的体验中,恍惚幽冥,生生不已,我们置身于意境的生成之中。 第四章聚集于意境研究的众多争议之处,辨析意境被视为古典理想与现代追求、佛学境界与诗学概论、民族话语与世界范畴的立场争论的各自理论依据及其利弊得失。余论“说不完的‘意境’”,包含了我对于几年来对意境领域的关注、思考、研究的简要总结,也包含了我对于意境阐释没有定论的坦诚告白:意境是难的,无法界定,不可穷尽。
刘翠鹏[5](2004)在《意在笔先 融情入境——管窥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文中研究表明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该论文从继承、发展、创新的观点出发,运用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分析意境起源、园林意境、园林意境创造的基础上,阐明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是当代园林所需继承的传统精华所在,并为现代园林意境创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论文在回顾园林意境的历史渊源的同时,阐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过程及意境表达的方法,并以颐和园意境的创造为例来加以分析探讨。 该文最后通过分析现代园林意境的转变,总结现代园林在意境题材方面的拓展,进一步明确现代园林意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一些优秀的实例加以分析探讨,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园林意境的继承和发扬,并展望现代园林意境的发展。
黄倩[6](2000)在《比兴手法——建筑意境建构的有效途径》文中指出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并几乎渗透于所有的艺术领域,引入到建筑创作中,可使无生命的建筑富于深远的感染力,震撼主体的心灵,并使建筑成为一种生命的写照。本文力图从中国哲学、美学、文论及画论的宝藏中发掘出“比兴”这一建构意境的独到手法,并在借鉴经典建筑作品的基础上,力求获得一些设计原则。
二、比兴手法——建筑意境建构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兴手法——建筑意境建构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街区现状千城一面 |
1.1.2 场所精神重塑的重要性 |
1.1.3 文学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
1.1.4 苏州历史街区时代特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关联 |
2.1.1 诗歌意境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场所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4 诗歌意境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
2.1.5 意境与场所精神的共通之处 |
2.2 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
2.2.1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研究 |
2.2.2 国内外意境论相关渊源与发展 |
2.2.3 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相关研究 |
2.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评述 |
2.3 案例选取与调研分析 |
2.3.1 苏州历史街区的场所特性 |
2.3.2 苏州历史街区的发展概况 |
2.3.3 研究对象选取原因及标准 |
2.3.4 三大街区各自概况及分析 |
3 物境的形成 |
3.1 诗歌中的物境 |
3.1.1 “目击其物”与“搜象于物” |
3.1.2 以关键词提取特定诗歌 |
3.1.3 诗歌物象的统计与分类 |
3.1.4 诗歌物象之间耦合关系 |
3.2 古代场所的物境层——实体关联 |
3.2.1 寒山寺——钟声笼罩实境 |
3.2.2 桃花坞——桃花占据视觉 |
3.2.3 虎丘——地景凸显特色 |
3.3 场所的物境演变 |
3.3.1 寒山寺物境演变 |
3.3.2 桃花坞物境演变 |
3.3.3 虎丘的物境演变 |
3.4 物境流变分析 |
3.4.1 三个街区的物境比较 |
3.4.2 物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
3.4.3 物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情境的形成 |
4.1 诗歌中的情境 |
4.1.1 “凝心”与“炼意” |
4.1.2 情感对物象的召唤 |
4.1.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4.2 古代场所的情境层——情感探索 |
4.2.1 寒山寺——满腔愁绪 |
4.2.2 桃花坞——归园田居 |
4.2.3 虎丘——怀古感今 |
4.3 场所的情境演变 |
4.3.1 寒山寺情境演变 |
4.3.2 桃花坞情境演变 |
4.3.3 虎丘的情境演变 |
4.4 情境异变分析 |
4.4.1 三个街区的情境比较 |
4.4.2 情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
4.4.3 情境的演变动力来源 |
4.5 本章小结 |
5 意境及场所精神的形成 |
5.1 诗歌中的意境 |
5.1.1 “情景理”与“天地人神” |
5.1.2 情物相连引起意境的升华 |
5.1.3 空间与诗歌意境感知规律 |
5.2 场所的意境层——多维交织 |
5.2.1 寒山寺——空灵幽邃 |
5.2.2 桃花坞——沉静儒雅 |
5.2.3 虎丘——出世入世 |
5.3 场所的意境演变 |
5.3.1 寒山寺意境演变 |
5.3.2 桃花坞意境演变 |
5.3.3 虎丘的意境演变 |
5.4 意境变化分析 |
5.4.1 三个街区的意境比较 |
5.4.2 意境演变出现的问题 |
5.4.3 意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和策略 |
6.1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 |
6.1.1 原真的物象存在 |
6.1.2 原真的情境表达 |
6.1.3 合理的创新输出 |
6.1.4 科学的差异对待 |
6.2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策略 |
6.2.1 “立意”—通过节点标志点名主题 |
6.2.2 “物境”—突出历史遗存的传承性 |
6.2.3 “情境”—维系文化审美的鉴赏力 |
6.2.4 “意境”—丰富多样化的感知途径 |
6.3 对国内其他的历史街区的启发 |
6.3.1 虚实相生的空间物境呈现 |
6.3.2 深刻含蓄的空间情境表达 |
6.3.3 物我两忘的空间意境显露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附录 B 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光与色的意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论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解析 |
1.4.1 城市公共空间 |
1.4.2 城市景观 |
1.4.3 城市景观照明 |
1.4.4 夜景城市意象 |
1.4.5 审美意境 |
1.5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的发展历程 |
1.6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建设的困顿 |
1.6.1 杂乱无章 |
1.6.2 主体错位 |
1.6.3 缺乏特色 |
1.6.4 设计粗陋 |
第2章 光与色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的审美意境 |
2.1 城市景观照明的美学属性 |
2.2 光文化环境对审美意境的解读 |
2.2.1 光—环境—文化 |
2.2.2 光文化的审美创造 |
2.3 城市公共空间灯光景观意境美的表达 |
2.3.1 意境与城市公共空间灯光景观的关系 |
2.3.2 城市公共空间灯光景观意境的风格 |
2.3.2.1 优美——阴柔之美 |
2.3.2.2 壮美——阳刚之美 |
2.3.3 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灯光意境的营造要素 |
2.3.3.1 有形之“景”——意境的物质载体 |
2.3.3.2 深远之“意”——意境的感知意义 |
2.3.3.3 物我之“境”——意境的审美主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艺术照明的技术支撑体系 |
3.1 光与视觉 |
3.1.1 可见光 |
3.1.2 基本光度量及单位 |
3.1.3 基本光色度量 |
3.1.4 光源的几何特性 |
3.2 光的色彩 |
3.2.1 光色三属性 |
3.2.2 光源色与物体色 |
3.2.3 彩色光在城市夜景观中的应用 |
3.3 城市景观的照明方式 |
3.4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的感官感知 |
3.4.1 人对光的主观感受 |
3.4.2 人、景、光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
3.4.2.1 人、景、光相互作用的构成 |
3.4.2.2 人、景、光相互作用的解释 |
3.4.3 意境体验与人的感官接受 |
3.5 城市景观照明的光源与灯具特性 |
3.5.1 景观照明灯具种类—光源的伴侣 |
3.5.2 灯具的特性 |
3.5.3 灯具造型突出城市夜景意象 |
3.5.4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灯具选取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色对城市景观设计视觉系统审美的营造 |
4.1 光环境设计的影响要素 |
4.2 景观照明设计的色彩美表现 |
4.2.1 景观照明设计中的色彩协调 |
4.2.2 景观照明设计的色彩表现 |
4.3 光与色的形式美表现 |
4.4 景观照明设计的光构成 |
4.4.1 光造型 |
4.4.2 光韵律 |
4.4.3 视觉中心 |
4.4.4 光空间 |
4.4.5 光意象 |
4.5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夜景观意境的营造理念 |
4.5.1 对照中外绘画理论 |
4.5.1.1 立意 |
4.5.1.2 取舍 |
4.5.1.3 透视 |
4.5.1.4 构图 |
4.5.2 理解照明与日景的关系 |
4.5.3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定位夜景对日景的三种关系 |
4.5.3.1 对日景的尊重—见光不见灯 |
4.5.3.2 对日景的提升—见物也见灯 |
4.5.3.3 对日景的颠覆—见光不见物 |
4.6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夜景观意境的营造原则 |
4.6.1 满足要求 |
4.6.2 意境营造 |
4.6.3 烘托文化 |
4.7 光色空间意境氛围的营造方法 |
4.7.1 以造化为师 |
4.7.2 科技涌生诗意 |
4.7.3 优化实境形成 |
4.7.4 开拓虚境空间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与色照明形式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意境创造的实例分析 |
5.1 点照明在公共空间中的意境创造 |
5.1.1 植物 |
5.1.2 雕塑 |
5.1.3 建筑物 |
5.1.4 水景小品 |
5.2 线照明在公共空间中的意境创造 |
5.2.1 城市天际线 |
5.2.2 城市轴线 |
5.2.3 桥梁夜景 |
5.3 面照明在公共空间中的意境创造 |
5.3.1 城市广场 |
5.3.2 居住区 |
5.3.3 大面积水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我国城市夜景观意境营造过程中的问题 |
6.2 构建城市夜景观审美意境理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项目 |
(3)建筑意境的现象学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建筑意境相关研究的综述 |
1.1.3 国外建筑现象学相关研究综述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 论文研究综述 |
1.3.1 建筑意境与建筑现象学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 |
小节 |
第二章 建筑意境相关分析 |
2.1 建筑意境的构成 |
2.1.1 建筑意境中的“境”、“景”和“情” |
2.1.2 建筑意境的分类 |
2.2 建筑意境特性 |
2.2.1 美学性 |
2.2.2 生命哲学性 |
2.2.3 地域性 |
2.2.4 完形性 |
2.3 建筑意境的形成 |
2.3.1 直觉体验 |
2.3.2 通感 |
2.3.3 认同体验 |
2.3.4 反思体验 |
2.3.5 审美情感的形成 |
2.4 建筑意境与建筑意象 |
2.4.1 意象与意境 |
2.4.2 意象的情境化 |
小节 |
第三章 情境化建筑意象之空间知觉 |
3.1 知觉主角 |
3.1.1 知觉 |
3.1.2 经验·记忆·想象 |
3.2 知觉元素 |
3.2.1 光和影 |
3.2.2 水 |
3.2.3 声音 |
3.2.4 时间 |
3.2.5 建造元素 |
3.3 元素的相关演绎 |
3.3.1 物象间的演绎 |
3.3.2 元素特性提炼 |
3.3.3 象征 |
3.3.4 提示 |
小节 |
第四章 情境化建筑意象之空间情境 |
4.1 空间内容 |
4.1.1 主题 |
4.1.2 场所精神 |
4.1.3 事件 |
4.2 情感序列 |
4.2.1 中心 |
4.2.2 节点 |
4.2.3 路径 |
4.2.4 边界区域 |
4.2.5 情感序列的类型 |
4.3 情境化手法 |
4.3.1 寄“情”于物 |
4.3.2 线索 |
4.3.3 悬念 |
4.3.4 意外 |
小节 |
第五章 建筑意境设计策略 |
5.1 策略综述 |
5.1.1 概述 |
5.1.2 思考 |
5.2 特征案例启示——极少主义建筑 |
5.2.1 对纯粹感知的关注 |
5.2.2 重视光影的营造 |
5.2.3 关注自身内部环境的营造 |
5.2.4 精于材料及细部的处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意境的现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绪论 一种成长中的理论 |
第一章 意境概念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结胎与孕育:意、象、境 |
一、言不尽意 |
二、立象尽意 |
三、境生象外 |
第二节 汲养与催化:气、韵、味 |
一、气、神、韵 |
二、兴、趣、味 |
三、游、逸、空 |
第三节 命名与诞生:意境、情景、境界 |
一、诗有三境 |
二、情景交融 |
三、境界为上 |
第二章 意境范畴的现代发展 |
第一节 意境的传播学研究 |
一、无奈的故纸堆 |
二、唯一的王国维 |
三、N个意见领袖 |
第二节 意境的文艺学研究 |
一、文艺人的意境观 |
二、门类里的意境观 |
三、时空中的意境观 |
第三节 意境的心理学研究 |
一、直觉与意境体验 |
二、通感与意境表达 |
三、想象与意境创造 |
四、完形与意境感知 |
第四节 意境的符号学研究 |
一、符号·能指·所指 |
二、语象·物象·意象 |
三、艺术·形式·情感 |
第三章 意境理论的现代透视 |
第一节 意境的生命哲学解析 |
一、背景:天人合一 |
二、形态:生生不息 |
三、蕴涵: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
第二节 意境的接受美学解析 |
一、文本与召唤结构 |
二、作品与读者接受 |
三、读者意境、作品意境、读者意境 |
第三节 意境的现象学解析 |
一、“还原”:以天下观天下 |
二、“居中”:恍兮惚兮冥兮 |
三、“不执”:扫除一切名相 |
第四节 意境的文化学解析 |
一、饮食起居中的意境 |
二、修身养性中的意境 |
三、休闲游戏中的意境 |
第四章 意境研究的争议聚焦 |
第一节 古典理想Vs现代追求 |
一、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 |
二、现代文化的诗意情趣 |
三、日常生活的浪漫体验 |
第二节 佛教境界Vs诗学概念 |
一、来自佛学的光晕 |
二、来自诗学的桂冠 |
三、来自美学的支持 |
第三节 中国特色Vs世界范畴 |
一、民族独有的批评话语 |
二、西方相似的文论范畴 |
三、世界共通的神秘境域 |
余论 说不完的“意境”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件 大学生意境知识抽样调查报告 |
后记 |
(5)意在笔先 融情入境——管窥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意境论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1.2.1 近年国内研究文献 |
1.2.2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的简要内容 |
1.3.1 论文基本框架 |
1.3.2 论文结构 |
2 关于意境 |
2.1 对于意境的理解 |
2.2 意境理论的传统渊源 |
2.3 意境的主要特征 |
2.3.1 意境的结构 |
2.3.2 意境的内涵意蕴特征 |
2.4 意境的分类 |
2.4.1 以情取胜 |
2.4.2 以理取胜 |
2.4.3 以形取胜 |
2.4.4 以神取胜 |
3 关于园林意境 |
3.1 园林意境的概念 |
3.2 园林意境的缘起 |
3.2.1 园林意境的历史渊源 |
3.2.2 我国传统文化对园林意境的影响 |
3.3 园林意境的特征 |
3.3.1 园林意境的结构 |
3.3.2 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 |
3.3.3 园林意境的特性 |
小结 |
下篇 创造论 |
4 关于园林意境的创造 |
4.1 诗画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
4.2 园林意境创造的要求 |
4.2.1 意境的有无 |
4.2.2 意境的高低(深浅) |
4.2.3 意境的大小 |
4.3 园林意境的创造过程 |
4.3.1 意在笔先 |
4.3.2 用“法”--融情入境 |
4.3.3 暗示 |
5 传统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
5.1 主题立意的意境创造 |
5.1.1 构建一池三岛,向往海岛仙山 |
5.1.2 摹仿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 |
5.1.3 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
5.1.4 强调比德思想,突出人化景物 |
5.1.5 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 |
5.2 园林设计要素的意境创造 |
5.2.1 山水意 |
5.2.2 植物意 |
5.2.3 建筑意 |
5.2.4 道路意 |
5.2.5 标题意 |
5.2.6 虚境意 |
5.3 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
5.3.1 延伸空间与虚复空间 |
5.3.2 写意、比拟和联想 |
5.3.3 标题暗示 |
5.4 实例分析(以颐和园意境创造为例) |
5.4.1 颐和园总体立意 |
5.4.2 意境创造分析 |
6 关于现代园林意境的探讨 |
6.1 现代园林审美情趣的转变 |
6.2 我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宏观比较分析 |
6.3 现代园林意境初探 |
6.3.1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 |
6.3.2 现代园林意境题材的拓展 |
6.3.3 继承与发扬 |
6.3.4 实例分析 |
6.3.5 现代园林意境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比兴手法——建筑意境建构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D]. 顾芝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光与色的意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D]. 张天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12(07)
- [3]建筑意境的现象学演绎[D]. 张雅琳. 厦门大学, 2009(12)
- [4]意境的现代阐释[D]. 王海铝. 浙江大学, 2005(07)
- [5]意在笔先 融情入境——管窥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D]. 刘翠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6]比兴手法——建筑意境建构的有效途径[J]. 黄倩.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