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例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例

一、妊娠急性脂肪肝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1](2022)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2022)》文中研究指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罕见但病情危急的产科特有疾病, 致死率高, 对母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规范临床管理, 改善母儿结局, 特制定本指南。基于前期多次的临床问卷调查环节, 指南制定小组确定了临床医师最关注的9个临床问题, 并对其逐一给出了推荐意见, 包括:AFLP的门诊筛查、诊断、术前风险评估、分娩方式选择、麻醉方式选择、围产期并发症、人工肝治疗的指征、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期间如何监测, 涵盖了AFLP诊治相关的热点问题。

段绍琪,刘凤君[2](2021)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2例》文中认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少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是妊娠所特有的,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产后早期。不论分娩年龄或严重程度如何,及时分娩对于遏制病情至关重要。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AFLP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病例报道如下,以期提高对AFLP的识别和管理。

李雪艳,刘晓巍[3](2021)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属于产科中的危急重症,病情凶险,一旦明确诊断,应尽快终止妊娠。发病率虽低,但诊断及处理不及时对孕妇和胎儿的围产结局有致命的影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临床性诊断,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该疾病的警惕性,期望早期、正确识别和治疗。以改善母婴的预后。

宋明宇,王蓉[4](2021)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母体以继发于肝脏脂肪浸润的急性肝衰竭为特征的产科急症,可造成母儿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妊娠过程中脂肪酸代谢障碍相关。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与其他的妊娠期肝脏疾病如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有许多类似之处,早期快速诊断仍存在困难。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会造成母儿方面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对于该病早发现和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改善母儿预后提供帮助。

陈华英[5](2021)在《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警模型》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妊娠期重症化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妊娠期肝衰竭前期进展为妊娠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发生肝衰竭的早期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的81名妊娠期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疾病进展情况和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有36例(44.4%)进展为肝衰竭,大多数患者通过分娩和支持治疗后恢复,但是仍有6例(7.4%)死亡。其中5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27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BV+AFLP),1例戊型病毒性肝炎(HEV)。总体上,进展为肝衰竭的患者短期存活率明显下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情进展更快,肝衰竭发生率更高(P=0.004),死亡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流产/死胎(OR=3008.93,P=0.006),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OR=4.819,P=0.039),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OR=0.418,P=0.005)是妊娠期HBV患者肝病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2、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OR=20.381,P=0.041)和空腹血糖(FBG)水平降低(OR=0.324,P=0.048)是AFLP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预警指标分别建立的发生妊娠期肝衰竭预测模型:1、建立的妊娠期HBV肝衰竭预警模型,PAA模型:Logit(P)=In[P/(1-P)]=1.573×[ln(ALT)(U/L)]-0.873×[ALB(g/L)]+10.312×[流产/死胎(有=1,无=0)]+12.344。2、AFLP肝衰竭的预警模型,PF模型:Logit(P’)=In[P’/(1-P’)]=3.015×[PT(s)]-1.128×[FBG(mmol/L)]-47.223。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PAA模型的AUROC=0.943,(95%CI,0.864-1.00);PF模型的AUROC=0.929,(95%CI,0.837-1.00);(AUROC均>0.8)都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疾病进展与病因关系密切。流产/死胎、ALT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是妊娠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和空腹血糖(FBG)降低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妊娠期HBV肝衰竭预警模型和AFLP肝衰竭的预警模型都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潘惜雨[6](2021)在《血液制品对于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罕见却致命的产科急症,可同时并发多种不良围产期结局。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及时终止妊娠并提供多学科支持治疗在AFLP患者预后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输注血液制品是多学科支持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的使用可谓极为广泛。但迄今为止,血液制品对于改善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尚未得到临床数据证实,且输血带来的副作用繁多、血栓风险激增、费用高昂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与此同时,由于该疾病具有罕见低发、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等特点,并受限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患者常缺乏系统完善的产前筛查方法及产后随访系统。这不仅造成了患者在妊娠期间具有极高的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也对胎儿的预后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以说,这类患者及其胎儿在整个围产期的临床诊治为产科、新生儿科以及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正是基于这种临床现状,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注血液制品对于不良围产期结局改善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筛选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以期为AFLP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涉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的回顾性研究,共纳入了2007.01.01-2019.12.31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AFLP的146例患者及其胎儿。研究之初,通过病例采集系统收集患者及胎儿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在血液制品有效性分析方面,首先根据患者是否在产前接受血液制品输注,将其分为产前输血组与产前未输血组。采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的方法,初步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进一步,使用卡方检验详细分析血液制品对改善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改善的有效性。在高危因素分析方面,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筛选母亲及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高危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初步评价母儿高危因素的区分度。同时,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朴素贝叶斯、决策树、随机森林这5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母儿高危因素分别进行内部验证,进一步说明其预测能力。结果:1.本研究中,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发生率较高。共有41例(28.1%,41/146)患者发生了≥1种的不良围产期结局,其中,26例(17.8%,26/146)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6例(17.8%,26/146)患者出现产后出血,8例(5.5%,8/146)患者死亡。本研究共纳入124例单胎,19例双胎,2例三胎及1例四胎,共172名胎儿。其中91例(52.9%,91/172)胎儿发生了≥1种的不良围产期结局,包括:70例(40.7%,70/172)胎儿为低出生体重儿,40例(19.3%,40/172)胎儿发生宫内窘迫,25例(14.5%,25/172)胎儿合并低Apgar评分,3例(1.7%,3/172)胎儿出现生长发育受限,8例(4.7%,8/172)胎儿宫内死亡及9例(5.2%,9/172)新生儿死亡;2.本研究中有大量患者在产前和/或产时接受了血液制品输注。包括:26(17.8%,26/146)患者在产前接受了血液制品输注,91例(62.3%,91/146)患者在产时接受了血液制品输注;3.产前接受血液制品输注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症状体征。与产前未输血组的120例患者相比,产前输血组的26例患者分娩孕周较短(P=0.039)且症状体征,如:黄疸(P=0.025)、眩晕(P=0.013)更为严重;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41)及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1)更为明显;4.输注血液制品不能明显改善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血液制品在改善母亲不良围产期结局中的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38),同时血液制品的使用甚至可能升高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发生风险(P<0.001);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了 7个患者独立预测因素。分别为:阴道流血流液(P=0.005),产前输注血浆≤100ml(P=0.044),肌酐≥130.5μmol/L(P=0.026),纤维蛋白原≤1.165g/L(P=0.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25s(P=0.022),血小板计数≤100×109/L(P=0.020)和谷丙转氨酶≥150.5U/L(P=0.001)。患者高危预测因素的AUC=0.9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9 to 0.98)。6.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了 6个胎儿独立预测因素。分别为:黄疸(P=0.014),孕周≤36.1周(P<0.001),尿素氮≥6.65mmol/L(P=0.004),谷草转氨酶≥91U/L(P<0.001),凝血酶原时间≥19.10s(P=0.045),和血清白蛋白≤27.55g/L(P=0.037)。胎儿高危预测因素的AUC=0.89(95%CI:0.84 to 0.94);7.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内部验证证明,患者及胎儿高危因素均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患者高危因素的最佳准确率为88%,胎儿为78%。结论:1.本研究得出AFLP患者及其胎儿在围产期具有较高的不良结局发生风险。2.本研究得出血液制品对于改善AFLP患者及其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通过分析AFLP患者的临床信息,本研究得出血液制品对于改善AFLP患者及其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欠佳,并得出血液制品的使用需相当谨慎。3.本研究得出AFLP患者及其胎儿的不良围产期结局高危因素,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在高危因素的筛选和验证过程中,本研究以逻辑回归分析为基础,辅以机器学习算法对其结果进行验证。成功筛选出患者及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并得出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史娇阳[7](2021)在《2013~2020年单中心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管理》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的病因、诊断和救治情况,为降低孕产妇不良预后,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经验教训。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01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产科26719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WHO关于危重孕产妇的诊断标准,最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总计28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别依据是/否转入ICU、是/否外院转诊、转诊时机进行分组,运用SPSS25.0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分析病因构成、临床诊疗和临床结局。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八年间,产科收治26719例孕产妇,危重孕产妇288例,孕产妇死亡病例2例,活产数27378例,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10.52‰,严重孕产结局发生率10.59‰,孕产妇ICU转入率为0.46%。288例危重孕产妇中,107例因病情需要转至ICU,181例未转ICU,危重孕产妇ICU转入率为37.15%;外院转诊的危重孕产妇109例(产前转诊63例,产后转诊46例),非外院转诊的危重孕产妇179例。(2)288例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因中,妊娠直接相关性疾病227例(78.82%),以产后出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61例(21.18%),以中枢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危重孕产妇中,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胎盘因素(60.6%)及宫缩乏力(37.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最常见的为重度子痫前期(41.9%)、子痫(37.2%)。(3)转ICU组与未转ICU组的年龄、身高、入院体重、孕次、产次、分娩孕周、住院时间、既往分娩史、流产史、户籍、户口、受孕方式以及围产儿存活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转ICU组的孕期定期产检率80.7%、瘢痕子宫率39.8%显着高于转ICU组67.3%、2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ICU组的外院转诊率52.3%、剖宫产率87.9%均高于未转ICU组的29.8%、7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转ICU组的主要病因中,妊娠直接相关性疾病79例(73.8%),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8例(26.2%);主要病因顺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未转ICU的危重孕产妇病因中,妊娠相关性疾病148例(81.8%),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33例(18.2%);主要病因依次为产后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因产后出血导致产科危重症在未转ICU组所占比例70.7%显着高于转ICU组2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导致产科危重症在转ICU组所占比例高于未转ICU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在治疗方面,转ICU组的子宫切除率、二次手术率、连续血管活性药等静脉药物的应用率均显着高于未转ICU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转ICU组的输血率、动脉栓塞手术率、氨甲环酸及欣母沛的应用率均显着高于转ICU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输尿管支架置入率、子宫背包缝合率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将288例危重孕产妇按照是否转诊进行分组,产后出血是两组危重孕产妇的首要病因;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转诊组所占比例26.6%显着高于非转诊组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非转诊组所占比例10.6%显着高于转诊组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转诊组子宫切除率18.3%、早产率67%均显着高于非转诊组7.3%、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输血率、围产儿死亡率、流产率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将109例外院转诊而来的危重孕产妇分为产前转诊组(63例)及产后转诊组(46例)。产前转诊组的病因顺位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其剖宫产率高于产后转诊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转诊组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其分娩孕周、产时出血量、血制品输入量及输血率、子宫切除率均显着高于产前转诊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产前转诊组所占比例显着高于产后转诊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产后出血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产后转诊组所占的比例显着高于产前转诊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天数、ICU转入率相比,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本研究中行子宫切除的危重孕产妇共30例,其中17例转入ICU,13例未转ICU;导致子宫切除的病因主要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63.3%、宫缩乏力20%、羊水栓塞10%。研究结论:1.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重孕产妇转入ICU的首要病因。2.加强孕期保健,准确评估孕期风险,指导孕产妇定期产检,有利于减少孕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3.产科协同多学科诊治尤其是与ICU的联合是危重孕产妇救治的重大举措,对于具有严重妊娠并发症或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孕妇而言,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其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4.严格遵守抢救流程及转诊制度至关重要,首诊医院应积极处理患者病情,充分发挥各个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提高对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救治能力,有利于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金健,谢军艳[8](2020)在《肝炎肝衰竭和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的母婴结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肝炎肝衰竭和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肝衰竭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3例妊娠期肝衰竭患者病例资料,依据病因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FLP组6例,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组(HBV)组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原学相关检查,并收集所有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两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AFLP组,HBV组患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较低(P<0.05);两组患者均终止妊娠、孕妇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Cr、BUN水平可作为妊娠期肝炎肝衰竭与急性脂肪肝肝衰竭区分依据,且对于肝衰竭的病因需尽早明确,结合孕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尽早终止妊娠,以改善母体结局。

黎婷婷[9](2019)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发生在孕晚期的一种罕见产科疾病,流行病学显示其发病率在1/7000-1/15000之间,该病的发病率虽然低,但病情发展快,母婴死亡率较高,且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目的:研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特点,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最易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早期诊断能力,并及时给予治疗,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方法:1、统计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从2012年1月-2019年1月诊断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病例资料24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包含患者年龄、孕周、产次、胎数、胎儿性别等,统计出24例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资料。2、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是反映肝功能的指标之一,当TBiL值>171umol/L时,可达到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以该值为界将24例患者分为两组,A 组:TBiL 值>171umol/L,共 10 例,B 组:TBiL 值≤171umol/L,共 14 例,对各组患者的妊娠不良结局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1岁-37岁,发病孕周30w-38w+5,初产妇18例(75.0%),经产妇6例(25.0%);单胎妊娠22例(91.7%),双胎妊娠2例(8.3%)。2、24例患者出现腹痛症状者16例(66.7%),呕吐症状者8例(33.3%),黄疸患者4例(16.7%),厌食疲倦者2例(8.3%),多尿烦渴者1例(4.2%),下肢水肿者2例(8.3%),4例患者无明显前期症状(16.7%)。以腹痛、呕吐最常见。3、24例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T、APT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FIB下降者21例,血小板改变无特异性;24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异常,血氨异常者4例(16.7%);血糖值小于4mmol/L的患者12例(50.0%);尿酸异常者20例(83.3%),血肌酐异常者14例(58.3%),尿素氮异常的有4例(16.7%)。实验室指标中,以总胆红素、转氨酶、白细胞升高和PT、APTT延长最常见。24例患者,共有20例患者行肝脏B超检查,15例患者B超结果提示亮肝,阳性率约75%。4、24例患者从诊断为AFLP到终止妊娠的时间,均在24小时内,全部行急诊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3例患者术后病情严重,转入ICU进一步治疗。24例患者无一例死亡。5、24例患者终止妊娠后第一日,FIB值较终止妊娠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Cr、UA较终止妊娠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后WBC、PLT、PT、APTT、BA、Glu、BUN水平较终止妊娠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4例患者ARF、产后出血、肝性脑病、DIC在A组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以上不良预后在两组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共分娩出胎儿26例,其中单胎22例,双胎2例;男婴16例(61.5%),女婴10例(38.5%);新生儿体重(2188.0±600.7)g,Apgar5分钟评分(7.5±2.6)分。19例新生儿出生后转入NICU。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在A组的发生率均大于B组,其中,新生儿低血糖、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低血钙、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死亡、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黄疸在A组的发生率均大于B组,新生儿死亡、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FLP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包括呕吐、腹痛、黄疸、厌食疲倦等消化道症状,以腹痛、呕吐最常见。AFLP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凝血常规异常和(或)肾功能异常,这些指标中又以总胆红素、转氨酶、白细胞升高和PT、APTT延长最常见,肝脏B超阳性率约75%,综合考虑这些常见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2、当TBiL值>171umol/L时,患者更有可能发生ARF、肝性脑病、产后出血、DIC;新生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肝功能异常、新生儿死亡、病理性黄疸。3、对确诊的AFLP患者,尤其是TBiL值>171umol/L的患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加强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救治水平,改善母婴预后。

李娟[10](2016)在《人工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人工血浆置换在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确诊为AFLP共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行血浆置换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比较两组间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18例AFLP患者中11例行血浆置换治疗,其中3例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8例痊愈出院,余3例死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27.3%。对照组7例,死亡3例,病死率42.9%。11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散在风团及寒战外,余均未发生不良反应。2)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检查中AST、ALT、TBIL、DBIL较前明显下降(P<0.05),肾功能检查中Cr较前明显下降(P<0.05),凝血功能检查PT较前缩短,PTA显着升高,FIB较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AFLP患者多以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或合并皮肤黄染或瘙痒,治疗后12例患者症状缓解,痊愈出院;4)18例均发生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其中11例发生急性肾损害及肾衰竭,8例发生急性肝衰竭或肝性脑病,7例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死亡患者均死于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1)血浆置换疗法应用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AFLP患者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生存率;2)血浆置换能否作为治疗AFLP的常规手段,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预后,尚待进一步观察及探索。

二、妊娠急性脂肪肝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急性脂肪肝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1.1.1 主诉
        1.1.2 现病史
        1.1.3 既往史
        1.1.4 入院后诊疗经过
    1.2 病例2
        1.2.1 主诉
        1.2.2 现病史
        1.2.3 既往史
        1.2.4 入院后诊疗经过
2 讨论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
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产科管理
四、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预后及恢复

(4)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
2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4 治疗及预后
    4.1 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
    4.2 严密监测、最大限度支持治疗
    4.3 “人工肝”支持治疗与肝移植
    4.4 预后

(5)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肝衰竭诊断标准
        2.2.2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诊断标准
        2.2.3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诊断标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整体临床特征
    3.2 HBV组和AFLP组患者一般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3.3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衰竭的影响因素
        3.3.1 HBV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单因素分析
        3.3.2 HBV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多因素分析
        3.3.3 HBV患者肝衰竭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4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生肝衰竭的影响因素
        3.4.1 AFLP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单因素分析
        3.4.2 AFLP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多因素分析
        3.4.3 AFLP患者肝衰竭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肝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血液制品对于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血液制品对于改善AFLP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分析及不良围产期高危因素筛选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
        2.研究诊断标准的确立
        3.研究资料的收集
        4.研究结局的设置
        5.研究资料的分组
        6.统计学方法
        6.1 血液制品有效性评估及高危因素筛选
        6.2 高危因素区分度评估
        7.文献检索并分析
    结果
        1.患者及胎儿的临床特征
        1.1 患者及胎儿的基本特征
        1.2 患者及胎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1.3 患者及胎儿的临床结局
        2.血液制品对于改善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分析
        2.1 患者血液制品输注情况
        2.2 患者临床特征差异
        2.3 血液制品对于母儿结局改善的有效性分析
        3.患者及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产前高危因素的筛选
        3.1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3.2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4.患者及胎儿高危预测因素的区分度
    讨论
        1.AFLP的研究现状
        2.AFLP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现状分析
        3.血液制品对于AFLP患者治疗的影响
        4.母亲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
        5.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
        6.输注血液制品有效性及不良围产期结局产前高危因素的综合评估
    结论
第二章:AFLP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
    1.高危因素
    2.发病机制
        2.1 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
        2.2 激素影响
        2.3 其他因素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诊断方法
    5.治疗方法
    6.鉴别诊断
        6.1 HELLP综合征
        6.2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6.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
        6.4 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 HG)
    7.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2013~2020年单中心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资料来源医疗机构介绍
        1.2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资料收集方法
        2.2 研究对象的分组
    3.统计学方法
    4.计算方法
(三)研究结果
    1.危重孕产妇病例及转诊病例年限统计
        1.1 产妇总数及危重孕产妇人数
        1.2 产科转ICU及危重孕产妇外院转诊情况
    2.危重孕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1 288 例危重孕产妇的基本资料
        2.2 288 例危重孕产妇的产科资料
        2.3 288 例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因分类
    3.转 ICU 组患者与未转 ICU 组患者的比较
        3.1 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3.2 转ICU 组与未转ICU 组的病因比较
        3.3 转ICU组及未转ICU组的治疗措施比较
    4.转诊组与非转诊组的比较
        4.1 两组间病因的比较
        4.2 两组间妊娠结局及输血、子宫切除的比较
        4.3 产前转诊组及产后转诊组的比较
    5.危重孕产妇子宫切除的病因分析
    6.两例孕产妇死亡病例的探讨
        6.1 病例介绍
        6.2 经验总结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三.综述 危重孕产妇常见疾病分析及管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附录
五.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六.致谢

(8)肝炎肝衰竭和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的母婴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2.2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3 讨论

(9)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人工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妊娠急性脂肪肝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2022)[J].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01)
  •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2例[J]. 段绍琪,刘凤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21(04)
  •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 李雪艳,刘晓巍.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1(05)
  • [4]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 宋明宇,王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3)
  • [5]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警模型[D]. 陈华英. 南昌大学, 2021(01)
  • [6]血液制品对于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评估[D]. 潘惜雨. 山东大学, 2021(09)
  • [7]2013~2020年单中心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管理[D]. 史娇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肝炎肝衰竭和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的母婴结局分析[J]. 金健,谢军艳. 中国医学工程, 2020(10)
  • [9]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D]. 黎婷婷. 扬州大学, 2019(02)
  • [10]人工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D]. 李娟. 遵义医学院, 2016(08)

标签:;  ;  ;  ;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