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量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土地测量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一、土地调查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富,陈巧,刘华[1](2021)在《林地小班边界及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指出林地小班(简称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小班调查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小班边界和地形因子是小班调查的重要内容,快速、准确地获取小班边界和地形因子,对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指导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基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结合DEM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和基于DEM的小班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阮一晨[2](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郝改瑞[3](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黄勇馨[4](2021)在《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山洪灾害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陕西省设立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小组,积极开展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调查成果数据缺少系统性的分析研究,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采取相关研究方法,深度挖掘成果数据,对陕西省山洪灾害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充分体现数据价值,对陕西省山洪灾害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探究陕西省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合陕西省1949~2015年间山洪灾害情况,梳理统计陕西省山洪灾害历史调查结果,分别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方面来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陕西省山洪灾害的分布情况从北向南逐渐增多,具有成片、成带分布的规律。陕西省山洪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区域性明显、发生频繁、季节性强、易突发、难预测、成灾快、危害大等特点。山洪灾害的分布规律受降雨、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2)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致灾因子的驱动力。选取陕西省山洪灾害相关的9类驱动因子,定量分析各致灾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程度,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陕西省山洪灾害的致灾因子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山洪灾害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因子是诱发山洪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地形地貌是发生山洪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的危害程度。多因子共同作用于山洪灾害会加强山洪灾害的发生及危险程度,影响灾害的空间分布。(3)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的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价。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进一步剖析陕西省及各地区的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布及易损性分布情况,并对山洪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山洪灾害危险性自北向南逐渐增大;易损性是关中地区大于陕南地区大于陕北地区。陕西省山洪灾害风险程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特别应加强对陕南秦巴山区的防护。评价结果及风险图可为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省山洪灾害进行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部分内容进行升级改造;有利于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展山洪灾害影像资料汇编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有利于不断提升洪涝灾害综合防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已建非工程措施体系。对陕西省开展山洪灾害风险分析工作,对陕西省各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吴晓华[5](2021)在《东北三省休闲滑雪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管理》文中指出休闲滑雪是一项以休闲、娱乐、健身、社交为目的滑雪运动。随着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申办,我国民众参与滑雪的热情与日俱增。然而,在中国滑雪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滑雪安全事故所导致的运动损伤也逐渐增加,对我国休闲滑雪损伤展开调查并据此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已成为推进冬季运动全面顺利开展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为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流行病学调查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东北三省有代表性的10个雪场的休闲滑雪损伤流行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研究,使用德尔菲法和参与观察法对滑雪风险管理及损伤预防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三省不同类型滑雪场滑雪损伤发生率约在0.5‰-3.9‰之间,大型雪场损伤发生率低于中小型滑雪场。休闲滑雪损伤特征表现为:双板滑雪者的损伤发生比例高于单板滑雪者;初学者损伤发生占比超过60%;男性滑雪者的损伤比例高于女性滑雪者;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滑雪者为损伤高发群体;雪季的2月份、周末、午间时段为损伤高发时间;在所有场地类型中初级道损伤发生比例最高;休闲滑雪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扭挫伤,其次是擦伤和骨折;损伤部位中单板滑雪者以腕手部、肩部损伤最多,双板滑雪者以膝关节损伤最多;休闲滑雪损伤严重程度以轻伤为主,男性损伤程度高于女性,单板损伤程度高于双板,中高级滑雪者高于初级滑雪者,且随着年龄区间的增加有加重的趋势。(2)影响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滑雪水平、滑雪者来源地、器材使用、热身与否、雪道等级、护具佩戴、气象条件等宿主变量、中介变量和环境变量对休闲滑雪者是否易损伤及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较为显着,且上述因素对休闲滑雪损伤发生的影响作用是综合的。(3)通过德尔菲法对休闲滑雪损伤进行风险识别,形成宿主风险、中介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风险评估发现,宿主类风险中“速度控制”“冒险行为或错误判断”、“安全意识”“护具佩戴”是高风险指标;“雪道平整维护”“防护网覆盖率”“脱落器设置”是中介类风险指标中的高风险指标;“能见度”、“雪道拥挤程度”是环境风险类指标的高风险指标;“管理者安全认知水平”“安全法规执行”“安全标识设置”和“救援时效性”是管理类风险指标中的高风险指标。在处理上述风险时,对“滑雪者行为”“雪道平整”“器材维护”等可变因素可使用主动应对策略,而对滑雪者性别、年龄、天气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应采取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策略。(4)休闲滑雪损伤的安全管理可从健全政策法规系统、完善安全预警系统、改进风险监控系统、普及安全教育系统、改善安全救援系统、提升保险保障系统六个方面进行全面预防。其中,政策法规是全局性的管理依据,教育、监管和预警系统属于事故前的预防;救援系统属于事故中的急救措施;保险系统属于事故后的补偿体系。通过六个系统的串联可将损伤预防上升为系统的、动态的、链条式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上述安全管理系统的协同工作,有助于降低休闲滑雪损伤发生,为滑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王龙[6](2021)在《无人机倾斜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处理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以低成本、大范围的获取高精度的场景信息,已经成为新时代下“数字城市”建设中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无人机平台搭载GPS、IMU和非量测相机,采集高精度位置、地面影像数据和姿态数据,可利用计算机视觉的运动恢复目标结构算法(Structure Form Motion,SFM)和多视图立体视觉重构算法(multi View Stereo,MVS),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表面模型和密集点云数据等。在摄影测量方面,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于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表面模型和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点云作为影像与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过度产物往往是被忽略的,以至于对影像密集点云的应用及研究相对较少。而Li 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点云因为其准确的描述了空间目标地物的形态、大小和其他属性特征被广泛应用地形测图、林业检测,救灾减灾等领域。但是雷达设备成本高、对作业人员的门槛相对较高,加之获取的点云不包含物体光谱信息和无任何语义信息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的普及应用。影像匹配点云除了在精度上弱于Li DAR点云外,其拥有丰富的纹理和光谱特征,容易引入植被指数等特征用于点云分类,加之是基于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其成本相比于Li DAR大幅下降。并且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地形不复杂的区域,影像匹配点云在精度和密度上能够媲美Li DAR点云。鉴于影像匹配点云所具巨大优势,如何对影像匹配的点云进行应用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匹配的点云中包含了地面点、地表上的建筑物、植被等信息,并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测图和提取森林结构参数等应用,需要对其滤波和分类,按需提取有用信息。现阶段针对影像匹配点云滤波与分类的方法较少,而Li DAR点云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比较成熟,虽说影像匹配点云与LIDAR点云存在数据源差异和滤波算法能否兼容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两种方式获取的点云之间有共同点,所以本次研究主要是借鉴Li DAR点云的处理方法对影像匹配点云处理,利用影像匹配点云具有丰富的纹理和光谱信息等特点,进行自动分类和目视分类编辑。在点云数据中划分地面点与非地面点的过程称为点云滤波。目前各种经典的点云滤波算法都需要在算法中设置较为复杂的参数,需要专业人员对作业区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达到一定的滤波效果。由于自然和人为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影像匹配点云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误差,故在点云滤波之前需采用合适的点云粗差剔除算法对点云中的噪声点去除。本次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相机成像模型、二维相片到三维空间的坐标转换、相机的检校、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运动恢复结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六方面讲述无人机倾斜影像进行匹配获取三维点云的关键技术和原理,并整理无人机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影像处理生成点云的具体方法。(2)滤波和分类作为点云应用的基础环节,为了能够对影像匹配点云进行高精度的滤波和分类,在滤波开始前,充分分析点云的特点,运用高程统计和基于密度的算法对点云进行误差的剔除;对于滤波,则深入研究了目前几种经典点云滤波算法,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分析各滤波算法在不同地物地貌区域的滤波结果,找到适用于本次研究的最佳算法;分类则是先对点云进行特征统计,选择具有代表性特征运用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3)结合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滤波后地面点数据,进行数字线划图的制作。首先对密度较大的点云数据进行抽稀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等高线数据;然后将生成的等高线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中矢量化的部分地物结合,局部修改后制作数字线划图;最后选取视图立体视觉重构算法。

王佳[7](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乡村空间进行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是实现乡村发展空间优化实践的基础和支撑。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高山高原峡谷区之一,属于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得长江上游区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需要探索一条统筹兼顾减贫和建设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符合长江上游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致富的双赢之路。本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为指导,以地处长江上游贫困山区的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为例,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和已有调查及统计数据,对雪山乡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梳理和提炼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主要战略任务;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建立了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研究区土地适宜性特点;在探讨的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为核心,研究提出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方案及合理措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生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雪山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仅为49.82%。从农用地来看,耕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5.23%,而且陡坡耕种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24.30%。从建设用地来看,总面积只有133.88公顷,占比1.01%,需要适当扩建。而未利用地中的荒山荒草地(其他草地和裸地)达6585.78公顷,约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亟待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此进一步凝练了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雪山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为“二保三扩四加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具体的战略目标。(2)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耕土地类、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草地类、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宜建设用地类、其他地类的评价结果,据此分析了土地适宜性特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偏低,以三等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6.28%。其中,以宜林土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7.71%,宜耕土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4.82%;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占比为15.36%,为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土地资源条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从限制因子来看,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是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和裸岩率。(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充分探讨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原理,研究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后的雪山乡耕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应重点实施“坡改梯”措施。经济林果产业用地规模达2044.93公顷,占比为15.36%,应按照高山峡谷区的立体气候特征,以高、中、低3个海拔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林地规模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57.71%,主要做法是政府致力于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而进行封山育林的管理以及对部分地区进行飞播种草。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1%,主要是加强草山建设与管理,提高草山质量和载畜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地占比为9.14%,总体上遵循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为先”的理念和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规模为14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应适当增加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4)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后,雪山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86.96%;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到67.80%,单位面积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净提升7079.24元/公顷;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该乡书姑村委会50户典型脱贫户2018年和2020年特色产业种植纯收入分别占2018年和2020年家庭纯收入总数的20.94%和30.31%。全乡2020年末贫困发生率降为0.00%。

杨霄[8](2021)在《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因素诱发的地面沉降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地质灾害,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城市地区的发展。不均匀的地面沉降会导致地裂缝等相应灾害的发展,对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风险。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搜集地面沉降相关历史、现状资料及实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勘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机器学习、数学建模和数值计算等手段,构建了一个通用的地面沉降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高效、便捷处理诱发地面沉降的多因子识别与预测评估问题。利用建立的模型定量化确定了影响菏泽市地面沉降发展的主要因子,并对菏泽市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详细搜集并调查了菏泽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基础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的历史与现状情况,确定了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综合从多源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卫星遥感大数据、水文局和水务局的专题数据图及水资源报告等资料)中提取了影响菏泽市地面沉降的12个静态因子和3个动态因子。同时详细介绍了各因子的提取方法,并在GIS系统中建立了菏泽市地面沉降影响因子数据库。(2)基于遥感卫星数据集和山东省“四网合一”(水准监测网、GNSS监测网、分层标和基岩标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结合InSAR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提取了 2017~2020年菏泽市地面沉降原始学习样本数据。将地面沉降原始数据学习样本数据集分为两份,一份占比70%作为机器学习训练样本数据集,一份占比30%作为机器学习检验样本数据集。将所有数据集导入随机森林模型中进行不断的迭代训练,得到了准确程度较高的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及预测评估模型。(3)根据菏泽市各县区的降雨量时间序列监测数据的特征情况,为每个区域设计并建立了不同的降雨量SARIMA时序预测模型。研究模拟分析了2008~2020年菏泽市各县区的连续性降雨量月均值监测数据,确定了不同区域范围历史降雨的行为模式。经数据准备及预处理、数据转换、参数识别和模型检验后建立的SARIMA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其具有较低的Ljung-Box Q值和显着大于0.05的p值,并且模型的残差均为白噪声,显示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预测能力。(4)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含水岩组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流动状态,构建了菏泽市区域地下水概念模型。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参考概念模型的边界性质、参数条件等构建了地下水运动的微分数学模型,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为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在GIS系统中,将高分辨率的遥感地质资料、钻孔资料、地下水监测资料等数字化并转换为统一的格式,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数据库。再结合MODFLOW程序包,模拟分析了 2017年~2020年的地下水运动变化。结果表明,量化的地下水流模型可科学合理的预测地下水水流场动态变化。且在现状规划条件下,浅层地下水水位缓慢降低,深层地下水水位大部分地区逐步上升,仅漏斗处地下水缓慢下降。(5)本文在GIS平台的支持下,通过构建地面沉降影响因子数据库,将SARIMA模型、MODFLOW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地面沉降的动态预测分析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分析了 2025年的菏泽市地面沉降的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沉降分析模型在菏泽市地面沉降预测及防控中呈现出较好的模拟效果,能够从灾害风险预测、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实现了对菏泽市地面沉降风险的整体防控。

李文灏[9](2021)在《杭州市耕地时空演变与耕地保护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城市化是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必然选择,建设占用部分耕地不可避免,但必须占补平衡。因为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有生态、文化、景观和休闲等服务功能,进入新时代,耕地保护的内涵、目标和方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文研究了杭州市耕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最新土地现状调查成果(以下简称“现状调查”),分析了耕地利用现状及其与现行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保护区的相互关系,总结了耕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从空间布局、生产能力、利用条件等方面系统评价耕地综合质量,尝试划定基于耕地主导功能的保护分区,建立差别化的耕地用途管制,为平衡好耕地“底线”刚性保护与生态效益农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耕地数量总体平衡,但综合质量有所下降,存在破碎化趋势。通过分析2010-2018年杭州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杭州市耕地数量稳定,2018年耕地数量为232868.81公顷,较2010年减少6009.14公顷,但通过异地代保6306.67公顷,满足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耕地占补过程中存在占水田补旱地情况,导致水田减少了11719.84公顷,旱地增加了5710.70公顷;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建设占用平原较多,但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坡,耕地坡度总体略有上升,平耕地比例下降,高等耕地减少了10518.85公顷;耕地破碎化趋势明显,万亩千亩连片耕地地块减少,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减少11368.62公顷。(2)现状调查中的耕地面积减少,减少的部分耕地转变为可恢复耕地。杭州市现状调查初步结果的耕地数量为153945.35公顷,与变更调查相比减少78923.46公顷,但新增了可恢复耕地82145.61公顷,其中即可恢复耕地71976.91公顷,工程恢复耕地10168.70公顷。即可恢复耕地主要由平原和低丘缓坡区耕地转化而来,利用类型主要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37%)、林地(45.10%)和种植园用地(31.52%),综合质量与杭州市耕地整体一致;工程恢复耕地主要由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化而来,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83.39%)和种植园用地(10.71%),整体综合质量较差,适宜退耕还林。(3)耕地利用现状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利用定位存在矛盾。现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32.70%是可恢复耕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有20.65%为可恢复耕地,两区内的可恢复耕地均以即可恢复耕地为主,占比分别为90.23%和95.12%。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保护区不破坏耕作层土壤、保持生产能力的“底线”是基本做到的。(4)通过整合耕地地力、利用和空间三因素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杭州市耕地综合质量分为四个等级。综合质量一级和二级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8.38%,此类耕地肥力较好,耕作条件成熟,多以连片形式分布在平原和缓坡地区,契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应作为耕地“底线”施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综合质量三级和四级耕地占比21.62%,此类耕地肥力一般,多以碎片化分布在山地丘陵上,耕作条件不佳,应当在提升质量的同时考虑其多功能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多功能复合利用,有条件时,四级耕地宜退耕还林。(5)在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规划等成果,在规划一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等分区基础上,综合分析耕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划定耕地保护功能分区,为耕地保护实现分级分类管控提供依据。“生产区”作为粮食生产区,主要由综合质量一级和二级耕地构成,占杭州市耕地总面积的67.94%,区内耕地平缓,多以连片形式分布,适宜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形式的非农化和非粮化行为;“生产-生态区”主要分布生态保护空间内,占杭州市耕地总面积的6.61%,区内耕地与生态环境功能联系紧密,应当进行绿色生产,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生产-休闲区”面积占杭州市耕地总面积的8.54%,区内耕地位于适合人类休闲活动的区域,并且具有粮食生产能力,可以融入人文景观休闲功能进行复合利用;“生态区”占比4.20%,区内耕地质量较低,坡度较高,呈零碎状分布在杭州市西部山区中的生态保护空间内,此类耕地应当有序退耕还林;“景观文化区”占比12.72%,区内耕地具有较高的农耕文化和景观功能,适宜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张成程[10](2021)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使森林康养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森林康养有效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寻找平衡,在关注民生健康的同时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但现阶段部分森林康养基地在规划建设中,存在对生态优先原则的理解浮于表面,尤其是缺少生态敏感性分析对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致使康养基地的建设不能较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本文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视角出发,在森林康养与生态敏感评价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获取基础数据,利用GIS平台,完成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评价。结合森林公园的康养资源分布,并依据生态敏感区划与评价分析结果,指导完成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以及森林康养基地的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实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梳理了森林康养与生态敏感评价的相关文献资料与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探讨生态敏感评价指导康养基地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在数据的预处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评价体系,在筛选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继而完成生态敏感单因子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的理论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将生态敏感单因子评价结果与各指标因子权重值相对应,利用GIS平台空间分析的加权叠加分析功能,计算获得生态敏感综合评价结果。(3)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合理地协调了决策者经验判断的主观随意性与数据自身存在的客观机械性。10个指标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排序结果为:植被覆盖度0.220>负氧离子0.161>郁闭度0.138>土地利用类型0.111>植被类型0.084>水域缓冲区0.077>道路缓冲区0.066>高程0.0521>坡向0.0519>坡度0.039。(4)依据生态敏感等级分级标准,将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划分为5个等级,参照其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各敏感等级区域的面积占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为:高敏感区占比18.9%、较高敏感区占比34.4%、中敏感区占比32.7%、较低敏感区占比12.6%、低敏感区占比1.4%。(5)在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康养资源分布情况及森林康养相关政策的规定,完成了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并依据生态敏感评价结果,为康养基地的规划提出建议。(6)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依照生态优先等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并从空间结构、功能分区等方面完成总体规划,其中功能分区部分,将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划分为:森林康养休闲游憩区、森林康养运动娱乐区、森林康养科普体验区、森林康养自然静憩区四大功能区。并从植物景观规划、竖向设计、道路系统规划、服务设施规划四个方面完成康养基地的专项设计。

二、土地调查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调查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林地小班边界及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林地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
    1.1 基于遥感影像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
    1.2 基于遥感影像辅以地形信息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
    1.3 基于DEM数据辅以遥感影像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
2 基于DEM的小班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
    2.1 中心点法
    2.2 中值法
    2.3 等级法
    2.4 众数法
    2.5 最大特征值法
    2.6 概率法
    2.7 平均值法
        2.7.1 算术平均值法
        2.7.2 加权平均值法
    2.8 高低点法
    2.9 模型法
    2.10 矢量法
    2.11 地形分析法
    2.12 水文分析法
3 问题与建议
    1) 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是未来发展趋势。
    2) 探讨非线性回归或混合效应模型的小班地形因子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3) 加强小班坡向模糊模式识别的自适应研究。
    4) 深入开展基于水文分析的小班坡位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3)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构造
        2.1.4 水文气象特征
        2.1.5 土壤植被特征
    2.2 社会经济特征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分布
        2.2.3 社会经济
    2.3 数据来源
3 基于GIS的山洪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3.1 山洪灾害统计
    3.2 山洪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3.2.1 时间分布规律
        3.2.1.1 年际变化规律
        3.2.1.2 年内变化规律
        3.2.2 空间分布规律
        3.2.2.1 历史山洪灾害分布规律
        3.2.2.2 山洪灾害防治区分布规律
        3.2.2.3 防治区人口分布规律
        3.2.2.4 山洪灾害承载能力分析
    3.3 山洪灾害影响因子研究
        3.3.1 降雨因子
        3.3.2 下垫面条件
        3.3.2.1 高程因子
        3.3.2.2 坡度因子
        3.3.2.3 地貌因子
        3.3.2.4 土壤因子
        3.3.2.5 植被因子
        3.3.2.6 土地利用因子
        3.3.3 人类活动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山洪灾害驱动力分析
    4.1 地理探测器
        4.1.1 模型理论
        4.1.2 模型使用
    4.2 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1 降雨因子
        4.2.2 下垫面条件
        4.2.2.1 高程因子
        4.2.2.2 坡度因子
        4.2.2.3 地貌因子
        4.2.2.4 土壤因子
        4.2.2.5 植被因子
        4.2.2.6 土地利用因子
        4.2.3 人类活动因子
        4.2.3.1 人口密度
        4.2.3.2 GDP
    4.3 主要驱动力分析
        4.3.1 驱动力分析流程
        4.3.2 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1 陕西省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2 陕北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3 关中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4 陕南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3 多因子驱动力交互探测分析
        4.3.3.1 陕西省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2 陕北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3 关中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4 陕南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1 风险评价方法
        5.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5.1.2 ArcGIS空间分析
        5.1.2.1 空间插值
        5.1.2.2 叠加分析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5.2.1 指标选取原则
        5.2.2 指标选取与处理
        5.2.3 指标权重确定
    5.3 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5.4 山洪灾害易损性评价
    5.5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1 陕西省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2 陕北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3 关中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4 陕南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东北三省休闲滑雪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释义
        2.1.1 休闲滑雪
        2.1.2 运动损伤
        2.1.3 流行病学
        2.1.4 风险管理
    2.2 休闲滑雪损伤整体研究进展
        2.2.1 国外休闲滑雪损伤文献研究概况
        2.2.2 国内休闲滑雪损伤文献研究概况
    2.3 休闲滑雪损伤率的国内外研究
        2.3.1 休闲滑雪损伤率的国外研究
        2.3.2 休闲滑雪损伤率的国内研究
    2.4 休闲滑雪损伤特征的国内外研究
        2.4.1 休闲滑雪损伤部位的研究
        2.4.2 休闲滑雪损伤类型的研究
        2.4.3 休闲滑雪损伤程度的研究
    2.5 休闲滑雪损伤致因的国内外研究
        2.5.1 休闲滑雪损伤致因国外研究
        2.5.2 休闲滑雪损伤致因国内研究
    2.6 休闲滑雪损伤预防的国内外研究
        2.6.1 休闲滑雪损伤预防国外研究
        2.6.2 休闲滑雪损伤预防国内研究
    2.7 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理论
        2.7.1 风险管理理论
        2.7.2 安全科学理论
        2.7.3 风险管理理论应用
        2.7.4 滑雪安全管理组织
    2.8 文献评述与问题的提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4 休闲滑雪损伤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4.1 休闲滑雪损伤发生率
        4.1.1 滑雪损伤事故调查整体情况
        4.1.2 不同雪场休闲滑雪损伤发生率
    4.2 休闲滑雪损伤时间与地点分布
        4.2.1 损伤时间分布
        4.2.2 损伤地点分布
    4.3 休闲滑雪损伤者类别与水平分布
        4.3.1 滑雪损伤者类别分布
        4.3.2 滑雪损伤者水平分布
    4.4 休闲滑雪损伤性别与年龄结构分布
        4.4.1 滑雪损伤者性别分布
        4.4.2 滑雪损伤者年龄分布
    4.5 休闲滑雪损伤部位与类型分布
        4.5.1 滑雪损伤部位分布
        4.5.2 滑雪损伤类型分布
    4.6 休闲滑雪损伤严重程度分布
    研究小结
5 休闲滑雪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5.1 休闲滑雪损伤因素分析原理及操作
        5.1.1 休闲滑雪损伤因素分析原理
        5.1.2 休闲滑雪损伤因素分析操作
    5.2 宿主(滑雪者)因素结果与分析
        5.2.1 滑雪者技术因素结果与分析
        5.2.2 滑雪者生理因素结果与分析
        5.2.3 滑雪者类型因素结果与分析
        5.2.4 滑雪者行为因素结果与分析
        5.2.5 滑雪损伤部位与损伤程度关系
        5.2.6 滑雪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关系
    5.3 中介因素(场地器材)结果与分析
        5.3.1 雪道因素结果与分析
        5.3.2 器材因素结果与分析
        5.3.3 护具因素结果与分析
    5.4 环境因素结果与分析
        5.4.1 自然环境因素结果与分析
        5.4.2 时间与雪道容量因素结果与分析
        5.4.3 潜在价值损失结果与分析
    研究小结
6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管理
    6.1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识别
        6.1.1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识别的方法
        6.1.2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识别的结果
        6.1.3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指标分析
    6.2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评估
        6.2.1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评估的方法
        6.2.2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评估结果与分析
    6.3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应对
        6.3.1 风险回避
        6.3.2 风险转移
        6.3.3 风险自留
        6.3.4 风险减缓
    研究小结
7 休闲滑雪损伤安全预防体系建设
    7.1 健全政策法规系统
    7.2 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7.3 建立风险监控系统
    7.4 普及安全教育系统
    7.5 改善安全救援系统
    7.6 完善保险保障系统
    研究小结
8 研究结论
9 研究局限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滑雪损伤事故记录表
附件2 休闲滑雪损伤调查问卷
附件3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附件4 风险识别专家咨询(第一轮)
附件5 风险识别专家咨询(第二轮)
附件6 休闲滑雪损伤风险评估问卷
附件7 损伤调查保密协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6)无人机倾斜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处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倾斜摄影测量现状
        1.2.2 影像匹配密集点云现状
        1.2.3 点云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论文技术路线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倾斜摄影测量密集匹配点云的原理
    2.1 相机成像模型
        2.1.1 坐标系统
        2.1.2 相机标定
    2.2 特征点提取与匹配
    2.3 基本矩阵和本质矩阵求解
    2.4 三角测量
    2.5 光束法平差
    2.6 多视影像密集匹配
第三章 影像匹配点云的生产流程
    3.1 研究区概况
    3.2 点云数据获取
        3.2.1 数据获取
        3.2.2 无人机倾斜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获取
        3.2.3 影像匹配点云的精度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像匹配点云的滤波与分类
    4.1 影像匹配点云与LIDAR点云的特点
        4.1.1 无人机倾斜影像匹配点云的特点
        4.1.2 Li DAR点云获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4.2 点云粗差剔除
        4.2.1 粗差点分类
        4.2.2 点云粗差剔除的主要算法
        4.2.3 实验与分析
    4.3 点云滤波算法简介
        4.3.1 坡度法
        4.3.2 移动曲面拟合法
        4.3.3 数学形态学
        4.3.4 不规则三角网加密法
        4.3.5 布料滤波
    4.4 滤波实验及质量分析
        4.4.1 实验地块的滤波实验
        4.4.2 实验结果质量分析
        4.4.3 研究区域的滤波结果
    4.5 倾斜摄影测量点云分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像匹配点云的应用
    5.1 构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5.2 地形测图
        5.2.1 点云抽稀
        5.2.2 数字高程模型和等高线的生成
        5.2.3 地物数字化
    5.3 成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基础理论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
        一、地形坡度大,以陡坡地为主
        二、海拔高差大,以高海拔土地为主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方针
        四、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第四章 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内容与评价系统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一、宜耕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二、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三、宜林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四、宜牧草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五、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六、宜建设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
        三、参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值
        四、基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一、评价结果
        二、土地适宜性特点分析
第五章 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基本原理
        一、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各业用地布局,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国家发展战略,兼顾减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重目标,建立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总体方案
        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各类用地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一、耕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二、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三、林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四、牧草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五、自然生态修复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六、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七、其他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效应分析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生态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显着提高
        三、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8)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空监测技术在地面沉降中的研究现状
        1.2.2 地面沉降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条件
        2.1.4 河流水系
    2.2 区域基础地质
        2.2.1 区域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2.3.2 地下水含水岩组分布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2.4 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
        2.4.1 沉降历史
        2.4.2 沉降现状
第三章 地面沉降诱发因子
    3.1 因子的选择及来源
        3.1.1 因子介绍
        3.1.2 遥感卫星数据的收集
    3.2 静态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3.2.1 高程、坡度
        3.2.2 曲率
        3.2.3 到河流的距离
        3.2.4 地形湿度指数
        3.2.5 地层岩性
        3.2.6 距断层的距离
        3.2.7 土地利用类型
        3.2.8 可压缩层厚度
        3.2.9 煤矿开采位置
    3.3 动态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3.3.1 降雨量
        3.3.2 地表水体
        3.3.3 地下水水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面沉降多因子识别及评估模型
    4.1 原始学习样本数据
        4.1.1 基础地理信息监测数据
        4.1.2 数据处理方法
        4.1.3 形变统计结果
    4.2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4.2.1 方法介绍
        4.2.2 实施步骤
    4.3 模型的实现及参数设定
        4.3.1 数据的预处理
        4.3.2 超参数的设置
        4.3.3 精度的评判
        4.3.4 特征变量重要性评估
    4.4 实例应用分析
        4.4.1 模型的建立
        4.4.2 模型检验分析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沉降动态模型预测
    5.1 降雨动态预测模型
        5.1.1 模型结构理论
        5.1.2 基本方程及参数
        5.1.3 具体操作方法
        5.1.4 预测分析
    5.2 地下水动态数值模型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5.2.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5.2.4 模型参数的识别
        5.2.5 模型校准与验证
        5.2.6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
    5.3 地面沉降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杭州市耕地时空演变与耕地保护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时空变化研究
        1.2.2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利用研究
        1.2.3 耕地保护政策研究
        1.2.4 我国耕地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4.2 GIS空间分析法
        1.4.3 模型分析法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经济社会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3 杭州市耕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耕地数量演变特征分析
        3.1.1 耕地数量变化特征
        3.1.2 占补耕地数量特征
    3.2 耕地质量演变特征分析
        3.2.1 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演变特征分析
        3.2.2 耕地坡度等级演变特征分析
    3.3 耕地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3.3.1 耕地连片性演变特征
        3.3.2 耕地形态学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4 小结
4 杭州市可恢复耕地分析
    4.1 可恢复耕地现状分析
        4.1.1 即可恢复耕地现状特征
        4.1.2 工程恢复耕地现状特征
    4.2 可恢复耕地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4.2.1 研究模型
        4.2.2 即可恢复耕地的空间集聚特征
        4.2.3 工程恢复耕地的空间集聚特征
    4.3 可恢复耕地与耕地重点保护区的相互关系分析
        4.3.1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4.3.2 粮食生产功能区
    4.4 小结
5 杭州市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及保护措施建议
    5.1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5.1.1 指标体系构建
        5.1.2 指标权重量化
        5.1.3 评价结果
    5.2 耕地综合质量分级保护措施建议
        5.2.1 综合质量一级、二级耕地
        5.2.2 综合质量三级、四级耕地
6 杭州市耕地主导功能分区划定及管制措施建议
    6.1 耕地主导功能确定
        6.1.1 主导功能确定原则
        6.1.2 主导功能确定因子
        6.1.3 主导功能确定方法
    6.2 基于主导功能的耕地保护分区划定结果
        6.2.1 生产区
        6.2.2 生产-生态区
        6.2.3 生产-休闲区
        6.2.4 生态区
        6.2.5 景观文化区
    6.3 耕地保护功能分区管制措施建议
        6.3.1 生产区
        6.3.2 生产-生态区
        6.3.3 生产-休闲区
        6.3.4 生态区
        6.3.5 景观文化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进展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康养研究综述
        1.3.2 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重点
        1.5.2 难点
        1.5.3 创新点
2 基础理论概况
    2.1 生态敏感性的理论与方法
        2.1.1 生态敏感性的理论
        2.1.2 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2.2 森林康养理论研究与建设规范
        2.2.1 森林康养理论研究
        2.2.2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标准
    2.3 森林康养与生态敏感评价的关联研究
        2.3.1 关联性研究
        2.3.2 关联研究的必要性
3 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数据收集
        3.1.2 外业调查
        3.1.3 数据预处理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3.2.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3.2.2 生态敏感评价指标的确定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3.2.4 生态敏感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3.3 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3.3.1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分析
        3.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
    4.1 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4.1.1 自然环境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2 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康养资源分析
        4.2.1 植物景观资源
        4.2.2 动物资源
        4.2.3 地文景观资源
        4.2.4 水文景观资源
        4.2.5 天象景观资源
        4.2.6 人文景观资源
    4.3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选址
    4.4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
        4.4.1 规划原则
        4.4.2 规划策略
        4.4.3 总体规划
        4.4.4 空间结构
        4.4.5 功能分区
    4.5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专项设计
        4.5.1 植物景观规划
        4.5.2 竖向设计
        4.5.3 道路系统规划
        4.5.4 服务设施规划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土地调查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地小班边界及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研究及应用进展[J]. 陈永富,陈巧,刘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21(04)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3]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D]. 黄勇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东北三省休闲滑雪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管理[D]. 吴晓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无人机倾斜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处理与应用[D]. 王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7]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D]. 王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菏泽市地面沉降因子识别体系与预测评估模型研究[D]. 杨霄. 山东大学, 2021(12)
  • [9]杭州市耕地时空演变与耕地保护分区研究[D]. 李文灏. 浙江大学, 2021(09)
  • [10]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D]. 张成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土地测量中数字坡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