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博公司开辟与院校合作的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蔡强[1](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文中提出
李军[2](2020)在《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产业集群表现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集群创新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环境是产业集群内部组织(企业、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间形成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嵌合的动态网络。集群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孕育与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以集群领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核心、大范围整合产品价值创造活动网络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因此,研究和探索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对于合理安排产学研协同方式、加快协同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集群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一是概念界定。对集群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和运行过程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二是机理分析。对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构成要素、协同类型进行分析。在提出系统结构和内涵解释的基础上,解析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提炼出由集群领军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组成的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的3个关键环节。三是关键环节具体研究。1.伙伴选择,设计基于3因素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联盟协同创新伙伴评价测度中;2.契约达成与利益分配,构建产学研竞合博弈模型、改进分配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3.成果扩散,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仿真研究联盟协同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中的扩散机理。四是结论及展望。提出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结论如下:集群环境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战略目标制定和成果市场化,促进联盟形成和创新要素集聚。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为集群领军企业选出适合共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大学或科研院所。改进的ELMAN较BP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伙伴评价数据时,速度和准确性更佳。为促进合作契约达成,须提高协同创新效益、正向激励、协同次数和对局方参与率。基于改进Shapley值模型的利益分配方法是有效的。连接广泛的核心企业,在联盟创新成果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调节参数与集群环境即网络结构优化程度相关。联盟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中扩散存在临界值。集群企业节点异质性越强,越利于扩散。本文创新点如下:一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置于集群环境中展开研究。在提炼集群环境概念基础上,初步构建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集群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二是制定一套多元主体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方法。构建基于知识能力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特色化地将改进的ELMAN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将其应用于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伙伴评价测度中。三是完善多元主体合作创新博弈过程研究,提出一种解决利益分配的方法。提出每一次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由合作前的契约达成、合作后的利益分配两个阶段组成。重点在利益分配博弈阶段,构建基于创新增值、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因素的改进Shapley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集群共同基金的利益补偿方案。四是设计一种研究产业集群中创新扩散问题的方法。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集群企业演化网络模型。其次运用改进的SIR病毒传播模型,描述联盟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演化网络扩散过程中企业个体的微观变化。最后使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模拟该过程。
刘畅[3](2020)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教育思想传播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思想是探究教育理论、教育学说以及教育方法的教育学科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指导教育实践的开展,是教育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领域。但当前教育思想研究对过程性的教育思想传播与影响进程的关注较少,且近年来教育思想研究鲜有突破,研究方法单一,难以满足信息化发展数字史料激增,知识膨胀背景下的教育学相关研究运用。在此背景下,需在教育思想研究的研究方法层面思考其进一步发展突破的路径。在参考国内外关于教育思想研究的相关成果基础上,将文献计量方法引入教育思想研究,将其与传统的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探寻教育思想传播与影响特征。选取了在高等教育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冷却”思想在学界的传播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中的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引文着录分析和引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其传播与影响的特征与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该思想传播的特征包括:传播时间方面,在传播初期具有较强波动性的特征,传播后期则呈现较为稳定的传播趋势;传播空间方面的特征,该思想在传播初期主要传播影响教育发展状况相近的国家,之后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以至于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传播影响主题方面特征,发现该教育思想传播扩散的初期,传播的主题较为集中在该思想本身所处的研究领域,随着该教育思想的影响不断扩散,该教育思想的传播也逐渐扩散到其他相关研究领域,同时影响主题也不断丰富;传播进程中探究发现,该教育思想所在文章不同性质的引用,对教育思想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不同,在探究传播与影响情况时应对其引文性质进行分析。本研究以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冷却”思想为例,对教育思想传播特征进行了探索和归纳。同时挖掘了传统历史学研究方法外的有益研究方法,为教育思想研究的持续发展与创新。以及数字史料不断丰富完善背景下,教育思想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突破提供了新思路,以期推进教育思想研究的持续发展。
蔡宏伟[4](2019)在《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已经同世界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中与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合作在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以及科技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鉴于俄罗斯技术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俄技术合作更是黑龙江省整个对外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对于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东南部沿海等发达省市和地区,更好地参与21世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黑龙江省开展对俄技术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说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基础条件优越,俄罗斯整体科技实力雄厚,未来科技潜力巨大,而且双方具有很强的技术互补性。因此,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政府宏观政策和企业自身管理两个层面探讨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归纳为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阻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两类。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强调应培育和发展措施保障系统。
彭秋茹[5](2019)在《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报纸论文,即发表在报纸上的学术性论文,不包括新闻稿件等,最典型的是各大报纸的理论版所刊载的论文。报纸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的特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发表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对于报纸论文这种特殊的、重要的学术成果形式的影响力评价,学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通过研究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对报纸论文影响力进行有效评价,有利于完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对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扩大科研评价对象的范围,促进学术成果多途径多渠道展示与传播,从而改善科研管理生态。本文从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基于引文计量的方法构建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Altmetrics方法设计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策略,接下来基于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最后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对象,对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相关研究的综述。通过对影响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本文整理出同行评议、引文计量、Altmetrics等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数据源和工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发现报纸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影响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较少,关于报纸论文的影响力评价问题亟待解决。(2)报纸论文基本特点的分析。本文对报纸论文进行界定,并详细地从出版和评价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报纸论文的特点。通过比较选择《光明日报》理论版论文作为报纸论文的典型代表,并将报纸论文与同学科的期刊论文从引用、下载和网络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分析。(3)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基于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4)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研究。学术影响力方面,本文讨论了传统引文计量指标和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指标对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构建了由被引次数、他引次数、论文h指数、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加权强度、引用情感加权强度等引文计量指标组成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影响力方面,针对中文数据的环境下Altmetrics本地化的问题,本文从基于搜索引擎获取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分析网站信息确定评价指标数据源、计算和分析Altmetrics评价指标值等方面来构建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5)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评价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操作流程和步骤,通过分析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验证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旨在构建融合引文计量和Altmetr 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解决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针对报纸论文这一特殊学术成果类型,本文充分考虑了报纸论文在学术讨论和社会传播方面发挥的双重作用,形成了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补充的综合性影响力评价框架,拓展了影响力评价的研究主体,弥补了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研究的缺陷,丰富了学术成果评价的理论体系。(2)本文提出了包含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指标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完整的融合引文计量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在引文计量方面,本文运用全文本分析方法,将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等要素引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补充传统引文计量指标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要素的指标值计算方案,改善了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在Altmetrics方面,本文提出了 Altmetr ics指标用于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本地化解决方案,挖掘了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源,构建了适用于中文报纸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值计算方法。(3)本文基于逼近理想点(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方法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合成方案,通过计算报纸论文与理想样本在指标数值和分布上的相对贴合程度来进行比较和排序,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数据差异的问题,为科研管理部门开展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操作方案。
魏思阳[6](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多元化、多融合的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并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各行各业都可以实现其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当前,“互联网+”思维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愈发显现,使其进入了发展的转型期,对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来说,“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和推动至关重要。近年来,依靠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诸多瓶颈。作为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文化产业通过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和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适合其创新发展的道路,必将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本论文从“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概念以及产业融合模式等基础理论入手,结合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引用相关数据图表,对近几年哈尔滨市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最后结合“互联网+”技术特征,提出了哈尔滨市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模式、对策和保障性措施。
谭凤珍[7](2018)在《《出版发行研究》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出版发行研究》期刊是一本反映出版研究前沿观点、出版科研重大成果的期刊,也是总结出版工作中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出版学理论研究的专业学术性和资料性期刊,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占重要地位,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媒介载体,对文化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期刊在特定领域内传播知识和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是广大相关行业的学者既实用又有效的学习工具。本论文以《出版发行研究》创刊后30年的期刊发展为本,对期刊年度出版概况、学术热点动态、作者队伍、编辑队伍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版发行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办刊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统计结果,得出期刊更好发展的对策,拓展、充实期刊学研究的深度。本次研究本身也能为科研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出版实践。
刘战雄[8](2017)在《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正处在转折点上。当前我们不只面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两极分化等严峻挑战,更面临转基因、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合成生物等高新科技所带来的巨大风险。鉴于已有理论对此应对乏力,西方学界提出了“负责任创新”,并迅速成为创新哲学、责任伦理和科技与社会等领域的前沿主题,但目前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和实现框架不完备的问题。本研究在“全责任”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负责任创新概念及其实现框架的重构尝试回答:何为负责任创新?负责任创新何以可能?与伦理型创新、技术评估、可持续发展、全面创新、技术解决、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亲族性概念的系统比较表明,负责任创新中的责任超越了其他概念所分别代表的伦理责任、未来责任、生态责任、创新责任、技术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一种全责任。所以,负责任创新本质上是全责任创新。全责任是指,面对责任对象,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责任共同体应该在其可达范围内积极、共同地履行或承担全部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孕生和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为全责任提供了现实基础,历史合力论、关系理性和集体责任、共担责任、合作责任与共同责任等则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全责任呈现的乌托邦精神是其超越现实、引领实践的持久动力之所在。而全责任创新则是指,一种创新共同体以尊重和维护人的权利、增进人类福祉为价值旨归,以积极履行、承担全责任为方法论特征的创新评价、创新认识和创新实践。全责任创新可分为准全责任创新、初级全责任创新、基本全责任创新、优质全责任创新和完美全责任创新等五个层级,并具有远距性、整体性、总体性和公正性四大特征,基于公正原则和风险可接受原则的“孔子改进”可作为其判定标准。全责任创新的实现可理解为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国家地区与行业门类等语境以及结构、规模、布局和时序等关系当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责任共同体在目的性和工具性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依照遵纪守法、无害于人、相互尊重、契合价值、对症问题、匹配能力和适度创新等全责任原则,通过参与、预测、反思和关怀等全责任行为,作用于价值客体,进而对责任对象负责。但全责任创新的实现面临三大困境,分别是表现为主体性霸权和溺爱式关怀的责任过度,由客观规律制约、外在条件限制、人自身的有限性、道德运气和创新的实验性等造成的责任有限,以及容易诱发责任推诿、损害责任公正的多手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增强责任认同、提升角色能力、优化社会制度等进行责任协调,以防止全责任创新实现中的地方中心主义、过度创新、创新观狭隘和责任分配不清等问题。本研究有利于澄清负责任创新作为全责任创新的具体意涵,建构其实现进路,推进相关研究进展,并为加强科技创新伦理教育,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实现人类发展方式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班宁宁[9](2017)在《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花木产业集聚区是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的一种新类型,也是现代花木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的阶段,面临着深度转型提升的挑战。然而,我国目前关于花木产业集聚区的研究成果非常少,以规划角度进行的研究更为罕见,本文则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研究,试图在此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规划策略指导花木产业集聚区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实践。本文认为花木产业集聚区是承载花木产业发展的复杂综合体,要想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应以促进片区发展的综合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案例等分析总结出花木产业集聚区空间集聚性、产业竞合性、资源观赏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的四大特征,并对应地研究了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在产业、空间、旅游和生态方面的问题。同时,本文从花木产业和集群式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适用于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总体策略,即以合理空间为载体,将产业集聚、旅游带动和生态保护三篇文章一起做,从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以空间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是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重要基础;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是其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新增长是其重要的发展新路径;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提出的底线式的保护保障。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作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产业集聚区,具有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的典型特征和问题,本文系统地对其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以空间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体系、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缔造现代产业体系、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完善旅游游憩体系和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构建片区生态体系的策略,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提供相应的规划策略实践参考。
钱志刚[10](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二、盛博公司开辟与院校合作的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博公司开辟与院校合作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2)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3 集群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集群环境”的概念 |
2.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类别 |
2.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创新扩散理论 |
2.2.5 复杂网络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机理分析 |
3.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研究基础 |
3.1.1 特征和功能 |
3.1.2 构成要素 |
3.1.3 协同类型 |
3.2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结构和内涵解释 |
3.2.1 系统结构 |
3.2.2 内涵解释 |
3.3 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相互作用机理 |
3.4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及其对创新协同影响 |
3.4.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分析 |
3.4.2 风险对产学研之间创新协同的影响分析 |
3.5 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伙伴选择 |
4.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必要性分析 |
4.2 伙伴选择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4.3.2 测度方法选择 |
4.4 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伙伴选择测度模型构建 |
4.4.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 |
4.4.2 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4.5 实证分析 |
4.5.1 评价指标测度表设计 |
4.5.2 原始数据获取与处理 |
4.5.3 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分析 |
5.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概念解析 |
5.2 两阶段博弈特点分析 |
5.3 竞合博弈阶段建模及分析 |
5.3.1 博弈模型构建 |
5.3.2 契约达成条件分析 |
5.4 分配博弈阶段建模及分析 |
5.4.1 基本Shapley值分配模型 |
5.4.2 改进的Shapley值分配模型设计 |
5.4.3 案例计算及分析 |
5.4.4 集群共同基金补偿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仿真研究 |
6.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的含义 |
6.2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思想 |
6.3 病毒传播模型和复杂网络建模的适用性分析 |
6.3.1 病毒传播模型适用性分析 |
6.3.2 复杂网络建模适用性分析 |
6.4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 |
6.4.1 集群企业演化网络建模 |
6.4.2 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 |
6.5 仿真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管理启示 |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集群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教育思想传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概述 |
1.2.2 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概述 |
1.2.3 文献计量方法的多学科应用概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
2 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2.1 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分析 |
2.2 文献计量方法研究教育思想的可行性分析 |
2.2.1 词频分析法在教育思想主题研究中应用 |
2.2.2 共词分析法在教育思想主题研究中应用 |
2.2.3 引文分析法在教育思想影响与传播历程研究中应用 |
2.3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教育思想研究理论模型的建构 |
2.3.1 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应用的理论模型 |
2.3.2 引文分析法应用的理论模型 |
2.4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的选取 |
2.4.1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的选取依据 |
2.4.2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数据来源及处理 |
3 教育思想传播的主题研究 |
3.1 基于引用内容的教育思想主题共词分析 |
3.1.1 数据来源和共词抽取 |
3.1.2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传播主题演变分析 |
3.1.3 高等教育“冷却”主题词共现的可视化呈现 |
3.2 基于词频分析的教育思想传播主题研究 |
3.2.1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引文关键词的提取与处理 |
3.2.2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传播主题分析 |
3.3 小结 |
4 教育思想影响与传播的扩散进程研究 |
4.1 宏观层面的教育思想传播特征探究 |
4.1.1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影响的时间延续分析 |
4.1.2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空间传播分析 |
4.1.3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的期刊影响分析 |
4.1.4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的学科领域影响分析 |
4.2 .微观层面的教育思想影响与传播研究 |
4.2.1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的引用内容分性质分析 |
4.2.2 高等教育“冷却”思想的引用功能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 |
2.1.1 基本状况 |
2.1.2 特点 |
2.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宏观政策原因 |
2.3.2 企业自身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有利因素 |
3.1.1 政策促进 |
3.1.2 技术互补 |
3.1.3 人才优势 |
3.1.4 地缘因素 |
3.1.5 历史渊源 |
3.2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不利因素 |
3.2.1 双方因素 |
3.2.2 中方因素 |
3.2.3 俄方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对策 |
4.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4.1.1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 |
4.1.2 完善政府服务功能营造对俄技术合作良好环境 |
4.1.3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4.1.4 推进对俄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战略 |
4.1.5 构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优势产业集群 |
4.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措施保障系统 |
4.2.1 培育和做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主体分系统 |
4.2.2 拓展和做大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分系统 |
4.2.3 疏通和加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大通道建设分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力及影响力评价 |
2.2 影响力评价方法 |
2.2.1 同行评议 |
2.2.2 引文计量 |
2.2.3 Altmetrics |
2.2.4 多指标综合评价 |
2.3 影响力评价对象 |
2.4 报纸论文及其影响力评价 |
2.4.1 报纸论文 |
2.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 |
2.5 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纸论文的特点分析 |
3.1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1 报纸论文的界定 |
3.1.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性分析 |
3.2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1 报纸论文测评对象的选择 |
3.2.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 |
4.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1.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性 |
4.1.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
4.1.3 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 |
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基本框架 |
4.2.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决策模型选择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基于变异系数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4 基于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合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
5.1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传统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2 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和计算 |
5.2.1 传统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2 全文本分析法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 |
6.1 Altmetrics指标对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 |
6.1.1 Altmetrics常见评价指标及数据获取方式 |
6.1.2 Altmetrics评价指标对报纸论文的适用性 |
6.2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采集 |
6.2.2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来源分析 |
6.2.3 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设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实证对象数据获取 |
7.2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标准化处理 |
7.2.1 实证对象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2 实证对象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7.2.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7.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
7.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局限性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6)“互联网+”背景下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文化产业概念界定 |
2.2 “互联网+”概念界定 |
2.2.1 “互联网+”的起源 |
2.2.2 “互联网+”的定义 |
2.3 产业融合模式 |
2.3.1 延伸型产业融合模式 |
2.3.2 重组型产业融合模式 |
2.3.3 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 |
2.4 “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阐释 |
2.4.1 互联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影响 |
2.4.2 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机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与哈尔滨市文化产业融合现状 |
3.1 哈尔滨市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
3.1.1 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良好 |
3.1.2 哈尔滨市文化产业暴露出的问题 |
3.2 哈尔滨市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依赖传统思想导致产业融合起步局限 |
3.2.2 应用于文化产业的核心科技开发不够 |
3.2.3 文化产业规模小人才少限制了产业融合 |
3.2.4 互联网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程度不强 |
3.2.5 文化金融发展滞后抑制产业融合 |
3.3 “互联网+”和哈尔滨市文化产业融合PEST分析 |
3.3.1 政策环境分析 |
3.3.2 社会环境分析 |
3.3.3 经济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哈尔滨市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3.4.1 “互联网+”可催生出更多的创新 |
3.4.2 产业融合成为主流 |
3.4.3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主旨 |
3.4.4 生产方式的创新变革 |
3.4.5 进一步扩展融资渠道 |
3.4.6 准确把握政策时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 |
4.1.1 英国: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相融合 |
4.1.2 国外“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其他案例 |
4.2 国内“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 |
4.2.1 江苏省盐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模式 |
4.2.2 国内“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其他案例 |
4.3 经验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 |
5.1 哈尔滨市文化产业融合模式适用性分析 |
5.1.1 延伸型产业融合 |
5.1.2 重组型产业融合 |
5.1.3 渗透型产业融合 |
5.2 哈尔滨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
5.2.1 降低传统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 |
5.2.2 研发文化核心科技 |
5.2.3 培养互联网+文化相关人才 |
5.2.4 提升哈尔滨市技术与文化互动水平 |
5.2.5 与全国TMT投融资机构提高关联性 |
5.3 哈尔滨市文化产业融合的保障性措施 |
5.3.1 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政策上的保障 |
5.3.2 发挥企业在文化产业中的组织保障 |
5.3.3 提高人员吸纳水平以形成人员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7)《出版发行研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必要性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发展情况 |
2.1 期刊创刊背景 |
2.2 期刊创刊后30年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年度出版概况 |
3.1 期刊年度载文量 |
3.2 期刊栏目发展情况 |
3.3 期刊30年发展概况分析 |
第四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学术热点动态 |
4.1 期刊文献主题分布 |
4.2 期刊文献的学科分布 |
4.3 期刊30年学术热点动态分析 |
第五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作者队伍 |
5.1 作者单位分布 |
5.2 作者的地域分布 |
5.3 作者合着情况 |
5.4 核心作者 |
5.5 期刊30年作者队伍分析 |
第六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编辑队伍 |
6.1 期刊 1992~1995 年编辑队伍 |
6.2 期刊 1996~2005 年编辑队伍 |
6.3 期刊 2006~2015 年编辑队伍 |
6.4 期刊30年编辑队伍分析 |
第七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个性分析 |
7.1 期刊发展中的特色 |
7.2 期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八章 《出版发行研究》的发展展望 |
8.1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
8.2 期刊规范化 |
8.3 顺应时代融合发展 |
8.4 提高国际影响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技术路线 |
二、基本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责任的缘起 |
第一节 亲族性概念辨析 |
一、伦理型创新和伦理审查的伦理责任蕴意 |
二、建构性技术评估和实时技术评估的未来责任蕴意 |
三、可持续发展、生态创新和生态技术的生态责任蕴意 |
四、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全面创新和节约式创新的创新责任蕴意 |
五、技术解决、劝导型技术、道德物化、价值敏感性设计和价值设计的技术责任蕴意 |
六、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投资、公益创业、社会创新和包容性创新的社会责任蕴意 |
第二节 负责任创新对亲族性概念的超越 |
一、负责任创新对伦理责任的超越 |
二、负责任创新对未来责任的超越 |
三、负责任创新对生态责任的超越 |
四、负责任创新对创新责任的超越 |
五、负责任创新对技术责任的超越 |
六、负责任创新对社会责任的超越 |
第二章 全责任的概念建构 |
第一节 全责任的现实基础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 |
第二节 全责任的思想基础 |
一、历史合力论 |
二、关系理性 |
三、集体责任、共担责任、合作责任与共同责任 |
第三节 全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全责任的概念溯源 |
二、全责任的基本内涵 |
第四节 全责任的构成 |
一、全责任主体与全责任对象 |
二、全责任类型 |
三、全责任时空 |
四、全责任的乌托邦精神及其意义 |
第三章 负责任创新重构:全责任创新 |
第一节 已有负责任创新概念的不足 |
一、概念界定不清晰 |
二、实现框架不完备 |
第二节 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全责任创新 |
一、关于创新的已有研究 |
二、全责任创新概念解析 |
三、全责任创新基本层级 |
四、全责任创新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全责任创新的思想来源与判定标准 |
一、全责任创新的思想来源 |
二、全责任创新的判定标准 |
第四节 全责任创新对负责任创新的超越 |
一、对负责任创新“概念模糊”的超越 |
二、对负责任创新“西方偏向”的超越 |
三、对负责任创新“创新观偏狭”的超越 |
第四章 全责任创新的实现建构 |
第一节 全责任创新实现模型 |
第二节 价值理念与价值客体 |
一、目的性价值理念 |
二、工具性价值理念 |
三、价值客体 |
第三节 全责任创新原则 |
一、遵纪守法 |
二、无害于人 |
三、相互尊重 |
四、契合价值 |
五、对症问题 |
六、匹配能力 |
七、适度原则 |
第四节 全责任创新行为 |
一、参与 |
二、预测 |
三、反思 |
四、关怀 |
第五节 全责任创新的语境与关系 |
一、语境性要素 |
二、关系性要素 |
第五章 全责任创新的实现困境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责任过度 |
一、责任过度内涵析义 |
二、责任过度的表现 |
三、责任过度对全责任创新实现的启示 |
第二节 责任有限 |
一、责任有限内涵释义 |
二、责任有限原因探究 |
三、责任有限对全责任创新实现的启示 |
第三节 多手问题 |
一、多手问题概念释析 |
二、多手问题的危害 |
三、多手问题对全责任创新实现的启示 |
第四节 责任协调 |
一、社会角色 |
二、增强角色认同 |
三、提升角色能力 |
四、优化社会制度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术成果清单 |
后记与感恩 |
(9)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产业集聚区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
1.1.2. 花木产业前景广阔,发展优势较大 |
1.1.3. 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面临深度转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基础研究 |
2.1.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产业集聚区 |
2.1.2. 花卉、苗木与花木 |
2.1.3. 花木产业与花木产业集聚区 |
2.2.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农业产业集聚区理论进展 |
2.2.2. 花木产业理论进展 |
2.2.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理论进展 |
2.2.4. 理论研究评述 |
2.3. 现代都市农业理论 |
2.4. 产业集聚相关经典理论及模型 |
2.4.1. 马歇尔集聚和外部经济理论 |
2.4.2.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和钻石模型 |
2.4.3. 区位商法 |
2.4.4. 空间基尼系数法 |
2.4.5. 经典理论、模型评述 |
2.5.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5.1. 福建漳浦“百里花卉走廊” |
2.5.2. 江苏常州花木产业集聚区 |
2.5.3. 山东青州花木产业集聚区 |
2.5.4. 成都三圣花乡“五朵金花” |
2.5.5. 荷兰的花卉产业集聚区 |
2.5.6. 实践案例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
3.1. 花木产业集聚区主要特征 |
3.1.1. 空间上的空间集聚性 |
3.1.2. 产业上的产业竞合性 |
3.1.3. 资源上的观赏游览性 |
3.1.4. 生态上的生态敏感性 |
3.2. 花木产业集聚区主要问题 |
3.2.1. 花木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主要问题 |
3.2.2. 花木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
3.2.3. 花木产业集聚区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
3.2.4. 花木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主要问题 |
3.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特殊性 |
3.3.1. 针对花木产业的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 |
3.3.2. 遵循集群式发展的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 |
3.4.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总体策略 |
3.5. 空间策略:以空间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
3.5.1. 空间结构 |
3.5.2. 功能分区 |
3.5.3. 交通系统 |
3.6.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 |
3.6.1. 产业总体布局 |
3.6.2. 以核心主导模式发展花木运销 |
3.6.3. 以集约化种植模式提升花木生产 |
3.6.4. 以多元化延伸模式促进花木深加工 |
3.7. 旅游策略: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新增长 |
3.7.1 “花木+”旅游发展模式 |
3.7.2. 花木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
3.7.3. 花木绿道带动景区串联发展 |
3.8. 生态策略: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 |
3.9. 本章小结 |
4. 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现状研究 |
4.1. 规划区概况 |
4.2.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集聚度测算 |
4.3.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历程 |
4.3.1.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特征 |
4.3.2.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历程 |
4.4. 规划区层面发展现状分析 |
4.4.1. 用地现状分析 |
4.4.2. 产业现状分析 |
4.4.3. 交通现状分析 |
4.4.4. 旅游现状分析 |
4.4.5. 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 |
5.1. 规划目标和定位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定位 |
5.2. 空间策略:以空间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体系 |
5.2.1. 构建“点线面”复合空间结构体系 |
5.2.2. 合理布局功能片区 |
5.2.3. 优化内外路网结构 |
5.3.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缔造现代产业体系 |
5.3.1. 布局: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
5.3.2. 运销: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
5.3.3. 生产:打造重点生产基地 |
5.3.4. 加工:延伸花木产业链条 |
5.4. 旅游策略: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完善旅游游憩体系 |
5.4.1. 三产融合发展 |
5.4.2. 打造环状旅游线路 |
5.4.3. 丰富花木旅游发展模式 |
5.4.4. 完善服务设施 |
5.5. 生态策略: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构建片区生态体系 |
5.5.1. 林地资源保护 |
5.5.2. 水系资源保护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方向及反思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目的 |
二、概念界定 |
(一) 地方大学 |
(二) 社会服务 |
(三) 社会服务能力 |
(四) 转型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
一、价值取向 |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
致谢 |
四、盛博公司开辟与院校合作的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D]. 蔡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D]. 李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教育思想传播特征研究[D]. 刘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蔡宏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D]. 彭秋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互联网+”背景下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D]. 魏思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出版发行研究》发展研究[D]. 谭凤珍. 北京印刷学院, 2018(04)
- [8]基于全责任的负责任创新研究[D]. 刘战雄. 东南大学, 2017(12)
- [9]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D]. 班宁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