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值得信赖的朋友(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21)在《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带动,互联网保险作为对传统保险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高速增长。在互联网技术及保险科技的赋能下,已逐渐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互联网保险相较于传统保险,具有效率性、便利性、经济性、交互性及创新性的优势。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保险的各方参与主体都深刻认识到发展互联网保险势在必行,保险机构均在积极加速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布局与发展。但从历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数据来看我国互联网保险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最高仍未突破10%,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下,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需求、偏好和感受,通过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保险向纵深发展,这已成为当下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保险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接受,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本研究围绕“消费者怎么能更好的接受互联网保险”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去揭示此中作用机制的“黑盒”。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逐步探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互联网保险情境下,除了原有的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外,是否还存在新的未知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接受?(2)是否存在新的中介变量,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存在影响?(3)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何构建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内在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为了解决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在对互联网保险和技术接受理论等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保险接受进行探索性研究,提炼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中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理论框架。(2)探讨关键因素定义及相互之间影响关系,在UTAUT模型基础上,构建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3)针对研究变量明确测量方法,开发调查问卷,展开大规模调研,收集数据进行分析。(4)实证检验互联网保险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验证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与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揭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作用机制。(5)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启示。经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结论:(1)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均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努力期望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的影响不显着。促成因素、信任和行为意图都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和使用行为。(2)感知风险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互联网保险研究情境,拓展了UTAUT模型在消费者视角下的技术接受研究,分析和揭示了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关键组成因素,构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黑盒”。(2)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并引入互联网保险情境下新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拓展了UTAUT模型的影响因素。(3)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引入感知风险作为新的中介,通过实证检验了其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拓展了UTAUT模型的中介作用关系。(4)提出并验证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探讨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进一步对UTAUT模型做了有益拓展。
林佳[2](2021)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手法、世界观、思维方式、叙事类型对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因其丰富、独特的叙事方式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叙事类型。本文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主要理论视角,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及其拓展形态的代表作品的叙事学解析,提炼并分析了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叙事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类型学的角度,建构魔幻叙事学的大致构想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是论题展开的准备,首先梳理了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历史语境和涵义。界定了本文所论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魔幻叙事”的基本内涵并对此做了具体说明。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绘画风格”、“艺术倾向”、“人生观与世界观”、“叙事风格”、“叙事类型”和“对现实的态度”等涵义的变化和重叠,所以首先界定了本文所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指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魔幻叙事”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典型文本的一种叙事类型。本章结合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原始思维和现代视野双重观念并置的前提,从叙事学的角度,概括了魔幻叙事的“故事”(story)与“话语”(discourse)和“素材”(fabula)三方面的主要特质及其互动模式,并以此为标准,提炼出魔幻叙事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魔幻叙事的两种典型拓展形态:魔幻叙事空集和魔幻叙事游戏。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题的展开部分。第二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一种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本章结合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Pedro Paramo)和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ángel Asturias)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or presidente)论析了魔幻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幽灵叙事”和多重故事及其构建的“多重时空体”,并具体阐释了在多重时空体中的人物信息组、事件、历史叙事和真相故事之间的对话形态。其中着重论析了死者人物信息组、历史叙事和素材故事之间的对话及其叙事功能。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二种基本类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本章结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论析了魔幻叙事中的叙述主体(叙述者、聚焦者、人物、隐含作者)之间的复杂冲突。这种冲突在魔幻叙事中以叙述主体的转换、行动元的双向图式、可靠与不可靠叙事的游移,以及空间、场所的悖论性涵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第四章结合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nor presidente)、《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劳拉·埃斯基韦尔(Laura Esquivel)小说《恰似水之与巧克力》(Como Agua para Chocolate),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的小说《幽灵之家》(la casa de los espirtus)和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论析了魔幻话语元素如碎片、虚构时空等构成的隐形叙述层完成的、对集体和个体记忆双重意义上的“重构”和“修复”。第五章是论题具体延伸部分,论析了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本身边界的相对确定性,参照第一章对“魔幻叙事”特征的界定,将因拓展了“魔幻”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含义、但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内在关联的创作纳入论题,以保证论题的完整性。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和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的短篇小说代表了这种创作倾向:用叙事描摹在现实中不可见不可感、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世界。描摹这个世界体现了魔幻叙事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以分形的故事建构运动与“敞开”的叙事空集;以循环往复的事件性展现叙事空集中故事的迭代与真理的递归;以分裂的叙事声音制造各叙事主体之间,及其与它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表达主体空缺的实质并编织无限性的叙事游戏。这类魔幻叙事通过特殊的故事形式表现对宇宙模型、叙事及存在等本体性思考,彰显魔幻叙事的哲理性特质。结语部分是论题的理论提升。在提炼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和拓展形态并分析它们叙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的学科语境和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从类型学的角度,构建以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的叙事理论,并说明此构想的意义和魔幻叙事学的基本框架。
杨丽丽[3](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张晋[4](2020)在《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提优增质”,聚焦质量成为促进儿童发展,适应国家教育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诉求。自幼儿入园后,教师成为儿童发展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他人,教师与家长间相互作用构成儿童发展的中间系统。其中,亲师关系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构成,是制约中间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素。然而,在实践层面中,亲师间缺乏有效互信的合作关系。家长往往以“赤字视角”(deficit lens)被看待,众多家庭优秀的文化资源、生活经验被忽视,家庭位于决策边缘,扮演着“听众”角色,近些年,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亲师信任危机;新任教师认为与家长相处是职业初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熟手教师则把家长工作问题视作为工作不满的主要来源之一。关系质量为评定亲师关系,建立有效亲师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视域借鉴。自上世纪末,关系营销学领域兴起对关系质量的研究热潮后,关系质量逐步在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形成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教育学,尤其是学前教育学领域中,关于关系质量的研究屈指可数。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可为空间。那么,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如何理解与评定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实然层面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发展如何?哪些因素影响着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其作用机理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与保障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本研究借鉴管理学、社会学研究成果,遵循实然与应然的逻辑理路,运用混合研究范式,并用建构主义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来对亲师关系质量进行探究与验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第一,探寻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本真。这一部分主要是解决如何理解与评定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问题。通过理论演绎与经验归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初步建构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模型。理论演绎借助文献法,通过对已有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汲取学理养分。经验归纳通过对22名幼儿园教师、管理者与家长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出亲师关系质量的结构、影响因素与影响结果。从而,建构出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TCS模型,亲师关系质量结构包括信任(trust)、承诺(commitment)与满意度(satisfaction),影响因素包括效能感知、信息对称、相似性与共情能力等,影响结果包括关系持续愿望、沟通效率、口碑传播与问题解决方式。第二,考察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实然状态。围绕TCS模型,自编家长版与教师版《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问卷》,分别在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广东省范围选取2120名家长、1349名教师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纸质问卷收集数据。结果发现,家长与教师亲师关系质量总体平均值均高于临界值3.00,这表明调研范围内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家长与教师亲师关系质量在园所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并且随着园所等级越高,家长与教师亲师关系质量水平越高。家长与教师亲师关系质量在园所性质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公、民办园亲师关系质量水平接近。家长与教师关系质量在年龄班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各个年龄班亲师关系质量水平接近。家长与教师亲师关系质量在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并且伴随着学历的提升,亲师关系质量呈现出小幅度下降。家长与教师亲师关系质量在收入水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亲师关系质量并未因收入而存在差异。第三,验证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借助《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问卷》,分别在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广东省范围选取2120名家长、1349名教师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纸质问卷收集数据。结果发现,家长信任倾向、家长信息对称水平、相似水平与亲师关系质量的相关性达到中等程度正相关,家长对教师效能感知、家长共情能力与亲师关系质量的相关性达到高度正相关,且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家长信任倾向、家长对教师效能感知、信息对称、相似性以及家长共情能力是问题解决方式与口碑效应的正向预测因子。当在影响因素与问题解决方式以及口碑效应关系中,加入家长关系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后,家长关系质量未对家长对教师效能感知、家长共情能力与问题解决方式产生中介效应,对家长信任倾向、相似性与信息对称产生显着的中介效应,家长信任倾向、相似性与信息对称通过家长关系质量对问题解决方式产生更显着的影响。家长信任倾向、家长对教师效能感知、相似性、信息对称与家长共情能力对口碑效应的间接效应值变大,并且均达到显着性水平。据此判断,家长亲师关系质量对影响因素与口碑效应关系的中介效应明显,影响因素通过家长关系质量将更加显着地影响口碑效应。教师信任倾向、相似性与亲师关系质量的相关性达到中等程度正相关,教师对家长效能感、信息对称水平、共情能力、工作成就感以及幼儿园组织氛围与亲师关系质量的相关性达到高度正相关,且均达到显着性水平。教师信任倾向、教师对家长效能感知、信息对称、相似性、教师共情能力、教师工作成就感、组织氛围是关系持续愿望与沟通效率的正向预测因子。当在影响因素与关系持续愿望以及沟通效率关系中加入关系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后,教师信任倾向、教师对家长效能感知、信息对称、相似性、教师共情能力、工作成就感以及幼儿园组织氛围对关系持续愿望与沟通效率的间接效应值变大,并且均达到显着性水平。据此判断,教师亲师关系质量对影响因素与关系持续愿望及沟通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明显,影响因素通过关系质量将更为显着地影响关系持续愿望与沟通效率。第四,优化与保障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基于实证调研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与保障亲师关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应树立双边性、公平性、动态性与增值性的关系理念,从营造和谐的幼儿园组织氛围、构建透明对称的信息共享机制、建构亲师关系冲突解决机制以及聚焦教师家园沟通能力发展入手优化与保障亲师关系质量。综上所述,本研究聚焦亲师关系,借鉴关系质量这一视域,为科学评定有效亲师关系提供重要启示。运用混合研究范式,将建构主义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相结合,发现并验证亲师关系质量模型,掌握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发展状态。基于实证研究结论,从发展理念与具体操作路径的角度提出亲师关系质量优化建议。
任旭莉[5](2020)在《基于S-O-R理论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人们不仅能及时地获取信息,还常常在浏览信息或个性化推荐中发现一些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就是信息偶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其碎片化及超链接化的信息组织方式、高度密集的信息资源,加上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日益增大,极大的提高了移动信息偶遇的频率,信息偶遇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并对人们生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偶遇可以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重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创新。然而,由于用户在网络中常常收到重复化、同质化的无价值信息,造成“伪信息偶遇”,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息茧房”效应,同时也导致用户产生焦虑情绪,引发信息规避现象。探究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提高信息偶遇效率,弱化“信息茧房”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以往移动信息偶遇方向论文的梳理,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文献将移动信息偶遇与外界因素直接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用户心理变化及影响要素间作用机制,移动信息偶遇实质上是个体接收到外部刺激后经由一定心理变化转变而成的信息获取行为,各个影响关系之间可能具有相关关系;S-O-R理论提出,个体的行为是外部刺激的作用结果,多位学者基于S-O-R理论进行了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证明其对于信息行为的研究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本文以新的理论视角“S-O-R理论”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偶遇行为,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影响因素模型,并引入性别作为调节因素探究不同性别用户在移动信息偶遇中的差异。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提取影响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因素(信源可靠性、信息新颖性、信息相似性、信息可信性)及环境因素(主观规范、资源可用性)对于移动信息偶遇的影响;情感反应(积极情感)及认知反应(感知有用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笔者参考其他学者的成熟量表,设计了本文的调查问卷,面向网络使用频率较高的用户发放了 452份问卷,有效问卷398份,采用SPSS及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模型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信源可靠性、信息新颖性、信息可靠性、信息相似性、主观规范、资源可用性等6个因素正向影响移动信息偶遇行为,积极情感和感知有用性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主观规范、信源可信性两个变量对于移动信息偶遇的影响在不同性别的用户中存在差异。本文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移动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基于本文的结论,针对移动信息偶遇涉及到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发布者及接收者分别提出了建议,以提高用户的信息偶遇效率,削弱“信息茧房”效应。
续晶晶[6](2020)在《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服务领域中,与顾客维持信任与忠诚的关系被认为是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同样属于服务行业的图书馆,也应当认识到这一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图书馆目前正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服务环境之中,用户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足够规模信任和忠诚的用户,才能立足于市场,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然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笔者发现有关于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及忠诚的研究成果较少,大多为理论方面的论述,缺少数据方面的评价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整理出用户信任与用户忠诚的概念及维度,构建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及用户忠诚评价量表,为测量图书馆用户信任度与忠诚度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探讨图书馆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的影响关系,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以高校图书馆的使用者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19.0和AMOS17.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知,本研究中构建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及忠诚量表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量表,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影响的理论模型也通过实证检验,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与路径系数为高校图书馆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研究结果包括: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量表包括能力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三个维度,17个测量项目,高校图书馆用户忠诚量表包括4个测量项目,均通过了实证。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与用户忠诚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用户信任的不同维度对用户忠诚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情感信任维度对用户忠诚的影响最大,能力信任维度次之。因此图书馆在今后的改进工作中应当重点关注能力信任,从各个项目中着手改进,提高图书馆用户的信任度与忠诚度。
迪恩·孔茨,姜焕文[7](2020)在《无声的角落》文中认为有的人真正脱离了网络,任何技术都探测不到他们的行踪,然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弋于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这样的人可以说就处在"无声的角落"。第一部教我战栗1清凉的黑夜里,简·霍克醒了。有一阵子,她记不起自己睡在哪里。她只记得自己像惯常一样,睡在大号或是特大号双人床上,手枪放在另一只
邢千里[8](2020)在《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同样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责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虽然取得了突出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民对供给的文化活动和服务普遍满意度不高等。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反映在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中,广大农民群体在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视野的不断扩张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单纯“以量取胜”的既有公共文化供给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在已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现状下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能动性,找准“高质量”发展的破题关键,加快转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将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放在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之上。本文在SERVQUAL模型基础上,根据已有相关文献和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特征,初步构建了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预调研的形式和正式调研回收的数据,运用SPSS25.0和Amos21.0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第二,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综合得分,得出总体服务质量评价;第三,运用IPA修正分析方法分析对服务质量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为提升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希望通过对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评价,推动其质量的提升,带动甘肃公共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使人们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胡慧[9](2020)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用户购买决策研究 ——以“大众点评”为例》文中认为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力图追求更好的消费体验,对产品和服务都提出新要求。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消费升级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的本质特征。Web2.0网络环境的特点是互动共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消费体验,各类点评网站应运而生。第三方点评网站是一个汇聚、整合大众群体消费体验的传播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为他人提供信息。目前以“第三方点评网站”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有限,无论是实际运用还是理论研究,第三方点评网站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平台上的信息对人们的购买决策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消费升级为背景,选取“大众点评”作为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代表,以“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用户购买决策研究”为题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用户价值接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消费升级背景和大众点评的特征,加入感知质量、隐私披露风险、主观规范三个变量,构建了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用户购买决策影响因素模型。其次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一手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用户对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质量和主观规范正向显着影响用户的感知价值,隐私披露风险负向显着影响感知价值,用户对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主观规范、感知价值正向显着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隐私披露风险负向显着影响购买决策。其中感知娱乐性、隐私披露风险和主观规范通过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对购买决策产生间接影响。最后运用传播学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原因。根据实证结论,结合消费升级相关理论,对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运营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平台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关注个性化,提升平台趣味性;强化产品品质,迎合品牌升级;重视情感化诉求,提升用户体验感;注重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积极打造社交消费生态圈。
吴迪[10](2020)在《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梦想。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休闲参与的态度、行为和满意程度等折射了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作为促进个体健康认知和行为、充实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感知,城市融合诠释了外来人口对工作城市、生活环境的文化、习惯、情感等方面的内聚性。探讨城市融合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联系,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幸福感、城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综合城市融合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休闲限制理论等理论、观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以上海市110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13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获得核心现象问题的数据支撑,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融合→体育休闲参与”的机制模型,揭示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处于中等水平;城市融合在性别、婚姻状况方面具有一致性特征;在社会层次、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作年限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社会层次、技术等级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城市认同、社会接纳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和城市认同水平越高。2.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和参与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体育休闲参与行为处于中低水平。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性别差异显着,男性比女性更为积极;社会层次越高或者技术等级越高,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越积极;文化程度越高,参与态度(包括“行为认同”“认知态度”和“价值认同”)、参与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情况”和“体育消费行为”)水平越高:工作年限越长,体育休闲的参与行为水平越高。3.对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参与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休闲的参与态度是激发参与行为的前导思维,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的满意度水平;尽管城市融合未能直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激发参与态度来促进参与行为,实现间接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目的。个案研究发现,日月光集团以“社会—企业—家庭—社团”联合共建的模式,通过多元合作机制、参与助推机制、文化治理机制,充分吸收社会资源,打通企业、社团与社会的合作路径,以体育项目宣传、体育技能培训,结合多元化的体育赛事、节事等活动推进企业员工的体育参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结合理论分析证实了企业可以通过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促进体育休闲参与。并且,结合个案分析,提出了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企业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体育社团,以群体融合的方式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水平;通过建立家庭共同参与的助推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通过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联动机制,打造员工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4.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在物质、制度、文化、行动等现实条件上还存在不足,仍然缺乏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推动力的共同参与。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经济融合、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城市认同等城市融合水平,整合社会、城市、企业、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合力,共同构筑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才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必由之路。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如下策略:(1)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2)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3)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4)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二、图书馆——值得信赖的朋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值得信赖的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互联网保险 |
2.1.1 互联网保险内涵 |
2.1.2 保险科技研究 |
2.1.3 互联网保险研究 |
2.2 技术接受理论 |
2.2.1 技术接受理论发展 |
2.2.2 个体接受与组织接受理论 |
2.2.3 个体经典理论模型 |
2.3 互联网保险与技术接受研究现状 |
2.4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保险接受扎根研究 |
3.1 扎根方法的选择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
3.1.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 扎根理论资料收集 |
3.2.1 研究对象选取 |
3.2.2 研究资料收集 |
3.3 扎根理论资料分析 |
3.3.1 开放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框架构建与关键因素分析 |
3.4.1 理论框架提出 |
3.4.2 关键因素析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2 核心变量定义 |
4.2.1 绩效期望 |
4.2.2 努力期望 |
4.2.3 社会影响 |
4.2.4 促成因素 |
4.2.5 消费者创新性 |
4.2.6 信任 |
4.2.7 感知风险 |
4.2.8 行为意图 |
4.2.9 使用行为 |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3.1 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 |
4.3.2 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 |
4.3.3 基于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的链式中介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研究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框架结构 |
5.1.4 问卷偏差控制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绩效期望的测量 |
5.2.2 努力期望的测量 |
5.2.3 社会影响的测量 |
5.2.4 促成因素的测量 |
5.2.5 消费者创新性的测量 |
5.2.6 信任的测量 |
5.2.7 感知风险的测量 |
5.2.8 行为意图的测量 |
5.2.9 使用行为的测量 |
5.3 预调研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数据收集 |
5.4.1 问卷发放原则 |
5.4.2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型验证与数据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5 中介效应检验 |
6.6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理论贡献 |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 |
7.3.1 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 |
7.3.2 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 |
7.3.3 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 |
7.3.4 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原始资料 |
附录三 调查问卷初稿 |
附录四 调查问卷正式稿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作为文学流派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二节 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三节 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 |
第二章 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 |
第一节 幽灵叙事:死者人物信息组打造的多重时空体 |
一、素材、故事在漂移中不断重组的时空体之间的对话 |
二、多重聚焦下人物与事件的相互充实 |
第二节 复调历史:记忆与现实在魔幻叙事场中的多声部对话 |
一、历史叙事不可靠的连续性勾连出的真实故事 |
二、真相故事与真实故事的角逐:素材与文本意义的生成 |
第三章 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 |
第一节 叙述主体无序变位:指向存在与反思的叙事 |
一、不和谐的叙事主体:意义和价值冲突 |
二、行动元的双向功能:真假图式 |
第二节 阐释编码之间的冲突性意指 |
一、橡皮擦拭的轨迹:可靠与不可靠叙事之间的信赖游移 |
二、空间与场所:多重象征意义之间的悖论 |
第四章 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 |
第一节 去符号化和再符号化的历史重构 |
一、碎片浮出:在多重故事的缝隙中敞开的真相 |
二、文化再生与身份链接中生产的可靠叙事:重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在叙事中“发明”而非“发现”自我 |
一、魔幻话语重塑故事现场:记忆折返与元故事重构 |
二、虚构时空中故事的修复性与超越性 |
第五章 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及叙事功能 |
第一节 魔幻叙事的家族相似性 |
一、普泛化存在的魔幻叙事 |
二、魔幻叙事拓展形态的多样性及典型模式 |
第二节 魔幻叙事空集中分形与迭代的故事 |
一、故事分形的内在机制:集合元素的形态、运动和敞开 |
二、周而复始的事件性:故事的迭代和真理的递归 |
第三节 魔幻叙事游戏及其哲理性 |
一、声音分裂的肌理:间离故事中的空缺主体及无限性游戏 |
二、游牧的自由与困境:宇宙模型、叙事本体及存在 |
结语:走向魔幻叙事学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
(4)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亲师关系质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核心要素 |
(二)亲师间缺乏有效互信的合作关系 |
(三)关系质量为建立有效亲师关系提供视域借鉴 |
二、概念界定 |
(一)亲师关系 |
(二)关系质量 |
(三)亲师关系质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系质量 |
(二)亲师关系质量 |
(三)研究述评与启示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范式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问题与假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模型建构研究 |
第一节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模型的理论演绎 |
一、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理论探源 |
二、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意蕴探析 |
第二节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模型的质性探寻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结果 |
三、TCS模型阐释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结构及其量表编制 |
第一节 家长亲师关系质量结构及其量表编制 |
一、“家长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设计与编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家长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项目分析 |
四、“家长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因素分析 |
五、“家长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六、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教师亲师关系质量结构及其量表编制 |
一、“教师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设计与编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教师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项目分析 |
四、“教师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因素分析 |
五、“教师亲师关系质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六、讨论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教师亲师关系质量的发展状况 |
一、研究设计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第二节 家长亲师关系质量的发展状况 |
一、研究设计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第三节 教师与家长亲师关系质量状况比较 |
一、亲师关系质量总体状况比较 |
二、亲师关系质量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亲师关系质量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亲师关系质量概念模型的提出 |
一、教师亲师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 |
二、教师亲师关系质量的结构维度 |
三、教师亲师关系质量的影响结果 |
四、教师亲师关系质量模型的提出 |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
一、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关系质量影响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节 方差分析 |
一、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二、关系质量影响结果的方差分析 |
三、教师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四、教师关系质量影响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第六节 相关结果分析 |
一、影响因素与教师关系质量的相关结果分析 |
二、影响结果与教师关系质量的相关结果讨论 |
三、影响因素与教师关系质量的相关结果讨论 |
四、影响结果与教师关系质量的相关结果讨论 |
第七节 中介效应分析 |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二、各个变量的相关分析 |
三、统计分析过程 |
四、中介效应结果 |
第八节 教师亲师关系质量中介效应结果讨论 |
一、关系质量影响因素、关系质量、关系持续愿望的关系讨论 |
二、关系质量在影响因素与关系持续愿望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长亲师关系质量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一节 家长亲师关系质量模型的提出 |
一、家长亲师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 |
二、家长亲师关系质量的结构维度 |
三、家长亲师关系质量的影响结果 |
四、家长亲师关系质量模型的提出 |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
一、数据收集 |
二、样本概况 |
第三节 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关系质量影响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节 方差分析 |
一、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二、关系质量影响结果的方差分析 |
三、家长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四、家长关系质量影响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第六节 相关分析 |
一、影响因素与家长关系质量的相关分析 |
二、家长关系质量与影响结果的相关分析 |
三、影响因素与家长关系质量的相关结果讨论 |
四、家长关系质量与影响结果的相关结果讨论 |
第七节 中介效应分析 |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二、各个变量的相关分析 |
三、统计分析过程 |
四、中介效应结果 |
第八节 家长亲师关系质量中介效应结果讨论 |
一、关系质量影响因素、关系质量、问题解决方式的关系讨论 |
二、关系质量在影响因素与问题解决方式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保障 |
第一节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保障的理念澄清 |
一、关系双边性 |
二、关系公平性 |
三、关系动态性 |
四、关系增值性 |
第二节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保障的优化路径 |
一、营造和谐的幼儿园组织氛围 |
二、构建透明对称的信息共享机制 |
三、建构亲师关系冲突解决机制 |
四、聚焦教师家园沟通能力发展 |
第三节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保障的教育建议 |
一、高度重视亲师关系质量保障 |
二、优化多样化的亲师关系情境 |
三、发挥“家园社”间的协同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回溯 |
二、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访谈提纲 |
附录2 :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调查问卷 |
后记 |
(5)基于S-O-R理论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S-O-R(刺激-机体-反应)理论 |
2.2 移动互联网信息行为的研究 |
2.2.1 移动信息需求研究 |
2.2.2 移动信息利用行为研究 |
2.2.3 移动信息获取行为研究 |
2.3 信息偶遇研究综述 |
2.3.1 信息偶遇的概念 |
2.3.2 信息偶遇与信息行为的关系 |
2.3.3 信息偶遇模型 |
2.3.4 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研究 |
2.3.5 不同情境下信息偶遇的研究 |
3. 基于S-O-R理论的移动信息偶遇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1 基础模型构建和变量设计 |
3.1.1 基础模型构建 |
3.1.2 变量提取 |
3.1.3 变量设计 |
3.2. 基于S-O-R理论的移动信息偶遇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3.3.1 外部刺激(S)对用户内部状态(O)的影响 |
3.3.2 用户内部状态(O)对移动信息偶遇(R)的影响 |
3.3.3 机体(O)因素的中介作用 |
3.3.4 性别的调节作用 |
4.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1 初始问卷的开发 |
4.1.1 问卷的设计思路 |
4.1.2 初始量表的设计 |
4.2 小组访谈和预调研 |
4.3 问卷的发放及数据收集 |
4.3.1 问卷发放 |
4.3.2 数据收集概况 |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及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模型构建拟合分析 |
5.3.2 调节变量检验 |
5.3.3 关系假设结果 |
5.4 模型修正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策略建议 |
6.2.1 对于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
6.2.2 对于移动信息发布者的建议 |
6.2.3 对于移动信息偶遇用户的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移动信息偶遇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2: 移动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图书馆用户信任与用户忠诚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信任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图书馆用户信任概念界定 |
2.1.2 图书馆用户信任测评维度研究 |
2.2 图书馆用户忠诚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图书馆用户忠诚评价 |
2.2.2 图书馆用户忠诚测评维度研究 |
2.3 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的影响研究 |
第三章 图书馆用户信任与用户忠诚的测评研究 |
3.1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3 量表的优化 |
3.3.1 项目的初步简化 |
3.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 图书馆用户信任和忠诚的测评结果分析 |
3.4.1 图书馆用户信任量表的评价分析 |
3.4.2 图书馆用户忠诚量表的评价分析 |
第四章 图书馆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的影响研究 |
4.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2 测量模型分析 |
4.3 相关分析 |
4.4 结构模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管理策略与建议 |
5.3 研究局限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无声的角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教我战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第二部兔子洞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第三部白噪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四部无声的角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第五部控制机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第六部最后的美好一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8)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概念阐释 |
2.1.1 公共文化服务 |
2.1.2 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
2.1.3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
2.1.4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
2.2 相关理论及模型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2.2.3 SERVQUAL评价模型 |
2.2.4 IPA评价模型 |
第三章 甘肃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3.1 政策支持 |
3.2 资金投入 |
3.3 设施建设 |
3.4 文化活动与服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流程 |
4.2 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内容的确定 |
4.2.3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4.2.4 指标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
4.3 问卷的设计 |
4.3.1 设置测量指标 |
4.3.2 测量工具的选取 |
4.4 调查问卷的预调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实证分析 |
5.1 调查样本的选取 |
5.1.1 样本量的确定 |
5.1.2 抽样误差的估计 |
5.1.3 样本及数据处理 |
5.2 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 |
5.2.1 基本信息统计 |
5.2.2 信度分析 |
5.2.3 效度分析 |
5.3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
5.3.1 指标重要度分析 |
5.3.2 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综合得分 |
5.3.4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重要性—绩效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优化路径 |
6.1 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
6.1.1 完善基础设施的软件设计 |
6.1.2 重点完善村级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 |
6.1.3 重视公共文化流动设施的投入 |
6.2 转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
6.2.1 确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
6.2.2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
6.3 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6.3.1 确保服务人员的配置到位 |
6.3.2 重视服务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
6.3.3 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
6.4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 |
6.4.1 促进新媒体的应用 |
6.4.2 创新数字资源供给 |
6.4.3 利用“互联网+”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 |
6.5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机制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消费升级背景下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用户购买决策研究 ——以“大众点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3 前期成果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消费升级及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相关理论 |
2.1 消费升级及其特征 |
2.1.1 消费升级的定义 |
2.1.2 消费升级的特征 |
2.1.3 “互联网+”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的效应 |
2.2 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及其SWOT分析 |
2.2.1 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定义 |
2.2.2 消费升级下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的SWOT分析 |
2.3 消费行为及消费者行为特征 |
2.3.1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定义 |
2.3.2 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特征 |
2.4 感知价值理论与模型 |
2.4.1 感知价值的定义 |
2.4.2 用户价值接受模型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设计 |
3.1 概念模型的建立 |
3.1.1 概念模型文献依据 |
3.1.2 基于消费升级背景和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的思考 |
3.1.3 概念模型 |
3.2 研究假设提出 |
3.2.1 感知有用性 |
3.2.2 感知娱乐性 |
3.2.3 感知质量 |
3.2.4 感知费用 |
3.2.5 隐私披露风险 |
3.2.6 主观规范 |
3.2.7 感知价值 |
3.3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3.3.1 感知有用性 |
3.3.2 感知娱乐性 |
3.3.3 感知质量 |
3.3.4 感知费用 |
3.3.5 隐私披露风险 |
3.3.6 主观规范 |
3.3.7 感知价值 |
3.3.8 购买决策 |
3.4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3.4.1 问卷设计 |
3.4.2 问卷初测 |
3.4.3 问卷发放和回收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2.3 因子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大众点评影响因子与感知价值的回归关系 |
4.3.2 大众点评影响因子与购买决策的回归关系 |
4.3.3 中介变量与购买决策的回归分析 |
4.3.4 中介效应检验 |
4.4 方差分析 |
4.4.1 性别差异性检验 |
4.4.2 学历差异性检验 |
4.4.3 大众点评登陆次数差异性检验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发现 |
5.1 实证分析结论 |
5.1.1 回归分析结论 |
5.1.2 方差分析结论 |
5.2 原因的探讨 |
5.2.1 感知收益与感知价值和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结论 |
5.2.2 感知付出与感知价值和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结论 |
5.2.3 主观规范与感知价值和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结论 |
5.2.4 感知价值的中介影响结论 |
第6章 营销启示与研究展望 |
6.1 基于实证研究的启示 |
6.2 消费升级背景下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优化策略 |
6.2.1 增强平台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
6.2.2 关注个性化,提升平台趣味性 |
6.2.3 强化产品品质,迎合品牌升级 |
6.2.4 重视情感化诉求,提升用户体验感 |
6.2.5 注重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 |
6.2.6 积极打造社交消费生态圈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录 消费升级背景下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用户购买决策研究——以“大众点评”为例 |
(10)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体、心理、精神具有积极功效 |
1.1.3 新生代农民工“堪忧”的体育休闲参与现状亟待关注 |
1.1.4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有待探索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状况 |
1.2.2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形成机制 |
1.2.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内在影响机制 |
1.3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3.1 学术价值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线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新生代农民工 |
2.1.2 城市融合 |
2.1.3 体育休闲参与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融合理论 |
2.2.2 社会认知理论 |
2.2.3 休闲限制理论 |
2.3 相关文献梳理与述评 |
2.3.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
2.3.2 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研究 |
2.3.4 城市融合对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健康行为的研究 |
2.3.5 文献研究评述 |
2.4 研究假设 |
2.4.1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影响 |
2.4.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 |
2.4.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影响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地考察法 |
3.2.6 个案分析法 |
4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总体特征 |
4.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群体差异 |
4.2 小结 |
5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总体特征 |
5.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群体差异 |
5.2 小结 |
6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性 |
6.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
6.2 研究讨论 |
6.2.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直接影响 |
6.2.2 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
6.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影响案例研究—(日月光)企业视角 |
6.3.1 日月光集团员工体育(休闲)参与支撑体系 |
6.3.2 日月光集团通过城市融合促进员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理论机理 |
6.3.3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路径—企业视角 |
6.4 小结 |
7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对策研究 |
7.1 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 |
7.1.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夯实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经济基础 |
7.1.2 降低体育消费的价格门槛,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消费减负 |
7.2 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 |
7.2.1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权益 |
7.2.2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作用 |
7.3 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
7.3.1 营建城市包容性文化,通过文化交融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意识 |
7.3.2 以社区为平台推进文化融合,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
7.4 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
7.4.1 通过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感,提升体育休闲参与度 |
7.4.2 创建具有城市认同感的体育休闲赛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获得感. |
7.5 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可能创新点 |
8.2.1 视角的创新 |
8.2.2 内容的创新 |
8.3 研究局限 |
8.3.1 样本取样的局限性 |
8.3.2 研究时空的局限性 |
8.3.3 理论探讨的局限性 |
8.4 研究展望 |
8.4.1 拓宽研究视角 |
8.4.2 扩大研究范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预调查) |
附录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正式调查) |
附录3: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和城市融合访谈提纲 |
附录4:访谈资料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一、个人学习经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三、本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四、图书馆——值得信赖的朋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D]. 杨华. 西北大学, 2021(12)
- [2]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 林佳. 武汉大学, 2021(02)
- [3]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4]幼儿园亲师关系质量研究[D]. 张晋. 西南大学, 2020(04)
- [5]基于S-O-R理论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研究[D]. 任旭莉. 山东大学, 2020(11)
- [6]高校图书馆用户信任对用户忠诚的影响研究[D]. 续晶晶. 山西大学, 2020(01)
- [7]无声的角落[J]. 迪恩·孔茨,姜焕文. 译林, 2020(03)
- [8]甘肃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邢千里. 兰州大学, 2020(01)
- [9]消费升级背景下生活消费类第三方点评网站用户购买决策研究 ——以“大众点评”为例[D]. 胡慧.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D]. 吴迪.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