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园,付廷斌,吉红[1](2017)在《景泰县盐碱地表咸水资源的渔业利用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景泰县次生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景电一、二期灌区及五佛自流灌区,撂荒3年以上的良田面积达43.3km2。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盐碱化甚至沼泽化,导致不少农户"有地不能种,有房不敢住",部分村民因此而返贫。如何充分利用盐碱地和地表碱水资源发展富民产业,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在对景泰县盐碱地和地表咸水资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成功模式,提出适合景泰县盐碱地和地表咸水资源的渔业利用及开发途径,为促进今后景泰县盐碱地治理和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潘嘉琦[2](2017)在《盐碱地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以德州德惠生态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态园作为现代特色农业景观中最突出表现形式,已经走入大众视野。·.但设计规划理论匮乏、景观特色性差、观赏和生产功能不兼容的问题此消彼涨。本文是针对德惠生态园进行研究,在设计上以求高效发挥其生产效益和生态园功能的同时,又能保证园林景观高度的观赏、游憩价值。本文以德州德惠生态园的规划项目为契机,把轻度盐碱地环境列入设计基础,通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方式开展了盐碱地块和农业生态园的基础理论研究。随后,探索了部分盐碱地块特色农业景观的发展方向并着重归纳了盐碱地生产型植物的应用种类,尤其是抗盐碱并兼具高度观赏价值的园艺植物类群。本项目以创立当地特色农业景观为目标,以拓展优势、组配综合性农业生态园为规划理念,经过实际调研,用特色植园艺物配置作为轻度盐碱环境的突破口,最大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合理进行功能规划,让特色的“滨水一条街”成为规划亮点,为以后的特色综合农业生态园的规划和盐碱地块的植物配置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最后,将实践总结成理论,本文对盐碱地块的农业生态园特征及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阐述,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思路。
刘克华[3](2016)在《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研究》文中指出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是先民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极具珠三角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观,是曾经在珠三角分布最广的大地图景,兼具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双重属性,具有多重复合价值,是岭南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之一。然而,随着珠三角基塘景观的全面退化,作为桑塘景观遗产重要物质遗存的蚕桑建筑和泛桑基鱼塘景观亦逐渐濒危。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正艰难的处于十字路口,若是不积极保护,发展传承,必然会导致这一份珍贵的景观遗产彻底消逝。本论文在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对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的系统整理和的梳理,阐述了其历史影响和多重价值,并论证其景观遗产属性。基于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属性,对其物质体系和非物质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物质体系包括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堤围水道工程景观、蚕桑建筑及设施景观、桑基鱼塘聚落景观以及泛桑基鱼塘景观等。非物质体系包括历史渊源、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生态工程技术等。在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组成部分的系统梳理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复合价值,阐述了桑基鱼塘景观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讨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保护传承策略。
潘红军[4](2013)在《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低洼盐碱地开发利用中,鱼池不仅可以用作发展渔业生产,而且还有其它的功能。只要鱼池的多功能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鱼池台田区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就能取得较大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鱼池养鱼低洼盐碱的鱼池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是用其养鱼是开发利用低洼盐碱地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把鱼池利用好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养鱼。
田家怡[5](2013)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建议》文中指出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特点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暗管排碱模式、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高效生态牧畜业模式、高效生态渔业模式、高效生态设施农业模式、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种养加和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生物修复与重建型模式计9类模式,并提出了海岸带开发利用的4条建议,以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
赵娜,李轲[6](2012)在《立足黄河三角洲开发 发展现代渔业——山东省盐碱地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山东,中国古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这片伟岸的土地不仅有名川大山、碧波万顷,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海洋区域辽阔、内陆渔业水域丰富等,因而山东省渔业发展居全国前列,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渔业生态开发
韩霁昌[7](2009)在《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碱化不但是涉及农业、土地、水资源的综合问题,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对发展综合性农业和产业化农业有较大的潜力,其治理和改良意义重大,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前,国内外盐碱地综合治理基本沿用了“淡水压盐、排水洗盐”的模式。但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这一传统模式遇到了挑战。本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提出的综合治理模式经过了近十年的实践,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并保证了该区域“水土—生物—环境”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主要研究成果表现在如下方面:(1)提出了盐碱地综合治理“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卤泊滩模式”。将盐碱地治理以“排”为核心改为以“蓄”为核心,建立了基于“工程—生物—农业”的盐碱农业发展综合措施体系,采用“人工—自然”二元措施,逐步恢复区域生态,减少人为干预,系统自我调节,水地资源动态平衡。(2)在卤泊滩试验区开展长期不定期观测试验和田间水盐观测试验,观测并分析不同地块、不同深度、在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盐分、pH值以及离子含量等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和谐生态模式实施后试区各项指标均达到并保持了良好的农田耕地标准。(3)开展了蓄水条件下水体与相邻土壤的盐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揭示了以蓄为主的盐碱地治理方式的循环压盐机理。通过蓄水沟水位高低和浓度大小的动态变化,实现对土壤中盐分的扩散运移,循环加速压盐,改变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实现改良耕作层土壤的目的。(4)开展了蒸发条件下土壤过渡层中水盐运移试验,发现在地下水位基本稳定情况下,土壤非饱和层和饱和层之间存在一个10-20cm的过渡层。由于过渡层的存在,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毛管蒸发作用的最低范围就在过渡层内,过渡层有隔离下层盐分作用,饱和层盐分含量相对稳定。(5)对卤泊滩试验区改排为蓄后进行了水盐平衡计算,分析了地下水位和盐分的年际动态变化规律。1999-2007年近10间年均引入盐量0.0144×104t<年均带出盐量0.0497×104t,近10年累计脱盐3178t,土壤平均含盐量从治理前的0.45%左右降低到2008年的0.2%左右,区域整体处于脱盐压盐的良性趋势。(6)在分析传统农田排水设计基础上,按照以蓄为主思想,研究了蓄水沟的深度、间距、断面以及治理区的水地比例优化等工程设计问题。结合卤泊滩试验工程设计实证分析,得出试区蓄水沟深度2m,间距120m,水地比例约为8.5%时达到满意,既保证盐碱地治理效果,又最大程度地节省土地资源。(7)建立了盐碱地生态恢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2个,应用AHP-MATLAB方法,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卤泊滩试验区计算结果S=86.709,表明区域生态系统属于健康,土壤经过改排为蓄模式治理后,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区域物种增加、水土质量较高、生态系统可持续。(8)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建立盐碱地水盐动态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对盐碱化土壤分布、演变规律以及土壤质量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和模拟研究,保证系统稳定,寻求最佳的宏观生态调控模式和环境保护策略。
景耀春,王自安[8](2008)在《宁夏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初探——以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绿化工程总体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的营建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从公路绿化景观营建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入手,提出沿线绿化景观营建的基本思路;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公路绿化景观营建规划中贯彻大绿化、大景观的思想,实现景观、防护、生产等多功能有机结合.
王爱武[9](2008)在《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商丘地处黄淮海平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发达,是国家着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各种富有代表性的模式的内涵与实际应用的差异性,采用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对商丘市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可持续农业进行了解情况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率低;清洁生产力度不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等。强调了考虑农业系统生产力的整体效应,采取生态措施,构造合理的时、空结构,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规模,通过食物链加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在农村的建设中需要多种切实可行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农业生产。减少有害物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从研究商丘发展生态农业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商丘市发展生态农业可采取的五个典型模式:黄河故道“四位一体”模式;生态家园模式;食物链循环生态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等。通过本文对商丘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研究乃至全国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司维[10](2007)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农业污染,在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不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而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条最为现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史、研究进展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包括内涵、基本原则、支撑技术等进行简要的理论探讨,形成研究工作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基础,总结提炼出一套农业发展现状评价和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技术方法,具体技术路线包括六个阶段:即农业现状调查与因素识别、农业循坏经济系统评价、农业系统聚类分析与区划、农业循坏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设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将研究而成的技术方法应用于潍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采用SWOT分析法对潍坊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初步的因素识别,定性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方法,对潍坊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诊断与评价,采用障碍因素分析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到2004年潍坊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在资源减量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安全质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存在限制因子。在对潍坊农业系统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潍坊市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实际状况相似的县市(区)归类、划分为三个区,根据各分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使原有系统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主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方案,并对构建的模式进行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综合效益预分析,验证所拟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根据潍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确保潍坊农业循环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景泰县盐碱地表咸水资源的渔业利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盐碱地和地表咸水现状 |
1.1 盐碱地现状 |
1.2 地表咸水现状 |
2 景泰县渔业发展概况 |
2.1 渔业发展历史 |
2.2 渔业发展优势 |
2.2.1 自然条件优势 |
2.2.2 水域资源优势 |
2.2.3 渔业资源优势 |
2.2.4 渔业政策优势 |
2.3 渔业发展现状 |
3 开发途径 |
3.1 挖池抬田 |
3.2 流水养鱼 |
3.3 稻田养殖 |
3.4 湿地公园 |
3.5 休闲渔业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2)盐碱地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以德州德惠生态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盐碱地及农业生态景观论述 |
1.1.1 盐碱地及其形成原因 |
1.1.2 盐碱地危害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 盐碱地治理 |
1.1.5 盐碱地常见植物 |
1.2 农业生态景观及其国内外综述现状 |
1.2.1 农业生态景观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分析 |
1.2.3 农业景观中的生产型园艺植物的应用 |
1.3 本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1 研究的背景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设计方案 |
2.1 研究方法 |
2.2 方案设计 |
3. 盐碱地实例规划设计—德州德惠生态园规划设计 |
3.1 项目背景和区位条件 |
3.1.1 区位条件 |
3.1.2 社会环境和市政基础条件 |
3.1.3 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 |
3.2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3.2.1 存在问题 |
3.2.2 发展趋势 |
3.3 开发建设的原则 |
3.3.1 规划理念 |
3.3.2 指导思想 |
3.3.3 规划原则 |
3.3.4 规划依据 |
3.3.5 规划范围、规模 |
3.3.6 建设目标 |
3.3.7 新型技术应用 |
3.4 园区的营造 |
3.4.1 主题确定 |
3.4.2 滨水一条街 |
3.4.3 水产养殖区 |
3.4.4 温室种植区 |
3.4.5 休闲会所区 |
3.4.6 采摘区 |
3.4.7 经济林种植区 |
3.5 园区的种植规划 |
3.6 开发建设的技术措施 |
3.6.1 交通组织和道路广场规划 |
3.6.2 市政水利建设 |
3.6.3 电力通讯建设 |
3.6.4 园林绿化系统 |
3.7 建筑开发控制 |
3.7.1 开发强度 |
3.7.2 高度控制 |
3.7.3 后退红线 |
3.8 园区技术经济指标和投资预算 |
4. 讨论(关于盐碱农业景观的生产性植物配置——总结德州生态园的规划经验) |
4.1 盐碱地块农业生态园的特征 |
4.1.1 景观生态学特质 |
4.1.2 地理特性 |
4.1.3 美学特性 |
4.1.4 功能特性 |
4.2 盐碱地生产性植物的规划原则 |
4.2.1 环境原则 |
4.2.2 艺术规划 |
4.3 盐碱地农业生态园中生产型植物的配置方法 |
4.3.1 物种选择方法 |
4.3.2 配置方式 |
4.3.3 与其他元素的组合方法 |
4.3.4 艺术效果营造方式 |
4.3.5 功能设计方法 |
5.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珠三角桑基鱼塘的消亡与基塘的全面退化 |
1.1.2 文化景观遗产和农业文化遗产的双重视角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前桑基鱼塘研究:20 世纪50年代以前 |
1.2.2 研究初期:20 世纪 50-80 年代初 |
1.2.3 研究中期:20 世纪80年代-21 世纪初 |
1.2.4 后基塘研究:21 世纪初至今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实地调研考察 |
1.5.3 图解分析 |
1.5.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基塘与桑基鱼塘 |
2.1.2 桑基鱼塘景观 |
2.1.3 景观遗产 |
2.1.4 桑基鱼塘景观遗产 |
2.2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的发展背景 |
2.2.1 自然背景 |
2.2.2 人文背景 |
2.3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的发展历程 |
2.3.1 发展历程概述 |
2.3.2 原始期(汉代——明初) |
2.3.3 萌芽期(明初——明中叶) |
2.3.4 发展期(明末——清初) |
2.3.5 繁盛期(清代中叶——20 世纪20年代中期) |
2.3.6 衰退期(20 世纪20年代末期——建国前期) |
2.3.7 回转期(建国初期——20 世纪70年代末期) |
2.3.8 消逝期(1980 年代以后) |
2.4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的历史影响 |
2.4.1 自然地貌 |
2.4.2 社会经济 |
2.4.3 城乡建设 |
2.4.4 文化形态 |
2.5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属性论证 |
2.5.1 农业文化遗产 |
2.5.2 文化景观 |
第三章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物质体系 |
3.1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物质体系概述 |
3.2 桑基鱼塘农业景观 |
3.2.1 基地 |
3.2.2 鱼塘 |
3.2.3 基塘水陆交接 |
3.2.4 基塘比 |
3.2.5 景观形态 |
3.2.6 总体布局 |
3.3 堤围水道工程景观 |
3.3.1 堤围水道工程景观的结构体系 |
3.3.2 堤围水利系统 |
3.3.3 河涌水道景观 |
3.4 蚕桑建筑及设施景观 |
3.4.1 传统家庭类蚕桑建筑及设施 |
3.4.2 商业类蚕桑建筑及设施 |
3.4.3 公共类蚕桑建筑及设施 |
3.4.4 鱼桑工具及设施 |
3.5 桑基鱼塘聚落景观 |
3.5.1 桑基鱼塘聚落的定义及本论文的关注点 |
3.5.2 桑基鱼塘景观繁盛背景下的珠三角桑塘聚落发展 |
3.5.3 桑基鱼塘聚落的总体布局模式 |
3.5.4 桑基鱼塘聚落的水陆交接格局 |
3.6 泛桑基鱼塘景观 |
3.6.1 本论文对于泛桑基鱼塘景观的定义 |
3.6.2 桑基鱼塘景观——泛桑基鱼塘景观的发展演变 |
3.6.3 传统桑基鱼塘景观主体区域的泛桑基鱼塘景观分布及现状 |
第四章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非物质体系 |
4.1 概述 |
4.2 历史渊源 |
4.2.1 南北文化传播的历史缩影 |
4.2.2 桑基鱼塘景观衍生的历史名称 |
4.3 民俗文化 |
4.3.1 民间文艺 |
4.3.2 社会现象 |
4.4 传统工艺 |
4.5 生态工程技术 |
4.5.1 低地开发和土壤改造 |
4.5.2 水旱调蓄与生态堤围 |
4.5.3 立体种养与循环生态 |
第五章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价值及保护传承策略探讨 |
5.1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价值 |
5.1.1 文化价值 |
5.1.2 景观价值 |
5.1.3 生态价值 |
5.1.4 社会价值 |
5.1.5 经济价值 |
5.2 桑基鱼塘景观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3 珠三角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的保护传承策略探讨 |
5.3.1 保护传承的重点和难点 |
5.3.2 目前已有的积极尝试 |
5.3.3 保护传承策略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鱼池养鱼 |
1. 养殖品种的选择 |
2. 养殖方式 |
3. 生产周期 |
二、池泥肥田 |
三、鱼池调蓄 |
四、池水灌溉 |
五、调节气候 |
1. 连片鱼池的水体对台田区域的气候具有调节功能。 |
2. 连片鱼池的池水蒸发对空气湿度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5)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
2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选模式 |
2.1 暗管改碱模式 |
2.2 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
2.2.1 “间套轮”种植模式 |
2.2.2 保护耕作模式 |
2.2.3 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 |
2.3 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 |
2.3.1 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 |
2.3.2 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 |
2.3.3 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 |
2.4 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 |
2.4.1 复合型生态养殖生产模式 |
2.4.2 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 |
2.5 高效生态渔业模式 |
2.5.1 池塘混养模式 |
2.5.2 海湾鱼虾贝藻兼养模式 |
2.5.3 基塘渔业模式 |
2.5.4 以渔改碱模式 |
2.5.5 渔牧综合模式 |
2.6 高效生态设施农业模式 |
2.6.1 设施清洁栽培模式 |
2.6.2 设施种养结合生态模式 |
2.6.3 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 |
2.7 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
2.7.1 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 |
2.7.2 精品生态农业公园 |
2.7.3 生态观光村 |
2.7.4 生态农庄 |
2.8 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
2.8.1 果蔬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
2.8.2 粮油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
2.8.3 水产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
2.8.4 畜禽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
2.9 生物修复与重建型模式 |
2.9.1 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 |
2.9.2 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 |
3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
3.1 加强沿海防潮堤建设 |
3.2 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 |
3.3 防止海岸带开发的“同质化”和“人工化” |
3.4 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 |
(7)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盐碱地综合治理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2.3 国内典型地区 |
1.3 现行盐碱地治理技术分析及存在问题 |
1.3.1 现行治理技术分析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盐碱地治理和谐生态模式的理论基础 |
1.4.1 生态系统与生态恢复 |
1.4.2 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理论 |
1.4.3 农业系统工程规划理论 |
1.4.4 水资源系统工程理论 |
1.4.5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内容 |
1.5.2 框架 |
2 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模式研究 |
2.1 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 |
2.1.1 区域概况 |
2.1.2 开发历史 |
2.1.3 工程背景 |
2.1.4 规划实施 |
2.2 和谐生态模式的提出 |
2.2.1 朴素思想 |
2.2.2 核心转变 |
2.3 模式内容与技术原理 |
2.3.1 模式内容 |
2.3.2 技术原理 |
2.4 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2.5 与传统模式对比分析 |
2.6 模式效益与应用推广 |
2.6.1 模式效益 |
2.6.2 应用价值及推广 |
2.7 小结 |
3 陕西卤泊滩盐碱地改排为蓄后试验观测与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长期不定期观测 |
3.1.2 田间水盐观测试验 |
3.2 观测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3.2.1 长期不定期观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3.2.2 田间水盐观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4 蓄水条件下水体与相邻土壤的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
4.1 试验内容与结果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4.1.3 试验步骤 |
4.1.4 观测数据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1 数学方程 |
4.2.2 定解条件 |
4.2.3 数值模拟 |
4.2.4 结果对比分析 |
4.3 循环加速压盐机理 |
4.4 小结 |
5 蒸发条件下土壤过渡层中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
5.1 实验布置 |
5.1.1 目的 |
5.1.2 试验装置 |
5.1.3 内容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水盐运移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
5.3.1 控制方程 |
5.3.2 定解条件 |
5.3.3 模拟计算及分析 |
5.4 小结 |
6 卤泊滩盐碱地治理改排为蓄后水盐动态分析 |
6.1 水盐平衡理论及模型 |
6.1.1 水量平衡 |
6.1.2 水盐平衡 |
6.2 改排为蓄后水盐动态平衡分析 |
6.2.1 区域水分平衡计算 |
6.2.2 区域盐分平衡分析 |
6.3 水盐年际动态变化 |
6.3.1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 |
6.3.2 盐分年际变化 |
6.4 小结 |
7 以蓄为主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合理性研究 |
7.1 传统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
7.1.1 传统排水系统概况 |
7.1.2 末级排水沟设计 |
7.1.3 排水沟断面设计 |
7.2 以蓄为主工程优化设计 |
7.2.1 理论分析 |
7.2.2 目标模型 |
7.2.3 约束条件 |
7.2.4 水地面积关系 |
7.3 优化结果及分析 |
7.3.1 模型应用与校核 |
7.3.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7.4 小结 |
8 卤泊滩盐碱地和谐生态系统评价体系 |
8.1 原则与方法依据 |
8.1.1 评价原则 |
8.1.2 方法依据 |
8.2 评价指标体系 |
8.2.1 指标确定 |
8.2.2 指标权重确定 |
8.3 指标测算方法 |
8.3.1 无量纲化方法 |
8.3.2 分级打分法 |
8.4 评价基本模型 |
8.5 试区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 |
8.6 小结 |
9 盐碱地水盐动态监测信息化服务平台 |
9.1 信息化建设背景 |
9.2 建设需求与目标 |
9.2.1 业务流程分析 |
9.2.2 建设目标 |
9.3 关键技术研究 |
9.3.1 自动监测站采集成果数据无线传输 |
9.3.2 基于Web、WAP及SMS的信息获取 |
9.3.3 数据中心建设 |
9.3.4 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建设 |
9.4 系统总体设计 |
9.4.1 总体功能组成 |
9.4.2 总体流程 |
9.4.3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
9.4.4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9.5 系统功能设计 |
9.5.1 数据中心及数据集成 |
9.5.2 自动监测站无线传输及数据通讯 |
9.5.3 监测数据综合查询系统 |
9.5.4 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支持平台设计 |
9.6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二、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8)宁夏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初探——以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绿化工程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
2.1 对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的认识 |
2.2 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理念 |
2.3 高速公路绿化规划的方法 |
2.3.1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控制规划范围的确定 |
2.3.2 用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3.3 规划思路的确定和总体布局 |
2.4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
2.4.1 地域性特色景观的表达 |
2.4.2 景观、防护、生产功能的协调统一 |
2.4.3 绿化景观营建中植物材料的选择 |
3 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绿化景观营建的实践 |
3.1 规划范围的确定 |
3.2 现状条件及分析评价 |
3.2.1 自然资源条件 |
3.2.2 建设条件分析 |
3.3 规划构思与布局 |
3.3.1 规划构思 |
3.3.2 总体布局 |
(1) 田园景观类型区. |
(2) 林果景观类型区. |
(3) 湿地景观类型区. |
(4) 村镇景观类型区. |
3.3.3 立地类型的划分和树种选择 |
3.3.4 附属绿地景观规划 |
(1) 中央分隔带. |
(2) 路侧防护带. |
(3) 边坡绿化. |
(4) 立交区绿化. |
4 小结 |
(9)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可持续农业 |
1.1.2 生态农业和中国生态农业 |
1.2 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背景及其差异 |
1.2.1 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背景 |
1.2.2 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差异 |
1.3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与途径 |
1.3.1 国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与途径 |
1.3.2 国内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与途径 |
2 引言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来源 |
3.1.1 调查研究 |
3.1.2 文献检索及统计年鉴 |
3.2 研究方法 |
3.2.1 系统研究方法 |
3.2.2 比较分析方法 |
4 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 |
4.1 商丘市农业的现状 |
4.2 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
4.2.1 农业资源条件优越 |
4.2.2 生态农业发展潜力大 |
4.2.3 产业构成优势显着 |
4.3 商丘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率低 |
4.3.2 清洁生产力度不够 |
4.3.3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
4.3.4 经济基础差 |
4.3.5 监管体系不健全 |
5 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
5.1 黄河故道“四位一体”模式 |
5.1.1 “四位一体”模式生态基础 |
5.1.2 “四位一体”模式应用范例 |
5.1.3 “四位一体”模式应用分析 |
5.2 “生态家园”模式 |
5.3 食物链循环生态模式 |
5.4 设施农业生态模式 |
5.4.1 发展生态型设施农业 |
5.4.2 实现无害化设施农业 |
5.5 立体种养循环生态模式 |
5.5.1 模式范例 |
5.5.2 模式效益 |
6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1 农业循环经济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
1.1.2 农业循环经济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3 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途径 |
1.2 农业循环经济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模式 |
1.2.1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
1.2.2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1.2.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2.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农业生态学理论 |
2.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5 系统工程学理论 |
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 |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 |
第三章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方法 |
3.1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 |
3.2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 |
3.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模式构建的技术方法 |
3.3.1 农业现状调查与因素识别 |
3.3.2 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 |
3.3.3 农业系统聚类分析与区划 |
3.3.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设计 |
3.3.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3.3.6 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
第四章 潍坊农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因素识别 |
4.1 潍坊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
4.1.1 潍坊农业自然资源现状 |
4.1.2 潍坊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4.2 潍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素识别 |
4.2.1 潍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 |
4.2.2 潍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劣势 |
4.2.3 潍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 |
4.2.4 潍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威胁 |
第五章 潍坊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 |
5.1 评价过程 |
5.1.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5.1.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5.2 评价结果 |
5.3 障碍因素分析 |
5.3.1 单项指标障碍度分析 |
5.3.2 分类指标障碍度分析 |
第六章 潍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6.1 潍坊农业聚类分析与区划 |
6.1.1 潍坊各县市聚类分析 |
6.1.2 各分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6.2 潍坊农业各分区主导循环经济模式优化设计与分析 |
6.2.1 农—牧主导生产区(分区I) |
6.2.2 农—牧—菜—花并重生产区(分区II) |
6.2.3 菜—农—牧并重生产区(分区 III) |
第七章 潍坊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
7.1 潍坊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 |
7.1.1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7.1.2 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7.1.3 加快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
7.1.4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
7.2 潍坊农业循环经济保障措施 |
7.2.1 建立政策法规保障 |
7.2.2 搞好技术人才保障 |
7.2.3 稳定资金投入保障 |
7.2.4 强化自然资源保障 |
7.2.5 作好宣传教育保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待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景泰县盐碱地表咸水资源的渔业利用初探[J]. 陈芳园,付廷斌,吉红. 畜牧兽医杂志, 2017(04)
- [2]盐碱地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以德州德惠生态园为例[D]. 潘嘉琦. 云南大学, 2017(07)
- [3]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研究[D]. 刘克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4]低洼盐碱地鱼池多功能生态利用[J]. 潘红军. 渔业致富指南, 2013(05)
- [5]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建议[J]. 田家怡. 滨州学院学报, 2013(03)
- [6]立足黄河三角洲开发 发展现代渔业——山东省盐碱地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纪实[J]. 赵娜,李轲. 中国科技财富, 2012(07)
- [7]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及机理研究[D]. 韩霁昌.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2)
- [8]宁夏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初探——以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绿化工程总体规划为例[J]. 景耀春,王自安. 农业科学研究, 2008(02)
- [9]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D]. 王爱武.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3)
- [10]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 司维. 山东大学, 2007(03)
标签:盐碱地论文; 农业论文; 渔业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