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苏州铁道师范大学学报总目录(社会科学版)

2001 苏州铁道师范大学学报总目录(社会科学版)

一、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周言艳[1](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曲晓燕[2](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提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韩敏[3](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王海凤[4](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邓新航[5](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陈方[6](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李铁绳[7](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周博[8](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车兰兰[9](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提出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郑茹[10](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3)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三 研究范围界定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一) 概念介绍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小结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一、皇帝阅读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小结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一、明代的官刻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一、师心说概述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一、东林中人概述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小结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学特点
        一、楚风的形成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学术特点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一、“学监制”的续存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一、“导师制”的先行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三、前贤研究概况
        (一)黄人着述整理
        (二)黄人生平研究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一、晚清词学概况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词论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一、黄人词题材
        二、黄人词的特点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一、思想启蒙方面
        二、文科教育方面
        三、培养人才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6]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1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2001 苏州铁道师范大学学报总目录(社会科学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