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细胞免疫失调(论文文献综述)
陈耀国[1](2021)在《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归纳分析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评价成人ITP患者红外热像特点(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水平与平均温度)与正常人红外热成像图差异,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旨在为成人ITP病情评估和指导精准化治疗提供新方法,为中医药诊治ITP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1.收集2019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ITP患者,采集所有样本的临床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资料,分析成人IT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2.应用北京悦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IR—2000A型红外热成像仪对ITP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然后使用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团队研发的图像识别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信息处理,最后统计分析非均一性水平、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评分、以及各中医证候之间红外热像图的差异性。结果1.一般情况: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ITP组患者共45例(其中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A组,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B组),正常对照45例。ITP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40.44±14.49岁,平均病程为24.07±20.94个月,中位数18.00个月。新诊断ITP患者为5例,持续性ITP患者为5例,慢性ITP患者为27例,重症ITP患者为2例,难治性ITP患者6例。血小板计数最高者为86×109/L,最低者为5×109/L,平均数为44.40×109/L,中位数为42.00×109/L。出血倾向评分0、1、2、3、4、5的患者分别为20、17、6、2、0、0例。出血事件共计25次,其中皮肤出血18次(72%),黏膜出血共7次(28%),无深部器官出血(无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致命性出血)。本研究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倾向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82,P<0.01)。2.中医证候:单一证候共计13例,占总病例数28.9%,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与瘀血内阻证占比相同);两证结合共计29例,占总病例数64.44%,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三证结合为1例,占总病例数6.67%,为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单证频次:单证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气不摄血证(34次,75.56%),其它依次为瘀血内阻证(24次,53.33%)、阴虚火旺(16次,35.56%)、血热妄行证(6次,13.33%)。脏腑辨证:脾病证候出现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肝病证候、肺病证候、心病证候、肾病证候,各脏腑证型频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病证候发生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脏腑辨证证候(x2=51.667,P<0.01)。3.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非均一性水平: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10个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性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即ITP组较正常对照组的红外热成像图均一性差。ITP A组在9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双手掌、下肢近端、下肢远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大于ITPB组。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上焦>中焦>下焦,ITP组目标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中焦>上焦>下焦(P<0.05)。ITP组3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在上焦、中焦、下焦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与出血倾向评分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比较分析ITP组各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血热妄行证非均一性水平最高,在其中5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手掌、下肢远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内阻证非均一性水平最小,在其中3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有2个区域(下肢近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候水平最大(P>0.05),气不摄血证有3个区域(额头、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型水平最小(P>0.05),阴虚火旺证有1个区域(下肢远端)的非均一性水平最小(P>0.05)。比较分析ITP组各脏腑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肝病证候的ITP患者非均一性水平均较其他脏腑证候高,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手掌)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病证候在下肢近端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与肝病证候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病证候在7个区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病证候在手掌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P<0.05);肺病证候在上肢近端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升高(P<0.05);肾病证候在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P<0.05)。4.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7个目标区域内(躯干、上焦、中焦、上肢近端、上肢远端、手掌、下肢远端)较正常对照组的非均一性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A组与ITPB组各区域平均温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平均温度排序为:下焦>中焦>上焦;ITP组为: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各中医证候、脏腑证候的平均温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热、气虚和瘀血是成人ITP患者的三个重要病理因素,脾的脏腑功能失常是ITP的关键中医病机。2.成人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但本研究中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不存在相关性。综上所述,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红外热成像技术未来或许能成为ITP的辅助检查和疗效评价工具之一。
王芳[2](2021)在《益元生血方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本项临床研究,评估益元生血方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而为益元生血方的广泛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2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中医院血液科住院与门诊治疗、符合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气不摄血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式,将62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入试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研究期间,予试验组患者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益元生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以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8周),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总有效率、激素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及体力状况等指标来评价益元生血方治疗ITP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来评估益元生血方的安全性。本研究所统计的数据均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若计算结果出现P>0.05则说明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此次研究入组的62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研究过程中总共脱落了3例,对照组占2例,试验组占1例,最终共有59例患者完成了此项临床研究并进入医学统计,其中对照组最终有30例患者完成研究,试验组最终有29例患者完成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临床总有效率在治疗8周结束时,将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66%)与对照组患者(83.33%)进行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血小板计数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对比,试验组、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都明显上升(P<0.05),且试验组血小板计数的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时,与治疗2周时的血小板计数对比,试验组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则有所下降(P<0.05),且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下降程度与试验组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8周时,与治疗4周时的血小板计数对比,试验组的血小板计数无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则下降显着(P<0.05),且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下降程度明显比试验组高(P<0.05)。(3)激素副反应治疗完成时,试验组患者的激素副反应发生率为24.14%,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6.66%,对比得出试验组的激素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4)卡氏体力状况治疗8周时的评分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得到改善(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8周时研究完成,试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较中医证候相关积分,治疗8周时,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主、次症积分都低于治疗前(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出血、自汗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别(P>0.05),而试验组紫斑、乏力、头晕、面色苍白、食少、便溏、气短等症状的积分皆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8周时的总积分情况如下,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试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各出现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患者,对症治疗后已恢复正常。余患者肝、肾功能均波动于正常值范围水平内,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或事件、并发症。结论:(1)益元生血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气不摄血型的ITP患者,与单纯使用激素治疗比较,既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又可降低患者的激素副反应。(2)益元生血方能够较好地辅助醋酸泼尼松片维持血小板的计数,且远期疗效更好,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益元生血方在防治气不摄血型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方面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生不良事件,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晋兆谦[3](2020)在《361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探讨过敏性紫癜中成人与儿童在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及消化内镜检查、肾脏组织病理检查、治疗方面的差异,以及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高对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认识,帮助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儿科、消化科、肾内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1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病例。将其按照年龄分组:儿童组(年龄<18岁)和成人组(年龄≥18岁),对儿童组(253例)和成人组(108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按照是否有肾损害分组:肾损害组(141例)和无肾损害组(148例),单因素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入选病例中儿童与成人患者之比为2.3:1,两组均男性占比较女性稍高,儿童组男性患者占57.7%,成人组男性患者占53.7%。发病季节以秋冬季最多见,儿童组以秋季占比最高为30.0%,成人组以冬季占比最高为37.0%。两组患者可能的诱因中都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31.2%儿童患者和23.1%成人患者在发病前有上感史。2.临床特征:皮疹为两组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2.2%儿童组患者和89.8%成人组患者以紫癜为首发症状。12.6%儿童组患者和8.3%成人组患者以消化道症状起病。以关节症状和泌尿系症状起病的患者较少见,特别的是1例儿童患者以阴囊肿痛起病。临床分型上,两组都以混合型最多见,39.5%儿童组和38.9%成人组病例为混合型。15.8%儿童组和7.4%成人组病例为单纯型,17.8%儿童组和12.0%成人组病例为腹型,15.8%儿童组和4.6%成人组病例为关节型,11.1%儿童组和37.0%成人组病例为肾型。53.4%儿童患者与35.2%成人患者出现了消化道症状。42.3%儿童患者及36.1%成人患者出现了关节症状。33.6%儿童患者及74.1%成人患者出现了肾脏损害。其中,消化道症状和肾脏损害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紫癜损伤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累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受累患者中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损害患者中成人较儿童患者更易出现肾脏相关性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关节症状患者中,具体的关节症状表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肿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累部位上,成人较儿童更易出现膝关节受累,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踝关节受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检查:儿童组较成人组患者WBC升高(儿童组45.8%,成人组34.3%)、PLT升高(儿童组52.2%,成人组13.0%)、IgA升高(儿童组32.5%、成人组19.4%)、ASO升高(儿童组20.7%、成人组9.7%)更常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较儿童组患者白蛋白降低(儿童组29.2%、成人组53.7%)、镜下血尿(儿童组27.3%、成人组61.6%)、蛋白尿(儿童组30.4%、成人组69.4%)、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儿童组15.5%、成人组32.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儿童组46.6%、成人组90.0%)更常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织病理学检查:两组患者病理分级都以III级(儿童组56.3%、成人组64.9%),免疫病理都以IgA+IgM沉积型(儿童组68.8%、成人组54.1%)最常见,两组间肾脏组织病理分级及免疫荧光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治疗方案上,儿童组更多的选择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双嘧达莫、芦丁片、抗生素,成人组更多的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患者中紫癜多在入院后一周内基本消退,成人患者中入院后紫癜消退时间多大于1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肾脏损害危险因素:HSP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大于18岁、住院时间、紫癜消退所需时间、上呼吸道感染史、反复发作、紫癜损伤程度、关节症状、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性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18岁(OR=5.138)、住院时间(OR=1.094)、入院后紫癜消退所需时间(OR=3.137)、反复发作(OR=5.454)是HSP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过敏性紫癜常见于儿童患者,男性稍多见于女性,秋冬季节好发,上呼吸道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可能诱因。2.皮疹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过敏性紫癜临床分型中以混合型最常见,儿童更易伴随消化道症状,成人更易出现肾脏损害。3.儿童和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在WBC、PLT、IgA、ASO、血清白蛋白、镜下血尿、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抗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实验室检查存在一定差异。4.伴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者肾脏活检中,几乎所有患者免疫荧光都可见IgA沉积,绝大部分可见C3沉积。病理分级以III级最常见,免疫病理以IgA+IgM沉积型最常见。对于持续性肾损害的成年患者有必要行肾脏病理活检。5.年龄大于18岁、住院时间、入院后紫癜消退时间大于1周、反复发作是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娟丽[4](2020)在《外感寒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外感风寒、风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且年龄分布在1-80岁之间的门诊及住院的气虚证型、阴虚证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及临床特征和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7例ITP患者,其中男性63例占比42.9%,女性84例,占比57.1%;处在慢性期114例,占比77.6%,持续期和新发患者分别占13例和20例,分布占比8.8%和13.6%;气虚证患者78例,占比53.1%,阴虚证患者69例,占比46.9%;无外感ITP患者73例,占比49.7%,外感ITP患者74例,占比50.3%,其中外感风寒证患者38例,占比25.9%,外感风热证患者36例,占比24.5%。2.气虚证、阴虚证中外感与无外感ITP患者血免疫指标比较,CD3+、CD4+、CD8+、CD4+/CD8+表达均具差异(P<0.05),淋巴细胞亚群CD3+(%)在无外感组表达大于外感组,CD4+(%)在无外感组表达大于外感组,CD8+(%)在外感组表达大于无外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未外感组表达大于外感组。3.外感风寒阴虚证ITP患者和外感风热阴虚证ITP患者比较,CD3+、CD8+表达和B淋巴细胞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表达两种证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4.各组间血小板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次研究病例中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与国内相关文献描述基本一致。2.外感风寒、风热对对气虚证、阴虚证ITP患者血小板计数有影响但与无外感ITP患者血小板计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外感风寒、风热对气虚证、阴虚证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均有影响。
杨立芳[5](2019)在《清热安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清热安血汤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试验前通过SPSS软件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齐同可比性。入组后治疗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清热安血汤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两组均连续观察一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来判定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68例患者入组本次临床试验,其中4例因未按规定服用药物、脱离连续等原因未完成观察试验,最终共纳入64例患者进行医学统计,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更好的提高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症候方面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显效13例,良效13例,有进步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显效4例,良效18例,有进步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4.在疗效观察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清热安血汤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属血热妄行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单用醋酸泼尼松的对照组,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醋酸泼尼松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李露[6](2019)在《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的疗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各含15人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是升板膏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是仅予以泼尼松治疗,各组治疗时间皆为2月,两组在疾病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中医症状积分等方面进行前后相互比较,与此同时并监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变化、消化道反应等情况。结果:在疾病疗效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73.3%,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中医症状改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与6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对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的影响方面,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消化道反应方面,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升板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ITP,在其安全性的基础上,保证了其疗效的肯定性。(2)升板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ITP可以明显升高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水平,且可达到稳定与控制病情的目标。(3)升板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ITP能起到协同效应,可保持疾病疗效,改善中医症状与体征,减少泼尼松对消化道的毒副反应,且对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吴欣平[7](2019)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导师指导下及既往研究基础上,认识到湿热因素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尤其是慢性难治性ITP中存在的意义,故通过回顾性的收集本院在过去十年间就诊于血液内科住院部及门诊的患者信息资料,通过中医的辨证分型,确定患者所属的证型,最后归纳,并分析出各证型在ITP的中医病证分型中所占比值。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同时也使临床医师在治疗本病时,充分的发挥中医特色。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ITP患者病史资料在副主任及以上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各证型所占比重,并分析其相关性因素。结果:(1)此次研究的120例ITP患者中,血热妄行证12例,阴虚火旺证20例,气虚不摄证19例,瘀血内阻证15例,湿热内蕴证54例,其中湿热内蕴证所占比例最大,血热妄行证所占比例最小。按照各证型的分布,提示近十年间就诊于我院患者以湿热内蕴证型多见,与紫癜病传统证型分类存在一定差异性。(2)ITP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发病率高于男性,收集120例病例中女性患者有85例,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40岁之间,占比58.33%,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1-60岁,占比10.00%,根据秩和检验,Z=-2.370,P=0.018<0.05,即ITP患者的性别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3)此次研究120例ITP患者中,4-20岁年龄段患者有40例,21-40岁年龄段患者有46例,41-60岁年龄段患者有22例,61-80岁年龄段患者有10例,>80岁年龄段患者有2例,其中以21-4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38.33%,>80岁年龄段患者例数最少,占1.67%。结合上组数据综合分析,本研究中ITP发病患者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与文献资料相符。(4)此次研究120例ITP患者中,有H.pylori感染患者居多,总数为70例,占比58.33%,其中ITP合并有H.pylori感染患者中以湿热内蕴证为最多见,有40例,占并有H.pylori感染总例数的57.14%,进行经χ2检验,χ2=11.559,P=0.021<0.05,即ITP患者各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中ITP、H.pylori感染及湿热内蕴证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ITP患者多大量服用激素,激素从中医角度看属大温大燥之品,可灼伤胃阴,损伤脾胃,致使湿热内生。久病不愈者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脾胃升降运化失司,水湿停滞不行,郁而生热,酿生湿热。(5)此次研究120例ITP患者中,病程≥12月有86例,病程在3-12月之间者有34例,其中病程≥12月的患者中以湿热内蕴证者多见,有48例,占此类别的55.81%,占总例数的40.00%。根据秩和检验,z=-4.529,P=0.000<0.01,即ITP患者的证型与病程长短的关系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ITP患者急性起病者多病程较短,反复不愈者,则易发展成慢性难治性ITP,病程较长。因现实因素,急性起病者多首诊于西医院,许多经西医西药一线二线或切脾治疗后,仍未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故往往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遂中医院多见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而本证型统计得出就诊于我院患者中,病程长者多见湿热内蕴证型,以上综合分析,本研究中湿热内蕴证型在ITP发病及病程迁延中占有主要因素。(6)此次研究的120例ITP患者中,A型血患者有40例,B型血患者有10例,AB型患者有5例,O型血患者有65例,其中O型血患者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为总例数的54.17%,AB型血患者数量最少。说明ITP可能与血型相关,但因相关数据较少,但可做进一步研究,明确发病是否与血型存在明确的关系。(7)此次研究所收集病例中,以来源于南昌的患者显着居多,居住于南昌的患者中以湿热内蕴证者多见,占比最大,这也提示了疾病的证候与所居住地域有一定相关性。可继续扩大样本,进行区域性统计。结论:本研究中病历分布提示ITP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湿热证,且各中医证型中以湿热内蕴证者多见,提示与传统证型分类存在差异,ITP发病与H.pylori感染之间也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湿热内蕴证在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关,ITP诊断为湿热内蕴证者常见H.pylori感染。该结果也提示了ITP证型仍有待进一步临床大样本数据的丰富,为临床中医药工作者提供辨证思路。
翁捷[8](2019)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于存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某院就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试验组,再在同一时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同龄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检测项目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比例以及血浆细胞因子IFN-r、IL-4浓度。结果:结果表明,检测时试验组的患儿CD3、CD4、CD4/CD8、IL-4水平比对照组低,且其IFN-r水平要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采取8周的治疗后,试验组患儿CD3、CD4、IL-4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升高,IFN-r相比于治疗前降低,变化显着。结论: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会出现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情况,其与疾病的活动状态具有一定的联系。
程海晏[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ITP用药规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近20年国内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今后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结合人工检索的方法,检索1999年至2018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中医文献数据库,搜集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并逐一录入Excel表格,建立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方药数据库,对处方中涉及的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 20.0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初步探讨现代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规律。结果:(1)检索到154篇文献,涉及到的处方共179首,其中含单味中药173味,总用药频次达2042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是甘草(117次),其他使用频次达40次以上的药物包括黄芪116次、当归95次、生地黄93次、仙鹤草83次、白术76次、丹皮71次、党参61次、墨旱莲59次、茜草58次、茯苓56次、三七47次、白芍46次、女贞子44次、赤芍43次、熟地黄43次、阿胶41次、紫草41次。(2)检索到的173味中药可归为17种中药类别,运用频率最高的中药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次之。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用的药对有墨旱莲与女贞子、生地黄与丹皮、黄芪与当归、赤芍与水牛角、白术与茯苓等,注重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和配伍。(3)检索到的154篇文献中涉及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处方共51首,其中含单味中药114味,总用药频次达634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是甘草(41次),其他使用频次达10次以上的药物包括黄芪(40次)、生地黄(34次)、当归(31次)、仙鹤草(29次)、丹皮(24次)、墨旱莲(23次)、白术(22次)、党参(20次)、茜草(20次)、茯苓(18次)、女贞子(16次)、赤芍(15次)、紫草(14次)、三七(13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的常用药对分别为:酸枣仁与龙眼肉、墨旱莲与女贞子、生地黄和丹皮、山药和枸杞子等,注重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和配伍。结论: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甘草、黄芪、当归、生地黄、仙鹤草等,主要用药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和活血化瘀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现代医家运用中医药对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服务于临床。
徐志刚[10](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型和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检索1996年至2016年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处理,采用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候分布以及证素组合规律、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并最终确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证型以及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用方药。结果: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的证型为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血热妄行证、气血两虚证。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瘀血、火(热)。2.156篇文献中共涉及133首中药复方,共涉及单味中药165味,用药频次达1718次,其中用药频次超过100次的分别为甘草、黄芪、当归、牡丹皮、生地。中药用药类别最多的分别是补虚药,其次是止血药和清热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补益气血、止血化瘀以及清热凉血是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用配伍药类。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中医证型分别为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血热妄行证、气血两虚证。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为补虚药、止血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组方规律,更好地服务临床治疗。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细胞免疫失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细胞免疫失调(论文提纲范文)
(1)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
1 ITP的中医研究进展 |
2 ITP的西医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医学应用研究概况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概述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 |
4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1 资料来源 |
2 ITP病例选择标准 |
3 正常对照选择标准 |
二、ITP患者病例资料收集 |
1 中医辨证标准 |
2 脏腑辨证标准 |
3 西医分期标准 |
4 出血倾向评分标准 |
三、研究方案 |
1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
2 实验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 |
2 中医证候统计 |
3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
五、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出血评分系统与出血风险及其严重程度分析 |
3 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 |
4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六、结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医临床调查量表 |
附录2 受试者一般情况量表 |
附录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倾向评分系统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益元生血方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入组的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病例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化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激素副反应判定标准~[12] |
2.7 统计学处理 |
2.8 技术路线图 |
二、结果分析 |
1 入组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 疗效观察指标分析 |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激素副反应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中医主、次积分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
2.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8 两组患者卡氏体力状况评分比较 |
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4 病例脱落情况及处理 |
三、讨论 |
1 中医关于紫癜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沿袭 |
2 现代医学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机理的研究 |
3 益元生血方论述 |
4 临床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益元生血方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
第二部分 综述 浅谈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
一、中医对紫癜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二、西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认识 |
三、总结与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361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以紫癜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概述(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外感寒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样本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步骤和方法 |
3.伦理审查 |
4.技术路线图 |
5.质量控制 |
6.统计方法和样本量估算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清热安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
1.6 安全性观测 |
1.7 疗效性观测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 |
2.2 两组患者ITP疾病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的认识 |
1.3 病机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
2.1 概念的认识 |
2.2 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清热安血汤 |
3.1 清热安血汤的组成及服法 |
3.2 方解 |
3.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观察指标选择的体会 |
研究结论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格 |
1 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 |
2 中医证候积分 |
3 ITP出血评分量表 |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病例报告表 |
综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西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6)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内容 |
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 西医临床疗效比较 |
3 中医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
4 血小板数值比较 |
5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6 安全性指标观察比较 |
7 空腹血糖数值变化比较 |
8 消化道反应比较 |
9 不良事件说明与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西医学对 ITP 的认识 |
2.西医学对 ITP 的治疗 |
3.中医学对 ITP 的认识 |
4.导师对 ITP 的认识 |
5.升板膏立方依据以及药理研究 |
6.临床疗效分析 |
7.存在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脱落或剔除患者例数说明 |
附录 C 临床观察表 |
附录 D 不良事件记录表有无 |
附录 E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F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注释表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 ITP 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 ITP 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2 调查方法:病历回顾性统计 |
2.1 病历收集方法 |
2.2 统计学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课题重要保证 |
研究结果 |
1 ITP的中医证型分布 |
2 ITP患者各年龄男女构成比 |
3 ITP患者年龄分层 |
4 ITP患者H.pylori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5 ITP证型与病程之间的关系 |
6 ITP患者血型与发病的关系 |
7 小结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血小板的基础认识 |
2.传统医学对紫癜病的基础认识 |
3.自然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
4.中医对湿热之邪的认识 |
5.ITP与湿热之邪及H.pylori之间的关系 |
5.1 ITP与湿热之邪的关系 |
5.2 H.pylori与湿热之邪的关系 |
5.3 H.pylori与 ITP的关系 |
6.相关治疗ITP的有效的中药药理作用研究 |
7.中医各证型的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历 |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实验室检测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2~3]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情况 |
2.2 对比两组细胞因子水平 |
2.3 对比治疗前后试验组T细胞亚群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情况 |
3 讨论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ITP用药规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学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古代医家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论治 |
1.1.4 现代医家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论治 |
1.1.5 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2.1 概述 |
1.2.2 病因研究 |
1.2.3 发病机制的研究 |
1.2.4 西医学治疗方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家用药规律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处方收集与整理 |
2.1.5 数据库建立和转化 |
2.1.6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期刊来源统计结果 |
2.2.2 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
2.2.3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2.2.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结果 |
2.2.5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2.2.6 药物关联分析结果 |
第三章 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的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
3.2.2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3.2.3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结果 |
3.2.4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3.2.5 药物关联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现代医家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的分析 |
4.1.1 ITP高频用药分析 |
4.1.2 ITP用药类别分析 |
4.1.3 ITP高频用药聚类结果分析 |
4.1.4 ITP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4.2 现代医家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的分析 |
4.2.1 慢性ITP高频用药分析 |
4.2.2 慢性ITP用药类别分析 |
4.2.3 慢性ITP高频用药聚类结果分析 |
4.2.4 慢性ITP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1.1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素规律分析的资料来源 |
1.1.2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分析的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2.1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素规律分析的纳入标准 |
1.2.2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分析的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3.1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素规律分析的排除标准 |
1.3.2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分析的排除标准 |
1.4 筛选方法 |
1.4.1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素规律分析的筛选方法 |
1.4.2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分析的筛选方法 |
1.5 资料处理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素规律分析的结果与分析 |
2.1.1 检索结果 |
2.1.2 证素分布规律 |
2.1.3 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聚类分析 |
2.2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分析的结果与分析 |
2.2.1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单味中药频率分析 |
2.2.2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单味中药分类分析 |
2.2.3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素规律分析 |
3.2 基于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规律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细胞免疫失调(论文参考文献)
- [1]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D]. 陈耀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益元生血方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 王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361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回顾性分析[D]. 晋兆谦.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4]外感寒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D]. 吴娟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清热安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临床观察[D]. 杨立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 李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D]. 吴欣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J]. 翁捷.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03)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ITP用药规律的分析[D]. 程海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D]. 徐志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 血小板减少症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