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射线激励下的气隙放电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20)在《X射线激励下GIS中典型绝缘缺陷局部放电特性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有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应用于现场GIS设备时,仍面临灵敏度不足、定位准确度不佳、难以有效识别非连续性局部放电信号等难题,特别是未来直流GIS局部放电检测,更难以准确区分直流电压下的长间隔放电脉冲和外界干扰信号。为解决以上工程问题,本文探索性地使用X射线对GIS高气压SF6环境中的绝缘缺陷进行激励,人为影响局部放电的发展,以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搭建了基于缺陷放电电流、光和特高频信号的高灵敏度局部放电小型试验平台和基于252 kV GIS的真型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小型试验平台实现了最陡上升沿约100 ps的高气压SF6放电电流的宽频带、高灵敏度测量;两平台均使用频带为0.3~1.5 GHz,灵敏度为-75 dBm的特高频检测系统;定制了基于放电时间序列的特高频高速FPGA实时采集装置,不间断记录能力不小于10万脉冲/秒。其次,定制了管电压/管电流为130 kV/0.5~1.0 mA的X射线源,产生X射线光子平均能量约65 keV,能量密度峰值约86 keV,基于此搭建了射线准直和防护屏蔽系统。首先,本文揭示了 X射线激励对高气压SF6气体中极不均匀场直流局部放电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光电子电离电荷畸变针尖头部空间电场的影响机理。试验研究中发现,针尖缺陷X射线激励下直流局放起始电压(XPDIV)比自发直流局放起始电压(PDIV)明显降低,且对正极性的降低程度大于负极性,如50μm曲率半径针尖降低了 28.6%/15.6%(正/负)。通过对X射线光电离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光电子电离电荷畸变针尖头部空间电场的影响机理,即X射线通过电离SF6气体提供光电子,一方面在放电起始过程中作为种子电子,产生初始电子崩和二次电子崩,在低于PDIV时引发流注放电,另一方面,光电子的电离电荷可改变针尖头部空间电荷电场,提高针尖头部的电场强度。对于正针尖,光电子中和了针尖头部附近部分正电荷,加强了正针尖头部电场;对于负针尖,电离出的电子被针尖驱散至弱场区,负针尖头部会累积更多空间正电荷,进一步加强了针尖表面电场。空间正电荷对负针尖头部电场的加强作用可能是导致X射线对负极性起始电压的降低程度小于正极性的重要原因。实验研究还表明,X射线使直流电压下的每秒放电次数大幅提高,如50 μm曲率半径针尖在PDIV电压下的放电次数提高了 17/166.7倍(正/负)。这是因为直流放电自发起始后,X射线通过提供光电子,促进电子崩和二次电子崩产生,直接参与流注发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放电次数;另一方面,与X射线激励下的起始过程类似,光电子电离电荷可以增强正、负极性针尖头部场强,进一步促进流注放电过程。其次,揭示了 X射线激励对SF6气-固界面绝缘缺陷直流局部放电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光电子电离电荷与沿面电荷共同畸变缺陷头部电场的影响机理。试验中发现,对于相同曲率半径(150μm)的气体中针尖缺陷和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沿面针尖正极性PDIV低于针尖正极性PDIV,而负极性反之。这是由于沿面针尖头部气-固界面存在沿面负电荷,加强了正极性沿面针尖的头部电场,而削弱了负极性沿面针尖的头部电场。X射线激励下,沿面针尖缺陷直流XPDIV 比 PDIV降低约53.7%/57.4%(正/负),显着高于相同曲率半径针尖缺陷的降低程度(正36.1%/负17.2%)。研究分析表明,X射线不仅通过气体中光电子电离电荷影响气体侧放电起始过程,还可能通过直接光电离、光电子二次电离,从沿面介质表面电离出二次电子,进入气体充当种子电子或继续参与气体电离产生电离电荷,进一步促进气体中放电起始过程。X射线对沿面介质的电离作用还削弱了针尖头部的沿面电荷的影响,使X射线激励下沿面针尖缺陷和相同曲率针尖缺陷的每秒放电次数几乎相同。第三,揭示了 X射线激励对绝缘缺陷交流局部放电的影响规律。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交流XPDIV 比 PDIV的降低程度随针尖曲率半径(50μm至200 μm)增大而变大(2.4%至20.6%)。这是由于曲率半径较小时,针尖负半周放电首先起始,放电残余的空间电荷在交变电场下往复运动,不断加强针尖表面电场,X射线激励作用有限;曲率半径较大时,负半周表面场强下降导致不能产生足够的空间电荷,X射线通过光电子电离电荷增加针尖头部的空间电荷数量,与外施交变电场共同作用,使交流局部放电在较低电压下起始。最后,发现了 X射线对长期交流电压作用后金属针尖类缺陷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放电特高频信号“间歇性”的机理及X射线的作用机制。试验中,观察到了特高频信号序列“间歇性”现象,如沿面针尖缺陷经历长时间(60 h)连续交流电压作用后,99%/97%的工频正/负半周内没有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此时,放电电流序列中依然存在大量小脉冲,电荷量约0.001~0.01 pC。X射线激励下沿面针尖放电特高频信号总数提高了 6.27倍,有特高频信号的工频正、负半周个数提高130.5、1.6倍;X射线激励下沿面针尖缺陷小脉冲电荷量增加,提高约5~10倍/2~3倍(正/负半周),这类放电电流信号均有对应的特高频信号。基于电子扫描显微镜成像和元素能谱分析,发现长时间电压作用后针尖表面积累了大量放电产物,主要成分为氟-铝化合物。随试验时间增长,绝缘覆盖层逐渐覆盖针尖缺陷高场强区,使流注放电次数逐渐减小,放电电荷量降低;此时,绝缘层表面的微小凸起局部场强非常集中,引发电荷量极小的放电。X射线通过对无覆盖物针尖缺陷放电类似的作用机制,使尚未被覆盖但电场稍高的区域对应的局放起始电压降低,发生电荷量较大的流注放电过程。
陈绒[2](2017)在《基于可饱和分数比磁芯变压器和Marx技术的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工业、环保、医学、生物电子学等各个研究领域的高速发展促使脉冲功率相关技术向高功率、高重复频率、固态化和小型化等方向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固态脉冲发生器需要使用大量的开关管串并联,存在的开关在导通、关断时的同步性及均压、均流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饱和分数比磁芯变压器和Marx技术的全固态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避免了大量开关管的串并联。本论文对该全固态准方波微秒脉冲发生器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脉冲发生器能够输出前后沿时间短、平顶质量较高的准方波脉冲,具备一定的重频运行能力。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分数比可饱和脉冲变压器(Fractional-turn Ratio Saturable Pulse Transformer,FRSPT)的研制(1)对绕制变压器的磁芯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测试其在低电压弱电流激励下的有效未饱和磁导率,分析其在不同频率激励信号下的响应能力。(2)通过设计指标参数计算并确定所选磁芯数量,绕组匝数以及FRSPT的整体结构,并基于该结构理论计算所设计的FRSPT各电参数。(3)对本文所设计的FRSPT进行充电实验研究,首先,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分析FRSPT初、次级的杂散电阻及杂散电感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其次,通过FRSPT对负载电容的放电实验结果初步计算磁芯饱和电感以确定全系统输出准方波脉冲的可行性。2、基于FRSPT取代气体开关的高压硅堆隔离型Marx发生器的研制(1)分析传统的气体开关型Marx发生器的原理与缺陷,设计了基于FRSPT取代气体开关的新型紧凑化Marx发生器。(2)分别对电感隔离型与高压硅堆隔离型的Marx发生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高压硅堆取代隔离电感的Marx发生器的优点,确定了基于FRSPT取代气体开关的高压硅堆隔离型Marx发生器的研究方案。(3)对反谐振网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给出了两节与三节网络输出准方波脉冲时各网络参数的计算公式,同时对比研究了两节与三节网络输出准方波的性质,最后对三节反谐振网络在Marx发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节反谐振网络能够将Marx发生器输出的LC振荡波形调制成准方波波形。3、基于FRSPT与Marx发生器的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实验研究(1)搭建基于FRSPT与Marx发生器的高压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对该发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其进行Pspice全电路模拟,结果表明Marx发生器升压状况良好,各级电容充电均匀。负载两端电压幅值约为33.6 kV,半高宽约1.98μs,且波形平顶度好,基本符合设计指标。(2)在单次运行实验中,调整原边工作电压由200 V至400 V,结果表明负载电压随直充电源充电电压的提升而升高,且波形一致性保持良好,最高输出电压幅值为34 kV。(3)将该发生器封装在高分子外筒内,并充入纯的SF6气体以提高系统耐压能力,调整原边工作电压由400 V至900 V,结果表明随着原边直充电源充电电压的提升,负载电压逐渐升高,且波形一致性保持良好,最高输出电压为54.3 kV。(4)重复频率实验表明系统在28.5 Hz低重复频率运行下工作稳定,受限于原边充电功率,在长时间运行时波形一致性有所降低,原边充电350 V时,能稳定地输出峰值电压约27.4 kV,脉宽1.96μs的准方波脉冲。(5)对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Oxide Varistor,MOV)进行了介绍,并详细阐述了其非线性伏安特性与相应的电性能参数;搭建实验平台测试本文选用的MOV两端电压与流过其中的电流,得到了其部分伏安特性曲线并得出初步的结论:本文选用的MOV的“钳制”电压是其标称压敏电压的1.5倍;最后对MOV应用于该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生器负载两端并联合适数量的MOV有利于输出前后沿时间更短、平顶质量更高的准方波波形。
张强,李成榕[3](2017)在《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X射线具有较大的能量,能使电介质发生电离,进而可以影响局部放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首先介绍X射线激励固体绝缘内部气隙、油纸绝缘内部气隙和油隙等典型缺陷局部放电的宏观现象,综述X射线能够为绝缘体中的气隙放电提供给初始电子,减小放电统计时延,降低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机理。其次,阐述近年来X射线激励下GIS绝缘子中气隙缺陷、环氧树脂浸渍绝缘中气隙缺陷和油纸绝缘系统等绝缘结构中的局部放电现象和特性。最后,总结现有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给出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丁宁[4](2016)在《电极覆盖SF6短间隙放电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电极覆盖放电是一种将绝缘介质覆盖在电极表面的放电形式,由于常将其作为工业上生产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对其在常规气体下的放电特性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电极覆盖下SF6气体的放电现象相关报道较少,特别是对其在不同的激励条件下与结构中的放电特性研究很少涉及。由于SF6气体的高介电强度,其已成为主要的气体绝缘介质,且以SF6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中也存在着与电极覆盖相似的绝缘结构,因此对电极覆盖SF6放电特性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不同外施电压参数与结构参数对其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一维自洽流体动力学的气体放电模型,涵盖了模型下对应的粒子动力学方程及泊松方程,并结合SG算法对反应扩散方程进行了离散化求解。对以SF6为介质的电极覆盖放电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了以毫秒级正弦交流与纳秒级高斯脉冲为激励的电流密度、电场强度与粒子密度等为特征量的时间演化与微观粒子行为,以此验证了带电粒子在覆盖层上的积累而产生的反向电场是使电极覆盖下SF6气体不易持续放电的主要原因。相比与正弦电压激励下的放电特性,单极性纳秒脉冲下放电电流表现出明显的双极性。讨论了外施电压与结构参数等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毫秒级的正弦或纳秒级的脉冲电压激励,提高外施电压的幅值都会使放电电流密度的幅值增大,带电粒子密度增加,而改变间隙宽度与覆盖方式对二者的影响各异,需分别说明。且在总体上,电极覆盖放电与常规放电形式相比也表现出特殊性,以上特性均可通过微观粒子行为进行解释。本文还设计了电极覆盖下间隙放电实验,运用罗氏线圈对脉冲电流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纳秒单极性脉冲激励下的放电电流波形与仿真结果具有相似特征,即二者均呈现出明显的双极性。
刘伦[5](2015)在《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存在的等离子体形式,由于其活性粒子浓度较高,且不借助高温、真空等复杂的外界条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潜力。然而,空气中等离子体的非热平衡态不易维持,要形成稳定的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持续发展,重复频率脉冲源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有研究表明,采用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代替传统的交流电源进行激励,可以更有效地产生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另外,合适的电极形式对于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特殊之处在于选用较长的细铜丝作为电极,来构成长尺寸的极不均匀电场,以期获得更大面积的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首先,本文以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形成机制为基础,提出了产生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的电场条件,并对线-线电极的电场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这种放电形式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可行性。进一步利用课题组研发的重复频率纳秒脉冲发生器,以线径为0.4 mm的裸铜丝作为电极进行放电实验,并在电极长度在15 cm110cm的范围变化时均获得了稳定的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其次,本文对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的电路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电极间距和电极长度下进行了放电的实验,测量了放电的电压-电流波形。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放电电流波形,分析了放电的位移电流分量和传导电流分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放电的电流特性发现,传导电流密度的增大是导致火花通道形成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对放电的图像进行了拍摄,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放电图像进行了灰度变换分析。结合三维灰度分布曲线和灰度统计量,分析了放电所产生等离子体的空间均匀性。研究表明,利用灰度变换技术对放电图像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分析放电的空间均匀性,还有助于辨别放电的模式。
李杰[6](2012)在《重复频率亚微秒脉冲功率源常压空气均匀放电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材料改性、微电子工业表面沉积与刻蚀、等离子体显示屏等重要工业领域。采用重复频率高压脉冲功率电源可实现常压(一个大气压)空气中均匀放电,放电产生等离子体远离平衡态,具有更高能量及更多活性粒子,还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高频及射频交流激励导致的温度升高带来局部过热问题的影响,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直接在空气中产生大面积均匀放电,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首先采用电路仿真软件研究脉冲变压器漏磁电感及分布电容、等待充电回路、直流高压电源脉冲电容等参数对高压窄脉冲电源输出波形的影响。采用1.2kΩ无感电阻作为负载测量得到最高输出电压70kV至80kV,脉宽230ns,脉冲前沿124ns,脉冲重复频率可实现单次及130Hz至1kHz连续可调,重复频率脉冲幅值抖动在5%至10%左右。搭建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激励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等离子体产生研究实验平台。采用玻璃材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 PTFE)及有机玻璃薄板作为介质阻挡材料分别在4.5mm6.5mm与6.5mm气隙间距下实现了直径130mm区域的常压空气均匀放电,采用曝光时间0.25s相机拍摄图像及肉眼观察均分辨不出放电细丝的存在。采用Liu和Neiger的高压脉冲DBD等效模型计算得出气隙电压、放电电流、放电功率密度等参数,研究亚微秒脉冲激励DBD放电特性。外加电压脉冲幅值、前沿及介质挡板种类与厚度、气隙间距等条件决定了电场变化率的大小,从外界参数影响气隙电场变化率的角度分析外界参数对放电电学特性及放电均匀性的影响。采用光谱分析仪测量不同电压幅值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计算分析得出等离子体转动温度、振动温度及其它们随外加电压幅值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认识常压空气中亚微秒脉冲激励DBD等离子体特性与放电机理奠定基础。大气压空气脉冲激励均匀放电在聚合物薄膜处理方面具有优势,采用亚微秒脉冲激励DBD产生均匀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初步表面改性实验与分析,为工业应用奠定基础。采用流注放电机理,建立流注放电电子雪崩产生发展模型,计算并分析在亚微秒脉冲条件下,电子崩发展特点及空间电荷场对外加电场的畸变影响,通过计算不同时刻初始电子发展电子崩之间的影响作用,分析电场变化率对放电均匀性的影响。
王攀[7](2009)在《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有害排放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的柴油机排放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未来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开发新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以进一步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显得尤为重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它涉及等离子体物理、高压电源技术、发动机排放控制、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剂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近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以模拟气体为对象,对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排放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柴油机实际排放气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器及电源性能进行了静态试验,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特征参数(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规律,优化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计;然后利用多种表面分析测试方法,对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的颗粒物进行表征和成分测试,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颗粒物形貌以及燃料中硫元素的影响;最后以碱族金属元素和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分别制备了三种具有介孔结构的复合催化剂,在同样的台架试验条件下,使碳颗粒和HC与NOx互为氧化还原剂,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技术同时转化NOx和PM排放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理论,采用V-Q lissajous图形法对NTP发生器结构参数(内径,放电间隙)和工作参数(电压、电流和频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NTP体发生器装置。第二,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等理论,分析了柴油机有害气体各组分在低温等离子体气相反应区内发生的物理化学基元反应,以进一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共同去除柴油机有害排气的反应机理,然后确立一条可行的尾气去除技术路线。第三,利用自制的介质阻挡放电试验装置,采用交流高频高压电源产生等离子体,对柴油机排放物进行后处理净化试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有效转化柴油机PM排放,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0%(质量比m计),THC转化效率将近20%,但是NOx总量变化不明显。第四,针对柴油机颗粒物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引入SEM/EDS分析方法以检测分析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理化特性。本研究以燃用不同燃料的柴油发动机尾气作为颗粒物发生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处理排放物,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颗粒物进行采集取样,然后对样品进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a.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不同燃料颗粒物样品的粒径都有所减小。b.EDS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颗粒物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中,除了主要成分C、O外,还有微量的Mg、Al、Ca、Cu、Zn等元素。NTP作用前后对颗粒物中硫的影响较小,不易发生硫中毒现象。较之传统的后处理方法,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柴油机后处理技术。第五,以碱族金属元素和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成了CeO2-CuO/γ-Al2O3、Na-Rh/γ-Al2O3和Ag/γ-Al2O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利用XRD、SEM、BET等表征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的结构和形貌等特性,以及催化剂的浸渍涂覆工艺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证明形成的催化剂晶型结构符合试验需要。其中:a.活性成分Ag在载体γ-Al2O3表面的附着性好,涂覆量大,增大了催化剂和反应气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催化剂表面有效进行催化反应;b.CeO2-CuO/γ-Al2O3催化剂晶粒细小均匀,与另外两种催化剂相比,其比表面积更大。第六,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对催化转化NOx和PM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等离子体作用促使气体中产生高能活性物种,再通过催化剂作用,进一步提高NO和O2共存下NO转化为NO2的能力,把PM中的SOF氧化为含氧碳氢化合物,促使NO2和含氧碳氢化合物的反应生成CO2和N2。第七,以柴油机实际排出气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化学动力学模拟计算和实验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催化剂成分、温度、转速、转矩等参数对有害气体去除率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的结论。
周凯[8](2009)在《脉冲电压对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交流传动系统在牵引机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该系统后,逆变器输出的PWM(脉冲宽度调制)高压方波脉冲的上升沿很陡、频率很高,导致在PWM脉冲电压下牵引电机绝缘过早失效。传统交流电机绝缘设计方法和理论已不完全适用于变频调速电机,因此对变频电机绝缘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已报道的研究成果大多以散绕组变频电机为研究对象,对成型绕组变频电机的研究很少。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变频电机绝缘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影响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局部放电(PD)和空间电荷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详细地研究了变频牵引电机绝缘的局部放电和空间电荷的行为及机理,老化特征及表征参量等。通过这些研究,将极大地促进变频条件下绝缘老化和击穿理论的发展,使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前景更加广泛。设计了一种新的脉冲电压下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和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高频响应特性较好的NiZn铁芯材料,采用小波包算法来分解传感器输出信号,从而去除脉冲电压快速上升和下降过程所带来的干扰,提取出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信号。根据工频电压下局部放电分析方法,通过时间开窗和统计,使用专用的脉冲电压下局部放电分析软件可得到脉冲电压下的各种放电谱图,以便更深入分析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行为和机理。对脉冲电压下的空间电荷测量方法、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脉冲电压波形参数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设计了基于电声脉冲法的空间电荷分布直接测量系统和热刺激电流测量系统。讨论了陷阱参数的计算方法,对比了高斯拟合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对活化能计算的影响。对不同脉冲频率老化对绝缘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聚酰亚胺膜的寿命主要与高温峰的活化能和电荷量有关,低温峰的活化能和电荷量对试样的寿命影响不大,脉冲电压下,活化能可能随老化程度加剧而减小。根据空间电荷测量结果,分析了不同的脉冲频率、电压幅值、电压极性、脉冲电压上升时间和绝缘层数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参数的脉冲电压对纳米和非纳米聚酰亚胺膜、电机定子绕组的绞线对试样的局部放电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参数的脉冲电压对不同绝缘材料的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PDIV)、局部放电参量(平均放电量和放电次数)、相位分辨模式的影响,脉冲频率增加和电压上升时间的缩短都会导致反向电场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局部放电行为的差异。此外,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局部放电分析结果,纳米膜具有三层结构,表层纳米颗粒导致其表面电导率大,能削弱局部放电作用,而且表面的纳米颗粒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导致放电对绝缘内部损伤较小。为探讨高压方波脉冲下绝缘的加速老化机理和老化特征,对电机定子绕组的绞线对试样进行了老化。比较分析了脉冲电压和工频电压下样本老化特征的不同,脉冲电压下老化后样本很容易出现“放电丛”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脉冲电压下较强的反向电场作用而导致。对匝间和对地绝缘样本在脉冲电压下老化后的矩特征参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平均放电量的偏斜度和老化时间存有联系。
白金[9](2007)在《非均匀电场中沙尘两相体放电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多相体放电规律及应用的研究,在理论上需要创新,在应用方面更有需求,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作为多相体放电的一种,沙尘—空气两相体放电,有关研究报道甚少,但其与现实中的静电除尘、放电等离子体污染处理,甚至输电线沙尘暴天气的雷害事故等密切相关。因此,沙尘—空气两相体放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主要就沙尘—空气两相体在直流电晕放电和雷电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两相体电晕放电实验主要研究了占空比、颗粒物粒径分布、间隙距离等对电晕形态、电晕波形以及电晕电流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沙尘两相体电晕电流波形具有脉冲波形特点,频率较高,正极性电晕电流波形较不规则,负极性电晕电流波形规律性较好。相同电压幅值下,沙尘两相体电晕电流比空气的小,且随着沙尘占空比的增大,电晕电流呈逐渐减小趋势。对电晕形态,实验过程中采用高灵敏可见光-紫外成像仪进行了观测记录,分析了两相体电晕放电图象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正、负两种极性下,沙尘两相体电晕放电强度,均弱于相同条件下空气的电晕放电强度。在负极性下,沙尘两相体电晕放电为圆斑图象。而在正极性下,沙尘两相体电晕放电为圆斑的且带一扇形尾巴的放电图象。沙尘两相体雷电冲击放电特性研究主要进行了沙尘两相体50%击穿电压、伏秒特性、击穿通道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沙尘两相体在负极性下的50%击穿电压总是比正极性的高。同时,沙尘两相体的50%击穿电压随沙尘占空比的增大而减小,尤其负极性下减小的幅度更为显着。在放电间隙距离相同且占空比一致的条件下,粗颗粒沙尘两相体50%击穿电压要比细颗粒沙尘两相体的要小。在伏秒特性方面,相同间隙下,负雷电冲击平均伏秒特性曲线比正雷电冲击平均伏秒特性曲线要平,平均击穿时延也比正雷电冲击要长,且更为分散。
安萍[10](2004)在《非均匀电场中气固混合两相体击穿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气固混和两相体放电现象的研究既可以为了解气固混和两相体的绝缘特性和击穿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多相体放电在环境治理、等离子体等新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但目前以气固两相体为对象的放电基础研究,国内外尚未进行系统的试验观测。本文通过大量试验,初步研究了非均匀电场中,放电间隙较小的流化床状态和间隙较大的静止状态下几种气固混和两相体放电发生、击穿的基本特性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非均匀电场中气固两相体放电的物理性质和数学建模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实验具体研究了非均匀电场中交/直流电压下,电压极性、间隙距离、固相物介电常数和占空比对气固混和两相体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1. 放电间隙较小的流化床状态下,两种气固混合两相体的击穿电压都低于相同条件下单一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大的混合两相体较易击穿。其直流击穿特性具有“极性效应”,正极性击穿电压低于负极性。固体颗粒对电场的畸变作用可能是影响击穿的主要因素。2. 放电间隙较大的静止状态下,直流电压正极性和交流电压下气固混合两相体的击穿电压都大于相同条件下单一空气的,而直流电压负极性时则相反。和正极性相比,负极性时混合体更易击穿。占空比大的气固两相体击穿电压总是小于占空比小的。颗粒荷电畸变电场以及对放电通道的阻挡可能是影响此放电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固两相体击穿特性实验研究方面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二、X射线激励下的气隙放电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射线激励下的气隙放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X射线激励下GIS中典型绝缘缺陷局部放电特性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X射线激励对固体绝缘气隙放电影响的研究 |
1.2.2 X射线激励对油纸绝缘系统放电影响的研究 |
1.2.3 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检测的应用研究 |
1.2.4 现有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X射线激励下GIS中缺陷局部放电试验平台 |
2.1 高灵敏度局部放电小型实验平台 |
2.1.1 超宽带SF6中放电电流测量原理及装置设计 |
2.1.2 放电电流测量装置性能标定 |
2.1.3 放电光学测量系统及平台腔体设计 |
2.1.4 特高频测量及高速实时采集装置 |
2.2 真型GIS局部放电实验平台 |
2.3 GIS典型绝缘缺陷模型设计 |
2.3.1 金属针尖抛光及头部曲率半径控制方法 |
2.3.2 真型GIS局部放电试验平台缺陷设计 |
2.3.3 高灵敏度局部放电小型试验平台缺陷设计 |
2.4 X射线激励源及防护装置 |
2.5 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
2.5.1 试验平台 |
2.5.2 试验方法 |
2.5.3 检测系统灵敏度校核及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确定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X射线激励下GIS中绝缘缺陷局部放电的机理 |
3.1 引言 |
3.2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局部放电特性 |
3.2.1 针尖缺陷模型参数及试验流程 |
3.2.2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直流局部放电特性 |
3.2.3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交流局部放电特性 |
3.2.4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交/直流局部放电特征小结 |
3.3 X射线激励下不同曲率针尖缺陷局部放电特性 |
3.3.1 多曲率针尖缺陷模型试品参数及试验流程 |
3.3.2 X射线激励下多曲率针尖缺陷直流局部放电特性 |
3.3.3 X射线激励下多曲率针尖缺陷交流局部放电特性 |
3.3.4 X射线激励下多曲率针尖缺陷交/直流放电的特性对比分析 |
3.3.5 针尖缺陷交/直流放电自发起始过程差异分析 |
3.3.6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交/直流放电差异对比分析 |
3.4 X射线与SF6气体的相互作用 |
3.4.1 X射线的产生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 |
3.4.2 X射线电离SF6气体的量化分析 |
3.5 X射线激励下SF6中绝缘缺陷放电的机理 |
3.5.1 X射线激励下不同极性针尖缺陷直流放电特性的物理机制 |
3.5.2 X射线激励下不同曲率半径针尖直流放电的面积效应和机制 |
3.5.3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交流放电的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X射线激励下GIS典型绝缘缺陷局部放电特性 |
4.1 引言 |
4.2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局部放电特性及机理 |
4.2.1 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模型参数及试验流程 |
4.2.2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直流局部放电特性 |
4.2.3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交流局部放电特性 |
4.2.4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放电的机理 |
4.2.5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放电特性及机理小结 |
4.3 X射线激励下悬浮针尖缺陷局部放电特性 |
4.3.1 悬浮针尖缺陷模型参数及试验流程 |
4.3.2 X射线激励下悬浮针尖缺陷直流局部放电特性 |
4.3.3 X射线激励下悬浮针尖缺陷交流局部放电特性 |
4.3.4 X射线激励下悬浮针尖缺陷放电特性小结 |
4.4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悬浮针尖缺陷局部放电特性 |
4.4.1 绝缘子沿面悬浮针尖缺陷模型参数及试验流程 |
4.4.2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悬浮针尖缺陷直流局部放电特性 |
4.4.3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悬浮针尖缺陷交流局部放电特性 |
4.4.4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悬浮针尖缺陷放电特性小结 |
4.5 X射线激励下悬浮及沿面悬浮针尖缺陷放电的机理 |
4.5.1 交/直流电场下悬浮体两端电场分布差异 |
4.5.2 悬浮及沿面悬浮针尖缺陷直流自发起始放电过程 |
4.5.3 X射线激励下悬浮及沿面悬浮针尖缺陷直流放电的机理 |
4.5.4 X射线激励下悬浮及沿面悬浮针尖缺陷交/直流放电机理差异 |
4.6 X射线剂量对典型绝缘缺陷直流放电特性的影响 |
4.6.1 试验方法和试验流程 |
4.6.2 X射线剂量对典型绝缘缺陷直流起始放电电压的影响 |
4.6.3 X射线剂量对典型绝缘缺陷较高电压下放电特性的影响 |
4.6.4 不同剂量下典型绝缘缺陷放电特性及与交流放电现象的对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X射线激励下缺陷长时间放电特性及机理 |
5.1 引言 |
5.2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长期交流放电特征 |
5.2.1 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长期交流自发放电特征参数演化特性 |
5.2.2 X射线激励下绝缘子沿面针尖缺陷放电特征的变化 |
5.3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长期交流放电特征 |
5.3.1 针尖缺陷长期交流自发放电特征参数演化特性 |
5.3.2 X射线激励下针尖缺陷放电特征的变化 |
5.4 长期电压作用后缺陷表面状态及成因分析 |
5.4.1 长期电压作用后缺陷表面状态 |
5.4.2 加速生成后缺陷的表面状态及元素分析 |
5.4.3 产物生成物理过程分析 |
5.5 X射线激励对缺陷表面绝缘物覆盖后放电的作用机理 |
5.5.1 马尔特(Malter)效应及长期电压作用后缺陷放电的机制 |
5.5.2 X射线激励对长期电压作用后缺陷放电的影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可饱和分数比磁芯变压器和Marx技术的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秒级高压脉冲功率发生器的研究背景 |
1.2 微秒级高压脉冲功率发生器 |
1.2.1 微秒级高压脉冲功率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
1.2.2 高重频、长寿命的高功率磁开关技术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数比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的研制 |
2.1 磁性材料的选择 |
2.2 分数比可饱和脉冲变压器模型建立与理论分析 |
2.2.1 分数比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结构设计 |
2.2.2 FRSPT电参数理论计算 |
2.3 分数比可饱和脉冲变压器输出特性分析 |
2.4 分数比可饱和脉冲变压器充电实验研究 |
2.4.1 FRSPT充电电路模拟 |
2.4.2 FRSPT充电实验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RSPT的紧凑化Marx发生器研究 |
3.1 FRSPT取代气体开关的新型Marx发生器 |
3.2 基于FRSPT的紧凑化Marx发生器实验研究 |
3.2.1 新型紧凑化Marx发生器电路模拟研究 |
3.2.2 新型紧凑化Marx发生器实验研究 |
3.2.3 基于高压硅堆隔离的新型Marx发生器实验研究 |
3.3 反谐振网络调制技术在Marx发生器中的应用 |
3.3.1 反谐振网络 |
3.3.2 三节反谐振网络调制技术应用于Marx发生器中的实验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RSPT和 Marx发生器的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实验研究 |
4.1 高压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系统结构 |
4.2 高压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实验研究 |
4.2.1 系统的Pspice全电路模拟 |
4.2.2 系统单次运行实验结果 |
4.2.3 系统高压实验研究 |
4.3 高压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重复频率运行实验研究 |
4.4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应用于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研究 |
4.4.1 MOV简介 |
4.4.2 MOV在高功率脉冲调制技术中的应用 |
4.4.3 MOV应用于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的实验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X射线激励局部放电机理的研究 |
1.1 X射线对固体绝缘气隙放电统计时延的影响 |
1.2 X射线对固体绝缘气隙放电电流的影响 |
1.3 X射线激励油纸绝缘气隙和油隙放电的机理 |
2 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特性的研究 |
2.1 X射线激励下固体气隙放电的起始特征 |
2.2 X射线激励下固体气隙放电的放电量特征 |
2.3 X射线激励下油纸绝缘系统放电特性研究 |
3 X射线激励局部放电的应用研究 |
3.1 在环氧树脂浸渍套管气隙检测中的应用 |
3.2 在油纸绝缘缺陷定位中的应用 |
3.3 在GIS绝缘子气隙缺陷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3.4 在环氧树脂浇注缺陷定位中的应用 |
3.5 在GIS局部放电缺陷带电检测及定位中的应用 |
4 总结与展望 |
(4)电极覆盖SF6短间隙放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极覆盖下放电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电极覆盖放电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电极覆盖SF_6放电理论模型 |
2.1 SF_6的电化学反应 |
2.2 电极覆盖放电电极结构与模型 |
2.2.1 电极结构 |
2.2.3 流体模型 |
2.2.4 SG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弦激励下电极覆盖放电特性 |
3.1 放电基本特性 |
3.2 外施电压影响 |
3.2.1 外施电压幅值对放电特性影响 |
3.2.2 外施电压频率对放电特性影响 |
3.3 放电结构影响 |
3.3.1 间隙宽度对放电特性影响 |
3.3.2 覆盖方式对放电特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秒脉冲激励下电极覆盖放电特性 |
4.1 放电基本特性 |
4.2 放电结构影响 |
4.2.1 覆盖方式对放电特性影响 |
4.2.2 间隙宽度对放电特性影响 |
4.3 外施电压幅值影响 |
4.4 纳秒脉冲下电极覆盖放电实验波形 |
4.4.1 实验设备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2.1 形成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的理论分析 |
2.2 纳秒脉冲激励线-线电极放电的可行性分析 |
2.3 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的实验配置 |
2.4 放电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长尺寸线电极放电的电流特性研究 |
3.1 线-线电极结构放电的电路模型分析 |
3.2 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长尺寸线电极放电的实验研究 |
3.3 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长尺寸线电极的放电电流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研究 |
4.1 图像灰度变换的原理 |
4.2 不同电极间距下纳秒脉冲线电极放电的图像灰度变换研究 |
4.3 不同重复频率下纳秒脉冲线电极放电的图像灰度变换研究 |
4.4 不同电极长度下纳秒脉冲线电极放电的图像灰度变换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重复频率亚微秒脉冲功率源常压空气均匀放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低温等离子体 |
1.1.2 大气压下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 |
1.2 重复频率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研究 |
1.3 大气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应用 |
1.3.1 大气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应用于臭氧产生 |
1.3.2 大气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应用于聚合物薄膜材料表面改性 |
1.3.3 大气压脉冲等离子体射流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研究重频高压窄脉冲调制器 |
2.1 引言 |
2.2 大气压等离子体产生研究脉冲电源 |
2.3 重频高压窄脉冲调制器工作原理与设计 |
2.3.1 电源结构及设计参数 |
2.3.2 人工线设计 |
2.3.3 谐振充电回路设计 |
2.3.4 高压窄脉冲调制器电路仿真分析 |
2.4 高压窄脉冲电源调试诊断及脉冲波形影响因素讨论 |
2.4.1 高压窄脉冲电源调试诊断 |
2.4.2 脉冲波形的影响因素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亚微秒脉冲激励常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及测量装置 |
3.3 亚微秒脉冲放电电参数测量与典型电学特性分析 |
3.3.1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路 |
3.3.2 典型亚微秒脉冲DBD放电电学特性 |
3.4 放电电学特性及放电均匀性的影响因素 |
3.4.1 升高脉冲电压幅值对放电的影响 |
3.4.2 脉冲电压频率对放电的影响 |
3.4.3 气隙间距变化对放电的影响 |
3.4.4 介质阻挡材料及厚度对放电的影响 |
3.5 均匀放电的影响因素及常压空气大面积均匀放电可能性讨论 |
3.5.1 亚微秒脉冲均匀放电的影响因素 |
3.5.2 常压空气大面积稳定均匀放电的可能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亚微秒脉冲放电发射光谱诊断与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 |
4.1 引言 |
4.2 亚微秒脉冲DBD发射光谱诊断与分析 |
4.2.1 大气压下放电等离子体参数诊断 |
4.2.2 脉冲均匀放电等离子体旋转温度光谱测量 |
4.2.3 脉冲均匀放电等离子体振动温度光谱测量 |
4.3 亚微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PTFE薄膜材料处理 |
4.4 小结 |
第五章 脉冲均匀放电的数值模拟与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脉冲放电机理 |
5.2.1 流注击穿机制 |
5.2.2 电子崩链模型 |
5.2.3 逃逸电子模型 |
5.2.4 电离波击穿理论 |
5.3 流注放电电子雪崩发展模型及分析 |
5.3.1 电子雪崩发展模型的建立 |
5.3.2 电子雪崩发展到临界状态的空间电荷场分布 |
5.3.3 电场变化率对放电均匀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
1.2.1 柴油机NO_x机外净化技术 |
1.2.2 柴油机PM机外净化技术 |
1.2.3 柴油机NO_x和PM同时净化后处理技术 |
1.3 催化技术在柴油机排放中应用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1.3.2 钙钛矿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3 碱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
1.3.4 分子筛催化剂 |
1.4 NPAC技术在柴油机后处理领域内研究状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NPAC技术净化柴油机排放的机理 |
2.1 概述 |
2.2 NTP的基本理论 |
2.2.1 NTP特点 |
2.2.2 NTP的微观过程 |
2.3 NTP产生类别 |
2.3.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
2.3.2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 |
2.3.3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
2.3.4 射频放电等离子体 |
2.3.5 微波放电等离子体 |
2.3.6 滑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 |
2.4 BDB放电机理 |
2.4.1 BDB放电物理过程及结构 |
2.4.2 BDB放电形貌特征 |
2.4.3 微放电特性 |
2.5 NPAC净化柴油机有害排放机理 |
2.5.1 NTP净化气体理论依据 |
2.5.2 NTP净化柴油机排放物机理 |
2.5.3 NPAC净化柴油机NO_x和PM排放机理 |
2.6 NPAC技术意义及优缺点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BD放电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DBD放电功率的测试方法 |
3.2.2 V—Q Lissajous图形法测量原理 |
3.2.3 DBD放电试验系统 |
3.2.4 DBD放电试验波形 |
3.3 不同参数DBD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 |
3.3.1 能量密度的变化规律 |
3.3.2 放电间隙的影响规律 |
3.3.3 放电电流的变化规律 |
3.3.4 等效电容的影响规律 |
3.3.5 放电频率的变化规律 |
3.3.6 介质常数的影响规律 |
3.3.8 气流速度的影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制备及理化性能分析 |
4.1 概述 |
4.2 催化剂载体 |
4.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3.1 Ag/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4.3.2 Na-Rh/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4.3.3 CeO_2-Cu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4.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4.4.1 XRD表征 |
4.4.2 SEM形貌分析 |
4.4.3 EDS催化剂组分分析 |
4.4.4 BET比表面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TP处理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试验分析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2 生物柴油燃料成分分析 |
5.3 NTP处理柴油机PM排放的研究 |
5.3.1 试验方案 |
5.3.2 RBD的燃料特性 |
5.3.3 燃料经济性分析 |
5.3.4 烟度排放规律 |
5.3.5 NTP对颗粒物样品形貌的影响 |
5.3.6 NTP对颗粒物样品成分的影响 |
5.4 NTP处理NO_x排放的作用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PAC同时降低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研究 |
6.1 概述 |
6.2 实验部分 |
6.2.1 方法 |
6.2.2 试验布置 |
6.3 NPAC对PM排放的研究 |
6.3.1 NTP/催化剂对PM排放的影响 |
6.3.2 催化剂对PM排放的影响 |
6.3.3 NTP/催化剂对颗粒形貌的影响 |
6.3.4 NTP/催化剂对颗粒成分的影响 |
6.4 NPAC对NO_x排放的研究 |
6.4.1 NTP/CeO_2-CuO/γ-Al_2O_3对NO_x排放影响 |
6.4.2 NTP/Na-R_h/γ-Al_2O_3对NO_x排放影响 |
6.4.3 NTP/Ag/γ-Al_2O_3对NO_x排放影响 |
6.4.4 CeO_2-CuO/γ-Al_2O_3、Na-R_h/γ-Al_2O_3和Ag/γ-Al_2O_3催化剂/NTP性能比较 |
6.4.5 温度对NO_x排放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获奖 |
(8)脉冲电压对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的发展现状 |
1.1.1 交流传动牵引技术的发展 |
1.1.2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技术的要求 |
1.1.3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材料和工艺 |
1.2 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绝缘所面临的问题 |
1.2.1 逆变器输出波形对电机的影响 |
1.2.2 逆变器输出波形导致的绝缘损坏 |
1.3 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绝缘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绝缘的失效分析 |
1.3.2 局部放电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3 脉冲电压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研究 |
1.3.4 纳米材料的耐电晕性能研究 |
1.3.5 老化及表征参量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压脉冲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测量和统计 |
2.1 局部放电测量装置 |
2.1.1 测量原理 |
2.1.2 脉冲电流传感器 |
2.2 局部放电信号的提取 |
2.3 局部放电信号的统计 |
2.3.1 时间开窗 |
2.3.2 参数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脉冲条件下的空间电荷 |
3.1 空间电荷测量装置 |
3.1.1 空间电荷测量技术 |
3.1.2 热刺激电流测量装置 |
3.1.3 空间电荷分布的测量装置 |
3.2 热刺激电流测量及计算 |
3.2.1 测量方法 |
3.2.2 热刺激电流计算 |
3.3 不同脉冲频率作用后绝缘的热刺激电流特征 |
3.3.1 寿命测试 |
3.3.2 热刺激电流测试 |
3.4 不同脉冲参数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 |
3.4.1 不同参数的脉冲注入后的TSC结果 |
3.4.2 不同脉冲参数下的空间电荷分布参数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脉冲条件下的局部放电行为 |
4.1 试验设置及准备 |
4.2 不同脉冲参数下的PDIV |
4.2.1 绝缘膜的PDIV随脉冲参数的变化 |
4.2.2 绞线对的PDIV随脉冲参数的变化 |
4.3 局部放电参量 |
4.3.1 绝缘膜的PD参量 |
4.3.2 绞线对的PD参量 |
4.4 不同脉冲参数下PD的相位分辨模式 |
4.4.1 绝缘膜的相位分辨模式 |
4.4.2 绞线对的相位分辨模式 |
4.5 局部放电影响机理分析 |
4.5.1 绝缘膜的局部放电机理 |
4.5.2 纳米和非纳米薄膜的耐电晕机理 |
4.5.3 绞线对的局部放电机理 |
4.5.4 脉冲波形对局部放电参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及表征 |
5.1 变频牵引电机绝缘的老化 |
5.1.1 电老化 |
5.1.2 热老化 |
5.1.3 机械老化 |
5.2 基于高压方波脉冲的绝缘老化试验系统 |
5.2.1 试验系统原理 |
5.2.2 绝缘老化试验设计 |
5.3 匝间绝缘的电热联合老化 |
5.3.1 匝间绝缘基本统计参量 |
5.3.2 匝间绝缘相位模式 |
5.3.3 匝间绝缘矩特征参量 |
5.4 对地绝缘的电热联合老化 |
5.4.1 对地绝缘基本统计参量 |
5.4.2 对地绝缘相位模式 |
5.4.3 对地绝缘矩特征参量 |
5.5 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9)非均匀电场中沙尘两相体放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多相体放电研究进展 |
1.3 沙尘荷电及放电研究进展 |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多相体放电实验研究理论基础 |
2.1 极不均匀电场气体的电晕放电原理 |
2.2 雷电冲击电压下空气的绝缘特性 |
2.3 固体电介质的放电分析 |
3 沙尘两相体直流电晕放电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 |
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正尖—板直流电晕放电实验研究 |
3.4 负尖—板直流电晕放电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沙尘两相体雷冲击放电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 沙尘两相体 50%雷冲击击穿电压特性 |
4.4 沙尘两相体雷冲击击穿伏秒特性实验 |
4.5 雷冲击击穿放电通道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总结 |
5.2 实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非均匀电场中气固混合两相体击穿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 论 |
1.1 前言 |
1.2 介质放电现象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有关气固介质放电的实验研究 |
1.4 课题的来源、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气体和固体放电击穿的理论分析[ |
2.1 气体放电理论 |
2.2 固体放电击穿理论 |
3 非均匀电场中流化床状态气固混合体的击穿特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 |
3.2 实验方法 |
3.3 非均匀电场中气固混合体直流击穿电压特性 |
3.4 非均匀电场中气固混合体交流击穿电压特性 |
3.5 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分析 |
3.6 尖-板电极间隙静电场分布计算 |
3.7 小 结 |
4 非均匀电场中静态气固混合体的击穿特性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2 实验方法 |
4.3 非均匀电场中静态气固混合体直流击穿电压特性 |
4.4 非均匀电场中静态气固混合体交流击穿电压特性 |
4.5 小 结 |
5 全文总结 |
5.1 总 结 |
5.2 实验存在的问题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X射线激励下的气隙放电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X射线激励下GIS中典型绝缘缺陷局部放电特性和机理研究[D]. 张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基于可饱和分数比磁芯变压器和Marx技术的微秒准方波脉冲发生器研究[D]. 陈绒.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X射线激励下局部放电的研究进展[J]. 张强,李成榕. 电工技术学报, 2017(08)
- [4]电极覆盖SF6短间隙放电特性研究[D]. 丁宁.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 [5]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线电极放电的特性研究[D]. 刘伦.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6]重复频率亚微秒脉冲功率源常压空气均匀放电特性研究[D]. 李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2(03)
- [7]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 王攀. 江苏大学, 2009(09)
- [8]脉冲电压对变频牵引电机绝缘老化的影响机理研究[D]. 周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9]非均匀电场中沙尘两相体放电实验研究[D]. 白金.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非均匀电场中气固混合两相体击穿特性实验研究[D]. 安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