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教德育环境及其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名英[1](2021)在《具身认知视角下教师教学观转向研究》文中提出
刘琦[2](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核心作用是育人。适切性是以育人为视角和目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指标。以适切性为指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细化为教学区、运动休闲区等五大区域,从动、静两个方面对校园环境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对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以及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关概述。着重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即具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复杂性和可控性的统一。第二部分,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内涵与特征。指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顺应客观规律、适度开放,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相匹配、导向要积极向上,同时要促进各环境要素的有机整合。第三部分,介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不足的表现。各区域环境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静环境思想性、教育性缺失,动环境活动设计缺乏、精神延伸不够等,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第四部分,提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对策。主要包括各区域静环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感染力,动环境增添思想性活动、完善“教育链”,从而提高环境育人的实效性。
肖利伟[3](2019)在《生态论视域下高中英语课堂氛围营造现状及策略》文中认为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在教育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影响比较广泛,影响着教学的环境、教学的观念、课程建设、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各方面,最终影响教学质量。目前,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一直没有引起重视,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播、纪律的管理、注重终结性评价这些方面,课堂教学气氛还是不够活跃,甚至如“一潭死水”般沉寂,有部分教师教育思想陈旧,跟不上现代教育与时俱进的思想潮流,“教师在上面讲、学生静坐不动的听”,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师生比例失调,课堂座位编排缺乏变化,如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如何调节“教”与“学”关系失衡的现象,如何促进和谐的生态氛围,一直缺乏理论指导,缺乏自由的氛围,缺乏主体的积极性,缺乏主体天赋潜能、主体的生命能量的输出、释放。因此,本研究以“生态论视域下高中英语课堂营造现状及策略”为主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围绕“生态化课堂氛围现状及营造”这一研究核心进行了分析。首先,借鉴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文献综述法简单剖析了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生态学与课堂气氛、课堂氛围营造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其次对生态课堂、课堂氛围进行了简单分析,发现自然生长、耐度定律、生态位、生态链法则、适者生存以及物质与能量交换均对课堂氛围有影响;然后,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5名任教高一、高二级英语的教师和100名高一、高二级学生进行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氛围营造的现状调查,通过35次的听课参与式观察、与4位教师进行了访谈与分享,立足于高中英语课堂氛围营造的现状,通过数据调研,分析总结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氛围营造中存在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有待加强、学生生命体系有待完善、教学活动缺乏创新以及教学自然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最后,明确师生的生态位,构建师生和谐关系、转变高中英语评价理念,构建立体、多元生态化教学评价、优化教学活动,促进课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解除限制因子的制约,激活英语课堂活力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化课堂氛围营造的策略。
蒋婷婷[4](2019)在《近四十年来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从1986年"思想道德素质"这一术语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到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学界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结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测评等方面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应聚焦核心概念,致力于基本理论和结构体系的完善;同时应拓宽研究视角,推动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向人的思想内部延展;在方法上,促进多学科融合,推动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和多元化。
吕静[5](201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就是以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时间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整个学习生活的始终。这种育人方式强调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单靠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及家庭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员对其进行教育,通过学校内部各个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全过程育人。因此,笔者试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进行剖析,进而在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实施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进行解读。第二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必要性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的应有要求及其实践过程的必然要求、学生成长过程的必然选择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现实要求。第三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制约的影响、教师认识偏差的影响、学生接受障碍的影响。第四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践指向进行论述,主要包括遵循实施原则,转换思维方式及其实施策略。
杨娥[6](2017)在《儒家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以高校德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隐性德育方法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方法,对促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隐性德育方法,需加以凝练、总结和应用。当前我国高校利用儒家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要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应立足于高校德育实际、利用儒家隐性德育方法的资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隐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方法概述。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对,主要通过运用德育课程外的其他课程类、环境类、活动类等资源或途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方法。隐性德育具有内隐性、多样性、生活性和持久性等特征。隐性德育方法是开展隐性德育活动的手段和载体,因此合理利用隐性德育方法对于隐性德育乃至整个高校德育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部分,儒家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方法。儒家文化深邃丰富,蕴含了很多富有价值的德育理念,包含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隐性德育方法,如格物致知、以乐化人、笃行隆礼、身正示范、环境熏陶等。第三部分,高校隐性德育方法应用的现状和问题。高校加强了隐性德育方法的应用,注意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与此同时,隐性德育方法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仍存有隔膜;隐性德育方法创新能力不足;隐性德育环境有待优化;德育工作者德育能力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限制了隐性德育效果的发挥。第四部分,萃取儒家隐性德育方法,加强高校隐性德育。当前高校应立足于德育实际,充分利用儒家隐性德育方法的资源,从多个路径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高校隐性德育的创新发展:坚持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互补共进,成就人格;完善德育制度和管理,优化环境;提高德育工作者专业素养,以身垂范;拓展多样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教亦多术等。
刘炜杰[7](2017)在《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但是,当前职普比的下滑,以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质疑的不断加剧,既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而日益突出,也反映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应当在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推进。本研究瞄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入手,以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是什么及其危害是什么、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什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应当走向何方以及如何实现、如何保障等为逻辑线索展开研究。本研究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认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通过扎根理论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来发现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通过分析这一问题本质的发展危害,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重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并通过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和保障机制的建构,以及对已有实践行动的反思,建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的方向下的发展路径。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以本研究的意涵解读和分析框架构建为核心主题,即第一章"导论";第二模块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方向调整的必要性分析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二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和第三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三模块以新方向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路径建构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第六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第七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以及第八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具体框架与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研究的缘起出发,分析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界定主要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创新、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等方面的方案设计。第二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通过人类学的方法认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其具体表现进行编码,发现问题本质是其单一化发展,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验证。通过实践和学理两个角度来认识其单一化发展的危害。第三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发展的两个角度来认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具体转型,分析其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二、分析人的生涯发展和人的幸福生活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具体需求。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生物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起源于人的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适应。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从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等维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应该是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多元化,以及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的支持。第六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从师资、课程资源的维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其中包括:一、教师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教师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二、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及其机制与策略。第七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选择政府、学校和专业三个不同的层面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作为案例,认识其取得的成效,反思其存在的不足,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为直观的借鉴和参考。第八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针对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形成以下结论:一、单一化发展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二、多元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三、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有其包括生物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四、中等职业学校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需要进行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以及个性化学习等基本框架的设计与建构;五、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建构相应的保障机制。当然,由于研究者以及研究样本存在的局限,本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今后的研究要在扩大样本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框架,探索其实践模式。
陈玉华[8](2017)在《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时代转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等时空发生剧烈波动之时,人必然会遭遇不适,在不适中或渐渐安顿、觅得新知新途,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各行其是、日渐断裂、遭遇崩塌。愈是如此,教育便极易被附加更多功能,期许藉由教育培养的人来改变时代和社会处境。每每变化之际,教师总难免肩负重任,承载着外在诸多主体和内容赋予的使命。那么,教师是否承受其重,面对实践各方面的冲击,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实然便愈加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尊重教师实然并从此基点展开的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才会有所可能。本研究从嵌入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个范畴即:教师认知的实践、教师交往的实践和教师自我内在的实践分别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采用观察、调查、访谈等综合田野研究方法,以S中的高中教师为合作研究对象,分析多以质的研究为主,书写以叙事研究为主展开考察和探讨。集中探寻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教师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为何有着这样的呈现?其行为的逻辑法则为何?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出了何种问题?对于专业生活来说,领域间有何关联?有何影响?面对实践样态,教师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何可为空间?围绕着教师的"做"、"说"、"思"等内容通过挖掘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维度中"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后,研究发现:首先,教师认知世界中呈现较为显着的"镜喻"与"树喻"现代认知隐喻,模仿模式是其学与教的主要方式,教师知识观下存在着差序排列,几乎高考分量的比例决定着知识和任课教师价值的序列差异。以时间为序,教师储备的知识与教师实践需求的知识乃至未来需要的之间存在间隙。以内容为线,教师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着缺席、断裂和脱嵌现象。教师知识内部系统存在分层。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保持不断的学习,然而其实践知识紧紧围绕着实践的紧迫性日益积累而成。教师认知实践总体体现工具理性,其认知多与情境抽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鲜有交互作用。其次,教师交往实践中,网络结构较为封闭、人际区隔较为显着。教师交往主要限定在其行政位置以及学科位置之中,分为行政和教学的线路,前者较为纵向,后者较为横向。无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都是出于"事务性"的需求,显示出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特征,通过时间、空间的相对固定化,教师交往凸显封闭。在交往过程中的 "业"以达成和效度为基准,鲜有深入的专业研讨和彼此增益的分享合作。由交往文化可以透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来在其政治性、社会性和专业性之间摇摆,未能凸显个人力量与组织合力。教师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闭合网络的特征,人际互动多停留于"权宜之计"。再次,在教师自我内在实践中,教师个体都在承受命运的罗盘赋予的内涵。教师视"教师是个良心活儿",其中诠释着其个人良心的践行与付出来维系教学实践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彰显了教师专业的程度在实践中尚不够强。教师在冲突和委屈面前,拷问着"何以为师"、"何以做人"的存在论根源,他们并不赋予自我以"公开运用理性的学者"自由,依然视自己为"作为教学人员的教师",多是行动服从,思想自由的限度凸显。教师在单调的关系和环境中,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变得日渐"自我固化",形式化与情境抽离促使教师自我的"空心",另一面则是"忘我"。又次,教师认知的实践、交往的实践、自我内在的实践是分别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视角展开,实践研究发现,三者相互脱离,甚少有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理想预设状态出现。最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部分情境下,渗透出了教师个体借助于自主性、能动性反嵌的力量,试图通过个体的努力来制约各因素的脱嵌;然而,总体情况,此反嵌力量较为微弱,脱嵌走向连通之路,并由此演绎师与通、业与道的实践内核,尚需更多的努力。在除魅与返魅中,教师研究从政治、经济、专业的强势话语入席,反而促使"教师"失去原有的"本真"。实践中的教师遭遇专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困境与隐忧,教师发展被分割为碎片化的拼图,教师挣扎于脱嵌的困顿之中;而这于教师,于职业,于教育,于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认知性、社会性、存在性和伦理性的探讨,发现了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脱嵌现象。基于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走向"连通",在反嵌的力量推动中维系"脱嵌"带来的教育风险。社会网络的基本问题即连通性问题,本研究呼唤教师研究在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时代回到连通性和对教师发展基本原理的探讨上来。教师个体需从连通来实现自我内部的完整,实践生活的通达,也以此度己度人,实现教育的本义和人之超越本性之可能,架起一座教师个体与社会公共问题连通的桥梁。
钱娇[9](2013)在《试论宋代家训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我国的家训自从在先秦萌芽时就在不断的发展中,隋唐时期达到成熟,而宋代家训在继承隋唐家训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家训作品集大成的时代,它的兴盛与繁荣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形式上也是有多种体式的,内容上不仅注重治人也重视治家。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宋代而非其他时代能够繁荣与传承必然有其对宋代社会的作用: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宋代社会的稳定和谐;二是,文化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一定的纽带作用,犹如桥梁一般沟通了前代与未来的文化;第三,经济方面上讲,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时经济制度的反映。宋代从中央至地方,从朝廷官员到大众百姓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宋代的精英文化也得到的极大地下移,对于社会风俗的净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宋代家训是宋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教育需要研究的范畴,而家训主要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内容,也属于社会学可以研究的领域,所以笔者就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审视宋代家训。第一部分绪论中,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并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析。第二部分为宋代家训概述。本章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对宋代家训进行分析。在阅读尽可能充分的古籍文献的基础上,对宋代家训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从中提取出对解决现代家庭教育困惑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宋代家训的有关内容,并加以分析和整合。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的现状。本章运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探讨现代子女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第四部分为宋代家训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本章针对前一章所阐述的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症下药,从宋代家训中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其可行性。
张爱娟[10](2013)在《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路径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镇成人学校作为开展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乡镇成人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宁波市乡镇成人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政府层面和乡镇成人学校自身建设两方面提出促进宁波市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对策建议,正文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说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相关理论探讨。本研究在终身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运用成人学习理论,透彻分析发展乡镇成人学校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调研部分。本研究对宁波市乡镇成人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基于现存问题,深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为对策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对策研究部分。针对宁波市乡镇成人学校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本研究主要从政府应给予乡镇成人学校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和加强乡镇成人学校自身建设两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五部分,结束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反思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成教德育环境及其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教德育环境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适切性理论的相关研究 |
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及类型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1.具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
2.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
3.复杂性和可控性的统一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
1.导向作用 |
2.激励作用 |
3.熏陶作用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内涵与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内涵 |
1.适切性的涵义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涵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特征 |
1.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各环境要素的有机整合 |
2.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各环境要素发展顺应客观性规律 |
3.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其他要素相匹配 |
4.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导向积极向上 |
5.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度开放 |
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不足的表现 |
(一)教学区环境适切性的不足 |
1.教学区静环境思想性表现不足 |
2.教学区动环境思想性活动缺失 |
(二)教学延展区环境适切性的不足 |
1.教学延展区静环境思想渗透性薄弱 |
2.教学延展区动环境活动设计缺乏 |
(三)运动休闲区静环境适切性的不足 |
1.运动休闲区静环境缺乏思想性引导 |
2.运动休闲区动环境精神延伸不够 |
(四)餐饮起居区环境适切性的不足 |
1.餐饮起居区静环境思想氛围不足 |
2.餐饮起居区动环境形式单一、脱离实际 |
(五)校园网环境适切性的不足 |
1.校园网静环境缺少教育性 |
2.校园网动环境参与度缺失 |
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的对策 |
(一)教学区环境优化的对策 |
1.教学区静环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
2.教学区动环境中设计体现思想性的活动 |
(二)教学延展区环境改善的对策 |
1.增强教学延展区的教育感染力 |
2.丰富教学延展区的教育活动 |
(三)运动休闲区环境提升的对策 |
1.优化运动休闲区的空间布局 |
2.完善运动休闲区的“教育链” |
(四)餐饮起居区环境优化的对策 |
1.餐饮起居区设施要体现出思想载体作用 |
2.生活区休闲活动要陶冶学生思想情感 |
(五)校园网环境改进的对策 |
1.校园网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板块内容 |
2.校园网要增添吸引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生态论视域下高中英语课堂氛围营造现状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相关的研究 |
1.2.2 生态学与课堂气氛的相关研究 |
1.2.3 课堂氛围营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4 课堂氛围营造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生态论与课堂氛围的关系 |
2.1 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学的起源、内涵与思想 |
2.1.2 教育生态学之课堂教学内容 |
2.1.3 教育生态学之课堂教学的特征 |
2.2 课堂氛围 |
2.2.1 课堂氛围的特征 |
2.2.2 课堂氛围的结构 |
2.3 生态学与课堂氛围之关联 |
2.3.1 自然生长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
2.3.2 耐度定律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
2.3.3 生态位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
2.3.4 生态链法则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
2.3.5 适者生存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
2.3.6 物质与能量交换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
2.4 生态论视域下英语课堂氛围的营造原则 |
2.4.1 以生命为本 |
2.4.2 个人知识实用性优先原则 |
2.4.3 实践性为主 |
2.4.4 和谐性原则 |
第3章 生态论视域下高中英语课堂氛围营造的现状 |
3.1 生态课堂氛围营造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对象 |
3.1.4 调查的实施 |
3.2 调查的结果 |
3.2.1 教师主体因素之现状 |
3.2.2 学生主体因素之现状 |
3.2.3 教学活动因素之现状 |
3.2.4 自然环境因素之现状 |
3.3 高中英语课堂氛围营造存在的问题 |
3.3.1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有待加强 |
3.3.2 学生生命体系有待完善 |
3.3.3 教学活动有待创新 |
3.3.4 教学自然环境有待完善 |
第4章 生态论视域下高中英语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 |
4.1 明确师生的生态位,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
4.1.1 师生以人为本,转变教学价值观 |
4.1.2 构建和谐群体关系,促进教学主体可持续发展 |
4.2 转变高中英语评价理念,构建立体、多元生态化教学评价 |
4.2.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4.2.2 评价内容多元化 |
4.2.3 评价策略的多样化 |
4.3 优化教学活动,促进课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
4.3.1 丰富课堂活动,积极调动氛围 |
4.3.2 促进反思 |
4.4 解除限制因子的制约,激活英语课堂活力 |
4.4.1 营造生态课堂的文化氛围 |
4.4.2 丰富教学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近四十年来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文献的分布与特征 |
(一) 文献分布 |
(二) 文献总体特征 |
1.研究热度不断提升, 但近年来有所下降 |
2.研究的阶段性特征显着且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相关 |
(1) 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6—1995年) 。 |
(2) 研究的探索阶段 (1996—2005年) 。 |
(3) 研究的发展和深化阶段 (2006—2015年) 。 |
3.研究主题分布广泛, 但研究视角不够深入 |
4. 研究对象覆盖全面, 但对重点对象的关注不够均衡 |
5.研究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 辅之以实证研究 |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见解 |
(一) 概念界定的多重视角 |
1.采用“定义”的方法, 揭示其本质和特征 |
2.选择“划分”的方法, 通过构成要素明确其内涵 |
3.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 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性 |
(二) 以“要素”说为核心的内容结构探讨 |
1.“二要素”说 |
2.“三要素”说 |
3.“四要素”说 |
4.“五要素”说 |
(三) 形成发展过程的两种观点 |
1.外部制约与内部转化的有机统一论 |
2.主体自身和社会实践的双重制约论 |
(四) 围绕“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影响因素的探讨 |
1.侧重于对客体和环体因素的考察 |
2.对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四大因素的综合考量 |
(五) 基于“内容”和“方法”的测评体系探讨 |
1.测评内容及指标 |
2.测评方法及操作 |
三、对深化研究的思考 |
(一) 聚焦核心概念, 推动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 |
(二) 拓宽研究视角, 推动思想道德素质研究向人的思想内部延展 |
(三) 多学科融合, 推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理论阐释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内涵 |
1、“全过程育人”的内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内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构成要素 |
1、时间要素 |
2、空间要素 |
3、主体要素 |
4、介体要素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基本特征 |
1、育人过程的连贯性 |
2、育人过程的完整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必要性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的应有要求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必然要求 |
(三) 学生成长过程的必然选择 |
(四) 教师教书育人的现实要求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影响因素 |
(一) 思维方式制约的影响 |
1、传统思维封闭僵化 |
2、工具理性思维膨胀 |
(二) 教师认识偏差的影响 |
1、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认识有偏差 |
2、部分非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认识有偏差 |
(三) 学生接受障碍的影响 |
1、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极端化 |
2、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践指向 |
(一) 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践原则 |
1、遵循动态性原则 |
2、遵循关系性原则 |
3、遵循系统性原则 |
(二) 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思维方式 |
1、坚持过程思维方式 |
2、坚持关系思维方式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施策略 |
1、纵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施 |
2、横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施 |
3、分层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的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儒家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以高校德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 隐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方法 |
1.1 隐性德育的内涵 |
1.1.1 隐性德育的概念 |
1.1.2 隐性德育的特征 |
1.1.3 隐性德育的功能 |
1.2 隐性德育方法的类型 |
1.2.1 隐性德育课程 |
1.2.2 隐性德育文化资源 |
1.2.3 隐性德育活动 |
1.2.4 隐性德育环境 |
1.2.5 隐性德育制度 |
1.3 隐性德育方法应用对高校德育的价值 |
1.3.1 提升高校德育的整体实效性 |
1.3.2 为高校显性德育提供支撑和补充 |
1.3.3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人格全面发展 |
2 儒家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方法 |
2.1 格物致知,由真知而达善智 |
2.2 以乐化人,通乐理而育善情 |
2.3 笃行隆礼,尊礼节而至善行 |
2.4 身正示范,学榜样而慕圣贤 |
2.5 环境熏陶,择良地而濡善德 |
3 高校隐性德育方法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
3.1 高校隐性德育方法应用的现状 |
3.1.1 注重加强隐性德育方法的应用 |
3.1.2 隐性德育方法渗透于各科教学 |
3.1.3 培育优良校园德育文化氛围 |
3.1.4 丰富校园隐性德育活动 |
3.2 高校隐性德育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
3.2.1 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存有隔膜 |
3.2.2 德育方法创新能力不足 |
3.2.3 德育环境有待优化 |
3.2.4 德育工作者德育能力有待提升 |
4 萃取儒家隐性德育方法,加强高校隐性德育 |
4.1 隐性德育显性德育互补共进,成就人格 |
4.2 完善德育制度德育管理,优化环境 |
4.3 提高德育工作者专业素养,以身垂范 |
4.4 拓展多样性德育课程德育活动,教亦多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下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
四、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
五、研究文献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目的、问题与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五、技术路线 |
六、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 |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人类学研究 |
一、案例:困境的主要表现 |
二、案例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问卷调查研究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危害 |
一、基于学理的层面 |
二、基于实践的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一节 经济社会转型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
一、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 |
二、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 |
第二节 人的发展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
一、基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需要 |
二、基于人的幸福生活的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元化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一、适应性的传统定义 |
二、本研究对适应性的界定 |
第二节 多元化发展的教育学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大脑适应性发展的教育可能 |
三、时代背景下多元适应性的能力观 |
第三节 多元化发展的管理学基础 |
一、复杂性理论 |
二、自组织理论 |
三、组织变革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 |
一、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 |
二、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原则 |
三、多元化培养目标的主要类型 |
四、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课程的建构 |
一、多元化课程的基本模型 |
二、多元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
三、多元化课程的管理机制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个性化学习的设计 |
一、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情境 |
二、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 |
三、个性化学习的组织机制 |
四、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师资保障 |
一、教师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
二、教师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资源保障 |
一、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的矛盾与问题 |
二、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的机制与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 |
第一节 基于政府层面的改革行动——以浙江省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第二节 基于学校层面的改革行动——以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第三节 基于专业层面的改革行动——以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咨询问卷) |
附录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教师版)(预测问卷) |
附录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学生版)(预测问卷) |
附录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教师版)(正式问卷) |
附录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学生版)(正式问卷) |
附录六: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调研提纲 |
附录七: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育改革调研邀请信(一) |
附录八: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育改革调研邀请信(二)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经历与困惑:系列对举观念下走向关怀教师实践 |
(二) 选题从徘徊到聚焦"教师专业生活实践" |
(三) 研究的背景:转型下的教师发展困顿 |
二、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已有研究 |
(一) "教师专业实践"的相关研究 |
(二) "教师生活"的相关研究 |
(三) "教师角色"的相关研究 |
(四) 文献小结 |
三、研究问题与过程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过程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解释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一、嵌入理论 |
(一) 波兰尼的嵌入思想 |
(二)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思想 |
(三) 嵌入思想的再发展 |
二、互动理论 |
(一) 符号互动论 |
(二) 自我呈现理论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一) 解释教师专业实践的框架 |
(二) 题论——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内核 |
(三) 教师专业生活的具体实践指向 |
(四) 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S中学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
二、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 校园周边 |
(二) S中学概况 |
(三) 学校管理与文化 |
三、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
(一) 教师学科与性别分布 |
(二) 教师年龄与学历结构 |
(三) 教师来源分析 |
四、综论 |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与情境抽离:授业中的教师认知实践 |
一、镜与树:教师关于教育要素认知观 |
(一) 熬出"最公平"的考试 |
(二) 迷途中的"安顿":行先于思 |
(三) 树状课程序列 |
(四) 摆渡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
二、传承与嫁接:授业是何、何为与为何 |
(一) 学与教:"高考"任务的逐级分摊 |
(二) 讲与练:依纲据本 |
(三) 教师理解与运作的课程 |
(四) 为师文化的传接 |
三、缺席与断裂:教师知识的备与现 |
(一) 往日知识储备与实践所需的断链 |
(二) 今日实践知识的裂变与固化 |
(三) 未来时代呼唤与知识现状的脱节 |
四、综论 |
第四章 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学校组织中的教师交往实践 |
一、趋向封闭的教师社会关系网络 |
二、熟人社会:师-师交往的角色定位与网络资源 |
(一) 熟悉的他者:"S中人" |
(二) "清水衙门":校内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较为有限 |
三、教师校内社会网络中的"重要他人"与交往法则 |
(一) 同质相吸的交往法则 |
(二) 结构性平衡:多人互动效益最大化原则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校园交往 |
(四) 特殊个体 |
四、双重视角下的师-生校内社会网络 |
(一) 学生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
(二) 教师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
(三) 情感与功利: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策略 |
五、综论 |
第五章 "空心"与"忘我":教师职业中自我内在的实践 |
一、教师命运的罗盘 |
(一) 偏外在价值:对教育追求的背后 |
(二) 无奈与从众:为何选择当教师 |
(三) 波澜与失衡:命运拷问下艰辛的教师个体 |
二、教师良心:专业生活的无边界性与伦理性 |
(一) 教师个人时间稀缺:忙碌中的无我与忘我 |
(二) 教师良心:自然之声还是职业特性 |
三、教师冲突与应对:教师自我的否定与重建 |
(一) 冲突下的教师选择 |
(二) 冲突的应对姿态:委屈与抗争 |
四、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的走向 |
(一) 经验化的教学反思 |
(二) 教育形式化下的教师自我迷失 |
(三) 以自由为名:一个人的舞台 |
(四) 生存法则与固态化:教师专业自觉不得其所 |
(五) "能"与"应"的隙缝中:教师自我研究的空泛与无根 |
五、综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教师发展的可能 |
一、主要研究发现 |
(一) 学校内外:身份区分与边界僵化 |
(二) 教师认知呈现分层与固化 |
(三) 教师交往体现封闭与区隔 |
(四) 教师自我表现"无我"、"忘我"与"自我" |
(五) 教师认知、交往、自我内在实践的相互脱嵌 |
二、理论与实践对话:脱嵌状态下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可能 |
(一) 脱嵌是否成为一种必然 |
(二) 教师发展的可能 |
(三) 教师研究:走向理解与关怀 |
三、结语 |
(一) 对于研究过程的反思 |
(二) 对于教师专业实践生活的反思 |
(三) 研究中的不足 |
(四) 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附录一: 关于教师职业生活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补充访谈提纲 |
附件三: 关于高中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调查(随班学生问卷) |
附录五: 课堂观察主要维度表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试论宋代家训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宋代家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1.1.2. 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的宋代家训理论研究的相对缺乏 |
1.1.3. 与本人对本研究课题的积累和兴趣有关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家训 |
1.2.2. 家庭 |
1.2.3. 家庭教育 |
1.2.4. 教育社会学视角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传统家训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宋代家训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家训与家庭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现状的相关研究 |
1.4. 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2 宋代家训概述-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 |
2.1. 宋代家训作为家庭教育重要方式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
2.1.1. 个体社会化功能 |
2.1.2. 社会功能 |
2.2. 宋代家训中的个体社会化内容 |
2.2.1. 个体道德社会化内容 |
2.2.2. 个体价值社会化内容 |
2.2.3. 个体角色社会化的内容 |
2.3. 宋代家训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家庭教育方法 |
2.3.1. 提倡早期教育,注重环境的影响 |
2.3.2. 言传身教,榜样示范 |
2.3.3. 教爱结合,宽严相济 |
2.3.4.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
3 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现状分析 |
3.1. 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弱化 |
3.2. 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进程有待推进 |
3.2.1. 个体道德规范的学习上:道德教育的低效率 |
3.2.2. 个体价值的选择上:人生价值教育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
3.2.3. 个体生活习惯的培养上: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培养的欠缺 |
4. 宋代家训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
4.1. 对优化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启示 |
4.1.1. 优化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功能 |
4.1.2. 优化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社会功能 |
4.2. 对推进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启示 |
4.2.1. 学会学习:榜样示范、因材施教,道德教育为先 |
4.2.2. 学会做人:宽严相济、教爱结合,人生价值教育 |
4.2.3. 学会生活:重视环境影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 |
4.3 对更新我国现代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 |
4.3.1. 道德规范上:家庭伦理观-严慈有度、孝的“利益”最大化 |
4.3.2. 个体价值上:成才观-理性的全面发展 |
4.3.3. 生活自立上:教子观-勤俭持家、教子兴家、睦亲齐家 |
5 研究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路径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镇成人学校 |
1.3.2 社会转型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理论依据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 成人学习理论 |
2.3 终身教育理论 |
3 宁波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宁波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动机和目的 |
3.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1.3 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
3.2 宁波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3.2.1 思想认识的因素 |
3.2.2 经费因素 |
3.2.3 师资因素 |
3.2.4 教育教学因素 |
3.2.5 学校管理体制因素 |
4 宁波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对策研究 |
4.1 把握全局、均衡发展,为成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4.1.1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价值理念的新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
4.1.2 加强政府对乡镇成人学校的统筹领导,加快旧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
4.2 加强乡镇成人学校自身建设,采取针对性措施适应经济社会转型 |
4.2.1 加强宣传,努力建成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 |
4.2.2 树立现代终身教育理念,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 |
4.2.3 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4.2.4 推进乡镇成人学校专业课程研发,探索需求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 |
4.2.5 建立健全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学校规范有序的发展 |
4.2.6 以模式创新为动力,拓展领域,合力实现“强强联合” |
4.2.7 完善现代化的网络学校阵地,打造便捷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水平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宁波市乡镇成人学校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宁波市乡镇成人学校发展现状的访谈提纲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成教德育环境及其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具身认知视角下教师教学观转向研究[D]. 陈名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切性研究[D]. 刘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3]生态论视域下高中英语课堂氛围营造现状及策略[D]. 肖利伟. 湖南大学, 2019(07)
- [4]近四十年来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蒋婷婷.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9(01)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研究[D]. 吕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儒家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以高校德育为例[D]. 杨娥. 宁波大学, 2017(02)
- [7]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D]. 刘炜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D].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试论宋代家训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D]. 钱娇. 重庆师范大学, 2013(12)
- [10]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变革的路径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张爱娟. 宁波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