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质在线监测仪在太原第一热电厂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韬[1](2021)在《无源射线检测煤质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燃煤作为一种便利的能源原料,在我国工业上众多领域的动力供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煤的灰分是原煤在充分燃烧后所残留的物质,可以被重新处理和利用。而且这种物质中会存在放射性元素,这类天然的元素可产生γ射线,也是测量煤质灰分的重要指标。在煤质检测方面,用马弗炉燃烧煤质去测原煤的方式程序繁琐,还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检验得出的结果时间也较长,不再适合能源部门对原煤品质的快速判断需求。目前检测方法多为有源检测,即通过使用射线穿透法检测灰分,但需要用到放射源,会对人身体产生一些危害。针对此问题,本文拟采取无源检测方法将天然煤质中的γ射线发出的波长范围为300~650nm的弱光信号捕捉,然后对信号进行多道处理以实现对光子的多道计数功能,通过分析各道址单位时间内的光子数目计算出待测煤样的灰分数值,具有无需放射源、便捷等优点。本系统主要由PMT探测器模块、多道处理模块、阈值甄别模块以及脉冲计数模块四个模块组成。根据煤质探测技术的实现原理,本文首先对前端采光探测器的性能选取进行详细分析,再将PMT阳极所输出的负极性脉冲信号转化为电压,以达到根据不同电压进行多道计数的目的。其次,本文选取ARM Cortex-M7为内核的STM32H750芯片为主控MCU,并采用8路MAX913比较器硬件电路完成信号的多道功能,同时将信号处理为适合芯片的TIMER定时器计数的形态传送至对应引脚进行多道分析。在芯片的选型和计数方式上,本文采用意法半导体单片机STM32H750的通用TIMER定时器的不同触发方式计数,实现了对光电倍增管输出的模拟脉冲信号进行多道处理。此外,本文针对一次数据拟合结果需要分段拟合、不准确等问题,重新确定了上位机对计数率及灰分值的数据关系拟合标定方案。系统通过实际测试,系统的各个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方案要求,从而实现了一种功能丰富、操作简易的无源煤质分析检测系统。
刘彦龙[2](2020)在《热电厂烟气脱硝脱硫除尘系统改造及工程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燃煤烟气排放的粉尘、SO2和NOx等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前驱体,控制燃煤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解决大气雾霾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降低煤耗和污染排放,是新时期大气污染控制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燃煤电厂烟气净化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涵盖了烟气脱硝、烟气脱硫和烟气除尘等内容,因此,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的系统开发,是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核心。本文针对SNCR+干法烟气脱硫+静电烟气除尘组合工艺,通过多环节改造、系统性优化,实现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烟气脱硝优化涉及循环物料系统、布风装置、二次风口、水冷屏和过热屏等环节,结合低氮燃烧改造,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后NOx排放浓度从均值80mg/Nm3降低到50mg/Nm3以下。烟气脱硫优化涉及燃料品质控制、炉内烟气脱硫以及湿法烟气脱硫等环节,通过加装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SO2浓度从均值700mg/Nm3降低到均值11mg/Nm3。烟气除尘优化包括烟气除尘工艺路线的选择、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改造及烟尘浓度控制等内容,通过湿式电烟气除尘改造措施,烟气尘浓度从20mg/Nm3降低到5mg/Nm3以下。经过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的具体实施和实践后,燃煤电厂SO2排放总量降低了65%以上,NOx的排放总量下降了一半左右,烟尘排放总量降低了80%以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都得以极大地提升。这不仅对本热电厂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其它热电厂的优化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王圣毫[3](2019)在《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的自适应建模策略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燃油、土壤等是当今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在世界各个国家的资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该形势下,加强用资源效率监督,减少环境污染,对这些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物质传统的检测原理一般采用实验室标准手工法,但是该方法分析速度慢、分析成本高,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在现实工农业生产中的需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可行方案之一。然而近红外光谱的每一个波长基本重叠了大量其它成分的相关信息,它的图谱特征显示出结构复杂、谱峰重叠严重、被测物质成分的有效信息谱带较宽、光谱变动较大、光谱数据干扰噪声较多等特征,所以实际分析的操作稍难,尤其是对于一些成分比较复杂的物质。因此如何采用合适的化学计量学方法,针对复杂物质的光谱数据建立有效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将会对该领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人工智能算法为研究核心,以煤、汽油、柴油、土壤等复杂物质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为例,希望建立一种能够适合分析复杂物质的智能近红外光谱建模策略,并将该策略应用到相应的近红外光谱实际测量当中。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具有特色的创新性工作:针对传统算法建立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时,易出现难以用合理化学机理解释的解,而且也不能充分优化数据预处理方法的类型、参数及其参与计算的顺序等弱点,提出了一类线性协同自适应建模策略(LSA-XM-X)。LSA-XM-X可以划分为线性协同自适应区间建模策略(LS A-IM-X)与线性协同自适应移动窗建模策略(LSA-MWM-X)。LSA-IM-X通过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和遗传优化算法相结合,生成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协同自适应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A-IPLS-GA)。LSA-MWM-X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和免疫克隆优化算法相结合,生成了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协同自适应移动窗偏最小二乘法(SA-MWPLS-ICA)。这两类算法实现了光谱有效信息区域的精准定位、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参数及其处理顺序的高效自动优化,显着减小了计算的复杂程度和分析人员需人为尝试配置参数的难题。为了克服实际工作中的非线性模型问题,本文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免疫克隆算法的协同自适应移动窗口支持向量机(SA-MWSVR-ICA)。它是对LSA-XM-X的补充和扩展。该算法不仅能够优化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参数及其处理顺序和光谱波长变量,还能够同时自动搜索校正模型的主要参数。通过该算法的特殊抗体基因结构和编译码方式,该算法实现了可变分辨率网格搜索法与免疫克隆算法协同优化,较其它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建立的模型性能也更好。本文深入研究了煤近红外光谱的频域特性,提出一种能够根据物质的频域特征自动建立最优定量分析模型的频域自适应分析法。以煤发热量为待测目标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取得相对较好实验效果。与传统方法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等模型相比,该方法预测精度更高,并且有效避免了频域随机搜索潜在的过拟合和虚假有效模型的弊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深度协同自适应移动窗偏最小二乘法(DSA-MWPLS-GA),利用该方法详细分析了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特性,结果证实DSA-MWPLS-GA能够通过内部嵌入的“搜索基本校正模型模式”和“搜索进化模型模式”两个机制有机合理的结合,自动获得先验知识,进而保证模型的各项性能指标,提高了模型导出的效率。本文提出的一系列近红外光谱自适应建模策略,解决了目前建立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时需要依靠专家经验知识、计算复杂度高、模型不易达到最优等弊端,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各项重要性能指标,并将该策略应用到了实际的煤质在线测量装置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倪世安[4](2018)在《智能燃料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智能燃料管理控制系统作为电厂输煤系统先进的、智能化的燃料管理控制系统,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库,经智能管理控制模块运作,实现燃煤电厂管理智能化,提高电厂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岂峰利,程永强[5](2018)在《基于称重法的烟尘浓度在线测量装置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改善传统基于滤膜称重法烟尘浓度测量装置操作繁琐、测量周期长、噪声大、不易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PLC控制模块和改进机械结构的烟尘滤膜自动加载单元,选用高精度电子天平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了烟尘重量自动测量,使用Win CC组态软件完成了机柜触摸屏的人机交互界面。该装置通过在太原大唐第二热电厂进行测试,并将测得的烟尘浓度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环保部关于烟尘浓度监测标准的要求。
岂峰利[6](2016)在《基于称重法的烟尘滤膜自动加载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也日趋关心。因此对大气中粉尘浓度的控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我国各大工厂进行烟尘监测的需要,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烟尘在线监控系统(CEMS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的测量原理主要有:光衰减法、压电晶体差频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光衰减法不能适用于在烟尘浓度过低的情况下测量,压电晶体差频法需要在每次测量完之后对仪器进行清理等不足。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烟尘浓度监测的实际情况和根据我国环境监测总站下达的使用称重法对固体颗粒物浓度的测量标准,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基于称重法的烟尘滤膜自动加载装置。具体对烟尘滤膜自动加载装置的设计、PLC的控制和机柜上人机交互界面的绘制进行了实现。本文主要对烟尘滤膜自动加载装置中各工位的机械结构、各元件选型以及装置中的电气控制和软件控制部分进行设计和实现。最后将所设计出的装置在工厂中对现场的烟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对所测得有误差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和系统在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了说明。这套装置克服了传统称重法测量烟尘浓度的一些缺陷,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长时间无人监控下对烟尘浓度进行监测,适用于对各种烟尘的浓度进行监测,并且制造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可以广泛应用在需要对烟尘浓度进行监测的工厂中。
孟磊[7](2013)在《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节能优化运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循环流化床机组是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电站新技术。由于能源危机和节能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循环流化床机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相继投运了一批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已经投运的机组普遍存在能耗偏高的问题。通过多次调研发现,造成循环流化床机组能耗偏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动控制投入率低。因此,研究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控制特性,改善控制效果,实现优化运行,是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优化控制的角度研究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的优化运行,通过优化运行实现节能降耗。主要工作有:(1)对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了能损分析。首先分析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计算方法,结合现场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然后给出了运行目标值确定的方法。最后基于耗差分析理论,建立了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耗差分析模型,结合现场数据进行了耗差分析,并且提出了优化运行建议。(2)分析了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主汽温、床温和协调控制策略的改进方法。针对二次优化控制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二次优化控制理论的床温优化控制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针对Smith预估控制对模型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的改进方法,并且将其应用于主汽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分析了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不能投入自动的原因,针对锅炉延迟大和煤质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流化床协调控制优化策略,并且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其具有好的控制性能,能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3)为了将能损分析理论和优化控制算法应用于实践,设计并主持研发了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优化运行系统,其开发的核心是实时数据库。首次采用I/O异步完成端口和红黑树技术开发了实时数据库RD6DB,该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并发性,已经推广应用。经过现场试验,优化运行系统在现场应用后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李立志[8](2012)在《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可重复性及煤质应用》文中提出快速的煤质在线测量对于实现燃煤电厂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市场上的煤质在线测量装置具有价格昂贵、存在潜在辐射危害等缺点。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作为一种新兴的原子发射光谱技术,由于具有检测快速、能实现全元素分析等优点,在煤质在线检测中有具大的应用潜力。但是,LIBS最大的缺点是重复性能差。所以,提高LIBS测量的可重复性能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本文针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可重复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光谱标准化方法。基本的原理是:根据沙哈波尔兹曼方程,特征谱线强度可以看成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和测量元素总粒子数的函数。假设存在一个标准的等离子体状态,即标准的等离子体温度、标准电子密度和标准测量元素总粒子数,那么,对于同一样品的多次测量,把测量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折合到标准的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和元素总粒子数,就可以消除由于这三个等离子体物理参数波动造成的特征谱线强度的波动。但是,光谱标准化方法需要计算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计算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即不直接计算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而是利用特征谱线强度信息来表征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以及测量元素总粒子数。为得到标准等离子体状态下的特征谱线强度值,我们对特征谱线强度方程进行泰勒展开,经过理论推导最终建立了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模型。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只利用一个物理量表征电子密度,利用一个物理量表征等离子体温度,而单个物理量容易受到自吸收、元素互干扰效应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即利用多个物理量表征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我们把光谱标准化方法、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以及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用在黄铜合金中Cu元素测量中,均取得了优于全谱归一化方法的效果,其中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效果最好。把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用在煤中C元素测量上,无论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是减小测量的不确定度方面都取得了优于常规方法的效果。
冯有为[9](2011)在《基于软测量技术的电站锅炉煤质/煤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煤质和煤量的在线测量对燃煤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时监测入炉煤质成分和煤量,运行人员可以根据入炉煤质和煤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入炉风量和锅炉给水流量,增加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硬件式煤质在线测量设备测量内容单一,现场使用较复杂,一次性投资较高,难以广泛应用。现有的煤量监测多采用电子皮带秤称重,这种方法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不适用。目前,国内电站锅炉基本还未实现入炉煤质和煤量的实时测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感器精确度和灵敏度的提升,利用软测量技术来实现入炉煤质和煤量的在线测量已经成为可能。本文研究工作基于武钢钢电#1机组,利用已有的煤质计算思路,结合武钢钢电实际生产中煤与煤气混烧的现状,根据质量守恒定理,通过测量锅炉烟气信息等参数建立入炉煤质计算模型,并且根据一次风与煤粉混合前后能量平衡,建立入炉煤量监测模型,探索一套适用于武钢钢电的煤质和煤量在线计算系统。为了实现煤质和煤量在线计算,需要对计算模型的中间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各个测量参数对计算结果精确度的影响,以便选取合理的测量设备,结合机组监测系统已有的测量参数,计算实时的煤量和煤质。同时采集现场运行的数据和煤样进行实验分析,对比煤量与煤质的计算值和实际值可以得出,煤量与煤质计算值的精确度满足现场生产监测的需求。最后,设计煤质和煤量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实现煤质和煤量在线监测的功能,在武钢钢电#1机组得到较好的应用。
祁彧[10](2009)在《污水水质、流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加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是人为的水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水污染问题。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对污染水排放标准的制定越来越严格,因此对电镀、造纸以及化工生产等重点污水排放单位的污水排放需要有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控与污水排放计量监控成为污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两大重点难题。以往大多是依靠环保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企业的污水排放是否达标,这种方式有很大程度的人为因素,影响监管的效果,而且效率低下。本文主要针对污水自动化监测领域水质监测与流量计费系统缺乏问题,研究开发了污水水质、流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在研究分析了大量资料后,作者提出将水质在线监测与污水在线计量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最终数据通过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汇总、报送。系统采用计算机、单片机、COD水质在线监测仪、新型板式数字流量计及无线射频等技术,实现了污水水质、流量数据的远程实时采集。系统分为主站(包括中央计算机和射频模块)和测站(包括COD水质在线监测仪、污水在线计量监测仪及射频模块)两部分。主站的上位机管理软件以Visual Basic6.0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编程软件为程序平台,运行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多任务、多线程的软件设计方法。该污水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生产管理以及环保行业对废水排放量的控制,适合我国现阶段污水排放环境。它的成功应用必将加大污水排放的管理力度,加快并完善环保行业污水计量收费的步伐,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煤质在线监测仪在太原第一热电厂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质在线监测仪在太原第一热电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无源射线检测煤质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煤质灰分检测技术介绍 |
1.3.1 煤质检测技术概述 |
1.3.2 煤质检测中弱光探测原理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煤质灰分检测方法及原理 |
2.1 辐射型煤灰检测方法 |
2.1.1 无源γ放射性法 |
2.1.2 低能γ射线反散射法 |
2.1.3 高能γ湮没辐射法 |
2.1.4 中子瞬发γ分析法 |
2.1.5 双能量γ射线透射法 |
2.2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1 光电效应 |
2.2.2 康普顿散射效应 |
2.2.3 电子对效应 |
2.2.4 无源射线检测煤灰原理 |
2.2.5 检测技术国家标准 |
2.3 灰分拟合关系标定 |
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1 系统硬件设计框图 |
3.2 系统硬件功能说明 |
3.2.1 硬件模块的选取方案 |
3.2.2 信号多道分析处理模块 |
3.2.3 主控芯片模块选型 |
3.3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3.3.1 嵌入式软件功能设计方案 |
3.3.2 上位机软件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无源煤质灰分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4.1 主控模块 |
4.1.1 主控电路 |
4.1.2 电源电路 |
4.1.3 看门狗电路 |
4.1.4 SWD调试电路 |
4.1.5 参考电压VREF及备用电源电路 |
4.2 探测器模块 |
4.3 高压模块及供电电路设计 |
4.4 信号处理及甄别电路设计 |
4.5 恒温控制模块 |
4.6 通信接口电路 |
4.7 本章小结 |
5 无源煤质灰分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 计数子程序设计 |
5.3 通信函数软件设计 |
5.4 通信协议 |
5.5 恒温控制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5.5.1 温度读取 |
5.5.2 温度控制软件设计 |
5.6 高压控制函数软件程序设计 |
5.7 煤质灰分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 |
6.1 硬件调试 |
6.2 软件调试 |
6.3 软硬件联合调试 |
6.3.1 上位机通信功能测试 |
6.3.2 能谱分析模块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热电厂烟气脱硝脱硫除尘系统改造及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热电厂烟气净化的意义 |
1.2 热电厂现状 |
1.2.1 热电厂工艺流程 |
1.2.2 锅炉及其燃烧系统 |
1.2.3 现有脱硝脱硫除尘系统 |
1.3 现有净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系统优化的意义 |
第二章 烟气脱硝系统优化 |
2.1 脱硝工艺选择 |
2.2 脱硝改造 |
2.2.1 脱硝改造整体方案 |
2.2.2 循环物料系统改造 |
2.2.3 对布风装置改造 |
2.2.4 对二次风口改造 |
2.2.5 水冷屏和过热器 |
2.3 改造前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对比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烟气脱硫系统优化 |
3.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改造 |
3.1.1 烟气脱硫原理 |
3.1.2 烟气脱硫塔设计 |
3.1.3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主要参数 |
3.1.4 烟气脱硫废水氨氮回收处理 |
3.2 燃料选取 |
3.3 改造后烟气脱硫塔对比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气除尘系统优化 |
4.1 烟气除尘路线比选 |
4.1.1 工艺路线方案的选择 |
4.1.2 湿式电烟气除尘器优点 |
4.1.3 类型对比 |
4.2 湿式电烟气除尘器设计及安装 |
4.2.1 湿式电除尘器设计 |
4.2.2 电源及电动机状况 |
4.2.3 电烟气除尘系统内测量仪表及配件的要求 |
4.3 烟气除尘系统改造及运行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低排放改造后的效果 |
5.1 污染物净化效率 |
5.2 经济效果 |
5.3 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
5.4 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对厂界周边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的自适应建模策略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复杂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现状 |
1.3 近红外光谱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样本抽样的方法 |
1.3.2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
1.3.3 光谱校正模型 |
1.3.4 模型的评价参数和交互验证 |
1.3.5 近红外光谱优化建模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线性协同自适应建模策略研究 |
2.1 引言 |
2.2 LSA-IM-X的理论基础 |
2.2.1 iPLS算法 |
2.2.2 MWPLS及其衍生算法 |
2.2.3 标准免疫克隆优化算法 |
2.2.4 LSA-XM-X的工作机理 |
2.3 协同自适应区间建模策略 |
2.3.1 SA-IPLS-GA基因结构 |
2.3.2 SA-IPLS-GA编码规则 |
2.3.3 SA-IPLS-GA解码规则 |
2.3.4 SA-IPLS-GA适应度评价准则 |
2.3.5 SA-IPLS-GA算法流程 |
2.4 基本型协同自适应移动窗策略 |
2.5 改进型协同自适应移动窗策略 |
2.5.1 SA-MWPLS-ICA抗体结构 |
2.5.2 SA-MWPLS-ICA抗原结构 |
2.5.3 SA-MWPLS-ICA算法流程 |
2.6 SA-IPLS-GA在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中的实验 |
2.6.1 SA-IPLS-GA重要参数的配置方法 |
2.6.2 SA-IPLS-GA对合成数据的实验结果 |
2.6.3 SA-IPLS-GA汽油辛烷值的实验结果 |
2.6.4 SA-IPLS-GA对煤粉发热量的实验结果 |
2.7 SA-MWPLS-ICA在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中的实验 |
2.7.1 SA-MWPLS-ICA的重要参数特性分析 |
2.7.2 防止SA-MWPLS-ICA过拟合的方法 |
2.7.3 SA- MWPLS-ICA对合成数据的实验结果 |
2.7.4 SA- MWPLS-ICA对汽油辛烷值的实验结果 |
2.7.5 SA- MWPLS-ICA对土壤有机质的实验结果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线性协同自适应建模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NSA-MWM-X的理论基础 |
3.2.1 简化免疫克隆算法 |
3.2.2 NSA-MWM-X工作机理 |
3.2.3 LSSVM算法简述 |
3.3 非线性协同自适应移动窗策略 |
3.3.1 SA-MWSVR-ICA抗体结构 |
3.3.2 SA-MWSVR-ICA编码规则 |
3.3.3 SA-MWSVR-ICA解码规则 |
3.3.4 SA-MWSVR- ICA亲和力评价准则 |
3.3.5 SA-MWSVR-ICA算法流程 |
3.4 SA-MWSVR-ICA重要参数和最优模型选择方法 |
3.4.1 重要参数选择方法 |
3.4.2 最优模型选择方法 |
3.5 SA-MWSVR-ICA在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中的实验 |
3.5.1 SA-MWSVR-ICA的参数配置 |
3.5.2 SA-MWSVR-ICA对汽油辛烷值的实验结果 |
3.5.3 SA-MWSVR-ICA对柴油十六烷值的实验结果 |
3.5.4 SA-MWSVR-ICA对柴油冻结温度值的实验结果 |
3.5.5 SA-MWSVR-ICA对柴油粘度值的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频域自适应建模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FDAM基础理论 |
4.3 频域自适应建模策略 |
4.4 FDAM在煤近红外光谱中的实验 |
4.4.1 重要参数h的特性研究 |
4.4.2 煤粉NIR光谱特征研究 |
4.4.3 FDAM的建模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度优化策略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深度协同自适应移动窗建模策略 |
5.2.1 DSA-MWPLS-GA的编码和解码规则 |
5.2.2 DSA-MWPLS-GA的适应度评价 |
5.2.3 DSA-MWPLS-GA的算法流程 |
5.3 DSA-MWPLS-GA在煤近红外光谱中的实验 |
5.3.1 DSA-MWPLS-GA的参数配置 |
5.3.2 模型性能解析 |
5.3.3 最优个体解析 |
5.3.4 相关方法对比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质在线测量装置的研制 |
6.1 引言 |
6.2 煤质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6.2.1 热重法 |
6.2.2 放射线法 |
6.2.3 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法 |
6.2.4 近红外光谱法 |
6.3 装置的硬件组成 |
6.3.1 光源 |
6.3.2 分光器 |
6.3.3 光路 |
6.3.4 探测器 |
6.3.5 斩波器 |
6.3.6 I/O部件 |
6.3.7 参比板 |
6.3.8 采样器 |
6.3.9 自动参比部件 |
6.3.10 系统集成 |
6.4 装置的软件组成 |
6.5 装置的特性研究 |
6.5.1 探测器自身稳定性 |
6.5.2 全光谱数据的稳定性 |
6.5.3 单色仪的稳定性 |
6.6 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 |
6.6.1 水分含量的预测效果 |
6.6.2 灰分含量的预测效果 |
6.6.3 挥发分含量的预测效果 |
6.6.4 发热量的预测效果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发表的主要论文 |
二、申请的专利 |
三、主持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4)智能燃料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建设构想 |
2.1 智能燃煤采制化子系统 |
2.1.1 采制样 |
2.1.2 样品输送 |
2.1.3 化验分析 |
2.2 煤场智能控制子系统 |
2.3 智能计量及盘煤子系统 |
2.4 智能安全监测子系统 |
2.4.1 温度监测系统 |
2.4.2 可燃性气体、煤尘浓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
2.4.3 皮带明火监测与控制系统 |
2.5 智能配煤掺烧子系统 |
2.5.1 配煤策略模型 |
2.5.2 智能上煤模型 |
2.5.3 煤仓动态显示模型 |
2.5.4 煤种自燃氧化损耗分析模型 |
2.6 堆场管理子系统 |
2.7 智能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 |
2.7.1 寿命管理 |
2.7.2 质量管理 |
2.7.3 危机管理 |
2.8 智能分析评估子系统 |
3 结语 |
(6)基于称重法的烟尘滤膜自动加载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现阶段市场的烟尘监测技术对比 |
1.2.1 滤膜称重法 |
1.2.2 β 射线吸收法 |
1.2.3 压电晶体差频法 |
1.2.4 黑度法 |
1.2.5 光散射法 |
1.3 本篇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烟尘监测系统工作流程及滤膜自动加载装置的机械设计 |
2.1 在线烟尘监测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和测量原理 |
2.1.1 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 |
2.1.2 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称重系统运动过程 |
2.3 称重系统中各个元件的设计 |
2.3.1 滤膜桶的设计 |
2.3.2 采样桶的设计 |
2.3.3 机械手的设计 |
第三章 称重系统中的电气元件选型及电气控制 |
3.1 电气元件的选型 |
3.1.1 PLC的选型 |
3.1.2 步进电机的选型 |
3.1.3 电子天平的选型 |
3.1.4 电动推杆的选型 |
3.1.5 电磁铁和真空吸气泵的选型 |
3.1.6 滤膜的选型 |
3.1.7 加热板的选型 |
3.2 PLC的I/O点的分配 |
3.3 称重系统的PLC整体接线图 |
第四章 PLC程序设计和人机界面绘制 |
4.1 需求分析 |
4.1.1 功能分析 |
4.1.2 性能分析 |
4.2 状态分析 |
4.2.1 状态分类 |
4.2.2 状态转移条件和流程图 |
4.2.3 故障处理 |
4.3 软件设计 |
4.3.1 称重系统运行流程图 |
4.3.2 机械臂回零点程序 |
4.3.3 机械臂旋转程序 |
4.3.4 天平控制程序 |
4.3.5 吸气泵与电磁铁配合吸取滤膜子程序 |
4.4 人机交互界面的绘制 |
4.4.1 主界面 |
4.4.2 烟尘浓度趋势图界面 |
4.4.3 烟尘浓度表格显示 |
第五章 现场测试及误差分析 |
5.1 现场测试数据 |
5.2 误差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 |
(7)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节能优化运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火电厂节能途径研究现状 |
1.3 火电厂优化运行技术研究现状 |
1.4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研究现状 |
1.4.1 主汽温控制研究现状 |
1.4.2 床温控制研究现状 |
1.4.3 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能损分析 |
2.1 引言 |
2.2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计算 |
2.2.1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计算模型 |
2.2.2 锅炉效率计算实例 |
2.3 运行参数目标值的确定 |
2.4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耗差分析 |
2.4.1 主要运行参数的耗差分析模型 |
2.4.2 耗差分析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优化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 基于改进的二次优化控制理论的床温优化控制 |
3.3.1 床温控制特性分析 |
3.3.2 二次优化控制理论 |
3.3.3 二次优化控制理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3.3.4 基于自适应混纯粒子群优化的模型降阶算法 |
3.3.5 基于改进的二次优化控制的床温控制 |
3.3.6 仿真研究 |
3.4 基于改进Smith预估的主汽温优化控制 |
3.4.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模型 |
3.4.2 Smith预估控制 |
3.4.3 增益自适应补偿的Smith预估控制 |
3.4.4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
3.4.5 基于自适应和模糊控制的Smith预估控制 |
3.4.6 仿真研究 |
3.5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
3.5.1 协调控制系统概述 |
3.5.2 优化前的协调控制策略 |
3.5.3 协调控制不能投入自动的原因分析 |
3.5.4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优化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优化运行系统设计与开发 |
4.1 引言 |
4.2 优化运行系统的原理 |
4.3 优化运行系统设计 |
4.3.1 优化运行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4.3.2 优化运行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3 优化运行系统的功能设计 |
4.4 优化运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4.4.1 OPC客户端开发技术 |
4.4.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数字滤波技术 |
4.4.3 基于IOCP和红黑树的实时数据库开发技术 |
4.5 优化运行系统的应用 |
4.5.1 应用背景 |
4.5.2 在线能损分析的实现 |
4.5.3 基于优化运行系统的优化控制的实现 |
4.5.4 应用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可重复性及煤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煤质在线测量的重要性 |
1.1.1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
1.1.2 煤质变化对燃煤电厂运行的影响 |
1.1.3 快速煤质在线测量的意义 |
1.2 目前的主要煤质在线测量技术介绍 |
1.2.1 概述 |
1.2.2 双能γ射线技术 |
1.2.3 中子活化技术 |
1.2.4 微波技术 |
1.2.5 主要的煤质在线分析仪总结 |
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介绍 |
1.3.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原理 |
1.3.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优缺点 |
1.3.3 LIBS 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LIBS 应用于煤质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标准化方法 |
2.1 同一样品多次测量 |
2.2 常用的光谱归一化方法 |
2.3 光谱标准化方法 |
2.3.1 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的标准化 |
2.3.2 测量元素总粒子数标准化 |
2.4 黄铜合金实验 |
2.5 模型评价指标 |
2.6 光谱标准化方法在黄铜合金 CU 测量中的应用 |
2.6.1 比较基准 |
2.6.2 光谱标准化模型建立 |
2.6.3 提高测量可重复性的效果 |
2.6.4 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效果 |
2.7 本章总结 |
第3章 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 |
3.1 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 |
3.1.1 测量元素总粒子数波动的补偿 |
3.1.2 等离子体温度波动的补偿 |
3.1.3 电子密度波动的补偿 |
3.1.4 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模型 |
3.2 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在黄铜合金中 CU 测量中的应用 |
3.2.1 简化的光谱标准化模型建立 |
3.2.2 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效果 |
3.2.3 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效果 |
3.3 本章总结 |
第4章 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 |
4.1 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 |
4.2 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在在黄铜合金中 CU 测量中的应用 |
4.2.1 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模型建立 |
4.2.2 减小测量重复精度的效果 |
4.2.3 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效果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在 LIBS 煤质检测中的应用 |
5.1 煤的 C 元素测量的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模型 |
5.2 煤的 LIBS 实验 |
5.3 煤中 C 元素的测量 |
5.3.1 比较基准模型 |
5.3.2 多变量的光谱标准化模型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软测量技术的电站锅炉煤质/煤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煤质与煤量在线监测模型 |
2.1 煤质在线监测的软测量模型 |
2.2 基于武钢钢电的煤质软测量模型 |
2.3 煤量在线监测模型 |
2.4 本章小节 |
3 参数敏感性分析和硬件系统设计 |
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 中间参数测量的实现 |
3.3 本章小节 |
4 软件系统设计与应用 |
4.1 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 |
4.2 数据的在线采集 |
4.3 煤量在线监测功能与现场实验 |
4.4 煤质在线监测功能与现场实验 |
4.5 锅炉与汽轮机效率在线功能 |
4.6 不同煤气掺烧量下的锅炉效率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5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污水水质、流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
1.2 城市水污染源 |
1.3 城市污水处理收费现状 |
1.3.1 国内外城市污水收费现状 |
1.3.2 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 |
1.4 污水水质、流量在线监测的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6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污水水质、流量自动化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需求分析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3 辅助监督系统 |
第三章 水质在线监测 |
3.1 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
3.1.1 在线监测系统概念 |
3.1.2 采样点的设置 |
3.1.3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
3.2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
3.2.1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
3.2.2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子站布设项目 |
3.3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 |
3.4 COD 测定方法及设备 |
3.4.1 COD 测定方法及发展 |
3.4.2 COD 在线监测仪器研究 |
3.5 COD 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 |
3.6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 本文系统设计中水质在线分析仪器的选择 |
3.7.1 方法选择 |
3.7.2 仪器选择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水在线计量监测 |
4.1 污水计量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
4.2 流量检测发展现状 |
4.2.1 流量堰测量技术 |
4.2.2 流量槽测量技术 |
4.3 流量计种类、计量原理和性能特征 |
4.3.1 各种流量计比较 |
4.4 数字式流量计的提出 |
4.4.1 设计原则 |
4.4.2 硬件设计 |
4.4.3 软件设计 |
4.5 通讯协议的软件设计 |
4.5.1 主站控制码的设定 |
4.5.2 主站和测站之间通信协议的设定 |
4.5.3 nRF905 发射频率及波特率设定 |
4.6 流量实验 |
4.6.1 实验方法 |
4.6.2 实验步骤 |
4.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 |
5.1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5.1.1 管理软件开发环境 |
5.1.2 管理软件系统组成 |
5.1.3 管理软件的预设功能 |
5.1.4 管理软件主程序流程 |
5.2 监测系统的人机界面调试实验 |
5.2.1 系统主界面 |
5.2.2 污水流量计费界面 |
5.3 系统的污水在线监测调试实验 |
5.3.1 实验的设计方案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煤质在线监测仪在太原第一热电厂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源射线检测煤质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韬.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热电厂烟气脱硝脱硫除尘系统改造及工程实践[D]. 刘彦龙.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3]复杂物质近红外光谱的自适应建模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 王圣毫. 东北大学, 2019
- [4]智能燃料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 倪世安. 电力勘测设计, 2018(10)
- [5]基于称重法的烟尘浓度在线测量装置实现研究[J]. 岂峰利,程永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18(02)
- [6]基于称重法的烟尘滤膜自动加载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岂峰利.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7]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节能优化运行技术研究[D]. 孟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3(02)
- [8]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可重复性及煤质应用[D]. 李立志. 清华大学, 2012(04)
- [9]基于软测量技术的电站锅炉煤质/煤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D]. 冯有为.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10]污水水质、流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D]. 祁彧. 太原理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