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超市=IT+酱油?(论文文献综述)
段会姣[1](2021)在《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塑造了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在泛知识、泛生活、泛娱乐内容仍为主流的背景下,生活技巧类短视频作为一个垂直细分领域,头部达人享有多数流量与资源,腰、尾部达人曝光及变现渠道明显不足。《2020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短视频用户喜欢的内容类型中,生活技巧/知识科普类(48.1%)排名第一。因此,本文主要选取抖音和快手中的生活技巧类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深入分析其在内容定位、内容呈现形式及互动与推广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期望在理论层面为其他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创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内容运营策略。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在选题上关注用户需求,以厨艺美食制作为主,兼顾生活记录内容,情感积极,实用性较强。虽然PUGC模式整体不活跃,但是依托平台对知识类内容的扶持和稳定的粉丝群体,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创作类型渐趋多元化、风格化。其次,在呈现形式上,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对视频拍摄场地选择和对拍摄主体日常活动的呈现,极大程度的还原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利用多种形式的字幕文本、大量的特写和近景镜头、连续性剪辑手法、同期声及音乐音效丰富了受众的视听体验。在视频制作时长、发布时间方面力求短、平、快的传播特征,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内容互动与推广层面,主播打通线上线下平台与受众进行全方位互动,部分账号凭借品牌和“人设”吸引了大量忠实粉丝,有力发展了粉丝经济。通过对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出几点有益于生活技巧类短视频未来发展的启示。应主动培训和吸收专业人才,成立主播工作室,完善业务培训,强化内容科学性。拓宽内容选材范畴,创新作品表现方式,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完善互动机制,打造传播矩阵实现内容差异化分发,利用粉丝经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益、实现流量变现。
周凯[2](2019)在《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2A级致癌物,广泛存在于黄酒、腐乳、酱油等发酵食品中。酱油是亚洲地区最受欢迎且消费量最大的调味品,据调查,部分酱油产品中EC含量高达128.9μg/L,对居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目前酱油中EC检测主要以色谱和质谱联用检测技术为主,缺乏适应于生产过程监测的快速和经济的检测方法;此外,发酵酱油生产历时长且过程复杂,EC形成途径与机制尚不够明确,难以提出针对性的EC控制策略。因此,本文从酱油EC检测方法出发,开展发酵酱油生产过程中EC形成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两种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1)建立非衍生的EC免疫分析方法。引入苯环连接臂直接与EC分子氨基端相连制备免疫半抗原,与蛋白偶联后可诱导动物免疫反应产生识别EC分子的抗体,同时引入长度相似的饱和碳链手臂替换苯环手臂构建异源包被以消除抗体对苯环结构的识别。成功制备了特异性识别EC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基于该抗体建立的ic-ELISA检测方法,检测限为1.3 mg/L,难以满足对酱油样品中低EC浓度的检测要求。然而通过固相萃取净化浓缩十倍后,对EC为400μg/L黄酒的检测回收率为109.2%,变异系数为17.1%,可用于高浓度样品的筛查。(2)利用室温下EC能够与占吨醇快速反应形成荧光衍生物,建立了酱油中EC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优化了衍生条件、荧光光谱和色谱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通过简单的溶剂萃取,检测限低至3.91μg/L,回收率为81.5%-95.4%,变异性系数低于10%,且检测结果与国标的GC-MS法检测结果一致,适用于实际酱油中EC含量检测。(2)明确了发酵酱油EC形成规律。(1)对广州地区发酵食品EC检测发现,酱油中EC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发酵豆制品。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均能检出EC,其含量显着高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且EC与乙醇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2=0.875)。(2)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制曲阶段和发酵前期均未检出EC,酱醪发酵过程中EC生成量均未超过8μg/L。EC的关键形成阶段为热处理阶段,该过程中形成的EC含量占总含量的54.8%-83.5%。通过加入含量与生酱油中大致相同的EC前体,发现瓜氨酸和乙醇在热处理过程中对EC形成的贡献远高于尿素。由于调配过程中添加的酵母抽提物并不含瓜氨酸和乙醇,对EC形成影响不大。此外,p H为6时的生酱油热处理后增加的EC含量显着低于p H 4.6-5。(3)前期低温发酵有助于减缓p H下降速率并推后乙醇发酵阶段,进而推迟EC的形成时间并减少最终含量。(4)具有ADI途径基因的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Weissella confusa是酱醪中主要积累瓜氨酸菌株。盐胁迫是两株菌积累瓜氨酸的主要因素,盐胁迫使P.acidilactici的ADI途径基因中arc A/arc B表达量之比提高从而导致瓜氨酸转化速率降低,但二者基因表达之比在W.confusa中没有显着差异。低温和较高的p H能够降低两株菌在高盐中的精氨酸到瓜氨酸的转化率。(3)建立了两种控制酱油EC形成的策略。(1)建立了直接控制酱油热处理过程中EC形成的方法。金属离子和精氨酸含量对热处理过程EC的形成影响很小,而鸟氨酸和槲皮素能够显着抑制热处理过程中EC的形成,动力学实验表明鸟氨酸添加只能降低EC形成速率,槲皮素能降低EC形成速率且减少EC最终生成量。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槲皮素和鸟氨酸添加量,在热处理温度设定为80oC和90oC时能够降低42.1%和47.2%的EC形成量,且未对酱油风味和色泽造成显着影响。(2)建立了控制发酵过程中瓜氨酸和EC形成的方法。将能够大量消耗精氨酸但不积累瓜氨酸Enterococcus faecium、发酵风味好的Enterobacter sp.以及能够降低P.acidilactici和W.confusa积累瓜氨酸的槲皮素和没食子酸添加至酱醪中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瓜氨酸含量从2.23mg/m L降低至1.61 mg/m L,加入2%乙醇并灭菌后EC含量从36.49μg/L下降至9.82μg/L,降低了73.1%。此外,酚类物质添加对酱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较小,菌的加入显着增加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苯乙醛和乙醇相对含量,改善酱油风味,通过微生物扰动,最终成功的将酱油中EC含量降低至20μg/L,且成品符合国家对酱油品质的要求。建立的针对热处理过程和发酵过程中酱油EC形成控制技术,为改进酱油生产工艺降低EC含量从而提高酱油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张丽[3](2019)在《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酱油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先民对人类饮食文化和世界酿造业的一大贡献。近年来酱油发展很快,产量较大,世界酱油年产量约为800多万吨,其中,中国大陆500万吨,日本120万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为260万吨,我国是酱油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酱油酿造工艺独特,高盐稀态发酵法已成为我国高品质、高档次酱油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也是我国酱油酿造的传统发酵方式。提高酱油产品的原料利用率兼顾改进风味,将对增强国内酱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当前我国酱油产品以低盐固态酱油为主,其发酵菌种多为单一的米曲霉,所产生酱油风味较差,多为中低端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酱油工业技术的发展,单一菌种接种发酵已经很难生产出风味饱满、酱香突出的酱油。由此,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工艺是现代酱油酿造技术的核心。本论文以企业所提供的酱曲或酱醪为原材料,采用传统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通过在控温和自然发酵不同方式下,探讨酱醪发酵过程中添加鲁氏酵母(S酵母)和球拟酵母(T酵母)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S酵母和T酵母的发酵特性研究S酵母和T酵母在YEPD培养基中的研究表明,S酵母和莫格T酵母具有一定的耐渗透压能力,在含NaCl量为15%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状况均较好。当培养基中NaCl含量为15%时,S酵母在30℃、接种量为8%时,生长情况最好;T酵母在30℃、接种量为6%时,生长最旺盛;两株酵母的最适pH值在酱油发酵过程的pH变化范围内均生长良好。调整的YEPD液体培养基(5%葡萄糖)中加盐(15%NaCl)和不加盐对S酵母、T酵母产醇、产酯研究表明,加盐与不加盐对两株酵母的乙醇产生情况影响很大,对总酯影响较小。其中,加盐与不加盐条件下,S酵母产最高乙醇量的时间早于T酵母,产酯能力明显弱于T酵母。(2)酱醪中S与T酵母添加方式的研究参考企业先固后稀高盐稀态酱油生产模式(此工艺中前期酱曲:盐水=1:1拌成固体醅,发酵30 d时再添加1.7倍盐水进行6个月以上的稀醪发酵),在实验室水平对酵母的添加方式进行研究。S酵母最佳添加时间为发酵的第30 d,最佳添加量为2×106个/g(酱醪),以S酵母菌剂或菌液形式添加到酱醪中,对其结果影响不大;T酵母的最佳添加时间为发酵的第60 d,最佳添加量也为2×106个/g(酱醪)。(3)高盐稀态酱油不同发酵方式中酵母添加的研究在6个月发酵周期中,研究不同料水比(酱曲:盐水=1:1+1.7、1:2.25、1:2.7)在30℃恒温、变温和日晒夜露3种高盐稀态酱油发酵方式下,添加不同的酵母时,各酱醪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并用SPME-GC-MS检测典型成品样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探讨高盐稀态酱油不同发酵方式添加酵母的影响。结果显示:(1)JY2.25处理的料水比(1:2.25)在工业化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料水比范围内(1:22.5),其发酵结果最好;其次是JY2.7一次性加盐水要比JY1+1.7分2次加效果好,但延长晒露发酵时间后的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2)通过分析比对酱油生香发酵前后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差异,酱油发酵方式对成品品质的影响大于酵母的添加。(3)通过SPME-GC-MS对典型酱油样的风味检测,结果表明,在发酵周期180 d内,控温发酵酱油的曲香和醇类物质更多,晒露发酵的乙酸及乙酸酯类物质含量显着高于控温发酵,但晒露发酵和控温发酵酱油在酚类、酮类、呋喃类和呋喃酮类等指标上差异并不明显,同时控温发酵样品的颜色更深。酱油发酵过程中,发酵方式对酱油成品风味的影响大于酵母的添加,不同发酵方式之间各香气物质的种类差异不明显,但含量差异显着。(4)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S与T酵母的数量变化对企业和实验室的部分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跟踪检测不同发酵方式下高盐稀态酱醪中酵母添加与否对酱醪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发酵时间内,酵母的添加会对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强化,从而增加酵母的数量;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酵母菌数量下降,不论前期差异多大,发酵中后期均维持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上下波动。不同的发酵方式下,空白样品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S和T酵母菌,其具体原因需要后续作进一步比较研究。
本刊综合报道[4](2018)在《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新闻》文中研究说明时光飞逝,一晃又到年底了。转过头看一看,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真有点多,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有哪些利好的消息,有哪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还有哪些挫折与磨难,也好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后提高。
刘子银[5](2018)在《我国商标法类似商品判断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商标法》适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类似商品司法判断需要,但由于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规定得不够明确、具体,往往会导致司法判断的困难,甚至会导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形。为了在我国建立更加清晰、统一的类似商品的司法判断准则,本文将根据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现状,结合各国相关实践经验,并针对多个典型案例进行类似商品的规律性探讨以及司法判断原则的研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与禁用权的范围并不重合,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而禁用权的保护范围则与近似商标和类似商品的认定相关。因此,商标权不仅包含权利人自己使用商标的专有权利,还包括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禁用权。我国《商标法》第32条商标注册审查条款1和第57条第二款商标专用权保护条款2表明判断对比商品之间是否构成类似商品,与商标的注册成败和商标权人的侵权主张能不能得到支持息息相关。但目前,在我国商标法法律体系中,对类似商品予以明确规定的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和第12条,类似商品是指对比商品在功能及用途、销售对象、销售的方式、生产的部门等方面相同,或者一般消费者认为对比商品之间某种关系且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商标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商标领域区分适用认定标准判断类似商品,商标注册适用客观标准,商标复审无效及侵权领域适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通过对100个案件进行调研分析,在司法实践中类似商品的判断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商评委和法院以区分表的群组划分为依据,未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对《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下称《区分表》)的参考,商标局、商评委、法院之间参考原则不统一;司法判决中缺少对客观要素的详细分析,仅直接以两商品在功能及用途、销售渠道等与商品属性相关的要素不同或者相似得出不构成与构成类似商品的结论;同一客观要素认定标准并不一致及消费群体界定不明确等等问题。在对客观标准中各要素进行考量,应当详细分析。若对比商品具备多种功能及用途,应就其主要功能及用途是否具有交叉性。对于销售渠道类似的判断,要结合商品的属性,区分日常生活类商品和专营专卖商品,注意销售渠道受到管制的商品,还应考量广告、网络等渠道。关于零部件关系是否构成类似商品的认定,强调必要性原则,只有构成必要的零部件关系,才可认定为类似商品。如果商品之间为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分别处于上下游的不同位置,混淆的可能性较低,一般不构成类似商品。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核心在于是否容易导致混淆,而混淆的主体便是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在食品、服饰等生活商品领域,很多区分表中不同类的商品都以消费群体类似被认定为类似商品,而在器械设备制造领域,商标专用权扩张经营领域的可能性较低,不容易导致混淆。同时还应当考量商标知名度、品牌价值和显着性对消费群体是否容易造成混淆的影响。消费群体地域范围不能仅局限于中国大陆地区。我国商标注册、复审、侵权领域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分别适用不同判断标准具有合理性,应当明确商标局认定类似商品,采纳客观标准,商评委及法院采纳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区分适用标准既符合商标局行政审查授权高效的目标,又与商标法防止混淆的宗旨相符合,与国外类似商品认定标准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止傍名牌、搭便车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保护非驰名但知名商标权人的权益,维护商标权人的专用权。商标局应当根据区分表的类似群组而非大类判断类似与否,对于非规范性商品名称在区分表中的类别,要结合商品自身属性等要素予以确定。商评委及法院在复审、无效、侵权程序,判断是否构成类似商品时应遵循相应的步骤,选定核定使用的商品,以商标近似判断为前提,优先认定引证商标的知名度,以客观标准各要素分析为基础,以消费群体的相似为核心要素,以混淆为终极目标,通过上述步骤认定商品是否类似,不能随意扩大类似商品的范围。
刘兵[6](2014)在《认知·文化机制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文中认为网络词汇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词汇现象。网络词汇犹如词汇领域的一块新大陆,其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都有待于专家学者的开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词汇大量涌现,网络词汇研究有了不小的进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总体上,相对于汉语词汇的其它研究领域来说,网络词汇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本文以网络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互动中介的语词符号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文化语言学理论,对网络词汇形成的动因、形成的方式以及形成的效应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图全面展示网络词汇的特征,以及对社会文化以及人的影响。本论文包括“绪论”、“网络词汇形成的动因”、“网络词汇的造词方式”、“网络词汇的书写形式——网络字”、“网络词汇形成的效应”、“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一——网络词汇与社会”、“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二——网络词汇与政治”、“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三——网络词汇与传播”和“结语”等九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确立了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说明了研究所运用的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同时对近年来关于网络词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第一章“网络词汇形成的动因”系统阐述了网络词汇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网络词汇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技术发展促进了网络词汇的产生,二是传统社会内容的网络迁移和网络社会的兴起促成了网络词汇的产生,三是网民的心理动因也是网络词汇产生的重要动因。第二章“网络词汇的造词方式”主要探讨了网络词汇的主要形成方式。根据网络web1.0和web2.0的阶段特征,我们提出在web1.0阶段网络词汇的主要造词方式有缩略式、谐音式、附加式、隐喻式等;web2.0阶段主要有逆情式、拼接式和概括式等。第三章“网络词汇的书写形式——网络字”主要研究了网络上出现的一些特殊的、类似汉字的字符,我们称之为网络字。根据造字方式的不同,文章将其分为:借用字形法和创造字形法。本章还进一步探讨了网络字的造字理据和文化内涵。第四章“网络词汇形成的效应”主要阐释了网络词汇形成后在语言、文化和哲学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说前四章是网络词汇研究的总论的话,后三章,即第五章“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一——网络词汇与社会”,第六章“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二——网络词汇与政治”和第七章“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三——网络词汇与传播”是网络词汇研究分论,分别从社会文化、政治和传播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汇形成的影响和产生的作用。第五章认为网络词汇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文章通过系列网络词语的分析,揭示了网络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当今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折射出的思想观念等。第六章则从网络词汇与政务、网络词汇与政治斗争两个方面,揭示了网络词汇对于政治的影响。第七章以词媒体为切入点,同时运用词汇学、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方法,深入探讨了网络词汇与传播的关系。最后的“结语”中,文章简要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今后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张艳琴[7](2014)在《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适应性自组织的复杂系统(成军、莫启扬,2009),在这个系统中,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促使语言结构本身在形式上或在功能上不断变化,推动语言系统的发展,新的语言结构由此不断涌现,这种新的语言结构涌现的过程就是构式化的过程(Traugott,2008)。构式化是人类对语言体验的抽象和概括,是词汇和语法产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基于使用的视角,运用样本模型理论,阐释构式化过程的认知动因和生成机制,从而确认构式化过程中不同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另一种概括方式。而且本研究对网络热词“打酱油”进行了个案研究,“打酱油”由短语变为词汇,是典型的词汇构式化现象,其意义和句法环境在构式化前后都发生了变化。基于使用的理论认为语言结构形成于使用过程中,词汇构式化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一个语言结构每使用一次就会在大脑中储存下来,称为样本,样本相同时,即重复使用某一语言结构时,大脑就会将其表征为同一个样本,换句话说就是重复使用强化了语言在心智中的表征。网络热词“打酱油”在使用过程中由短语结构变为近似词汇的形态单位,它的语用义和句法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重复使用是促使其变化的关键原因,随着“打酱油”作为整体被使用的次数逐渐增多,它在心智中的整体表征不断得到强化,逐渐作为一个整体被提取和使用,换言之,“打酱油”在使用过程中自主性不断加强,词汇性不断得到强化,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立的词汇构式。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Goldberg (2006)对语言概括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认为构式之间是层级关系,是基于相似性从具体例示中逐步概括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式化,在变化过程中其能产性不断增强,然而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即语言结构在构式化过程中能产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本文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打酱油”在变为词汇的过程中逐渐不易被拆分,能产性逐渐消失。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构式及短语结构的注意,并且要求对语法的心理表征作重新思考。本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用一种新的角度诠释了词汇化过程,从构式化的角度考察词汇化,并且由此提出了另一种不同于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式化路径,这是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将对语法本质的研究和语言心理表征的研究有重大的启示;其次,对“打酱油”等网络热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展开,而且也为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习得提供了启示,对汉语的信息计算加工处理和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兰兰[8](2014)在《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词新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进行一定数量的新词新语的教学,这似乎已成了定论,关于这一点,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将新词新语置于教材中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尤其是将新词新语置于综合教材中进行研究。综合教材作为汉语学习者学习的主干教材,是否应该加入一定比例的新词新语教学?应该在哪个阶段加入?现行的综合教材对新词新语的处理方面存在哪些异同?这样的处理是否合理?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论文共有五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序言。此部分我们主要从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依据和对象、对题目的界定、研究目的与方法、教材、词典及书籍的选取说明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出版的六套较权威的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教材的出版时间因素,本文选取了《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新词语10000条》以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2012)作为统计新词新语的参考标准,以《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为主要参考标准,若新词新语出现的时间与该词典收录的新词新语有差异,则进一步参考《新词语10000条》以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2012)。第二章是对综合教材中收录新词新语必要性的探讨。此部分,我们先讨论了对外汉语教材中收录新词新语的必要性,然后进一步探讨了主干课程——综合教材中收录新词新语的必要性。第三章是对现行综合教材中收录新词新语情况的静态描述。此部分,我们严格比照所选词典,力争做到新词新语统计结果的科学准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单套教材以及六套教材在收录新词新语的数量、义类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不同阶段的教材在收录新词新语方面的差异,新词新语的出现频次与常用度的关系,以及新词新语在教材中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出现行综合教材在收录新词新语方面的概貌。第四章是汉语学习者对新词新语的知晓度以及使用情况方面的调查研究。本文通过设计问卷,主要考察了不同学习环境下、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对新词新语知晓度的差异,以及他们对新词新语的学习态度。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因素:与新词新语产生的时间、新词新语是否出现在教材中都有关系。通过整章的分析,我们得出新词新语不仅应在中高级的教材中有一定的体现,初级的教材中也应该适当地加入。第五章是最后一章,主要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的利弊进行了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提出了点滴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利用Excel和SPSS两个软件的统计与计算,得出初中高三级的汉语学习者在新词新语学习态度等方面并未存在显着性差异,本着教为学的原则,本文大胆提出,新词新语在教材中的加入不应仅限于中高级阶段,而应该在初级阶段就开始涉及。
危洋洋[9](2014)在《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十分显着。本文以新时期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语消退的特点与原因。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理相应年代的新词语词典与年编对语料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关语料库和语感三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筛选,确定新时期以来消退的新词语的范围,构建新时期以来汉语消退新词语的语料库。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整体走势进行概括,描绘出新词语消退的大趋势,然后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分时段的研究。第二章,分析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即哪类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修辞、语法四方面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特点的分析。在语音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是简缩语和音译造词;在语义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受同义关系和语义环境的影响;在修辞特点上,使用比喻、仿拟、谐音等方式创造的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在语法特点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类推机制批量构造的新词群容易消退。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进行挖掘。本文把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因素、语用心理因素、网络传媒因素和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普及、喜新厌旧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了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
袁学伦[10](2013)在《富士康电商梦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竞争早已白热化的电商领域,富士康旗下的非着名电子商务网站飞虎乐购,早已默默无闻得几乎没有江湖番号,运营了几年依然犹如打酱油一般毫无存在感。为什么它会沦落到这番境地?富士康为何再度豪言进军电子商务?
二、数码超市=IT+酱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超市=IT+酱油?(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发展概述 |
1.1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1.1.1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概念界定 |
1.1.2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分类 |
1.2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发展现状 |
1.2.1 类型多样,受众广泛 |
1.2.2 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
1.2.3 短小精悍,接受度高 |
1.2.4 细分领域内容渐趋同质化,渠道间差异不明显 |
1.3 个案分析 |
1.3.1 抖音号“方琼” |
1.3.2 快手号“妙招姐” |
第二章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内容定位分析 |
2.1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
2.1.1 确定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研究平台 |
2.1.2 选择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研究样本 |
2.1.3 编码分析与类目说明 |
2.2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选题特征 |
2.2.1 厨艺美食类为主,休闲带货类为辅 |
2.2.2 关注生活热点,引发正向情感共鸣 |
2.3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主播分析 |
2.3.1 形象靓丽亲和,动手能力强 |
2.3.2 着装简洁大方,生活化 |
2.3.3 个性化表达,知识储备丰富 |
2.3.4 PUGC模式整体不活跃,主播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
第三章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呈现形式分析 |
3.1 场景打造:动静结合还原生活真实,拉近传受双方距离 |
3.1.1 静态场景:多样化生活场地的选择 |
3.1.2 动态活动:亲缘性日常活动的展示 |
3.2 视觉传达:灵活的编排设计 |
3.2.1 字幕文本:形式多样,内容抢眼 |
3.2.2 固定机位:特写和近景运用最广 |
3.2.3 连续性剪辑:叙事连续,结构完整 |
3.3 听觉刺激:打造沉浸式体验 |
3.3.1 同期声:展现生活元素,营造“在场感” |
3.3.2 音乐和音效:烘托氛围,调动情绪 |
3.4 发布特征:利用平台机制,实现个性化推荐 |
3.4.1 视频时长:抖音多集中在1分钟以内,快手以2—3分钟最多 |
3.4.2 发布时间:中午及晚间休闲高峰期为主,贴合用户使用规律 |
3.4.3 封面选择向内容倾斜,模式化特征明显 |
第四章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的互动推广分析 |
4.1 线上线下联动,提高用户活跃度 |
4.1.1 构建社群,增强社交属性 |
4.1.2 线下活动,拉近与粉丝距离 |
4.2 发挥“名人效应”,发展粉丝经济 |
4.2.1 发布高质量软广告,强化粉丝认同 |
4.2.2 开通直播带货,融入用户生活 |
4.3 账号整体互动频率低,用户维护仍具提升空间 |
第五章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策略的特色与建议 |
5.1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特色 |
5.1.1 关联用户生活,新鲜感十足 |
5.1.2 情境化叙事,富于知识性 |
5.1.3 融合兴趣圈,用户交互能力强 |
5.2 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策略的建议 |
5.2.1 吸收专业人才,协同PUGC共同发力 |
5.2.2 创新视频表现手法,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
5.2.3 注重品牌和人设打造,实现内容与商业双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氨基甲酸乙酯概述 |
1.1.1 氨基甲酸乙酯的理化性质与危害 |
1.1.2 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 |
1.1.3 氨基甲酸乙酯残留情况 |
1.1.4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与形成原因 |
1.2 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 |
1.2.1 前处理方法 |
1.2.2 常规分析法 |
1.2.3 快速分析法 |
1.2.4 常规分析法与快速分析法对比 |
1.2.5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现状 |
1.3 氨基甲酸乙酯控制技术 |
1.3.1 降低前体物质含量 |
1.3.2 抑制形成反应 |
1.3.3 直接减除氨基甲酸乙酯 |
1.3.4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控制现状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氨基甲酸乙酯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缓冲液 |
2.2.4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半抗原合成与鉴定 |
2.3.2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3.3 动物免疫及抗血清制备 |
2.3.4 抗体质量表征 |
2.3.5 单克隆抗体制备 |
2.3.6 ic-ELISA方法的建立 |
2.3.7 ic-ELISA方法优化 |
2.3.8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9 方法特异性 |
2.3.10 实际样品检测 |
2.3.11 GC-MS测定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
2.3.12 分子模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半抗原合成与抗体效果 |
2.4.2 抗体与包被源优化 |
2.4.3 单克隆抗体制备 |
2.4.4 免疫分析方法优化 |
2.4.5 方法特异性 |
2.4.6 实际样品检测 |
2.5 小结 |
第3章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HPLC-FLD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质初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前处理 |
3.3.2 衍生条件优化 |
3.3.3 检测条件优化 |
3.3.4 添加回收实验 |
3.3.5 实际样品检测与国标检测结果对比 |
3.3.6 GC-MS检测发酵食品中EC含量 |
3.3.7 尿素含量测定 |
3.3.8 氨基酸测定 |
3.3.9 乙醇和氰化物测定 |
3.3.10 金属含量与pH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PLC-FLD法检测氨基甲酸乙酯 |
3.4.2 广东市售发酵豆制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
3.4.3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质初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形成阶段及前体物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和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取样方法 |
4.3.2 模拟热处理过程 |
4.3.3 测定方法 |
4.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主要形成阶段 |
4.4.2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质形成规律 |
4.4.3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影响因素 |
4.4.4 相关性分析 |
4.4.5 热处理过程 |
4.4.6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规律 |
4.5 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控制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模拟溶液制备 |
5.3.2 模拟热处理过程 |
5.3.3 金属离子、精氨酸和鸟氨酸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3.4 热加工条件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3.5 酚类物质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3.6 动力学实验 |
5.3.7 中心设计实验 |
5.3.8 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测定 |
5.3.9 酱油中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5.3.10 酱油颜色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热处理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4.2 金属离子、精氨酸和鸟氨酸含量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4.3 酚类物质添加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4.4 温度、乙醇含量、鸟氨酸和槲皮素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
5.4.5 鸟氨酸和槲皮素添加量的优化 |
5.4.6 实际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控制效果 |
5.4.7 鸟氨酸和槲皮素添加量对酱油风味和色泽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发酵过程中抑制瓜氨酸和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酱醪微生物分离 |
6.3.2 精氨酸利用菌株的筛选 |
6.3.3 菌株鉴定 |
6.3.4 消耗精氨酸积累瓜氨酸规律 |
6.3.5 酚类物质添加对乳酸菌积累瓜氨酸的影响 |
6.3.6 荧光定量PCR |
6.3.7 优化酚类物质添加量 |
6.3.8 酱油发酵工艺 |
6.3.9 胞内外三种氨基酸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乳酸菌分离与瓜氨酸积累情况 |
6.4.2 培养基成分对乳酸菌积累瓜氨酸的影响 |
6.4.3 环境因素对乳酸菌积累瓜氨酸的影响 |
6.4.4 酚类物质对瓜氨酸积累的影响 |
6.4.5 优化酚类物质添加量 |
6.4.6 实际酱油发酵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B 半抗原结构鉴定数据表 |
附录C 色谱图和标准曲线 |
(3)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酱油的概述 |
1.1.1 酱油的起源及发展 |
1.1.2 酱油的国外研究现状 |
1.1.3 酱油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 酱油的酿造原料 |
1.3 酱油的酿造工艺及其特点 |
1.3.1 高盐稀态发酵工艺 |
1.3.2 低盐固态发酵工艺 |
1.3.3 其他发酵工艺 |
1.4 酱油酿造微生物 |
1.4.1 霉菌类 |
1.4.2 酵母菌类 |
1.4.3 细菌类 |
1.5 酱油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应用 |
1.5.1 鲁氏与球拟酵母的应用 |
1.5.2 酱醅酵母数量的检测方法 |
1.6 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选题意义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鲁氏与球拟酵母发酵特性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鲁氏酵母的菌种分离 |
2.2.2 球拟酵母的恢复培养 |
2.2.3 生物量的测定 |
2.2.4 鲁氏与球拟酵母培养条件的影响 |
2.2.4.1 扩大培养 |
2.2.4.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4.3 NaCl含量的影响 |
2.2.4.4 酵母接种量的影响 |
2.2.4.5 酵母发酵温度的影响 |
2.2.4.6 培养基pH的影响 |
2.2.5 发酵过程中主要指标的测定 |
2.2.5.1 产乙醇性能 |
2.2.5.2 产酯性能 |
2.2.6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S和T酵母的生长曲线 |
2.3.2 NaCl含量的影响 |
2.3.3 酵母接种量的影响 |
2.3.4 酵母发酵温度的影响 |
2.3.5 培养基pH的影响 |
2.3.6 不同条件下酵母的产醇、产酯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酵母添加方式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主要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2 试验设计 |
3.2.1 工艺要点 |
3.2.2 酵母不同添加时间的试验设计 |
3.2.3 酵母不同添加量的试验设计 |
3.3 试验方法 |
3.3.1 酱醪取样 |
3.3.2 测定方法 |
3.3.2.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3.3.2.2 pH的测定 |
3.3.2.3 全氮含量的测定 |
3.3.2.4 总酸含量的测定 |
3.3.2.5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3.3.2.6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3.3.2.7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测定 |
3.3.2.8 总酯含量的测定 |
3.3.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1.1 蛋白酶活力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1.2 还原糖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2 酱醪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 |
3.4.2.1 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
3.4.2.2 pH的变化 |
3.4.2.3 总酸含量的变化 |
3.4.2.4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 |
3.4.2.5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3.4.2.6 全氮含量的变化 |
3.4.2.7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3.4.2.8 总酯含量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盐稀态酱油不同发酵方式中酵母添加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4.1.1 主要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2 试验设计 |
4.2.1 酱醪发酵 |
4.2.2 30℃恒温发酵方式下的酵母添加试验设计 |
4.2.3 变温发酵方式下的酵母添加试验设计 |
4.2.4 日晒夜露发酵方式下的酵母添加试验设计 |
4.2.5 样品信息 |
4.3 试验方法 |
4.3.1 酱醪取样 |
4.3.2 测定方法 |
4.3.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3.2.2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4.3.2.3 pH的测定 |
4.3.2.4 总酸含量的测定 |
4.3.2.5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4.3.2.6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4.3.2.7 全氮含量的测定 |
4.3.2.8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3.2.9 总酯含量的测定 |
4.3.2.10 色率指数的测定 |
4.3.3 酱油成品的挥发性物质检测 |
4.3.3.1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
4.3.3.2 GC-O-MS分析方法 |
4.3.3.3 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
4.3.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酱醪日晒夜露发酵方式下水分含量的变化 |
4.4.2 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
4.4.3 pH的变化 |
4.4.4 总酸含量的变化 |
4.4.5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 |
4.4.6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4.4.7 全氮含量的变化 |
4.4.8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4.4.9 总酯含量的变化 |
4.4.10 酱油成品各理化指标的结果 |
4.4.11 酱油成品的风味香气物质检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变化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1.1 主要样品与菌株 |
5.1.2 主要仪器 |
5.1.3 主要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2 S酵母的荧光定量PCR测定 |
5.2.3 T酵母的荧光定量PCR测定 |
5.2.4 PCR扩增程序 |
5.2.5 检测的样品信息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 |
5.3.1.1 S和T酵母的荧光定量扩增曲线 |
5.3.1.2 S和T酵母的荧光定量熔解曲线 |
5.3.1.3 S和T酵母的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
5.3.2 酱醪样品的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 |
5.3.2.1 样品中S酵母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5.3.2.2 样品中T酵母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 |
2.新政策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
3.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省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
4.“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审核评价强则出台 |
5.国家科技奖3项授予“水稻科学家” |
6.河间驴肉事件引发行业整治 |
7.中国轻工业升级与创新产品助力“乐享生活”新模式 |
8.专家解读2017年十个食安热点 |
9.六部门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脱贫与生态文明实现“双赢” |
10.2017年食品抽检结果和2018年监督抽检计划公布 |
11.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联合印发通知, 严格落实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处罚到人 |
12.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科技部联合推进食药科技创新 |
13.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 (2018-2025年) 》 |
14.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与中国科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15.春节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9260亿元同比增长10.2% |
16.“阿胶只是水煮驴皮”官微引发热议 |
17.生乳国标8年后再修订 |
18.《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2018年工作要点》发布 |
19.“八宝粥是海绵造”疯传朋友圈 |
20.农业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
2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工作即将展开 |
22.《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安双创”工作的意见》发布 |
23.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4.3·15晚会打击食品谣言, 曝光山寨食品 |
25.第98届全国糖酒会落幕, 入场人次破40万创纪录 |
2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
27.我国首次提出食品工业减盐策略 |
28.加工食品中糖摄入风险评估工作启动 |
29.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作指导意见》 |
30.我国首个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督条例实施 |
31.工信部再次强调省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可跨省销售 |
32.全国轻工业质量标准工作大会在京召开 |
33.中国首部居民补碘指南发布 |
34.首部《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出炉 |
35《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发布 |
36.“真假三文鱼”惹争议 |
37.国务院发布振兴中国奶业新政 |
38.铁路部门新增互联网订餐站点 |
39.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
40.2018-2025年要创建10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
41.食用植物油出台国家标准 |
42.我国婴幼儿辅食首次规定镉临时限量值 |
43.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
44.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 |
45.我国发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
46.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合力推动奶业振兴 |
47.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 |
48.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规范婴配粉产品配方变更注册 |
49.40家国家级食品行业组织发布反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约 |
50.国内首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出台 |
51.第十一届中国冷冻食品产业大会暨中国餐饮产业 (郑州) 博览会举办 |
52.《中国奶业质量报告 (2018) 》发布 |
53.2018 (第二十四届) 中国月饼文化节开幕 |
54.我国发生4起非洲猪瘟疫情 |
55.《电子商务法》经审议通过 |
56.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复检和异议工作 |
57.我国首个老年食品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58.九机构联合发布食品行业“三减”倡议 |
59.习近平考察东北三省时强调要端稳自己饭碗 |
60.9月29日起全国铁路停供常温链盒饭 |
61.电商平台启动反欺诈反虚假宣传电商联盟 |
62.新修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式实施 |
63.平遥陈醋造假被曝光 |
64.《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问答》发布 |
65.公安部部署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行动 |
66.一份商品比较试验报告引发酱油“恐慌” |
67.上海中芯学校餐食供应商被立案调查 |
68.农行出台《中国农业银行茶叶区域信贷政策》 |
69.《2018食品产业营养与健康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
70.预防食品掺假, 全球业界精英商讨建立“金标准” |
71.《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发布 |
72.中烹协发布外送、自动售贩机等八项团体标准 |
73.我国持续推动食品经营许可工作 |
74.天津国际肉类与食品进出口博览会举办 |
75.“注水牛”问题频出 |
76.非洲猪瘟不会感染人不影响食品安全 |
(5)我国商标法类似商品判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我国商标领域类似商品判断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不同认定主体类似商品判断标准不一致 |
一、类似商品认定主体多且结果不一 |
二、商评委、法院未依据法律规定采用主客观相结合标准 |
第二节 客观标准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区分表适用原则混乱 |
二、案件缺少客观要素的详细分析 |
三、客观要素的认定标准不一 |
第三节 主观标准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消费群体的界定不明确 |
二、驰名商标认定比例低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商标领域类似商品判断考量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商标领域类似商品判断客观标准要素分析 |
一、商品主要功能及用途的交叉 |
二、销售渠道受管制的差异 |
三、商品的零部件关系遵循必要性原则 |
四、商品原材料与成品不属于类似商品 |
第二节 商标领域类似商品判断主观标准要素分析 |
一、商品消费群体受商品领域、品牌价值影响且无地域性 |
二、商标显着部分的相似性扩大了类似商品认定的可能性 |
三、较高的商标知名度降低了类似商品的判断标准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商标领域类似商品判断之完善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商标各程序类似商品判断标准 |
一、商标注册审查适用客观标准 |
二、商标复审、无效及侵权适用主客观相结合标准 |
三、区分适用判断标准之合理性 |
第二节 商标注册领域类似商品的认定以区分表为依据 |
一、规范的商品名称参照区分表类似群组认定类似 |
二、非规范性商品名称结合功能用途等要素判定类别 |
第三节 明确商标复审、侵权审判中类似商品的判断步骤 |
一、对象确定:以核定使用的商品类别对比 |
二、前提要件:商标的显着部分近似 |
三、降低要件: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引证商标 |
四、基础要素:分析客观标准各要素 |
五、核心要素:消费群体的相似 |
六、终极目标:消费群体的混淆 |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
(6)认知·文化机制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目标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依据和运用的理论 |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词汇形成的动因 |
第一节 网络词汇发展的科技动因 |
一、互联网的兴起与网络词汇的产生 |
二、网络技术发展与网络词汇发展 |
第二节 网络词汇发展的社会动因 |
一、传统社会内容的网络迁移与网络词汇发展 |
二、网络社会兴起与网络词汇发展 |
三、社会接触与网络词汇发展 |
第三节 网络词汇产生的心理动因 |
一、求新求异心理 |
二、求简心理 |
三、避俗心理 |
第二章 网络词汇的造词方式 |
第一节 WEB1.0时代网络词汇的主要造词方式 |
一、缩略式 |
二、谐音式 |
三、附加式 |
四、隐喻式 |
第二节 WEB2.0时代网络词汇的主要造词方式 |
一、逆情式 |
二、拼接式 |
三、概括式 |
第三章 网络词汇的书写形式——网络字 |
第一节 网络字的造字方法 |
一、借用字形法 |
二、创造字形法 |
第二节 网络字的造字理据及其反映出的信息 |
一、理据探寻 |
二、信息发掘 |
第四章 网络词汇形成的效应 |
第一节 语言效应 |
一、积极效应 |
二、消极效应 |
第二节 文化效应 |
一、网络词汇中的社会生活 |
二、网络词汇中的社会心态 |
第三节 哲学效应 |
第五章 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一——网络词汇与社会 |
第一节 网络词汇里人的生存状态 |
第二节 网络词汇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三节 网络词汇反映的思想观念 |
第六章 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二——网络词汇与政治 |
第一节 网络词汇与政务 |
一、电子政务的出现与网络词汇的初生 |
二、网络问政的兴起与网络词汇的发展 |
三、网络行政的常态化与网络词汇的演变 |
第二节 网络词汇与政治斗争 |
一、制造对立法 |
二、混淆法 |
三、标签法 |
第七章 网络词汇延伸研究之三——网络词汇与传播 |
第一节 从语词的角度看词媒体及其特点 |
一、用词汇的形式对特定现象进行高度浓缩 |
二、表达网民对特定现象的看法和情绪 |
三、进行炒作,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
第二节 从语词的角度看词媒体的传播功能 |
一、词媒体的召唤性及其功能 |
二、词媒体的意象激发性及其功能 |
第三节 从语词的角度看词媒体的发展 |
一、从词媒体自身词义的演变来看其发展 |
二、词媒体与网络新成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
1.3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5 Layout of the paper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f lexicalization |
2.1.1 Lexicalization: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
2.1.2 Lexicalization:Generative versus function-typological |
2.1.3 Related topics of lexicalization study |
2.1.4 Summary |
2.2 Previous study of generalization |
2.2.1 Generalization view in philosophy |
2.2.2 Generalization view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3 Previous study of constructionalization |
2.3.1 Construction-based grammar |
2.3.2 Constructionaliz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preliminary:The usage-based model |
3.1 An overview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
3.2 Frequency effects |
3.2.1 The conserving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
3.2.2 The reducing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
3.2.3 The autonomy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
3.3 An exemplar-based account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
3.4 Application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
3.4.1 A usage-based account of language |
3.4.2 A usage-based accou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
Chapter Four Constructionalization of "打酱油":From a phrase to a lexically filled construction |
4.1 Data analysis |
4.2 An analysis of "打酱油" on it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hange |
4.2.1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打酱油" as a verb phrase |
4.2.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打酱油" as a lexicon |
4.3 Frequency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alization of "打酱油" |
4.3.1 Chunking of "打酱油" |
4.3.2 Semantic change |
4.3.3 Generalization of meaning |
4.3.4 Reanalysi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打酱油" in news titles(2008—2014) |
Appendix 2 "打酱油" in CCL |
(8)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依据及对象 |
(一) 研究依据 |
(二) 研究对象 |
三、对题目的界定 |
(一) 新词新语的界定 |
(二) 新词新语与流行语的区别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五、教材、词典及书籍的选取说明 |
(一) 教材 |
(二) 词典选取 |
(三) 专门书籍的选取 |
六、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
(二) 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材 |
(三)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的必要性 |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收录新词新语的必要性 |
二、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收录新词新语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的静态描述 |
一、新词新语的鉴定 |
二、各教材中新词新语的收录情况 |
(一) 六套教材中新词新语列表 |
(二) 六套教材中新词新语的数量情况 |
三、不同阶段的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的统计 |
四、新词新语的义类分布 |
(一) 各套教材统计情况 |
(二) 六套教材整体情况 |
五、新词新语出现频次及其常用度的考察 |
六、新词新语在教材中的发展趋势 |
七、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学习者对新词新语知晓度和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设计 |
(一) 题型及内容设计 |
(二) 新词新语的选取说明 |
(三) 变量的选择 |
(四) 分值设定 |
四、统计软件说明 |
五、问卷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 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二) 两种环境中新词新语不分群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两种环境中新词新语的分群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 其他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行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现状的利弊及建议 |
一、现行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现状的利弊 |
(一) 现行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现状的优势 |
(二) 现行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现状的弊端 |
二、对现行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的建议 |
(一) 收录原则 |
(二) 收录建议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
一、语料来源 |
二、筛选过程 |
第四节 定量分析 |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一、简缩语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语义特点 |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
二、同义替换 |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
第三节 修辞特点 |
一、仿拟造词 |
二、谐音造词 |
三、比喻造词 |
四、夸张造词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旧事物的消失 |
二、新事物的普及 |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避俗求雅心理 |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富士康电商梦断?(论文提纲范文)
零售帝国梦想的“空军” |
缺失电商基因的搁浅者 |
自营品牌胜算几何? |
四、数码超市=IT+酱油?(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技巧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策略研究[D]. 段会姣. 河北大学, 2021(02)
- [2]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 周凯.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3]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的研究[D]. 张丽. 贵州大学, 2019(09)
- [4]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新闻[J]. 本刊综合报道. 食品安全导刊, 2018(35)
- [5]我国商标法类似商品判断研究[D]. 刘子银.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6]认知·文化机制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D]. 刘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7]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D]. 张艳琴. 西南大学, 2014(01)
- [8]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收录新词新语研究[D]. 刘兰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9]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D]. 危洋洋.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10]富士康电商梦断?[J]. 袁学伦. 经理人,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