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B5型手提式挖穴机(论文文献综述)
靳成,吴传宇,杨琪,王永坤,朱杰威[1](2021)在《挖穴机的发展及其在石质山地的应用》文中提出植树造林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而挖穴机在植树造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挖穴机的实地运用,阐述挖穴机的设计要求以及类型,包括钻头关键部件的材料选择、动力装置的选型、穴径穴深的要求;基于国内外挖穴机典型科研成果,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探讨手提式挖穴机在石质山地的应用,围绕作业中钻头与砾石刚性接触瞬间对机具和操作者产生的损害等问题,给出相应的措施。
丁宏斌,康清华,邵博[2](2020)在《甘肃省果业机械化作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甘肃省果园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果园机械发展建议。
包瑞,周中升,张纯[3](2019)在《手提式挖穴机关键结构简介》文中研究表明对手提式挖穴机总体机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总体介绍,对关键部位钻头、钻头上的关键零件刀片及钻尖的形式和应用等分别加以说明,介绍了关键结构的特点及注意点,阐述了对于手提式挖穴机关键结构的设计和选用的参考意义。
胡长寿[4](2019)在《烤烟移栽成穴过程分析及机具结构优化》文中提出烤烟移栽窝穴制作是烤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劳动强度大、作业要求高的特点。烤烟移栽窝穴是烟苗大田移栽后生长的小气候环境,窝穴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移栽后的缓苗、大田生长、烤烟质量及产量。当前,烤烟移栽窝穴制作仍采用手工+通用农具的作业方式,人工制窝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致性差,特别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涨及用工荒的突显,研发烤烟移栽窝穴制作机已经成为烤烟生产省工降本、提质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前期研制的大窝穴制作机已基本能满足烤烟移栽窝穴制作农艺要求,但仍存在制窝合格率不高、功率消耗大、振动较大等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烤烟移栽成穴机理、功率消耗及振动等问题,研究提高窝穴制作机综合性能的方法,是进一步研发及推广窝穴制作机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窝穴制作的技术特点、现状、发展趋势及烤烟移栽窝穴农艺要求,在深入分析烤烟移栽成穴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窝穴制作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并运用离散元法、有限单元法对成穴过程仿真分析及关键部件优化。最后,将开发的样机进行田间试验,获得了制窝作业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了基于螺旋升运原理的窝穴成穴理论分析及关键部件设计。通过对土壤质点和土流运动规律的研究,获得螺旋成穴头相关设计参数。基于拟定的窝穴制作机主要技术指标,完成了螺旋成穴头、减速器、防护罩等关键零部件设计及发动机与软轴的选型。(2)基于离散元法完成了成穴过程仿真及参数优化。在不同成穴头转速、导程、窝底停留时间及土壤含水率下,通过离散元仿真分析,得出最优的制窝参数组合。通过建立不同颗粒大小的土槽模型,对螺旋成穴头的制窝过程进行了土壤扰动性分析,得出不同耕层的土壤扰动及土粒的运动速度变化。(3)基于有限单元法完成了螺旋成穴头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出成穴头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分别是0.010273mm、0.020998mm、0.00022015mm,总的来说变形量较小,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对操纵杆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出操纵杆容易发生共振的三个频率。采用Ansys中Shape Optimization模块对操纵杆进行轻量化设计,保证操纵杆刚度和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达到了操纵杆拓扑优化的目标。(4)对试验样机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窝穴制作机的最优参数组合。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Box-Behnken响应曲面对试验所得最优参数进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软件优化所得结论与正交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验证了正交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马丽娜,梁扬,黄小毛,宗望远,詹广超[5](2018)在《基于三星齿轮换向原理的自动升降挖坑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手提式挖坑装置钻头旋转动力源于汽油机,而钻头升降则需要人工手动完成。该文基于三星齿轮换向原理设计了齿轮换向机构,通过调整换向手柄的位置,即可将汽油机单一动力方向转换为正反2个方向,实现了丝杠螺母机构中螺母轴的正反转。挖坑装置工作时汽油机一部分动力带动螺旋钻头旋转,一部分动力经带传动机构、齿轮换向机构带动丝杠螺母升降机构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钻头主动、匀速进行挖坑作业,提高了挖坑作业质量,挖坑作业完成后,回程能够自动复位。自动升降挖坑装置在挖坑作业过程中,仅在换向时需要人工操作,手动换向操作时间仅为2 s,占单坑作业总时间的3.5%,在挖坑作业进给行程和复位行程中,均无需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基于三星齿轮换向原理的自动升降挖坑装置田间单次作业平均挖坑时间为57 s,平均坑深237 mm,平均坑口直径300 mm,挖坑质量满足后续施肥作业要求。此外,增设换向手柄中间限位孔,防止在挖坑作业进给过程中,钻头遇到较大石块或树根,丝杠螺母升降机构突然卡死,暂时切断汽油机向丝杠螺母升降机构的动力传递路径,起到对系统的保护作用。
刘鹏[6](2017)在《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园林果树种植大国,传统的园林果树种植中挖坑、混肥、填肥过程,机械化程度低,技术粗糙。目前我国的园林果树种植机械主要是植树挖坑机,只有挖坑功能,功能单一,不具备机械混肥和机械回填功能,更不能实现园林果树种植的挖坑、混肥、回填的机械化一体操作。本文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园林果树的“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提供园林果树种植过程的挖坑、混肥、回填的机械化一体式设计,实现园林果树种植过程的“挖坑、混肥、回填”的机械化连续性运作。该机械在混肥过程中有机肥料和土壤的混合均匀度非常高,最大程度发挥有机肥料的效用。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果树生产有着重大意义,实现了园林果树种植过程的高度机械化,极大的提高果农种植果树的效率,减轻劳动力,提高果树产量,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的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机架、作业动力设备、机身升降系统、作业升降装置、行走系统和作业装置。通过对作业装置的三维模型进行EDEM仿真,来测定作业装置作业的物料混合均匀度。在EDEM中创建取样设备的三维模型进行取样运动仿真,模拟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的取样过程。对完成EDEM取样运动仿真的混合物料颗粒划分网格,进行物料混合均匀度的分析。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完成加工后,设计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设计一款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的取样设备。先用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完成挖坑混肥回填的机械化作业。然后将取样盒取出,统计取样盒中的有机肥料颗粒数,按照高转速和低转速进行分阶段试验,按照不同的作业时间每阶段依次进行5次试验,对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与EDEM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物料混合均匀度评价。仿真分析及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表明:在不同转速下,作业装置的混肥功能对有机肥料在土壤中的混合均匀度有不同影响;混肥时间不同也会对有机肥料在土壤中的混合均匀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王警梁[7](2016)在《自动进给挖坑机设计与参数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挖坑机进给运动形式为主线,分别对恒定进给、非恒定进给挖坑机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作业要求研制了四种类型挖坑机。着重研究了,曲柄滑块进给机构挖坑机的进给机构运动特性、钻头消耗功率变化规律;开合螺母进给机构挖坑机的进给参数及进给机构工作原理、钻头扭矩变化规律。完成以下研究内容:(1)曲柄滑块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根据挖坑机升土理论,结合现代数学分析方法,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了对应于不同摇杆长度、不同钻头转速的土壤质点垂直速度表,确定摇杆长度为0.75m。分析了曲柄滑块进给机构运动特性,得到了钻头进给量与挖掘深度参数方程,绘制了钻头进给量随钻头挖掘深度变化曲线。开展了钻头消耗功率特性实验,研究实验数据发现,挖坑机钻头消耗功率与挖坑机钻头进给量呈正相关性;钻头消耗功率在挖掘深度为200mm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挖掘深度增加而减小。(2)开合螺母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根据经典挖坑升土理论,运用现代数学分析方法,绘制了以钻头进给量为自变量的挖坑机土壤质点垂直速度和钻头堵塞临界速度图线,确定了挖坑机钻头不发生堵塞且挖坑效率较高时对应的钻头进给量为5mm。采用解析法,结合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出了对应于不同螺母拨片转动角、不同动销轨道角度的半螺母摆角表,确定了螺母拨片动销轨道角为105°。开展了检验开合螺母进给机构挖坑机工作性能的实验,得到了不同进给量对应的钻头扭矩、扭矩标准差、钻头位移随时间变化图线。得到了有关钻头扭矩变化的系列结论。(3)高效轻便挖坑机研究研制了两种类型的高效轻便挖坑机。滑轮组进给机构挖坑机,可通过调节手轮和滚筒的半径比,以实现手轮操作的省力特性。同时也可减轻操作人员反复弯腰操作的劳动负担。手动进给挖坑机工作时,若遇石块、树根等障碍物可灵活控制钻头的进给运动,防止钻头损坏,顺利完成挖坑作业。
黄爱霞[8](2015)在《推进武威市特色林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以葡萄、红枣、优质梨和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完成特色林果种植面积1.967万hm2,其中:酿造葡萄3 647hm2、红枣2 927 hm2、皇冠梨5 560 hm2、枸杞2 700hm2、核桃3 320 hm2和其他林果1 480 hm2,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特色林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武威市推广应用林果业机械化技术始于2000年,
李小燕,龚建军[9](2014)在《武威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探索》文中指出介绍了甘肃武威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在对武威地区设施农业机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实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农机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快武威地区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盛国成,杨汉卿,胡小宁,张向波[10](2014)在《甘肃林果业生产机械化问题及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甘肃省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经济林果省份,干鲜果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随着甘肃省林果业经济不断发展,甘肃省制定了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为适应甘肃省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需求,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天水、庆阳、平凉等市农机推广站就此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一、甘肃省林果业生产及机械化推广情况
二、ZB5型手提式挖穴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B5型手提式挖穴机(论文提纲范文)
(1)挖穴机的发展及其在石质山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挖穴机的设计要求及其类型 |
1.1 挖穴机的设计要求 |
1.2 挖穴机的类型 |
1.3 挖穴机研究的理论依据 |
2 挖穴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手提式挖穴机在石质山地的应用 |
3.1 手提式挖穴机在石质山地应用存在的问题 |
3.2 手提式挖穴机在石质山地应用举措 |
4 发展趋势 |
(1)创新技术。 |
(2)一机多能。 |
(3)结构优化。 |
(4)人机和谐。 |
5 小结 |
(2)甘肃省果业机械化作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现状 |
1.1 引进示范 |
1.2 机具研发 |
1.3 推广应用 |
2 存在的问题 |
2.1 政策方面 |
2.2 技术方面 |
2.3 机制方面 |
2.4 市场方面 |
3 发展建议 |
3.1 加强农机与园艺的结合 |
3.2 依托农业合作社,建立健全果园农机社会化服务 |
3.3 提高机具质量,完善机具作业性能 |
(3)手提式挖穴机关键结构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手提式挖穴机总体机构简介 |
2 钻头简介 |
3 刀片简介 |
4 钻尖简介 |
5 结语 |
(4)烤烟移栽成穴过程分析及机具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移栽窝穴制作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烤烟移栽窝穴制作发展现状 |
1.3.1 井窖穴制作技术现状 |
1.3.2 大窝穴制作技术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烤烟移栽成穴理论及关键部件设计 |
2.1 烤烟移栽窝穴制作农艺 |
2.1.1 烤烟移栽技术优势 |
2.1.2 烤烟移栽窝穴制作要求 |
2.2 烤烟移栽成穴理论 |
2.2.1 土壤质点的运动规律 |
2.2.2 成穴头螺旋升角α和导程h求解方法 |
2.2.3 土流运动规律及升土临界条件 |
2.2.4 成穴头临界转速分析 |
2.3 烤烟移栽窝穴制作机总体结构与技术指标 |
2.3.1 窝穴制作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3.2 技术指标 |
2.4 烤烟移栽窝穴制作机关键零部件设计 |
2.4.1 成穴头设计 |
2.4.2 防护罩设计 |
2.4.3 功率匹配 |
2.4.4 传动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DEM的烤烟移栽成穴过程仿真分析 |
3.1 成穴过程EDEM分析建模 |
3.1.1 离散元法基本理论 |
3.1.2 不同导程的螺旋成穴头模型 |
3.1.3 土槽模型的建立 |
3.1.4 接触模型的选择 |
3.1.5 参数设置 |
3.2 成穴过程EDEM仿真结果与分析 |
3.2.1 转速对工作阻力及升运土粒数的影响 |
3.2.2 停留时间对工作阻力及升运土粒数的影响 |
3.2.3 土壤含水率对工作阻力及升运土粒数的影响 |
3.2.4 导程对工作阻力及升运土粒数的影响 |
3.3 土壤扰动分析 |
3.3.1 土壤颗粒模型的建立 |
3.3.2 成穴头─土槽模型建立 |
3.3.3 不同耕层深度土壤扰动状态分析 |
3.3.4 不同耕层深度土壤运动速度分析 |
3.4 成穴头制窝仿真过程分析 |
3.4.1 成穴头切削土壤过程分析 |
3.4.2 工作参数对土壤宏观运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窝穴制作机关键零部件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 |
4.1 有限元法相关理论 |
4.1.1 有限元法流程 |
4.1.2 有限元理论 |
4.2 成穴头有限元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静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4.2.3 成穴头模态结果分析 |
4.3 操纵杆的谐响应分析 |
4.3.1 谐响应分析的理论及方法 |
4.3.2 操纵杆的模态分析 |
4.3.3 操纵杆的谐响应分析 |
4.4 操纵杆的拓扑优化设计 |
4.4.1 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
4.4.2 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性能试验及工作参数优化 |
5.1 制窝质量评价及试验设计 |
5.1.1 制窝质量评价 |
5.1.2 试验设计 |
5.2 单因素田间试验及结果分析 |
5.2.1 成穴头转速对成穴质量的影响 |
5.2.2 窝底停留时间对成穴质量的影响 |
5.2.3 土壤含水率对成穴质量的影响 |
5.3 多因素田间试验 |
5.3.1 正交试验设计 |
5.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4 基于Design-Expert的最优参数组合验证 |
5.4.1 Box-Behnken试验设计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3 参数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三星齿轮换向原理的自动升降挖坑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总体结构设计 |
2 关键部件设计与选型 |
2.1 钻头的设计 |
2.2 汽油机选型 |
2.2.1 钻头转速的确定 |
2.2.2 钻头所需转矩的确定 |
2.2.3 汽油机所需功率计算 |
2.3 带传动机构 |
2.4 三星齿轮换向机构 |
2.4.1 工作原理 |
2.4.2 结构参数设计 |
2.5 丝杆螺母升降机构 |
2.5.1 工作原理 |
2.5.2 丝杠结构参数设计 |
3 田间试验 |
3.1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4 三种样机作业性能对比试验 |
5 结论 |
(6)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发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发技术路线 |
2 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总体设计 |
2.1 作业要求与整体结构 |
2.1.1 作业要求 |
2.1.2 整体结构 |
2.2 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 |
2.2.1 工作原理 |
2.2.2 系统组成 |
2.3 作业装置的两段式作业钻头的设计 |
2.3.1 两段式作业钻头的设计方案 |
2.3.2 两段式作业钻头与减速器的连接方式和运行原理 |
2.3.3 两段式作业钻头的三维图、具体参数与实体图 |
2.4 作业装置的物料混合腔的设计 |
2.4.1 物料混合腔的三维图、整体结构图与参数 |
2.4.2 物料混合腔的整体结构 |
2.5 作业动力设备 |
2.5.1 发动机和减速器的选型与计算 |
2.5.2 发动机和减速器的实体图 |
2.6 作业升降装置 |
2.6.1 作业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参数 |
2.6.2 作业升降装置的运行方式 |
2.6.3 作业升降装置的自锁转角减速器的应用与选型 |
2.7 行走系统 |
2.7.1 行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运行原理 |
2.7.2 行走与转弯方式 |
2.8 整机三维模型与试制样机 |
2.8.1 三维模型 |
2.8.2 试制样机 |
3 基于EDEM的挖坑混肥回填作业过程仿真与性能试验 |
3.1 EDEM简介 |
3.2 作业装置的EDEM建模与仿真 |
3.2.1 有机肥料的颗粒数 |
3.2.2 有机肥料、土壤、作业装置和取样盒的物料属性 |
3.3 作业装置三维模型的EDEM仿真设计 |
3.4 EDEM仿真的物料混合均匀度分析 |
3.4.1 分析方法 |
3.4.2 实际分析 |
4 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与分析 |
4.1 果树施肥方法 |
4.2 物料混合均匀度试验 |
4.3 物料混合均匀度定性与定量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7)自动进给挖坑机设计与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挖坑机的分类 |
1.2.1 按配套动力和挂接方式不同分类 |
1.2.2 按传动方式不同分类 |
1.2.3 按钻头安装位置不同分类 |
1.2.4 按钻头数量不同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曲柄滑块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 |
1.4.2 开合螺母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 |
1.4.3 高效轻便挖坑机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曲柄滑块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 |
2.1 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
2.1.1 曲柄长度的确定 |
2.1.2 摇杆长度的确定 |
2.2 曲柄滑块进给机构挖坑机整体结构设计 |
2.3 曲柄滑块进给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
2.3.1 滑块的运动速度和位移分析 |
2.3.2 钻头进给量与挖掘深度的参数方程 |
2.4 实验与讨论 |
2.4.1 实验装置设计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合螺母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 |
3.1 开合螺母机构的设计 |
3.1.1 开合螺母机构螺距的选用 |
3.1.2 开合螺母结构设计 |
3.2 开合螺母进给机构挖坑机整体结构设计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轻便挖坑机研究 |
4.1 高效轻便挖坑机研究重点 |
4.2 滑轮组进给机构挖坑机研究 |
4.3 手动进给挖坑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 |
申请专利 |
(8)推进武威市特色林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特色林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应对策略及发展建议 |
(10)甘肃林果业生产机械化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甘肃省林果业生产及机械化推广情况 |
1. 引进示范 |
2. 机具研发 |
3.推广应用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林果机械化技术滞后 |
2. 农机与园艺融合不紧密 |
3.关键林果机械应用较少 |
4. 果品精深加工增值水平低 |
三、推进甘肃省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 |
1. 充分认识林果业生产机械化重要性 |
2. 加强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
3.促进农机化技术与园艺技术融合 |
4. 加快果品储藏加工产业化进程 |
5. 扶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市场 |
6. 为林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措施 |
四、ZB5型手提式挖穴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挖穴机的发展及其在石质山地的应用[J]. 靳成,吴传宇,杨琪,王永坤,朱杰威.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05)
- [2]甘肃省果业机械化作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丁宏斌,康清华,邵博. 农业机械, 2020(07)
- [3]手提式挖穴机关键结构简介[J]. 包瑞,周中升,张纯. 农业装备技术, 2019(05)
- [4]烤烟移栽成穴过程分析及机具结构优化[D]. 胡长寿. 贵州大学, 2019(09)
- [5]基于三星齿轮换向原理的自动升降挖坑装置研制[J]. 马丽娜,梁扬,黄小毛,宗望远,詹广超. 农业工程学报, 2018(24)
- [6]原位挖坑混肥回填一体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D]. 刘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7]自动进给挖坑机设计与参数化研究[D]. 王警梁.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8]推进武威市特色林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思考[J]. 黄爱霞. 农业机械, 2015(23)
- [9]武威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探索[J]. 李小燕,龚建军. 农业机械, 2014(19)
- [10]甘肃林果业生产机械化问题及建议[J]. 盛国成,杨汉卿,胡小宁,张向波. 农机科技推广,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