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段奇闻[1](2021)在《活力营造视角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以鲜鱼口片区为例》文中指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承载了城市最原始、本真的文化沉淀。是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以及历史文化的彰显,是保护地方文脉、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地方传统风貌的重要区域。而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营造,是满足当地居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保护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下许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注重物质本体的保护,比较忽略街区公共空间功能的完善与发展,致使历史文化街区无法适应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丧失了活力。因此,重视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活力塑造,是一个重要、持久的课题。本研究以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鲜鱼口片区为例,针对其经过多次更新改造后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场所理论为指导,探讨当今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营造的更新策略。以鲜鱼口片区的公共空间为论文主要研究对象,并在活力营造的视角下,调研分析其实际保护和使用情况,梳理出需要解决的与公共空间相关的问题:使用需求与有限空间的矛盾;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与商业服务业态的优化等。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相关案例比较,探讨历史文化意象的认知与继承、公共空间的活力塑造、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等设计建议,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营造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陈璐露[2](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史小蕾[3](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黄筱蔚[4](2020)在《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条件下,人与乡村环境之间建立的一种空间关系。本论文选取了湘中梅山区域收录进《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进行主体研究,在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测绘、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梳理归纳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各类现状数据。本论文研究依据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理论,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息息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在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湘中梅山区域的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及其时代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系列问题的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本论文研究的起源与基础部分。这两个章节的阐述从研究的选题、起源以及背景意义出发,依据“两观三性”理论,结合聚居学、环境现象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基本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框架的建立。从宏观角度,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与其自然环境复杂有机关系进行研究,以湘中梅山传统村落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研究特定地域环境对传统村落多层次互动、制约、关联的影响。同时,结合传统村落社会经济物质要素和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作用下,研究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且为接下来的章节具体对传统村落空间及其建筑空间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论证研究部分。具体从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以及传统村落居住空间三方面,进行实例调研测绘、空间解析以及传统场所精神营建的研究。研究是以“两观三性”理论为基础,秉持整体观,研究特定区域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层次环境背景下湘中梅山传统村落整体空间的复杂性特征;秉持可持续发展观,研究当地传统村落空间为适应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传统空间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从传统村聚居、社会学、空间句法等角度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形态演化规律、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组构原理等进行传统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研究。具体研究脉络为:首先对传统村落形成原因、历史演变及现状特征进行定性定量测绘与分析,结合湘中梅山区域特有的环境特征,对梅山山地环境下传统村落的样本进行空间句法图解、拓扑分析、宏观组构研究。结合传统村落的社会组织演变、等级规模分布和社会需求发展动因等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社会形态表征。其次,对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的现有公共建筑单体、公共景观以及居住建筑单体进行空间解析,总结公共建筑形式以及居住建筑形式的单元构成、空间秩序和组合方式。研究的关键技术点有:运用空间句法对传统村落整体形态及其空间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且对传统村落量化研究提供精确数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度、绘制与表达传统村落不规则边界、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物,对梅山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清晰界定并绘图;运用建筑现象学研究梅山传统村落、建筑与其环境所营建形成的特定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的解析。最终,综合理论与实例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图解、建模与营建探索,研究湘中梅山特定区域传统村落的整体、连续的复杂空间关系,目的是为了对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方法。第六章为本论文的拓展与实践研究部分。秉承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研究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功能、环境、人文的变迁,以及研究传统村落各尺度空间应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策略。基于发展策略,对传统村落在当代时间维度下的传统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法研究。结合这些年在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设计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客观环境与主观要求,对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实现对传统村落、建筑及其环境的创新性研究。结论部分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总结与创新点论述,创新性的运用“两观三性”理论,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传统建筑空间及其景观环境空间的地域性特征、文化性定位以及时代性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论证支撑、结构体系、研究方法。
王春晓[5](2020)在《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域性建筑研究是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而芬兰地域性建筑作为地域性建筑的代表,对研究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借鉴的意义。国内有关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单个建筑或者建筑师以及建筑流派的解读,较少的从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探寻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解读芬兰地域性建筑的本质特征,挖掘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完善国内关于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的梳理,为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一个思路。本文首先以背景入手,探索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做出整理,从而形成论文框架。其次,通过现象学基本理论的梳理,并对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做出概述,为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现象学方法论。而对芬兰地域性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背景研究则为后文提供了依据。第三章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结合相关文献与实践,归纳总结出芬兰地域性建筑的创作特征并用实例加以佐证,主要包括:自然主义与场所精神的融合、功能与空间的多样性表达、精致化的细部设计与建构、丰富的知觉体验以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五个方面。第四章着重运用建筑现象学方法,分别从地域性建筑的场所营造、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表达、知觉体验、地域性建筑“衍生性”等四个方面对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的代表作品进行剖析,得出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特征、创作手法、设计策略的了解,对芬兰地域性建筑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且由芬兰地域性建筑推及中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为设计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
张俊谷[6](2020)在《场所精神视角下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博物馆建筑形式的雷同、功能的缺失,设计风格上逐渐趋于“全球化”“标准化”,致使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尤为重要的是博物馆建造在人力,物力上的消耗并没有使得其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然而,博物馆承载着历史文化、传承着历史文明,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是现代人迫切需求的,其独有的历史价值,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代博物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充分体现博物馆存在意义、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丰富受众的空间体验,是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场所精神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博物馆室内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博物馆室内空间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博物馆室内空间中场所精神的缺失这一问题,探索其营造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在博物馆室内空间逐渐趋于标准化、统一化的严峻形势下,场所精神的体现在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研究的重要性。第二章,阐述相关概念及其理论。一方面对场所、场所精神理论进行解读;另一方面阐述了博物馆室内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与场所精神之间的联系。第三章,主要分析博物馆室内空间中场所精神的塑造条件,分别从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通过归纳博物馆室内空间中场所精神的塑造过程,即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与对各博物馆进行的实地调研情况相结合,总结出场所精神在博物馆室内空间中的营造策略,即四个方法,两个原则。第五章,总结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经验与结论,展望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策略,为新的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参考,希望可以最大化凸显博物馆对受众和社会的意义。全文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塑博物馆室内空间中的场所精神,实现博物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体现,进而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加强受众对空间的体验感受,以场所精神为基准点更好的发掘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多样性以及将博物馆职能最大化,积极响应当今时代对精神建设的号召。
赵晓雪[7](2020)在《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以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十年高速城市建设中,传统城市被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所替代,每个城市逐渐丧失其地域性,变的千城一面。虽然我们对于传统城市及其内部形成的独特场所环境氛围开始逐渐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建筑师去寻找场所环境与建筑场所之间的联系时,往往会陷入单纯的表象模仿和符号复制,对于人感受场所的内在过程和产生的意义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这导致了大量的无意义“地域性”建筑。论文主要以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所参与设计的实际项目-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项目以苏州古城的传统场所记忆入手,总结提炼了古城城市营造的各项原型特征,充分考虑场地内现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新建筑的设计将原有场地各要素统一起来,实现了场所精神的重塑与发扬。因其城市环境的典型性和场地条件的复杂性,论文将其作为场所精神传承与重塑的主要实践案例。以点带面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挖掘强调场地现有场所精神,关心人在场所中的精神体验。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综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全文框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基于场所精神的理论及意义,通过对建筑师在设计行为中的思维活动的探究,对建筑实践中场所精神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关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与第四章则从笔者参与的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入手,对具体建筑实践如何延续重塑场所精神做了详细的分析。这部分行文逻辑以项目设计发展为脉络,以期能够更多的将具体实践中的思维活动展现出来;第五章以三、四章为基础,总结基于场所精神视角下本项目的具体方法研究,是对第二章宏观方法的特殊场所下方法细化的发展;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对于场所精神新理解,以及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建筑实践思考及相应设计策略。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在于人对于场所环境意义的具体感知,在这个过程中,外部场所环境现象通过知觉体验产生的前反思是否能够引起人的后反思经验世界的共鸣,是人能否感受到场所精神的重要一步。通过对人经验世界构成的研究并针对本次建筑实践,将场所精神传承与重塑的建筑实践方法总结为表象模仿到原型转译、知觉感知与建筑实体、地域文脉与场所氛围三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具体细化为集体记忆与原型、新旧建筑拓扑变换、新的继承和旧的发展、身体感官与物质材料、运动与路径、图像与模型、地域文化的形成、场所氛围的变迁、艺术的抽象与文化的再现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是对于前反思感受和后反思共鸣在具体实践环境下的细化研究。通过仓街商业典型地块设计,提供了场所精神实现和建立宏观方法的具体策略,为以后建筑实践提供了具体可参考的方法建议。
王津[8](2020)在《场所叙事视角下独立书店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从2016年开始,实体书店逐渐回暖。众多独立书店也在“倒闭潮”突围,以多元业态之姿回归大众视野,例如先锋书店、言几又、西西弗、诚品、猫的天空之城等书店品牌。独立书店一直以高品质阅读为特色,打造细分市场,如今独立书店数量不断攀升,随之带来一个问题,众多的独立书店如何使其文化价值更好体现并且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的观点是独立书店要与在地文化结合,缝合在地文化肌理,真正成为所在地域的文化地标,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从而实现其文化价值并获得书店的长久发展。本文基于场所叙事这一理论视角,为独立书店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建议。场所叙事理论提倡建筑应该将人文信息蕴含其中,借助物质和非物质载体将场所的历史与文化呈现出来,在人与场所、场所与场所之间建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培育城市精神。独立书店现在多升级为综合文化场所,从建筑形态到内部风格都进行升级,公众可以在独立书店中获取书籍以外的更多精神体验。独立书店进行叙事性搭建不仅可以提升公众在这一场所的文化体验,同时能够使公众逐步构建起在地文化的认同感。独立书店既是建筑实体,又是出版发行的重要渠道,其发展涉及建筑、地理、出版等学科,场所叙事理论和独立书店发展研究具有高度耦合性,本文结合国内和国外的代表性书店,例如南京先锋书店、成都方所书店、日本茑屋书店、荷兰教堂书店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场所叙事理论不仅仅只强调建筑单体,还突出与建筑单体相关联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陈设,从宏观到微观的组合使场所成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所以在这一理论视角下的独立书店与在地文化结合更加紧密,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场所才不会轻易被淘汰,反而能反哺地域文化,实现良性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语境下日益突出,全球化往往意味着要打破原有边界,包括经济边界、地域边界、文化边界等,而文化边界正是区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重要尺度。倘若世界失去文化边界,那么民族性也将消失,所以保持文化特色是全球化语境下对每个国家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转型后的独立书店在这一趋势下大有可为,建筑形态和多元业态都可以强化在地文化表达。第二,体验经济已成为新经济形态,公众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获得物质,还希望在购物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环境体验和服务方式。独立书店目前优化店内环境,有柔和的灯光、轻松的音乐、丰富的书籍,为进入书店的公众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还为儿童专门打造专属空间,吸引了更多的人群进入书店。让进入的公众在良好的体验氛围中获得对书店的认同,可以提高书店的顾客黏性。第三,在实体书店激烈的竞争中,突出差异化特质获得竞争优势。尽管有一系列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独立书店本身还需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一旦政策红利消失独立书店的自身实力才是长期经营发展的根本。连锁书店“连锁不复制”,根据区域差异建立特色书店,而不是“千城一面”只具有品牌特色而无地域特色,独立书店营造自身品牌特性,打造当地的重要“第三空间”。独立书店进行叙事搭建可以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并且与当地公众进行空间内容共同编辑,形成新记忆提高对场所的依赖程度。
贾戌晨[9](2020)在《建筑现象学下的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街区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资源,它记录着所在区域的物质特质和文化要素,承载着自建成年代至今的时间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等。同时,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有表征场所精神、承载集体记忆、记录社会形态等重要作用。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的河北省保定市西大街历史街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古城的中心地带,它是保定地域精神和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保护发展价值。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街区老化和破坏较为严重,并出现了地区衰退和场所消减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研究,运用科学的疏导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本论文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依据,梳理了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探究了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演变,重点分析了保定西大街的建筑场所风貌、其它场所要素等内容。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依据保定城市发展定位,运用建筑现象学理论,主要从建筑风貌的保护与延续、街区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功能空间的疏导与记忆重构、公共空间的场所环境重塑四个方面,针对西大街历史街区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与发展建议,以期在保持历史街区地域场所精神和集体记忆的前提下,更好地延续西大街历史街区地域文化脉络,实现城市复兴与发展,同时对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区域振兴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卢旖旸[10](2020)在《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复兴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纳入国家名录,福建第一批至第五批总计494各传统村落被纳入国家名录。然而,仍然还有一部分传统村落没有能够较好得到保护和延续,也存在摈弃独特的当地文化而去效仿追求现代化的村落,导致传统村落遭到严重破坏或是呈“千村一面”的局面。传统村落承载着地区的场所精神,是当地文化的载体,挖掘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有利于引起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重视,并且可作为复兴传统村落策略提供参考。本文以福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场所精神,并进行深入地剖析。首先,探讨福建山地型、平原型和沿海型的传统村落的自然场所构成,分析适宜福建居民生存繁衍的传统村落空间构成以及演绎福建传统村落特有的人文氛围。其次,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进行解读,依次对福建传统文化的婚嫁习俗、祭祀习俗等人类的民俗活动流程和形式进行解析,探讨当地人在民俗文化活动与场所互动产生认同感的过程,分析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空间、细部装饰、仪式流程等形成的人文氛围,总结和归纳婚嫁和祭祀等民俗文化下的场所精神。福建传统村落承载着当地的场所精神,挖掘场所精神不仅要从场所本身,更要从民俗文化等人类活动的视角深入挖掘其内涵,对注重民俗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延续和复兴有参考价值,对于场所精神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活力营造视角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以鲜鱼口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相关理论概述及概念解读 |
2.1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相关理论 |
2.1.1 场所理论 |
2.1.2 环境认知理论 |
2.1.3 行为学相关理论 |
2.1.4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规定 |
2.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现状 |
2.2.1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
2.2.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现存问题 |
2.2.3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 |
2.3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营造 |
2.3.1 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解读 |
2.3.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研究 |
2.3.3 活力体现的主要形式及构成要素 |
2.3.4 活力营造的方法及原则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鲜鱼口片区现状调研 |
3.1 鲜鱼口片区概况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历史价值分析 |
3.1.3 鲜鱼口片区更新实践 |
3.1.4 街区定位及活力塑造 |
3.2 街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情况 |
3.2.1 重点建筑 |
3.2.2 街道空间 |
3.2.3 开放空间 |
3.3 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
3.3.1 公共空间行为主体调查 |
3.3.2 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类型调查 |
3.3.3 公共空间使用者需求分析 |
3.3.4 使用者历史氛围认知分析 |
3.4 公共空间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
3.4.1 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设施调查 |
3.4.2 养老及卫生医疗服务设施调查 |
3.4.3 文体及教育设施调查 |
3.4.4 商业设施调查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活力视角下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 |
4.1 公共空间的活力塑造 |
4.1.1 鲜鱼口片区肌理及风貌保护 |
4.1.2 公共空间界面及氛围营造 |
4.1.3 会馆建筑的文化传承 |
4.1.4 节点空间的优化 |
4.1.5 绿化景观及基础设施 |
4.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
4.2.1 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原则 |
4.2.2 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策略要点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5.2.1 研究的局限性 |
5.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鲜鱼口片区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
4.1.1 身体的知觉 |
4.1.2 感知的统觉 |
4.1.3 意向的显现 |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
4.2.1 身体的定位 |
4.2.2 行为的结构 |
4.2.3 体验的再现 |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
4.3.1 自在的秩序 |
4.3.2 自为的秩序 |
4.3.3 自立的秩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
5.1.1 感知的奠基 |
5.1.2 联觉的体验 |
5.1.3 领受的相通 |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
5.2.1 行为的结构 |
5.2.2 空间的组织 |
5.2.3 意识的流动 |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
5.3.1 行为的基础 |
5.3.2 联觉的展开 |
5.3.3 想象的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
(4)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起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传统村落”释义 |
1.1.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选题释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献检索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传统村落的地域性问题 |
1.4.2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问题 |
1.4.3 传统村落的时代性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
2.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地理学背景 |
2.1.1 地形地貌与山脉的分布 |
2.1.2 地质水系与气候条件 |
2.1.3 植被、耕地与地区资源 |
2.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 |
2.2.1 传统村落与环境的整体观 |
2.2.2 传统村落的自然地域条件 |
2.2.3 传统村落生态资源环境 |
2.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社会物质环境 |
2.3.1 传统村落人口分布特点 |
2.3.2 传统村落的行政管理 |
2.3.3 传统村落规模体系 |
2.4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人文精神环境 |
2.4.1 历史沿革 |
2.4.2 传统村落的地域族群亲缘、血缘 |
2.4.3 传统村落的民族印记 |
2.4.4 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
3.1 传统村落空间研究释义 |
3.2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分布 |
3.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格局 |
3.3.1 传统村落选址 |
3.3.2 传统村落布局 |
3.3.3 传统村落意象 |
3.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句法解析 |
3.4.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图解 |
3.4.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拓扑结构分析 |
3.4.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组构 |
3.5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
3.5.1 影响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因素 |
3.5.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形态构成要素 |
3.5.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构成特点 |
3.6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典型类型及其空间组合 |
3.6.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组合概述 |
3.6.2 高山梯田型——以正龙村为例 |
3.6.3 盆地田园型——以上团村为例 |
3.6.4 丘陵河岸型——以下团村为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研究 |
4.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概述 |
4.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解析 |
4.2.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布局 |
4.2.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主要类型 |
4.2.3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构成 |
4.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场所营建 |
4.3.1 公共建筑空间场所精神内涵 |
4.3.2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场所营建 |
4.3.3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场所营建 |
4.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文化性传承 |
4.4.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价值 |
4.4.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乡土社会意义 |
4.4.3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4.5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研究 |
4.5.1 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
4.5.2 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的场所感知与空间营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研究 |
5.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概述 |
5.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解析 |
5.2.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与环境 |
5.2.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分析 |
5.2.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细部研究 |
5.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营建 |
5.3.1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内部空间 |
5.3.2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 |
5.4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5.4.1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乡土文化特征 |
5.4.2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中邻里乡情的体现 |
5.4.3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家族空间的保护 |
5.4.4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发展研究 |
6.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变迁趋势 |
6.1.1 传统村落社会家庭生活的变迁 |
6.1.2 传统村落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 |
6.1.3 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
6.2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
6.2.1 传统村落的各主要发展阶段 |
6.2.2 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 |
6.2.3 传统村落多层次空间发展 |
6.3 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发展策略 |
6.3.1 传统村落的地域性发展 |
6.3.2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发展 |
6.3.3 传统村落的时代性发展 |
6.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发展方法 |
6.4.1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 |
6.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6.4.3 传统村落局部空间重构的方法 |
6.5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发展实践 |
6.5.1 面向当代适应性发展的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营建 |
6.5.2 面向时代性发展的传统村落居住建筑营建 |
6.5.3 面向地域文化性发展的传统村落景观空间营建 |
6.5.4 面向技术革新的传统营建技术传承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论文总结 |
(二)本论文创新 |
(三)本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背景 |
1.1.2 地域性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基本理论以及关联性研究 |
2.1 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1 胡塞尔-“还原事物本身” |
2.1.2 海德格尔-“存在论” |
2.1.3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
2.1.4 现象学研究方法 |
2.2 建筑现象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
2.2.1 建筑现象学理论发展 |
2.2.2 模式语言 |
2.2.3 原型语言 |
2.2.4 场所精神 |
2.2.5 知觉研究法 |
2.3 建筑现象学在芬兰的发展 |
2.3.1 相关理论发展 |
2.3.2 实践发展 |
2.4 芬兰地域性建筑发展概述 |
2.4.1 芬兰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
2.4.2 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传统 |
2.4.3 芬兰地域性建筑代表建筑师 |
2.5 本章小结 |
3.现象学视角下的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特征与表达 |
3.1 自然主义与场所精神的融合 |
3.1.1 自然主义 |
3.1.2 场所精神 |
3.2 功能与空间多样性的表达 |
3.2.1 功能主义 |
3.2.2 空间多样性表达 |
3.3 精致化的细部设计与建构 |
3.3.1 细部设计 |
3.3.2 建构设计 |
3.4 丰富的知觉体验 |
3.4.1 视觉体验 |
3.4.2 触觉体验 |
3.4.3 听觉体验 |
3.4.4 嗅觉体验 |
3.5 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 |
3.6 本章小结 |
4.现象学视角下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
4.1 地域性建筑的场所营造 |
4.1.1 森林几何学 |
4.1.2 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取 |
4.1.3 诗意的场所氛围 |
4.1.4 地域性建筑场所营造策略 |
4.2 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表达 |
4.2.1 原型表达 |
4.2.2 空间关系 |
4.2.3 空间路径 |
4.2.4 地域性建筑空间营造策略 |
4.3 激发地域性建筑的知觉体验 |
4.3.1 材质的差异化处理 |
4.3.2 光线的明暗与色彩 |
4.3.3 “多重感官的复调” |
4.3.4 地域性建筑知觉体验营造策略 |
4.4 地域性建筑的“衍生性” |
4.4.1 文化记忆 |
4.4.2 想象-广阔性 |
4.4.3 时空性 |
4.4.4 地域性建筑“衍生性”营造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启示 |
5.1 芬兰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反思 |
5.2 现象学视角下的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反思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致谢 |
(6)场所精神视角下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章 场所精神与博物馆室内空间相关理论 |
2.1 场所精神 |
2.1.1 场所 |
2.1.2 场所精神的界定 |
2.1.3 场所精神的特征 |
2.2 博物馆 |
2.2.1 博物馆的界定 |
2.2.2 博物馆的功能及性质 |
2.2.3 博物馆室内空间构成要素 |
2.2.4 《博物馆条例》中博物馆功能的演进 |
2.3 场所精神与博物馆空间之间的联系 |
2.3.1 场所精神赋予空间意义 |
2.3.2 空间特质诠释场所精神 |
2.4 小结 |
第3章 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分析 |
3.1 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氛围的形成机制 |
3.1.1 博物馆本质的转变——从空间到场所 |
3.1.2 博物馆功能的演化——从收藏到分享 |
3.1.3 博物馆体验的强化——从单一到多样 |
3.1.4 博物馆意义的凸显——从隐约到清晰 |
3.2 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博物馆室内空间的主题内涵 |
3.2.2 博物馆选址的地域环境 |
3.2.3 空间中的情节化运用 |
3.2.4 参观主体的知觉体验 |
3.2.5 博物馆空间中传达文化信息载体的形式 |
3.3 小结 |
第4章 博物馆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策略 |
4.1 博物馆室内空间中形、光、色、质、声的综合运用 |
4.1.1 以体验为先导,注重整体感知 |
4.1.2 传播信息载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
4.2 博物馆室内空间中精神意蕴的表达 |
4.2.1 场所意境的把握 |
4.2.2 地域文脉的延续 |
4.3 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设计原则 |
4.3.1 空间的连贯性原则 |
4.3.2 公众的教育性原则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以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城市建设发展背景 |
1.1.2 理论发展背景 |
1.2 研究对象、内容及其典型性特征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对象典型性特征 |
1.3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与释义 |
1.3.1 场所 |
1.3.2 场所精神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结构 |
2 基于场所精神的建筑角色应用思考及相关实践概述 |
2.1 场所精神的产生及其实践中的意义 |
2.1.1 场所精神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
2.1.2 场所精神的产生原因探究 |
2.1.3 实践中重视场所精神的意义 |
2.2 建筑设计行为中建筑师思维活动的探究 |
2.2.1 真实世界的前反思现象体验与后反思认识过程 |
2.2.2 建筑创意的现象还原 |
2.3 建筑实践中场所精神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
2.4 场所精神的延续与重塑—相关实践案例概述 |
2.4.1 实体要素变更-科鲁姆巴艺术博物馆 |
2.4.2 结构模式的拓扑变换-伦敦国王十字区改造项目 |
2.4.3 映像的重构-MAD都市蜃楼 |
3 苏州仓街场所精神氛围探究及由此环境产生的关键设计问题 |
3.1 苏州仓街历史背景与环境特征 |
3.1.1 区位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2 仓街狮子口监狱办公楼历史背景研究 |
3.1.3 城市整体现状空间特征 |
3.1.4 现状场所氛围(场所精神)的构成 |
3.2 仓街商业地块设计需求与现状场所环境矛盾点 |
3.2.1 任务需求以及场所环境现状 |
3.2.2 现代商业空间与传统古城城市空间如何共存 |
3.2.3 新建建筑与古柏,办公楼以何种态度相处 |
3.2.4 新介入的建筑形态如何延续重塑场地场所精神 |
3.3 场所环境关键性矛盾点解决策略 |
3.3.1 调动后反思意识的场所共鸣 |
3.3.2 调动前反思意识的行为暗示 |
本章小结 |
4 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08地块)设计研究 |
4.1 总体空间形态逻辑 |
4.1.1 仓街商业总图规划—城市图底延续 |
4.1.2 仓街商业08地块空间形态与总图特征 |
4.2 新旧建筑体量关系研究 |
4.2.1 试错中寻找逻辑 |
4.2.2 在文化艺术中寻找线索 |
4.2.3 重回场地,在限制中创造自由 |
4.2.4 整体源于局部 |
4.3 屋顶的演变 |
4.3.1 山墙面的“先入为主” |
4.3.2 连续脊线—牵一发而动全身 |
4.3.3 脊线的消失 |
4.3.4 以弧线屋顶作为结束 |
4.3.5 屋顶推演的一些外因 |
4.4 立面深化-延续屋顶秩序 |
4.4.1 东西方山墙主次差异与发展 |
4.4.2 山墙的消解与转化 |
4.4.3 纯粹几何—二维视图控制 |
4.5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
4.5.1 点彩画法与建筑粒子性 |
4.5.2 青砖,陶板,陶砖 |
4.5.3 时间的厚度-玻璃砖 |
4.5.4 小青瓦,机平瓦 |
4.5.5 纠结的细节 |
4.6 皮骨“博弈”——结构与幕墙设计 |
4.6.1 积极引导还是夹缝求生——结构皮骨“博弈” |
4.6.2 不稳定中创造稳定——入口结构设计 |
4.6.3 感性设计与理性建造——玻璃砖幕墙结构设计 |
4.7 周边环境元素深化设计考量 |
4.7.1 记忆的重新-仓街现存狮子口监狱办公楼保护与修缮 |
4.7.2 室外界面的考量 |
4.7.3 立体主义绘画下的多重语义与庭院空间的重叠性 |
4.7.4 屋顶的延续——地铁入口设计 |
本章小节 |
5 场所精神的建立-项目设计特征方法研究 |
5.1 表象模仿到原型转译 |
5.1.1 “集体记忆”与“原型” |
5.1.2 新旧建筑的结构拓扑变换 |
5.1.3 旧的继承与新的发展 |
5.2 知觉感知与建筑实体 |
5.2.1 身体感官与物质材料 |
5.2.2 运动与路径 |
5.2.3 图像与模型 |
5.3 地域文化与场所氛围 |
5.3.1 地域文化的形成 |
5.3.2 场所氛围的变迁 |
5.3.3 艺术的抽象与文化的再现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语-由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所引发的思考 |
6.1 基于本次设计实践对于场所精神的新思考 |
6.2 基于场所精神下建筑实践思考及相应设计策略 |
6.3 实践中关注场所精神对于建筑师的要求与启示 |
6.4 设计的不足与遗憾 |
6.5 场所精神的回归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现状工地照片 |
附录3 :相关图纸 |
致谢 |
(8)场所叙事视角下独立书店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场所叙事的释义与价值分析 |
2.1 场所叙事的理论沿革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场所叙事的研究内容 |
2.2.1 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
2.2.2 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2.2.3 关于场所理论的系统构建 |
2.3 场所叙事的作用机制 |
2.3.1 空间:缝合肌理,优化整合 |
2.3.2 物体:主题诠释,结构编排 |
2.3.3 事件:文化策略,事件体验 |
2.4 场所叙事理论与独立书店发展的耦合分析 |
2.4.1 独立书店属性之一:建筑实体 |
2.4.2 独立书店属性之二:出版发行渠道 |
2.4.3 独立书店属性之三:文化特性 |
3.独立书店的叙事性搭建路径 |
3.1 独立书店 |
3.1.1 书店溯源 |
3.1.2 独立书店的影响因素 |
3.1.3 独立书店现状综述 |
3.2 独立书店关联场景的叙事设计 |
3.2.1 文化主题设定与诠释 |
3.2.2 参观路径设计 |
3.2.3 隐喻要素设置 |
3.3 独立书店内部叙事情景构架 |
3.3.1 主题性道具融入 |
3.3.2 出版物分类与选品 |
3.3.3 书店分区 |
3.4 营造书店的场所感 |
3.4.1 打造沉浸式阅读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
3.4.2 识别公众需求,延伸个性服务 |
3.4.3 丰富场所接触形式,激发场所活力 |
3.5 比较研究:以西西弗书店与先锋书店为例 |
3.5.1 西西弗书店——独立书店商业运营的典范 |
3.5.2 先锋书店——独立书店人文价值的标杆 |
3.5.3 比较结论 |
4.独立书店转型阶段现存问题 |
4.1 转型路径趋同,独立书店个性化特征缺失 |
4.2 文化主题诠释系统不完善,与关联场景相关程度低 |
4.3 独立书店主题道具陈设机械化,叙事逻辑不畅 |
4.4 多元业态挤压文化空间,书店文化功能被弱化 |
5.独立书店转型发展优化建议 |
5.1 聚合地域文化:以在地文化为基,强化独立书店的叙事功能 |
5.1.1 深度挖掘在地文化,书店设计去“个人化” |
5.1.2 书店多形式表达在地文化,引导认同构建 |
5.2 打造微型文化空间:内容为王,注重选品质量 |
5.2.1 精耕专业市场,引导读者选购行为 |
5.2.2 培养专业选书团队,为读者提供筛选服务 |
5.2.3 突破传统销售模式,将图书进行垂直打造 |
5.3 公众建立情感联系:提升阅读体验,公众参与空间编辑 |
5.3.1 以读者为场所中心,提高与读者语义关联 |
5.3.2 提升独立书店开放性,公众参与内容共建 |
5.3.3 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构建多层次阅读场所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建筑现象学下的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研究动态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现象学理论概述 |
2.1 建筑现象学概述 |
2.1.1 建筑现象学的发展历程 |
2.1.2 建筑现象学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
2.1.3 建筑现象学的两大主要分支 |
2.2 场所精神 |
2.2.1 场所的概念 |
2.2.2 场所的结构与构成元素 |
2.2.3 场所精神的概念 |
2.2.4 场所精神的内涵 |
2.3 集体记忆 |
2.3.1 集体记忆的概念与内涵 |
2.3.2 集体记忆的构成要素 |
2.4 建筑现象学用于西大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3.1 保定古城概况 |
3.1.1 保定古城的基本概况 |
3.1.2 保定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简述 |
3.1.3 保定历史遗存资源简析 |
3.2 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概况 |
3.2.1 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基本概况 |
3.2.2 保定西大街的历史沿革 |
3.3 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现状 |
3.3.1 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建筑现状 |
3.3.2 西大街历史街区的景观环境现状 |
3.3.3 西大街历史街区现存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现象学下的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演变 |
4.1 宋代至明代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分析 |
4.1.1 保定城市的职能与建设 |
4.1.2 保定城市的街巷分布 |
4.1.3 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功能演变 |
4.2 清代前中期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分析 |
4.2.1 保定城市的职能与建设 |
4.2.2 保定城市的街巷分布 |
4.2.3 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功能演变 |
4.3 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分析 |
4.3.1 保定城市的职能与建设 |
4.3.2 保定城市的街巷分布 |
4.3.3 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功能演变 |
4.4 新中国成立后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业态分析 |
4.4.1 保定城市的职能与建设 |
4.4.2 保定古城的街巷分布 |
4.4.3 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演变 |
4.5 现阶段西大街历史街区的功能业态构成分析 |
4.5.1 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业态的分布 |
4.5.2 西大街历史街区混合功能多样性现状 |
4.5.3 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活力转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现象学下的西大街历史街区场所风貌 |
5.1 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风格的场所空间边界 |
5.1.1 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的来源与表现特点 |
5.1.2 徽派建筑风格的来源与表现特点 |
5.1.3 西方外来建筑风格的来源与表现特点 |
5.1.4 混合式的建筑风格来源及表现特点 |
5.2 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材质的场所特性要素 |
5.2.1 建筑材料的来源、特点与场所特性 |
5.2.2 建筑色彩的来源、特点与场所特性 |
5.3 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装饰的场所特性氛围 |
5.3.1 砖雕装饰 |
5.3.2 门窗装饰 |
5.3.3 柱装饰 |
5.3.4 檐部装饰 |
5.4 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场所精神 |
5.4.1 方向感 |
5.4.2 认同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现象学下的西大街历史街区其他场所要素 |
6.1 场所空间的中心和环境基础 |
6.1.1 场所空间的中心 |
6.1.2 场所的环境基础 |
6.2 场所特性的开口要素 |
6.3 集体记忆的有形纪念物 |
6.4 集体记忆的无形纪念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筑现象学下西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
7.1 西大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优势 |
7.1.1 地域历史传承与风貌遗存一脉相承 |
7.1.2 历史文化场所延续至今 |
7.1.3 周边历史遗产资源丰富 |
7.2 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保护与延续 |
7.2.1 建筑风貌保护与延续的原则 |
7.2.2 建筑风貌的场所精神延续 |
7.3 西大街历史街区建筑的修复与保护 |
7.3.1 现存历史建筑的修复与保护 |
7.3.2 一般建筑的重构与发展 |
7.4 西大街历史街区功能的疏导与记忆重构 |
7.4.1 “车市”的保留与疏导 |
7.4.2 传统商铺的迎回与引入 |
7.4.3 旅游创意产业的植入 |
7.4.4 记忆重构实例分析 |
7.5 西大街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场所环境重塑 |
7.5.1 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增设 |
7.5.2 步行空间的优化 |
7.5.3 公共空间景观的重构 |
7.5.4 公共空间的开放与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 世纪30年代西大街街区功能业态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场所精神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场所精神应用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构成及其场所精神分类 |
2.1 福建传统村落的自然场所 |
2.1.1 山地地区 |
2.1.2 沿海地区 |
2.1.3 平原地区 |
2.2 福建传统村落的人为场所 |
2.2.1 传统建筑 |
2.2.2 空间环境 |
2.3 福建传统村落的人文氛围 |
2.3.1 历史沿革 |
2.3.2 地域文化 |
2.4 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分类 |
2.4.1 宏观层面 |
2.4.2 微观层面 |
第三章 福建传村落婚嫁场所精神 |
3.1 福建婚嫁仪式中的空间场所分析 |
3.1.1 空间结构 |
3.1.2 细部装饰 |
3.2 福建婚俗流程及其场所精神 |
3.2.1 汉族婚俗 |
3.2.2 畲族婚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传统村落祭祀场所精神 |
4.1 福建传统村落的祭祀场所 |
4.1.1 祭祀空间结构 |
4.1.2 细部装饰 |
4.2 福建传统村落祭祀的主要类别 |
4.2.1 自然崇拜祭祀 |
4.2.2 神灵崇拜祭祀 |
4.2.3 祖先崇拜祭祀 |
4.3 福建传统村落祭祀场所精神案例 |
4.3.1 祭神活动——以妈祖信仰为例 |
4.3.2 祭祖活动——以中元节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力营造视角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以鲜鱼口片区为例[D]. 段奇闻.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D]. 黄筱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 王春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场所精神视角下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D]. 张俊谷.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以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例[D]. 赵晓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场所叙事视角下独立书店的发展研究[D]. 王津. 南京大学, 2020(02)
- [9]建筑现象学下的保定西大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D]. 贾戌晨. 长安大学, 2020(06)
- [10]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研究[D]. 卢旖旸.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