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雉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

血雉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

一、血雉的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1](2021)在《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生态环境价值,不仅能够影响生态平衡,还反映其所处栖息地环境质量,常被视为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类群。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两栖动物的栖息地退化、丧失及功能失调问题已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种群结构及所承担的生态功能。全球现已发现雨蛙科Hylidae雨蛙属Hyla物种38种,中国现分布有8种;秦岭雨蛙H.tsinlingensis作为在秦岭山脉不断变迁中存活下来的物种之一,是我国秦岭山区的特有物种。1964年,人们首次记录到在甘肃有秦岭雨蛙分布,但对其种群生态学从未有过系统性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于2020年5月底至9月,在甘肃开展其种群生态学研究。选取秦岭雨蛙在秦岭最西端分布区——康县为研究地,对该物种的种群生态及物种保护等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以期掌握其在甘肃的种群资源现状,为后续研究和保护这一特有种提供基础性生态学资料。研究期间利用样线法结合样方法、直接计数法、相关性检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处理方法,研究了秦岭雨蛙的种群生态学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共捕获到成体秦岭雨蛙共203只(146♂,57♀),通过度量其14项形态指标并加以分析,得出康县种群秦岭雨蛙雄性平均体长41.55±0.18mm,雌性46.40±0.26 mm,雌雄头体长比为1.117,异形指数为SDI=0.105,雌雄间存在两性异形现象,且雌雄在头长、鼻间距、眼径、鼓膜径、前臂及手长、前臂宽、胫长和后肢全长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头宽、吻长、眼间距、胫宽和足长上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生育力假说可解释其两性异形现象。(2)秦岭雨蛙在不同样地和不同月份间的种群数量均有较大变化,种群数量及密度最大是李家沟样地(34.7只/hm2)、其次是豆坝河样地(29.3只/hm2),最小的是袁家沟样地(4.0只/hm2)。秦岭雨蛙的偶见率在6、7月份最高,属于严格的夜行性动物。在繁殖期内,秦岭雨蛙雌性数量小于雄性,雌雄总性比为1:2.56,这也符合多数蛙类性比研究结论。秦岭雨蛙平均头体长和体质量均在7月份最大,肥满度在6月份和8月份存在显着差异(P<0.05),同时雌性的肥满度也高于雄性。(3)通过分析42只雄性秦岭雨蛙录音,发现秦岭雨蛙仅发出单一类型的鸣声,且鸣声的主频分别与头体长、后肢全长、头长呈负相关,鸣声个数与头体长呈负相关,但鸣声时长与头体长呈正相关,鸣声特征可能受到亲缘关系、身体大小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秦岭雨蛙雌性平均产卵量为1135.60±26.12粒,平均卵径为1.31±0.01 mm,产卵量主要与头体长、体质量存在正相关,表明雌性可能通过增加自身体型大小来相应地增加腹部容量,以储存更多能量促使产生更多卵。(4)在室温3~4天后,秦岭雨蛙的卵即可孵化完成,此时蝌蚪呈黑色并可自由游动。通过控制密度实验发现,密度对秦岭雨蛙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变态发育后期,而非前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早期秦岭雨蛙个体小,种内竞争弱,随着个体的生长,对资源需求增加,产生了负密度效应。(5)生境喜好系数分析表明,秦岭雨蛙更偏好栖息于低矮灌木丛、植被盖度较高、大气湿度较高、静水型、距农田较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秦岭雨蛙对生境的选择主要受到植被因子、温度因子、水源因子、食物因子和人为干扰的影响。

邓彦[2](2021)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贵州大沙河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动物资源信息是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科学保护及其栖息地有效管理的基础。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武陵山区,区内雉类资源丰富,在贵州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保护区一直未对雉类资源进行专项调查监测,从而影响到雉类物种的科学保护。为了促进该保护区珍稀濒危雉类的就地保护工作,2016年1月8日-2020年4月25日,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法,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行为节律和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利用65台红外相机共布设114个位点,记录红外相机布设位点的海拔、植被类型、郁闭度、坡度、坡向、坡位、温度、距最近居民点距离和距水源距离等生境信息。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两种雉类在全年、越冬期(12月-翌年2月)、非越冬期(3月-11月)、繁殖期(4月-7月)、非繁殖期(8月-翌年3月)各个时间段上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法多重比较分析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节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在生境因子的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体有效数据:野外调查期间,红外相机累计26251个独立相机工作日。其中,共拍摄红腹锦鸡有效照片3663张,有效独立捕获事件740次,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总数的23.96%;红腹角雉有效照片1939张,有效独立捕获事件420次,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总数的13.46%。(2)集群: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均存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混合集群三种集群方式。其中以单性集群为主,混合集群出现较少。两种雉类集群存在明显差异,雌性群、雄性群和混合群遇见率高峰均在不同季节并具有一定规律性,红腹锦鸡的3种集群方式遇见率高峰均较红腹角雉晚1-2个季节。(3)日活动节律:通过采用单因素AVOVA方差分析法对比两种雉类不同时间段活动频次,发现两种雉类活动频次没有显着差异(f=1.937,P=0.178>0.05)。两种雉类均主要为昼行性活动,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6:00-20:00时,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较频繁,但日活动高峰存在差异。红腹锦鸡清晨活动高峰在8:00-10:00时和12:00-18:00时均活动较频繁;红腹角雉日活动高峰在8:00-10:00时和16:00-18:00时,在12:00-16:00时期间活动较弱。(4)年活动节律: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两种雉类不同季节活动规律没有显着差异(P=0.800>0.05),但红腹锦鸡主要集中在冬末春初(12月-翌年4月)活动,红腹角雉主要集中在夏末和秋季(8-10月)活动,监测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为了降低因为生态位重叠导致的竞争而错峰活动(5)生境选择差异:通过统计两种雉类在上述生境因子中的出现频次,并对两种雉类的生境偏好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表明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坡向、温度、植被类型、坡位、海拔、郁闭度和距最近居民点距离7类生境因子偏好上有极显着差异(P<0.01),在坡度偏好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距水源距离偏好上差异不显着(P>0.05)。①保护区最高海拔1939.9m,最低海拔560m,相对高差1379.9m,红腹锦鸡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800m,红腹角雉主要分布在800-1200m和1600-1800m两个海拔段;②红腹角雉相比红腹锦鸡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选择偏好程度更高,对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选择偏好更低;③红腹锦鸡更偏好分布在高郁闭度和中郁闭度林分,红腹角雉更偏好中郁闭度和低郁闭度林分;④两种雉类均偏好平坡和缓坡;⑤红腹锦鸡最偏好西坡,其次为南坡和东坡,红腹角雉也最偏好西坡,其次为北坡和东南坡,红腹锦鸡相比红腹角雉更偏向阳坡;⑥两种雉类虽均偏好山谷,红腹角雉相比红腹锦鸡对山谷偏好程度更高,对中坡偏好程度更低;⑦红腹锦鸡主要偏好在0-5℃活动,红腹角雉偏好在16-20℃活动,红腹锦鸡相比红腹角雉偏好在更低温度段活动。⑧两种雉类虽都在离最近民居距离5km拍摄最多,但红腹角雉相比红腹锦鸡在2-4km距离区间选择偏好程度更高,对其它距离区间选择偏好更低。⑨两种雉类均偏好离水源近。利用红外相机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雉类资源进行4年监测,对保护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有了初步了解,为保护区雉类资源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该论文是在贵州省林业科研课题《贵州省大沙河国家级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基础上进行的,相机未按雉类生境偏好布设,下一步可重点选择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偏好生境布设相机,获得更丰富的活动节律资料,对雉类移动、育雏、戒备、觅食、休憩等生活习性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

刘巧,陈冬梅,张龙,王彬,陈黎,张敬,周材权[3](2021)在《四川蜂桶寨笼养绿尾虹雉的饲养繁殖》文中指出为提高笼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的繁殖能力,2018和2019年在四川蜂桶寨进行了笼养绿尾虹雉的人工繁育研究。8只(3♂,5♀)成年绿尾虹雉分别饲养在4个笼舍中,其中,2个笼舍1雄1雌,1笼舍1雄2雌,1笼舍1雌鸟单养。两年笼养绿尾虹雉共产受精卵16枚,受精率44.44%,人工孵化出雏12只,孵化率75%。孵卵过程中日卵重损失量(Y1)与孵卵天数(X)之间的回归方程:Y1=0.375+0.001 X(F=2.995,P> 0.05),日卵重损失量与孵卵天数相关性不显着。卵重(Y2)与孵卵天数(X)极显着相关,Y2=83.451-0.385X(R2=1,P <0.01)。总之,在现有条件下,建造适宜的绿尾虹雉笼养设施,改进人工孵化条件,是目前提高笼养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关键。

姚艳,逯金瑶,李继健,李芝兰,姜卫星,唐松元,李立[4](2020)在《笼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初探》文中认为2015—2018年,在湖南省雉类繁殖基地对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404枚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只雌雉平均产卵数为15. 53枚,平均卵重29. 48 g,卵受精率均值83. 41%,人工孵化的孵化率均值82. 49%,1龄幼雏的成活率均值83. 47%。人工孵化温度为(37. 8±0. 1)℃,孵化湿度为50%—60%,孵化时间为24—25 d,白冠长尾雉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平均失重率为13. 1%。白冠长尾雉幼雉破壳体重18. 48—23. 61 g,1—2日龄体重会有轻度下降(17. 8—22. 29 g),15日龄后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30日龄达到117. 3 g(106. 27—175. 11 g),45日龄前,育雏室采用电地暖进行控温,通风系统用于通风换气,育雏室温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步下降,直至降到常温。采用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冠长尾雉的繁育率和成活率,对于白冠长尾雉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刘金梅[5](2020)在《基于视频监控的八哥繁殖生态及蛇蜕在八哥繁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相较于温带地区,人们对热带地区鸟类的繁殖生态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对热带地区鸟类繁殖生态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鸟类生活史特征的进化。2018和2019年的繁殖季(3-8月),结合视频监控技术,对海南热带岛屿的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八哥向巢中添加的非结构性巢材——蛇蜕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八哥的繁殖期为3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现两次明显的繁殖高峰。雌、雄亲鸟共同筑巢,巢略成浅盘状,巢体外侧主要由小树枝,草根,草茎等植物性材料构成,巢内层添加羽毛,蛇蜕,绿叶,塑料纸,人工纤维等。八哥的卵呈蓝绿色,卵重,卵大小和卵体积分别为6.78±0.50 g,28.74±1.20 mm×21.13±0.53 mm,6.56±0.50 cm3(n=274)。2018年的筑巢期(6.79±3.31 d,n=24)显着短于2019年(9.76±4.53 d,n=25,P=0.008)。2.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共同育雏,育雏期为18-22 d。2018年的平均窝卵数(3.90±0.41枚,n=58)与2019年(4.00±0.61枚,n=28)无显着差异(P=0.75),但2018年的孵卵期(12.67±1.06 d,n=21)显着长于2019年(11.95±0.89 d,n=20,P=0.048)。2018年的育雏期(19.85±1.35 d,n=20)与2019年(20.44±1.21 d,n=16)无显着性差异(P=0.223)。两年的孵化率、繁殖成功率和繁殖力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3.视频监控数据表明,八哥的产卵时间集中于07:00-10:00 a.m.,平均产1枚卵的时间为172.36±28.29 s(n=11)。孵卵期,亲鸟在不同日龄的平均离巢次数均在70次以上,平均日坐巢率65%以上,其中,在07:00-9:00 a.m.时间段内,亲鸟的坐巢时间较长。育雏期,随着雏鸟长大,亲鸟喂食的次数先增加后减少,亲鸟进巢但不喂雏的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亲鸟每日喂食雏鸟的低谷出现在14:00-16:00 p.m.这个时段,且育雏中期的喂食次数明显高于育雏前期(P=0.005)。4.八哥有向巢中添加非结构性巢材—蛇蜕的行为习性。蛇蜕的添加贯穿于整个繁殖过程,长度为2-18.3 cm,其中在筑巢期添加蛇蜕的比例高达38.9%。2018年蛇蜕的利用率(38.5%)显着低于2019年蛇蜕利用率(71.4%)(P=0.005)。蛇蜕组(巢中添加蛇蜕)和非蛇蜕组(巢中未添加蛇蜕)的窝卵数,卵重,卵长,卵宽均无显着差异(P>0.05),孵化率和繁殖成功率也无显着差异(P=0.658;P=0.850)。但是,蛇蜕组的雏鸟生长显着快于非蛇蜕组(P=0.019),且蛇蜕组的育雏期显着短于非蛇蜕组(P=0.041)。5.在反捕食实验中,实验组(巢中有蛇蜕)最终的捕食率(41.7%)极显着低于对照组(97.5%;巢中无蛇蜕)和控制组(100%;巢中有大小、颜色与蛇蜕类似的布条)(P=0.005),而且实验组中巢捕食者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首次出现捕食卵的比例(8.3%)也显着低于对照组(83.3%)(P=0.001)。在嗅觉实验(巢中的蛇蜕和布条均被纱布包裹,无法看见,但仅散发蛇蜕和布条的气味)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巢捕食率和巢捕食者首次出现捕食卵的比例均无显着差异(P>0.05)。视觉实验(巢中的蛇蜕和布条直接放在实验巢的入口,让巢捕食者远距离明显可见)中,实验组捕食者首次出现捕食卵的比例(8.3%)显着低于控制组(66.7%)(P=0.009)。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巢中蛇蜕的长度对巢箱捕食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主要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相对于温带地区的八哥种群,海南岛屿的八哥种群筑巢时间早、产首枚卵的日期早,且繁殖时间较长,这可能是热带地区鸟类普遍采取的一种繁殖策略。另外,蛇蜕组的雏鸟生长显着快于非蛇蜕组,且蛇蜕组的育雏期显着短于非蛇蜕组,本研究推测八哥巢中的蛇蜕可能降低了寄生虫或病原体的数量,或者提高了雏鸟的免疫力,或者具有反捕食或交配后的性信号的作用。此外,巢捕食实验显示,八哥巢中添加的蛇蜕具有反捕食作用,且蛇蜕主要是通过视觉效果吓退巢捕食者,蛇蜕的长度对巢捕食率没有显着影响。这表明,在巢捕食风险较高的热带地区繁殖的鸟类,可能已进化出将蛇蜕作为非结构性巢材来降低巢捕食风险的行为。该行为在热带繁殖鸟类中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蛇蜕在鸟类繁殖中是否具有其他作用如药物功效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志军[6](2018)在《笼养血雉人工繁育研究》文中提出对笼养条件下血雉的产卵、孵化、人工育雏等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更好地保护血雉提供科学依据。

王青斌[7](2018)在《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规律及不同监测方法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鸟类的孵卵和育雏,作为繁殖期两个最重要的亲体投入形式,其行为的适应性及规律是生活史繁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主要在芦苇生境中筑巢,雌鸟与雄鸟均参与繁殖,但是,关于震旦鸦雀的孵卵和育雏规律及可能的地区差异尚未见研究。另外,越来越多的观察手段,被用在鸟类繁殖行为研究,但是,针对不同的鸟类,如何选用更合理的监测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研究在使用视频监测方法清楚了解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红外相机和自动温度记录仪两种方法在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寻找更适合用于筑巢隐蔽、营开放巢、体型较小雀形目鸟类繁殖行为监测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震旦鸦雀雌、雄均参与孵卵,每小时的孵卵频次为1.54±0.64次,单次孵卵时长为27.61±10.99 min,孵卵时间比例为62.3±27.54%。孵卵频次(P<0.01)和孵卵时间比例(P<0.01)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辽河口高于黄河口,这可能是与不同地区种群差异或纬度差异导致温度等因素有关。震旦鸦雀孵卵时长随孵化日龄呈显着增加趋势。每小时内孵卵频次在1-3次之间,在孵化节律上无明显的波动。震旦鸦雀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频次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总体上,震旦鸦雀育雏频次为7.64±2.52次/h,平均育雏时长4.58±3.55 min,育雏时间比例为50.22±27.36%。震旦鸦雀平均育雏时长,平均离巢时长和育雏时间比例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平均育雏频次不存在地区差异。辽河口震旦鸦雀平均育雏时长显着低于黄河口(P<0.05);平均离巢时长辽河口显着高于黄河口(P<0.05)和曹妃甸(P<0.05);辽河口育雏时间比例显着低于黄河口(P<0.05)和曹妃甸(P<0.05)。育雏频次随雏鸟日龄呈增加趋势,不同时间段震旦鸦雀育雏次数差异性不显着(F=2.55,P>0.05)。三种不同监测设备研究结果显示,红外相机记录的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频次明显低于视频数据,孵卵(或育雏)时长、离巢时长显着高于视频监测,这说明由于红外相机触发性的工作原理,容易产生数据的缺失,不适合鸟类繁殖行为监测;而自动温度记录仪监测的孵卵规律与视频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十分适合进行鸟类孵卵行为研究。由于无法记录育雏期巢内温度变化,该方法不适合进行鸟类育雏行为研究。

吴新然,周用武,罗旭[8](2017)在《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文中认为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着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纤维直径显着高于白尾梢虹雉(P<0.05),其余5项特征均为白尾梢虹雉显着高于血雉(P<0.05)。白尾梢虹雉的卵壳显着厚于血雉的卵壳(P<0.05),与白尾梢虹雉雌鸟的体重较大有关。白尾梢虹雉卵壳上蜂窝小孔的密度显着高于血雉(P<0.05),推测与白尾梢虹雉更多地运用飞行作为运动方式有关。

伊剑锋,林源,徐雪怡,农正权,余丽江[9](2017)在《桂西南褐翅鸦鹃的孵卵行为与节律》文中指出2016年36月,在广西西南部龙州县弄岗村(22°26′35.20′′22°30′46.90′′N,106°57′46.35′′107°03′32.99′′E),通过野外观察和自动温度记录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的孵卵行为与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褐翅鸦鹃边筑巢边产卵,每2 d产1枚卵,卵长径和短径分别为(36.11±0.42)mm和(28.46±0.38)mm,卵重(16.35±0.51)g(n=44枚)。窝卵数35枚,孵卵期为(16.75±1.65)d(n=4巢),孵化率为45.45%(n=44枚)。孵卵期与窝卵数之间无显着相关性(r=0.865,P>0.05);2)白天双亲共同参与孵卵,夜晚则由其中1只负责。夜间亲鸟的在巢时间从19时左右持续至翌日晨6时左右;3)亲鸟采取离巢次数少和离巢时间长的孵卵策略。亲鸟日活动时间在700 min以上(n=45 d),日离巢次数为(8.82±0.34)次(n=45 d),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52.91±2.35)min(n=397次),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113,P<0.05);4)巢内平均孵卵温度为(31.7±0.3)℃(n=4巢),随孵卵天数增加而增加,并与环境温度(最高温r=0.566,最低温r=0.537,平均温r=0.706,P<0.01)和日活动时间正相关(r=0.506,P<0.01);5)有延迟孵卵行为。延迟孵卵期间夜晚巢内最低温是22.1℃。在桂西南北热带气候环境中,高的环境温度是保障褐翅鸦鹃孵卵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歌[10](2017)在《云南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繁殖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雉类是鸟类中的重要类群,我国雉类种类丰富,是全球雉类物种最多的国家。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部分,鸟类繁殖生物学特征和巢址选择的研究对鸟类物种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于2015年和2016年繁殖季,在云南高黎贡山高山极端环境中对珍稀濒危雉类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旨在记录2种高山珍稀濒危雉类的繁殖资料和探讨白尾梢虹雉种群数量稀少与自身繁殖因素的关系,为保护高黎贡山高山珍稀濒危雉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在野外观察记录到白尾梢虹雉繁殖雄鸟的打斗行为和求偶炫耀行为。打斗行为可分为飞行打斗和地面打斗2种类型;求偶类型为典型的正面型,记录到3种类型、4个动作,求偶者包括成年雄性和亚成体雄鸟。研究期间共找到白尾梢虹雉3个繁殖巢,其中1巢为2015年和2016年连续利用。根据繁殖巢数据,白尾梢虹雉窝卵数为2.75?0.5枚(n=4);孵化率为100%(n=11);卵长径为66.32?1.76 mm(n=11),短径为45.80?1.49 mm(n=11)。白尾梢虹雉孵化全由繁殖雌鸟完成,孵化期孵卵雌鸟具有较长的离巢间隔,2次/天或间隔0–2天离巢觅食一次。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和结合实地观察发现白尾梢虹雉雏鸟早成性较强,生长同步性较差,不同巢雏鸟可相差1个多月,雏鸟至少需要2年才达到性成熟。本研究首次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血雉的交配行为视频,视频数据显示血雉雌鸟主动发起交配请求。找到繁殖巢10个,其中5个弃巢,血雉在高黎贡中段的窝卵数为5.86?1.07枚(n=7),孵化率为95%(n=41);卵长径为48?2.12 mm(n=26),短径为32.82?0.75 mm(n=26)。血雉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雌鸟每天长时间离巢觅食1次,平均离巢时长358.5?57.64 min(n=36)。红外相机监测雏鸟生长发育情况表明,雏鸟生长发育比较同步,7月份是高黎贡山的血雉雏鸟快速生长期,雏鸟10月份可长成与成年极其相似的体型和羽色,当年的雏鸟在来年可达到性成熟参与繁殖。根据6个巢的数据表明,白尾梢虹雉的巢址选择在悬崖直立面凹陷平台,巢位于平台内,为刨成的椭圆形的坑,巢坑紧贴岩壁,内有少量枯草、虹雉毛铺垫。筑巢平台大小为0.4 m2左右,距离地面高6.97?1.49 m(n=3)。20个血雉巢址数据表明,高黎贡山的血雉巢位于箭竹林内小空地边缘的土坎、石坎、草墩、枯木基部的浅洞穴中。在巢址选择中,血雉对隐蔽因子、地形因子、巢洞因子、方向因子4个综合因子进行了选择。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巢址在筑巢地上发生了分化,白尾梢虹雉筑巢筑巢地为悬崖平台,血雉的巢址筑巢地则为土坎、石坎、草墩、枯木基部的浅洞穴。巢址微生境因子中,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在垂直可见度、草本盖度、海拔和灌木盖度4个因子变量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筑巢地的完全不同,使得白尾梢虹雉和血雉能共同繁殖于高黎贡山高山环境中。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与同域分布的血雉相比窝卵数小、雏鸟性成熟晚、巢址选择严格和巢址资源稀缺是限制白尾梢虹雉种群数量发展的自身繁殖因素。白尾梢虹雉稀缺的巢址资源,导致具有在繁殖期存在小范围内巢密度高、繁殖期巢址争夺剧烈、巢址的重复利用等可能,适宜巢址地的保护,对保护白尾梢虹雉尤为重要。

二、血雉的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雉的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两栖物种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1.1 形态特征研究现状
        1.1.2 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研究现状
        1.1.3 繁殖生物习性研究现状
        1.1.4 栖息地选择研究现状
    1.2 秦岭雨蛙研究现状
        1.2.1 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
        1.2.2 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1.2.3 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点
    2.4 动植物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
        3.1.1 形态特征研究方法
        3.1.2 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3.1.3 密度影响蝌蚪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3.1.4 雌性生育力及雄性鸣声研究方法
        3.1.5 微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3.2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秦岭雨蛙形态特征研究
        4.1.1 成体的形态特征
        4.1.2 非成体的形态特征
        4.1.3 两性异形特征
        4.1.4 讨论
    4.2 秦岭雨蛙种群数量调查研究
        4.2.1 各样线内种群数量分析
        4.2.2 各月份种群数量分析
        4.2.3 种群生长状况分析
        4.2.4 密度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4.2.5 讨论
    4.3 秦岭雨蛙繁殖期生育力及鸣声研究
        4.3.1 雌性的生育力分析
        4.3.2 雄性的鸣声特征分析
        4.3.3 讨论
    4.4 秦岭雨蛙微生境选择研究
        4.4.1 微生境因子选择性分析
        4.4.2 微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4.4.3 讨论
    4.5 秦岭雨蛙受胁因素与保护建议
        4.5.1 受胁因素
        4.5.2 保护建议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贵州大沙河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外相机技术发展概述
    1.2 红外相机在鸟类研究中的应用
        1.2.1 巢捕食研究
        1.2.2 繁殖生态研究
        1.2.3 物种多样性调查
        1.2.4 种群相对多度
        1.2.5 行为节律研究
        1.2.6 红外相机在雉类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对象简介
        1.3.1 两种雉类基本概况
        1.3.2 两种雉类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意义
2 研究地点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红外相机布设与数据采集
    3.2 数据处理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两种雉类性比及集群行为
        4.1.1 性比
        4.1.2 集群数量特征
        4.1.3 遇见率月变化
        4.1.4 集群方式
    4.2 日活动节律
        4.2.1 日活动节律
        4.2.2 日活动节律雌雄差异
        4.2.3 越冬期和非越冬期日活动节律
        4.2.4 繁殖期和非繁殖期日活动节律
    4.3 年活动节律
        4.3.1 两种雉类年活动节律
        4.3.2 年活动节律雌雄差异
    4.4 生境选择差异
        4.4.1 海拔
        4.4.2 植被类型
        4.4.3 郁闭度
        4.4.4 坡度
        4.4.5 坡向
        4.4.6 坡位
        4.4.7 温度
        4.4.8 距最近居民点距离
        4.4.9 距水源距离
5 研究结果讨论
    5.1 性比及集群行为
        5.1.1 性比
        5.1.2 集群行为
    5.2 日活动节律
    5.3 年活动节律
    5.4 生境选择差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保护与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相关照片
附录B 红外相机位点信息表
附图A 保护区两种雉类主要分布图
致谢

(3)四川蜂桶寨笼养绿尾虹雉的饲养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场地及日常饲养管理
    1.2 实验设计
        1.2.1 实验动物和饲养条件
        1.2.2 人工孵化
2 结果及分析
    2.1 繁殖期的笼养条件和食物组成
    2.2 产卵情况
    2.3 人工孵化情况
3 讨论
    3.1 笼养绿尾虹雉的产卵时间
    3.2 笼养绿尾虹雉的受精情况
    3.3 笼养绿尾虹雉卵的孵化情况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笼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饲养环境
    1.2 饲料配制
    1.3 产卵前的准备及种卵的收集
    1.4 卵的人工孵化
    1.5 人工育雏
    1.6 日常防疫工作
2 结果分析
    2.1 白冠长尾雉卵的大小和性状
    2.2 受精及出雏率
    2.3
    2.4 雏雉生长发育
        2.4.1 雏雉体重的增长
        2.4.2 幼雏形态
        2.4.3 幼雏羽毛生长发育
3 讨论与小结

(5)基于视频监控的八哥繁殖生态及蛇蜕在八哥繁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鸟类繁殖生态
        1.1.1 巢址选择及筑巢行为
        1.1.2 产卵及孵卵行为
        1.1.3 育雏行为
    1.2 非结构性巢材在鸟类繁殖中的作用
        1.2.1 性选择假说
        1.2.2 巢保护和药物假说
        1.2.3 反捕食假说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八哥的繁殖生态:基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地区和研究物种
    2.3 研究方法
        2.3.1 巢监测
        2.3.2 繁殖成效
        2.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巢箱利用
        2.4.2 筑巢
        2.4.3 产卵
        2.4.4 孵卵
        2.4.5 育雏
        2.4.6 繁殖成效
    2.5 讨论
        2.5.1 洞口朝向对八哥繁殖的影响
        2.5.2 八哥繁殖期的行为节律
        2.5.3 八哥的繁殖时间及繁殖成效
第三章 八哥巢中的蛇蜕对雏鸟生长及繁殖成效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地区和研究物种
    3.3 研究方法
        3.3.1 野外数据收集
        3.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八哥对蛇蜕的利用
        3.4.2 蛇蜕对八哥雏鸟生长及繁殖成效的影响
    3.5 讨论
第四章 蛇蜕在八哥繁殖中的作用:反捕食假说的实验验证
    4.1 引言
    4.2 研究地区
    4.3 研究方法
        4.3.1 巢箱悬挂及监测
        4.3.2 反捕食实验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巢捕食者
        4.4.2 反捕食实验
    4.5 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笼养血雉人工繁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饲养环境
    1.3 日粮与饲喂
    1.4 观察和记录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筑巢
    2.2 产卵
    2.3 孵化
        2.3.1 种蛋处理
        2.3.2 孵化时间
    2.4 人工育雏
        2.4.1 出雏
        2.4.2 育雏环境
        2.4.3 雏雉饲料
        2.4.4 雏雉发育生长状况
3 讨论

(7)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规律及不同监测方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鸟类繁殖生态学研究现状
    1.2 亲代投入理论
    1.3 鸟类孵卵行为适应与进化
    1.4 鸟类育雏行为适应与进化
    1.5 鸟类孵卵和育雏行为主要研究方法
    1.6 震旦鸦雀研究现状
    1.7 研究意义
第2章 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规律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地点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设备与试剂
        2.3.2 实验方法
        2.3.3 数据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震旦鸦雀孵卵规律
        2.4.2 震旦鸦雀育雏规律
        2.4.3 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日节律变化
        2.4.4 震旦鸦雀双亲育雏投入差异
    2.5 讨论
        2.5.1 震旦鸦雀孵卵规律
        2.5.2 震旦鸦雀育雏规律
        2.5.3 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日节律变化
        2.5.4 震旦鸦雀双亲育雏投入差异
第3章 不同设备在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研究设备及方法
        3.2.1 视频监测
        3.2.2 红外相机
        3.2.3 自动温度记录仪
    3.3 数据处理
        3.3.1 视频监测数据
        3.3.2 红外相机数据
        3.3.3 自动温度记录仪数据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研究结果
        3.5.1 震旦鸦雀孵卵规律
        3.5.2 震旦鸦雀育雏规律
    3.6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9)桂西南褐翅鸦鹃的孵卵行为与节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翅鸦鹃的基本繁殖资料
    2.2 孵卵行为
    2.3 孵卵节律
3 讨论
    3.1 环境温度对孵卵的影响
    3.2 其他因素对孵卵的影响

(10)云南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繁殖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中国鸡形目鸟类简介
        1.1.2 中国珍稀濒危雉类生态研究现状
        1.1.2.1 中国珍稀濒危雉类概况
        1.1.2.2 中国珍稀濒危雉类研究概况
        1.1.2.3 中国珍稀濒危雉类繁殖生态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简介
        1.2.1 白尾梢虹雉
        1.2.2 血雉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类型
    2.3 植被情况
    2.4 鸟类多样性
        2.4.1 物种组成
        2.4.2 鸟类分布
3 繁殖生物学特征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域选定
        3.2.2 找巢
        3.2.3 繁殖行为观察
        3.2.4 卵及雏鸟测量
        3.2.5 孵卵节律监测
        3.2.6 野外工作执行
    3.3 结果
        3.3.1 白尾梢虹雉繁殖生物学特征
        3.3.1.1 繁殖时间
        3.3.1.2 雄鸟打斗和求偶行为
        3.3.1.3 卵特征和孵卵行为
        3.3.1.4 出雏和雏鸟特征
        3.3.1.5 雌鸟孵卵期间其它个体行为
        3.3.2 血雉繁殖生物学特征
        3.3.2.1 繁殖时间
        3.3.2.2 交配和雄鸟打斗行为
        3.3.2.3 卵特征和孵卵行为
        3.3.2.4 出雏和雏鸟特征
        3.3.2.5 弃巢
    3.4 讨论
        3.4.1 白尾梢虹雉繁殖生物学特征
        3.4.1.1 繁殖时间纬度梯度差异
        3.4.1.2 初生雏鸟发育较完全
        3.4.1.3 孵卵雌鸟长离巢间隔
        3.4.1.4 合作繁殖现象
        3.4.2 血雉繁殖生物学特征
        3.4.2.1 繁殖时间差异
        3.4.2.2 不同海拔亚种生殖对策
        3.4.2.3 孵卵雌鸟长时间离巢觅食
        3.4.2.4 高弃巢率
4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雏鸟生长发育
    4.1 前言
    4.2 方法
        4.2.1 雏鸟生长发育监测
        4.2.2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白尾梢虹雉雏鸟生长发育
        4.3.2 血雉雏鸟生长发育
    4.4 讨论
        4.4.1 红外相机技术在雉类雏鸟生长发育研究中的运用
        4.4.2 白尾梢虹雉雏鸟生长发育
        4.4.2.1 照片拍摄情况和亲鸟育雏投入
        4.4.2.2 亚成体换羽及羽色延迟发育现象
        4.4.3 血雉雏鸟生长发育
        4.4.3.1 雏鸟同步生长
        4.4.3.2 雏鸟快速生长期
5 巢址选择与分化
    5.1 前言
    5.2 方法
        5.2.1 野外数据采集
        5.2.1.1 巢参数测量
        5.2.1.2 巢址微生境测量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白尾梢虹雉巢和巢址特征
        5.3.1.1 巢
        5.3.1.2 巢址特征
        5.3.1.3 巢址选择
        5.3.2 血雉巢和巢址特征
        5.3.2.1 巢
        5.3.2.2 巢址特征
        5.3.2.3 巢址选择
        5.3.3 巢址分化
    5.4 讨论
        5.4.1 白尾梢虹雉巢址特征与选择
        5.4.1.1 筑巢地和坡向的选择
        5.4.1.2 巢址选择严格和巢址资源稀缺
        5.4.2 血雉巢址特征与选择
        5.4.2.1 巢址特征
        5.4.2.2 巢址选择
        5.4.3 巢址分化与共存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致谢

四、血雉的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D]. 张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贵州大沙河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研究[D]. 邓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四川蜂桶寨笼养绿尾虹雉的饲养繁殖[J]. 刘巧,陈冬梅,张龙,王彬,陈黎,张敬,周材权. 动物学杂志, 2021(01)
  • [4]笼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初探[J]. 姚艳,逯金瑶,李继健,李芝兰,姜卫星,唐松元,李立.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2)
  • [5]基于视频监控的八哥繁殖生态及蛇蜕在八哥繁殖中的作用[D]. 刘金梅. 海南师范大学, 2020
  • [6]笼养血雉人工繁育研究[J]. 李志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8(06)
  • [7]震旦鸦雀孵卵和育雏规律及不同监测方法的应用[D]. 王青斌. 辽宁大学, 2018(01)
  • [8]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J]. 吴新然,周用武,罗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6)
  • [9]桂西南褐翅鸦鹃的孵卵行为与节律[J]. 伊剑锋,林源,徐雪怡,农正权,余丽江. 动物学杂志, 2017(04)
  • [10]云南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繁殖生态学研究[D]. 高歌. 西南林业大学, 2017(12)

标签:;  ;  ;  

血雉产卵时间和产卵间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