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张正义,保护良心

伸张正义,保护良心

一、匡扶正义 呵护良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占彪[1](2021)在《侠义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瑶[2](2021)在《王阳明责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的“责任”概念深受西方法治文化的影响,以法制思想为内核的“责任”被看作是与具体身份相联系的特定义务,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的理解使得责任依附于外在条件,从而丧失了其中所蕴含的德性意蕴。以这种外在性的方式看待责任让人们逐渐将其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责任。如何摆脱对责任的逃避,重新将“责任”拉入内在德性的轨道上来,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王阳明责任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期,朱子学作为官方哲学长期统摄学、政。在“心理二分”的作用下,“责任”成为庞杂繁琐的道德知识、科举功名的外在功利和无法穷尽的天道压迫,而这正是造成人们无力面对现实责任的原因。彼时,王阳明自觉于朱子学的不足,以自身的担当肩负起道统大旗,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人物,在“心学”的建构以及自身经历中重新诠释了“责任”的内涵。他否定“责任”的外在性,而将责任看作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是植根于心的内在德性,这样的解释将责任从外在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促使人们自主承担的内在动力。王阳明责任思想从三个角度阐释了“责任”的内在性。首先,从形上基础来说,王阳明以“心即理”打破了程朱理学“心理二分”所创设的责任困境。“心即理”以贯通“心”“理”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责任的内涵,其强调的是“心”与“理”的贯通意义。在这种贯通之中,“责任”不再是“天理”的外在强制,而是“心”对于外在之物的主动回应,在这种回应之中,内在德性与外在规范也得以贯通。这种贯通,王阳明是通过对“亲亲”与“忠恕”的阐述来实现的。他认为,人生来就被抛入“亲亲”关系之中,在这样的关系里我们必然被照顾、被关爱,所以对于亲人的回应是每个人必然承担的责任。同时,这份责任并不限于特定的对象,对亲人的责任就是“尽己”,即为“忠”,这份责任不断生长弥漫便是“推己”,即为“恕”。由“亲亲”到“忠恕”,责任得以由内在通达外在,最终超出特定的他者,成为对每一个人的回应。由此可见,在王阳明责任思想中,责任以“心”为起点,最终推扩至万事万物之“理”中。其次,从工夫践行来说,王阳明认为“责任”作为个体对他者的回应,只有落实到具体的道德践履之中才能被他者感受到,如果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那么“责任”无疑只是道貌岸然之辈自我感动的筹码。这样的工夫论确认了责任是以内在“良知”所自然激发的道德行为,责任运行的路径呈现出由内而外的自主推进过程,其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是蕴含着“知行本体”的道德践履,内在“良知”通过推动责任的外在实现,从而将“知”与“行”贯通起来,最终让良知之“致”得以完成。最后,从实现境界来说,王阳明强调责任的完成并不是为了外在的功利或者荣耀,而是追求“成己成物”的人生境界。这一境界的实现历经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内在自我的回归,也就是“诚境”;第二个层次是对外在世界的体知,也就是“仁境”;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责任担当,将外在的困境转化为内在的和乐,也就是“乐境”。通过“诚境”“仁境”和“乐境”,王阳明描绘出自主承担的责任境界,内在与外在在这一境界中得以圆融,“成己”与“成物”也在这一境界中得以合一。总之,通过不同角度的阐释,王阳明赋予了“责任”以内在的自主性,内在德性与外在规范不再泾渭分明,在内在德性的主导下,外在规范被纳入责任的践履之中。这使得责任不再是一种外在强制,而成为一种不竭的内生动力,推动人们自主承担、主动作为。这样的观点对于反思现代社会的责任观具有重要意义,为每一个人重新接纳与生俱来的责任带来了新的契机。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付璐璐[5](2020)在《唐代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文中认为中华民族的侠义精神源远流长,远古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征服大自然、造福人类,其古朴的道义和壮烈的自我牺牲精神一直感召后世。由于世间种种不平和外界生存环境的影响,社会底层人民呼唤能够解除危难、匡扶正义的力量。侠客们倜傥奇伟、慷慨慕义、天赋良知,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勇武,排除万难践诺守信、仗义疏财、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惩强扶弱、除暴安良、抱打不平、伸张正义、急人之难、施恩不望报、急公好义、挽救濒危之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矜德能、高蹈不羁,给受欺辱受压迫的穷苦无告者以希望。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绵延不绝,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脉,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被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略论先唐侠及侠文学的侠义精神,主要谈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先秦古侠、汉代游侠、志怪小说中侠士的侠义精神及其对唐代豪侠的侠义精神形成的影响,论及儒家、墨家、道家对侠义精神的影响和相通之处。第二部分论述大唐王朝贯穿始终的侠义精神,安史之乱以前在统治者尚武尚侠的感召之下昂扬奋进、建功立业的侠义精神,重点论述唐代豪侠小说中的各类侠义精神及侠客的武功对侠行的重要作用和隐逸的归宿。第三部分言及唐代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对后世的影响,重点提及侠与官的关系和侠士在国难危急时所作的选择和贡献。遇见贪赃奸官仗势凌人的时候侠客出来抱不平,遇见令人敬仰的清官侠客敛迹隐形、秋毫无犯、甚至助其脱困直至清代侠义与清官合流。国难当头,侠士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同情心,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结语部分总结了时代和人民对侠义精神的呼唤,在任何时代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都不可或缺,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代侠义精神。

陈莹[6](2020)在《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探析》文中提出曹禺的戏剧作品是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本文重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时代背景下,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三部戏剧作品。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曹禺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了反映特定时代、反映新中国社会面貌的戏剧作品。《明朗的天》以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新的国家政策下,知识分子们克服困难,积极改造自身,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拥护者与建设者。《胆剑篇》、《王昭君》两部历史剧以史为鉴,立足现实,以历史故事影射当代社会,赋予了历史故事深刻的当代意义,丰富了戏剧作品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以建国后曹禺创作的三部戏剧作品为基础,从解读戏剧作品的文本、探究戏剧创作的选题立意、分析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剧作的美学风格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曹禺戏剧创作的价值和局限进行分析,肯定了曹禺对中国话剧做出的贡献,总结了造成戏剧作品短板的原因。

李文静[7](2020)在《明清善书的德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劝善与施善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传统,善书与慈善团体是其劝善主旨的具体体现。作为通俗道德教化的重要载体,善书存在的意义在于劝人为善。它萌芽于汉代,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两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对传统社会结构造成冲击,社会动荡亟需劝世良法,善书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源,因为能够促进道德教育和修养,所以在这个时期备受关注,构建了较为完整成熟的教化体系,并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特点。首先,在教化内容上,明清善书在把握传统道德内核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要求进行扩展,并将重心放在如何处理义与利、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第二,在教化方法上,明清善书在借鉴传统教化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论善记功”的行善劝诫方式,并将其作为日常修身改过的行善模板,相较于更早时期的道德教育更具可操作性。第三,在教化政策上,明清善书从民间文化中寻找资源,充分考虑教化对象的广泛性,构建了帝王、士人、百姓“三位一体”的教化体系,与以官员贵族为主导的传统德育相比,更为生动活泼,因而能在当时取得良好的教化效果。在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与借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明清善书作为中华传统德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代德育已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首先,在目标层面上,德育目标设置缺乏层次性,与德育对象的主观要求不匹配。其次,在内容层面上,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德育智育化倾向。第三,在方法层面上,德育方法单一,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教学。第四,在政策层面上,德育政策重制定轻执行,重总结轻转化,重统一要求轻灵活实施。鉴于此,当代德育应当借鉴明清劝善体系中的有用资源,对明清善书“孝、诚、义、慈”的理论内核,以“论善记功”为核心的方法体系,“群众中来,群众中去”的政策理念进行吸收借鉴。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明清善书产生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必然存在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部分,必须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对其进行转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支持与帮助。

葛宁[8](2020)在《孟子外交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孟子外交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和他生活的时代有关,也与他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外交思想亦带有儒家的思想特色。战国以降,周王室的影响力几乎丧失殆尽,天下分裂,战国七雄的均势局面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局势控制在大国之手,一方面,各国君主纷纷致力于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以增强国家实力;另一方面,纵横家活跃在当时的国际外交舞台,合纵连横一度成为战国“国际社会”的重要外交活动。孟子具有治乱交替的历史观,他认为当世为乱世,而结束乱世的关键在于王道政治。从具体内容上看,王道政治是孟子外交思想的政治归宿,其外交思想围绕王道政治展开,以实现王道政治理想为目的,形成了与霸道思想相对的外交理念;王道思想讲求“以德服人”,重视道德和道义,道义至上是孟子外交思想的内在依据,他并非排斥利益,但二者在价值选择上是先义后利、义大于利。另外,孟子的天道观、天命观在其外交思想中也有所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孟子借助外在的超越性力量对大国进行约束和规范,体现了他反对国际强权的态度,同时,将天意和民意、民心相连,体现了孟子的重民、民本思想。孟子的外交原则主要有“以大事小”和“以小事大”、修内以安外、道义干涉等,强调外交中道义的至上性要求,行为的动机应从道义出发,国家同样需要道德上的修养,通过内治、内修而近悦远来,以德的“吸引力”使天下归服。得民心、使人“心服”是孟子王道天下的关键方法,也是孟子外交思想的重要指导。孟子外交思想和他的王道主义一样带有非常明显的理想色彩,尽管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孟子外交思想也有着时代局限和不足,但他的外交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孟子的外交思想是以整个天下的治乱为考量,并不局限在一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广阔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视野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合作愈益频繁的当下世界,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其次,道义至上、重视国家外交和国际事务中道德的作用,对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带来启发;最后,孟子重视民意、民心在政治和外交中的作用,为当下世界治理提供了合法性上的思考。

郑元凯[9](2019)在《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功能。大学生正处于个人道德水平发展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公正价值取向逐渐成为道德判断的主要方面。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公正观缺失与行为失范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问题聚焦。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既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也缺乏实践层面的深度探索。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借鉴中西方公正思想的精华部分,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价值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路径,以此回应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消解社会转型与文化激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困境。对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应坚持学理性、政治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原则,沿着理论溯源、现状审视、归因分析与实践探索这条逻辑主线层层深入。在理论溯源方面,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及其中国化创新实践与中西方经典公正思想,从伦理准则、制度标准与道德规范三重维度阐述公正的多重意蕴;在现状审视方面,文章对省内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公正认知、公正情感、公正意识、公正行为与公正感受五个维度直击大学生公正观的现实状况,聚焦大学生公正观的偏差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在归因分析方面,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内部环境以及学生成长环境三个层面的全面审视,深入洞察引发大学生公正观消极表现的问题起源与现实逻辑;在实践探索方面,文章依托价值观引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厘定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引导、内容选择与主体职能。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围绕深化公正认知、培养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养成公正行为、改进公正评价四个目标有序推进;在公正观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上,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将公正伦理观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公正观与之有机结合,还必须依托我国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进行阐述。在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之中,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依托课程、组织、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等育人平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公正观教育的实效性;政府应当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政策支撑;家庭应当发挥亲缘优势,积极转变教养方式、端正家风,凝练家训,为大学生公正观生成持续注入养料。

卢宝玉[10](2019)在《孔子忍耐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忍耐是一个矛盾而复杂的话题,对它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其节制,亦恨其使人节制。五四以来把中国人的奴性归罪于儒家,认为其中庸式的思维方式滋生了弱者的忍耐,重新思考孔子的忍耐思想,需结合当时的情景与现今面临的困境,反复掂量孔子对忍耐的态度,如:孔子提倡温良恭俭让,那么谦让是否是个体遇事时退却不前的借口,或纵容他人嚣张跋扈的缘由;根据孔子的义利观,是否凡是涉及利益的皆谦逊退让;忍耐有助于品质的锤炼,是否应赋予个体沉重的忍耐或有其节限;孔子说“小不忍乱大谋”,那么隐忍不发、委曲求全、屈而后伸等做法是否可行,又当用于何处。基于此品读孔子的思想,从中绝对提取不到那种趋炎附势,媚俗媚上,屈己屈人,苟且偷安,忍辱求生之忍。面对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孔子舍小我以匡扶正道,赋予其忍耐思想丰富的意蕴,除了忍耐本身所蕴含的坚韧、抑制与宽容之外,还有容忍、忍辱、克制、舍得等内涵。孔子的忍耐是人主动剥离自然状态向“与天地合德”的进取,彰显了人的自觉主动性。他不忍百姓在人心不仁、尔虞我诈中相互倾轧,故克己修德、锤炼韧性、力挽狂澜,这是其忍耐的原因。孔子忍耐以知为前提,以心安为方法,用礼来规范,以义为原则,以求道为目标,故其忍耐不失人心,不违仁义。孔子提倡谦逊礼让的同时,又以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表明忍耐的限度,其忍耐不离心之本,人之性,高于情而不失于情。可忍与不可忍耐的根本标准在于道,具体衡量在中恕,一切缺乏义的忍耐,都是无实质的空洞形式,欺凌弱小的工具。孔子的忍耐,顺天地之序,合人伦之情,既有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忍辱含垢与肆意妄为皆违背己心之正,故惟仁者能爱人、能恶人。惟知忍才能明忍,忍而无辱,无怨无尤,故借鉴孔子的忍耐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匡扶正义 呵护良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匡扶正义 呵护良知(论文提纲范文)

(2)王阳明责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责任思想的萌发与形成
    第一节 历史流变中的儒家责任传统
        一、“责任”的辞源考察
        二、孔孟的责任观
        三、董仲舒的责任观
        四、朱熹的责任观
    第二节 王阳明责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王阳明责任思想的生成土壤
        二、王阳明责任思想的哲学特征
        三、王阳明责任思想的发展理路
第二章 “心即理”——打通内外的责任本体
    第一节 “心”与“理”的连接
        一、“心理二分”:责任的外化
        二、“心理二分”下的责任困境
        三、“心即理”:贯通“心”“理”的责任思想
    第二节 责任的内在萌发与外在推扩
        一、以“亲亲”萌发责任
        二、以“忠恕”推扩责任
        三、在萌发与推扩中贯通内外
    第三节 责任是“心”对“物”的回应——“心外无物”与责任的实现
        一、“心外无物”的几种解读
        二、“心物相寂”的责任意蕴
        三、“心外无物”的责任意蕴
第三章 “致良知”——贯通知行的责任工夫
    第一节 责任与“知行合一”
        一、“知是行之始”
        二、“行是知之成”
        三、在责任中弥合知行“时间差”
    第二节 责任与“致良知”
        一、“知”的责任工夫
        二、内在“良知”的责任工夫
        三、“致良知”:以内在“良知”推动责任的外在实现
    第三节 责任之“致”的完成途径
        一、以立志成圣实现责任
        二、以去私实现责任
        三、以事上磨炼实现责任
第四章 成己成物——由诚入乐的责任境界
    第一节 成己——“诚境”之下的责任
        一、反身而诚
        二、“狂”中之诚
        三、在“诚境”里面对责任
    第二节 体知——“仁境”之下的责任
        一、内外一体之仁
        二、一体之厚薄
        三、在“仁境”里体知责任
    第三节 成物——“乐境”之下的责任
        一、外在之忧与内在之乐
        二、心安处即是乐
        三、在“乐境”里呈现责任
第五章 王阳明责任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 王阳明责任思想的理论创新
        一、以内在责任纠正理学之弊
        二、以自主承担完善内圣之学
        三、阳明后学对王阳明责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王阳明责任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吾性自足”的道德修养
        二、“知行合一”的社会担当
        三、“无入而不自得”的责任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唐代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先唐侠及侠文学侠义精神略论
    (一) 古朴的道义
        2. 轴心时代的浸润
        2.1. 轴心时代的侠行
        2.2 轴心时代的思想与侠义精神
    (二) 汉代史传中的侠义精神
    (三) 志怪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二、 中晚唐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一) 初盛唐的尚侠精神
    (二) 中晚唐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三) 此武唯应侠中有,天谴人间演惊情
    (四) 功成身退,飘然远逝
三、 唐代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一) 侠与官
        1. “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见奇雄”
        2. 侠助忠良
        2.1 拒刺忠良
        2.2 敬佩无犯
        2.3 侠助良善
    (二) 为国为民
        1. 击倭壮侠
        2. 借来侠胆助更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49年后的文艺环境与曹禺的艺术姿态
    第一节 1949年后中国文艺环境综述
    第二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活动及创作
    第三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选题立意
第二章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人物形象类型分析
    第一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
        一、刚正执拗的科学家——《明朗的天》中凌士湘
        二、在勇敢与卑怯之间——《胆剑篇》中勾践
        三、刚毅柔情的汉女——《王昭君》中王昭君
    第二节 忠奸敌对的人物阵营
        一、共产党拥护者与美帝主义帮凶
        二、忠臣与奸佞
        三、草原的骏马与豺狼
    第三节 苦难中的人性光辉
        一、善良勇敢的庄政委
        二、舍身取义的苦成
        三、聪明睿智的苦伶仃
        四、悲戚苦楚的孙美人
第三章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美学风格探究
    第一节 深邃的审美视角
        一、震撼惊人的开篇方式
        二、“突转”与“发现”的深意
        三、戏剧情境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 情景交融的诗意情境
        一、良田美景
        二、塞北真情
        三、长相知
    第三节 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犀利的对白
        二、诗意的独白
        三、插科打诨的民间语
第四章 关于曹禺戏剧创作的思考
    第一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的价值
    第二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的局限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7)明清善书的德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性及研究基础
第一章 渊源与流变:明清善书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概述
    第一节 善书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期:秦汉“天道积善”的思想争鸣
        二、形成期:宋元“扶助正道”的德育实践
        三、成熟期:明清“改过迁善”的劝善运动
    第二节 明清善书概述
        一、明清善书兴盛的背景
        二、明清善书的思想渊源
        三、明清善书的种类
第二章 本质与核心:明清善书的理论内核对当代德育内容的启示
    第一节 人伦之思:德育中的人伦思考
        一、忠孝一体
        二、夫妻和睦
        三、明清善书人伦思想的当代德育意义
    第二节 处世之则:德育中的交往准则
        一、诚信宽厚
        二、贵义贱利
        三、明清善书处世之则的当代德育意义
    第三节 修身之道:德育中的修养道理
        一、慈以养德
        二、仁爱万物
        三、明清善书修身之理的当代德育意义
第三章 方法与实践:明清善书劝化手段对当代德育方法的启示
    第一节 神引法与反求诸己的心理德育
        一、明清善书的神引之法
        二、当代德育的反求诸己
    第二节 榜样法与身体力行的模范德育
        一、明清善书的榜样之法
        二、当代德育的身体力行
    第三节 功过格与论善记功的行为德育
        一、明清善书的功过之法
        二、当代德育的论善记功
    第四节 图文法与媒体融合的生活德育
        一、明清善书的图文之法
        二、当代德育的媒体融合
第四章 政策与导向:明清善书的宣传颁行对当代德育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政策引领:德育政策的编写颁行
        一、明清善书的政策因素
        二、当代德育的转化理念
    第二节 原则指导:德育方向的内外并治
        一、明清善书的主导原则
        二、当代德育的内外并治
    第三节 形式多样:德育的多法并用
        一、明清善书的传播模式
        二、当代德育的教化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8)孟子外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外交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二)孟子外交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二、孟子的外交活动
    (一)孟子的政治实践
    (二)孟子的外交实践
三、孟子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终极目标
    (二)孟子外交思想的内在依据
    (三)孟子外交思想的外在超越
    (四)孟子外交思想的具体原则
四、孟子外交思想的影响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孟子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孟子外交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公正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公正思想
        一、以规范君主执政理念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二、以构建良好社会制度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三、以实现个人高尚品德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二、对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立论依据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价值旨归
        四、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的题中之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公正的生动实践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创新解读
    第四节 国外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公正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应得”公正论
        二、罗尔斯的制度公正论
        三、现代社群主义者的“共同体”公正论
        四、阿马蒂亚·森的具体公正论
第二章 公正与公正观的应有之义
    第一节 公正的多重意蕴
        一、公正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具有正当性的伦理准则
        二、公正是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依据
        三、公正是个人美德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公正观的内涵与呈现
        一、公正观的内涵
        二、公正观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审视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基本特征
        三、调查的统计方法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的数据统计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调查结果统计
        二、大学生公正情感调查结果统计
        三、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结果统计
        四、大学生公正行为调查结果统计
        五、大学生公正感受调查结果统计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积极表现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水平总体稳定
        二、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正义感
        三、大部分大学生针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立场端正
        四、大部分大学生公正行为表现积极向上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问题聚焦
        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正的认知有所偏差
        二、部分大学生公正观受到逐利意识的影响
        三、部分大学生的公正意识与公正行为存在情境差异
        四、部分大学生维护社会公正的行为缺乏理性
        五、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公正状况的评价较为偏激
        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态度冷漠
第四章 引发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主要诱因
    第一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经济因素
        一、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二、经济主体行为失范
        三、社会逐利意识增强
    第二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政治因素
        一、官员违法违纪现象偶有发生
        二、司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三、公民政治参与度略显不足
    第三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生存压力攀升引致心态失衡
        二、社会阶层固化形成身份差异
        三、舆论引导失当激化非理性行为
    第四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窠臼残存
        二、错误社会思潮侵袭
        三、劣质文化产品供给
    第五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高校教育因素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定位不清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不明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四、高校自身公正环境缺场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第六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个体因素
        一、对网络高度依赖致使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考
        二、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导致大学生欠缺奋斗精神
        三、家庭环境缺乏公正理念影响大学生公正观初始养成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解析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感悟相统一
        三、坚持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统一
        四、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统一
    第二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导引
        一、端正公正认知
        二、培育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
        三、养成公正行为
        四、改进公正感受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一、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二、正确理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第二节 道德指引:公正伦理观
        一、平等观教育
        二、义利观教育
        三、“应得”观教育
    第三节 国情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之维
        一、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所向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对社会公正的理论创新
    第四节 现实延伸:具体场域下的公正观
        一、经济公正观教育
        二、政治公正观教育
        三、法治公正观教育
        四、网络公正观教育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指向
    第一节 搭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主要渠道
        一、夯实认知基础,建设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强化情感认同,推动公正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三、紧贴生活场域,打造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四、倡导知行合一,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感悟
        五、平复失调心态,加强大学生消极公正观的心理调试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以知识讲授巩固公正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以思想灌输提升公正观教育的话语公信
        三、以隐性教育推动公正观教育的资源整合
        四、以情境构建强化公正观教育的情感体验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文化附着
        一、打造具有公正价值导向的文化载体
        二、开展具有“仪式感”的主题文化活动
        三、树立公道正派的先进典型
    第四节 优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二、营造共享共创的民生环境
        三、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第五节 增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家庭熏陶
        一、转变基本教养方式
        二、树立良好家风家训
        三、提升父母教育能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孔子忍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孔子忍耐的内涵
    一、“忍耐”的词源
        (一)“忍”的词源意义
        (二)“耐”的词源意义
        (三)忍耐的界定
    二、忍耐的属性
        (一)坚韧性
        (二)抑制性
        (三)宽容性
    三、孔子忍耐的含义
        (一)忍耐具有慕贤容众的意蕴
        (二)忍耐具有温恭谦让的意蕴
        (三)忍耐具有“舍我其谁”的意蕴
第二章 孔子忍耐的缘由
    一、淬炼人格需忍耐
        (一)修身立德,必强力自达
        (二)明道达义,必耐心求索
        (三)刚毅果敢,必寡尤寡悔
    二、忍耐为得仁
        (一)忍耐为求仁
        (二)忍耐为行仁
        (三)忍耐为守于仁
    三、忍耐以安天下
        (一)忍耐以正名
        (二)忍耐为和顺
        (三)忍耐以达天下治
第三章 孔子忍耐的方法
    一、知是忍耐的前提
        (一)自知,知人本质
        (二)知人,知人言
        (三)知道,知天命
    二、忍耐要心安
        (一)求道而忍耐故心安
        (二)修仁德而忍耐心恒安
        (三)以诚忍耐心本安
    三、忍耐义为上
        (一)君子以义为质
        (二)君子以义行事
        (三)因大义而忍耐
第四章 孔子忍耐之度
    一、可忍耐的限度
        (一)以直道而行皆可忍耐
        (二)由情而发便可忍耐
        (三)天命可忍耐
    二、不可忍耐的限度
        (一)违纪乱礼不可忍耐
        (二)巧言乱德不能忍耐
        (三)为利失义不能容忍
    三、忍耐的限度标准
        (一)有限度才有忍耐
        (二)根本标准:仁者仁道
        (三)具体标准:忠恕礼义
第五章 孔子忍耐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忍而无私,上下有章
        (一)职位不同,忍耐有别
        (二)爱有差等,忍耐亦有差
        (三)感悟不同,忍耐有差异
    二、忍而契道,执两用中
        (一)仁且忍,反慈为忍
        (二)忍且韧,宽而正
        (三)勇且怯,温而断
    三、忍耐以诚,缘情而生
        (一)上感天德,下达人心
        (二)重情轻理,忍为孝行
        (三)忧德之不修,不容邪心
第六章 孔子忍耐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立身之忍合于中道
        (一)过度忍耐,丧失尊严
        (二)过度放纵,没有人格
        (三)反思自修,勿流于“乡原”
    二、处世之忍洽于情理
        (一)父母慈爱,爱无愚爱
        (二)子女心诚,孝无愚孝
        (三)睿智明达,言行得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匡扶正义 呵护良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侠义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占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王阳明责任思想研究[D]. 黄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唐代豪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D]. 付璐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探析[D]. 陈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0)
  • [7]明清善书的德育价值研究[D]. 李文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孟子外交思想探析[D]. 葛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7)
  • [9]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D]. 郑元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孔子忍耐思想研究[D]. 卢宝玉.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伸张正义,保护良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