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开发银行调高亚洲经济增长预期(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宋志勇,曲畅[2](2021)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成立与战后日本亚洲外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开发银行是战后首个主要由日本出资并主导的国际开发机构。战后初期,因国际环境、本国国力的限制,日本的亚洲区域开发构想均告失败。60年代中期,日本借冷战形势的变动及自身经济实力的提高,具备了主导亚洲区域秩序的条件,并作为域外发达国家与亚洲各国之间的"桥梁",主导成立了亚洲开发银行。通过亚洲开发银行的成立,日本实现了其亚洲外交的阶段性成果,完成了一次自主外交的尝试。但在这一过程中来自亚洲国家的阻力也促使日本反思其亚洲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亚洲经济的援助力度,并在后续处理亚洲经济援助与开发问题时注意弱化其政治因素。
于红丽[3](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孟猛[4](2020)在《PPP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体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格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顺应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经贸往来的多元化,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提高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治理能力和话语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且自提出以来即受到政府、学者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通互联的基石,如何引导国内企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内企业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中国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提高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战略价值。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合作来提供公共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在基础设施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各国政府难以为本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利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展开合作、引入资金助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PPP模式将国内闲置资本应用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提高国内资本的利用效率,为中国资本对外投资提供了可靠渠道。由此可见,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建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将PPP模式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PPP模式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概念、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二者结合的适用性与重要性,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PPP合作模式及其在“一带一路”下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影响PPP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实施的五个层面影响因素。最后,对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提出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建议。本文基于案例总结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从总体而言,不论是PPP项目数量和PPP项目金额,政府资源约束、潜在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层面、社会法律制度均表现出正向的显着相关性,并且结果是稳健的;拓展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资源约束、潜在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层面、社会法律制度对PPP项目金额和数量的影响结果具有差异性。本文在主要研究内容上进行了如下创新:(1)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丰富PPP应用模式研究,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制约项目顺利完工的不利因素,从项目建设角度提出影响PPP模式应用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几方面因素;(2)通过案例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汇总、量化、实证分析,检验变量影响是否显着,进行稳定性检验,并进一步探索“邻里效应”;(3)从国家、行业、企业层面分别提出针对性的操作建议,以指导PPP模式更好地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同时,本文也存在如下研究不足:(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时间有限,相关案例、数据还不够丰富;(2)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PPP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还不够系统、完善。展望未来,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将PPP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缓解沿线国家政府资金短缺、改善当地民生,更有助于化解国内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致力于探究对PPP模式影响显着的几方面因素,并就此提出应用建议,有广泛的理论及应用价值。同时,该领域未来仍有进一步细化、完善的空间,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提供更多的帮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地更好发展。
王珏帅[5](2019)在《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救市”实践显示:尽管核心发达经济体、小型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各不相同的实际经济周期,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表现出被称之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高度相关性。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根源即是流动性外溢(Monetary Spillover)。在过去10年里,由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和溢出效应所驱动的全球经济高度相关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那么,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这些重大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政策立场及政治走向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流动性外溢风险是中国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答一个的重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题,尝试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就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影响效果,以及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影响的文献资料:而后考察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金融危机发展历程(互联网泡沫危机、美国次级贷款泡沫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前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四大经济体的GPM-4模型,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3种流动性管理手段对我国9个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随后利用FAVAR模型,研究了 G7经济体的流动性对我国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消费品零售业、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六种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影响,以及各行业中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最后,基于由15个主要经济体构成的GVAR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动性变化是塑造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重要因素。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不仅存在协同性,而且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方向多次转向、手段丰富,且流动性管理规模庞大。第二,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不同类型的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货币冲击的瞬时效果最强,信贷条件和基准利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长期贡献度更大;G3经济体中美国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欧元区次之,日本的影响最小;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20个季度之后影响基本被完全吸收。第三,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以扩张效应为主,但部分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反复;瞬时冲击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的影响大约在6个月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长期来看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各产业活动变量预测方差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起主导作用;流动性冲击对大类产业部门影响的传导机制总体上遵循从初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活动向最终产品价格和生产活动传递的过程,但对细分产业活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较大差异。第四,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不同经济体、不同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瞬时冲击和长期贡献有较大差异,其中,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波动的贡献度更高,中国长期债券利率对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冲击更敏感。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别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金融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二,本文尝试拓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发的GPM分析框架,构建了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构成的GPM-4模型,并首次将其用于分析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第二,本文基于FAVAR模型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了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流动性溢出领域的研究内容。第四,本文对全球15个国家构建了 GVAR模型,系统讨论了美国、欧元区经济体、亚洲经济体、其他经济体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债、汇三个市场的溢出效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样本覆盖等方面完善和补充了现有的文献资料。
李佳瑶[6](2019)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的兴起与发展,中国为亚洲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驱动力。为了提高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成立。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助力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亚投行是准商业银行,其致力于追求财务的稳健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亚投行财务的稳健性依赖于其融资业务的发展。由于亚投行成立时间较短、国际融资经验不足,导致亚投行现有融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优化。目前,亚投行面临融资成本较大、融资模式单一、私人资本利用率低、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所以,亚投行融资模式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融资模式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亚投行应该完善现有融资模式,二是亚投行还需引入新的融资模式即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融资模式来撬动大量私人资本,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分析了亚投行引入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基础上,采用2000-2017年40个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亚投行是否能够利用PPP模式撬动私人资本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边开发银行对PPP项目的投资行为有利于促进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投资,亚投行可利用PPP融资模式撬动民间的私人资本。此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效率也影响着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所以,亚投行不仅要优化现有的融资模式,还应该健全PPP模式的相关机制,利用PPP模式撬动大量私人资本,扩大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逐渐填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促使亚投行更好地运营与发展。
张锋[7](2019)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文中研究说明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是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和周边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和战略存在。中日两国携手走过了千年的友好,历经了百年的战争,在文化、情感和地缘上有着难以“解理”的牵绊。现今,中日两国在领土、历史、安全与地位等方面仍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持续变化与两国力量深度调整,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更是陷入不可用“冷暖”言状的状态。2018年的中日首脑互访暂时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但中日关系仍处于合作与竞争并存、敏感而又多歧的状态。日本智库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曾经在亚洲智库中独领风骚,现今在世界和亚洲智库中仍拥有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外交决策机制正在逐步瓦解,决策主体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分量可以估量。日本智库研究,尤其是日本主要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研究,是深入了解和研究日本外交决策、战略走向和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组成,核心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系统介绍了日本智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以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参照,对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日本智库的国际评价、现今状况及存在类型、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目的是通过点与面的结合详细介绍日本智库的各个维度,以期对日本智库的全貌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日本智库群像中穿插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等个体像,为进一步开展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第二章尝试建构了以“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智库参与决策模式——日本外交决策机制——日本智库对外交决策功能”为链条的分析框架。尝试联通西方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与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为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实践寻找理论根据。在阐释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同时,将日本智库置于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视野和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对一般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变化、特别是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在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的作用。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智库与外交政策形成的典型案例。通过博士学习期间数年对日本主要智库网站的持续跟踪与相关访谈,第一二节选取了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防卫研究所这两个不同组织形态的智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者基本情况、组织运行和在日本海洋政策形成、安全保障政策出台中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避开外交决策研究都需要面对的“黑箱”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日本特定的专业型智库在日本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对日本特有的“临时型”日本智库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以恳谈会为首的“临时型”日本智库是传统智库功能难以发挥参与外交决策功能的异化现象,以及恳谈会政策建言与最终外交、安保等对外政策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第四章从日本视角围绕日中关系阐述了日本智库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情况。以日本智库网站上公开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言和研讨会内容等为主要研究文本,掌握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中国崛起”等日中关系重要敏感领域的观点和态度。以PHP总研、防卫研究所等日本知名对华研究智库为研究案例,对近些年来它们所发布的对日本社会舆论乃至政府等具有一定影响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归纳,得出他们对中国“遏制与合作并存”以及日中关系“防范与接触并存”的认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日本智库发展过程和参与外交决策中形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智库建设的法制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等优点。第二,日本智库的调整期短期内不会结束,所面临的人力财力、决策参与能力弱等困扰日本智库整体发展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第三,日本智库的发展与对外交决策的作用受到日本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特别是日本官僚主导决策体制的影响。第四,日本对智库的认知有了普遍的提升,日本智库在日本国内“政治主导”呼声日隆的背景下对外交决策等领域的作用较之过去将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智库对日本政府的决策影响能力不容忽视。第五,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特定的“共谋”效应,对待中日关系有明显的“二重构造”特征。日本追求“自主性政治”大国的战略诉求短期内不会改变,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国家保守化趋势不会改变,对中国采取遏制防范与合作接触的“实用主义”策略不会改变。我们要警惕日本智库尤其是对外政策类智库与日本保守化政治集团形成“共谋”效应,对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形成某种特殊的情绪化的决策偏好。探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的关系,能够从新的视角推知日本未来外交政策的走向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避免智库等日本国内因素对长期而又稳定的中日关系发展造成干扰。
孟于群[8](2018)在《亚投行技术援助机制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生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投行(AIIB)的成立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减少和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控制升温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最大规模的全球公共产品,而AIIB将发挥其技术援助职能的重要作用,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要旨,使"资金"和"技术"两条腿走路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为AIIB技术援助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国际制度作为"国际协调产品",在技术援助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成本分担""搭便车"和"产品(技术)供应的垄断"三大问题。且亚洲地区仍存在集体行动协调和激励机制不足,低碳技术下新"中心—外围"体系的形成,以及技术标准和法律存在差异等障碍。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工具和《AIIB协定》为依据生成AIIB技术援助机制体系,即在AIIB现有框架下建立附属机构和相应制度,包括技术援助协调管理机制、资金机制、交易机制,以及监督和绩效评估机制,将其打造成为新时期的"智识型"多边开发银行,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力建设。
王晨雨[9](2019)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当前全球唯一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所倡议并筹建的全新金融机构,是以改变亚洲地区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现实状况,推动亚洲地区的经济逐步提高,并广泛开展全球金融合作为目的而成立的。相较于现有的其它世界性金融机构而言,亚投行在运行机制上做出了许多创新和变革,主要体现在其运行目标、管理机制和业务规则三方面。首先,亚投行是以向亚洲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从而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为运行目标;其次,亚投行形成了由理事会、董事会和行长组成的内部管理架构,建立起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机构设置十分精简,业务运行效率较高;第三,亚投行较为科学的规定了业务运行中的资金来源、投票权、决策规则以及业务范围,向亚洲区域内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提供投资援助,最大程度的反映了全体成员国的意志,让当今世界新兴经济体在亚投行这一全新的平台上拥有了较之以往更大的话语权。通过与当前其它世界性金融机构各自的运行机制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亚投行有着广泛代表成员国意见、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亚投行的运行机制中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其它世界性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来完善自己。
抄诗琪[10](2019)在《政经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与解决方案 ——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因素,衔接关系不仅体现在文本的词与词、句与句之间,还体现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因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衔接机制有很大差异,译者只有时刻将不同语言的衔接意识谨记心中,才能呈现更好的译文。英语政经文本中的衔接现象非常典型,构成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的翻译实践就选取了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对象。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和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对英文原文本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并依据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分析英译中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衔接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翻译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紧密结合“语篇衔接”这一理论视角,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了本次研究中的衔接问题:指代与词汇衔接不明、替代与省略频繁、连接方式不明显和语篇跨类衔接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归纳出英汉翻译过程中处理语篇衔接、词汇衔接和跨类衔接的翻译策略,并做出如下总结:1.指代与词汇衔接不明问题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代词指称替代、复现一致译法和强调指示词;2.用增补名词、增添动词和零替代译法处理替代与省略频繁问题;3.采用增添因果关联词、突出让步关系和添加转折关系词的翻译策略来应对连接方式不明显的问题;4.针对语篇跨类衔接问题,应使用增加情态动词,时间副词和增添词汇语法衔接手段的策略。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衔接机制的研究总结,译者需要对中英文的衔接机制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把握中英翻译实践的主要策略。
二、亚洲开发银行调高亚洲经济增长预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开发银行调高亚洲经济增长预期(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
(一)时代主题判断 |
(二)改革开放实践 |
(三)国际规范内化 |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亚洲开发银行的成立与战后日本亚洲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洲开发银行成立的背景 |
二“桥梁”日本的政治运作 |
(一)争取域外国家加盟 |
(二)与亚洲加盟国家就具体议题的讨论 |
三亚洲开发银行对日本亚洲外交的意义及影响 |
结语 |
(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PPP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一带一路”理论基础的相关文献分析 |
1.3.2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献分析 |
1.3.3 “一带一路”倡议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分析 |
1.3.4 PPP模式相关文献分析 |
1.3.5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 |
1.3.6 PPP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的相关文献分析 |
1.3.7 PPP模式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文献分析 |
1.3.8 文献简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概念 |
2.1.1 产生背景 |
2.1.2 基本概念 |
2.2 “一带一路”倡议 |
2.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2.2.2 “一带一路”倡议重点 |
2.2.3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3 基础设施投融资 |
2.4 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适用性与重要性 |
2.4.1 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的相关理论分析 |
2.4.2 “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理论分析 |
2.4.3 适用性 |
2.4.4 重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PP合作模式及其在“一带一路”的应用现状 |
3.1 PPP合作模式分析 |
3.1.1 PPP模式的主要类型 |
3.1.2 PPP模式的特征 |
3.1.3 我国PPP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4 我国PPP模式的发展现状 |
3.2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情况 |
3.2.1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3.2.2 投融资基本情况 |
3.2.3 投融资特点分析 |
3.3 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应用的基本情况 |
3.3.1 PPP模式的应用 |
3.3.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PP模式实践案例分析 |
4.1 国外项目案例分析 |
4.1.1 案例一——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 |
4.1.2 案例二——格鲁吉亚卡杜里BOT电站 |
4.1.3 案例三——缅甸密松BOT电站 |
4.1.4 案例四——斯里兰卡科伦坡港项目 |
4.1.5 案例五——老挝南立1-2水电站项目 |
4.1.6 案例六——柬埔寨甘再BOT水电站项目 |
4.2 PPP融资模式影响因素的总结 |
4.2.1 政治环境层面 |
4.2.2 宏观经济环境 |
4.2.3 社会法律制度 |
4.2.4 潜在市场规模 |
4.2.5 建设中存在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带一路”国家PPP模式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一带一路”国家PPP模式应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 “一带一路”国家PPP模式应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式的构建及变量说明 |
5.2.2 核心解释变量及其来源说明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PPP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的应用建议 |
6.1 国家层面 |
6.1.1 支持PPP合作模式的政策引导 |
6.1.2 深入分析沿线国家政策环境与法律环境 |
6.1.3 强化监督机制 |
6.1.4 加快国际服务机构建设 |
6.1.5 实现多边金融的合作机制 |
6.2 行业层面 |
6.2.1 强化行业的联合 |
6.2.2 建立风险规避与风险分担机制 |
6.3 企业层面 |
6.3.1 加强企业国际化合作 |
6.3.2 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
6.3.3 构建企业风险防控制度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与论文框架图 |
1.3.1 结构安排 |
1.3.2 论文框架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评价 |
2.1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 |
2.1.1 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早期研究 |
2.1.2 常规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1.3 量化宽松政策国际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
2.2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2.2.1 流动性管理的宏观溢出效应 |
2.2.2 流动性管理的产业溢出效应 |
2.2.3 流动性管理的金融溢出效应 |
2.3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
2.4 小结与评述 |
3 三次金融危机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考察 |
3.1 互联网泡沫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1.1 互联网泡沫膨胀与破裂 |
3.1.2 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流动性状况 |
3.1.3 互联网泡沫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2 美国次贷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2.1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 |
3.2.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流动性状况 |
3.2.3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中的流动性管理 |
3.3 欧洲债务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3.1 欧洲债务危机的形成与蔓延 |
3.3.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 |
4.1 GPM分析框架概述、特征与发展现状 |
4.1.1 GPM分析框架概述与全球化应用 |
4.1.2 GPM分析框架的特征与优势 |
4.2 GPM-4模型设置 |
4.2.1 稳态水平的随机过程的设定 |
4.2.2 G3经济体的行为方程设定 |
4.2.3 中国经济行为方程的设定 |
4.3 GPM-4模型的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3.1 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参数校准与先验分布设定 |
4.3.4 贝叶斯估计结果 |
4.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模拟 |
4.4.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及中国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界定 |
4.4.2 数值模拟分析 |
4.4.3 方差分解分析 |
4.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 |
5.1 模型概述与样本选择 |
5.1.1 FAVAR模型概述 |
5.1.2 FAVAR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5.1.3 样本选择 |
5.2 指标选取与因子处理 |
5.2.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指标 |
5.2.2 工业活动指标 |
5.2.3 农业活动指标 |
5.2.4 房地产业活动指标 |
5.2.5 消费品零售业活动指标 |
5.2.6 对外贸易活动指标 |
5.2.7 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指标 |
5.3 实证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方差分解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传导机制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
6.1 GVAR模型概述 |
6.1.1 GVAR模型简介与发展 |
6.1.2 GVAR模型基准框架 |
6.1.3 GVAR模型估计与求解方法 |
6.2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构建、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2.1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的构建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3 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1 GVAR模型相关检验 |
6.3.2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6.3.3 广义方差分解分析 |
6.3.4 基于G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亚投行成立原因的文献综述 |
1.2.2 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影响的文献综述 |
1.2.3 亚投行融资模式的文献综述 |
1.2.4 亚投行未来面临挑战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亚投行的筹建背景及经营原则 |
2.1.1 筹建背景 |
2.1.2 经营原则 |
2.2 亚投行融资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3 引入PPP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2 项目区分理论 |
第3章 亚投行现有融资模式的问题与风险 |
3.1 亚投行现有融资模式的分类 |
3.1.1 自筹股本模式 |
3.1.2 发债融资模式 |
3.1.3 联合融资模式 |
3.1.4 特别基金模式 |
3.2 亚投行现有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1 发债融资成本较大,信用评级有待增强 |
3.2.2 各国政策限制不一,融资效率有待提高 |
3.2.3 融资模式类型单一,私人资本有待利用 |
3.2.4 融资过程易出摩擦,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
3.3 亚投行现有融资模式的潜在风险 |
3.3.1 流动性风险 |
3.3.2 信用风险 |
3.3.3 政治风险 |
3.3.4 名誉风险 |
第4章 亚投行引入PPP融资模式的相关分析 |
4.1 PPP模式的运行机制 |
4.1.1 PPP模式的分类 |
4.1.2 PPP模式的运行流程及案例 |
4.1.3 PPP模式的融资功效 |
4.2 亚投行引入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4.2.1 PPP项目融资模式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
4.2.2 PPP项目融资模式有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 |
4.2.3 PPP项目融资模式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
4.3 亚投行引入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4.3.1 亚洲地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认可度高 |
4.3.2 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
4.3.3 亚投行覆盖区域内私人资本实力雄厚 |
第5章 亚投行利用PPP融资模式撬动私人资本的实证研究 |
5.1 亚投行撬动私人资本的理论假设 |
5.1.1 亚投行可利用PPP融资模式撬动大量私人资本 |
5.1.2 经济因素影响私人资本对融资项目的参与程度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筛选 |
5.2.1 模型的设定 |
5.2.2 数据的筛选 |
5.3 实证检验 |
5.3.1 实证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6章 亚投行优化融资模式的路径选择 |
6.1 亚投行应完善债券融资机制 |
6.1.1 增强自身的信用评级 |
6.1.2 债券发行种类多元化 |
6.2 健全PPP模式的盈利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 |
6.2.1 合理构建“共赢”式发展模式 |
6.2.2 降低私人资本的风险分担比例 |
6.3 开辟多元化的融资途径 |
6.3.1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融资 |
6.3.2 积极推进融资工具的创新 |
6.4 完善亚投行融资模式的政策法规 |
6.4.1 制定符合融资模式的适用制度 |
6.4.2 设计PPP融资模式的先行条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理论 |
五、创新之处及难点不足 |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日本智库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 |
一、日本智库雏形形成期(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 |
二、日本智库的蓄力期(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末) |
三、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一高潮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前半期) |
四、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二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代初) |
五、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智库深度调整期(20世纪90中期—至今) |
第二节 日本智库的评价、现状及类型 |
一、日本智库的全球评价 |
二、日本智库的现今状况 |
三、日本智库的主要类型 |
四、日本大学中的智库 |
第三节 日本智库的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 |
一、日本智库的组织管理机制 |
二、日本智库的人才管理机制 |
三、日本智库的资金筹措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日本外交决策体制与智库作用 |
第一节 分析日本外交决策的基本理论 |
一、外交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式 |
二、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 |
三、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模式 |
第二节 日本外交决策形成机制 |
一、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 |
二、冷战后日本外交的决策机制变化 |
三、冷战后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 |
第三节 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功能与体现 |
一、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主要功能 |
二、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过程典型案例剖析 |
第一节 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与日本海洋战略形成 |
一、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
二、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
三、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和日本海洋战略的成型与发展 |
第二节 日本防卫研究所与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形成 |
一、日本防卫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
二、日本防卫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
三、日本防卫研究所和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决策 |
第三节 “临时型”日本智库与外交安保政策形成 |
一、“临时型”日本智库的特点 |
二、“临时型”日本智库发挥功能情况 |
三、“临时型”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防卫政策制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总体情况 |
一、日本智库的中国研究机构及特点 |
二、国际论坛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案例 |
第二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崛起”的研究 |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崛起”的总体认识 |
二、PHP总研对“中国崛起”的研究案例 |
第三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研究 |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论”的总体认识 |
二、防卫研究所对“中国威胁论”的研究案例 |
三、东亚战略概观的中国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及职能 |
第一节 亚投行成立的背景 |
一、亚洲地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 |
二、现有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不足 |
三、中国的经验和能力 |
第二节 亚投行的发展历程及职能 |
一、亚投行的发展历程 |
二、亚投行的性质、宗旨及职能 |
第二章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机制的构成 |
第一节 亚投行的运行目标 |
第二节 亚投行的管理机制 |
一、亚投行的权力机构——理事会 |
二、亚投行的执行机构——董事会 |
三、亚投行的高级管理层——行长及副行长 |
第三节 亚投行的业务规则 |
一、资金来源 |
二、投票权及决策规则 |
三、主要业务 |
第三章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机制的优势 |
第一节 亚投行运行目标的优势 |
一、其它世界性金融机构运行目标的概况及缺陷 |
二、亚投行运行目标的优势 |
第二节 亚投行管理机制的优势 |
一、其它世界性金融机构管理机制的概况及缺陷 |
二、亚投行管理机制的优势 |
第三节 亚投行业务规则的优势 |
一、其它世界性金融机构业务规则的概况及缺陷 |
二、亚投行业务规则的优势 |
第四章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机制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亚投行运行目标的发展走向 |
第二节 亚投行管理机制的发展走向 |
一、建立独立的监督管理机构 |
二、建立危机应对机构 |
三、充分发挥亚投行行长的作用 |
第三节 亚投行业务规则的发展走向 |
一、吸引多元化资本,扩充运行资金 |
二、在投票权上保证亚洲地区成员国的优势 |
三、完善决策规则,成立协商机构和业务咨询机构 |
四、简化业务审批流程 |
五、明确业务重点,加大资金投入 |
六、建立业务全流程评估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10)政经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与解决方案 ——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任务描述 |
2.1 翻译任务背景内容 |
2.2 翻译任务的意义价值 |
2.3 政经类文本特征分析 |
2.3.1 词的特点 |
2.3.2 句的特征 |
2.3.3 语篇的特征 |
三、翻译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1.1 相关资料准备 |
3.1.1.1 学术内容相关的资料准备 |
3.1.1.2 翻译工具类资源准备 |
3.1.1.3 翻译理论知识书籍准备 |
3.1.1.4 制定术语表 |
3.1.2 语篇衔接理论综述 |
3.1.2.1 国外相关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
3.1.2.2 国内相关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
3.2 翻译过程 |
3.2.1 初译阶段 |
3.2.2 改译阶段 |
3.2.3 审校阶段 |
3.2.4 翻译问题界定 |
四、翻译中的语篇衔接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 翻译当中遇到的语篇衔接问题 |
4.1.1 指代与词汇衔接不明问题 |
4.1.2 替代与省略频繁问题 |
4.1.3 连接方式不明显 |
4.1.4 语篇跨类衔接问题 |
4.2 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案 |
4.2.1 指称与词汇衔接不明问题的解决方法 |
4.2.1.1 代词指称替代 |
4.2.1.2 复现一致译法 |
4.2.1.3 强调指示词 |
4.2.2 替代与省略频繁问题的解决方法 |
4.2.2.1 增补名词 |
4.2.2.2 增添动词 |
4.2.2.3 零替代译法 |
4.2.3 连接方式不明显问题的解决方法 |
4.2.3.1 增添因果关联词 |
4.2.3.2 突出让步关系连词 |
4.2.3.3 添加转折关系连词 |
4.2.4 语篇跨类衔接问题解决方法 |
4.2.4.1 增加情态动词 |
4.2.4.2 增补时间副词 |
4.2.4.3 丰富词汇语法衔接手段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与经验 |
5.2 翻译中的不足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四、亚洲开发银行调高亚洲经济增长预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亚洲开发银行的成立与战后日本亚洲外交[J]. 宋志勇,曲畅.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1(00)
- [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4]PPP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的应用研究[D]. 孟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12)
- [5]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 王珏帅.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的优化研究[D]. 李佳瑶.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7]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D]. 张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亚投行技术援助机制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生成研究[J]. 孟于群.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8(00)
- [9]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机制研究[D]. 王晨雨. 外交学院, 2019(01)
- [10]政经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与解决方案 ——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翻译实践报告[D]. 抄诗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