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新世纪科学文化盛世 携手共建中国物理教育网(论文文献综述)
蔡二雨[1](2018)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文中认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覆盖了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人、财、物的各个方面。本文将“资源”认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大命题,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境遇入手,本着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和比较研究理念,针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并在企业发展中发展、完善自己的问题,以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做了新的界定,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重大机遇做了新的探讨,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大宣传理念、强化大资源意识、依托大管理构架、构建大政工格局、探索大教育路径的深入思考,解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即“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互为资源”维度,研究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潜在的、可能的、未来的新资源所具有的新价值,即企业管理的载体价值、企业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管理的综合价值,并将融合-综合确认为“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共同价值,将其价值概括为总体价值即信念和信仰价值、生产及产出价值即精神生产及其消费价值,论证了“可能资源”能够变为“现实资源”并使“现实资源”更为有效。通过揭示“交往理性”及其思想文化交往的理论自觉、取径自觉,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互识、互证、互动、互补和共生、共存、共荣,确认了“思想文化交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的主线,即,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确认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主体”之间思想文化交往的实践活动过程,亦即国企人在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是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和工作生活中进行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交往的交互作用,促使“双主体”不断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的新维度,即“融合-综合”的维度,旨在造就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力量;共同境遇下的维度,旨在为着“保发展”而考虑“转方式”、“调结构”,转变“单打独斗”方式和说教灌输方式,调整资源结构特别是“可能资源”结构,将工作对象定位于企业管理现象和管理活动的维度;内在逻辑上的维度,旨在强化互为背景、互为资源、共同愿景、共同意志、共享价值观基础上共同的国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恪守坚持国企改革、建设、发展的维度;理念创新对应的维度,旨在进一步创新融合的维度。本文主张将国企的特定资源、独特资源注入思想政治工作,也特别参照作为“可能资源”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也许是痛苦的但却是重大的战略转型。为此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统一,主张“完全主体”的全面资源观。完全主体,一是指国企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主体,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意义上的主体;二是指作为客体的“可能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转化而成的主体性;三是指这两个意义上的主体,都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唤醒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问题意识,启发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回应问题的勇气,紧扣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立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思维,形成开发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发展资源、保障资源、优化资源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关注国企广泛存在的、影响深刻的、支撑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能资源,强化国企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价值、意义的关注,加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在资源重构的基础上,把握创新发展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新趋势、大走向。
张勇[2](2017)在《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教改攻坚处,研究正当时。失衡表明事物或系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领域,失衡问题频发,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失衡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配置教学资源不当,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问题。本研究遵循“问题—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言明研究问题来源和研究价值,对以往研究进行国内外的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厘清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的开展找准“方向”。其次,“问题从实践中来”,对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是研究的起点。通过深入初中课堂教学一线,基于课堂观察、听课记录、访谈等日常教学实然状态的凝练,课堂教学失衡问题凸显,即存在学教失衡、身心失衡、承创失衡、情智失衡、德知失衡、同异失衡。深就其因,是教学思维方式对立、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教学评价制度偏颇和家校联系配合虚化。第三,对课堂教学均衡理论问题进行梳理,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并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为后续解决“失衡”的问题铺平道路。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观、课堂生态作为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利器,揭示课堂教学失衡的本质,即课堂教学道德性缺失、感情性麻痹、创造性扼杀和实践性缺场。为直击问题,将核心策略进行聚焦,初步建构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策略,即从内部矫正与外部协调相向发力。第四,内部矫正策略在实验学校初步实践。一是情智相长互益师生。强调感情先行,以情富智,将“学”、“说”、“唱”、“做”四类行为赋予全新意义;二是循环学习贯通教学。提出“六疑”(即自学寻疑、互帮答疑、倾听解疑、群言辩疑、练习测疑、反思质疑)的课堂教学循环,并与课外学生自主循环“里应外合”相互贯通。三是核心建网举纲目张。研究提出以“基于核心知识结构”为纲,以“教师建网”作为备课的统领,以学生“自主建网”作为课堂产出的回应,形成知识的高阶思维。四是问题导向跟踪提高。采取“问题跟踪”与“变式提高”的方法,紧盯教学问题不留遗存死角,反复攻坚克难直至质量提升。第五,外部协调策略实践在强化教师自我理解、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校园激励文化和协同家校育人合力等方面大做文章。在教学主体上,以教师自我理解激活师生主体间性,将学生视为伙伴,师生共赴生命前程;在教学形式上,变革组织方式使思维动与静状态和谐互生,网络上与下共鸣合振;在教学文化上,重视人本精神,挖掘学习动机,建构激励氛围;在教学合力上,回归本性良知,家校情感融通,促进学生成才。研究表明,以实践策略逐步调适课堂教学失衡,对初中教学有所助益。课堂教学要朝着均衡的方向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均衡地配置教学资源,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保持稳定与协调。研究课堂教学尚待进一步精准、专业视域与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扩展。建立课堂教学失衡或均衡的测量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是未来研究的路径。
陈永华(Chan Wing Wah)[3](2017)在《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文中提出中国人移民外地的历史悠久而且漂洋过海无处不到,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民异地先侨居,後发展为落地生根,与当地非华族主体共存共荣,渐次融入主流社会。他们把中国文化习惯、物质文明带到异地,经历多年累积构建而成当地多元化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同时华侨散布各国,进一步把中国文化发展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研究可追朔100年前之清末民初。但由於华侨华人事务、活动繁多,分布的地域国家也非常广泛。於是有着众多可供历史研究的选材下,多数学者的着作是华侨在某国家、某地区生活状况的国别史,或是专科领域的教育、媒体、经济、宗教和社团等,或是专题专案的关於成功企业家、革命家(对中国近代政治而言)、某类物质文明或个别乡族文化。对於海外中华商会或某国家中华商会的专门研究是稀少。发掘海外中华商会的重要性,是近年的事。中国在开放改革後,市场经济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半。商业活动、商人和商会又在国内蓬勃起来,连带推动对近现代中国商业活动和商人组织的经济、社会功能的研究。对中国的商业、商人、商人组织的活动和历史展开研究,除了在中国近现代史有学术价值外,实际重要意义是帮助中国寻找一条合适自已的经济发展之路。在20世纪末的90年代,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领导团队对中国商会历史作出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继而引发连串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商会研究热潮。进入21世纪,全球急速一体化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开放的政策加大力度。政府修改了 20世纪90年代的“引进来、走出去”的被动战略转变为21世纪的主动方式“走出去、引进来”。在上世纪末,中国“崛起”的现象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在未来10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再度攀昇是可以预期的。另一个影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而又与印尼中华商会相关的是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中、印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与世界华商网络接轨。同时段中国商会学者也发现中国的商会组织随华侨移民海外,并且已经自然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华商会网路。他们在中国商会的档案中也发现中国的商会与各地海外中华商会曾经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和通讯。因而在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内着名华侨历史研究大学的支持下对海外中华商会(南洋区)的专门研究。南洋区是中国人最早移民也是最多华侨的地域,其中以印尼为最突出。估计印尼华人人口在1000万以上,是中国以外最大华人族群的居住国,当地华商更是印尼经济的主力。可是至今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是稀少。在众多印尼国别史上,学者往往侧重於教育、经济、宗教等明显社会议题的论述。即使在社团的研究论着中,有关印尼中华商会的内容也是稍有涉及,通常是放在业缘社团中的一栏目,给予小篇讨论。从而忽视了中华商会对中国、印尼关系和印尼华人近今100多年历史的重要贡献。论文是采用“总体式”专题研究的方法。印尼中华商会定义为:由印尼华侨华人在印尼成立的商会,组织成员为华商,商会主要服务对象为华侨华人,并承传着中华文化。总体史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长时段的研究。把握和审视是宏觐的,切入是微观的,描述是全方位的,观察包括了“时段性”和“统合长时段”性两种。在研究分析时也可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的说,论文是对印尼中华商会和活跃其中的商人进行研究。透过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看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联系,看印尼中华商会与上述三个政社群体之间的关系,看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印关系”作为宏观环境的切入角度,以在过去115年内中、印关系和中华商会的重要事件作为分时段的指标。经过四章的“时段”性分析,清楚显示了印尼中华商会在不同的时段,都对中国近现代史里的中、印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时段,她的角色扮演和功能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中、印关系中的三大政社群体,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人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最後,综合各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一个动态式的观察来,它成为评论印尼中华商会对中、印关系的总体作用的基础。在中国、印尼近今115年的历史里,两国的内、外政局急剧变化带动着中、印关系的起伏。生存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印尼华侨华人固然是两地关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20世纪前,印尼华侨可以说是中、印关系的始祖。到了清末之後,中国和印尼两地政府才成为中、印关系的主导者。由清末至1958年,当时代表着华侨的总机构-印尼中华总商会承担着重大的时代任命,带领着印尼华族在异国生存,维繋着与中国、印尼两国政府和华侨民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後进行社会主义建国,政府没有使用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里发挥功能。不幸地,在1965年印尼军事强人苏哈托施行邀进的同化华人政策,取缔了所有华人社团包括中华商会在内。从此时计算,印尼中华商会消失了 36年,到苏哈托被推翻下台三年後的2001年才得以复办。在进入21世纪初的15年,印尼中华商会再度在中、印尼关系中发挥她专长的经济功能,成就不少中、印经济贸易合作的成绩,使印尼渡过国家经济重大危机及帮助中、印两国修补过去的历史伤痕,为两国建立全面的战略性夥伴关系出了一分力。总的来说,印尼中华商会在历史的激流里,仍能保持她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位置是靠着他们儒商智慧和坚毅的精神。她使用“三赢”的方程式使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同得益处,其中以经济益处为最基本;并适时地调和这三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政治互信,为华侨和中华商会寻求最大的生存空间。在21世纪未来的中、印关系,相信印尼中华商会也会采用这个曾经被长期使用并证实为有效的“三赢”方程式去做出贡献。而且在2015年中、印两国刚宣布了两国的长期经济大战略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经济”,明显展示了双方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以中、印关系现时的良好走势看,印尼中华商会在调谐印尼华人与中、印政府的关系是较为容易。但印尼中华商会的三赢方案并不是必胜的。从四个歴史时段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华商会的作用和“三赢方案”成效与当时“印尼华人国家认同”的争议情度有密切的关系。印尼中华商会的功能作用基本上是经济性质。但在不同时段的中、印内外政治环境形成不同的中、印关系状态时,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会赋予它额外的政治、外交、社会文教等其他重要任务,调教着它在不同时段的角色。印尼中华商会未来的挑战仍然是在“印尼华人的国家认同”争议。2015年7月一批“反华人”的人士组成了“原住民党”,并故意在8月17日印尼国庆日宣布,制造声势。现今世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国家有责任对国民作出一生的教育、照顾和保护,换取的是国民必须向国家效忠。是一种法理上的承诺。入了外国籍的华人对国家效忠必定是他们的国籍国,是法理上必须要做。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损国籍国的利益时,必被定为叛国罪行。但在法理以外的感情归属,则各地民族和各人也有不同。人类的情感归属效忠对象可能是出.生国、或是居住国、或是祖籍国,甚至是宗教信仰。但不竟华人问题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敏感问题。中、印关系的三大主角,中、印两国政府和代表印尼华人的重要社圑,必须要合作,共同面对,主动地去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笔者以印尼中华商会为历史研究个案,在论文开始写作之前,并未感到使用“总体史”研究范式的特点和好处。但使用後,意识到它是研究专题个案的很好方法。采用了“总体史式”的方法,能把印尼中华商会的特性和历史角色看得明白,也能总结出印尼中华商会“成功”、“失败”的因素和导致她在近今115年的中、印关系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继而本着“监古知今”学习历史的态度,推论印尼中华总商会在21世纪中、印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相信此论文不单是一篇对印尼中华商会多面的专题研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印经济史、社会史和外交史的一篇辅助参考。
张娣[4](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张勇军[5](2012)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以A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自创建以来,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型,在创建之初曾短暂依附于大学,随即便开始了独立设置的历史。“壬戌学制”使高等师范教育合并于普通高等教育;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让高等师范教育又一次重新单独设置。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开办非师范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近代中国教师教育在“独”与“合”之间游走,每一次的教师教育转型都给教师教育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尽相同的综合化发展模式,综合化成效显着。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以来,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担任主要力量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问题更严重,迫切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综述来看,尚缺乏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进行比较系统的、以个案研究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如何综合化发展的?为什么要进行综合化发展?在综合化过程中各自遇到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各种不同类型的师范院校其综合化的模式是怎样的?对教师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在综合化过程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导向和支持?高师院校自身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以此为论题,并从宏观层面系统梳理和分析综合化发展的原因、模式及产生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本研究围绕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这一主题,以“纵线”的历史回顾与“横线”的国际比较作为研究的基础,选取A省三所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优化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以及在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建议这一逻辑线路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回顾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着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历史上四次重大转型的缘由和过程,重点分析了每一次转型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并在制度层面阐述了笔者的意见。在国际比较方面,本文重点选取法国、日本和美国三个国家作为国际比较对象,阐述了这三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历程,总结了各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为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提供国际比较的视野。本文所选取代表着三种不同层次和类型院校做个案研究,剖析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动因,评析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举措,总结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各自的应对措施,概括总结出“综合协调发展型”、“双主体成长型”和“传统主体式微型”三种不同的综合化发展模式。本研究还将不同类型的综合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各自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相同类型的高师院校的办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最后提出在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在省域内构建分层、分类、递进式、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议,尤其提出了要在教师教育的不同层次注重对“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本研究建议在大学层面建立一个独立设置与综合培养、封闭管理与多元开放相结合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想,在当前教师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郑奕[6](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萌[7](2011)在《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是指将国际的、跨文化或全球的维度融入示范性高中办学目标、课程、教学、活动、服务等方面的过程。全球化现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规定了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学校育人的职责和国际化的特性规定了它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目的。我国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现状规定了它的特点。鉴于全球化现象所包含的经济的全球联系、文化的全球联系、国家间的关系和全球性难题四个方面,以及学校办学的育人和自我保存功能,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功能可以分为增强学校的经济和国际影响力、提高学生与国外交往的能力、通过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改善教学、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和国际责任担当的意识四个方面。上述四个方面的功能成为我们分析办学国际化举措的主要框架。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举措可以分为机构、课程、人员交流三类,主要包括国际部、孔子课堂、外国课程、中外合作开发的课程、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中国课程、课外活动和中外人员交流七项。从对七项举措的分析来看,它们有助于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功能的实现,而且在增强实力、改善教学、培养人才和国际理解四个功能的实现上保持了应有的比例,同时也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统一规定国际部的性质,进一步规范收费;使得引进外国课程对本部课程有更大的帮助作用;增加我国师生与国外人员、教育模式接触的机会等等。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各种举措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主要源于学校的功利取向,它表现在片面追求办学声誉、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和学生能力两个方面。示范性高中只有从应对全球化现象的高度,秉持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目的,着重学校整体国际化氛围的营造来进行办学国际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举措的作用,合理地实现办学国际化的各项功能,达成其国际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黄华[8](2010)在《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1980年沿海中心城市的短期职业大学起步,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后发外生型的高职教育从诞生起就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了为产业界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中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加入WTO,教育服务贸易在各国的兴起更为这种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新的动力;同时,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的作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较少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程,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准确把握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从而为推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专门研究,以“历史回顾——国际比较——现状分析——个案研究——对策建议”为研究路径和逻辑线路展开。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视角较为详细地回顾、梳理了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十年来所经历的政府完全主导,政府为主、民间为辅和官民并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和经验。论文从资源利用、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特色发展、内涵建设、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维度明确指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紧接着,论文就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重点介绍理论界对于院校层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制订、国际化策略及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为后文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准备和分析框架。论文从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力机制,同时分析了七个影响因素。重点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技术引进吸引利用外资的需要、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等四个角度指出政府是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主要推动力量。论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新加坡、印度、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当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促进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具体举措。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实践中都得出了若干可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效仿或借鉴的做法及经验。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院校机构设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意义、现状评价、前景展望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等几个方面全面勾勒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数据显示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中,领导观念和政策法规分别是影响最大的内外部因素,访谈结果进一步将领导分成创新型、适应型、跟随型和攀比型四类。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调研出人意料,“新建紧缺专业”、“引进原版教材”、“改进原有专业”、“培养锻炼师资”本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本意,但是实际运行中,却收效甚微。论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丰富实践,总结了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概括了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所处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起步、交流、参与、合作、主导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典型行为及目标。论文选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个案,深入剖析了三所地域不同、区域经济结构不同、学校性质不同、专业覆盖不同、自身资源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特色实践和典型经验,运用国际理论界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分析对比了三所高职院校在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具体发展路径的异同。对于三个成功个案的剖析发现,领导作用、国际化项目的持续跟进、寻找双赢的合作基础、资源整合的力度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这些共性和个性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备不同内外部资源条件的高职院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帮助不同院校做出更加的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最后,论文就如何有效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政府层面、高职院校层面和各方联动机制层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中,政府层面重在提供制度支持,重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与国际惯例不接轨的阻碍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的体制障碍,加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支持、政策扶持和质量监控。院校层面重在确立组织发展战略,明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校情的发展路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使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学院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修炼内功,提升合作能力。联动机制层面重在发挥区域、校际、职教集团、民间组织的互动作用,提高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效率和实效性。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9](2010)在《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国是东南亚华侨华裔较集中的国家,汉语是泰国华侨以及华裔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泰国的汉语教育源远流长,虽然历经坎坷却始终未能中断且不断发展壮大。可见,近来泰国汉语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有掌握汉-英-泰三种语言的人才,才是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合格的人才。可以说,今天泰国越来越流行“汉语热”。华侨学校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灌输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阵地。泰国的华侨学校随着泰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华人政策各异而起伏不定,兴盛的时候达到600多所,而衰微的时候则骤减至不足100所。汉语教师也经历多舛的命运,很多往往被迫中途放弃教学而另谋出路。当代,随着国际形式的变化以及中泰关系的改善,华侨学校出现转机。本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泰国华侨学校的汉语教学。内容包含政策、学校、教师、教材和学生。论文运用文献法、田野考察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针对2008年泰国华侨学校开发研究。本次问卷调查邮寄给全泰国的117所泰国华侨学校,回收问卷调查94所,访谈对象是随机挑选每个地区3所华侨学校为代表,采访该华侨学校汉语教师2位,共30位,和进采访学汉语的学生3位,共45位。笔者总结自身亲历对其历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获得第一手资料。论文由以下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概念界定等方面。第一章,泰国华侨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汉语教育的政策。主要指第一,泰国华侨学校历史与演变。泰国华侨学校最早是萌芽时期(18世纪—19世纪末)、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初—1937年)、衰退凋零时期(1937年—1945年)、战后复苏时期(1945年—1978年)和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第二,泰国华侨学校的现状。分析华侨学校学校地址分类、泰国华侨学校开设教学班级和学校开设汉语教学班级。第三,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育的政策,包括“关于1918年的泰国民校条例”、“关于1921年的泰国强迫教育实施条例”、“关于1927年的泰国补充民校条例”、“关于1936年的泰国华文学管理新章程”、“关于1946年的中暹友好条约”等部分。第二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材与方法。因此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关系,所以在教材方面,笔者分成教材研究的来历和内容。目前泰国华侨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从中国大陆、泰国教育部、华侨会和自编。可见汉语教材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方法分成教学研究方法的变迁和教学常用的方法。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经常用的教学法是说话法、讲读法、阅读指导法和讨论法等。第三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师。除了教材之外,教师对教育也很重要。教师的职责是传播知识给学生,所以这章主要指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来源与条件、教师的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评价。第四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的结果如何必须考察他的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师的镜子。这章主要内容指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以及难点和学生学习汉语的成效。第五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国际交流主要指教师的交流、学生的交流、教材的交流和孔子课堂。每种交流引导中泰汉语教育紧密合作。第六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这部分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包括政策、汉语教师、汉语教学教材、学生方面和学校等方面。国家政策问题影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笔者提出解决问题并给教育部提供发展趋势的参考。尽管目前泰国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或者语言培训中心并开设很多汉语课程,但是华侨学校也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华侨学校是华侨华人投资的学校。它的办学目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方式跟其他学校不一样。此外,华侨学校还是仍然保存中国文化和风俗并传播给泰国华侨华裔的子女。因此华侨学校是值得研究的学校,对其教学和管理进行深部探究。
刘成新[10](2006)在《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文中指出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教学的发展变迁既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同时它更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技术作为文化裂变的重要动因,它对当下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全部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观,本文从历史、现实和社会文化联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适当的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去和现状,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全文共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 作者在“上篇”中首先辨析了诸如技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概念的实质内涵及其思想嬗变过程,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互动发展的框架模型。 “中篇”集中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和认识问题。作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状况、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心理影响、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等问题的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行动案例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问题的再认识问题。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视野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体系解构和新课程体系及其文化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论文“下篇”中,作者首先从分析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着手,初步探讨了技术教育化的发展过程,并简要分析了技术教育化发展所孕育的课程文化转型问题;然后基于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作者提出了立体化课程的建设构想,分析了立体化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将现实课堂和虚拟教育联结起来,以打造多元化、超时空的学习共同体为突破口,来促进信息时代的新型课程及其课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迎接新世纪科学文化盛世 携手共建中国物理教育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新世纪科学文化盛世 携手共建中国物理教育网(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及其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国企人”假设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 |
1.2.2 国外文献 |
1.2.3 现有研究点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设想 |
1.3.2 研究依据与实践依据 |
1.3.3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分析法 |
1.5 本文立论之新视角 |
第2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界定 |
2.1 资源概念解说与界定 |
2.1.1 资源概念解说 |
2.1.2 资源概念界定 |
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维度 |
2.2.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 |
2.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 |
2.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配置的原则 |
2.3.1 服务大局原则 |
2.3.2 贴近实际原则 |
2.3.3 统筹规划原则 |
2.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价值 |
2.4.1 “现实资源”的价值 |
2.4.2 “可能资源”的价值 |
2.4.3 “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拥有的价值 |
第3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管理资源 |
3.1 从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角度思考企业管理 |
3.1.1 企业管理的思想文化属性 |
3.1.2 从“组成部分”来看“可能资源” |
3.2 企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
3.2.1 国企管理实务:承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性资源 |
3.2.2 国企管理创新:生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资源 |
第4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资源 |
4.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 |
4.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属性 |
4.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张力、合力 |
4.2 企业文化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
4.2.1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看待企业文化作用 |
4.2.2 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思想、文化资源 |
4.2.3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资源 |
第5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管理资源 |
5.1 文化管理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资源 |
5.1.1 新文化、新资源 |
5.1.2 新综合、新起点 |
5.2 文化管理作为资源的本质和机制 |
5.2.1 人本、人文、国企人:“可能资源”的本质 |
5.2.2 价值观内驱:动力机制 |
第6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
6.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和整合 |
6.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自主开发、合理使用 |
6.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整合 |
6.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
6.2.1 基于人本理论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
6.2.2 走向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路 |
6.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化 |
6.3.1 思想文化交往构建 |
6.3.2 思想文化交往情境创制 |
6.3.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模式和机制 |
6.3.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融合-综合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文献类 |
二、着作类 |
三、期刊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五、报纸类 |
六、其他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实现师生教学生命的必然要求 |
三、回应课堂教学研究发展趋势转变 |
四、亟待变革课堂教学失衡的现实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失衡与均衡 |
二、课堂教学失衡 |
第四节 文献述论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论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论 |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实验学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伦理 |
六、拟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现象透析 |
第一节 失衡的课堂教学现场 |
一、学教失衡 |
二、身心失衡 |
三、承创失衡 |
四、情智失衡 |
五、德知失衡 |
六、同异失衡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原因追寻 |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对立 |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薄弱 |
三、课堂评价制度的偏颇 |
四、家校联系配合的虚化 |
第三章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 |
二、课堂生态理论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实质反思 |
一、道德性的缺失 |
二、感情性的麻痹 |
三、创造性的扼杀 |
四、实践性的缺场 |
第三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思考 |
一、内部矫正 |
二、外部协调 |
第四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内部矫正策略 |
第一节 情智相长互益师生 |
一、感情先行 |
二、以情富智 |
第二节 循环学习贯通教学 |
一、课内循环 |
二、课后延伸 |
第三节 核心建网举纲目张 |
一、萃取核心 |
二、自主建网 |
第四节 问题导向跟踪提高 |
一、反馈跟进 |
二、变式提高 |
第五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外部协调策略 |
第一节 强化教师自我理解 |
一、辩论式研修 |
二、内省式生成 |
第二节 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
一、动静结合 |
二、虚实互补 |
第三节 营造校园激励文化 |
一、课堂激励 |
二、课外激励 |
第四节 协同家校育人合力 |
一、信息共享 |
二、情感相融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绿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 |
(二) 中国商会研究。 |
(三) 海外中华商会研究 |
(四) 研究状况的结论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尼)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两地的内、外政治环境(1900-1945) |
一、中国的内政、外交 |
二、荷兰及其印尼殖民政府的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荷政府)关系(1900-1945) |
一、中国的印尼政策 |
二、印荷政府对华人政策的改变 |
三、中国、印荷政府在印华事务上的角力 |
四、中国、印荷政府关系的改善 |
五、印尼华侨社会状况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与诞生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成立 |
第四节 中国、印荷政府合作下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管理 |
二、荷属东印度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印尼中华商会二战前的发展及其功能作用 |
一、中国政府在印尼的华侨事务机构 |
二、印尼华侨的“市民社会”管治核心 |
三、印荷政府的辅助管治工具 |
四、华侨”认同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
第六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抗日运动与在日治时期所受的迫害 |
第七节 对抗的中、印(荷政府)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二章 二战结束後中、印(尼)关系及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45-1965)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独立战争和“指导民主”时代 |
四、印尼的外在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後的中、印(尼)关系(1945至1965)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 |
二、新中国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1949-1965) |
三、印尼开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
四、印尼华侨社会的急剧变化 |
第三节、二战结束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取代印尼中华会馆的印尼中华总会 |
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与新办的中华总会的关系 |
三、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宗旨、组织、活动、人事布局 |
四、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关键人物分析 |
第四节、印尼各地区中华商会重光後的复办 |
第五节、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与分裂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分裂 |
第六节、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与历史中断 |
一、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历史中断 |
第七节、复杂多变的中、印关系中的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角度 |
二、印尼华侨社会的角度 |
三、印尼政府、印荷政府、印尼民众的角度 |
四、新中国政府的角度 |
五、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的整体作用 |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再次复办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92-2004)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国内政治环境 |
四、印尼的国外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中、印(尼)关系(1992-2004) |
一、中国的印尼外交 |
二、印尼的中国外交及华人政策 |
三、印尼华人社会的正向转变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土壤和经过 |
一、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政治土壤 |
二、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经过 |
第四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早期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五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重要领导人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总主席陈大江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执行主席杨克林 |
三、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常务副总主席张锦雄 |
第六节 风雨同舟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总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在政治政环境(2004-2015) |
一、中国的大国兴起和新的对外经济策略 |
二、印尼的快速经济增长与打造海洋大国经济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印关系(2004-2015) |
一、战略夥伴关系 |
二、全面战略夥伴关系 |
第三节 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中、印关系 |
一、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成立 |
二、世界华商大会与中国经济发展 |
三、世界华商对印尼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革新扩展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变革更新 |
二、领导印尼中华总商会改革的重要人物 |
第五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接轨 |
第六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政、商、社关系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活动分析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与其他华人社团的关系 |
第七节 战略性伙伴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总商会 |
一、21世纪初中、印经贸成绩 |
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大国经济建设” |
三、世界华商大会扩展对中、印关系的帮助 |
四、印尼中华总商会在中、印战略性伙伴关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 |
论文後记 |
(4)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以A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史为鉴: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师法日本”与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高师改大”与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
第三节 “院系调整”与建国后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
第四节 “高师综合化”与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
第五节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制度分析 |
第二章 他山之石: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从“双轨制”走向“一体化”:法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从“封闭定向”到“大学化”:日本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三节 从“独立封闭”到“多元开放”: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四节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综合化的趋势与反思 |
第三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现状调查:A师范大学案例 |
第一节 A师范大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A师范大学综合化发展的动因 |
第三节 A师范大学综合化战略:迈向教学研究性大学的举措 |
第四节 A师范大学综合化发展的评析 |
第四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现状调查:B学院案例 |
第一节 B学院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B学院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动因 |
第三节 B学院综合化战略:去师范化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B学院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成就 |
第五节 B学院综合化发展的评析 |
第五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现状调查:c师专案例 |
第一节 C师专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C师专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动因 |
第三节 C师专综合化战略:双主体并行的措施 |
第四节 C师专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成绩 |
第五节 C师专综合化发展的评析 |
第六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
第二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困境 |
第四节 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
第五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建议 |
第六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 |
附录一:访谈对象一览表 |
附录二:院校领导、教师等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内容摘录 |
附录四: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 |
图目 |
附录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
五、加强观众研究 |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面向世界的示范性高中 |
一、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教育国际化 |
(二) 国际教育 |
(三) 国际理解教育 |
(四) 国际课程 |
(五) 高中国际部 |
三、基本概念 |
(一) 示范性高中 |
(二) 办学国际化 |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分析框架和内容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应然追求 |
一、高中办学国际化的合理性 |
(一) 全球化现象与办学国际化 |
(二) 办学国际化与本土化、民族性 |
(三) 办学国际化与现代化 |
二、培养国际型人才是办学国际化的目的 |
(一) “国际型人才”概念多解 |
(二) “国际型人才”界定 |
(三) 国际型人才与全球公民 |
三、高中办学国际化的特点 |
(一) 高中教育的性质规定了办学国际化的特点 |
(二) 我国高中教育的现状对办学国际化的要求 |
第二章 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举措—机构 |
一、示范性高中国际部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国际部对办学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意义 |
二、示范性高中援建孔子课堂 |
(一) 国家汉语推广战略 |
(二) 示范性高中是汉语推广的主力 |
(三) 孔子课堂对办学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意义 |
第三章 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举措—课程 |
一、引进的外国课程 |
(一) “外国课程”概述 |
(二) “外国课程”比较 |
(三) 引进外国课程对办学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意义 |
二、中外合作开发的国际课程 |
(一) 全球通用证书项目概述 |
(二) 全球通用证书项目的实施情况 |
(三) 中外合作开发的国际课程对办学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意义 |
三、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中国课程 |
(一) 增进学生的外语水平 |
(二) 增长学生的国际知识 |
(三) 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态度 |
四、课外活动—以“模联”活动为例 |
(一) 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概况 |
(二) “模联”对办学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意义 |
第四章 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的举措—人员交流 |
一、人员交流概况 |
(一) 人员交流的基本情况 |
(二) 人员交流的进一步分析 |
二、人员交流举例 |
(一) 主题交流活动 |
(二) 游学 |
三、人员交流对办学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意义 |
第五章 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走向 |
一、办学国际化举措综合分析 |
二、办学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一) 各举措的问题 |
(二) 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三、办学国际化的改善之路 |
(一) 国家职责的归位 |
(二) 教育者价值取向的转变 |
(三) 学校整体国际化氛围的形成 |
附录:他山之石—法国高中的国际部情况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成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与经验 |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新加坡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印度理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五节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绩、问题及趋势 |
第五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三所个案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建议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层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联动机制层面的建议 |
结语 |
附录一:高职高专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二:专家、院校长、国际交流合作部门负责人、教师等访谈提纲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六、研究目的 |
七、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泰国华侨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汉语教育的政策 |
一、泰国华侨学校的历史与演变 |
(一) 萌芽时期:18世纪—19世纪末 |
(二) 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初—1937年 |
(三) 衰退凋零时期:1937年—1945年 |
(四) 战后复苏时期:1945年—1978年 |
(五) 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
二、泰国华侨学校的现状 |
三、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育的政策 |
(一) "1918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
(二) "1921年的泰国强迫教育实施条例" |
(三) "1927年的泰国补充民校条例" |
(四) "1936年的泰国华文学管理新章程" |
(五) "1946年的中暹友好条约" |
(六) "1954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
(七) "1975年的泰国民校条例(第二份)" |
(八) "1982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
(九) "2007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
第二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材与方法 |
一、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材 |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教材的来源 |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教材的内容 |
二、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方法 |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方法的变迁 |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常用的方法 |
第三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师 |
一、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性别、婚姻与年龄 |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学历、职务与教龄 |
(三)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从教缘由 |
(四)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收入和福利 |
二、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来源与条件 |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来源 |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种类与条件 |
三、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授课情况 |
(一) 汉语教学时间与时段 |
(二) 教师上课的准备 |
(三) 教师了解和指导学生 |
(四) 教师行为和个性 |
四、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培训 |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培训目的 |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
五、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一) 教师认知发展 |
(二) 教师仪表发展 |
(三) 教师情感发展 |
六、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评价 |
(一) 教师评价的方法 |
(二) 教师评价的内容 |
(三) 影响教师评价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泰国华侨学校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 |
一、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
(一)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性别与籍贯 |
(二)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班级与学习时间 |
(三)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父母的职业 |
二、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以及难点 |
(一)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学习目的 |
(二)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
三、泰国华侨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成效 |
第五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国际交流 |
一、教师的交流 |
二、学生的交流 |
三、教材的交流 |
四、孔子课堂 |
第六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一、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汉语教学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 汉语教学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 汉语教学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 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汉语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一) 汉语教学政策改革发展的趋势 |
(二) 汉语教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三) 汉语教学教材改革发展的趋势 |
(四) 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改革发展的趋势 |
(五) 学校改革发展的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泰国历史年代简表 |
附录2 泰国华侨学校名表 |
附录3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教学调查问卷(翻译版) |
附录4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学习汉语情况的调查问卷(翻译版) |
附录5 泰王国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协议 |
附录6 泰国教育部与汉办合约 |
后记 |
(10)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检视与审思: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巡弋 |
第一章 概念检视:技术-课程-课程整合 |
第一节 技术及其本质观透析 |
一、技术与技术哲学的兴起 |
二、神态迥异的技术本质观 |
三、技术本质观演绎的启示 |
第二节 课程及其内涵再认识 |
一、形色多彩的课程观扫描 |
二、代表性课程观举要简析 |
三、课程后现代转向的意义 |
第三节 整合与课程整合释解 |
一、“整合”概念及其内涵 |
二、课程整合的意蕴诠释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语义解读 |
第二章 历史审思:技术之于课程和教学 |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流变 |
一、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化 |
二、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二元分化 |
三、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融合走向 |
第二节 课程教学的技术化变迁 |
一、教育教学的技术化演进 |
二、技术课程化的演变轨迹 |
三、课程技术化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
一、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波动关系 |
二、影响技术作用于课程的因素 |
三、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模型 |
[中篇] 透视与解析:表象和本质的文化追寻 |
第三章 现实透视:问题调查与实践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觉”调查 |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调查 |
二、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调查 |
一、WebQuest设计与应用调查 |
二、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 |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行动实践省思 |
一、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实践探索 |
二、CMC网络远程教学行动分析 |
第四章 内涵解析:技术与课程整合再认识 |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遭遇的现实问题 |
一、对调查和实践问题的再思考 |
二、E-Learning实践发展的认识偏差 |
三、E-Learning向B-Learning思维转向 |
第二节 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述析 |
一、两种不同的技术教育应用观 |
二、对技术教育应用的理性反思 |
三、相关文献分析与实践者思想 |
第三节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辨析 |
一、学术视野中文化意义的缺失 |
二、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 |
三、课程整合与发展的文化建构 |
[下篇] 裂变与重构:文化转型中的课程构架 |
第五章 文化转型:技术教育化的裂变效应 |
第一节 文化、技术文化、课程文化 |
一、文化、文化力与文化传统 |
二、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及特性 |
三、课程与教学中的文化积淀 |
第二节 技术教育化的冲突与调适 |
一、技术教育化的角色功能 |
二、技术教育化的价值冲突 |
三、技术教育化的互动调适 |
第三节 技术教育化孕育的文化转型 |
一、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环境 |
二、课程与教学的适应性创生 |
三、从权威控制转向互动对话 |
第六章 课程重构:面向信息化的思维框架 |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中的课程整合 |
一、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分析 |
二、技术与课程整合价值重塑 |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立体化建构 |
一、从立体化教材到立体化课程 |
二、立体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
三、立体化课程的行动实践 |
第三节 现实与虚拟联结的学习共同体 |
一、学习社区与学习共同体 |
二、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
三、现实与虚拟的有机联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调查单位 |
附录二: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协作单位 |
附录三:WebQuest设计与应用案例调查站点 |
附录四: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访问站点 |
后记 |
四、迎接新世纪科学文化盛世 携手共建中国物理教育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D]. 蔡二雨.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2]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D]. 陈永华(Chan Wing Wah).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4]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5]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以A省为例[D]. 张勇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6]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7]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D]. 张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 黄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 西南大学, 2010(08)
- [10]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 刘成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