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趣闻集锦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李启晨[1](2021)在《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建构与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学历史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给学生的历史学习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引导和帮助。鉴于网络的普及,它成为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的有效辅助渠道,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广泛的历史知识,拓宽历史视野,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观念。为提高学生的网络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的效率,历史教师有责任将历史网络学习资源加以筛选整合并使其以最严整高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简单便捷的建站平台构建“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丰富课外学习的方式,夯实历史知识基础。基于目前网络发展与普及的现状,论文分析了“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网站对初中生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的期望目标提出了建构的四大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建构及运用过程。首先,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需求分析,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为例具体描述了利用“凡科建站平台”建构“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详细步骤,最终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网页;其次,详细说明了“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操作步骤,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分析了网站的运用成效,剖析了建构与运用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最后,通过《戊戌变法》这一案例详细展示了“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运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建构与运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历史课外拓展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此网站的建构与运用对其它学科课外学习网站的建设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雨锟[2](2020)在《《开明国语课本》的双重性及当代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叶圣陶是我国杰出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也是着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既是一部儿童文学读本,又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当代大力提倡儿童本位的语境中,通过挖掘这部儿童文学形式教材的双重性,进一步探索叶圣陶以儿童为本的创作理念与教材编写实践,阐发《开明国语课本》的当代价值。本论文以《开明国语课本》为研究对象,共有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缘由,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立论的基点、选题的内涵及意义。第一章探析《开明国语课本》诞生的时代语境与条件。五四时期,现代儿童意识觉醒,“儿童需要儿童的文学”掀起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热潮,“儿童本位”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编撰,叶圣陶在这股浪潮中迅速成长起来。时代风潮的引领以及他对创作、教育、教材等相关问题的思考从主客观条件上为《开明国语课本》诞生提供了保障。第二章探讨《开明国语课本》的双重性。作家和教育家双肩挑的身份让叶圣陶对“以儿童为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也赋予了《开明国语课本》儿童文学和语文教材的双重性。作为儿童文学文本的《开明国语课本》,在内容上选用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校园、游戏、动物等多元化题材;在形式上集聚了多种儿童文学文体,无论是语言的呈现还是形象的塑造都完全从“儿童”这一对象出发。作为教材的《开明国语课本》,在编排上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呈现出“家庭-学校-社会”逐步培养的儿童发展指向;在能力培养上,通过图文互动逐步提升儿童的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充分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在育人目标上,在知识学习中培育儿童成为一个热爱生活、适应社会、有道德品行的人。第三章立足当下视野,探究这部“儿童文学形式”教材的当代启示。文学与教材的交相呼应碰撞出了“双重性”,启示当代要全方位开发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学习融于对文字的细细品读中;把生活知识的学习放进具有文学趣味的具体情境当中;让儿童在文学审美的过程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在教育实践中更要做到对儿童的尊重,时刻坚守“儿童本位”,挖掘和利用儿童生活中的素材进行生活教育,也提示当代儿童文学界与语文教育界进行更深入的联合互动,为下一代教育谋求更多福祉。
王光艳[3](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戴进[4](2016)在《国际足球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足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当今世界足球水平最高的地区首推欧洲、其次是南美,欧洲同时又拥有最悠久的现代足球报道历史、以及发达的传媒市场,中国足球报道也具有自身的特征。国际足球报道在形成自身特色和经验的同时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如足球报道体现的文化多元化程度是否已经超越了奥林匹克文化整体传播水准?国家意识形态对足球报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新媒体环境和传播技术给足球报道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的传播策略与足球报道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状态?国际足球报道版权市场现状对足球报道形成了怎样的冲击?为此本文拟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国际足球报道进行研究、并试图寻找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而为中国足球报道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针对国内外关于足球报道、体育项目传播和比较新闻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文献综述,这成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本体论对足球报道的自身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足球报道的国际化趋势和跨文化传播、小众化传播趋势下的专业化要求、现场化报道规律下的细节化呈现等内容。第三章业务论研究了现阶段足球报道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报道为例,梳理了巴西、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报道的特点和风格,分析了中国世界杯报道的特征、并对世界杯报道的互动性传播进行了研究。第四章观念论探讨了国家意识形态对足球报道的影响,在分析足球运动与政治关联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国家“维护”观念背景下足球报道的典型作用、民族主义情绪与媒介霸权对足球报道的影响等问题。第五章组织论研究了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的传播策略对足球报道的影响,分析了国际足联等机构通过掌控传播主动权、提升专业性报道要求、保护广告赞助机构利益、积极传播自身价值观等方式对足球报道形成的影响。第六章版权论探讨了国际足球报道版权环境对足球报道产生的作用,在厘清足球赛事着作权性质的基础上,以电视转播为重点研究了足球报道版权现状、国际版权市场特征及对足球报道的作用。第七章本土论在梳理中国足球报道风格演变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的足球典型报道、地域性冲突等特色问题,探讨了在国际足球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足球报道如何立足本土文化、以在变革和发展中的坚守去实现在坚守中的发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在国际足球赛事组织专业化构建的背景下,足球报道呈现出传播理念跨文化接轨、传播范围全民化推广、报道版权细分化维护、传播品质公平化提升、传播技术分众化制作等规律性特征。中国足球报道应当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足球报道的规律,通过广泛学习其它国家的先进文化和报道经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报道方式和内容的提升。
朱嘉隽[5](2015)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数学实验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数学实验的发展历程来看,数学实验是高等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成果,并对数学的发展起到助推的作用,将数学实验引入高中阶段加以研究,也是基础数学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将成为高中教师和学生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对象.它不仅会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最早是在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而提出的,通过国内多名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和众多中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的研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对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之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具有特定的意义,对它的研究将能够更好地挖掘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现实理解.本论文将基于对高中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探究高中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基本认识,通过调查研究、课例观摩、问卷实测等形式了解数学实验课程在高中阶段实施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中数学实验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和教学的注意点.与此同时,本论文还将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进行理论层面的阐释和概括,重点通过对高中学生的实测和调查,探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要内涵、维度划分与层次水平,通过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基于数学实验的课例研究,形成对培养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法和典型模式.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立足于有效教学,数学实验课程的设立,配合教师对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提升数学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累和改造自身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本论文将立足对一所普通重点高中的实践调查和多方研究,尝试总结出通过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形成培养与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法,并由此提出自己的反思、建议和启示.
谢明洋[6](2015)在《晚清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存扬州园林的遗迹有两类:城西北郊蜀冈瘦西湖一带的湖上公共园林集群集中兴建于康雍乾三朝(1661——1796),均己损毁,于近年复建。嘉庆朝二十余年几无造园活动,现存城内私家园林多于道光元年(即1820年)至民国初年所新建或扩建。以原真性为原则,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遗存较为完整的晚清扬州城市私家园林。本文研究要点为: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八处晚清扬州城市私家园林,即个园、何园、小盘谷、汪氏小苑、逸圃、贾氏宅园(二分明月楼)、棣园与瓠园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完善其基础资料图纸。二,依据《园冶》理论框架结合实地调研,依据各个园林的特色分析其理法特色,并进一步从立意、布局、叠山、理水、建筑装饰、花木六个方面予以初步总结。三,试图将造园现象还原至动态发展的历史事实中,把握其与社会生活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园主个人及家族经历等,从而形成对晚清扬州城市私宅园林的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晚清的扬州仍受惠于运河的繁荣与盐政改革等经济政策的庇护,延续着文化领域如学术教育、绘画曲艺、手工艺匠的全面昌盛,在旧、新城区域先后形成儒商私家园林集群并逐渐发展成熟、形成独特风格,在中国造园史上留下最后篇章。其理法特征主要有:整体布局具小型集锦园的特点,船厅、读书楼、戏台、觅句廊等多重场景并置并体现出天人感应、四季轮回的时空观念;擅用曲折的路径、花窗地穴等创造多样的视线关系以借景拓展空间;叠山脱离了峰石欣赏而发展出独特的中空外奇的扬派叠石技艺,追求山居意境,以拳山勺水写仿真山气势:理水遵循汇水入园不外流的理念而有“天沟”的做法,水体形态仍沿用传统的方池静水,略有曲折蜿蜒的变化藏首匿尾,偶见“旱园水作”的案例。受南巡盛世形成的运河视角审美影响,园中运用山石与建筑结合、长楼复廊及“裹脚之法”等构建技巧构成复杂穿越的园林空间;园林植物偏重姿态欣赏和比兴含义兼顾四季有花,重视色香搭配;较早期的园内仍有放鹤饲鱼、置放盆景的明代私园遗俗;建筑装饰风格较苏南造型更为高大刚直、色彩更为素雅、线条更粗拙质朴,兼有西洋、官式元素,具开放多元之风。晚清扬州私家园林是清代江南造园的优秀典型,具有珍贵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其造园理法尤其是扬派叠石技艺印证并延续了《园冶》所述理论,于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黄洁清[7](2015)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文中提出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非时效性、选择性、内容丰富性等特征,其内容可以分为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地方相关的文献、其他文献,这些文献的征集需遵循补充性、针对性、真实性原则,渠道包括通过挖掘、整理等方式收集,通过购买、交流、索取等方式获取,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等方式获取。利用方式则包括展示展览,专业的信息挖掘、归纳、整理与汇总等。国外大多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注重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国内方面,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方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都值得借鉴,借鉴这些经验,舟山在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的构建中,要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以此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舟山地方文献工作在文献整理、舟山群岛历史文献资源目录调查与归类、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舟山市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舟山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广度与深度不够,保护与利用不够,规划与合作不够等方面。当前,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出现了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等新趋势,顺势而为舟山可以按照明确数据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数据库上线运行的基本流程,设置登陆模块、征集模块、编码模块、查询模块、在线阅读模块、在线交流模块、编辑打印模块、安全模块等模块,明确数据库构建的总体目标,中心任务开发出更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推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舟山需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地方文献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陈阳[8](2014)在《《真相画报》与“视觉现代性”》文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画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真相画报》见证了中国画报从石印画报向铜锌版画报的转变。它以丰富多样的视觉样式为我们提供解读民国初年视觉文化的一把钥匙。《真相画报》,1912年创刊于上海,创办者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剑父、高奇峰两兄弟。他们是早期同盟会成员并参加革命活动,其兼具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为这份画报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图像与文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启蒙与革命、政治与艺术的多重关系中,《真相画报》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政治面貌、艺术流变及图像传播的逻辑。本文试图从“视觉现代性”的角度来分析《真相画报》的图像传播,由此阐明《真相画报》在新闻传播史和艺术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视觉现代性”是从视觉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性,因此仍离不开揭示“现代性”内涵的关键词: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民族国家、工业社会、主体意识。本文通过摄影、绘画、大众媒介等“现代物”所建构的“真相观”、“空间观”、“器物秀”、“艺术观”、“传播观”来诠释“视觉现代性”。“真相观”、“空间观”、“器物秀”所依托的文本是照片,“艺术观”依据的文本是绘画。在清末民初的图像传播中,照片无疑是承载和体现“视觉现代性”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这也是《真相画报》在同时代脱颖而出的重要方面。其次,“新国画”所体现的“绘画现代性”是“视觉现代性”的另一方面。“传播观”综观《真相画报》在摄影和艺术两方面的传播实践,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视角解读视觉文本的制作、生产、流通及相互影响的机制和意义。简言之,《真相画报》的“视觉现代性”是在“摄影现代性”、“绘画现代性”和“传播现代性”的综合作用下通过丰富的视觉文本来建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即“看什么”和“如何看”。
张曼芝[9](2013)在《手机报科技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双向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和个性化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手机报进行科技传播活动能充分挖掘其传播科技知识、促进经济发展、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功能。在手机迅速普及的今天,手机报科技传播正在兴起。短短几年中,手机报科技传播形成了“碎片”式传播、“专栏”式传播和“专报”式传播三个阶段。各阶段特征明显,但并不是相互取代的过程,而是依次递进的过程,呈螺旋式发展。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文本是指以手机作为传播载体,以报道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重要事实(事件)为内容,由文字、声音、图像等构成的符号语言系统。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文本呈现出信息标题多样化、文本结构固定、图片数量增多、信息字数精简等共性特征。同时,由于创办宗旨、受众群体等方面的不同,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文本存在着主题题材各有侧重、内容深度差异明显等不同点。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栏目设置遵循“使用与满足”理论原理。在对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栏目进行设置时,应考虑数量合理、科学分类、突出个性、搭配适宜的原则。手机报科技传播的内容选题注重考虑选题与社会环境、与读者的关联性,遵循选题之间的层次性、互补性和整体性原则。从整体上看,手机报科技传播的传播模式呈现出传播主体由单一到多元、传播客体由集中到分散、传播内容由粘贴到解读、传播时效由全时到共时的特点。目前,手机报科技传播存在科技内容比重少、文本同质化严重、内容科学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可从清晰定位、权衡比例;精确定向、凸显特色;准确定题、权威发声等方面予以改进和优化。可以预见,短期内手机报并不会消亡,进一步增加手机报传播的科技栏目和科技内容符合受众需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陈楠[10](2013)在《从“格律设计观”看“参数化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思维与系统思维的挖掘、研究与实践探索开篇,通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音律系统、五行循环生克系统、易经的图形推演系统、九宫格的纵横分割系统、唐图(七巧板)的母图重组系统、永字八法的化繁就简系统、等级化图形系统、方位色彩系统等设计思维系统中的逻辑、连贯、系列、框架、连续性等问题的研究,阐述了作者提出的"格律的设计观"的设计观念与方法论,证明在进行形式创新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程序格律规则本身的设计创新。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创作实践研究,解读梳理"参数化设计"这一风靡于建筑设计领域的全新概念,剖析其不同以往设计格律的颠覆性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并尝试分析探讨这种设计思想与方法介入以二维平面为主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研究,对于这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预测。
二、生物趣闻集锦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趣闻集锦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建构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解析 |
1.学习网站 |
2.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 |
一、研究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3.资源整合理论 |
(二)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建构的必要性 |
1.适应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
2.拓宽初中生历史视野的要求 |
3.解决初中生资源甄别能力弱问题的要求 |
4.改变现存学习网站冗杂不实现象的要求 |
(三)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建构的可行性 |
1.初中生网络水平的提高 |
2.历史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
3.丰富的历史课外拓展学习资源 |
二、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建构过程 |
(一)建构原则 |
1.适宜性原则 |
2.针对性原则 |
3.有效性原则 |
4.动态性原则 |
(二)建构步骤 |
1、用户需求分析 |
2、网站内容结构设计 |
三、“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的操作与使用 |
(一)“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操作步骤 |
1.学生注册 |
2.学生登录 |
3.选择年级与课时 |
4.进行历史课外拓展学习 |
(二)“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使用建议 |
1.充分利用,提升教学效果 |
2.及时引导,避免效率低下 |
3.积极完善,提升专业能力 |
(三)“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运用效果分析 |
1.成效分析 |
2.问题与局限 |
四、“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运用案例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运用步骤 |
1、收集上传资料 |
2、指导学生使用 |
3、效果验收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生利用网络进行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运用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2)《开明国语课本》的双重性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开明国语课本》诞生的时代语境与条件 |
第一节 现代儿童意识的觉醒 |
一、发现“儿童” |
二、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热潮的出现 |
三、“欣赏儿童文学”被写入小学国语课标 |
第二节 叶圣陶早期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创作 |
一、立足于实践的教育理念与教材观 |
二、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创作与教材编写活动 |
第二章 《开明国语课本》的双重性 |
第一节 作为儿童文学文本的《开明国语课本》 |
一、儿童文学文体集锦 |
二、多元题材讲述儿童生活 |
三、高品质的文学性呈现 |
第二节 作为教材的《开明国语课本》 |
一、课文编排以儿童能力发展为明确指向 |
二、图文互动提升语言表达、激发丰富想象 |
三、传授知识与人格培育相结合 |
第三章 《开明国语课本》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全方位开发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
一、品读文字之美,学习语文知识 |
二、领略文学趣味,学习生活知识 |
三、享受文学审美,达成育人目标 |
第二节 在实践中坚守“儿童本位”理念 |
一、充分尊重儿童,强调生活教育 |
二、以儿童为中心,加强文学与教材的联合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4)国际足球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二、本体论:足球报道的自身规律 |
(一)足球报道的国际化趋势和跨文化传播 |
(二)小众化传播趋势下足球报道的专业化要求 |
(三)现场化足球报道的细节化呈现 |
三、业务论:当前足球报道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主要国家世界杯报道的特点分析 |
(二)中国世界杯报道的包容性和娱乐化倾向 |
(三)中国世界杯报道互动性传播分析 |
四、观念论:国家意识形态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一)足球运动与政治的关联 |
(二)“维护”观念背景下足球报道的典型作用 |
(三)民族主义情绪和媒介霸权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五、组织论: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传播策略与足球报道 |
(一)国际足联等机构传播主动权的掌控及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二)国际足联等机构专业性传播要求与媒体报道的契合 |
(三)广告赞助因素对国际足联等机构传播政策的影响 |
(四)国际足联等机构价值观传播及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六、版权论:当前着作权环境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一)足球赛事着作权的争议与否定 |
(二)足球赛事报道着作权现状分析-以电视转播为例 |
(三)足球赛事报道版权市场特征及其影响 |
七、本土论:中国足球报道的变革与坚守 |
(一)中国足球报道的风格演变 |
(二)中国足球的典型报道和地域性冲突 |
(三)中国足球报道在扬弃中需要的坚守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
2.3 高中数学实验与学生数学基本经验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内容 |
3.1 研究问题及其重点、难点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计划 |
第四章 高中数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基本内涵 |
4.1 高中数学实验及其教学开展的概念 |
4.2 高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
4.3 高中数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
4.4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 |
第五章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内涵 |
5.1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 |
5.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 |
5.3 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几个维度 |
5.4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六章 关于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6.1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6.2 问卷数据的整理 |
6.3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论浅析 |
第七章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 |
7.1 问卷调查: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现状分析 |
7.2 实践研究(一):三角函数周期性问题的应用 |
7.3 实践研究(二):圆锥曲线与折纸的研究 |
7.4 实践研究(三):空间几何体侧面展开问题的实验研究 |
7.5 实践研究(五):高中生数学小论文撰写心得——“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数学 |
第八章 结论 |
8.1 对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建议与意见 |
8.2 对高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的几点想法 |
8.3 高中数学实验课程开设与建立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尝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晚清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缘起 |
1.2 研究的界定 |
1.2.1 晚清的扬州城 |
1.2.2 城市私家园林 |
1.2.3 理法 |
1.3 研究的回顾 |
1.3.1 古人的记述 |
1.3.2 今人的研究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多领域综合的文献研究 |
1.4.2 实地调研测绘 |
1.4.3 以图像分析介入空间研究 |
1.5 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时代地域背景 |
2.1 城市基本面貌 |
2.1.1 老城基本格局 |
2.1.2 文人商宦往来 |
2.1.3 画坛潮流风貌 |
2.1.4 通俗艺术盛世 |
2.1.5 市井手工技艺 |
2.2 造园的参与者 |
2.2.1 园之主人——以盐商为主的晚清扬州儒商群体 |
2.2.2 主事之人——以计成为代表的江南哲匠群体 |
2.3 清代扬州私家园林实录 |
第3章 造园理法综述 |
3.1 构园立意 |
3.1.1 运河基因,船行体验 |
3.1.2 四时园居,时空轮回 |
3.2 园林布局 |
3.2.1 前宅后园,城市风水 |
3.2.2 多重场景,集锦并置 |
3.3 叠山置石 |
3.3.1 真山气象,贵在起脚 |
3.3.2 岩壁山房,取阴造势 |
3.3.3 横纹拼叠,碎石包镶 |
3.3.4 树为山衣,因境择木 |
3.4 理水艺术 |
3.4.1 玲珑境池,低桥步石 |
3.4.2 水云深处,环绕有情 |
3.5 建筑装饰 |
3.5.1 复道长楼,素雅端正 |
3.5.2 青砖花瓦,刚中见柔 |
3.5.3 画卷墁地,旱园水作 |
3.6 花木配植 |
3.6.1 古藤虬枝,芍田桂丛 |
3.6.2 切要四时,寓意吉祥 |
第4章 主要案例研究 |
4.1 个园——壶天复自春 |
4.1.1 历史变迁 |
4.1.2 总体布局——完整严谨 |
4.1.3 营造意匠——壶天八景 |
4.1.4 叠山理水——真山形势 |
4.1.5 园林建筑——端正得体 |
4.1.6 花木配植——苍翠古朴 |
4.1.7 总结评价 |
4.2 棣园——盘洲叠锦绣 |
4.2.1 历史变迁 |
4.2.2 总体布局复原 |
4.2.3 营造意匠推测 |
4.2.4 构园要素浅析 |
4.2.5 总结评价 |
4.3 贾氏宅园(二分明月楼)——明月清风我 |
4.3.1 历史变迁 |
4.3.2 营造意匠——以月寄情 |
4.3.3 总体布局——层叠向心 |
4.3.4 建筑雕饰——毓秀于庄 |
4.3.5 花木配植——应时点景 |
4.3.6 总结评价 |
4.4 壶园(瓠园)——壶中立九华 |
4.4.1 历史变迁 |
4.4.2 总体布局——三园五厅 |
4.4.3 造景意匠——壶中天地 |
4.4.4 建筑装饰——素雅纤巧 |
4.4.5 总结评价 |
4.5 何园(寄啸山庄与片石山房)——深山有奇壑 |
4.5.1 历史变迁 |
4.5.2 总体布局——拼叠并置 |
4.5.3 叠山理水——山水幻境 |
4.5.4 园林建筑——复杂穿越 |
4.5.5 细部雕饰——因景随形 |
4.5.6 花木配植——奇花异木 |
4.5.7 总结评价 |
4.6 小盘谷——苍岩藏溪谷 |
4.6.1 历史变迁 |
4.6.2 总体布局——以小见大 |
4.6.3 营造意匠——盘谷归隐 |
4.6.4 叠山理水——苍岩立壁 |
4.6.5 建筑雕饰——因境衬景 |
4.6.6 花木配植——漱花丛翠 |
4.6.7 总结评价 |
4.7 汪氏小苑——栖徲探春深 |
4.7.1 历史变迁 |
4.7.2 总体布局——穿插渗透 |
4.7.3 营造意匠——景深意简 |
4.7.4 建筑装饰——中西合璧 |
4.7.5 花木配植——孤植点景 |
4.7.6 总结评价 |
4.8 逸圃——曲尺借云光 |
4.8.1 历史变迁 |
4.8.2 总体布局一曲尺乾坤 |
4.8.3 营造意匠——陋巷家风 |
4.8.4 叠山理水——拳山勺水 |
4.8.5 建筑雕饰——质朴精美 |
4.8.6 总结评价 |
第5章 结论 |
5.1 晚清扬州城市私家园林成因及定位 |
5.2 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特色 |
5.2.1 拳山勺水的意境 |
5.2.2 场景并置的时空 |
5.2.3 多重关联的借景 |
5.2.4 潇洒雅健的风格 |
5.2.5 技近乎道的艺匠 |
5.3 扬州晚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 |
5.3.1 保护现状 |
5.3.2 保护策略 |
5.4 研究创新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历 |
致谢 |
(7)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地方文献的传承价值有利于史料保存 |
1.2.2 地方文献的情报价值有利于辅助决策 |
1.2.3 地方文献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形象提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文献概念的界定及其收集利用 |
2.1 地方文献概念界定 |
2.2 地方文献的特征 |
2.2.1 地方文献的区域性 |
2.2.2 地方文献的非时效性 |
2.2.3 地方文献的选择性 |
2.2.4 地方文献的丰富性 |
2.3 地方文献的主要内容 |
2.3.1 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 |
2.3.2 地方相关的文献 |
2.3.3 其他文献 |
2.4 地方文献的收集 |
2.4.1 地方文献收集分类方法 |
2.4.2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原则 |
2.4.3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途径 |
2.5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2.5.1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主体与客体 |
2.5.2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原则与目标 |
2.5.3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经验总结 |
3.1.1 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
3.1.2 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 |
3.1.3 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 |
3.1.4 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 |
3.2 国内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构建的基本经验 |
3.2.1 注重创新的湖南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2 历史悠久的浙江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3 规模大成果多的江苏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3 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对舟山市的启示 |
3.3.1 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 |
3.3.2 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应用工作 |
3.3.3 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
第四章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现状 |
4.1 舟山市的基本情况 |
4.2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的成效 |
4.3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的新趋势 |
4.3.1 数字化趋势明显 |
4.3.2 规模化趋势明显 |
4.3.3 专业化趋势明显 |
4.3.4 特色化趋势明显 |
4.4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广度与深度不够 |
4.4.2 保护与利用不够 |
4.4.3 规划与合作不够 |
第五章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构想 |
5.1 舟山市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5.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完善的总体目标及中心任务 |
5.2.1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目标 |
5.2.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中心任务 |
5.3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 |
5.3.1 完成舟山地方文献分类目录和内容数字化 |
5.3.2 明确数据库功能需求 |
5.3.3 确定开发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 |
5.3.4 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 |
5.3.5 数据库上线运行 |
5.4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总体框架及其功能模块 |
5.4.1 登陆模块 |
5.4.2 征集模块 |
5.4.3 编码模块 |
5.4.4 查询模块 |
5.4.5 在线阅读模块 |
5.4.6 在线交流模块 |
5.4.7 编辑打印模块 |
5.4.8 安全模块 |
5.5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技术方案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推动该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的建议 |
6.2.1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
6.2.2 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 |
6.2.3 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 |
6.2.4 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
6.2.5 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真相画报》与“视觉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画报研究回顾 |
一、画报小史 |
二、画报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视角:视觉现代性 |
一、以视觉性应对视觉冲击 |
二、现代性与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真相观:《真相画报》与时事新闻 |
第一节 “真相观”:《真相画报》与时事照片 |
一、《真相画报》的创刊背景 |
二、《真相画报》之于“真相” |
三、照片之于“真相” |
第二节 摄影:格物与写真 |
第三节 照片:无声的证据 |
一、作为证据的照片:为革命赴死的身体 |
二、作为证据的照片:为革命动员的身体 |
本章小结:真相的出镜 |
第三章 时空观:风景照中的国族认同 |
第一节 “地势写真画”:具象地图与国族认同 |
一、地景照与人文地理 |
二、地景照与图画地图 |
三、地景照与国族认同 |
第二节 名胜写真画:废墟空间与历史记忆 |
一、废墟残迹与文化赋义 |
二、废墟空间与民族记忆 |
本章小结:风景照的意志 |
第四章 “器物秀”:物质文明与救国想象 |
第一节 “物质救国”与振兴实业 |
一、从物质救国到物质文明 |
二、从工业救国到振兴实业 |
第二节 军事重器与救国想象 |
一、海陆空:军舰、铁路、飞机 |
二、飞机救国与视觉革命 |
本章小结 恋物的“器物秀” |
第五章 “新国画”:折衷主义与绘画现代性 |
第一节 “新国画”与折衷主义 |
一、博物写实的“新国画” |
二、日风熏染的“新国画” |
第二节 “新国画”与美术革命 |
一、“美术革命”聚焦点:“新国画” |
二、“美术革命”实质:中西画之争 |
三、“新国画”:艺术与政治的胶葛 |
本章小结 革命的艺术 |
第六章 传播网:图像传播与艺术传播 |
第一节 图像传播的变革 |
一、图画新闻(Illustrated News) |
二、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 |
三、图像论政 |
第二节 网状的艺术传播 |
一、社交性艺术 |
二、大众传播艺术 |
本章小结 传播的力量 |
第七章 结论:《真相画报》的视觉现代性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次 |
附录 |
后记 |
(9)手机报科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手机报相关研究 |
1.2.2 关于科技传播研究 |
1.2.3 国内手机报科技传播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发展历程 |
2.1 手机报的分类与优势 |
2.1.1 手机报的分类 |
2.1.2 手机报的传播优势 |
2.2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发展阶段 |
2.2.1 “碎片”式传播阶段(2000 年~2004 年) |
2.2.2 “专栏”式传播阶段(2005 年~2006 年) |
2.2.3 “专报”式传播阶段(2007 年~至今) |
2.3 手机报在科技传播中的功能 |
2.3.1 围绕热点事件传播科学知识 |
2.3.2 介绍科技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
2.3.3 通过科学解读引导社会舆论 |
2.3.4 倡导健康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
第3章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文本特点 |
3.2 手机报科技传播文本的共性特征 |
3.2.1 信息标题多样 |
3.2.2 文本结构固定 |
3.2.3 图片信息量大 |
3.2.4 信息字数精简 |
3.2.5 版式设计单调 |
3.3 各类手机报科技传播文本的不同点 |
3.3.1 主题各有侧重 |
3.3.2 深度差异明显 |
3.3.3 指导性有区别 |
第4章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传播学分析 |
4.1 科技传播的栏目设置 |
4.1.1 手机报科技传播栏目设置的重要性 |
4.1.2 手机报科技传播栏目的设置原则 |
4.2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选题 |
4.2.1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选题依据 |
4.2.2 手机报科技传播的选题原则 |
4.3 手机报科技传播模式 |
4.3.1 传播主体由单一到多元 |
4.3.2 传播客体由集中到分散 |
4.3.3 传播时效由全时到共时 |
4.3.4 传播内容由粘贴到解读 |
第5章 关于加强手机报科技传播的思考 |
5.1 当前手机报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 |
5.1.1 科技内容比重偏少 |
5.1.2 文本同质现象突出 |
5.1.3 内容科学性难确定 |
5.2 提升手机报科技传播效果的探讨 |
5.2.1 清晰定位权衡比例 |
5.2.2 精确定向凸显特色 |
5.2.3 精选来源权威发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作品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与新闻实践目录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
(10)从“格律设计观”看“参数化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律 |
(二)格律设计观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梳理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史中思维模式与方法论体系的研究 |
2. 有益于完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框架 |
3. 有益于设计实践中的新方法新语言探索 |
二、格律与美 |
(一)相似的结构 |
(二)螺旋结构中的自然格律 |
(三)与生俱来的审美标准 |
三、人文艺术中的格律设计理念与实践 |
(一)中国传统人文艺术中的格律设计系统 |
1. 五音的格律 |
2. 九宫格与《佛说造像度量经》的格律——网格活用系统 |
3. 围棋中的格律 |
4. 汉字书法笔画的格律——母图重组系统 |
5. 唐图的格律设计——母图重组系统 |
6. 卦的格律设计——推演的体系 |
7. 中国特有的色彩系统 |
四、格律设计思维下的实践探索——当代视觉传达之“参数化设计”之路 |
(一)参数化设计的定义与概念 |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现 |
(三)参数化设计引入视觉传达设计的可能性分析与国内外动态 |
(四)初步尝试 |
五、结束语 |
四、生物趣闻集锦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历史课外拓展学习网站”建构与运用研究[D]. 李启晨.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开明国语课本》的双重性及当代启示[D]. 杨雨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4]国际足球报道研究[D]. 戴进. 上海大学, 2016(02)
- [5]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D]. 朱嘉隽. 苏州大学, 2015(08)
- [6]晚清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研究[D]. 谢明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7]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 黄洁清. 浙江海洋学院, 2015(09)
- [8]《真相画报》与“视觉现代性”[D]. 陈阳. 复旦大学, 2014(01)
- [9]手机报科技传播研究[D]. 张曼芝. 湖南大学, 2013(01)
- [10]从“格律设计观”看“参数化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的影响[J]. 陈楠. 创意与设计,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