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在变电站控制中的PLC通讯技术

DELPHI在变电站控制中的PLC通讯技术

一、变电站控制中DELPHI的PLC通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田振超[1](2020)在《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行业是信息化最早的行业之一,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在电网的规划设计、电力基础建设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变电站自动化和电网调度自动化更是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具备了电力行业市场化的基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运营坚强智能电网,争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目标意味着电力行业信息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大量信息系统项目落地,这些项目依托最新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提升了电力企业的自动化覆盖率,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上线率并未得到提升,项目的质量管理重视程度降低,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完善,质量控制方法未得到有效应用,大量信息系统需要频繁升级,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方运营维护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鉴于当前电力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必须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加以重视,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电力信息系统项目运行稳定性,提升项目质量。本文从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方角度出发,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研究。首先,从J公司实际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识别出当前J公司电力信息系统项目面临的问题,在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分别使用因果图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本文引入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使用案例分析法针对方案进行了应用研究。在质量计划方面,使用宽带Delphi等科学的方法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充分分解目标并优化计划内容,有效控制质量风险,为项目后续开展提供指南。在质量保证方面,优化了质量保证团队、质量保证工作程序和活动,创新性的提出成立独立于QA的专家组可弥补质量保证员业务能力的不足,提升质量保证水平。在质量控制方面,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实际项目中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了质量控制的研究,搭建了信息化平台并配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在缺陷管理、配置管理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可以促进项目高质量的输出。本文的研究成果解决了 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优化了其质量管理体系,对于面向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王成[2](2020)在《基于自动化监控子系统对煤矿中乏风及涌水余热回收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及煤矿环保要求的提高,煤矿低温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引起了煤炭企业的重视,尤其是矿井乏风,由于其风量大,风温稳定,相对湿度大,蕴含着大量的低温热能,是具有极高利用价值的余热资源,利用热泵从矿井乏风中提取热量,可以用来解决煤矿建筑物供暖、井口防冻和洗浴用热的问题。榆树坡煤矿采用乏风与涌水余热利用作为基峰热源+燃气锅炉为调峰热源的双源供热模式,该系统设计采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井废热和余热资源,实现矿井全年卫生洗浴热水制备、冬季井口防冻保温、冬季建筑供暖。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西门子PLC和Win CC的余热综合利用自动化监控子系统。通过该自动化监控子系统,在调度室实现24小时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室外温度、乏风取热器前后压差自动控制乏风热泵喷淋系统进行反冲洗作业;通过温度变化,自动调节电动调节阀进行水箱温度控制;根据建筑室外和室内的多点温度平均值,调节建筑供暖;当系统全负荷工作时不能满足供热要求时应自动提供控制信号和信息给锅炉监控子系统,并启动蒸汽供热阀门补热。该系统已成功应用,而且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乏风和涌水余热的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章梦娜[3](2019)在《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我国各电力行业,其所属的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随着煤炭、铁路、冶金类、造船类企业等电力行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供电距离的增大以及供电范围的扩大,对其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连续性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变电站采用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故本文研发了一套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来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监测。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设计方面,巡检机器人系统采用无风扇嵌入式工控机研华ARK-3500作为主控制器,其具有性能好、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合工业领域。通过主控器控制用于设备监测的传感器以及用于定位导航的传感器。高清摄像头、红外热像仪实现视频监控、温度监测等功能,内部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融合控制,使巡检机器人能够准确定位导航。巡检机器人通信系统包括主体通信和边缘设备通信,可以实现全自动巡检,也可以让工作人员现场遥控操作进行巡检。在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设计方面,巡检机器人采用B/S架构,实现与变电站系统内多种三方系统的融合对接,实现变电站综合系统对巡检机器人的调用与任务下发。控制中心的软件系统平台能够将采集的巡检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对异常状况能够预警,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操作软件用户界面查看具体文件,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提高了变电站设备的安全性。电力行业的变电站一般建设在户外,由于复杂的室外环境,这就对巡检机器人定位导航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同时,自主导航技术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巡检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而定位技术是导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中采用激光SLAM和视觉SLAM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位导航。在复杂的巡检环境中,要实现高精准的定位,需要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从而发挥出每一个传感器的有效性,使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更加准确。同时,巡检机器人在与边缘设备通信中,采用用于边缘设备操作的集成感知控制方法,提高了巡检的可靠性及效率。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巡检工作效率。巡检机器人在变电站的推广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魏佳佳[4](2019)在《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尿素成品温度越高,成品强度则越低,在输送包装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粉尘,与水汽接触形成巴块,证明尿素成品温度与结块程度成正比。在传统的尿素成品降温工艺中,通过控制空气进量带走热量实现成品降温,但产生大量粉尘,在粉尘回收、防止结块方面缺少有效控制,主要靠人工操作控制物料温度、结块振打。人工操作存在较大差异,在物料控制稳定性及物料防结块振打效果不明显。因此,研究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在结合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自动化发展状况及实现程度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尿素成品降温自动运行控制方案,该方案明确了采用S7-300 PLC就地控制单元和浙大中控ECS700远程控制系统作为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设计结构。完成了对流程图模块、数据模块、报警模块、参数调整及历史趋势模块的设计,结合了物料流程冷却水与料温换热回路、斗提机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冷却水流程分料器的安全连锁切除控制;干空气流程顺控逻辑控制振打电机防结巴控制,实现了过程自动调节功能、信号采集处理、安全连锁等功能。实验表明,在S7-300 PLC就地控制单元和浙大中控ECS700远程控制系统作为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的控制单元,运用设备连锁、PID回路、顺控等过程控制方法,对物料流程、冷却水流程、干空气流程进行控制,实现尿素成品颗粒降温至55℃以下的标准,为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提供一套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结果验证,该设计方案可以克服现场环境,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工艺控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徐震,周晓军,王利明,陈泽龙,陈凯,闫振博,张伟,陈聪[5](2019)在《PLC攻防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震网病毒爆发之后,工控系统开始逐渐成为攻击者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随着对工业控制系统不断的不断了解,攻击者的攻击手段日益复杂化,攻击手段更加复杂,应用技术更加先进,攻击手法更加多样。PLC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基础性控制设备,其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值得重视。论文从攻防的角度,首先对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其脆弱性;然后对PLC攻击技术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攻击技术的攻击原理;对国内外PLC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和归纳;最后给出了PLC信息安全的未来研究趋势及展望。

周易龙[6](2014)在《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开发研制》文中指出国内外电力规程强调从技术观念上对接地装置的各项特性参数进行科学合理地测试并全面统一的考核与综合评估,而不是单独片面地强调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目前市场上能进行接地网安全参数自动检测类仪器甚少,检测方法繁琐且需要专业人士参与,接地网往往仅考虑其防雷效果,而忽略接地网安全参数的测量,同时现有的接地参数电气测试类设备功能单一,测试不同项目需携带不同的仪器,测试繁琐不方便;此外此类仪器大多基于单片机开发,缺乏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存储空间有限不能进行数据的海量存储,数据的记录和测试报告的整理工作量大费时费力。鉴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接地参数检测类仪器的发展及现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其后阐述了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然后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分别进行了设计,其中硬件电路主要对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部分等进行了介绍;软件部分首先介绍了软件设计总流程图,然后结合软件总流程图详细阐述了数据采集部分、触摸屏人机交互系统等实现方法;本仪器还采用了基于红外测温系统的采样电阻温度漂移实时纠偏补偿硬件技术及软件误差修正方法、多频率参与计算法等软件技术,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此外本文还研制了一套基于MATLAB GUI软件的接地网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其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能对测试数据进行海量存储、与以往测试数据对比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接地网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生成规范的测试报告,实现接地网测试信息的规范管理,人工智能化程度显着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时间及强度。现已成功研制“JD5-A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三套,最后通过实例使用该仪器对河南220kV某变电站接地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测试仪器对比,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仪器具有功能强大、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界面清晰、操作简单等特点。本课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为201210115923.2)。仪器通过了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技术成果通过河南省电力公司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童强[7](2012)在《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同时也促进着测控技术朝着网络化、集成化、分布化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远程网络测控系统已成为近代测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程网络测控技术有着传统测控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在一些环境相当恶劣(如有毒、有辐射、高温高压、易爆等)的地方或者像太空等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借助远程网络测控技术就可以很容易的达到测控的目的。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通讯的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本文所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以导弹过载模拟试验台科研项目为背景的基础上,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型来构造整个系统,给出了基于网络通讯的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然后主要对TCP/IP协议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所应用的相关技术(包括Winsock技术、数字滤波技术、数字PID调节算法),并在论文的最后给出了测控软件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本系统在现场测控部分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来采集测控对象的状态数据,并实现对测控对象的远程闭环控制。测控软件以Borland公司的Delphi6.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来实现系统试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测控软件基于TCP/IP协议实现了数据采集计算机和主控计算机的正常通讯,完成了对测控系统的实时控制;测控软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各个模块相互独立,易于扩展。

童强,喻金科,李文俊[8](2011)在《PC与PLC通讯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概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PC机与PLC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的通讯方式,并采用欧姆龙(OM-RON)公司专有的HostLink协议,在Delphi 7.0环境下结合第三方控件MSComm实现上下位机的通信编程。

陆宇[9](2010)在《百米焊接长轨生产系统平移装置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米钢轨在高速铁路中的使用带来了在其焊接生产工序之间切换的搬运问题。北京铁路局沙河焊轨厂在针对百米钢轨焊接生产线的改造中引进了一套新型的钢轨平移设备,用于解决钢轨在工序之间切换的搬运问题。本文以该套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为研究对象,应用控制器件的编程、组态软件,进行了该套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实验。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前,本文分析了控制系统的方案,涉及控制器件的选型,控制网络的构成方式及相关通信技术分析,讨论了课题前期和后期所使用不同型号的控制器件所对应的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执行控制程序设计前,使用3DS-MAX软件对平移执行单元进行建模及动作模拟。通过对平移流程的模拟动作的分析,确定单元的程序流程及控制程序中的故障处理和自动保护的触发条件,在模拟分析和实际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编写了单元动作的控制程序。进行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通过控制器的基本通信实验,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整个通信系统程序的规划和设计,并针对不同方式的通信流程进行分析及编写相应的通信程序。完成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后,进行了实验室内的模拟实验和调试,并在生产现场使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钢轨进行多单元多组不同组合的平移实验,通过实验完善了控制系统的调试,达到了交付使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钢轨平移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完成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一种具体实现,为新型的起重运输机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的非常具有价值的参考和实验经验。

刘明华[10](2009)在《隧道监控系统控制策略与接口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作为公路的咽喉地段,需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隧道的监控力度,建设健全合理的隧道监控系统。采用合理的控制策略以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是对公路隧道进行有效监控的根本手段。通过对隧道监控系统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隧道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到隧道监控系统中,优化隧道监控系统的控制策略,结合隧道通风控制系统,设计隧道通风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传统通风方式相比,隧道模糊通风控制不但能有效改善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而且能减少设备的损耗,节省大量能源。为了解决隧道设备接口标准的不统一问题,在隧道监控系统中引入OPC技术,同时对OPC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开发了隧道监控系统的OPC客户端。将OPC技术应用在隧道监控系统中,既能减少对监控软件接口开发的投入,又能减少系统的运行负担,提高监控系统的性能。在本文中结合实际隧道监控系统项目,搭建了隧道监控模拟平台,组建了隧道本地控制网络,将隧道的模糊控制和OPC接口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并对隧道的交通、通风、照明及火灾控制流程进行了设计说明。

二、变电站控制中DELPHI的PLC通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电站控制中DELPHI的PLC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2.1.1 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2.1.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2 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
        2.2.1 项目质量计划
        2.2.2 项目质量保证
        2.2.3 项目质量控制
        2.2.4 PDCA循环
    2.3 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综述
        2.3.1 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
        2.3.2 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
    2.4 研究现状综述
        2.4.1 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2.4.2 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2.4.3 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J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管理方案设计
    3.1 J公司简介
    3.2 J公司项目质量管理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
        3.2.1 设计调查问卷
        3.2.2 项目质量管理调研结果
        3.2.3 J公司项目质量管理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
    3.3 J公司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策略
        3.3.1 项目质量计划改进策略
        3.3.2 项目质量保证改进策略
        3.3.3 项目质量控制改进策略
    3.4 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管理方案设计
        3.4.1 项目概述
        3.4.2 项目特点
        3.4.3 项目质量管理总体设计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计划
    4.1 质量目标制定
        4.1.1 宽带Delphi法制定项目质量目标
        4.1.2 信息系统质量目标制定
        4.1.3 项目过程质量目标梳理
    4.2 质量保证计划
        4.2.1 质量保证计划制定流程
        4.2.2 质量保证计划内容优化
    4.3 质量控制任务
    4.4 FMEA法进行项目质量风险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保证
    5.1 质量保证团队结构优化
    5.2 质量保证工作程序优化
        5.2.1 问题处理流程优化
        5.2.2 质量报告内容及其流程优化
        5.2.3 成立独立于QA的专家组定期审查
    5.3 基于CMMI的质量保证活动优化
        5.3.1 质量保证执行过程优化
        5.3.2 项目制品评审流程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控制
    6.1 使用PDCA循环法控制项目质量
        6.1.1 启动阶段PDCA循环法
        6.1.2 计划阶段PDCA循环法
        6.1.3 设计阶段PDCA循环法
        6.1.4 开发阶段PDCA循环法
        6.1.5 测试阶段PDCA循环法
        6.1.6 实施阶段PDCA循环法
        6.1.7 收尾阶段PDCA循环法
        6.1.8 全过程PDCA循环法总结
    6.2 项目缺陷管理平台搭建及制度优化
        6.2.1 缺陷管理平台搭建
        6.2.2 缺陷管理制度优化
        6.2.3 项目缺陷来源分布
    6.3 项目配置管理优化
        6.3.1 优化项目配置库
        6.3.2 项目配置项变更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自动化监控子系统对煤矿中乏风及涌水余热回收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矿井余热综合利用方案设计
    2.1 榆树坡煤矿调研现状
    2.2 余热回收过程
    2.3 控制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余热监控自动化系统硬件设计
    3.1 I/O数量统计与PLC选型
    3.2 传感器选型
    3.3 上位机选型
    3.4 硬件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节
4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SIMATIC Win CC软件介绍
    4.2 监控系统功能与需求
    4.3 监控系统功能组态实现
    4.4 上位Win CC与下位PLC的通信连接
    4.5 本章小节
5 仿真与调试
    5.1 系统仿真
    5.2 现场调试
    5.3 运行结果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巡检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巡检机器人硬件研究现状
        1.2.2 巡检机器人软件研究现状
    1.3 多源感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SLAM技术研究现状
        1.3.2 多传感器融合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巡检机器人系统需求分析与整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性能需求
        2.1.3 设计约束
    2.2 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设计
        2.2.1 整体方案
        2.2.2 软件系统方案
        2.2.3 通信方案选择
        2.2.4 导航定位方案选择
    2.3 硬件选型分析
        2.3.1 控制模块硬件选型
        2.3.2 传感器选型
        2.3.3 传感器的分类配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巡检机器人硬件结构
    3.1 系统硬件组成
    3.2 机械结构设计
        3.2.1 形状模块
        3.2.2 底盘运动模块
        3.2.3 电源管理模块
    3.3 通信系统构成
        3.3.1 主体通信架构
        3.3.2 边缘设备通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巡检机器人软件框架
    4.1 功能模块组成
    4.2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2.1 无轨化导航
        4.2.2 巡检功能
        4.2.3 自主充电
        4.2.4 系统软件界面
    4.3 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3.1 仪表识别
        4.3.2 红外测温
        4.3.3 高清图像识别
    4.4 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查询及报表功能设计
        4.4.2 自学习类功能
        4.4.3 系统软件界面
    4.5 软件系统连接与联动实现
        4.5.1 软件架构
        4.5.2 逻辑结构
        4.5.3 联动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无人化变电站的巡检机器人多源感知融合
    5.1 多传感器模型建立
        5.1.1 里程计模型
        5.1.2 激光雷达传感器模型
        5.1.3 RGB-D深度摄像头模型
    5.2 基于多传感器的环境特征提取
        5.2.1 基于激光雷达的特征提取
        5.2.2 基于双目视觉的特征提取
        5.2.3 多传感器获取特征的匹配融合
    5.3 多传感器集成及环境信息融合
        5.3.1 多传感器集成
        5.3.2 多传感器融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巡检机器人现场应用
    6.1 巡检机器人运行概况
        6.1.1 巡检内容及路线
        6.1.2 基于多源感知的升降装置
        6.1.3 地图构建
        6.1.4 实施标点
        6.1.5 软件系统界面
        6.1.6 变电站巡检现场
    6.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5 软件着作权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尿素成品降温系统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
    1.3 过程控制在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
        1.3.1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现状
        1.3.2 过程控制的应用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方案研究
    2.1 引言
    2.2 尿素成品降温工艺说明
    2.3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工艺影响
        2.3.1 物料流程控制
        2.3.2 冷却水流程控制
        2.3.3 干空气流程控制
    2.4 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4.1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2.4.2 尿素降温过程控制信号采集的实现方式
        2.4.3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控制需求及实现的功能
    2.5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2.6 小结
第三章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尿素成品降温就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尿素成品降温工艺仪表配置
        3.2.2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S7-300 PLC卡件配置方案
        3.2.3 尿素成品降温就地控制布线方案
        3.2.4 尿素成品降温就地控制仪表地址清单
    3.3 尿素成品降温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ECS700 DCS卡件配置
        3.3.2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远程控制仪表通信地址清单
    3.4 小结
第四章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4.2.1 尿素成品降温就地控制系统的通信设置
        4.2.2 尿素成品降温远程控制系统的通信设置
        4.2.3 尿素成品降温远程控制系统的通信组态
        4.2.4 尿素成品降温远程控制系统的数据解析
    4.3 尿素成品降温物料流程控制方案
        4.3.1 物料流程回路控制功能块图
        4.3.2 物料流程回路控制输出命令划分
        4.3.3 物料流程进料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4.4 冷却水流程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4.5 干空气流程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4.5.1 电机振打模式逻辑
        4.5.2 气动振打模式逻辑
    4.6 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5.1 引言
    5.2 就地控制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验证
        5.2.1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硬件通信状态验证
        5.2.2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监控数据的通信验证
    5.3 尿素成品降温物料流程控制的测试
        5.3.1 物料流程回路控制的测试
        5.3.2 物料流程进料控制的测试
    5.4 尿素成品降温冷却水流程控制的测试
    5.5 尿素成品降温干空气流程控制的测试
    5.6 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的整体验证
        5.6.1 控制系统功能验证
        5.6.2 控制系统运行验证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PLC攻防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PLC的基本结构
        2.1.1硬件结构
        2.1.2软件结构
    2.2 PLC的工作原理
    2.3 PLC脆弱性分析
3 PLC攻击关键技术分类
    3.1 PLC遭受攻击的途径
        3.1.1通过嵌入式系统漏洞实施攻击
        3.1.2通过PLC通信协议漏洞实施攻击
        3.1.3通过PLC软件漏洞实施攻击
        3.1.4通过PLC互连实施攻击
    3.2 PLC遭受攻击的种类
        3.2.1干扰性攻击
        3.2.2组态攻击
        3.2.3固件攻击
4 PLC安全防护机制
    4.1基于硬件设备的PLC安全防护
    4.2基于通信及协议的PLC安全防护
    4.3基于执行行为的PLC安全防护
    4.4基于网络隔离的PLC安全防护
    4.5基于控制组态的PLC安全防护
    4.6其他防护方法
5 PLC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6 PLC信息安全展望

(6)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接地网安全参数检测方面
        1.2.2 接地网电气参数测试设备
    1.3 本文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总体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2.1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总体设计方案
    2.2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工作原理
    2.3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主要功能
        2.3.1 接地网安全参数测量功能
        2.3.2 接地网电气参数测量功能
        2.3.3 接地网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功能
第三章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硬件设计
    3.1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硬件构成
    3.2 电源模块的设计
        3.2.1 检测电源模块
        3.2.2 供电电源模块
    3.3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3.3.1 电压(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3.3.2 电流/电压(I/V)转换电路设计
        3.3.3 隔离电路设计
        3.3.4 开关模块电路设计
    3.4 控制模块设计
        3.4.1 可编程控制器(PLC)
        3.4.2 PLC的模数(A/D)转换模块
    3.5 人机接口单元与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3.6 提高仪器精度所采取的硬件技术
        3.6.1 工作原理
        3.6.2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3.6.3 电阻温度漂移曲线模型的建立
第四章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4.2 系统初始化软件模块
    4.3 数据采集功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模数(A/D)转换功能的实现
        4.3.2 数字滤波功能的软件实现
    4.4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4.4.1 人机交互触摸屏组态软件设计
        4.4.2 接地网数据信息管理系统(GGDMIS)的开发设计
        4.4.3 人机交互系统数据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5 提高仪器精度所采取的软件技术
        4.5.1 软件误差修正技术
        4.5.2 异频多频率参与计算法
第五章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应用
    5.1 实验室模拟应用及结论
    5.2 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现场应用
        5.2.1 概述
        5.2.2 现场测量方案与接线图
        5.2.3 试验步骤及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5.2.4 与同类产品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及结论
第六章 同类技术对比及应用前景分析
    6.1 同类技术对比
    6.2 应用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申请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1.3 论文研究的背景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2.1 常见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
    2.2 网络测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2.2.1 C/S(客户端/服务器)软件体系架构和工作原理
        2.2.2 B/S(浏览器/服务器)软件体系架构和工作原理
        2.2.3 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软件体系架构的选择
    2.3 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组成
        2.3.1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硬件配置
        2.3.2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2.4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具体实现
        2.4.1 数据采集计算机的实现
        2.4.2 主控计算机的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网络协议的分析
    3.1 TCP/IP 协议概述
    3.2 IP 网络协议
    3.3 基于 C/S 架构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传输协议的选择
    3.4 传输层端口号的选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所应用的相关技术
    4.1 WinSock 技术
        4.1.1 Winsock 基础
        4.1.2 winsock 编程模型
        4.1.3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数据通信的实现
    4.2 数字滤波技术
        4.2.1 数字滤波器
        4.2.2 I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思路
        4.2.3 数字滤波器程序的实现
    4.3 数字 PID 控制技术
        4.3.1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4.3.2 常规数字 PID 控制算法
        4.3.3 PID 算法在旋转台转速控制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载试验台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设计开发
    5.1 系统总体概述
    5.2 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5.2.1 测控软件的开发平台
        5.2.2 测控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
        5.2.3 测控系统软件的模块设计
        5.2.3.1 用户登录模块
        5.2.3.2 数据采集模块
        5.2.3.3 数据存储功能模块
        5.2.3.4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5.2.3.5 历史记录查询功能模块
        5.2.3.6 数据显示输出模块
        5.2.3.7 传感器标定模块
        5.2.3.8 远程控制功能模块
        5.2.3.9 网络连接测试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测控软件的运行效果和实例
    6.1 登录界面
    6.2 口令更改界面
    6.3 系统主界面
    6.4 操作员权限设置
    6.5 试验项目管理
    6.6 系统参数设置
    6.7 网络连接测试
    6.8 历史数据回放
    6.9 数据转换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PC与PLC通讯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系统的硬件组成
2 上下位机通讯的基本原理
    (1) 命令帧格式。
    (2) 响应帧格式。
3 上位机的通讯编程
    (1) 首先对串口进行初始化。
    (2) 上位机PC向PLC中读/写数据。
    (3) 帧校验函数FCS的编写。
4 结束语

(9)百米焊接长轨生产系统平移装置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速铁路发展引出的问题
        1.1.2 百米定尺寸钢轨焊接生产线
    1.2 钢轨生产中搬运技术概况
        1.2.1 传统钢轨搬运技术概况
        1.2.2 由传统钢轨搬运到钢轨平移
    1.3 研究内容和设计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设计目标
第二章 钢轨平移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1 平移设备及工作流程描述
        2.1.1 平移设备的构成
        2.1.2 平移设备的工作流程
    2.2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2.2.1 控制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2.2.2 平移控制系统的通信数据
    2.3 控制系统方案
        2.3.1 控制器件选型
        2.3.2 控制器型号选定
        2.3.3 控制器型号更改
        2.3.4 人机界面的选择
    2.4 控制系统结构
        2.4.1 改型前的控制网络结构
        2.4.2 改型后的控制网络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3.1 100米平移设备的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3.1.1 底层控制单元的硬件连接
        3.1.2 顶层通信单元的硬件连接
        3.1.3 人机界面的连接
    3.2 500米平移设备的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3.2.1 底层控制单元的硬件连接
        3.2.2 中间层通信单元的硬件连接
        3.2.3 顶层通信单元的硬件连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4.1 工业组态及本系统编程软件概述
        4.1.1 工业组态
        4.1.2 台达人机组态软件
        4.1.3 台达PLC编程软件
    4.2 平移系统各层级之间的通信方式
        4.2.1 总线技术概述
        4.2.2 台达人机界面及PLC的通信方式
        4.2.3 平移控制系统的通信方案
        4.2.4 台达PLC的通信程序设计
    4.3 100米平移设备控制系统的程序实现
        4.3.1 底层控制单元的程序实现
        4.3.2 顶层通信单元的程序实现
        4.3.3 人机界面的程序实现
    4.4 500米平移设备控制系统的程序实现
        4.4.1 底层控制单元的程序实现
        4.4.2 中间层通信单元的程序实现
        4.4.3 顶层通信单元的程序实现
        4.4.4 人机界面的程序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轨平移实验
    5.1 模拟实验
        5.1.1 平移模拟实验
        5.1.2 通信模拟实验
    5.2 现场实验
        5.2.1 100米平移设备现场实验
        5.2.2 500米平移设备现场实验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系统改造前的实验结果分析
        5.3.2 系统改造后的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隧道监控系统控制策略与接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隧道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1.3 模糊控制在隧道监控系统中应用现状
    1.4 隧道监控系统的接口技术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隧道监控系统总体分析
    2.1 隧道的监控管理
        2.1.1 隧道的监控管理目标
        2.1.2 影响隧道监控管理的因素分析
        2.1.3 隧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2 隧道监控系统的功能分析
        2.2.1 数据采集功能
        2.2.2 控制策略和方案制定功能
        2.2.3 执行控制功能
    2.3 隧道监控系统的结构
        2.3.1 隧道监控系统的组成
        2.3.2 隧道监控系统的外场设备
        2.3.3 隧道监控系统控制分级
    2.4 隧道监控系统的智能化
        2.4.1 隧道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2.4.2 目前隧道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道监控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3.1 模糊控制在隧道控制策略中的应用
    3.2 隧道监控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3.2.1 通风控制策略
        3.2.2 照明控制策略
        3.2.3 交通控制策略
        3.2.4 火灾控制策略
    3.3 模糊通风控制算法研究
        3.3.1 公路隧道空气环境标准
        3.3.2 隧道通风的模糊控制算法
        3.3.3 通风模糊控制与分档控制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PC技术在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4.1 隧道监控系统的异构网络环境
        4.1.1 异构网络的同构化
        4.1.2 接口级同构化方法
        4.1.3 三种同构化方法的比较
    4.2 隧道监控系统OPC数据存取的实现
        4.2.1 OPC数据存取服务器对象接口的定义
        4.2.2 OPC数据访问方式选定
        4.2.3 OPC客户端开发方式
    4.3 隧道监控系统的OPC客户端开发
        4.3.1 OPC客户端的功能设计
        4.3.2 OPC客户端访问服务器原理
        4.3.3 OPC客户端开发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道监控模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体系结构
        5.1.1 凤永路隧道监控系统概况
        5.1.2 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5.1.3 隧道监控系统控制结构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
        5.2.1 计算机控制系统
        5.2.2 隧道本地控制系统
        5.2.3 隧道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
    5.3 隧道监控系统的模拟环境
        5.3.1 模拟平台的搭建
        5.3.2 隧道现场通信网络设置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变电站控制中DELPHI的PLC通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J公司B市变电站智能告警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田振超. 山东大学, 2020(12)
  • [2]基于自动化监控子系统对煤矿中乏风及涌水余热回收的应用研究[D]. 王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章梦娜.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4]尿素成品降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魏佳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PLC攻防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徐震,周晓军,王利明,陈泽龙,陈凯,闫振博,张伟,陈聪. 信息安全学报, 2019(03)
  • [6]多功能接地参数测试仪的开发研制[D]. 周易龙.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5)
  • [7]过载试验台的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方案设计[D]. 童强. 南昌航空大学, 2012(01)
  • [8]PC与PLC通讯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 童强,喻金科,李文俊.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1(11)
  • [9]百米焊接长轨生产系统平移装置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实验研究[D]. 陆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10]隧道监控系统控制策略与接口技术研究[D]. 刘明华. 长安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DELPHI在变电站控制中的PLC通讯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