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阳[1](2021)在《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十三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环境问题依然是“十四五”的关键。反硝化深床滤池,作为解决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常规工艺出水总氮超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兼具脱氮除磷和砂滤功能。本试验中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了一种新型气水分布系统,可直接承托滤料,降低了滤池的基建成本,气水分布均匀,降低了运行能耗。本文以高效沉淀池出水作为中试原水,重点考察自主研发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效能,探究该滤池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优化驱氮程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物种多样性和微生物菌群结构。本次试验中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效果良好,能保证出水TN小于5.00mg/L,对总磷和悬浮物有可观的去除效果,可以替代传统砂滤池,出水水质稳定满足《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890-2012)》A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影响因素分析。硝态氮去除率随着滤速增加降低,本试验中6.25 m/h是临界点,滤速大于6.25 m/h,去除单位硝态氮消耗乙酸钠量会明显增加;硝态氮的去除率随着C/N的增加而升高,C/N较低时,会造成明显的亚硝态氮积累;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显着,冬季低温时硝态氮去除率相比夏季高温条件时下降34.86%;反冲洗过程不利于滤池的反硝化过程,恢复期较长。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滤速、C/N和水温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影响的结论,进水水温是影响滤池脱氮效果的最主要因素,C/N和滤速依次是次要因素。传统驱氮的触发条件和程序存在一定弊端,于是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将硝态氮去除负荷作为参数纳入,压力损失和时间间隔作为保障条件。触发条件由固定时间,变为在反冲洗前中期时间和硝态氮累积量为触发条件,在中后期压力成为主要条件,更加适应滤池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驱氮程序进行了改进,触发驱氮后,直接开启反冲洗水泵和废水阀,水流将滤池内存积的氮气释放的同时,可以将冲洗的悬浮物和污泥通过废水阀和废水管道排出。新程序比原程序单次驱氮平均耗时下降65.69%,四个反冲洗周期内新程序产水率提高了3.77个百分点。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相比生化池污泥,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泥在物种多样性上差异大,物种丰富度更低,菌群功能专一。在门、纲、属水平上,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冲洗前后悬浮污泥和滤料生物膜上面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物种组成上具有相似性,但每类物种所占的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生化池污泥相比在物种相对丰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与反硝化有关的菌属,反硝化深床滤池中占比最高49.5%,而生化池仅为8.9%。说明反硝化深床滤池微生物优势菌种更集中,较生化池污泥具有更高丰度的反硝化功能菌群,脱氮能力更强。反冲洗过程对反硝化深床滤池菌群相对丰度影响不大。反冲洗中气洗过程使一部分相对丰度较低的好氧反硝化菌增多,冲刷作用会导致滤池内生物量减少,这是导致反冲洗后短时间内脱氮效果变差的根本原因。
史永浩[2](2021)在《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滤速和预处理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系统中影响过滤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中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是最常用的两种化学预氧化方式,具有应用广泛、调节灵活、普适性好的优点。然而关于滤速变化及预处理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尚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定论。采用水厂调研、历史数据分析、中试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方法,评估诊断了滤池滤速和运行状况,调研了不同典型原水水质地区水厂的优化运行方式及处理效果,考察了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应对南方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的处理效果,探究了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滤池诊断试验发现,各滤池平均滤速差异大概在±0.5 m·h-1范围内,三格滤池滤速大致均匀且接近设计值,可以避免因滤速波动较大而导致的出水水质变化,此外,通过连续监测滤速发现,滤速波动受到原水流量变化的影响显着,相关系数为0.796,双侧检验值p为0.000;调研结果表明,各地原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呈现不同的水质特点,如高藻、高有机物、高浊等,通过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可以有效应对上述水质污染,提高常规工艺净水效率,从而保障出厂水质;历史数据分析发现,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可有效应对季节性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问题,可将滤后水控制在0.3 NTU的内控标准以内,保障滤后水质;尽管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都有强化过滤作用,但两者对滤池的强化效果影响不同,臭氧条件下表层滤料生物量是次氯酸钠条件下的5~6倍,臭氧预氧化可以为滤池表层生物膜生长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臭氧预氧化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2.0 mg/L次氯酸钠预氧化后待滤水中仍有0.35 mg/L的余氯量,将会抑制滤层生物膜的生长,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次氯酸钠预氧化配合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更有利于发挥滤池深床过滤性能,次氯酸钠预氧化条件下使用聚合氯化铝时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比使用氯化铁时低0.1 NTU左右,滤层总水头损失及表层水损占比与使用氯化铁时相比低10%左右。这一方面的分析讨论,对于预氧化和滤池工艺的运行管理优化以及升级改造等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魏献诚[3](2021)在《西安市某地下水厂快滤池除污染物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西安市某地下水厂优化运行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水厂石英砂滤池与活性炭滤池实际运行情况调查和分析,评价水厂的运行现状并提出优化方案。本研究在中试滤柱系统中评价了石英砂滤料和活性炭滤料去除污染物效能,并对砂滤料进行活性滤料的性能优化,对炭滤料分析了转变为生物活性炭的可能性。同时探究了催化氧化除氨氮/锰技术在生产滤池原位改造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该水厂的石英砂滤池以及活性炭滤池建立高效稳定的运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水厂滤料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催化活性很低,基本不具备去除氨氮、锰的能力;在中试滤柱系统中,经过3天挂膜,低浓度铁锰和氨氮能够完全去除。(2)三种预氧化方式(曝气充氧、加氯预氧化、高锰酸钾预氧化)均可一定程度上抵抗铁、锰超标的风险,但是对氨氮无明显去除效果;其中高锰酸钾预氧化效果最好。反冲洗周期与反冲洗强度对于砂滤料去除铁、锰和氨氮没有明显影响。(3)水厂石英砂滤池进行活性氧化膜的原位制备时,在适当的反冲洗条件下,挂膜7天左右,可完成活性氧化膜的快速制备,制备成功后,进水氨氮浓度在0.3mg/L时,去除率由28%提高到90%;进水锰浓度为0.3mg/L时,去除率由50%提高到80%。挂膜后水厂石英砂滤料的表面形貌呈颗粒堆叠状,进一步分析滤料表征发现,改造后滤料形貌和结构均发生了改变。XRD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滤料上产生了新峰,证明了活性滤料的形成。(4)水厂活性炭滤池去除铁、锰、氨氮效果较好,但对于有机物去除较差。滤池内活性炭滤料较原始活性炭滤料去除污染物锰、铁、氨氮、磷的吸附容量均减少,原始活性炭滤料的平衡吸附量约为活性炭滤料的3-4倍。但经过灭活实验发现,现阶段炭滤池去除污染物主要依靠生物作用,所以炭滤池滤料暂不需要更换。(5)滤速6m/h的运行条件下,活性炭滤料去除铁锰氨氮效果要略优于滤速8、10m/h运行条件下,反冲洗周期与反冲洗强度对于炭滤池滤料去除铁、锰和氨氮影响不大。(6)营养盐、光照、水力停留时间对于炭滤池内藻类的数量均有影响,在炭滤池上方增加遮光措施有利于抑制藻类的繁殖。增加遮光措施后,炭滤池内藻类数量由130万个/L减少至25万个/L,并且增加遮光措施对于炭滤池去除污染物并没有影响。
刘鹏宇[4](2021)在《饮用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强化去除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和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由于POPs具有高毒性、难在环境中降解、易远距离传输且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和动物中积累、放大、具有“三致”效应等特点,导致全球环境出现了严重的POPs污染问题。其污染已遍及全球各类水体,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地表水也深受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势必影响饮用自来水的水质安全。面对我国开展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和实施生活饮用水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挑战,研究饮用水生产工艺中对POPs的控制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以饮用水常规生产流程中的混凝、过滤工艺为基础,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流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强化混凝、深床过滤以及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的强化效能研究,采用“组成分类,选择典型,探讨构效关系,逐步推广”的原则,逐步形成饮用水源水中POPs污染控制的技术理论,对保障饮水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絮凝剂对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并运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分析了影响OCPs去除率的强化混凝条件,如pH值、原水浊度、混凝剂投加量和OCPs的初始浓度诸因素。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显着。以PAC、PFS为絮凝剂各因素综合作用的最佳混凝条件组合均为pH值5.0、原水浊度150 NTU、投药量12 mg/L、初始浓度200 ng/L。以PDMDAAC为絮凝剂的最佳混凝条件组合是:pH值7.5、原水浊度300 NTU、投药量0.1mg/L、初始浓度300 ng/L。经模型验证实验得到最佳条件下,PAC对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9.5%~80.4%,PFS对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6.72%~82.32%,PDMDAAC对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8.8%~82.7%,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有效。分别以PAC、PFS与PDMDAAC为原料制备两种复合絮凝剂,研究了两种复合絮凝剂对水体浊度及OCPs的去除效果。通过考察絮凝剂投药量、无机-有机组分复合比例、原水浊度、慢速搅拌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浊度和OCP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絮体分形维数和Zeta电位对去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比例对处理水体中的OCPs以及浊度效果影响较大,PAC、PFS与PDMDAAC复合比例为5:1,投药量均为1mL/L,慢速搅拌时间为15min时,OCPs和浊度去除率达到最佳;随着初始浊度的升高,水体中OCPs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表明两种复合絮凝剂均适用于水中OCPs和浊度的去除;复合絮凝剂与其他絮凝剂相比,其最佳pH值范围较广,在pH值为4~9范围内,OCPs和浊度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利用絮体分形维数和Zeta电位两种表征手段对混凝效果进行探讨,在最佳投药量时,PAC-PDMDAAC、PFS-PDMDAAC絮体分形维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0.8417和0.823,此时絮体结构紧密,孔隙率小且粒度分布集中,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作用效果最佳;Zeta电位分别为-3mV和-1.6mV,均处于-8~2 mV之间,混凝效果最佳。絮体分形维数和Zeta电位辅助分析表明,当絮体分形维数达到最大值,Zeta电位绝对值接近零时,OCPs和浊度去除率也达到最大。试验还以硅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聚硅硫酸铝絮凝剂(PASS),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原水浊度、粉末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助凝剂等因素对OCPs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SS投加量为5 mg/L时,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7%~87%,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9.1%,其效果好于PAC;PASS强化混凝处理OCPs的最佳pH值范围是6~7;OCPs的去除与浊度的去除具有显着相关性,原水浊度的大小会影响OCPs的去除,OCPs和浊度的去除率随浊度降低而减小。粉末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助凝剂与PASS复配均可显着提高OCP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100%和72%~95%。相较而言,凹凸棒土储量丰富,廉价易得,因此,以改性凹凸棒土替代粉末活性炭更有优势。深床过滤对比试验发现:滤床深度对四种滤料过滤去除OCPs和浊度的影响表现不同。四种滤料对OCPs去除效率顺序依次为:无烟煤>沸石>锰砂>石英砂,结果与四种滤料表面润湿性顺序一致,而与滤料表面自由能极性成分相反。滤速的增加使浊度和OCPs去除率先上升然后下降,所得最佳滤速为10 m/h;沸石对OCPs去除率受滤速影响较小,去除率变化不明显;随着滤速的增加无烟煤滤料对OCPs去除率缓慢下降,剩余浊度逐渐升高。同一滤料不同粒径时对OCPs去除率相差不大,OCPs去除率与滤料粒径之间并无明显规律。细颗粒滤料滤床主要发挥截留作用去除悬浮胶体颗粒,粗颗粒滤料滤床主要发挥吸附作用去除悬浮胶体颗粒。悬浮胶体颗粒物及OCPs的去除不仅受到滤料的吸附截留作用,还与滤料的表面性质及OCPs的性质有重要的关系。选取PAC、PDMDAAC、PAC-PDMDAAC作为絮凝剂,使用无烟煤细、粗粒径滤料进行平行实验研究,优化确定絮凝剂投药量、原水浊度、出水浊度滤速、床深等影响参数,探讨在最优条件下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以无机混凝剂PAC作为絮凝剂时,宜采用细颗粒粒径无烟煤滤料滤床在低速进行过滤,此时浊度和OCPs的去除效果均为最佳。PDMDAAC作为絮凝剂时,直接过滤的最佳选择是粗颗粒粒径无烟煤滤料滤床进行低速过滤,既保证了出水水质,又延长了过滤周期,使滤床效能达到最高。在高原水浊度和高滤速条件下,不宜投加PAC-PDMDAAC。本论文完成了各项强化工艺对饮用水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OCPs的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强化工艺的最佳处理参数及条件,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自来水厂的运行提供参考和支持。
孔美军[5](2020)在《BAF对一种新兴污染物-咖啡因的去除效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饮用水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咖啡因是应用最广泛的精神类药物,水溶性高,在水中性质稳定,因而在水环境中检出频率较高,易富集,为一类重要的新兴污染物,对饮水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可通过微生物作用得到降解,但有关咖啡因在具体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去除效能与机制的的研究报道较少。生物活性滤池(BAF)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为明确该技术对咖啡因的去除规律与机理,本研究采用BAF小试装置,考察了EBCT、空床滤速等关键因子对BAF中咖啡因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及咖啡因在BAF中的沿程变化规律,并分析了BAF内生物膜对咖啡因生物降解动力学和生物膜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为进一步揭示BAF对咖啡因的去除机制提供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接种挂膜的形式,完成BAF的挂膜启动(微生物富集过程)。随着启动时间的延长,BAF内生物量(ATP)逐渐提升,到第29天趋于稳定,稳定后ATP可达到66~380 ng/cm3,整体上沿滤床深度逐渐降低。挂膜启动阶段,DOC、咖啡因去除效率均呈现先下后逐渐升高至稳定的趋势,稳定后,EBCT为60 min,相应的空床滤速为0.4、0.8、1.2 m/h条件下,咖啡因与DOC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8%、54%、48%及48%、40%、35%左右。(2)本研究采用具有不同滤层高度的系列BAF试验装置,使EBCT与空床滤速成为两个独立变化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对BAF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空床滤速条件下,EBCT对咖啡因的去除效果均具有显着影响,咖啡因的去除率随EBCT的增大而明显增加,本研究得出了不同空床滤速对应的各个EBCT变化范围内,咖啡因最高去除率(19%~74%),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滤层高度在特定范围时(0.4 m~1.2 m),不同选择的空床滤速下,适宜EBCT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本试验条件下,当EBCT小于20 min时,空床滤速的变化对咖啡因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EBCT大于20 min时,降低空床滤速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BAF对咖啡因的去除效果,EBCT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DOC去除率随EBCT及空床滤速的变化规律与咖啡因一致,BAF对DOC的去除率整体低于咖啡因的去除率。(3)选取几个代表性工况,研究了咖啡因、DOC去除效果在BAF中的沿程变化。结果表明:沿水流方向,咖啡因、DOC的浓度保持沿程递减的趋势,其降解主要发生在滤床厚度0-40 cm范围内,两者的去除率分别占总去除率的66%~69%、63%~73%。(4)取BAF上层生物膜,在初始浓度为10μg/L和7.5μg/L两个条件下,开展生物膜对咖啡因的降解动力学试验。分别采用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BAF内生物膜对咖啡因的降解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初始浓度为10μg/L和7.5μg/L两个条件下,其降解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7.87×10-5L/(mol?min)、1.01×10-4L/(mol?min)。(5)选择滤层厚度为1.2 m的BAF试验装置,利用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BAF上(0~5 cm)、中(55~60 cm)、下(115~120 cm)3层的生物膜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发现BAF中真菌含量仅有1.2%,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Acldobacteria、Bacteroldets和Planceamycetes,同时发现了已报到的具有咖啡因降解功能的假单胞菌属,在BAF各层均有分布,且底层相对丰度较大;总体上,BAF上层细菌生物量和多样性最好,中、下层生物种属相近。
张航[6](2020)在《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生活饮用水面临着水源易受污染、二次污染等问题,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不足以完全满足居民对水质的要求。我国居民饮用水的水质差别较大,针对不同类别的水质需采用不同的深度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工艺或参数使处理效果最优化。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权威饮用水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10项常见水质指标作为后续调研和深度处理试验的研究指标。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调研,对所选水质指标浓度进行测定,总结我国不同地区水质特征,为后续深度处理试验提供指标浓度参考。单级活性炭吸附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优化操作条件,确定滤速为23.4 m/h。在此基础上,单级活性炭吸附效率试验设定指标进水初始浓度为国标限值的0.3倍、0.7倍、1倍、1.3倍、1.7倍。六价铬的去除率为51.98~62.19%,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30~60%;镉离子的去除率为20.96~58.88%,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20~55%;铅离子的去除率为33.41~78.34%,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45~75%;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59.70~83.57%,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35~75%;六六六、滴滴涕的去除率都在97~100%。纳滤深度处理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优化操作条件,确定进水流量为3 L/min、操作压力为0.5MPa及纳滤膜型号。在此基础上纳滤去除试验设定指标进水初始浓度为国标限值的0.3倍、0.7倍、1倍、1.3倍、1.7倍。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43.28~56.06%,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15~55%;六价铬的去除率为64.71~87.50%,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75~85%;铅离子的去除率为62.50~91.23%,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75~80%;镉离子的去除率为56.25~83.95%,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45~50%;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71.03~84.96%,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55~85%;六六六的去除率为71.94~84.37%,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75~80%;滴滴涕的去除率为61.76~75.41%,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55~80%;对于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处理后能稳定保持在标准限值范围内。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组合:1)PP棉-颗粒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分别处理含有重金属、有机物、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类型的饮用水,含有重金属的饮用水后续出水中出现镉离子达不到浓度限值0.003 mg/L的情况;六价铬最高去除率可达到76%,随着时间增加去除效果逐渐降低,但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0.05 mg/L以下;铅离子最高去除率可达到61%,随着时间增加去除效果逐渐降低,但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0.01 mg/L以下。含有有机物的饮用水后续出水中三氯甲烷最高去除率可达到67.4%,随着时间增加去除效果逐渐降低,但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0.06 mg/L以下;六六六、滴滴涕最高去除率接近100%,后续出水浓度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以下。对于复合类型饮用水,活性炭组合工艺去除浓度在1.7倍国标限值附近的重金属效果相比较差。2)PP棉-颗粒活性炭-纳滤膜(NF1)-超滤膜组合工艺分别处理硝酸盐氮超标、高硬度的饮用水、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的高硬度复合类型饮用水。出水中的硝酸盐氮浓度均低于10 mg/L,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并未随着纳滤运行时间降低,始终保持在29%~51%范围内,处理后比标准限值低30~50%。对于高硬度饮用水,出水中硬度及钙镁离子能达到建议浓度范围,但其去除率会随着工艺的运行时间降低。对于复合类型饮用水,出水中六价铬的去除率保持在10%~34%范围内,铅、镉的浓度超过试验指标的浓度限值,对重金属处理效果不佳;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26.9%~64%、25%~100%、15%~84%范围内,分别比对应标准限值低30~60%、25%、15%~80%。两种工艺组合相比,含有纳滤的工艺组合更适合去除硝酸盐氮、降低水的硬度。对于含有多种指标的复合类型饮用水,需采用反渗透工艺,进一步脱盐和提高毒理性指标去除率。根据上述试研究结果,设计一款以纳滤工艺为主的家用净水器,并进行成本核算。
康慧敏[7](2020)在《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COD深度处理研究》文中认为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的文件要求,当地环保局要求昌乐城东污水厂在原有污水处理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质排放标准,对现有设施进行提标改造,要求提标后排放水的化学需氧量(COD)≤40mg/L。提标方案及处理效果构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为满足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改造需要,采用了深度混凝+臭氧接触活性炭过滤为主要COD去除方式的技术方案,针对其中技术细节进行了研究。通过化学混凝小试、现场投药中试进行了影响因素对去除率性能影响实验,对深度混凝的效果进行了测定。小试及中试结果均表明,当聚合氯化铝、M180混凝剂、聚硅酸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药剂等4种絮凝剂投加量为75-100 mg/L时,满足出水COD去除率提高20%的设计目标,说明更换絮凝剂种类及优化絮凝剂投加量可以提高混凝沉淀的效果,满足设定要求。在原有的臭氧投加系统基础上增加活性炭滤池,现场实验来测试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改造的COD去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当臭氧投加浓度在30mg/L时,臭氧氧化-活性炭组合工艺可以保证出水稳定COD在40 mg/L以下。现场实现的深度处理工艺在线监测结果显示,强化混凝+臭氧氧化+后置活性炭过滤工艺可以满足现场对排放水COD深度达标要求,并且能够保证出水指标稳定。深度处理各工艺段COD去除率分别为混凝沉淀池COD去除率40%,强化混凝和连续流砂滤池COD去除率25%,臭氧氧化池及炭池和消毒COD去除率30%,深度处理各工艺段串联后COD去除率可达69%。工程投资成本和单位运行成本核算结果显示,深度处理部分臭氧投加的单位运行成本远高其他成本,说明臭氧氧化指标控制更加关键。经过上述研究和实验,确定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方案,实现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COD≤40 mg/L排放要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鲍寻[8](2020)在《自来水厂砂滤池改造的工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各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源地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翻船、上游排污、暴雨等偶发事件时,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是自来水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砂滤池是自来水厂消毒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供水安全至关重要,在不具备增设专门的深度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将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是一种既经济又适用的措施。按照这一技术路径开展了中试试验和工程应用探索。在700mm原砂滤层上加600mm、700mm、800mm3种不同厚度的活性炭层,选用1.5mm粒径的柱状煤质颗粒活性炭、8-20目原煤破碎活性炭、8-30目原煤破碎活性炭,选择13L/(m2·s)、15 L/(m2·s)、17 L/(m2·s)3种不同反冲洗强度,在滤速为8m/h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况条件为:700mm厚的8-20目原煤破碎颗粒活性炭,反冲洗强度15L/(m2·s),该工况下与砂滤柱相比,炭砂滤柱对浊度的去除效率相差不大(去除率大于95%),耗氧量、UV254、氨氮、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10.4%、52.9%、2.7%、5.7%。开展了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的工程应用研究,在一座十格处理能力为18万吨/天的砂滤池中进行试验改造,包括增加气洗系统,更换400mm承托层、700mm滤砂,装填活性炭,按中试得到的最佳工况下的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砂滤池对浊度、耗氧量、UV254、氨氮、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7%、36.92%、23.17%、48.57%、3.92%;而炭砂滤池有更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2%、52.31%、64.97%、57.14%、5.88%,出水的卫生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和消毒副产物指标(三卤甲烷)均远低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定值,出水无安全风险。以与中试相同的三因素和三水平开展工程应用的正交实验验证,得到的最佳运行条件与中试实验的结果一致。研究成果为自来水厂防范事故风险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砂滤池改造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王芊[9](2020)在《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文中认为为了防止水环境恶化,保护水资源,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要求也逐年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明确指出县城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必须达到一级A标准。我国许多建成较早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都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都有升级改造的需求。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项目是国家“十五”规划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并与国债支持的重点项目。一期、二期的设计出水均为一级B标准,没有达到一级A标准。因此,需要提标改造。本研究就是对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并进行工艺设计。本研究以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及出水现状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适合该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方案,优化设计参数,分析运行效果。根据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2016年进水量分析,确定该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根据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2016年全年进水水质的分析结果,并参考国内外类似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确定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为CODcr=300mg/L,BOD5=150mg/L,SS=180mg/L,NH3-N=28mg/L,TN=35mg/L,TP=4mg/L。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CODcr≤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mg/L,TN≤15mg/L,TP≤0.5mg/L。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进水的BOD5/CODcr全年大于0.45,可生化性较好,适合生物降解。BOD5/TN全年大于3.0,污水中碳源充足,宜采用生物脱氮。通过对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效果的分析,以及对多种除磷脱氮工艺的对比,并结合现有工艺,最终选定“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提标改造内容为一期生化池改造成MBBR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凝)+网格絮凝池(絮凝)+斜板沉淀池(沉淀)+连续砂滤池(过滤)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地解决了TN、SS和TP不达标的问题,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了到一级A标准。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后,出水水质得到了提升,减轻了污染物对蒲河的污染,对改善蒲河水环境及两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朋[10](2020)在《地表水厂应对微污染水的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水源水的有机污染是导致工艺运行质量下降和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山东省高密市重要饮用水源的城北水库,其上游水源为峡山水库水和黄河水,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问题。两种水源水交替或混合进入城北水库,水质波动和不稳定性显着,增加了水质处理的难度。常规工艺水厂难以保证水质达标,需进行工艺优化和升级。本文以山东省高密市孚日水厂为依托,以城北水库水源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开展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生产现场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现有常规工艺进行强化试验,并通过生物预处理试验探讨工艺升级改造的可行性。试验通过对不同的单体工艺及其组合进行效果验证和评价,对工艺参数进行了测试优化,形成研究结论如下:(1)强化混凝可有效提高常规处理工艺对原水中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本试验通过投加PAC絮凝剂和PAM助凝剂,结合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达到强化混凝的效果。通过对PAC单独投加和PAM助凝剂投加试验,确定PAC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70mg/L和0.05mg/L;“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在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分别为0.6mg/L和15mg/L的条件下,对浊度、色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38%、47.83%、53.12%和18.26%。(2)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BAF)预处理微污染水效果显着,1500mm滤料对浊度、色度、CODMn、UV254、藻类和氨氮的日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0.81%、48.11%、20.83%、7.13%、51.28%和31.13%;“BAF-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7.00%、89.72%、55.45%和35.59%,比“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分别提高了9.62%、41.89%、2.33%和17.33%。(3)BAF实验中采用火山岩填料,发现1500mm滤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800mm滤层;为保证处理效果,COD负荷不宜超过5 kg/(m3·d),水力负荷不宜超过8 m3/(m2·h);另外,当水温低于10℃时,CODMn去除率下降明显;原水的溶解氧浓度高于6mg/L,停止曝气未对CODMn去除效果产生影响。(4)试验表明颗粒活性炭(GAC)-石英砂双层滤料过滤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砂滤池。炭砂过滤(GSF)对浊度、色度、CODMn、UV254和氨氮的日均去除率达到了75.32%、57.88%、27.27%、25.01%和28.54%,分别比普通砂滤高出5.50%、10.13%、14.63%、14.03%和8.03%。生物降解作用抵消了部分因吸附碘值下降引起的有机物去除率下降趋势,pH与溶解氧的变化量可以作为生物降解作用的参考依据。(5)试验表明炭砂双层滤料滤池反洗周期比单层砂滤池更长。通过滤层水头损失与滤后水浊度测定确定当前反洗周期为48h;通过反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的测试,确定水洗强度为12L/(s·m2);通过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分析,结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确定了炭砂过滤进水CODMn的限值为4mg/L;综合考虑活性炭运行寿命、成本及滤池结构情况,探讨了单层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的可行性。(6)试验表明BAF作为预处理工艺可以显着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原水污染严重时可以采用BAF-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同时可以用炭砂双层滤料进行强化过滤以提高CODMn去除率,为水厂优化改造提供了思路;在当前不具备预处理设施建设条件的前提下,对强化混凝可以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水厂仍应进行深度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确保水质满足国标要求。
二、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1.2.2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1.3 反硝化深床滤池概述 |
1.3.1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简介 |
1.3.2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研究现状 |
1.3.3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工程应用 |
1.4 课题研究来源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中试装置与流程 |
2.1.1 中试装置 |
2.1.2 中试流程 |
2.2 原水水质 |
2.3 分析方法 |
2.4 克隆测序方法 |
2.4.1 DNA样品的提取 |
2.4.2 PCR扩增 |
2.4.3 PCR产物连接转化 |
2.4.4 菌落PCR |
2.5 高通量测序方法 |
第3章 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市政污水效果 |
3.1 引言 |
3.2 试验条件和试验安排 |
3.2.1 试验条件 |
3.2.2 试验安排 |
3.3 处理市政污水效果分析 |
3.3.1 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3.3.2 对TN的去除效果 |
3.3.3 对TP的去除效果 |
3.3.4 对COD和SS的去除效果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安排和试验条件 |
4.2.1 试验条件 |
4.2.2 试验安排 |
4.3 滤层高度及滤速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3.1 滤层高度的影响 |
4.3.2 滤速的影响 |
4.4 碳氮比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5 温度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6 反冲洗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7 正交试验考察滤速、C/N和水温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7.1 正交试验的设计 |
4.7.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驱氮的控制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试验安排 |
5.3 驱氮条件的优化 |
5.4 驱氮程序的改进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6.1 引言 |
6.2 管道内白色菌种鉴定分析 |
6.2.1 克隆测序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4 物种多样性分析 |
6.5 不同分类水平菌群结构对比 |
6.6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源水质恶化对饮用水处理的不利影响 |
1.1.2 常规工艺的局限性 |
1.1.3 强化常规工艺 |
1.2 滤池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滤池作用机理 |
1.2.2 影响过滤性能的因素 |
1.2.3 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 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臭氧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
1.3.2 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
1.4 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评估诊断 |
2.1 诊断方法的建立 |
2.2 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1 滤速测定 |
2.2.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 |
2.2.3 反冲洗效果评价 |
2.2.4 滤后水质指标测定 |
2.3 各指标测定结果讨论 |
2.3.1 滤速测定结果 |
2.3.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结果 |
2.3.3 反冲洗效果 |
2.3.4 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2.3.5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分析 |
2.4 滤速波动对滤后水浊度的影响 |
2.4.1 滤速测定方法 |
2.4.2 滤速连续测定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预氧化强化过滤实际应用调研及历史数据分析 |
3.1 水厂调研情况 |
3.1.1 调研内容概况 |
3.1.2 前处理调节应用效果分析 |
3.1.3 滤池运行不足分析 |
3.2 水厂历史数据分析 |
3.2.1 水厂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分析 |
3.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运行状况影响差异调研 |
3.4 本章小结 |
4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差异探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中试基地概况 |
4.1.2 各指标测定方法 |
4.1.3 药剂投加情况 |
4.2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层生物量的影响差异 |
4.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综合对比分析 |
4.4 不同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影响探究 |
4.4.1 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差异 |
4.4.2 水头损失差异 |
4.4.3 两种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影响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优化运行建议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西安市某地下水厂快滤池除污染物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地下水资源概述 |
1.2 地下水中铁锰氨氮的危害 |
1.2.1 地下水中铁锰的危害 |
1.2.2 地下水中氨氮的危害 |
1.3 地下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污染控制技术 |
1.3.1 地下水中铁去除技术 |
1.3.2 地下水中锰去除技术 |
1.3.3 地下水中氨氮去除技术 |
1.4 铁锰复合氧化膜催化氧化技术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基地概况 |
2.2 中试实验装置介绍 |
2.3 生产试验装置介绍 |
2.4 实验器材及试剂 |
2.5 实验方法 |
2.5.1 滤池去除污染物的效能及现状研究 |
2.5.2 滤池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
2.5.3 滤池系统原位改造研究 |
3.滤池去除污染物的效能及现状研究 |
3.1 砂滤池滤料除铁、锰、氨氮效能评价 |
3.1.1 石英砂滤料除铁的效能 |
3.1.2 石英砂滤料除锰的效能 |
3.1.3 石英砂滤料除氨氮的效能 |
3.2 砂滤池滤料结构特性分析 |
3.3 炭滤池滤料去除有机物氮磷以及铁锰效能评价 |
3.3.1 炭滤池滤料去除氨氮效能 |
3.3.2 炭滤池滤料去除锰效能 |
3.3.3 炭滤池滤料去除铁效能 |
3.3.4 炭滤池滤料去除磷效能 |
3.3.5 炭滤池滤料去除有机物效能 |
3.4 炭滤池滤料结构特性分析 |
3.4.1 活性炭吸附容量分析 |
3.4.2 活性炭孔容、孔径分析 |
3.5 炭滤池滤料生物特性分析 |
3.5.1 灭活对炭滤池滤料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影响 |
3.5.2 微生物数量与种群分析 |
3.6 炭滤池滤料藻类数量和种群特征 |
3.7 炭滤池内藻类滋生的原因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运行参数对砂滤池与炭滤池去除污染物中试实验研究 |
4.1 不同预氧化方法对氧化膜效果的影响 |
4.1.1 曝气充氧预氧化 |
4.1.2 高锰酸钾预氧化 |
4.1.3 加氯预氧化 |
4.2 反冲洗条件对氧化膜去除铁锰氨氮的效能影响 |
4.2.1 反冲洗强度对氧化膜的影响 |
4.2.2 反冲洗周期对氧化膜的影响 |
4.3 反冲洗条件对炭滤料去除铁锰氨氮的效能影响 |
4.3.1 滤速对活性炭去除污染物性能影响 |
4.3.2 反冲洗强度对活性炭去除污染物性能影响 |
4.3.3 反冲洗周期对活性炭去除污染物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砂滤池与炭滤池原位生产改造运行研究 |
5.1 中试滤柱系统中活性滤料的快速制备 |
5.1.1 活性滤料除铁效果 |
5.1.2 活性滤料除锰效果 |
5.1.3 活性滤料除氨氮效果 |
5.2 石英砂滤池中活性滤料的原位制备 |
5.2.1 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2.2 滤池对锰的去除效果 |
5.3 砂滤池改造后滤料结构特性分析 |
5.3.1 滤料改造前后表面形态变化 |
5.3.2 滤料改造前后元素组成变化 |
5.3.3 滤料改造前后性质变化 |
5.3.4 滤料改造前后分子结构与化学键变化 |
5.3.5 滤料改造前后相和结晶度变化 |
5.4 活性炭滤池避光改造 |
5.4.1 光照对活性炭去除污染物能力影响 |
5.4.2 炭滤池改造后藻类数量变化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饮用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强化去除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OPs 的危害及水中POPs 的污染现状 |
1.2.1 POPs的污染危害 |
1.2.2 水体中的POPs污染现状 |
1.3 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性质及其危害 |
1.3.1 有机氯农药的性质 |
1.3.2 有机氯农药的危害 |
1.4 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常规处理技术 |
1.4.1 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 |
1.4.2 有机氯农药的常规处理技术 |
1.5 强化混凝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5.1 强化混凝技术 |
1.5.2 强化混凝技术的作用机理 |
1.5.3 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及混凝剂类型 |
1.6 深床过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6.1 深床过滤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
1.6.2 深床过滤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
1.7 研究理论依据 |
1.7.1 基本理论依据 |
1.7.2 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OCPs的理论依据 |
1.7.3 深床过滤去除水源水中OCPs的理论依据 |
1.7.4 微絮凝直接过滤去除水源水中OCPs的理论依据 |
1.8 研究内容 |
1.8.1 有机氯农药强化混凝的优化研究 |
1.8.2 有机氯农药深床过滤的优化研究 |
1.8.3 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的研究 |
1.9 课题来源和创新点 |
1.9.1 课题来源 |
1.9.2 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与测定分析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1.1 气相色谱仪 |
2.1.2 其他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分析方法 |
2.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2 最佳色谱分析条件 |
2.3.3 有机氯农药标准曲线 |
2.3.4 絮体分形维数测定方法 |
2.3.5 Zeta电位测定方法 |
3 强化混凝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模拟水样的制备 |
3.2.2 混凝实验 |
3.3 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3.1 实验优化设计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聚合硫酸铁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4.1 实验优化设计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5.1 实验优化设计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6.1 复合混凝剂的制备 |
3.6.2 结果与讨论 |
3.7 PFS-PDMDAAC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7.1 复合混凝剂的制备 |
3.7.2 结果与讨论 |
3.8 助凝剂对聚合硅酸硫酸铝去除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8.1 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制备 |
3.8.2 助凝剂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表征 |
3.8.3 结果与讨论 |
3.9 本章小结 |
4 深床过滤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装置及方法 |
4.2.1 过滤材料 |
4.2.2 过滤实验装置 |
4.2.3 过滤实验方法 |
4.3 滤床深度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影响 |
4.3.1 结果与讨论 |
4.4 滤速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影响 |
4.4.1 结果与讨论 |
4.5 滤料粒径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研究 |
4.5.1 结果与讨论 |
4.6 不同滤料对水中OCPs的过滤去除机理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5 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无机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 |
5.2.1 实验方案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有机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 |
5.3.1 实验方案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复合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 |
5.4.1 实验方案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BAF对一种新兴污染物-咖啡因的去除效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2 新兴污染物——咖啡因 |
2.1 咖啡因的基本性质及危害 |
2.2 咖啡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
3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局限性 |
4 水中咖啡因的主要去除技术 |
4.1 膜分离技术 |
4.2 高级氧化技术 |
4.3 吸附 |
5 生物活性滤池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药品 |
2.2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2.3.1 水质指标检测 |
2.3.2 微生物量—ATP检测 |
2.3.3 咖啡因的检测 |
2.3.4 差异显着性分析 |
2.3.5 相关性分析 |
2.3.6 微生物基因检测方法 |
2.4 试验方案 |
2.4.1 试验设备及参数 |
2.4.2 试验原水 |
2.5 BAF的启动 |
2.6 BAF对咖啡因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2.7 BAF内生物膜对咖啡因的降解动力学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AF启动阶段DOC、咖啡因去除效果及生物量动态变化 |
3.1.1 生物量指标—ATP的动态变化 |
3.1.2 DOC去除效果动态变化 |
3.1.3 咖啡因的去除效果的动态变化 |
3.2 BAF对咖啡因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EBCT对咖啡因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空床滤速对咖啡因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 不同工况下咖啡因与DOC去除效果相关性分析 |
3.4 BAF咖啡因和DOC的沿程变化 |
3.5 生物膜对降解咖啡因动力学研究 |
3.6 BAF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分析研究 |
3.6.1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6.2 微生物群落结构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饮用水现状 |
1.1.1 水源污染现状 |
1.1.2 饮用水二次污染现状 |
1.1.3 饮用水污染物类别及对健康的影响 |
1.1.4 饮用水存在超标风险的案例 |
1.2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 |
1.2.2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2.3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组合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药剂 |
2.1.3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分析方法 |
2.2.2 试验方案 |
3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 |
3.1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 |
3.1.1 国内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 |
3.1.2 国外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 |
3.1.3 饮用水常见水质指标研究分析 |
3.2 典型城市生活饮用水调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
4.1 单级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 |
4.1.1 六价铬、铅离子、镉离子的吸附效果研究 |
4.1.2 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的吸附效果研究 |
4.2 纳滤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
4.2.1 硝酸盐氮的去除影响研究 |
4.2.2 六价铬、铅、镉的去除影响研究 |
4.2.3 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的去除影响研究 |
4.2.4 总硬度的去除影响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饮用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试验研究 |
5.1 多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
5.2 活性炭纳滤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
5.3 深度处理出水浓度 |
5.4 本章小结 |
6 纳滤净水器设计 |
6.1 设计要求 |
6.2 工艺设计 |
6.2.1 预处理模块 |
6.2.2 纳滤模块 |
6.3 装置设计 |
6.4 成本核算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COD深度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需求 |
1.2 国内外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现状与分析 |
1.2.1 絮凝沉淀技术 |
1.2.2 过滤技术 |
1.2.3 高级氧化技术 |
1.2.4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2.5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
1.3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现状分析 |
1.3.1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概况 |
1.3.2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工艺现状 |
1.3.3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存在的问题 |
1.3.4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必要性 |
1.4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比选 |
1.4.1 混凝沉淀 |
1.4.2 过滤 |
1.4.3 臭氧氧化 |
1.4.4 活性炭吸附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OD深度处理工艺效果分析 |
2.1 实验准备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实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2.1.4 实验水质及变化规律分析 |
2.1.5 现场污泥运行情况 |
2.2 深度处理絮凝剂实验室小试 |
2.2.1 实验室小试 |
2.2.2 试验步骤 |
2.2.3 COD去除率 |
2.3 深度处理絮凝剂现场投加中试实验 |
2.3.1 深度处理絮凝剂废水处理现场中试 |
2.3.2 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现场絮凝剂投加实验结论 |
2.4 絮凝剂投加影响因素研究 |
2.4.1 水温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2.4.2 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2.5 絮凝剂投加量与去除率性能评价 |
2.5.1 二沉池出水投加量与去除率性能 |
2.5.2 絮凝沉淀池出水投加量与去除率性能 |
2.6 絮凝剂产泥量变化分析 |
2.7 臭氧氧化池运行调整分析 |
2.7.1 臭氧氧化池投加量优化内容 |
2.7.2 臭氧氧化池投加量优化实验 |
2.7.3 臭氧氧化池投加试验结论 |
2.7.4 臭氧氧化池与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效果优化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D深度处理改造方案与运行效果分析 |
3.1 深度处理改造方案 |
3.2 活性砂滤池运行调整分析 |
3.2.1 活性砂滤池运行存在的问题 |
3.2.2 活性砂滤池工艺问题整改 |
3.3 深度处理COD运行效果分析 |
3.4 目前在线监测数据 |
3.5 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监控平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本、工程应用技术经济分析 |
4.1 药剂吨水成本对比 |
4.2 工程设备材料及运行成本对比 |
4.2.1 工程设备费对比 |
4.2.2 运行成本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自来水厂砂滤池改造的工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试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三章 中试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1 正交实验设计 |
3.2 炭砂滤与普通砂滤的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通砂滤改造为炭砂滤的工程应用 |
4.1 改造工程方案 |
4.2 炭砂滤池运行效果 |
4.3 炭砂滤池运行参数验证 |
4.4 效益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的发展 |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
1.3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常用的技术与工艺 |
1.3.1 我国污水厂改造前常用的工艺及存在问题分析 |
1.3.2 我国污水厂升级改造常用的工艺 |
1.4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实例 |
1.4.1 挪威Gardemoen污水处理厂 |
1.4.2 意大利波尔图Tolle污水处理厂 |
1.4.3 青岛团岛污水处理厂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概况 |
2.2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第一工艺系统(一期工程)现状 |
2.3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第二工艺系统(二期工程)现状 |
2.4 沈阳市LZ生态污水厂处理效果及出水水质分析 |
2.5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分析 |
2.5.1 存在问题分析 |
2.5.2 升级改造内容 |
3 升级改造方案选择与分析 |
3.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3.2 设计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1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
3.2.2 设计出水水质的确定 |
3.3 污水处理程度分析 |
3.4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现状出水水质及提标改造工艺选择的分析 |
3.4.1 现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分析 |
3.4.2 提标改造工艺方案选择的技术路线 |
3.5 水质特性及一级处理 |
3.5.1 水质特性 |
3.5.2 一级处理工艺 |
3.6 二级处理工艺选择 |
3.6.1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总体方案 |
3.6.2 第一工艺系统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
3.7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
3.7.1 深度处理工艺路线的确定 |
3.7.2 混凝工艺选择 |
3.7.3 沉淀段工艺选择 |
3.7.4 过滤工艺选择 |
3.7.5 消毒工艺选择 |
3.8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水处理总体工艺方案 |
3.9 污泥处理 |
3.10 小结 |
4 参数优化及工艺设计 |
4.1 设计参数 |
4.2 改造工艺的设计 |
4.2.1 第一工艺系统生化池改造 |
4.2.2 提升泵池(新建) |
4.2.3 深度处理车间(新建) |
4.2.4 污泥池(新建) |
4.2.5 反冲洗回收池(新建) |
5 运行效果分析 |
5.1 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
5.2 BOD_5去除效果分析 |
5.3 SS去除效果分析 |
5.4 NH_3-N去除效果分析 |
5.5 TN去除效果分析 |
5.6 TP去除效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地表水厂应对微污染水的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地表水微污染状况 |
1.1.2 水源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 |
1.1.3 孚日水厂水源水现状 |
1.2 孚日水厂工艺及运行现状 |
1.2.1 孚日水厂工艺流程 |
1.2.2 主要处理构筑物、设施及设计运行参数 |
1.2.3 水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3 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处理现状 |
1.3.1 传统工艺强化处理技术 |
1.3.2 预处理技术 |
1.3.3 深度处理技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用原水水质 |
2.2 实验分析项目及仪器 |
2.3 实验药品 |
2.4 主要实验材料 |
2.4.1 粉末活性炭 |
2.4.2 火山岩 |
2.4.3 颗粒活性炭 |
2.5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强化混凝试验研究 |
3.1.1 铁盐混凝剂混凝试验 |
3.1.2 PAC投加量试验 |
3.1.3 PAM助凝试验 |
3.1.4 KMnO4+PAC+PAM试验 |
3.1.5 粉末活性炭+PAC+PAM试验 |
3.1.6 KMnO4-粉末活性炭联用试验 |
3.1.7 小结 |
3.2 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试验研究 |
3.2.1 BAF参数选择与挂膜启动 |
3.2.2 BAF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2.3 影响BAF运行效果的因素 |
3.2.4 BAF对后续处理工段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炭砂双层滤料强化过滤试验研究 |
3.3.1 试验期间滤前水水质情况 |
3.3.2 炭砂过滤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3.3 炭砂过滤对pH与溶解氧的影响 |
3.3.4 炭砂过滤反洗周期与参数的确定 |
3.3.5 存在问题及改造可行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强化混凝对有机物去除的效果差异和影响 |
4.2 BAF对氨氮的去除影响因素 |
4.3 工艺试验合理性及存在不足 |
4.3.1 试验数据 |
4.3.2 存在不足 |
4.4 展望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四、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D]. 高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D]. 史永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安市某地下水厂快滤池除污染物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D]. 魏献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饮用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强化去除效能研究[D]. 刘鹏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5]BAF对一种新兴污染物-咖啡因的去除效能与机理研究[D]. 孔美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
- [6]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D]. 张航. 浙江大学, 2020(08)
- [7]昌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COD深度处理研究[D]. 康慧敏.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自来水厂砂滤池改造的工程试验研究[D]. 鲍寻. 东南大学, 2020(01)
- [9]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D]. 王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地表水厂应对微污染水的工艺优化研究[D]. 王朋.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