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噶尔盆地低熟—未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秦婧[2](2020)在《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侏罗世中、晚期是全球范围发生大规模古气候变迁和古植物类型变化的时期。柴北缘地区受到伸展坳陷及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湖-沼相煤、碳质泥岩、油页岩、暗色泥岩4类岩性叠置或互层的富有机质沉积—大煤沟组。开展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于确定古气候、古植物和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地质时期的环境-生物-沉积有机质的相互耦合关系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在实践中对于确定湖沼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预测和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柴页1井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对大煤沟组122个岩心样品进行了包括XRD、ICP-MS、GC-MS、镜质体反射率和稳定碳同位素在内的1430余项次分析测试,以及全井测井资料解释和层序地层学分析。采用有机岩石学、生物标志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岩石物理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大煤沟组的矿物组成、显微组分组成及微量元素分布的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控制大煤沟组富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古气候、古植被、沉积环境等方面因素,构建了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旋回、古气候-古生物变化的响应关系,并进一步评价了大煤沟组烃源岩的倾油、倾气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如下:1.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揭示,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呈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的不完整旋回结构。2.不同沉积微相矿物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以大煤沟组七段中上部的深湖相为界,古气候出现湿润—干旱—湿润的旋回变化。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属于干旱气候下的深湖相沉积,深湖、半深湖亚相及河漫沼泽微相具有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3.揭示了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的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及其旋回变化规律。受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旋回控制下的生源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影响,从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半深湖相—深湖相,高等植物来源显微组分含量逐渐降低。深湖相显微组分以腐泥组和壳质组为主,具有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干旱气候近源湖泊水生藻类和陆生高等植物双重生源输入的特点。萜类化合物卡达烯、惹稀和西蒙内利烯相对含量的剖面变化,应与构成中侏罗世主要高等植物生源物质的针叶类的生境和/或群落对古气候旋回的响应有关。4.通过微量元素、生物标志物和有机岩石学观察分析,确定了不同沉积微相水体环境及旋回变化特征。三角洲-深湖相水体环境由富氧逐渐变为贫氧、缺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存在缺氧分层水体环境;半深湖相时期为具有湖泊水体内循环的清澈水体环境;深湖相为强烈分层、还原的微咸水环境。5.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旋回、沉积环境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长期困扰有机岩石学家,关于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镜质体反射率值异常的地质原因。指出高等植物物质生源、搬运距离(表现为显微组分组成)和沉积环境(表现为氢指数变化)直接导致了镜质体反射率的增强或抑制。6.提供了详细的中侏罗世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基于此,确定了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湖-沼环境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模式。提出有机质生源和环境共同控制了湖-沼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数量(TOC)和倾油气性(显微组分组成),中侏罗世大煤沟组的倾油性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深湖相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泥炭沼泽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吴飘[3](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吴士豪[4](2020)在《广西百色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开展煤的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煤炭的清洁利用和综合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广西百色盆地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AFS)对煤中矿物、显微煤岩组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利用索式抽提、气相色谱(GC)和色谱-质谱(GC-MS)分析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煤岩学和矿物学,探讨百色盆地保群和林场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地质意义。保群和林场煤的腐植组反射率Ro(%)分别为0.475%和0.397%,属褐煤;显微煤岩特征表现为富腐植组,多稳定组和少惰质组,稳定组中丰富的树脂类物质是煤中可溶有机质的主要母质来源。煤中矿物种类较少,以高岭石(碎屑状)、同生石英和黄铁矿(自形晶粒状和莓球状)为主,由于成煤的酸性环境,未观察到方解石的明显分布。由于煤样的高灰分特征,煤中元素含量整体较高。将煤中微量元素与世界煤均值相比较,结果表明,保群煤中Li、Sc、V、Cr、Cu、Zn、Ga、As、Se、Ag、Cd、Pb和U轻度富集;林场煤中U高度富集,Li、V、Cr、Ag和Cd富集,Sc、Cu、Zn、Ga、As、Se、Cs和Pb轻度富集。相关性分析表明,煤中Li和Ga主要赋存在高岭石中;Be与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关系密切;Co和Ni赋存在有机质和黄铁矿中;保群煤中Se主要赋存在有机质和黄铁矿中,而林场煤则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差异的产生主要与煤的成熟度有关;As和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高含量的U主要与煤中较多的腐植质有关。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Ce和Eu正异常,Ce正异常说明煤层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而Eu正异常是受Ba的影响。两煤层均为陆相泥炭沼泽沉积,煤中无机物来源于盆地周围的三叠系沉积岩。煤中饱和烃、芳香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表明,保群和林场煤的母质来源以松柏类裸子植物为主,存在双子叶被子植物的贡献,其沉积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煤样成熟度和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处于早期演化阶段,遭受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且林场煤的降解程度大于保群煤。此外,根据样品中检测到的去氢白菖烯、四氢化卡达烯等中间产物以及阶段产物杜松烷和卡达烯,补充和给出了相对完整的杜松烷类倍半萜的早期演化途径。
沈永健[5](2020)在《二连盆地阿南凹陷咸化环境油源分析》文中指出二连盆地拥有丰富的陆相油气储量,其中阿南凹陷作为二连盆地剩余资源量较大的凹陷之一,是二连盆地陆相勘探的重点目标。本文以阿南凹陷下白垩统的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烃源岩和原油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对不同地层的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对不同层段、不同地区的烃源岩和原油咸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特征显示阿南凹陷的烃源岩生烃有利层段主要处于阿尔善组四段和腾一段下部,构造上主要位于善南洼槽和阿南背斜。生标特征显示阿南凹陷的腾一段与阿尔善组整体形成于咸化环境,腾一段下部的咸化程度相对阿四段更高,平面上以阿南背斜和善南洼槽的咸化程度较高,咸化环境的形成主要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下白垩统烃源岩的母质来源主要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腾一段下部受到一定的细菌影响。成熟度以未熟-低熟为主,阿尔善组的成熟度高于腾一段。在阿四段和腾一段下部地层中分布有包括云质泥岩在内的“特殊岩性”层段,在善南洼槽和阿南背斜厚度分布最大,TOC含量较高;与普通泥岩相比云质泥岩的咸化程度相对较高。云质泥岩受火山活动和沉积相带分布控制形成,剧烈的构造活动和湖相沉积环境有利于云质岩的形成及有机质富集。阿南凹陷原油以正常质油为主,主要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主要为菌藻类;原油主要处于成熟阶段,阿尔善组原油的成熟度相对腾一段整体较高。原油可分为三类,一类原油的咸化程度中等,成熟度最低,主要位于蒙古林和小阿北油田;二类原油的咸化程度最高,成熟度较高,主要位于阿南和哈达图油田;三类原油的咸化程度较高,成熟度较高,主要位于吉和油田。油源对比结果显示一类和三类原油以腾一段下部的云质泥岩为主要贡献,二类原油来源包括腾一段下部云质泥岩的贡献及阿尔善组下部的部分烃源岩贡献。结合密度、成熟度和地质录井资料来看阿南凹陷的原油以侧向运移为主,主要是从善南洼槽向外运移,受构造高度影响向构造高部位运移。
王文青[6](2019)在《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油、气、煤、铀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具世界普遍性。中-东亚能源成矿域即为典型的多种能源成矿带。中国北部位于该成矿带的中东部,其间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周缘蚀源区发育富铀酸性岩浆岩。在较长地质时间内,蚀源区向盆地内部输送了充足的铀物质,不仅形成了中国北部典型的砂岩型铀矿床、煤岩型及泥岩型铀矿床,还形成了富铀烃源岩(例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烃源岩、吐哈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等)。铀作为一种具有强氧化催化作用及放射作用的元素,前人就铀的氧化催化效应对烃源岩生烃作用的影响做了较多研究,但就铀的放射性对烃源岩及其生烃作用的影响研究较为薄弱。富有机质且富放射性元素的烃源层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放射性对有机质及其共存流体的物理化学作用,结果会极大地影响有机质的成烃演化。为了聚焦铀的放射作用对烃源岩的影响以及在烃源岩生烃过程中带来的外源氢情况,本实验选用了钴源(60Co)作为γ射线的辐射源对样品进行辐射实验(γ射线辐射强度与铀含量具有相关性)。所选样品均为烃源岩系中代表性含氢物质。考虑到烃源岩中主要含氢物质类型及可能对辐射产氢量的影响因素,分别选取蒸馏水、石膏、不同浓度及类型的盐溶液、正癸烷、沥青及干酪根,进行γ射线辐射实验。通过对辐射产物(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烃源岩系中的含氢物质,在辐射条件下均产生可检测的氢气,产氢量总体与H-X键能有关(X指O或C等元素)。(2)氢气产量受辐射总剂量控制。地质环境中,低剂量率长时间的辐射也可产生巨大的辐射剂量,进而影响烃源岩生烃作用。辐射总剂量可作为评价烃源岩中辐射作用对成烃贡献的参数。(3)水溶液辐射产氢量与其中所含离子种类及浓度有关,Na+、K+、Ca2+及Cl-离子的加入及其浓度的增加可大大促进水的辐射产氢量,而富氧离子SO42-的加入对辐射产氢量具有抑制作用。地层水中多富含Na+、K+、Ca2+和Cl-离子,有利于生氢。(4)辐射生氢反应为一化学反应。在一定体积的密闭环境中,随着产氢量逐渐增多、压力增大,辐射生氢率逐渐减小,表明封闭环境不利于辐射生氢反应的进行。而烃源岩系为半封闭-开放的环境,有利于氢气的持续产生。(5)盐溶液辐射产生H2/O2比值受盐溶液浓度及辐射总剂量控制。当辐射剂量小于1WGy时,H2/O2比值主要受辐射剂量影响,随剂量的增加快速增加;当剂量大于1WGy时,H2/O2比值主要受盐溶液浓度控制,随后者增加而增加。水溶液受辐射产生氢气同位素组成受辐射剂量率、盐溶液浓度及其上方压力影响。随辐射剂量率的增大而变重,随盐类离子的加入及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轻,随着盐溶液上方气体压力的逐渐升高而变重。H2/O2比值及氢同位素组成可作为识别地下辐射成因氢气的参考。(6)辐射作用下,正癸烷同时发生裂解与聚合反应。不仅产生了氢气、还产生了C1-C20的正构烷烃以及对应的异构和不饱和烃类,产生烃类气体碳同位素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变重。无水干酪根及沥青受辐射是一个H/C及O/C比值逐渐降低而支链减少、芳构化的过程,此过程与有机质热成熟过程一致。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铀优质烃源岩不仅具备辐射生氢的能量和物质基础,高浓度盐类离子、较高含量黏土矿物及较小的孔隙度、还原及非封闭的环境等都有利于辐射生氢的进行及氢气的保存。通过计算,50ppm的铀含量自长7段烃源岩沉积至今(约200Ma)已为每m3烃源岩提供至少26L的外源氢,对烃源岩生烃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辐射能可作为有机质生烃除了热能以外的另一种能量来源,在含放射性物质的烃源岩中,放射性对有机质的裂解、聚合及加氢作用使成烃作用加速,生烃率大幅度提高,还可促进低熟油气的生成。本实验不仅确定了地下富铀烃源岩中外源氢的辐射成因,对今后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也指示了在烃源岩生烃作用过程中,不仅温度及压力的热解作用,辐射作用也可直接促使烃源岩生烃,这无疑补充、完善了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也为清洁能源氢气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黄文魁[7](2019)在《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库车坳陷范围内广泛蕴含油气藏,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区内三叠-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分布于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3k)、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和恰克马克组(J2q),其中塔里奇克组(T3t)、阳霞组(J1y)和克孜勒努尔组(J2k)为含煤沉积。如何合理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仍然是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七个煤样进行高压釜-黄金管热解实验,结合Rock-Eval热解分析,确定煤样生烃潜力和生烃动力学参数。七个煤样均采自煤矿。其中三个煤样JKC1、JKC2和JKC3位于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岩石热解(Rock–Eval)指标HI和Tmax分别介于57183 mg HC/g TOC和424437?C,%Ro介于0.580.66%之间。其他四个煤样TTC1、TTC4、TTC11和TTC18位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HI和Tmax分别介于223278 mg HC/g TOC和433458?C,%Ro介于0.580.74%之间。七个煤样的油气产率和生烃动力学特征可归纳为:(1)塔里奇克组(T3t)的四个煤样TTC1、TTC4、TTC11和TTC18最大油产率介于46.39–87.50 mg/g TOC之间,最大产气率介于107.20120.94 mg/g TOC之间;克孜勒努尔组(J2k)的三个煤样JKC1、JKC2和JKC3最大油产率介于14.3–39.78 mg/g TOC之间,最大产气率介于70.195.06 mg/g TOC之间。(2)七个煤样在生油窗范围内的质量平衡结果说明,由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释放出来的组分,只有3853%对油气生成有贡献,而其他4762%则重新缩合到干酪根中。(3)在EASY%Ro大于1.87%的高成熟阶段,七个煤样残余固体的生气潜力非常相似,大体上比QI=(S1+S2)/TOC值高2040 mg HC/g TOC,这一方面是由于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和金管实验所能达到的最大成熟度有较大的差异,前者EASY%Ro为2.25%,而后者EASY%Ro为4.44%,另一方面是由于两类实验气态烃的生成机制不同。(4)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四个煤样均为有效油源岩,最大油产率高于排油门限(40 mg/g TOC)。四个煤样生油的加权平均活化能介于51.6452.96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9.61×1012 s-1至1.70×1013 s-1之间。四个煤样生油活化能的分布非常集中,表明煤样生油母质相似。此外,也与煤样生烃特征有关,煤的生烃母质(束缚态烷烃)只有少部分裂解生成油分子,大部分仍结合在干酪根中,成为生气母质。(5)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三个煤样的生气活化能加权平均值介于64.7265.33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8.25×1013 s-1至1.22×1014 s-1之间。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四个煤样的生气活化能加权平均值介于62.7865.02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8.21×1013 s-1至1.67×1014 s-1之间。七个煤样均具有晚期生气的特征:在EASY%Ro达到2.19%时,三个侏罗系煤样和四个三叠系煤样的生气转化率约为32%和44%,主体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EASY%Ro>2.19%之后)。(6)分别通过三个侏罗系煤样和四个三叠系煤样的平均油产率和产气率,确定两个代表性煤样JKC和TTC的生油和生气动力学参数,预测在5?C/My升温条件下JKC和TTC的生烃过程。代表性煤样JKC和TTC分别在EASY%Ro为1.76%和1.59%时,产气率达到排气门限(20 mg/g TOC),成为有效气源岩。库车坳陷发现了大量的气田,主要归因于煤系烃源岩具有很高的成熟度,主体部分%Ro>2.0%,同时具有优质盖层-巨厚的膏盐盖层。库车坳陷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已有很多人做过研究,但大多都是针对一两套地层,本论文将通过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指标及分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对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系煤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对比各地层地表剖面烃源岩之间以及同层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这部分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岩石热解和氯仿沥青“A”分析表明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侏罗系阳霞组地表剖面烃源岩主要为Ⅲ型有机质,含少量Ⅱ2型有机质;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和Ⅱ1型;三叠系黄山街组地表剖面烃源岩主要为Ⅲ型有机质。(2)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Ro值介于0.58%0.66%之间,岩石热解(Rock–Eval)参数Tmax值介于424°C437°C之间,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28°C451°C之间,两类样品均处于低成熟阶段。下侏罗统阳霞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36°C487°C之间,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Ro值介于0.58%0.96%之间,Tmax值介于433°C496°C之间,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47°C585°C之间,两类样品处于生油高峰阶段。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42°C458°C之间,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3)对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煤矿煤样及库车河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饱和烃色谱研究表明,从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这段时期库车坳陷的沉积环境从偏氧化的浅水湖相演变为弱还原–弱氧化的半深湖相,最后转变为强氧化的沼泽环境。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JKC)的Pr/Ph比值比三叠系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TTC)高,同时侏罗系的地表剖面烃源岩(JKS和JYS)的Pr/Ph比值也比三叠系地表剖面烃源岩(TTS和THS)高,这反应出二者不同的沉积环境,整体上看侏罗系的沉积环境较三叠系而言氧化性更强。(4)对库车坳陷煤矿煤样及库车河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饱和烃GC–MS研究表明,三叠系–侏罗系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的三环萜烷以低碳数为主,基本上以C19三环萜烷为主峰,呈现C19、C20、C21的递减趋势,C24四环萜烷相对含量很高;藿烷的含量远高于甾烷;伽马蜡烷相对含量都很低;甾烷分布以C29甾烷ααα20R占绝对优势,C27甾烷ααα20R和C28甾烷ααα20R的相对含量低。具有陆源生烃母质特征。塔里奇克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其他层位地表剖面样品有明显差异,具有相对较高的三环萜烷/藿烷比值、C30重排藿烷和伽玛蜡烷相对含量、较低的藿烷/甾烷比值,表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是有一定菌藻类输入的弱还原的湖相沉积。成熟度相关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表明塔里奇克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其他层位成熟度较低,与Tmax数据一致。(5)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数据显示从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至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是逐渐变重的趋势,表明逐渐增强的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的输入。
纪红[8](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雍明晶[9](2017)在《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烃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四段是渤海湾盆地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其烃源岩特征开展精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及各项分析化验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地质与测井相结合等手段,对沙四段烃源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萜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并确定沙四段致密油的来源:根据岩心分析、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X衍射全岩分析等手段对沙四段烃源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岩石热解分析、干酪根镜鉴显微组分、元素分析等地化分析手段研究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特征;针对烃源岩样品取样条件的限制,运用ALgR方法建立了烃源岩测井评价模型,为优质烃源岩的识别和划分奠定了基础;利用沥青转化率与深度的关系建立了研究区优质烃源岩分级评价标准并进行优质烃源岩的识别和划分;结合精细地层对比资料阐明了沙四段优质烃源岩纵横向分布特征;结合储层资料和生产测试资料研究了优质烃源岩与致密油聚集的关系。取得的认识如下:①沙四段致密油来自沙四段高升层中上部和杜三层下部,具有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的配置关系。②沙四段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为深湖~半深湖亚相,主要烃源岩类型为含碳酸盐/碳酸盐质泥页岩、长英型泥页岩和粘土型泥页岩,含碳酸盐/碳酸盐质泥页岩生烃潜力最大,其次为粘土型泥页岩。③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高升层有机质丰度最高,TOC均值可达5%,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1型次之,基本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④以TOC为主要参考参数,建立了研究区优质烃源岩分级评价标准,将TOC=4%、2%、1%分别作为Ⅰ、Ⅱ、Ⅲ类烃源岩下限,认为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层位为高升层中上部和杜三层下部。⑤致密油富集区与优质烃源岩发育区高度重合,具有近源成藏的特征,优质烃源岩为致密油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生烃增压成为致密油运聚的主要动力。
葛海霞[10](2017)在《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主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东凹陷为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凹陷,目前虽已取得了工业油气发现,但勘探程度较低,油气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由于研究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十分复杂,油气来源仍存在诸多疑点,油气成藏过程及富集规律尚不清楚,严重制约有利区的评价和油气勘探的深化。本论文针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及原油(或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剖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低熟油形成机理、油源对比、成藏期次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探讨了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青东凹陷主力烃源岩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分布局限,主要分布在青东凹陷中北部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在凹陷中北部洼陷和南部洼陷均有分布。烃源岩成熟度偏低,成熟烃源岩基本局限于凹陷中北部的深洼带。青东凹陷存在低熟油,且主要分布在凹陷西部斜坡带的沙四上亚段浅部储层中,其来源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具备形成低熟油的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烃源岩中富含孢子体、壳屑体、藻类体及矿物沥青基质,具有细菌、藻类及高等植物多种生源,构成低熟油形成的物质基础;烃源岩处于与蒸发岩共生的咸化环境,存在高矿化度的地层水以及火山活动,同时发现该套烃源岩具有低熟和成熟两个生烃阶段,说明烃源岩在早期阶段经过低温化学反应、细菌活动及催化作用等生成低熟油。本文根据生物标志物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对低熟油进行了综合判识,并提出以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8β(H)升补身烷为0.34左右可以作为研究区低熟油判识的新指标。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原油特征复杂,存在常规原油和稠油,稠油又分为原生成因(低熟油)和次生成因(生物降解油),其中生物降解油的降解级别最高达8级。常规原油主要分布在中北部洼陷的深部储层中(Es3x和Es4s),稠油则分布在凹陷边缘的浅部储层中,包括西部斜坡带及青东—青南过渡带。针对生物降解油,选取了抗生物降解能力较强的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等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进行油源对比,探索出新参数组合β-胡萝卜烷/(2×C29藿烷)、(2×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与(2×C19)/(C28+C29)三环萜烷,并将?/菲创造性地应用于生物降解油的油源对比中,取得较好效果。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中北部洼陷带及西北部斜坡带原油来自青东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青东—青南过渡带生物降解油主要来自东营凹陷的青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部分原油具有青东凹陷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西南部斜坡带的低熟油主要来自青东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青东凹陷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Ed)和馆陶组—第四系沉积时期(Ng-Q),以晚期充注为主。早期充注油藏多遭受改造破坏,油气具有边成藏边降解特征。存在5种油气成藏模式,即自源侧向/自源垂向运聚成藏模式、地垒带近源运聚成藏模式、陡坡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缓坡断层长距离走向运聚成藏模式和凹中隆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油气富集主要受烃源岩条件、储层物性、断裂系统分布及封盖条件等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藏规模及分布范围,油气多分布在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或邻近的上下层系内;区内稠油具有边成藏边降解特征,油气聚集受储层物性下限的严格控制;断裂不仅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成为油藏遭受破坏的重要因素;而局部盖层对油气保存起到良好的封盖作用,高矿化度的地层水也反映地层处于封闭条件较好的地质环境。
二、准噶尔盆地低熟—未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低熟—未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
3.1 沉积相分析 |
3.2 层序地层分析 |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
4.1 样品选取 |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侏罗系湖-沼相(含煤地层)沉积及环境变化特征 |
1.3.2 煤及含煤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 |
1.3.3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系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大煤沟组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格架 |
1.4.2 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 |
1.4.3 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1.4.4 大煤沟组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 |
1.4.5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倾油气性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1.6.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2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2.1 柴北缘地层及展布 |
2.2.2 柴北缘沉积特征 |
2.3 研究区位置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
3.1 柴页1 井概况 |
3.2 样品采集 |
3.3 实验分析方法 |
3.3.1 岩石化学分析 |
3.3.2 有机岩石学分析 |
3.3.3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第4章 大煤沟组湖-沼相的沉积旋回特征 |
4.1 大煤沟组岩性特征及层序地层格架 |
4.1.1 岩性特征及组合 |
4.1.2 测井曲线特征与层序地层格架 |
4.2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 |
4.2.1 主要矿物组成 |
4.2.2 粘土矿物组成 |
4.2.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矿物组成特征 |
4.3 微量元素分布 |
4.3.1 稀土元素与物源特征 |
4.3.2 元素地球化学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4.3.3 湖-沼相沉积时期的古生产力 |
第5章 湖-沼相沉积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
5.1 显微组分分类 |
5.2 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显微组分组成 |
5.2.1 泥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
5.2.2 油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
5.2.3 煤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
5.2.4 砂岩显微组分特征 |
5.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显微组分组成变化特征 |
第6章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1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 |
6.2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
6.2.1 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 |
6.2.2 甾萜类化合物 |
6.3 芳香烃分子标志物分布特征 |
6.3.1 树脂生源化合物指标 |
6.3.2 芳构化藿烷和芳构化甾烷 |
第7章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及频率分布 |
7.1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 |
7.1.1 地质因素的影响 |
7.1.2 镜质体反射率测试的影响 |
7.2 随机反射率统计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7.2.1 反射率测试模式下的类镜质组分 |
7.2.2 不同岩性样品的随机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 |
7.2.3 不同沉积微相的镜质体反射率及其频率分布特征 |
7.3 侏罗系湖-沼相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影响因素 |
第8章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及其倾油倾气性 |
8.1 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
8.1.1 古气候特征 |
8.1.2 生物群落与有机质供给 |
8.1.3 沉积位置与水体环境 |
8.1.4 异常样品的成因浅析 |
8.2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富集机制 |
8.2.1 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主控因素分析 |
8.2.2 有机质富集的地质模式 |
8.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
8.3.1 西北地区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
8.3.2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 |
8.3.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版及说明 |
附录B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
2.3.1 古生界基底 |
2.3.2 侏罗系地层 |
2.3.3 下白垩统地层 |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
3.1 洼槽分布 |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1 油藏类型 |
5.1.2 油藏分布特征 |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
5.2.1 地层水性质 |
5.2.2 天然气性质 |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原油宏观特征 |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3 碳同位素特征 |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
5.4.1 原油成因类型 |
5.4.2 原油来源分析 |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
6.1 输导体系类型 |
6.1.1 断裂输导体系 |
6.1.2 砂体输导体系 |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
6.3.3 油气运移方式 |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
7.2.1 成藏阻力特征 |
7.2.2 成藏动力特征 |
7.3 油气成藏过程 |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
8.1 油气成藏模式 |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广西百色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矿区位置 |
2.2 地质构造 |
2.3 地层 |
2.4 煤层 |
第3章 样品和实验分析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4章 煤质及煤岩学特征 |
4.1 煤质特征 |
4.2 煤岩学特征 |
4.2.1 宏观煤岩特征 |
4.2.2 显微煤岩特征 |
4.3 矿物特征 |
4.3.1 高岭石 |
4.3.2 石英 |
4.3.3 黄铁矿 |
4.3.4 其他矿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煤中常量元素 |
5.1.1 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
5.1.2 常量元素纵向分布特征 |
5.1.3 常量元素赋存状态 |
5.1.4 常量元素的环境指相意义 |
5.2 煤中微量元素 |
5.2.1 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特征 |
5.2.2 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特征 |
5.2.3 煤中微量元素纵向分布特征 |
5.2.4 煤中微量元素亲和性分析 |
5.2.5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5.2.6 微量元素的环境指相意义 |
5.3 煤中稀土元素 |
5.3.1 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3.2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1 可溶有机质及其族组成特征 |
6.2 煤中饱和烃特征 |
6.2.1 饱和烃整体特征 |
6.2.2 煤中链烷烃特征 |
6.2.3 煤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6.3 煤中芳香烃特征 |
6.3.1 煤中常规多环芳烃特征 |
6.3.2 煤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二连盆地阿南凹陷咸化环境油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咸化湖盆研究现状 |
1.3.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
1.4.1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 |
2.2 区域沉积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3 阿南凹陷烃源岩评价 |
3.1 有机质丰度 |
3.1.1 不同层系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
3.1.2 各构造有机质丰度分布情况 |
3.1.3 “特殊岩性”的分布特征及TOC含量特征 |
3.2 有机质类型 |
3.2.1 干酪根显微组分 |
3.2.2 岩石热解参数及元素分析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3.4 烃源岩综合评价 |
4 阿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正构烷烃 |
4.1.2 类异戊二烯烷烃 |
4.1.3 萜类化合物 |
4.1.4 甾类化合物 |
4.2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
4.3 不同岩性的生物标志物特征与咸化程度差异 |
5 阿南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
5.1 原油物性特征 |
5.2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5.3 原油分类 |
5.4 油源对比 |
6 油气充注与运移初步分析 |
6.1 密度 |
6.2 成熟度 |
6.3 地质录井资料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生烃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1.2.1 有机质成烃机理 |
1.2.2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方式 |
1.3 辐射生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辐射生氢机理 |
1.3.2 辐射生氢影响因素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北方盆地富铀的形成背景与典型盆地烃源岩富铀特征 |
2.1 铀物质丰富的区域背景——中亚-俄南-蒙古巨型放射性异常域 |
2.2 中国北方中西部能源盆地周缘蚀源区富铀特征 |
2.2.1 区域地质概况和基础资料及分区 |
2.2.2 各蚀源区岩石铀含量分析 |
2.2.3 蚀源区岩石及其铀含量时空分布演变 |
2.3 典型盆地烃源岩富铀特征 |
2.3.1 鄂尔多斯盆地 |
2.3.2 吐哈盆地 |
2.4 铀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
2.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流程与方案可行性分析 |
3.1 样品选择及实验方案 |
3.1.1 样品选择 |
3.1.2 制样 |
3.1.3 辐射 |
3.1.4 检测 |
3.2 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1 不同含氢物质辐射主要气态产物 |
3.2.2 产氢量与产氧量的关系 |
3.2.3 不同物质辐射产氢量差异因素探讨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液辐射生氢对比实验 |
4.1 辐射剂量率与辐射时间等效性关系 |
4.2 不同类型及浓度盐溶液辐射产氢量及产氧量分析 |
4.2.1 不同类型及浓度盐溶液辐射产氢量及产氧量特征 |
4.2.2 富氧阴离子对产氢量的抑制作用 |
4.2.3 盐类物质分子摩尔数对产氢量的控制作用 |
4.3 不同盐溶液体积辐射产氢量特征 |
4.4 盐溶液辐射产氢量与产氧量关系探讨 |
4.5 氢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辐射有机物的产物分析 |
5.1 辐射正癸烷产物分析 |
5.1.1 正癸烷辐射气态产物 |
5.1.2 辐射正癸烷的液态产物 |
5.2 辐射干酪根及沥青的产物分析 |
5.2.1 辐射干酪根及沥青的气态产物 |
5.2.2 干酪根及沥青红外光谱结果 |
5.3 有机质辐射产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烃源岩系演化过程中放射作用的油气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
6.1 长7段富铀烃源岩中辐射生氢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
6.2 辐射生氢的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煤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
1.2.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1.3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
1.4 实验方法及流程 |
1.4.1 岩石热解(Rock–Eval)、CHN元素分析、TOC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的测量 |
1.4.2 高压釜—黄金管生烃动力学热模拟实验 |
1.4.3 气体组分分析 |
1.4.4 液态烃定量分析 |
1.4.5 固体残渣的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和元素分析 |
1.4.6 抽提与族组成分离 |
1.4.7 饱和烃色谱与尿素络合 |
1.4.8 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和单体烃碳同位素 |
1.4.9 开放系统热解–气相色谱分析 |
1.5 EASY%Ro模型和动力学参数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与烃源岩 |
2.2.1 三叠系 |
2.2.2 侏罗系 |
2.2.3 白垩系 |
2.2.4 新生界 |
2.3 储层与盖层 |
2.4 勘探历史与现状 |
第3章 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1 库车中生代烃源岩分布 |
3.1.2 烃源岩评价 |
3.2 样品选取和实验 |
3.2.1 样品选取 |
3.2.2 实验过程 |
3.3 有机质丰度 |
3.4 有机质类型 |
3.4.1 岩石热解参数 |
3.4.2 可溶有机质特征 |
3.5 有机质成熟度 |
3.5.1 镜质体反射率与Tmax |
3.5.2 生物标志化合物演化特征 |
3.6 生物标志物特征 |
3.6.1 饱和烃特征 |
3.6.2 饱和烃GC–MS |
3.6.3 不同层位烃源岩甾、萜烷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差异 |
3.7 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抽提物分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
3.7.1 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泥质烃源岩样 |
3.7.2 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泥质烃源岩样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和生烃动力学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1.1 煤成烃地球化学特征 |
4.1.2 生烃动力学 |
4.2 样品选取及实验 |
4.2.1 样品选取 |
4.2.2 实验过程 |
4.3 封闭体系热解组分产率 |
4.3.1 气态烃产率和CO2产率 |
4.3.2 液态烃产率 |
4.4 质量平衡 |
4.5 高–过成熟阶段的生气 |
4.6 生烃动力学模拟 |
4.6.1 生油动力学参数 |
4.6.2 生气动力学参数 |
4.7 地史时期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史 |
4.8 高过成熟度阶段气态烃的生成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创新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前处理 |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1.1 物性及族组成 |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烃源岩的分布 |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
4.2.7 油源分析 |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烃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油烃源岩特征研究现状 |
1.2.2 烃源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辽河西部凹陷烃源岩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油气勘探开发概况 |
第3章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对比 |
3.1 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物特征 |
3.1.1 正构烷烃系列 |
3.1.2 类异戊二烯烷烃系列 |
3.1.3 甾、萜类化合物 |
3.2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3 原油物性特征 |
3.4 油源对比 |
3.4.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 |
3.4.2 甾、萜烷化合物组成特征 |
第4章 烃源岩特征研究 |
4.1 沉积环境 |
4.1.1 沉积特征 |
4.1.2 水介质条件 |
4.2 烃源岩岩石学特征 |
4.2.1 烃源岩岩石类型分类 |
4.2.2 各类型烃源岩生烃潜力对比 |
4.2.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3 烃源岩测井评价模型 |
4.3.1 烃源岩测井响应原理 |
4.3.2 建立烃源岩测井评价模型 |
4.4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有机质丰度 |
4.4.2 有机质类型 |
4.4.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5章 优质烃源岩评价及与致密油聚集的关系 |
5.1 优质烃源岩标准研究现状 |
5.2 建立研究区优质烃源岩分级评价标准 |
5.2.1 优质烃源岩丰度评价标准 |
5.2.2 优质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标准 |
5.3 优质烃源岩综合评价 |
5.3.1 优质烃源岩识别 |
5.3.2 优质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5.4 优质烃源岩与致密油聚集的关系 |
5.4.1 烃源岩评价结果与致密储层、生产资料的匹配关系 |
5.4.2 优质烃源岩对致密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低熟油判识标志及生烃机理 |
1.2.2 油源对比 |
1.2.3 成藏模式 |
1.2.4 断陷盆地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1.3 研究区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油气勘探及石油地质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5.2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
1.5.3 图件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构造演化史 |
2.2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2.3 沉积储层特征 |
2.3.1 沉积相特征 |
2.3.2 储层特征 |
2.4 油气成藏条件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 |
3.1.1 烃源岩样品 |
3.1.2 原油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有机岩石学分析 |
3.2.2 总有机碳分析 |
3.2.3 岩石热解分析 |
3.2.4 岩石样品抽提与分离 |
3.2.5 饱和烃及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2.6 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3.2.7 流体包裹体分析 |
第4章 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生烃潜力与生烃史分析 |
4.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2 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成熟度特征 |
4.2.1 有机质丰度 |
4.2.2 有机质类型 |
4.2.3 烃源岩成熟度及生烃史 |
4.3 低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成条件 |
4.3.1 具备形成低熟油的物质基础 |
4.3.2 烃源岩与蒸发岩共生的咸化环境 |
4.3.3 地层流体与无机矿物作用 |
4.3.4 火山(热液)活动 |
4.3.5 存在石油形成的两个演化阶段 |
4.4 烃源岩埋藏史、生烃史分析 |
4.4.1 地层埋藏史分析 |
4.4.2 生排烃史分析 |
第5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
5.1 油气分布特征及原油类型划分 |
5.1.1 油气分布特征 |
5.1.2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 |
5.1.3 原油成熟度判识 |
5.1.4 低熟油判识新指标探索 |
5.1.5 原油类型划分及不同类型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典型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
5.2.3 青东凹陷与青南洼陷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 |
5.2.4 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5.3 油源分析 |
5.3.1 Ⅰ类原油来源分析 |
5.3.2 Ⅱ类原油来源分析 |
5.3.3 Ⅲ类原油来源分析 |
5.3.4 Ⅳ类原油来源分析 |
第6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主控因素 |
6.1 油气成藏期次 |
6.1.1 青东5井区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2 青东—青南过渡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3 中部洼陷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4 西部斜坡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5 东部走滑断裂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2 油气成藏期次与烃源岩生烃史及构造演化史的匹配关系 |
6.3 油源断层活动与烃源岩生排烃期配置关系 |
6.4 油气成藏模式 |
6.4.1 自源侧向/自源垂向运聚成藏模式 |
6.4.2 地垒带近源运聚成藏模式 |
6.4.3 陡坡带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 |
6.4.4 缓坡带长距离断层走向运聚成藏模式 |
6.4.5 凹中隆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 |
6.5 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
6.5.1 有效烃源岩控制油藏规模及分布范围 |
6.5.2 储层物性下限控制油气平面及纵向分布 |
6.5.3 复杂的断裂体系控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 |
6.5.4 良好的封盖条件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显微组分图版 |
附录B 包裹体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准噶尔盆地低熟—未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D]. 秦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广西百色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的地球化学特征[D]. 吴士豪.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二连盆地阿南凹陷咸化环境油源分析[D]. 沈永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文青. 西北大学, 2019(04)
- [7]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黄文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8]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9]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烃源条件研究[D]. 雍明晶.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10]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主控因素[D]. 葛海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