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奇,徐晓,徐媛媛[1](2021)在《“启发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以《会计学》课程为例》文中指出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贵在激发兴趣、启迪心灵,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体现了其独到之处与优越性。以《会计学》为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元素与丰富的表现形式,通过课程、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融会贯通,将"启发式"教学润物无声般应用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为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邹莹[2](2021)在《“三全育人”视野下的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何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是会计学课程亟待解决的热门问题。"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侧重于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学习,是会计类专业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阐述"三全育人"视野下的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课前学习研讨全面规划,课中思政元素优化设计,课后拓展空间构建。
邓莹[3](2020)在《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思考——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既获得专业技能知识,又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价值观,真正做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映现会计职业要求。《基础会计模拟实训》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入门的专业的主导的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就如何将会计职业道德融入《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进行探讨,促进课程思政改革。
刘秋红,刘毅[4](2020)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发展为会计人才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存在需求与供给的脱节问题,同时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思维模式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重细节而轻全局,重算而轻管;会计人才培养重知识而轻素养;管理会计人才获取成长的途径与平台稀缺等问题。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可通过与时俱进,设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新目标;重新构建人工智能模式下的管理会计课程群;教学模式重课堂研讨与课后辅导相结合;寻求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多平台协同发展的途径来实现。
李彤彤[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与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是会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长期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许多优秀的会计行业精英,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本科会计专业培养计划在本科会计教育中的作用是基础性、核心性的,它对高校会计本科会计教育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本论文选题因此具有了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概述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正文部分,首先,界定了会计本科教育以及培养计划等基本概念,阐述了基础理论。其次回顾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变化历程,划分为三大历史时期,即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市场深化发展时期以及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不同特征。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会计理论、全球化浪潮及社会供求等五个角度总结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规律。再次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定位高且同质化明显、强调技术忽略职业导向及职业道德、培养“现成的”而非“未来的”会计人才以及培养目标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任意选修课的设置比例过低,“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课程的滞后,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缺陷,以及会计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实践课程与职业道德培养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职业需要等问题。最后为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提供政策指导性参考建议。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提出五大原则:突出自身特点与层次性的差异化目标定位、强化社会主义职业导向与道德观念、塑造“互联网+”时代“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全球化时代国际视野与“本位主义”结合以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瞻性原则。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提出了重塑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整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构建信息化课程体系,结合高校特色融入国际化课程,基于社会需求与职业导向性开展实践教学等建议。最后一个部分是论文的总结,阐述研究创新,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本文采用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文献中本科会计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稀缺、系统性不突出的这一不足。
朱亮峰[6](2018)在《职业素质 职业素养 执业能力——基于会计学专业学生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大学生未来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高校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教育,并进行执业能力训练。从会计学专业视角看,会计职业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是统领知识和能力贯穿全部培养体系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会计职业素养教育是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作风和品质,其根基是"爱岗敬业";会计执业能力是会计职业素质和素养的结合与归宿,通过会计岗位实务训练和会计实务综合训练获得。
李俊林[7](2016)在《新时期下会计学专业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特点,提出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吴梅婷[8](2016)在《“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文中提出会计行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各个企业的财务造假问题却日趋严重。"不做假账"是每个财务人员都应该坚守的基本准则,若每个会计人员都能够"不做假账",那么整个社会都将受益无穷。"不做假账"不仅是当前形势下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必要选择,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有利于提高会计专有素质,更有利于改善当前的社会环境风气。
王英楚[9](2014)在《浅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法制对构建和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绝不能忽视道德的力量。因此,分析会计道德在实现会计信息高度透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雷振华,楚攀,阳秋林,张彩平[10](2014)在《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德才"兼备会计人才培养的高校肩负的责任也就越大。立足于国内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从会计人才目标的设计、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会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融合及会计学本科教学质量建设措施等方面构建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启发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以《会计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
2“启发式”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适用性 |
2.1“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元素 |
2.2“启发式”教学的表现形式 |
3 以《会计学》为例探讨“启发式”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越性 |
3.1 课堂设置情境,抛砖引玉,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
3.2 教师关注学生,注重反馈,思想与专业建设融会贯通 |
3.3 学生积极实践,思想升华,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成长与创新 |
4 结语 |
(2)“三全育人”视野下的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会计学课程思政含义 |
二、“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的特点 |
三、“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实践 |
1.课前学习研讨全面规划 |
第一,教师要提高政治素养以及教学水平。 |
第二,完善“会计学原理”课程资料,融入思政元素。 |
2.课中思政元素优化设计 |
第一,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
第二,教学模式优化设计。 |
3.课后拓展空间构建 |
第一,拓展育人空间渠道。 |
第二,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
结束语 |
(3)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思考——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
■课程思政融入《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 |
(一)课前搜集教学案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 |
(二)课后进行反思,弥补不足 |
■翻转课堂辅助《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思政教学 |
(一)课前自主学习 |
(二)课内实践学习 |
(三)课后强化练习 |
■结束语 |
(4)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智能发展为会计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存在需求与供给的脱节 |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二、传统思维模式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会计人才培养重细节而轻全局,重算而轻管 |
(二)会计人才培养重知识而轻素养 |
(三)管理会计人才获取成长的途径与平台稀缺 |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
(一)与时俱进,设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新目标 |
(二)重新构建人工智能模式下的管理会计课程群 |
(三)教学模式重课堂研讨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
(四)寻求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多平台协同发展的途径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本科会计教育 |
二、培养计划 |
第二节 基础理论分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 |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1978—1991 年) |
一、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相关背景 |
二、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 |
三、本阶段培养计划的特点 |
第二节 市场深化发展时期(1992—1999 年) |
一、市场深化发展时期相关背景 |
二、市场深化发展时期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 |
三、本阶段培养计划的特点 |
第三节 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2000-2018 年) |
一、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相关背景 |
二、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的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 |
三、本阶段培养计划的特点 |
第四节 三个历史时期会计本科培养计划的特点 |
一、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特点归纳 |
二、三个阶段的课程体系特点归纳 |
第三章 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规律 |
第一节 国家经济政治的环境变化的总体影响 |
一、经济环境对培养计划的总体影响 |
二、政治环境对培养计划的总体影响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强化培养计划演变中的技术特性 |
一、科学技术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影响 |
二、科学技术对课程体系演变的影响 |
第三节 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提升培养计划演变中的专业属性 |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影响 |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对课程体系演变的影响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扩展培养计划演变中的国际性 |
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影响 |
二、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对课程体系演变的影响 |
第五节 社会认知与职业需求改变培养计划的实务属性 |
一、社会认知与职业需求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
二、社会认知与职业需求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现实问题分析 |
一、定位过高且同质化明显 |
二、过于强调技术忽略职业导向与职业道德 |
三、培养“现成的”而非“未来的”会计人才 |
四、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不足 |
五、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
第二节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实问题分析 |
一、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及任意选修课设置问题 |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不足且滞后 |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缺陷日渐突出 |
四、会计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
五、实践课程及职业道德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职业需要 |
第五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国外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分析 |
一、国外高校的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
二、国外高校的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优化建议 |
一、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优化建议 |
二、我国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9)浅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
2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
3 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
(10)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
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3.区域性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二、“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 |
三、“社会责任理念”下会计学本科课程体系整合的出发点、整合思路及整合对策 |
1.课程体系整合的出发点 |
2.课程体系整合思路 |
3.课程体系整合对策 |
四、“社会责任理念”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融合 |
1.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
2.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合 |
五、“社会责任理念”下会计学本科教学质量建设措施 |
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是基础 |
2.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
3.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 |
四、“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启发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以《会计学》课程为例[J]. 刘春奇,徐晓,徐媛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08)
- [2]“三全育人”视野下的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J]. 邹莹. 林区教学, 2021(04)
- [3]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思考——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J]. 邓莹. 营销界, 2020(20)
- [4]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 刘秋红,刘毅. 航空财会, 2020(02)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与现状研究[D]. 李彤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职业素质 职业素养 执业能力——基于会计学专业学生视角[J]. 朱亮峰. 大学教育, 2018(05)
- [7]新时期下会计学专业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J]. 李俊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6)
- [8]“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J]. 吴梅婷. 经贸实践, 2016(03)
- [9]浅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 王英楚. 中国市场, 2014(48)
- [10]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雷振华,楚攀,阳秋林,张彩平. 中国电力教育,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