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宋艳娟[1](2021)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出现了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存在,对企业会计利润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以及会计利润出发,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关系,最终提出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会计中良好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借鉴参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沈璐,陈祖英[2](2020)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文中指出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师执业风险的视角探讨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提高了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进一步检验表明:国有性质、更高的股权集中度、更少的媒体关注会增强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的影响,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二者关系没有显着影响。最后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更高的经营风险和错报风险,更可能聘请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是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影响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的重要渠道。
姚传蕊[3](2020)在《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对会计处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处理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很多学者和企业都对它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不小的实效。所谓衍生金融工具,实质上其就是一种契约——一种在未来才需要履行的契约。自当事双方在契约中约定的交易条件、交易时间、交易标的等内容形成后,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也将同时被确定下来。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处理近些年来之所以会成为领域里的热点,会引起业界的重视,是因为这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发展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繁荣有着很大关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即便是在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资本市场仍能持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这无疑为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处理在我国发展应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土壤,我国发展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处理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王莹[4](2020)在《新套期会计准则修改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以A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新套期会计准则CAS24(2017)的修改对钢铁企业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理论以及套期会计理论与发展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钢铁行业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对套期会计准则要求的思考。通过分析A公司会计实务,对比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变化,从企业利润,盈余管理,信息披露,会计工作,审计工作等方面分析了新套期会计准则的修改对企业与行业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会计准则的修改进行了剖析,同时指出新套期会计准则的修订给企业带来的挑战,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得出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钢铁企业套期保值实务提供有益的参考,由于财务人员对衍生工具并不熟悉,本文的研究会为从事套期保值的企业的会计实务提供指导,希望可以更好的推进套期保值活动在钢铁企业的有效运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真实的钢铁企业套期保值的实务在新套期会计准则运行环境下的业务处理变化分析出新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新套期会计准则的修改扩大的套期范围,提高了钢铁企业从事套期保值活动的灵活性,套期范围的扩大平滑了企业利润,可以让套期保值活动更直观的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增强了会计报表的可理解性,同时由于更多的套期活动的可行性也增加了企业投机交易的风险,这对企业的会计工作,风险控制工作也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企业应该提升自身素质应对风险。总之,新套期会计准则的修订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企业以及外部审计都需要充分理解其中的意义才能更稳健的开展工作。
郭荧荧[5](2020)在《ZTJ公司表外融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资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的表内融资方式限制多,而表外融资方式限制较少,融资方式较为简单。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表外融资业务的形式也变得多样。表外融资业务在拓宽企业融资方式、丰富资本市场结构的同时,又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财务指标、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因此倍受企业的青睐,成为企业当下流行的融资手段。对融资企业而言,表外融资能够优化资产负债表、提升投资杠杆、改善资产质量。但与此同时,表外融资也给企业带来运营状态良好,负债率较低的假象,增加了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是滋生财务舞弊的重要根源。对于其他报表使用者而言,相比较企业真实的投资规模,通过财报披露的投资规模往往较小,极大地削弱了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即报表使用者无法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解释和预测,进而影响使用者们对企业的判断能力。简而言之,表外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如何寻找适合企业的表外融资业务、如何高效适当的利用表外融资,同时又能够保障其他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首先系统梳理表外融资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对当前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其次,对当前所有表外融资的方式进行归类梳理,分析各自的表外原理和会计处理方式,对表外融资业务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理论层次的分析。再者,以ZTJ公司为例,从实际出发,分析建筑企业表外融资的动因、业务方式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从而发现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即企业能够合法合规的运用表外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积极效应,同时投资者又可以规避表外融资带来的财务假象,避免作出错误判断,政府也能保证资本市场稳定运作。
祝岑[6](2020)在《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文中认为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们不断探寻金融危机的根源,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可了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衍生金融工具。现如今,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不断快速发展,黄世忠和王晓珂(2017)对于2007至2013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进行统计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且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迅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认识不全面,从而没有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而且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就具有复杂性、风险性、高杠杆和投机性等特性,若是缺乏专业的人才来指导,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风险的。有文献研究表明,衍生金融工具是用来对冲威胁收入、商品成本和各项费用风险,但是管理层会用衍生金融工具在资本和商品市场中进行投机,而且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经济上最复杂的金融合同类型之一,给财务报告带来巨大挑战,从而使得企业外部人员无法有效获取有关企业的准确的信息。分析师作为企业内外部信息传递的中介,在资本市场上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相对于企业外部的人员来说,分析师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收集分析企业财务信息,进而作出盈余预测。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主要是通过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作为企业层面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综合反映企业的基本信息及经营状况,最易被分析师密切关注,是传递企业有效信息。那么企业应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否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产生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要合法合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列报与披露要真实完整,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会更好地约束管理者的自利行为,抑制高管乱用、过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更加可靠,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不同时,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是否有不同?另外,作为外部审计监管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发挥监管功能,进而影响企业的治理水平,规范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从而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那么审计监管质量的高低不同时,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关系是否有影响?本文以2007至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来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其他条件相同时,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会使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降低;(2)相对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使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降低;(3)相对于审计监管质量高的企业,审计监管质量低的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使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降低。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是有创新的;(2)对于分别将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监管质量进行高低分组,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的关系;(3)在进一步分析中,区分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是作为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对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影响。
楚琦[7](2020)在《衍生金融工具、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文中提出规避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一大课题,为了应对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不可控风险,企业纷纷开始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巨大需求的推动下,金融行业积极创新,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掉期、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础金融工具上衍生而来的,它以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或数量为基础,其价格按照合约双方事先约定的规则变动,没有自主议价能力。它的初始投资额非常小,甚至可以为零,没有过高的进入门槛。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双方会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结算,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结算金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避险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将现货与期货的价格形成联结,转移系统性风险,保障收益稳定,增加未来现金流,提升企业价值。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将其视为一种投机工具,抛弃了套期保值的本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高风险。再加上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水平不高,衍生金融工具造成巨额亏损的丑闻屡见不鲜,人们谈之色变。那么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应用程度究竟如何?衍生金融工具是风险管理工具还是投机工具?是否应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由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以后开始在年报中披露有关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所以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股权结构特征的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偏好、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价值的作用、以及不同股权结构特征对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实证研究结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股权结构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偏好的研究。实证结果证明,国有股比例越低、管理层持股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的企业,越倾向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二是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能够起到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三是股权结构、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价值三者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当公司国有股比例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时,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提升企业价值的效果。接着,本文将样本企业按产权性质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衍生金融工具都能提高企业价值。而在研究不同股权结构对衍生金融工具提升企业价值作用的影响时,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展现了不同之处:在国有企业中,提高国有股比例将有利于保障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提升企业价值;在非国有企业中,提高股权集中度则能够提高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水平,实现企业增值。另外,不论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都能够收获积极效果。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拓展了公司治理因素对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效果的研究,以期补充现有研究中有关公司股权特征特征层面的薄弱部分,丰富当前有关金融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资料参考,提示有关管理者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明晰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善股权结构,从而提高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同时为企业价值增值提供治理思路和路径选择。因此本文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牛渊[8](2020)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证券公司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当时国际会计行业公认的金融工具计量准则机构—IASB与FASB颁布的一系列准则,暴露出许多缺点,会计制度与实际应用之间产生较多争议。因此,国际会计理事会对金融工具计量进行了重大修改,IFRS9号文件作为解决方案应运而生。2014年起我国财政部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下发了CAS39文件,到2017年正式下发CAS22、CAS23、CAS24等终稿文件,对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CAS22的内容与IFRS9内容相一致,目的在于客观反映金融工具的实质与价值。CAS22对金融工具分类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金融投资计量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金融工具减值模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已发生损失模型转变为预期损失模型。按照准则实施要求,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分行业、分批次完成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各类金融工具,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公司的会计制度变革是这次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现阶段正处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转换之际,全行业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方案供企业参考使用,本文对金融工具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全面展开的金融工具准则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文章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金融会计准则的分类、确认与计量,对金融工具估值分类框架进行了总结和说明,同时文章从模型概念、模型选择、模型指标等方面解释说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案例部分,通过选取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作为行业案例公司,对2018年年报公开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金融会计准则对行业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同时,文章用行业指标数据佐证山西证券的准则转换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对会计准则转换为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转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行业实施转换方案提出规范性建议。
陈春霞[9](2012)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方面,企业及金融机构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杠性、价格波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很多投资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往往无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由衍生金融工具而引起的各种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它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尽可能地降低。会计风险是衍生金融工具各种风险中关键的一种,因此,如何降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对最大限度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本章首先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简要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以及会计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建立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再次,本章以各位学者对会计风险的研究成果归纳出会计风险的定义,同时总结出会计风险的特征及分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概念、特征;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产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缺失以及会计职业道德忽视三个方面,并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改进与完善、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的建设以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措施来防范和管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
胡红艳[10](2011)在《衍生金融工具准则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利率和汇率剧烈波动的异常经济环境下,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逐渐发展起来。到21世纪初,由以次贷为抵押的各种债券及其信用衍生品的滥用引起的次贷危机爆发,并扩展为全球金融危机。至此,衍生金融工具为应对经济危机而受到赞誉,也为带来金融危机而受到谴责。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敲响了警钟,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应该发挥的监督作用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进行研究,通过搜集金融危机后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最新修订成果、金融危机前的相关资料,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及其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动,为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体系、提高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实务能力提供建议,进一步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首先,文章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他国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计量模型、风险评估模型、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决策依据、自愿披露的因素、工矿公司应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因素等方面。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相关的计量、列报、披露、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相关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等方面。之后,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文章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基础即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并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本身进行了阐述。具体而言,比较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发展状况;介绍了至2011年3月,IASB、FASB和中国财政部颁布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及IAASB、PCAOB和中国财政部颁布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并比较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在不同制定主体下的差异;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将不同制定主体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在金融危机后的修订与在金融危机前的准则进行了纵向比较。基于此,本文提出金融危机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方向;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不足及其今后的修订趋势;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不足,并从风险意识、特殊技术和知识、审计的关键环节等方面提出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修订应关注的内容。最后,文章根据金融危机中衍生金融工具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对我国今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要求、会计准则的修订、审计准则的修订三个方面,提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质量急需提高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方法或建议。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述 |
(一)衍生金融工具 |
(二)会计利润 |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
三、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会计中良好应用的策略 |
(一)增强风险意识,做好会计处理工作 |
(二)强化衍生金融工具审计 |
(三)适度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四)增设衍生金融工具报表 |
(五)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 |
四、结语 |
(2)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 |
(三)主要变量定义 |
四、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多元回归与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1. 更换被解释变量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 |
2. 子样本回归 |
3. 倾向得分匹配法 |
五、进一步分析 |
(一)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 |
(二)股权集中度的调节效应 |
(三)媒体关注的调节效应 |
(四)事务所规模的调节效应 |
六、作用机制检验 |
(一)风险溢价路径 |
(二)审计投入路径 |
七、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相关启示 |
(3)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对会计处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征 |
二、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问题 |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
四、结语 |
(4)新套期会计准则修改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套期保值相关理论 |
2.1.1 套期保值基本概念 |
2.1.2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 |
2.2 套期会计的相关理论 |
2.2.1 套期会计的基本原理 |
2.2.2 套期会计的分类 |
2.2.3 套期关系的确认 |
2.2.4 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 |
2.3 套期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
2.3.1 国际套期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
2.3.2 国内套期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
3 案例分析 |
3.1 钢铁行业套期保值现状分析 |
3.1.1 行业套期保值应用背景分析 |
3.1.2 行业套期保值运用情况 |
3.2 A公司简介 |
3.2.1 选择A公司进行案例分析的背景 |
3.2.2 A公司套期保值活动概况 |
3.2.3 旧套期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
3.3 新套期会计准则改进对企业的影响 |
3.3.1 对套期业务的影响 |
3.3.2 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
3.3.3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3.3.4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
4 问题与建议 |
4.1 新套期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
4.1.1 企业存在投机隐患 |
4.1.2 会计专业判断难度提升 |
4.1.3 套期业务信息披露负担加重,准则应用环境不完善 |
4.2 应对新套期会计准则的对策与建议 |
4.2.1 加强套期保值活动内外部监督,防止投机隐患 |
4.2.2 提升专业人才的业务素养,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
4.2.3 完善套期会计准则应用环境,提升衍生金融工具估值技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ZTJ公司表外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表外融资业务的相关理论界定 |
2.1 表外融资的相关概念 |
2.1.1 表外融资的定义及其特征 |
2.1.2 表外融资的形成原因 |
2.2 表外融资业务的类型及其会计处理规范 |
2.2.1 租赁形成表外融资 |
2.2.2 或有负债形式的表外融资 |
2.2.3 资产证券化形成表外融资 |
2.2.4 合资经营及特殊目的实体形成表外融资 |
2.2.5 衍生金融工具 |
3 表外融资现状和ZTJ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1 表外融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表外融资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3.1.2 表外融资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3.2 ZTJ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公司业务收入及筹资情况分析 |
3.2.2 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
3.3 ZTJ公司表外融资业务分析 |
3.3.1 ZTJ公司表外融资业务介绍 |
3.3.2 ZTJ表外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
4 ZTJ表外融资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
4.1 ZTJ表外融资动因分析 |
4.1.1 ZTJ表外融资的动机和压力 |
4.1.2 ZTJ表外融资的机会 |
4.1.3 ZTJ表外融资的合理化理由 |
4.2 ZTJ表外融资业务产生的经济后果 |
4.2.1 从对ZTJ而言 |
4.2.2 对投资者而言 |
4.2.3 对债权人而言 |
5 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建议 |
5.1 企业自身角度 |
5.1.1 丰富表外融资类型 |
5.1.2 强化融资财务管理理念 |
5.2 外部监管角度 |
5.2.1 正视企业表外融资 |
5.2.2 完善会计制度 |
5.2.3 加强对表外融资的监督和管理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1.1 信息来源与质量 |
2.1.2 分析师固有的属性 |
2.1.3 分析师所属机构 |
2.1.4 企业因素和行业因素 |
2.2 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研究 |
2.2.1 衍生金融工具动因研究 |
2.2.2 衍生金融工具经济后果研究 |
2.3 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 |
3.1.1 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概念 |
3.1.2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
3.2 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相关理论 |
3.2.1 有效市场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信号传递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
3.3.2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
3.3.3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监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设计 |
4.2.1 被解释变量的定义和计算 |
4.2.2 解释变量的定义 |
4.2.3 分组变量的定义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实证研究结论 |
5.3.1 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 |
5.3.2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
5.3.3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监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更换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测量方法 |
5.4.2 倾向匹配得分法 |
5.5 进一步分析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监管 |
6.2.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6.2.3 加强外部审计监管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衍生金融工具、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文献阅读法 |
(2)规范研究法 |
(3)实证研究法 |
1.4 创新之处 |
2.文献回顾 |
2.1 衍生金融工具与股权结构的文献综述 |
2.2 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价值文献综述 |
2.2.1 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对企业价值无关论 |
2.2.2 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对企业价值有关论 |
2.3 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衍生金融工具基本概念与分类 |
3.1.2 股权结构 |
3.1.3 企业价值 |
3.2 基础理论 |
3.2.1 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动机理论 |
3.2.2 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 |
3.2.3 管理者自利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衍生金融工具与股权结构 |
3.3.2 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价值 |
3.3.3 衍生金融工具、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 |
4.实证结果及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数据来源 |
4.1.2 研究变量定义 |
4.1.3 实证模型设计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性分析 |
4.2.3 回归结果分析 |
4.2.4 进一步研究——产权性质 |
4.2.5 稳健性检验 |
5.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证券公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金融背景 |
1.1.2 会计准则实施背景 |
1.1.3 行业监管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文章创新点 |
1.5.2 文章不足点 |
第二章 理论研究部分 |
2.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解读 |
2.1.1 金融会计准则内容变化 |
2.1.2 新金融会计准则科目分类 |
2.1.3 金融会计准则减值的变化 |
2.2 金融工具估值概述 |
2.2.1 层级输入的概念框架 |
2.2.2 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层级确认 |
2.2.3 估值技术方法 |
2.3 金融工具减值模型 |
2.3.1 两种减值模型介绍 |
2.3.2 预期信用减值模型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行业案例分析 |
3.1.1 行业案例资产数据分析 |
3.1.2 案例公司负债数据分析 |
3.1.3 行业案例公允价值、减值损失分析 |
3.2 山西证券案例分析 |
3.2.1 山西证券公司简介 |
3.2.2 山西证券新旧准则转换时点数据分析 |
3.2.3 山西证券2019 年半年报数据分析 |
第四章 新准则实施后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 |
4.1 新准则实施后对行业的影响 |
4.1.1 转换时点的影响 |
4.1.2 资产分类的影响 |
4.1.3 报表利润的影响 |
4.1.4 投资决策的影响 |
4.2 新准则实施面临的问题 |
4.2.1 实施成本问题 |
4.2.2 估值技术问题 |
4.2.3 模型使用问题 |
4.2.4 风险管控问题 |
第五章 建议和结论 |
5.1 建议 |
5.1.1 建设合理风险评级体系 |
5.1.2 增强各部门间的交叉协作 |
5.1.3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衍生金融工具研究综述 |
1.2.2 会计风险研究综述 |
第2章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
2.1.1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背景 |
2.1.2 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 |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特征与种类 |
2.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2.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
2.2.3 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功能与负面影响 |
2.3.1 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功能 |
2.3.2 衍生金融工具的负面影响 |
第3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内涵 |
3.1 会计风险分析 |
3.1.1 会计风险的概念界定 |
3.1.2 会计风险的特征 |
3.1.3 会计风险的分类 |
3.1.4 会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
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分析 |
3.2.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定义 |
3.2.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特征 |
第4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
4.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面的原因 |
4.1.1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上存在不确定 |
4.1.2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局限 |
4.1.3 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完善 |
4.2 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原因 |
4.2.1 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特点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 |
4.2.2 管理层凌驾控制之上 |
4.2.3 一味追求创新,忽视风险评估 |
4.2.4 董事会形同虚设 |
4.3 相关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 |
第5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
5.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改进 |
5.1.1 改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标准 |
5.1.2 改进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
5.1.3 改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 |
5.2 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 |
5.2.1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内外的信息沟通 |
5.2.2 建立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的程序 |
5.2.3 建立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控制活动 |
5.2.4 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沟通 |
5.2.5 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的监督 |
5.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5.3.1 完善惩罚机制,将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法律化 |
5.3.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主体的评价体系 |
5.3.3 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倡导诚信风气 |
第6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衍生金融工具准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一些说明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关于本文选择对象的说明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六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前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
一、美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
一、美国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交易所的变动 |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交易所的变动 |
第四节 比较分析 |
一、中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的比较 |
二、金融危机前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的比较 |
三、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方向的预测 |
第三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演变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
一、定义 |
二、确认 |
三、计量 |
四、披露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 |
一、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 |
二、美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 |
三、中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一、不同国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 |
二、金融危机前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 |
三、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第四章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比较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前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比较 |
一、衍生工具及活动 |
二、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审计师的责任 |
三、对经营活动的了解 |
四、主要财务风险 |
五、列报认定 |
六、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 |
七、实质性程序 |
八、与认定相关的实质性程序 |
九、对套期活动的额外考虑 |
十、管理层声明、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 |
十一、比较分析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比较 |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修订 |
二、金融危机后美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修订 |
三、金融危机后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修订 |
四、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启示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必要性 |
一、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发展趋势 |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 |
三、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修订 |
第二节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建议 |
一、完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 |
二、提高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实务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分析[J]. 宋艳娟. 纳税, 2021(03)
- [2]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定价与审计投入[J]. 沈璐,陈祖英. 投资研究, 2020(11)
- [3]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对会计处理的影响[J]. 姚传蕊. 全国流通经济, 2020(30)
- [4]新套期会计准则修改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以A公司为例[D]. 王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ZTJ公司表外融资研究[D]. 郭荧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衍生金融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D]. 祝岑.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7]衍生金融工具、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D]. 楚琦.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8]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证券公司的影响研究[D]. 牛渊. 山西大学, 2020(01)
- [9]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问题研究[D]. 陈春霞. 集美大学, 2012(02)
- [10]衍生金融工具准则比较研究[D]. 胡红艳. 云南财经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