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夏艺慈[1](2021)在《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测试行业的不断发展,测试系统和测试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测试系统逐渐向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发展。单靠人工维护成百上千不同类型且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测试系统将消耗大量人力资源,所以需要一个软件平台来集中管理这些复杂异构的测试系统。由于管理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数量繁多,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人在线,容易造成服务器负载过大,软件崩溃的状况,传统的单体架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测试系统管理的要求。而微服务架构具有低耦合性、独立部署、可扩展性强的特点,服务数量能够根据并发量按需伸缩,可以弥补单体架构的不足。目前,国外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管理软件,例如NI公司的TestStand管理软件、CA公司的 Unicenter 管理软件等,但其大多价格昂贵,且都未解决高并发的问题。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我国亟需拥有一套自主版权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管理软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主要工作为以下几点:1.针对测试系统分布地点不同且数量繁多,不利于集中管理的问题,软件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进行设计,无需安装客户端,只要有网络就可访问管理软件。为提高开发效率且使软件具有强可扩展性,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开发,前端采用Vue.js+ElementUI框架搭建,可适配移动端与PC端,后端服务采用Flask框架搭建。在此基础上,软件设计实现了分布式测试系统的远程信息查看、远程控制、远程运行监控、远程软件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对分布式测试系统进行管理。2.针对服务器与分布式测试系统间通信不稳定的问题,软件的通信平台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上安装边缘客户端,该边缘客户端帮助测试系统完成与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增强了通信的稳定性。3.针对服务器负载过大,容易造成软件崩溃的问题,软件基于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根据功能模块把软件拆分为多个微服务,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中,缓解单台服务器压力,使软件具有高并发性。为了简化部署流程和管理难度,本文基于容器启动简单、部署快速以及Kubernetes高可用的特点,把单个微服务封装到Docker容器中,并部署在 Kubernetes 平台上,利用虚拟化集群的方式,增强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钱岗[2](2020)在《基于Web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供电设备的主要用途是为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传统供电设备仅提供简单的电源分配和开关控制功能。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各种智能电源分配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在提供电源分配和开关控制的同时,对用电设备的电源质量和电源突发事件进行监控和管理。但这些产品普遍不具备数据保存能力,更没有对长期电源特征进行监视和分析的能力。而这正是对用电设备进行健康管理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概念开始大规模落地,信息已经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量大,数据存储分散已经成为制约信息管理的两大难题。基于Web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将电源管理和数据管理相结合,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基于Web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是集远程配电管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实时监控为一体的智能供电设备。它不仅能够满足对用电设备电源的远程控制需求,还能够对电源参数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同时,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可以作为分布式系统的存储节点,用于解决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的难题,实现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的综合应用。论文对分布式存储系统架构和网站架构发展的分析,为本设计的整体架构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根据对项目的需求和功能分析,本文重点介绍基于Web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管理软件的架构,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实现方式。结合本项目的硬件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项目软件进行了模块化划分。本设计将软件划分为三个模块:Web应用程序,数据管理与逻辑处理程序,音视频监控程序。本设计采用Python语言进行开发,Python语言具有可移植、简单优雅的特性,和丰富的功能库。基于设计轻量化的需求,本设计采用Flask框架进行Web程序开发,使用Tornado作为Web服务器,以实现轻量化的设计。在音视频监控和传输方面,本设计采用Nginx作为视频流媒体服务器,提供高性能的音视频服务。在数据存储方面,本设计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和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分别做持久化存储和高速缓存,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性能。本文从第一章的项目背景入手,第二章介绍分布式存储系统架构和网站架构,并设计本项目系统架构。第三章和第四章详细介绍本项目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五章介绍测试环境,并做测试结果分析。
丁淑辉[3](2017)在《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分工和行业细分的逐渐发展,各行业设计技术和设计资源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分布的特点。除企业自有设计资源外,独立设计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些专业设计机构有着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专业的软硬件设备与场地等相关资源,在满足企业自身设计需求基础上,还能完成行业内相关外包设计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各细分行业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巨大差别,对于由多领域学科构成的复杂机电系统,单一设计资源无论是从设计人员与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所需软件资源以及实验条件、试制设备及场地等资源方面来说,都难以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因此,需要多设计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共同完成复杂的跨学科产品设计。但行业人员、设备、知识等设计资源的复杂性,以及设备的地域分布性、企业间的技术壁垒等因素,为行业设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复杂产品设计的协同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在这一背景下,以设计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目的,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在多粒度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大粒度聚合级设计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完成设计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匹配,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设计资源多粒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资源的多粒度模型,分别定义了静态实体资源SPR、动态能力资源DCR以及多功能设计单元CDC的概念并对其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分析网格、制造网格、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平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粒度资源聚合的设计资源云制造服务平台,构建了其体系构架,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设计任务与设计资源的匹配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能动性资源接入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方法,提出了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模型,并以此通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SPR资源、DRC资源以及CDC资源三层粒度的资源模型。为完成设计资源优选,设计了一种DCR资源和CDC资源的评估方法。在建立设计成熟度系数、设计成功率系数、设计稳定度系数、设计经验度系数四个评估变量的基础上,定义了设计资源能力指数,并建立了资源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以设计资源能力指数、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作为构成元素,建立资源指数矩阵,结合各资源权重系数建立成员评估矩阵和运行评估矩阵。根据成员资源与聚合资源的权重生成综合评估矩阵。设计了一种资源聚合策略,提出了基于同地域资源主动推送机制的交互式DCR资源聚合方法和CDC资源聚合方法,并给出了其详细聚合步骤。通过研究语义Web服务及其描述语言OWL-S,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方法,通过扩展OWL-S通用本体,建立了设计资源语义化描述框架,并提出了基于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策略,通过建立资源概念集合和OWL-S扩展本体间的双射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建立了一种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提出了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方法,在研究语义相似度基本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服务资源多级匹配策略,通过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多级匹配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本体任务与云服务的匹配。在前述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上,搭建了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原型系统总体框架,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关键模块进行了功能实现,最后对部分关键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王东迎[4](2012)在《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文中提出分布式应用程序是一个具备多种组件、并可以同时运行在若干不相同的计算机上的软件,基于Web的分布式应用是把web服务器当作媒体的分步骤式样的运用方式。本文主要论述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规则、功能和设计方法等一系列要点,接着阐述硬件服务器设计与实现的方式和该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王丰贵[5](2009)在《因特网环境下分布式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因特网环境下构建分布式监测系统,能够以较低的网络建设与维护成本,实现大范围内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发布和使用。本文将分布式监测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的数据采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抽取出来进行了研究,为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实施扫除了一系列技术障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程序检测的数据采集方法,并以科学仪器作为实例,采取多种检测方式对科学仪器控制计算机上的控制软件进行检测,间接获取科学仪器的工作状态参数;将即时通信方式引入到分布式监测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方式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通信机制,实现了各种因特网环境下对分布式监测系统所有工作模式的支持;将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可扩展消息和出席协议)协议引入到分布式监测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XMPP的分布式监测系统在线监测通信协议,实现了上述基于即时通信方式的通信机制;引入面向服务架构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监测系统的信息系统开放体系结构,为分布式监测系统上层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集成策略;设计开发了大型科学仪器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并在全国多家科研机构投入到实际应用,实现了大型科学仪器工作状态的分布式在线监测。
罗军刚[6](2009)在《水利业务信息化及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水利需要信息技术。水信息应用问题突显,但有其特点。要共享资源、整合应用,就要水信息综合集成:大手笔的服务平台、组件化的信息处理、创新的应用模式。深入理解需求,用知识图关联信息、组织应用过程、描述事件和主题,把数据、信息、知识可视化,用图来存贮经验、用事例推理来延长应用;把业务处理方法和模型组件化、规范化;按主题提供信息服务、按需要提供计算服务、按个性化提供决策服务;从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表现,创建平行系统,开展计算实验;把卫星遥感图片及实景拍摄照片组合应用,由多元信息及全局影像的发展变化,挖掘信息价值;以人为主,实现“人机结合”,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下提供信息、知识、决策服务。由平台、组件、主题、知识图、可视化工具组成新模式:由平台支持应用;由组件、主题、知识图快速组织应用;由丰富的多元信息可视化直观表现应用。在个性化定制应用和相关行业标准制订中,发挥行业导向作用,逐步推广新的应用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知识图实现知识的可视化表达,并把知识图着作工具产品化。①以基于过程的知识获取、表达为手段,建立水信息与知识的知识图,把应用业务知识图化。采用知识图来关联信息、组织应用过程中的信息、描述事件和应用主题。②研究知识图方法支持下的人—机结合机理。从信息感知、融合的角度,运用实证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研究水信息应用过程中专家运用知识及知识图的过程,实现知识共享与传递的机制、规律,并研究提高知识传递效率的途径。③研究知识图方法支持的群体智慧形成机理。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基于知识图的个体智慧转变为群体智慧的机制、规律,并支持群体创意,引导专家群体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通过群体专家之间进行知识传递,形成“群体记忆”,促进群体智慧的产生。(2)与水信息应用中具体业务适应,按照组件开发标准,开发表现层和业务层组件。扩大传统模型对信息的依赖,发展新模型,并逐步组件化。不断丰富,建成应用组件库。利用组件库(已有了一定基础),解决应用系统构造、知识资源共享问题,规范组件应用的流程及服务组合,为快速集成和组建不同应用,创建人机结合综合集成平台打基础,并结合平台促进新模式的推广,逐步构建一个支持专家群体研讨的“知识场”。(3)采用中间件、网格、综合集成研讨厅等技术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体系。采用平台提供数据、信息、知识的综合集成;用平台提供三个服务:按照主题提供信息服务、按照需要提供计算服务、按照个性化组织应用提供决策服务;用平台建立具有开放的可以增长的知识体系,使系统具有方便服务、切近实用、长久生命力;在平台上用知识图来存贮经验、用事例推理来延长应用;通过决策知识集成与评价,发掘优秀决策知识,总结、提炼规律,从定性到定量,更好地提供服务。(4)对具体应用主题,采用平台支持的模式,开展个性化的应用。以基于平台的洪水预报、水库调度和应急管理为实例,把主题用一系列的知识图来表达,知识图、平台、用有机结合,在应用过程中,检验信息、知识、决策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5)随着业务应用组件库(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组件化)、主题服务标准库(由事件驱动,形成应用主题)、应用知识图库(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信息融合、知识形成等的图形化)的不断丰富,数据中心就成为了面向服务的主题服务中心,由此提出实用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就目前多分布式数据源,分布存放、相对抽象,在应用中单独提供数据、没有语义,很难理解。只有给数据加以语义,变为信息才能提高应用效率、才有价值。所以,设计可行、可操作的数据中心,就有着重大的实用意义。(6)探讨从主题到知识图形成信息集成,由平台、组件、主题、知识图、可视化工具组成新的应用模式。由平台可以支持应用;由组件、主题、知识图可以快速组织应用;由丰富的多元信息可视化可以表现出更直观应用。把多元信息融合、用知识表达决策过程、用平台提供服务、方便组织应用作为近期应用模式,并逐步加以推广(7)基于平台的MODIS遥感信息分析、处理、应用。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多元信息的利用率,以信息融合和MODIS遥感信息的应用为重点,由多元信息及全局影像的发展变化,挖掘信息价值,通过对MODIS信息的集成,可将点信息、线信息和面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的洪水预报。(8)结合网格技术、可视化技术,创建水信息应用的人工平行系统。在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表现下,从主动、被动两方面,提供计算服务,并开展计算实验。以洪水预报为例进行分析和论证。(9)构建面向服务的水利业务应用服务中心。通过组件实现数据与业务集成,通过知识图和服务组合实现应用集成,通过平台实现综合集成,通过水利应用中心实现水利业务应用集成服务体系。
张卫[7](2009)在《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的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规模并行分布式仿真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多个组织结构间的协作,网格能够实现跨组织机构的资源共享与协同问题求解,它为大规模并行分布式仿真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当前网格技术正朝着面向服务架构方向发展,通过服务为网格用户提供各种功能,以确保网格功能模块的松耦合性和在异构环境中的互操作能力。为了支撑大规模并行分布式仿真的开展,可以在网格环境中提供一组标准的服务,通过构建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来使能仿真相关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仿真的开展。首先给出了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的使用想定,基于给出的使用想定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应该提供的若干关键服务和功能,主要包括HLA RTI服务、资源发现服务、仿真执行管理服务和仿真任务迁移等。接着,在研究了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确定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的总体框架,明确了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的层次结构,这些层次包括资源层、仿真基础服务层、仿真核心服务层、仿真门户层和用户层。为了在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环境中将HLA RTI作为基础仿真服务提供,需要实现HLA RTI的Web服务化。在分析了HLA和Web服务在军事领域和商业领域上下文互操作性异同的基础上,给出了HLA RTI Web服务化概念和基本方法,重点讨论了HLA RTI Web服务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关键技术问题有HLA RTI Web服务接口定义、消息编码方式、调用状态维护、部署模式、数据交换模式调和等,在解决了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HLA RTI的Web服务化方法,并给出了基于Globus工具箱的实现。此外,讨论了联邦成员Web服务化的相关问题和方法。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需要通过资源发现服务使能服务网格中的资源发现。资源发现以资源描述为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资源描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资源匹配方法。该资源描述方法通过建立相关领域的本体,在资源描述过程中使用本体定义的相关概念和属性,为资源描述引入了语义,改进了资源描述缺乏语义而导致的资源匹配准确性差和完备性不高等问题。在建立了基于语义的资源描述方法之后,给出了一种具有自组织能力的资源发现服务,通过自组织能力简化了服务网格的管理和使用、克服了集中式资源发现服务所固有的性能瓶颈和单一故障点问题。服务质量保证是网格技术区别于其它分布式计算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网格必须为并行分布式仿真系统在网格环境中的运行提供负载平衡机制,而仿真任务迁移是实现负载平衡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研究了一般性迁移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基于HLA分布式仿真中联邦成员可以采取的迁移方法和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成员迁移机制,实现了并行分布式仿真系统在网格环境中的负载平衡,改进了并行分布式仿真在网格环境中的执行效率。计算资源是服务网格中的一类重要资源,也是执行大规模并行分布式仿真最为需要的资源,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必须为并行分布式仿真作业在这些大量计算资源上的执行提供支持。在研究了仿真作业管理与调度方法的基础上,为并行分布式仿真在服务网格环境中的执行设计了仿真执行管理服务,作为对仿真执行管理服务的支撑,设计了仿真基础执行服务,讨论了如何将本地计算资源封装为仿真基础执行服务。在以上对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总体框架和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通过以XX对抗仿真系统为原型的仿真实例验证了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实现了仿真资源的共享,支撑了协同仿真的开展。
二、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管理软件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2.1 分布式测试系统基本概念 |
2.2 需求分析 |
2.2.1 软件业务概述 |
2.2.2 功能性需求 |
2.2.3 非功能性需求 |
2.3 总体设计 |
2.3.1 软件结构模式设计 |
2.3.2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2.3.3 软件服务架构设计 |
2.3.4 软件分层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理软件前端界面及网关设计与实现 |
3.1 前端项目构建 |
3.1.1 技术选型 |
3.1.2 前端页面跳转关系与布局设计 |
3.1.3 远程信息查看设计与实现 |
3.1.4 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3.1.5 远程运行监控设计与实现 |
3.1.6 软件管理设计与实现 |
3.1.7 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 |
3.2 网关设计与实现 |
3.2.1 技术选型 |
3.2.2 功能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软件后端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
4.1 后端开发框架 |
4.2 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2.2 测试系统管理微服务 |
4.2.3 测试系统仪器管理微服务 |
4.2.4 测试系统软件管理微服务 |
4.2.5 测试程序管理微服务 |
4.2.6 用户管理微服务 |
4.2.7 日志管理微服务 |
4.3 微服务基础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服务注册与发现 |
4.3.2 负载均衡 |
4.3.3 配置中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部署与测试 |
5.1 软件部署 |
5.1.1 前端部署 |
5.1.2 后端部署 |
5.2 软件测试 |
5.2.1 测试环境 |
5.2.2 功能测试 |
5.2.3 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Web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目的 |
1.2 电源分配单元发展历史与现状 |
1.3 存储系统发展历史与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架构分析与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分布式存储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
2.3 网站架构的分析与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 |
3.1 硬件方案介绍 |
3.2 应用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3.3 通讯模块设计 |
3.3.1 接口设计 |
3.3.2 协议数据格式制定 |
3.4 数据库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开发环境与技术 |
4.2 Web应用程序 |
4.2.1 数据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2 前端页面设计与实现 |
4.2.3 视图设计与实现 |
4.2.4 配置模块实现 |
4.3 数据管理与逻辑处理程序 |
4.3.1 架构设计 |
4.3.2 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3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 音视频监控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介绍 |
5.1.1 Web服务器部署 |
5.1.2 数据库配置 |
5.1.3 流媒体服务器部署 |
5.1.4 应用程序发布 |
5.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数据管理与逻辑处理程序测试 |
5.2.2 Web应用程序测试 |
5.2.3 音视频监控程序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云制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
2 基于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的云制造系统框架研究 |
2.1 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 |
2.2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
2.3 云制造环境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系统体系架构 |
2.4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
3.1 基于能动性资源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 |
3.2 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建模 |
3.3 SPR资源本体建模 |
3.4 DCR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 |
3.5 DCR评估方法与综合评估矩阵 |
3.6 CDC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 |
3.7 资源聚合策略及算法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研究 |
4.1 语义Web服务及其标记语言OWL-S |
4.2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 |
4.3 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 |
5.1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 |
5.2 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 |
5.3 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 |
5.4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本体任务与云服务匹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原型系统设计与算法验证 |
6.1 原型系统总体框架与模块设计 |
6.2 原型系统开发与实现 |
6.3 聚合资源综合评估算法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DCR资源优选程序关键源代码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功能 |
(一) 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内涵 |
(二)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分类 |
(三) 系统设计的原则 |
(四) 控制系统软件的功能 |
二、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的设计方式 |
(一) 控制软件设计的整体结构 |
(二) 控制软件设计的目标 |
(三) 控制软件设计的方法 |
三、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
四、结束语 |
(5)因特网环境下分布式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布式监测系统概述 |
1.2.1 定义和抽象结构 |
1.2.2 主要应用领域 |
1.3 因特网环境下分布式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因特网及其发展现状 |
1.3.2 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计算机程序检测的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机控制的科学仪器的典型结构 |
2.3 计算机程序检测的基本流程 |
2.4 计算机程序检测的具体方式 |
2.4.1 基于鼠标和键盘钩子的Windows操作系统事件检测 |
2.4.2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机界面特征检测 |
2.4.3 基于模式匹配的控制软件日志文件检测 |
2.4.4 通信接口数据流检测 |
2.5 基于模式识别的人机界面特征检测中的关键技术 |
2.5.1 屏幕图像捕获技术 |
2.5.2 屏幕图像识别技术 |
2.5.3 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布式监测系统的通信方式研究 |
3.1 引言 |
3.2 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工作模式 |
3.2.1 中央控制模式 |
3.2.2 自主运行模式 |
3.2.3 离线模式 |
3.3 分布式监测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 |
3.3.1 监测终端作为服务器端 |
3.3.2 监测终端作为客户端 |
3.3.3 监测终端同时作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
3.4 基于即时通信方式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通信机制 |
3.4.1 即时通信 |
3.4.2 设计原理 |
3.4.3 交互流程 |
3.4.4 实现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XMPP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通信协议研究 |
4.1 引言 |
4.2 XMPP协议 |
4.3 体系结构和地址模式 |
4.3.1 体系结构 |
4.3.2 地址模式 |
4.4 通信协议栈 |
4.4.1 IP协议和TCP协议 |
4.4.2 TLS协议和SASL协议 |
4.4.3 XMPP协议及其扩展DMP协议 |
4.4.4 使用HTTP协议 |
4.5 通信流程 |
4.6 设计实现 |
4.6.1 监测组件 |
4.6.2 监测终端 |
4.7 功能测试 |
4.7.1 测试环境 |
4.7.2 加密信道通信测试 |
4.7.3 非加密信道通信测试 |
4.8 性能测试 |
4.8.1 测试方法 |
4.8.2 测试环境 |
4.8.3 测试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式监测系统的信息系统集成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分布式监测系统的信息系统通用模型 |
5.3 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的信息系统集成策略 |
5.3.1 采用两层Client/Server结构 |
5.3.2 采用三层Client/Server结构 |
5.4 采用分布式对象结构的信息系统集成策略 |
5.4.1 采用CORBA技术 |
5.4.2 采用EJB技术 |
5.4.3 采用DCOM技术 |
5.5 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监测系统的信息系统开放体系结构 |
5.5.1 面向服务架构 |
5.5.2 体系结构的模块组成 |
5.5.3 功能模块的基本结构 |
5.5.4 体系结构的支撑服务 |
5.6 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监测系统的信息系统集成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科学仪器工作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系统框架结构 |
6.3 系统通信方案 |
6.4 监测软件的设计 |
6.5 监测服务器的设计 |
6.5.1 应用服务器 |
6.5.2 数据库服务器 |
6.5.3 Web/WAP服务器 |
6.6 系统部署和应用 |
6.6.1 系统部署平台 |
6.6.2 系统应用情况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水利业务信息化及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课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决策支持系统 |
1.2.2 中间件技术 |
1.2.3 网格技术 |
1.2.4 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 |
1.2.5 遥感技术 |
1.2.6 开放复杂巨系统及综合集成方法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1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2 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于Web Service的水利业务组件化 |
2.1 组件技术 |
2.1.1 组件的基本概念 |
2.1.2 组件的描述 |
2.1.3 组件的划分 |
2.1.4 组件的设计原则 |
2.1.5 组件的开发步骤 |
2.1.6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 |
2.2 Web Service |
2.2.1 Web服务概述 |
2.2.2 Web Service的定义 |
2.2.3 Web Service的特征 |
2.2.4 Web Service体系结构 |
2.2.5 Web Service标准 |
2.2.6 Web服务组合 |
2.3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
2.3.1 SOA的基本概念 |
2.3.2 SOA参考模型 |
2.4 水利业务组件实现 |
2.4.1 组件开发的UML图 |
2.4.2 组件开发标准 |
2.4.3 组件输入输出约束 |
2.4.4 组件开发步骤 |
2.5 水利业务服务组件开发和部署 |
2.5.1 基于Axis的Web服务开发 |
2.5.2 环境搭建 |
2.5.3 Web服务开发 |
2.6 水利业务组件化应用模式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Web Service的水文预报模型 |
3.1 水文预报模型的组件化 |
3.1.1 传统预报模型的实现方法 |
3.1.2 模型组件化的基本方法 |
3.1.3 模型组件化流程 |
3.1.4 水文预报模型的组件化构建 |
3.2 基于Web Service的马斯京根模型 |
3.2.1 马斯京根模型基本原理 |
3.2.2 马斯京根模型的组件划分 |
3.2.3 组件业务逻辑分析 |
3.2.4 马斯京根模型组件的实现 |
3.3 基于Web Service的新安江模型 |
3.3.1 新安江模型基本原理 |
3.3.2 新安江模型的组件划分 |
3.3.3 组件业务逻辑分析 |
3.3.4 新安江模型组件的实现 |
3.3.5 新安江模型预报精度评定 |
3.4 洪水预报模型参数估计算法及其组件化 |
3.4.1 参数优化估计模型 |
3.4.2 预报模型参数估计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
3.4.3 洪水预报模型参数估计算法的组件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服务的水利业务应用组件库 |
4.1 水利业务组件的抽取与分类 |
4.1.1 基于业务应用主题分类 |
4.1.2 基于服务功能分类 |
4.2 水利应用组件库的构建 |
4.2.1 组件库技术 |
4.2.2 水利业务应用组件库的目标 |
4.2.3 水利业务应用组件库的组织结构 |
4.2.4 基于刻面分类体系的水利组件分类 |
4.3 基于Web服务技术的组件库发布 |
4.3.1 Web服务的开发与部署 |
4.3.2 Web服务的注册与发布 |
4.4 水利Web服务注册与发布中心 |
4.4.1 JUDDI简介 |
4.4.2 JUDDI配置 |
4.4.3 基于JUDDI的水利服务注册与发布中心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知识图的可视化应用模式 |
5.1 知识管理 |
5.1.1 知识管理概述 |
5.1.2 面向主题的知识组织与管理 |
5.2 知识可视化 |
5.3 知识图 |
5.3.1 知识图的特性和功能 |
5.3.2 知识图创建 |
5.3.3 知识图绘制 |
5.3.4 知识图应用 |
5.3.5 基于知识图的知识形式化表示 |
5.3.6 基于知识图的知识可视化 |
5.4 基于知识图水利业务应用 |
5.5 面向水利业务应用的主题服务标准库 |
5.6 面向主题的水利业务应用知识图库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事例推理的知识获取方法及应用 |
6.1 基于事例推理理论 |
6.1.1 基于事例推理的基本原理 |
6.1.2 基于事例推理的特点 |
6.1.3 基于事例推理的工作原理 |
6.2 基于事例推理的水库洪水调度 |
6.2.1 洪水调度事例库的表示与存贮 |
6.2.2 洪水调度事例的检索与匹配 |
6.2.3 洪水调度事例的优选 |
6.2.4 洪水调度事例的调整 |
6.2.5 洪水调度事例的学习 |
6.3 基于多目标决策方法的事例优选 |
6.3.1 Vague集理论 |
6.3.2 基于Vague集的模糊多目标决策 |
6.3.3 洪水调度事例的多目标决策优选 |
6.4 基于知识图和事例推理的水库洪水调度应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7 面向主题的水信息集成应用模式 |
7.1 水信息综合集成需求 |
7.1.1 数据集成 |
7.1.2 信息集成 |
7.1.3 知识集成 |
7.2 综合集成方法论 |
7.2.1 综合集成方法的提出及其依据 |
7.2.2 综合集成方法的要旨 |
7.2.3 综合集成方法的特点 |
7.2.4 水信息综合集成框架 |
7.3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方法 |
7.3.1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的概念 |
7.3.2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的设计策略 |
7.4 面向主题的水信息组织结构 |
7.4.1 面向主题的水信息集成服务框架 |
7.4.2 面向SOA的水信息组织结构 |
7.5 水信息集成应用模型 |
7.6 水信息集成应用模式 |
7.7 本章小结 |
8 支持服务的水利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
8.1 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
8.2 水利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
8.3 面向资源整合的网格平台 |
8.3.1 网格技术简介 |
8.3.2 网格应用模型 |
8.3.3 P2P网格及主要应用模式 |
8.3.4 水利应用对网格技术的需求 |
8.4 基于中间件的应用支撑平台 |
8.5 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 |
8.5.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8.5.2 平台功能设计 |
8.5.3 平台软硬件环境设计 |
8.5.4 平台的实现 |
8.6 本章小结 |
9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 |
9.1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建设背景 |
9.2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设计 |
9.2.1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需求分析 |
9.2.2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建设目标 |
9.2.3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总体框架 |
9.3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的开发与应用模式 |
9.3.1 面向水利应用中心的开发模式 |
9.3.2 基于水利应用中心的应用模式 |
9.4 面向服务的水利应用中心的实现 |
9.4.1 水利应用中心的实现 |
9.4.2 国家水利应用中心的实现思路 |
9.5 本章小结 |
10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研究 |
10.1 人工系统 |
10.1.1 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 |
10.1.2 人工系统方法 |
10.1.3 基于代理的人工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综合方法 |
10.2 计算实验 |
10.2.1 计算实验方法 |
10.2.2 基于涌现的观察和解释方法 |
10.2.3 计算实验的模型和过程 |
10.2.4 计算实验理论的基本方法 |
10.2.5 水利应用探索性计算实验 |
10.3 平行系统 |
10.3.1 平行系统方法 |
10.3.2 平行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 |
10.3.3 平行系统基本框架 |
10.4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 |
10.4.1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概述 |
10.4.2 水利应用平行系统基本框架 |
10.4.3 基于平行系统的洪水预报 |
10.5 本章小结 |
11 集成环境下的业务应用 |
11.1 集成环境下的洪水预报 |
11.1.1 洪水演进动态模拟仿真 |
11.1.2 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实例仿真 |
11.2 集成环境下的水库调度 |
11.3 集成环境下的应急管理 |
11.3.1 数字预案 |
11.3.2 防洪数字应急预案 |
11.3.3 基于平台的防汛应急管理 |
11.4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创新点 |
12.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博士期间出版的专着 |
附录D 博士期间获得的鉴定及奖励 |
附录E 水利应用组件库已开发组件 |
(7)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的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先进分布式仿真存在的问题 |
1.1.2 网格技术的优势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仿真系统性能增强 |
1.2.2 仿真资源管理 |
1.2.3 仿真技术集成与机构协作 |
1.2.4 仿真网格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3.3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总体框架研究 |
2.1 引言 |
2.2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需求分析 |
2.2.1 使用想定 |
2.2.2 需求分析 |
2.3 相关技术研究 |
2.3.1 先进分布式仿真与高层体系结构 |
2.3.2 面向服务架构与Web 服务 |
2.3.3 网格与开放网格服务架构 |
2.4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总体框架研究 |
2.4.1 总体框架结构 |
2.4.2 资源层 |
2.4.3 仿真基础服务层 |
2.4.4 仿真核心服务层 |
2.4.5 仿真门户层 |
2.4.6 仿真应用层 |
2.4.7 用户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LA RTI 与联邦成员服务化研究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HLA 与Web 服务互操作性分析 |
3.2.1 互操作语义 |
3.2.2 互操作分层模型 |
3.2.3 HLA 与Web 服务互操作分析 |
3.3 HLA RTI 的Web 化与Web 服务化 |
3.3.1 HLA RTI 的Web 化 |
3.3.2 HLA RTI 的Web 服务化 |
3.4 HLA RTI Web 服务化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
3.4.1 消息绑定样式与用法 |
3.4.2 数据编码 |
3.4.3 调用状态维护 |
3.4.4 部署模式 |
3.4.5 数据交换模式 |
3.5 HLA RTI Web 服务接口定义 |
3.5.1 Web 服务描述语言 |
3.5.2 调用接口定义 |
3.5.3 回调接口定义 |
3.6 基于Globus 工具箱的HLA RTI Web 服务设计与实现 |
3.6.1 HLA RTI Web 服务化方法的总体结构 |
3.6.2 基于Globus 工具箱的实现 |
3.6.3 RTI 服务 |
3.6.4 RTIambassador 服务 |
3.6.5 测试与结果 |
3.7 联邦成员Web 服务化研究 |
3.7.1 有状态Web 服务研究 |
3.7.2 联邦成员服务接口定义 |
3.7.3 联邦成员属性文档定义 |
3.7.4 联邦成员服务的构建 |
3.8 相关工作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描述方法与发现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语义的资源描述方法研究 |
4.2.1 基于语义的资源描述方法 |
4.2.2 基于语义的资源匹配方法 |
4.2.3 资源服务的接口及其描述 |
4.3 自组织式资源发现服务研究与设计 |
4.3.1 资源发现服务的总体设计 |
4.3.2 资源发现服务的服务接口 |
4.3.3 覆盖网络自组织协议 |
4.3.4 查询消息路由协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任务迁移机制研究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一般性迁移问题研究 |
5.2.1 体系结构 |
5.2.2 迁移策略 |
5.2.3 迁移方法 |
5.3 联邦成员迁移方法与迁移协议研究 |
5.3.1 传统RTI 与面向服务RTI 中迁移问题的比较 |
5.3.2 联邦成员迁移体系结构 |
5.3.3 联邦成员迁移方法研究 |
5.3.4 成员冻结/恢复迁移协议研究 |
5.4 基于移动代理的两阶段成员迁移方法研究与实现 |
5.4.1 移动代理 |
5.4.2 基于Home 的寻址机制 |
5.4.3 迁移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5.4.4 实验与结果 |
5.5 相关工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执行管理服务研究与设计 |
6.1 引言 |
6.2 仿真作业管理与调度方法研究 |
6.2.1 仿真作业调度模型研究 |
6.2.2 仿真作业调度算法研究 |
6.3 仿真执行管理服务研究与设计 |
6.3.1 仿真执行管理服务使用想定 |
6.3.2 仿真作业描述语言定义 |
6.3.3 仿真执行管理服务总体设计 |
6.3.4 仿真执行管理服务各组件设计 |
6.4 仿真基础执行服务研究 |
6.4.1 仿真基础执行服务的总体结构 |
6.4.2 仿真基础执行服务的服务接口 |
6.4.3 仿真基础执行服务实现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7.1 引言 |
7.2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原型系统设计 |
7.2.1 原型系统框架结构 |
7.2.2 网格门户层组件设计 |
7.2.3 网格核心服务层的设计 |
7.2.4 网格基础服务层的设计 |
7.3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原型系统的实现 |
7.3.1 相关工具包 |
7.3.2 系统实现 |
7.4 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服务网格的应用实例 |
7.4.1 实例描述 |
7.4.2 仿真实例 |
7.4.3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四、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D]. 夏艺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Web的信息化智能供电设备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D]. 钱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D]. 丁淑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7
- [4]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设计[J]. 王东迎.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3)
- [5]因特网环境下分布式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丰贵. 吉林大学, 2009(08)
- [6]水利业务信息化及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研究[D]. 罗军刚.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4)
- [7]面向并行分布式仿真的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D]. 张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