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手动测定自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石榴石结构羟基红外吸收系数的标定及成分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榴石作为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俯冲带深部和地幔中重要的氢储库。其含水量对于矿物物理性质如:电导率、机械强度、熔融行为、粘度、阳离子扩散速率、热传导及流变性质等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会进一步影响地球内部的岩石甚至是不同圈层的物理化学性质,最终导致地震、火山作用等地质过程的发生。因此,精确测定石榴石的水含量对于地球内部相关物理化学过程的认识有重要的意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具有原位分析、可以分辨水种型以及测量速度快等优势,是测量石榴石水含量最常用的方法。要利用FTIR方法获得石榴石准确的水含量,必须要对其红外吸收系数进行标定。目前测量石榴石水含量最常用的吸收系数为1.39 ppm-1·cm-2(Bell etal.,1995),其结果是通过氢压力计法测量镁铝榴石得到,局限性在于没有测试其他端元的石榴石吸收系数。Maldener等人在2003年报道了其它端员石榴石的吸收系数,然而由于其测量石榴石真实水含量的方法耗样量大,检测限相对较高且尚未与通用标定法对比,而未被广泛采用。此外,石榴石不同端元的成分差异对其红外吸收系数的影响也有待准确评估。热转换元素分析仪-质谱联线分析方法(TC/EA-MS)作为可以测量石榴石真实水含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耗样量少、检测限低且可以同步测量氢同位素的优势。本文采用TC/EA-MS和FTIR结合的方法对一系列宝石级天然石榴石进行了结构羟基红外吸收系数的标定并探讨了成分对吸收系数的影响。显微镜观察、背散射照相、显微X射线荧光光谱及FTIR分析表明,这些石榴石在主量元素和H浓度上是均一的。主量元素分析表明,所分析的石榴石主要可以分为相对较纯的端元锰铝榴石和钙铝榴石以及铁镁铝榴石的固溶体。锰铝榴石和铁镁铝榴石微量元素相对均一,而钙铝榴石稀土元素含量表现出一定变化。TC/EA-MS测定得到的石榴石全水含量为11-2291 ppm,这个测试结果与FTIR测定得到的羟基吸收峰总积分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Beer-Lambert定律,结合TC/EA-MS和FTIR分析结果得到锰铝榴石和钙铝榴石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 1.92±0.12 ppm-1·cm-2和 1.63±0.20 ppm-1·cm-2,分别比 Bell 等(1995)的标定结果(1.39 ppm-1·cm-2)高出38%和17%。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矿物成分和吸收光谱特征的差异所导致。标定的铁镁铝榴石的红外吸收系数为:0.4±0.14 ppm-1·cm-2,在误差范围内与Maldener等(2003)给出的吸收系数值(0.75±0.44ppm-1·cm-2)相近。运用通用标定法标定了这些石榴石的红外吸收系数,发现它们明显高于特定矿物标定法获得的吸收系数,证实了前人的结论即通用标定法会严重低估石榴石的水含量。这进一步说明,在使用FTIR测试名义上无水矿物羟基含量时使用矿物标定法获取吸收系数的必要性。本文获得的红外吸收系数可以用来确定天然钙铝榴石、锰铝榴石端元以及铁镁铝榴石固溶体的结构羟基含量,在使用时注意选用端元组分及成分相近样品的对应红外吸收系数。进一步观察石榴石成分和红外光谱测量结果发现,石榴石主量元素Fe和Mg含量对羟基红外吸收峰存在一定影响,微量元素Ti与吸收系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刁福广[2](2018)在《微型Ga-In-Sn共晶点的相变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温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传递准确可靠的活动。特殊领域现场极端恶劣环境包括高温、高压、振动及强电磁场等会使得来自于冗长传递链的温度计量基准量值失效。当前,基准固定点传递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实际测温领域是适应温度量值扁平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本课题来源于国家863计划“高精度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以Ga-In-Sn(镓、铟、锡)三元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金熔化、凝固过程相变特性进行复现以及过冷度的研究,致力于发展可用于现场或者在线温度计量校准的微型Ga-In-Sn固定点复现装置;通过测量不同配比合金的粘度特性,分析研究其在替代水银体温计方面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包括:研制可用于现场的微型Ga-In-Sn固定点容器,开展不同配比下亚共晶、过共晶相变机理研究;开展微型Ga-In-Sn固定点装置复现性研究;开展凝固速率、熔化温度等对其相变温度和过冷度影响的研究;开展不同配比下共晶材料流动特性的研究等。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配比的共晶点温坪可持续1.2h2h,复现性优于0.0045℃,复现不确定度0.0093℃(k=2)。针对工业现场复现易操作的需求,共晶点的冻制过程中需确保较小的过冷特性。在共晶点中镓金属所占的比例居多,因此共晶点的过冷度主要由镓金属过冷特性决定,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影响共晶点过冷度的主要因素为:共晶点的降温速率、共晶点融化后的保温时长、共晶点融化后的保温温度。在恒温槽中分别从-20℃以及-10℃降温时过冷冷度差值达11.6%;而在160℃和45℃分别熔化共晶点过冷度差值达到42.3%;在一定范围内保温时长对共晶点过冷度影响不大。通过对三元Ga-In-Sn及四元合金Ga-In-Sn-Zn的粘度测量并与早期数据及汞的粘度进行比较,合金的粘度比汞的粘度高出20%,不宜直接用作汞的替代物。但考虑到杂质的影响,可以通过添加其它金属改善合金的流动特性,以获得与汞相近的粘度数据。实验所得结果将为体温计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李珍柱[3](2018)在《三种类黄酮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皮苷,橙皮素和桔皮素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抑菌消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功能和生理活性,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资。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的类黄酮标准物质数量少、种类单一,相关标准物质制备与定值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本文开展了川皮苷、橙皮素和桔皮素三种类黄酮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将为相关柑橘产品如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产品的质量监控提供技术支撑。实验以市售原料为实验材料,采用反相硅胶纯化法对橙皮素和桔皮素进行了纯化。按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分别采用质谱法(MS)、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或红外光谱法(IR)进行定性分析;卡尔费休库仑滴定-直接进样法测定川皮苷、橙皮素及桔皮素中的水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icrowave-assisted ICP-M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Microwave-assisted ICP-OES)进行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挥发性杂质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以及示差量热扫描法(DSC)进行纯度定值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本研究的主要成果:1.采用柱层析法对市售的橙皮素和桔皮素等原药进行了纯化。分别建立了橙皮素和桔皮素原药的最优提纯方法。橙皮素样品的纯度由原药的98.66%提升至99.87%以上,桔皮素样品的纯度由原药的98.29%提升至99.98%以上,均满足国家二级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要求。根据建立的纯化方法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得到了大量纯化后的产品,为橙皮素和桔皮素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采用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或红外光谱法对研制的三种类黄酮做了定性的确证。2.川皮苷和橙皮素分别采用了高效液相面积归一化法和定量核磁法两种不同的定值方法定值。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条件,通过对色谱柱,检测波长,样品浓度,流动相比例及洗脱方式的选择优化,建立了川皮苷和橙皮素的液相定量分析方法。川皮苷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SB-C18(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0.2%乙酸水溶液:乙腈=60:4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UV检测波长:334 nm;进样浓度:300 mg/L;柱温:25℃。橙皮素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SB-C18(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0.2%乙酸水溶液:甲醇=45:55;检测波长:287 nm;进样浓度:300μg/mL;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川皮苷和橙皮素采用定量核磁法定值时,均采用DMSO-d6为溶剂,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苯甲酸为内标物。川皮苷采用高效液相面积归一化法和定量核磁氢谱法两种定值方法的结果分别为99.58%,99.28%,取平均值,最终定值结果为99.43%。橙皮素采用高效液相面积归一化法和定量核磁氢谱法两种定值方法的结果分别为99.62%,99.60%,取平均值,最终定值结果为99.61%。川皮苷和橙皮素标准物质均获得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证书编号分别为GBW(E)100456和GBW(E)100457。3.桔皮素采用高效液相面积归一化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两种不同的定值方法定值。通过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条件,建立了桔皮素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桔皮素定量分析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SB-C18(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0.2%乙酸水溶液:乙腈=45:55;检测波长:375 nm;进样浓度:1000 mg/L;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的温度升温程序为:从148℃升温至158℃,升温速率0.5℃/min。桔皮素采用高效液相面积归一化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两种定值方法的结果为99.81%和99.82%,取平均值,得到桔皮素标准物质的纯度为99.82%。4.采用已经优化好的HPLC条件对川皮苷、橙皮素和桔皮素进行均匀性及稳定性的检验。均匀性测量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F检验)进行统计检验。采用趋势分析(T检验)对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的测量数据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川皮苷和橙皮素纯度标准物质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良好,桔皮素纯度标准物质12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良好,三种类黄酮纯度标准物质在20℃、40℃、60℃的模拟运输温度、9天的运输时间条件下特性量值稳定。最终确定了研制出的川皮苷纯度标准物质的质量分数为99.4%,扩展不确定度为0.4%。橙皮素纯度标准物质的质量分数为99.6%,扩展不确定度为0.4%。桔皮素纯度标准物质的质量分数为99.8%,扩展不确定度为0.2%。
林品云[4](2017)在《恒温槽自动校准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加大,各个生产企业对生产环节质量影响因素的把控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对生产温度环境的控制。由于各类温度计、恒温设备、控温设备等的大量使用,其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提供稳定可靠、具备高精度恒温场源的恒温槽,已在企业实验室、各大权威计量检定机构等质检相关部门得到大量推广,作为用于检定、校准各类温度计、工业铂热电阻或其他计量器具所需恒温设备的最佳标准设备。恒温槽作为专用的标准计量配套器具,其量值同样需要进行溯源。因此,国家质检总局在1998年颁布了对恒温槽的校准规范,并于2010年9月,批准了新的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取代了旧版的测试规范,并自2011年3月6日起正式施行。新的恒温槽测试规范中要求采用固定温度计和移动温度计多次间隔读数的方法来测量各个被测点相对固定参考位置点的温度差。相对于完全采用固定温度计读数的旧检测方法,新检测方法步骤更加复杂,对测量顺序也进行了严格规定,造成后续处理测量数据结果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极易出现人为计算错误,进而影响到对被检样品的结果判定。因此,为了实现恒温槽的量值溯源,我们需要研发出一套恒温槽自动校准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恒温槽的校准工作实现自动化,简化恒温槽校准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课题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研发一套新的校准装置,可实现对恒温槽的自动校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温度自动检测系统,对恒温槽的实时温度进行快速、准确测量,将采集的温度值实时传输到上位机,利用后台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通过VB编程上位机软件,实时监控温度变化情况,采集相关测量数据,并以图表形式显示,同时计算出各温度测量点的均匀性和波动性。3、可以手动控制测量顺序,实现实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处理,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校准报告。
曾凡超[5](2016)在《用于现场温度传感器标定的微型共晶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温度量值测量的准确与否,关乎国防和民生等领域温度测量水平的高低。当前,国际上温标水平在几个毫开尔文,而实际工业应用水平比温标水平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温标水平与实际的工业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形成了较大差距。为了解决工业现场精密铂电阻温度计标定的问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按照国际趋势,把基准固定点传递技术应用于现场温度标定,致力于研究微型共晶点的特性,研制便携式多点自动复现装置。通过研究微型共晶点Ga-In(15.7℃),Ga-Sn(20.5℃),Ga-Zn(25.2℃)及Ga固定点(29.7℃)的熔化温坪特性,研制了两套便携式多点自动复现装置(恒功率装置和控温装置),探索基于微型镓基共晶点及镓点的现场精密铂电阻温度计校准方法,用于提升现场精密铂电阻温度计的校准水平,同时本装置将为发展星载标准辐射源在轨标定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恒功率和控温装置的Ga-In、Ga-Sn、Ga-Zn共晶点以及Ga点的温坪可持续时间2小时,复现性小于5 mK。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三种切实可行的标定方法——比较法、定点法和定温坪法,比较法和定点法的复现性都小于5mK。由于研究装置将为发展星载标准辐射源在轨标定提供技术支撑,共晶点和镓点的过冷度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发现以下几种可以改变微型镓点过冷度的因素:镓点熔体的保温时间、镓点熔体的冷却速率、镓点熔体保温温度、镓点凝固时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添加石墨粉、改变镓点坩埚表面的粗糙程度等。为了验证实验结果、对改进实验装置提供指导,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微型镓点的熔化过程。模拟分析发现:镓点熔化温度为29.3℃,与建模模拟镓点中熔化温度(29.5℃)相差0.2℃,且能描述清楚镓点的熔化过程。模拟了微型镓点的均热块,得出加热后温度分布特性及空腔温度梯度。
邹米莎[6](2016)在《新型微试样黏度检测装置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流体黏性的检测在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在医学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显示体液黏性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心脑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液表观黏度有显着的变化;退行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病引起关节滑膜液的黏性改变等。目前许多研究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生物体液,例如小型动物体液获取困难,代价很高,降低黏性检测中的样品消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黏度也可能影响到肿瘤细胞的黏附行为。黏度是微粒分散体系中粒子的沉降速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于多相流体,当微粒的密度大于分散介质的密度,就会发生沉降,根据Stokes定律,黏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悬浮液中的粒子越稳定,越不易发生沉降。而肿瘤细胞在血管壁的黏附可以简化成一个粒子在血液中沉降——与管壁接触——黏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黏度可能影响到血流中接触到管壁的肿瘤细胞数,因此,黏度对肿瘤细胞黏附行为的影响是值得考察的。此外,由于微流控装置具备微型化、集成化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等领域。如何在微小的芯片内精确地掌控流体的运动形态是微流控技术的最为基础而重要的一环。而黏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流变学参数,对分析流体的运动行为是极为关键的。因此,为了满足微流控实验微量化的样品需求,高效的测量实验所涉及的流体黏度便成为现代黏性测量技术的主要课题之一。然而,现有微试样黏度计的研究面临着一些瓶颈:(1)由于尺度的缩小,末端效应、表面张力等在宏观尺度下可忽略的效应陡然增大,并导致了显着的误差。这使得现有微试样黏度计的测量准确度普通较低,尤其是在低剪切率的条件下测量低黏度的样品时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误差:5%24%)。(2)尽管现有的微试样黏度计芯片本身样品容积量很小,但为了驱动流体进行检测,需要连接容积量很大的泵和导管,因此总的样品消耗量仍然居高不下。(3)同样由于尺度的缩小,通道的表面粗糙度过大会给流动造成明显的扰动导致宏观流体力学的失效。因此,微试样黏度计的制作需要严格控制通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更为严格的制作工艺,这使得系统搭建及制作成本很高。(4)由于芯片体积小样品少,热容量小,对环境温度变化特别敏感,这对测量环境的温度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现有的微试样黏度计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微试样黏度计一直未能得到商业化的运用。因此,提供更加精确、稳定、微试样的黏性测量方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流体黏度数据,是论文所需完成的主要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精确、微试样低成本的微流控黏性检测芯片(后简称为芯片黏度计),可以用于生物类流体的黏度测量。在对末端效应、表面张力、动能修正项等引入的误差进行评估后,研究者对芯片的构型及尺寸进行了优化:通道的两端加入了一对匹配的光滑圆管,几乎完全避免了表面张力的影响。芯片的尺寸通过误差分析决定,优化后的芯片误差被严格控制在0.5%以下,且每次测量消耗量仅为200μl。本文采用自制的配套模具,结合抽丝法,能够轻易地在芯片内部形成表面光滑的圆管,适应了通道表面粗糙度需要严格控制的加工需求。为了保证测量环境的温度恒定,本文为芯片黏度计设计了一套专门的测量平台。测试时,芯片置于特制的恒温水浴槽中,样本流体加载于芯片的上游储液池中,被外部压力控制装置驱动,样品通过主通道后流入到下游储液池中。测试流体在黏度测量芯片内的流动状态通过CCD对储液池的液面流动情况进行记录,并利用一段图像处理程序对视频进行处理。通过程序自动提取运动轨迹信息、自动输出黏度值,不但使操作更简单,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引入的误差,使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复现性。相较于其他微试样黏度计,本文研制的芯片黏度计结果更加准确:通过将本文所研制的芯片黏度计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公布的参考值,传统毛细管黏度计,传统旋转黏度计进行横向比对,可以看出芯片黏度计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传统乌氏黏度计测量值三者吻合良好,相对误差小于2%。本文还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对芯片黏度计进行完整的不确定度评估,计算其扩展相对不确定度U95=2.2%,较主流的微试样黏度芯片准确度提高了2倍以上。在芯片黏度计制作完成后,本论文为了考察黏度与肿瘤细胞黏附行为的关系,本文还设计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Hep G2细胞黏附模型,用于模拟肿瘤细胞在人体血管环境里的黏附行为。在此模型中,本文综合考虑了黏度、流场等力学因子对肿瘤细胞黏附行为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了芯片模型中的流场、紊流分布强度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三组对比实验考察了黏度、细胞密度以及它们与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芯片底面Hep G2细胞黏附数量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血管分岔角增大时,紊流强度也增大。流场中紊流的增加能有效的提高芯片底面黏附的Hep G2细胞数量,但黏附细胞的总数受芯片底部管壁容纳极限的影响,因此紊流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黏附细胞数逐渐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增大。增加细胞密度相当于增加细胞与底面接触的几率,也能起到增加底面黏附细胞数的效果,其作用效果在低紊流环境下格外显着。而流体黏度对底面黏附细胞数的影响较为复杂,对于不同紊流环境其效果相差较大,一方面黏度增大了流动阻力,降低了Hep G2细胞的移动速度,增加了Hep G2细胞在底面黏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黏度的增加降低了Hep G2的沉降速度,更多的Hep G2悬浮在溶液中,不与管壁接触。因此,在黏附能力较弱的低紊流环境下,这两个因素互相抵消,黏附细胞数保持稳定。而在黏附能力较强的高紊流环境里,后者的影响占主要,因此黏度增加,芯片底部的黏附细胞数大幅度降低。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吻合较好。本文所研制的芯片黏度计还具有样品消耗量小,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易于维护的优势。它基于抽丝法构建,与传统的软蚀刻技术相比,不需要依赖各种昂贵设备和器材。仅利用微丝和自制的配套模具,将毛细管,储液池,压力接口全部整合于一块芯片中,一方面大幅度的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各部件的连接和密封不良可能导致的漏液,减少了连接部位产生的压降损失从而降低了误差。由于价格低廉,它可以作为一次性用品以避免芯片之间的样品污染,也可以多次清洗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成本。本黏性测量芯片为微试样生物流体的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在生物医学、化学化工等领域代替乌氏黏度计执行其无法完成的黏性测量,为芯片内流动分析、力学模拟及流动控制等提供精确可靠的流动参数,在生物医学、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佳[7](2014)在《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稳定剂的选择》文中提出在测定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中,如果聚丙烯粉料样品没有添加抗氧剂等添加剂,则会导致树脂降解,数据不够稳定。所以,测定此类样品的熔体流动速率的时候,应该在测试样品中适当加入抗氧剂,从而对样品进行稳定化处理,以保证样品在测定过程中不会发生氧化降解,准确测出样品熔体流动的速率。为此,选择合理的稳定剂是测定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了稳定剂的选择及加入量对聚丙烯粉料树脂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25g聚丙烯粉料样品加入0.5g,BHT与PW-9225B以1:1的比例混合的稳定剂,可以得到较准确的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
刘辉[8](2012)在《某型精测雷达原位校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指的精密测量雷达(以下简称精测雷达)是常规武器靶场用于弹丸、火箭、导弹、无人机、直升机等武器飞行轨迹参数测试的关键设备,其综合技术指标(量值准确性)备受关注。此外,关系到雷达的正确架设、捕获跟踪以及测量准确度等分系统指标主要有:天线方向图、发射机功率频率、接收机带宽及灵敏度、光电轴一致性等。由于现有相关测试标准的缺陷,以及缺乏综合指标校准方法等因素,使得精测雷达的关键指标难以实施校准溯源。为此,本文在理论上深入分析了精测雷达的测量原理及其理论测量不确定度;采用间接耦合的方式进行整体校准,避免了传统测试拆卸设备造成对雷达本身的不良影响。本文改进了精测雷达的分系统指标及其综合指标的原位校准方法,在硬件上,研制了部分配套设备;在软件上,编制下位机的驱动和上位机的基于LabVIEW的校准软件,最终设计并实现了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系统。本文将速度量值转换为频率量值,将雷达静态测距、测角量值传递至高准确度的全站仪;利用现有的有轨遥控移动靶车配合高准确度的差分GPS测量系统,完成精测雷达常用测量范围内的动态测距和测角准确度校准,并对原位校准各项不确定度进行逐一分析评定,最终将非标准专用测试设备的量值传递至标准的通用仪器设备进行溯源,从而完成对靶场在用精测雷达的定期校准。
王治春,王超先[9](2011)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中的流变行为分量》文中研究表明在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增加了流变行为分量,并且建立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计算公式、Renfrew和Morgan函数关系式及熔体表观黏度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从熔体流变行为的角度计算了口模和料筒尺寸公差的不确定度分量,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热塑性树脂。研究发现,测量原理和仪器结构等系统性因素占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比例很大,经估算该影响因素最大将达到60%左右。
孙谦[10](2011)在《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动态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是铝合金熔体中的有害元素,极易使铸件产生气孔、疏松等缺陷。因此,含氢量快速检测是铝合金生产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含氢量动态快速检测方法,目前多采用氢的静态扩散方式进行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快速检测氢分压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种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快速检测装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熔体吸氢特性及动态检测新方法、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数学模型及熔体含氢量计算的数学模型、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快速检测装置的研制及其在生产现场的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氢分压动态测试方法的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快速检测装置,可在炉前快速准确地测定液态合金的含氢量,可用于不同条件下铝熔体含氢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和不同除气方法的效果评价。本文首先在深入了解氢的来源、溶入方式、存在形态、存在位置及铝熔体吸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铝合金熔体内部含氢量与表面氢分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通过研究一种铝合金熔体氢分压与测试系统真空气室内压强之间的关系,提出动态测试熔体氢分压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动态逼近平衡的手段实现熔体氢分压快速检测,即以真空气室自身变容所产生的压强变化作为理论评价依据,通过实时监控实际压强值与理论压强值的差值,瞬时判断出氢在真空气室和熔体间的流动方向,当差值符号发生逆转时,认为氢气的流动方向已发生改变,此时真空气室内的压强即可视为熔体氢分压值。其次,建立铝合金熔体氢分压与含氢量之间的关系。将氢以原子态直接溶入合金熔体时的平衡常数公式代入van’t Hoff等温方程,求出氢在铝合金熔体中含氢量的表达式,通过氢在合金各个组元中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化的加权平均,得到对于一般非理想溶液的氢的克分子熔解热公式,将公式变形后推出含氢量与熔体温度、熔体氢分压及熔体合金成分常系数A、B的对应关系式。再次,研制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及含氢量炉前快速测试装置。装置主要由真空变容单元、变容驱动单元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真空变容单元包括真空泵、氢气瓶、可变容真空气室、真空阀门组、恒温槽、隔离单元、探头及管路;变容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机、减速传动机构、行程开关及控制电路;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包括微压差传感器、热电偶、数据采集模块及计算机。可变容真空气室通过变容驱动单元改变容积,可使其内部压强连续变化。变容驱动单元采用超静电机和减速传动机构与之配套使用,以减少震动对系统产生的干扰,有利于获得稳定的压强变化。真空泵用于为测氢系统提供特定的初始压强,微压差传感器与热电偶用于实时监测真空气室压力变化及合金熔体温度。恒温槽用于减小熔体中的氢向外扩散时对真空气室内气体温度的影响,以保证气体在恒温下变容。隔离单元用于防止探头意外损坏时铝合金熔体被吸入真空气室。数据采集模块将温度、压力信号经高精度A/D转换后以串行总线方式经通信接口模块传至计算机,由计算机完成各种计算和判别。计算机软件功能主要包括,电动机、真空泵及电磁阀门组的动作控制,位移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AD590及热电偶实时输出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存储,人机可视化操作,数据库管理及故障处理等。然后,研制一种低成本耐热测氢探头。该探头采用特殊材质构建的探头经高压定形焙烧而成,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高温机械强度和适宜的透气性,适用于基于氢分压动态检测原理的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快速检测。与进口仪器所配专用探头相比,其使用性能基本相当,成本降低90%以上。最后,采用自行研制的氢分压动态测定装置进行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快速检测试验。实验分准确性测试实验和铝合金含氢量变化规律研究实验两部分。在准确性测试实验中,分别采用密度检测法、氢分压检测法、标准检测法和生产现场实际测试对本文所述装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铝合金含氢量变化规律研究的实验中,分别研究保温时间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除气工艺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变质处理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针孔度与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关系等等。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测试法相对密度测量法的测量误差小于0.056ml/100g,相对误差小于5.99%,可以用于实际生产。
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手动测定自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手动测定自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石榴石结构羟基红外吸收系数的标定及成分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 |
1.1.2 矿物水含量分析方法的发展 |
1.1.3 石榴石的晶体化学与羟基红外光谱特征 |
1.1.4 羟基摩尔吸收系数的标定 |
1.2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科学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样品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2 背散射(BSE)拍照和显微XRF面扫分析 |
2.3 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分析 |
2.4 LA-ICP-MS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6 热转换元素分析仪-质谱仪联线在线分析(TC/EA-MS)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 |
3.3 热转换元素分析仪-质谱仪联线在线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红外光谱的羟基吸收峰 |
4.2 晶体化学因素对羟基吸收峰及水含量的影响 |
4.3 摩尔吸收系数的标定 |
4.4 未来研究方向及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微型Ga-In-Sn共晶点的相变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本原理及方法 |
2.1 共晶凝固 |
2.2 纯金属凝固 |
2.2.1 金属结晶的过冷现象 |
2.2.2 凝固过程中的均匀形核 |
2.2.3 非均匀形核 |
2.3 金属共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微型共晶点装置的研究 |
3.1 共晶点相变材料 |
3.2 共晶点容器的设计 |
3.3 共晶点容器的灌注 |
3.4 复现装置 |
3.5 本章小结 |
4 微型共晶点复现 |
4.1 共晶点复现过程及结果 |
4.1.1 共晶过程 |
4.1.2 复现过程 |
4.1.3 复现结果 |
4.1.4 结果分析 |
4.1.5 不确定度分析 |
4.2 共晶点复现过程中过冷度的研究 |
4.2.1 降温速率对过冷度的影响 |
4.2.2 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对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
4.2.3 熔化温度对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镓基液态合金粘度的测量研究 |
5.1 水银体温计现状分析 |
5.2 粘度的测量方法 |
5.2.1 毛细管法 |
5.2.2 振荡容器法 |
5.2.3 旋转法 |
5.2.4 振荡片法 |
5.3 粘度测量实验 |
5.3.1 样品的准备 |
5.3.2 实验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三种类黄酮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标准物质 |
1.1.1 标准物质的概述 |
1.1.2 标准物质的特点和分级 |
1.1.3 标准物质的作用 |
1.1.4 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 |
1.2 柑桔中类黄酮的种类及概述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技术 |
1.3.1 固相萃取(Solidphaseextraction,SPE) |
1.3.2 闪式提取法(FlashExtraction) |
1.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 |
1.3.4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imprintedtechnology,MIT) |
1.4 检测技术 |
1.4.1 液相色谱 |
1.4.2 液质联用(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LC-MS) |
1.4.3 其他检测技术 |
1.5 类黄酮的分离纯化技术 |
1.5.1 柱层析法 |
1.5.2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5.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1.5.4 重结晶 |
1.6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及设计思路 |
第2章 川皮苷纯度标准物质(GBW(E)100456)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定性分析 |
2.3.2 川皮苷纯品的分装 |
2.3.3 均匀性检验 |
2.3.4 稳定性考察 |
2.3.5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值 |
2.3.6 定量核磁法定值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定性分析 |
2.4.2 均匀性检验 |
2.4.3 稳定性考察 |
2.4.4 高效液相色谱法-面积归一化法定值 |
2.4.5 定量核磁法定值 |
2.4.6 不确定度评定 |
2.5 小结 |
第3章 橙皮素纯度标准物质(GBW(E)100457)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橙皮素纯化实验 |
3.3.2 定性分析 |
3.3.3 橙皮素纯品的分装 |
3.3.4 均匀性检验 |
3.3.5 稳定性考察 |
3.3.6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值 |
3.3.7 定量核磁法定值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橙皮素的纯化实验结果 |
3.4.2 定性分析 |
3.4.3 均匀性检验 |
3.4.4 稳定性考察 |
3.4.5 高效液相色谱法-面积归一化法定值 |
3.4.6 定量核磁法定值 |
3.4.7 不确定度评定 |
3.5 小结 |
第4章 桔皮素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桔皮素的纯化实验 |
4.3.2 定性分析 |
4.3.3 均匀性检验 |
4.3.4 稳定性考察 |
4.3.5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值 |
4.3.6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定值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桔皮素的纯化实验结果 |
4.4.2 定性分析 |
4.4.3 均匀性检验 |
4.4.4 稳定性考察 |
4.4.5 高效液相色谱法-面积归一化法定值 |
4.4.6 示差量热扫描法(DSC)定值 |
4.4.7 不确定度评定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恒温槽自动校准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恒温槽温场测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恒温槽原理结构以及温场性能 |
2.1 恒温槽类别 |
2.1.1 恒温空气槽 |
2.1.2 恒温液体槽 |
2.2 恒温槽加热结构 |
2.2.1 恒温槽的加热器 |
2.2.2 恒温槽的导热介质 |
2.3 影响恒温槽的温场性能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恒温槽校准的因素 |
3.1 常见恒温场的基本测试方法 |
3.2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漏热影响 |
3.3 绝缘强度的影响 |
3.4 电测设备的影响 |
3.5 恒温介质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恒温槽测试方法的分析 |
4.1 对比新旧测试规范的变更 |
4.1.1 规范变更 |
4.1.2 测试方法变更 |
4.2 恒温槽测试过程中问题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恒温槽自动校准装置的软硬件设计 |
5.1 自动校准装置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
5.2 自动校准装置技术关键问题 |
5.2.1 温度计夹具的设计 |
5.2.2 电测设备的选择 |
5.2.3 软件的设计 |
5.2.3.1 软件主界面组成 |
5.2.3.2 软件参数功能设定 |
5.2.3.3 原始记录 |
5.2.4 校准装置测量结果的分析 |
5.2.4.1 实验结果验证对比 |
5.2.4.2 恒温槽均匀性测量结果的分析 |
5.2.4.3 恒温槽波动性测量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用于现场温度传感器标定的微型共晶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基本原理和方法 |
1.3.1 金属凝固 |
1.3.2 热力学平衡条件 |
1.3.3 曲率对相变温度的影响 |
1.3.4 凝固过程中的均匀形核 |
1.3.5 非均匀形核 |
1.3.6 金属二元共晶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预期 |
第2章 微型共晶点装置的研制 |
2.1 共晶点相变材料 |
2.2 共晶点的灌注 |
2.3 容器的研制 |
2.3.1 恒功率容器的设计 |
2.3.2 控温容器设计 |
第3章 微型共晶点复现结果 |
3.1 恒功率装置实验过程及复现结果 |
3.2 控温装置实验过程及复现结果 |
3.3 复现结果小结 |
第4章 标定方法 |
4.1 精密铂电阻温度计标定方法 |
4.2 标定步骤 |
4.3 标定方法小结 |
第5章 微型镓点过冷度的研究 |
5.1 微型镓点过冷度实验装置 |
5.2 微型镓点过冷度复现结果 |
5.3 镓熔体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对镓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
5.4 镓熔体降温速率对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
5.5 镓熔体保温温度对镓过冷度的影响 |
5.6 尺寸效应对镓过冷度的影响 |
5.7 石墨粉添加对镓过冷度的影响 |
5.8 镓过冷度实验小结 |
第6章 ANSYS热学仿真验证 |
6.1 相变分析 |
6.1.1 潜在的热量和焓 |
6.1.2 相变分析基本思路 |
6.2 微型镓点熔化过程模拟 |
6.2.1 微型镓点坩埚装置物理模型 |
6.2.2 微型镓点的数学模型 |
6.2.3 微型镓点的数值求解 |
6.3 微型镓点均热块的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新型微试样黏度检测装置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毛细管黏度计 |
1.2.2 落体法黏度计 |
1.2.3 旋转式黏度计 |
1.2.4 振动式黏度计 |
1.2.5 现有的黏度检测技术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芯片黏度计的设计和制作 |
2.1 测量原理 |
2.2 微流控黏度计芯片的设计 |
2.2.1 层流条件 |
2.2.2 表面张力 |
2.2.3 末端修正 |
2.2.4 动能修正率 |
2.2.5 测量耗时 |
2.2.6 设计允差 |
2.3 测量方法 |
2.4 芯片黏度计的制作 |
2.4.1 传统芯片的制作 |
2.4.2 抽丝法芯片制作 |
2.5 本章小结 |
3 测量平台的构建 |
3.1 测量平台的系统结构 |
3.1.1 传统毛细管黏度计及现代微试样黏度计的测量 |
3.1.2 芯片黏度计测量平台的系统结构 |
3.2 温度控制模块 |
3.2.1 恒温水浴槽 |
3.2.2 温度探针 |
3.3 液压驱动模块 |
3.4 温度、压力监测电路 |
3.4.1 恒流源驱动电路 |
3.4.2 信号调理电路 |
3.4.3 A/D转换模块 |
3.4.4 液晶模块 |
3.4.5 电源模块 |
3.4.6 压力信号传输模块 |
3.4.7 PCB制版 |
3.5 软件设计 |
3.5.1 初始化流程 |
3.5.2 数据转换 |
3.6 视频数据采集 |
3.6.1 恒温槽的功能验证 |
3.6.2 测量流程 |
3.7 移动数据查询平台的构建 |
3.7.1 黏度数据库的构建 |
3.7.2 后台管理功能 |
3.7.3 移动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视频数据处理 |
4.1 运动目标的提取 |
4.1.1 序列差分的实现 |
4.1.2 改进的背景差法 |
4.1.3 运动目标的分割 |
4.2 轨迹图像的处理 |
4.2.1 光照不均的校正 |
4.2.2 平滑及去噪 |
4.3 边缘检测及直线提取 |
4.3.1 基于Hough变换的直线提取 |
4.3.2 边缘检测算法 |
4.4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芯片性能的测试与验证 |
5.1 仪器校准 |
5.2 黏度计的性能验证 |
5.2.1 各种温度下去离子水黏度的测量 |
5.2.2 多种溶液的测量 |
5.2.3 多种细胞悬液的测量 |
5.3 不确定度评定 |
5.3.1 数学模型 |
5.3.2 贡献的变量 |
5.3.3 合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5.4 本章小结 |
6 芯片黏度计在微流控芯片研究中的应用——流场、流体黏度对Hep G2细胞黏附性的影响初探 |
6.1 研究背景 |
6.2 黏度、流场与肿瘤细胞黏附 |
6.3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制作 |
6.3.1 芯片的设计及仿真 |
6.3.2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6.4 HEPG2在芯片中的黏附 |
6.4.1 流场分布对Hep G2细胞在芯片中黏附行为的影响 |
6.4.2 Hep G2细胞密度对其黏附行为的影响 |
6.4.3 黏度对Hep G2细胞黏附行为的影响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1.1 研究内容总结 |
7.1.2 创新点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7.2.1 集成多个通道 |
7.2.2 提高CCD分辨率 |
7.2.3 设计高性能的恒温测量平台 |
7.2.4 增加芯片的适应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稳定剂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验部分 |
1. 主要仪器 |
2. 试验材料 |
3. 稳定剂的选择及加入量最佳比例的筛选 |
二、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的稳定剂对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数据测定比较情况 |
2. 不同的稳定剂对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数据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8)某型精测雷达原位校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的重要性 |
1.1.1 精测雷达发展概况 |
1.1.2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必要性 |
1.2 精测雷达校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成果及内容安排 |
1.4 小结 |
第二章 精测雷达测量原理分析 |
2.1 测速原理 |
2.1.1 测速原理 |
2.1.2 测速不确定度分析 |
2.2 测角原理 |
2.2.1 测角原理 |
2.2.2 测角不确定度分析 |
2.3 测距原理 |
2.3.1 积分测距原理 |
2.3.2 多频测距原理 |
2.3.3 调频测距原理 |
2.4 小结 |
第三章 精测雷达系统原位校准方法改进与分析 |
3.1 精测雷达分系统单项指标校准方法改进及分析 |
3.1.1 发射功率、频率 |
3.1.2 光电轴一致性 |
3.1.3 发射天线(系统)方向图 |
3.1.4 系统实际灵敏度 |
3.1.5 接收天线(系统)方向图 |
3.1.6 接收机带宽 |
3.2 基于单项指标校准的综合性能分析 |
3.3 精测雷达综合校准指标分析 |
3.3.1 系统测速准确度校准 |
3.3.2 系统测距测角准确度校准 |
3.4 小结 |
第四章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系统设计 |
4.1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系统硬件组成 |
4.2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系统硬件配套设计 |
4.2.1 单片机选型及其电路设计 |
4.2.1.1 MSP430概述 |
4.2.1.2 MCU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2.2 标准增益天线程控云台改造 |
4.2.3 耦合通道设计 |
4.3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系统软件设计 |
4.3.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2.1 使用LabVIEW平台进行串口通信 |
4.3.2.2 仪器驱动程序控制 |
4.3.2.3 远程测量控制 |
4.3.2.4 图形显示与数据存储 |
4.3.2.5 校准程序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精测雷达原位校准系统实际应用 |
5.1 精测雷达单项指标校准 |
5.2 精测雷达综合指标校准 |
5.3 校准系统在某型雷达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5.3.1 排故测试方案 |
5.3.2 事后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硬件制作及调试过程 |
附录B 下位机部分源程序代码 |
(9)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中的流变行为分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测量方法 |
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1.3 实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测量结果 |
2.2 熔体在料筒内的流变行为对B类不确定度评估的影响 |
2.3 口模和料筒尺寸公差对流变行为的影响 |
2.4 流变行为和尺寸公差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影响 |
3 结论 |
(10)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动态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简易观察法 |
1.2.2 减压凝固法 |
1.2.3 真空测压法 |
1.2.4 气体循环法 |
1.2.5 浓差电池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合金熔体吸氢特性及动态测氢方法 |
2.1 氢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
2.1.1 氢的来源与溶入方式 |
2.1.2 氢在铝晶格中的存在位置 |
2.1.3 氢在铝合金熔体中的存在形态 |
2.1.4 铝合金熔体含氢量 |
2.1.5 铝合金中夹杂物的产生及对含氢量的影响 |
2.1.6 气体的析出及气孔的形成 |
2.2 铝合金熔体吸氢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
2.2.1 铝合金熔体吸氢热力学分析 |
2.2.2 铝合金熔体吸/呼氢动力学分析 |
2.3 铝合金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方法 |
2.4 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动态求解数学模型 |
2.4.1 铝合金熔体氢分压计算公式 |
2.4.2 铝合金熔体含氢量求解方法 |
2.4.3 铝合金熔体含氢量计算公式常系数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铝合金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装置的研制 |
3.1 铝合金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装置总体构成 |
3.2 真空气室变容方法及其驱动机构 |
3.2.1 可变容真空气室尺寸的确定 |
3.2.2 减速传动机构设计 |
3.3 真空回路及恒温槽设计方法 |
3.3.1 气路管径及长度选取 |
3.3.2 气路控制方法设计 |
3.3.3 恒温槽设计 |
3.4 测氢探头研制 |
3.4.1 探头材质选择 |
3.4.2 探头配方及制备工艺确定 |
3.4.3 探头使用性能检验 |
3.5 铝合金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装置计算机测控单元 |
3.5.1 系统总体构成 |
3.5.2 软件设计 |
3.5.3 系统的干扰来源及抗干扰措施 |
3.5.4 测试系统的校准 |
3.5.5 控制参数的确定 |
3.5.6 故障诊断与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合金熔体氢分压动态测试装置测试效果评价 |
4.1 熔体氢分压测试效果的评价 |
4.2 用密度实验法评价动态测氢结果 |
4.2.1 铝合金常压密度试验 |
4.2.2 减压密度试验法 |
4.3 绝对值法评价动态测氢结果 |
4.4 实际生产现场测试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测氢装置在铝合金熔体评价中的应用 |
5.1 温度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 |
5.2 保温时间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 |
5.3 变质处理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 |
5.4 除氢工艺对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影响 |
5.4.1 除气剂加入量对熔体含气量的影响 |
5.4.2 喷吹除气工艺对熔体含氢量的影响 |
5.5 针孔度与铝合金熔体含氢量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四、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手动测定自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榴石结构羟基红外吸收系数的标定及成分影响[D]. 王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微型Ga-In-Sn共晶点的相变特性及应用研究[D]. 刁福广.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3]三种类黄酮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D]. 李珍柱. 西南大学, 2018(01)
- [4]恒温槽自动校准装置的研究[D]. 林品云. 福州大学, 2017(04)
- [5]用于现场温度传感器标定的微型共晶点性能研究[D]. 曾凡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6]新型微试样黏度检测装置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D]. 邹米莎. 重庆大学, 2016(09)
- [7]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稳定剂的选择[J]. 孙佳. 化工管理, 2014(06)
- [8]某型精测雷达原位校准技术研究[D]. 刘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9]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中的流变行为分量[J]. 王治春,王超先. 石化技术, 2011(02)
- [10]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动态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D]. 孙谦.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