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的思考

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的思考

一、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征,王瑜,季淑娟[1](2022)在《1981-2020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中国知网18种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近40年的文献数据信息,通过领域专家构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的重要关键词,以作者提供的关键词为主,同时利用知识图谱工具从题目和摘要中抽取重要关键词作为补充,绘制该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并以技术发展脉络为主要依据,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将40年划分为4个不同时期,对每个时期的热点研究主题、主要发文机构以及作者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该领域近40年来的研究规律,并对领域发展进行展望。

郭冠群[2](2020)在《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基于中国知网,借助BICOMB2和SPSS 22对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共词分析。通过文献梳理和共词分析发现,国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内涵阐释、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自动化和网络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4个主题展开。如何从多视角出发,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度和广度,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应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钱敏[3](2020)在《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最早时期的藏书阁,到如今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伴随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并提供更广泛高效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大范围下都属于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能够同时为科研和公众提供服务,在转化创新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强化公众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强化学生素质、营造育人氛围、知识交流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愈发丰富和深入。但纵观前人的研究,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比较较少,大多是从单一主体出发或者单一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有着自身的发展要点,但都属于图书馆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不能把其割裂和对立起来研究,而应相互对应,用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至2018年图情领域的18个核心期刊上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论文数据,利用SATI、SPSS、Ucinet、Citespace和Excel软件,制出相关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出近10年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相异点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这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搭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二,通过各种工具将相关数据制成清晰的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这几个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又分为频率、主题路径、聚类和突现这多个角度,得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所分别具有的特征,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其三,根据前述的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发文量及趋势、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其中研究内容又分为了阅读推广、资源服务、读者服务和自身建设四个角度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得到研究相异点出现的原因。其四,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研究的差别,并提出对于后续研究的建议,主要包括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加强作者合作、开展有新意的阅读推广研究、加强技术运用研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为将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其研究结论能够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鳐[6](2019)在《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评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客观要求,从20世纪30年代首次开展评估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它对图书馆事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可估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评估指标、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理应进行相应的完善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展,业务工作不断深化,图书馆的工作方式、管理手段和服务内容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根据新环境下高等教育的需求进行协同创新和转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规划图书馆蓝图,以适应高等教育建设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道。世易时移,现行高校图书馆评估标准和方案却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不全面、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方式落后。本文的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新环境,围绕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中涉及的指标、主体和方式展开叙述。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评估指标的研究成果,比照国内现行的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标准,在2003年6月高校图工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文本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业务建设和服务效能这三个模块逐级递分,加大量化、细化评估指标的力度,在评估人员实施评估时尽可能的减少主观评分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同时,为了突出新环境下高校的建设需求,在一些重点要关注的方面加大了考核;提出了形成包括评估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读者的多元化评估主体;要开发统一的评估软件系统,建立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信息化平台,逐渐从手工评估转变为信息化评估。

陈松[7](2019)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图书馆的建设也有必要走信息化建设之路,它已成为当前社会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图书馆信息化也有诸多的好处,比如规范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同时,它还可以加快图书馆网络化的步伐、使图书资源共享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优质的读书环境,使读者在获取图书资源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省事。本文立足于信息化建设视角,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化研究现状及经验启示,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硬件环境、软件资源、人才建设、信息资源和网络建设五个角度对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诸如信息化意识淡薄、服务及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等诸多因素导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文章最后从树立信息化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开展信息化服务和人员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对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优化建议。

徐东明,宁沛林,冯云[8](2012)在《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等5个方面,对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以期对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张新兴[9](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那伟栋[10](2011)在《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中提出对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二、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1981-2020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3 1981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特征分析
    3.1 1981—1990年:网络化、自动化探索时期
        3.1.1 热点研究主题
        3.1.2 主要发文机构
        3.1.3 主要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
    3.2 1991—1997年: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初建时期
        3.2.1 热点研究主题
        3.2.2 主要发文机构
        3.2.3 主要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
    3.3 1998—2011年:全面网络化、数字化时代
        3.3.1 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3.3.2 主要发文机构
        3.3.3 主要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
    3.4 2012—2020年:迈入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
        3.4.1 热点研究主题
        3.4.2 主要发文机构
        3.4.3 主要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
        3.4.4 研究前沿
4 1981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的规律性特征
    4.1 研究主题变化规律
    4.2 机构和作者的变化规律
5 展望

(2)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概况
    1.1 年度分布规律
    1.2 高产作者及其单位
    1.3 高被引文献
2 基于中国知网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献共词分析
    2.1 词频分析
    2.2 聚类分析
3基于中国知网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主题分析
    3.1 图书馆信息化内涵阐释
    3.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体
        3.2.1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
        3.2.2 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
        3.2.3 其他类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
    3.3 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
    3.4 图书馆信息化策略探讨
4 结束语

(3)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与方法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方法
    1.2 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1.3 本文贡献
2 研究综述
    2.1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
        2.1.1 馆员培养
        2.1.2 技术与实践应用
        2.1.3 服务研究
    2.2 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
        2.2.1 馆员培养
        2.2.2 技术与实践应用
        2.2.3 服务研究
        2.2.3.1 社会化服务
        2.2.3.2 校内服务
3 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对比
    3.1 数据及工具
        3.1.1 数据选择
        3.1.2 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工具
    3.2 发文量情况
    3.3 机构情况
    3.4 作者情况
        3.4.1 作者分布情况
        3.4.2 作者合作情况
    3.5 研究内容情况
        3.5.1 关键词分析
        3.5.1.1 频率分析
        3.5.1.2 主题路径分析
        3.5.1.3 相关及聚类分析
        3.5.1.4 突现分析
        3.5.2 高被引文献分析
        3.5.3 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3.5.3.1 阅读推广
        3.5.3.2 资源服务
        3.5.3.3 读者服务
        3.5.3.4 自身建设——移动图书馆
    3.6 研究相异点原因分析
4 问题、差异与建议
    4.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1 对公共图书馆研究不够重视
        4.1.2 作者之间合作不密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4.1.3 公共图书馆研究中对阅读推广的研究不深入
        4.1.4 图书馆的自身建设研究进展缓慢
    4.2 与国外研究的差异
        4.2.1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4.2.2 我国图书馆技术运用研究不够充足
        4.2.3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研究较落后
    4.3 关于后续研究的建议
        4.3.1 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发挥公共图书馆价值
        4.3.2 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合作,凝聚更多经验和智慧
        4.3.3 设计有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有新意的推广研究
        4.3.4 加强技术运用研究,提升图书馆开发水平
        4.3.5 探寻合作机制,助力共建共享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
        1.2.2 国外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沿革
    2.1 高校图书馆评估实践的历程
    2.2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标准的演变
第3章 高等教育新环境下图书馆评估的现状分析
    3.1 高等教育新环境的内涵
    3.2 新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
    3.3 新环境下当前高校图书馆评估存在的问题
    3.4 新环境下改进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必要性
        3.4.1 评估指标有待完善
        3.4.2 评估主体比较单一
        3.4.3 评估形式需要改进
第4章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优化
    4.1 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
        4.1.1 理论基础
        4.1.2 逻辑框架
    4.2 完善评估指标
        4.2.1 指标构建原则
        4.2.2 服务效益方面的指标设置
        4.2.3 业务建设方面的指标设置
        4.2.4 资源保障方面的指标设置
        4.2.5 小结
    4.3 吸收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4.3.1 评估主体结构多元化
        4.3.2 评估主体知识多元化
    4.4 建立规范化的评估程序
        4.4.1 评估手段信息化
        4.4.2 评估方式多样化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信息化研究综述
        1.2.2 图书馆信息化研究综述
        1.2.3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图书馆
        2.1.2 高校图书馆
        2.1.3 信息化
        2.1.4 图书馆信息化
    2.2 基本理论
        2.2.1 知识管理理论
        2.2.2 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
        2.2.3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
第3章 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经验启示
    3.1 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特点
        3.1.1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3.1.2 信息服务广泛
    3.2 英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特点
        3.2.1 重视信息化平台服务内容建设
        3.2.2 信息服务广泛
        3.2.3 信息人才培养力度大
    3.3 英美两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3.3.1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3.3.2 丰富信息化平台服务内容
        3.3.3 拓宽信息服务范围
        3.3.4 强化信息人才建设
第4章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概况
    4.2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4.2.1 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不足
        4.2.2 硬件设施陈旧
        4.2.3 软件建设不健全
        4.2.4 资源建设不合理
        4.2.5 队伍建设不合理
    4.3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模式制约
        4.3.2 资金投入不足
        4.3.3 需求分析不完善
        4.3.4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4.3.5 用人机制不完善
第5章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优化措施
    5.1 提高馆员信息化意识
        5.1.1 争取上层领导重视
        5.1.2 加强馆员自身学习
    5.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2.1 优化馆舍环境
        5.2.2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5.2.3 完善软件设施建设
    5.3 加快资源整合
    5.4 开展信息化服务
        5.4.1 深化服务内容
        5.4.2 提高服务质量
    5.5 加强队伍建设
        5.5.1 人才管理
        5.5.2 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内部)
附录 B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外部)
致谢

(8)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扼要回顾
    1.1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
    1.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1.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1.4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1.5 图书馆网站建设
2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问题
    2.2 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2.3 数字化建设的问题
    2.4 数据库建设与网站建设问题
3 设想与建议
    3.1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3.2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协调与指导
    3.3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各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攻关
    3.4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智力支持力度
    3.5 坚持自身特色, 走联合发展之路, 建立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
4 展望

(9)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外研究进展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评析
0.3 国内研究进展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评析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0.5.1 研究难点
    0.5.2 主要创新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2.1 理论基础
    2.1.1 集群理论
    2.1.2 长尾理论
    2.1.3 劳动分工理论
    2.1.4 资源配置理论
2.2 指导原则
    2.2.1 全局导向原则
    2.2.2 协同合作原则
    2.2.3 各尽所能原则
    2.2.4 用户参建原则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3.1 美国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3.2 英国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3.2.3 特点分析
3.3 澳大利亚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3.3.3 特点分析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4.1 香港
    4.1.1 组织架构
    4.1.2 信息资源建设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4.2 澳门
    4.2.1 组织架构
    4.2.2 信息资源建设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4.3 台湾
    4.3.1 总分馆体系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5.1.2 特点分析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5.2.1 统一建设模式
    5.2.2 委托建设模式
    5.2.3 联合建设模式
    5.2.4 自主建设模式
5.3 统一建设模式
    5.3.1 典型案例
    5.3.2 特点分析
    5.3.3 适用性分析
5.4 委托建设模式
    5.4.1 典型案例
    5.4.2 特点分析
    5.4.3 适用性分析
5.5 联合建设模式
    5.5.1 典型案例
    5.5.2 特点分析
    5.5.3 适用性分析
5.6 自主建设模式
    5.6.1 典型案例
    5.6.2 特征分析
    5.6.3 适用性分析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6.2.1 省级行政区
    6.2.2 地级行政区
    6.2.3 县级行政区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6.3.1 省级行政区
    6.3.2 地级行政区
    6.3.3 县级行政区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7.3.4 特点及启示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10)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1.1 网络建设现状及分析
    1.2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分析
        1.2.1 印刷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及分析
        1.2.2 网络电子资源建设现状及分析
        1.2.3 自建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现状及分析
    1.3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及分析
2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发展不平衡
    2.2 文献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
    2.3 标准化、规范化不统一
3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策
    3.1 成立黑龙江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组织管理机构
    3.2 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进程
    3.3 建立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3.4 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3.5 建立多层次文献传递系统
4 结语

四、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1981-2020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郑征,王瑜,季淑娟.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2(01)
  • [2]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J]. 郭冠群.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1)
  • [3]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D]. 钱敏. 南京大学, 2020(0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D]. 王鳐. 湘潭大学, 2019(02)
  • [7]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D]. 陈松. 天津大学, 2019(06)
  • [8]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 徐东明,宁沛林,冯云.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04)
  • [9]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
  • [10]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 那伟栋.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06)

标签:;  ;  ;  ;  ;  

加快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