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问题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传欢[1](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黎雪[2](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张江峰[3](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马超凡[4](2019)在《贵州兴隆乡民族杂居小城镇特色构建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出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特色,并在长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战争等多方作用下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空间格局。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不仅推动了各民族更为广泛的交流,也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民族居住空间的进一步融合,尤其在民族杂居分布特别零散的乡镇层级,民族个性在杂居环境下,受从众、顺从等社会集体行为心理影响而被强势文化抑制、弱化,更多地被现代社会共性所同化或取代。如何在民族杂居地区维护各民族安定团结并保持各民族文化个性特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论文依据民族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成果,提出最基础的乡镇空间层面,在“大杂居”的前提下,通过引导杂居散布的各族人口按民族重新分区聚居,形成一定规模的小聚居:聚落或聚居区,能促进民族聚居群体自组织,唤起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并在民族个性化空间中以特定的符号化融入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传承、彰显本民族文化特色。论文探讨了“小聚居”模式下,各民族聚落如何友好相处,提出民族聚落分区与空间配置应充分考虑民族空间观念与偏好差别而形成的空间分异,使其各安其所;聚落之间的一级公共空间应强化维系杂居民族共同认同的信念与精神符号,作为联系、协调、团结各民族关系的文化纽带,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格局。论文以贵州大方县兴隆乡为实证研究对象,剖析了兴隆乡民族杂居的文化特质与问题现状,比照民族学对各民族特性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兴隆乡这一特定地域杂居环境下多元民族文化的气质特征,以此作为城镇特色构建的核心。论文借助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解译各民族传统聚落空间要素,并在各民族“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引导下,获得了“船形”山水格局认知的艺术灵感,将民族文化中的情感和思想以符号化的形式融入到镇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中,塑造可感知、可体验、可意象的城镇特色空间,并初步构建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特色规划设计体系。本文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从背景研究、基础分析、问题提出、构建思路、设计实践五个层面展开对基于民族文化特色表达的民族杂居小城镇规划探讨第一章阐述了民族杂居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和理解当前形式下对民族杂居小城镇特色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从民族学的视角宏观梳理各民族的文化特性及其发展流变,辨析民族杂居与民族文化发展传承关系,提出民族文化特质是城镇特色的核心内容,并以台湾民族部落文化观光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佐证。第三章,分析贵州兴隆乡民族杂居的整体环境和各民族文化特征,发掘文化背后的民族思想、情感和内涵。总结得出受现代化生活的影响下兴隆乡当前各民族文化的一致性增强,差异性减弱,民族文化正走向融合的趋势。第四章,对兴隆乡镇区进行现状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位规划的要求和发展机遇,总结归纳出民族杂居环境特色构建所面临的难题,如何在民族文化趋同和汉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这也是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第五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确定了兴隆乡这一特定地域杂居环境下多元民族文化的气质特征,以此作为城镇特色构建的核心。提出民族聚落分区与空间配置应充分考虑民族空间观念与偏好差别而形成的空间分异,借助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解译各民族传统聚落空间要素,并在民族个性化空间中以特定的符号化融入进行强化。第六章,针对贵州兴隆乡镇区的具体情况,确定特色规划目标和原则后,从规划的三个层级:宏观(城镇空间特色意象)、中观(民族风貌区划与特色空间塑造)、微观(建筑与景观环境)来构造具体的规划方法。第七章,对基于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杂居小城镇规划进行总结,给出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对研究不足及展望进行总结。
谭龙云[5](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以来中央高层多次在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到“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对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添了“和谐”的新要求。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巩固和维护多民族社会有机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居住空间重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迁,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接触、交往的机会增多,多民族混居社区大量出现,为民族交融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有利于避免民族间的脱嵌,在实践价值层面丰富了我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路,为增强社会有机团结和促进国家发展凝聚合力。本文首先综述了学界关于民族、互嵌、社区的讨论;其次依据民族互嵌理论、族际接触理论、社区理论等相关理论,从学理上对民族互嵌式社区进行界定和阐释;再次,从新型城镇化、民族互嵌式社区内涵、特征上的切合之处出发,论证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互嵌式社区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民族分布格局及民族间文化多样性、地域差异性的现实基础,充分考量政治性力量嵌入的效用和维度,通过梳理历史上直接或间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与举措,以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通过国家行政力量或多或少的介入促进了种族间的杂居和混居的做法,为我国当前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最后论述了二者协同发展的逻辑思路和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协同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应把握好新型城镇化提供的推动力和抓手,通过在城镇规划中融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理念,加强各民族经济相互嵌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健全法制保障、创新社区管理机制等路径加以实践推动。
李致江[6](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王晓瑞[7](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以王格尔塘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王格尔塘镇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区域为例,以半农半牧区藏回汉等多民族群众经济收入与发展整体情况入手,梳理半农半牧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矛盾冲突,通过多角度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民族发展不均衡背后隐含着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交织的冲突,有助于找到民族关系问题多发的内在原因,消除民族关系问题出现的隐患。本文第一章以王格尔塘镇的地理概况及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对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及人文历史作了阐述。第二章从王格尔塘镇藏、回、汉民族源流与分布情况对本区域民族构成作以历史回顾,并对半农半牧区经济类型、收入结构和居住格局归纳总结出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三章以城镇化进程中对于民族关系的影响为论述核心,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面对的从农民牧民身份到镇民市民角色的转换,面对少地弃牧后经济生活方式的变更对个人、家庭生存的冲击,用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观察及记录的方法,对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解析,并通过国家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程、精准扶贫等民族地区平衡发展调控政策角度论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保障。第四章是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的特点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探析,首先对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及特点做出了分析,并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建议。
江琴[8](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林琳[9](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刘威[10](2017)在《绿洲与民族社区的发展 ——以伊犁巴村的城镇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社会现象,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社区结构。笔者所选的研究对象属于边疆民族地区,从生态角度上区分属于脆弱的绿洲地区,均质的城镇化模式,在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研究对象的社区以及社区内的居民带来极大影响,在本文中,我希望通过对巴村空间范围内社区变迁,去剖析城镇化对当地绿洲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以及前人研究文献综述,还有研究视角的选择。文章正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巴村的历史与现状,主要介绍巴村的相关知识背景,包括巴村的历史沿革,巴村的人口现状,巴村的族群历史回溯以及巴村的自然生态。对巴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巴村是一个典型的绿洲多民族社区,笔者的论文是在这样的社区环境中展开讨论。第二章,巴村城镇化与居住格局,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巴村城镇化中,从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商业力量推动的城镇化和失地农民三个角度去分析巴村城镇化进程;第二部分居住格局中,对城镇化在居住格局的形成等方面对巴村居住格局进行反思与分析。第三章,城镇化下的巴村经济与人口变迁,选取不同的时间节点,从不同时间段对城镇化下的巴村经济变化进行分析与介绍,并对经济的发展对巴村人口变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城镇化与族群文化变迁,在人类学中,文化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本章通过对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的研究来反应城镇化对巴村族群文化变迁的影响。第五章,结语部分,通过对造成巴村现状的原因分析,对国家、社会和经济对绿洲民族社区的塑造作用进行讨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中国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问题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问题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回顾 |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
一、原乡与乡愁 |
二、文化容器 |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
一、聚落型 |
二、田园型 |
三、生态型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4)贵州兴隆乡民族杂居小城镇特色构建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方法研究 |
1.3.2 民族杂居发展及民族杂居区文化相关研究 |
1.3.3 民族杂居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 |
1.3.4 总结与评价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民族杂居与民族聚居 |
1.4.2 民族杂居小城镇 |
1.4.3 小城镇特色构建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民族杂居及文化特征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民族杂居发展基本概况 |
2.1.1 民族杂居的分类 |
2.1.2 民族杂居的意义 |
2.1.3 民族杂居研究核心内容及研究动向 |
2.2 民族文化基本概况 |
2.2.1 民族文化的内涵 |
2.2.2 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 |
2.2.3 民族文化的特征 |
2.3 民族杂居与民族文化的关联 |
2.3.1 民族文化是民族杂居建设发展中特色核心内容 |
2.3.2 民族杂居的特色化建设需要民族文化促进发展 |
2.3.3 民族杂居发展中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 |
2.4 案例借鉴 |
2.4.1 台湾少数民族概况 |
2.4.2 台湾少数民族地区(部落)文化旅游发展理念与实践 |
2.4.3 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启示 |
2.5 小结 |
3 贵州兴隆乡民族杂居整体环境与文化特征分析 |
3.1 贵州兴隆乡民族杂居环境 |
3.1.1 兴隆乡民族杂居整体概况 |
3.1.2 兴隆乡苗族概况 |
3.1.3 兴隆乡其他民族概况 |
3.2 兴隆乡现有各民族文化特征 |
3.2.1 建筑文化 |
3.2.2 服饰文化 |
3.2.3 饮食文化 |
3.2.4 宗教信仰文化 |
3.2.5 节日庆典文化 |
3.3 兴隆乡民族杂居环境中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
3.3.1 民族杂居环境中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
3.3.2 民族杂居环境中文化融合的价值取向 |
3.4 小结 |
4 贵州兴隆乡镇区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
4.1 贵州兴隆乡镇区现状概况 |
4.1.1 基本情况 |
4.1.2 气候条件 |
4.1.3 自然资源 |
4.2 贵州兴隆乡镇区特色现状及问题 |
4.2.1 贵州兴隆乡镇区现状分析 |
4.2.2 贵州兴隆乡镇区现状问题 |
4.3 贵州兴隆乡镇区特色发展综合评价 |
4.3.1 贵州兴隆乡镇区特色构建机遇与诉求 |
4.3.2 贵州兴隆乡镇区特色构建面临的难题 |
4.4 小结 |
5 基于民族文化特质的民族杂居小城镇规划构建 |
5.1 杂居民族文化特质的选择与要素组构 |
5.1.1 杂居民族文化特质的选定 |
5.1.2 物质文化特色要素的提取与组构 |
5.1.3 精神文化特色要素的提取与活化 |
5.2 民族杂居小城镇规划空间特色化配置 |
5.2.1 山水喝形——民族原始思维下的整体格局艺术化认知 |
5.2.2 美美与共——城镇特色空间意象构建 |
5.2.3 各美其美——民族性格下的聚落分区 |
5.3 民族杂居小城镇体验空间的特色营造 |
5.3.1 总体特色意象的协同 |
5.3.2 民族聚落区市井生活的特色展示 |
5.3.3 民族文化符号的场景灌注 |
5.4 小结 |
6 民族杂居小城镇特色构建规划方法实践 |
6.1 兴隆乡乡镇特色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响应国家民族发展政策 |
6.1.2 包容性视角下处理民族关系 |
6.1.3 突出民族分异性特征,做到:各有各美 |
6.1.4 文化上实现可视化可体验化 |
6.2 兴隆乡乡镇特色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6.2.1 规划目标 |
6.2.2 规划原则 |
6.3 兴隆乡镇区民族特质的提炼及特色定位 |
6.4 宏观层面特色构建——城镇特色意象 |
6.4.1 基于民族认知的山水解读与空间意象 |
6.5 中观层面特色构建——民族特色区划与特色空间塑造 |
6.5.1 各民族风貌分区及空间廊道 |
6.5.2 多元民族文化场景化塑造 |
6.5.3 重要节点空间设计 |
6.6 微观层面特色构建——建筑景观特色设计 |
6.6.1 建筑特色设计 |
6.6.2 景观环境设计 |
6.7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出的特定语境 |
3.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逻辑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 研究的重点 |
2. 研究的难点 |
3. 可能的创新点 |
一、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学理阐述 |
(一) 相关核心概念 |
1. 民族 |
2. 互嵌 |
3. 民族互嵌 |
4. 民族互嵌式社区 |
(二)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支撑 |
1.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
2. 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理论启示 |
(三) 新时代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价值取向 |
1. 巩固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2. 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凝聚合力 |
二、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
(二) 民族互嵌式社区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价值目标相契合 |
1. 在社区建设上具有共同的内涵要求 |
2. 关系和谐是二者共同的价值目标 |
(三) 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推力和抓手 |
1. 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地域空间重构的机遇 |
2. 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动力供给 |
(四)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全面协调发展 |
1.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保障城镇民族关系和谐的路径选择 |
2.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有利于构建多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的特色 |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困境 |
(一) 当代民族分布格局明晰 |
1. 天然形成的“大杂居”格局 |
2. “小聚居”特点仍然突出 |
3. 人口流动视角下的新变化 |
(二) 我国当前民族互嵌格局概况 |
1. 静态空间上我国民族互嵌区域的普遍存在 |
2. 民族互嵌区域与脱嵌区域的典型例证 |
(三) 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践困境 |
1. 存在脱嵌的风险 |
2. 政治性力量推动的效用有限 |
四、在新型城镇化中协同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思路与路径 |
(一)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 |
1. 平等、互尊、共享、互嵌、协调的理念 |
2. 自觉建构与理性引导相结合 |
3.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续用力 |
(二) 新型城镇化中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经验借鉴 |
1. 传统经验汲取 |
2. 国际经验借鉴 |
(三) 新型城镇化中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逻辑思路与分类设计 |
1.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逻辑思路 |
2.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分类设计 |
(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
1. 在多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中有意识地融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思路 |
2. 加强各民族间的经济相互嵌入发展形成驱动性力量 |
3.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生成内源性力量 |
4. 创新城镇和乡村的民族事务管理机制 |
5.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社区管理办法以提供法制保障 |
6. 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同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以王格尔塘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王格尔塘镇的区位特点 |
(二)王格尔塘镇的人文特色 |
(三)王格尔塘镇经济发展的状况 |
三、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社会学角度研究民族关系 |
(二)关于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方面研究文献 |
(三)关于民族关系个案研究及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适应方面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格尔塘镇的概况 |
第一节 驿站王格尔塘 |
一、王格尔塘镇历史追溯 |
二、王格尔塘镇名称的近代文献记载 |
三、与王格尔塘镇相关联的主干道路建设 |
第二节 王格尔塘镇的地理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咯河及大夏河流域对当地经济发展及下游流域的影响 |
第三节 王格尔塘镇的群众生活 |
一、山上的牧民 |
二、镇子上的村民 |
第二章 王格尔塘镇的民族源流、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 |
第一节 王格尔塘镇民族源流与民族关系 |
一、王格尔塘镇的民族构成 |
二、王格尔塘镇各民族源流、分布 |
第二节 王格尔塘镇居住格局、语言与民族关系 |
一、居住格局 |
二、语言的交流 |
第三章 转型发展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生计方式转型下的民族关系 |
一、甘南城镇化发展状况 |
二、王格尔塘镇的城镇化 |
第二节 政策性变化下的民族关系 |
一、易地搬迁工程的实施情况 |
二、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
三、民族干部是政策传导的纽带 |
第三节 经济结构变化下的民族关系 |
一、畜牧养殖 |
二、经济农作物种植 |
第四节 教育就业下的民族关系 |
一、王格尔塘镇教育现状 |
二、人口素质及就业 |
第四章 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的特点及走向 |
第一节 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总体态势 |
一、王格尔塘镇藏、回、汉民族关系特点 |
二、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二、政治文化层面上的影响因素 |
三、社会层面上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民族关系发展的对策分析及走向 |
一、王格尔塘镇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对策 |
二、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1.4.1 基本结论 |
1.4.2 研究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西部民族地区 |
2.1.2 传统农业 |
2.1.3 传统农业改造 |
2.2 基础理论 |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经济贡献 |
3.2.2 农业产业结构 |
3.2.3 农业生产水平 |
3.2.4 农业创新能力 |
3.2.5 农业现代理念 |
3.2.6 农业管理水平 |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
3.4.1 区域性 |
3.4.2 民族性 |
3.4.3 传统性 |
3.4.4 封闭性 |
3.4.5 低效性 |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
4.1 区位困境 |
4.1.1 地质地貌 |
4.1.2 自然灾害 |
4.1.3 区位条件 |
4.2 制度困境 |
4.2.1 土地制度 |
4.2.2 户籍制度 |
4.2.3 宗教文化制约 |
4.3 产业困境 |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
4.4 人力资本困境 |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
4.5 资金投入困境 |
4.5.1 财政支农不足 |
4.5.2 金融支撑不力 |
4.5.3 社会援助不够 |
4.5.4 内生能力缺乏 |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
5.1 战略背景 |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5.1.2 “一带一路”倡议 |
5.1.3 脱贫攻坚战略 |
5.1.4 乡村振兴战略 |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
5.2 战略意义 |
5.2.1 调整农业结构 |
5.2.2 发展现代农业 |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
5.2.4 推动乡村振兴 |
5.2.5 维护社会稳定 |
5.3 战略目标 |
5.3.1 产业目标 |
5.3.2 人才目标 |
5.3.3 文化目标 |
5.3.4 生态目标 |
5.3.5 组织目标 |
5.4 战略模式 |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10)绿洲与民族社区的发展 ——以伊犁巴村的城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田野点的选择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视角的引入 |
第一章 巴村的历史与现状 |
一、巴村历史沿革 |
二、人口与族群 |
三、以绿洲为中心的自然生态 |
第二章 巴村城镇化与居住格局变迁 |
一、巴村城镇化 |
二、居住格局 |
第三章 城镇化下的巴村经济与人口变迁 |
一、城镇化对社区经济的影响 |
二、巴村的人口变迁 |
第四章 城镇化与族群文化变迁 |
一、生计方式的变迁 |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中国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问题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贵州兴隆乡民族杂居小城镇特色构建与规划研究[D]. 马超凡. 重庆大学, 2019(01)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D]. 谭龙云. 云南大学, 2019(03)
- [6]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以王格尔塘镇为例[D]. 王晓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8]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10]绿洲与民族社区的发展 ——以伊犁巴村的城镇化为例[D]. 刘威.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