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质控检测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董颖,吴应宇,唐孟俭,覃志英,谢萍,陈发想,陈掌凡[1](2021)在《2017—2019年广西省部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卫生标准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省部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质控检测。结果 2017—2019年累计检测118台次加速器,加速器质控检测(包括X射线和电子束)总初检合格率为56.8%,总复检合格率为96.6%;二级、三级医院加速器质控检测初检合格率分别为32.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检合格率最低的指标是辐射剂量示值误差,其次是辐射野均整度。结论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水平有待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加速器质控检测的监督,定期开展加速器质控检测。
赖冀聪[2](2021)在《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需要在介入手术室内操作DSA设备进行医用X射线曝光才能进行微创手术,而国际上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也并未形成标准,因此在我国开展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将蒙特卡洛模拟法、CALDose_X剂量估算法与现场实际测量相结合,利用MCNP5构建介入放射源项模型模拟计算介入患者的胸部位剂量,再利用CALDose_X 5.0剂量估算软件根据现场监测条件直接估算患者的个人剂量。实际测量方面对受检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介入组)采用双剂量计法,对普通放射医务人员(对照组)采用单剂量计法,将热释光剂量片制备成特殊的剂量元件并粘贴于介入患者身上四个身体部位,以此用来实时监测介入患者的入射体表剂量(ESD),并对各级医院的辐射防护用具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了实际考察。实测结果显示介入组铅衣内人均年有效剂量是对照组的1.71倍,受检医院介入组铅衣外个人剂量Hp(10)与铅衣内个人剂量Hp(10)(有效剂量)的比值要略小于国外研究结果,各级受检医院铅橡胶围裙配备情况(P=0.019)、铅帽配备情况(P=0.03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现场实测介入患者的个人剂量结果对比中发现,CALDose_X剂量估算法的结果相对实测结果的误差平均值为7.01%,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结果相对实测结果的误差平均值为7.41%。本研究从实测结果来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均受到更大的辐射剂量,各级医院在防护用具配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表明在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双剂量计法要比单剂量计法更为准确,而从介入患者的个人剂量的模拟估算结果来看,CALDose_X剂量估算法要比蒙特卡洛模拟法更加精准,使用上也更加便捷。
张哲[3](2021)在《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设备、放射防护用品、放射质量控制设备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分布、配置公平性和职业卫生监护现况进行调查,获得新疆地区现有医疗放射资源及利用现况,以期为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研究新疆地区不同放射工种的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状况,分析探讨影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根据职业心理健康因素探索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最终为改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工作对策。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地区14个地州768个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及职业卫生现状,使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配置公平性;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疆地区75个放射诊疗机构共计3372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89份,剔除填写内容不足90%的或连续勾选相同选项超过10项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2992份,有效率为88.73%;3)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Work Ability Index,WAI),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行为习惯特征(吸烟、饮酒)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获得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行为习惯特征基线一致的研究对象,调查职业特征(岗位类别、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视觉损害)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4)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个三级放射诊疗机构的625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干预对象,分为无干预组(140人)、健康教育干预组(126人)、工作场所干预组(161人)和健康教育+工作场所干预组(198人)。实施干预8个月后再次使用ERI、CMBI、SDS和WAI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调查区域内768个放射诊疗机构均可开展放射诊断项目,42家开展介入放射项目,12家开展放射治疗项目,8家开展核医学项目;2018年共计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686.76万人次,CT诊断249.46万人次,其他X射线诊断21.89万人次,介入治疗7.22万人次,放射治疗9.05万人,核医学诊断10.68万人次,核医学治疗4560人;2)调查区域内每万平方千米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4.63个,每百万人口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35.28个,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疗机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43;每万人口医用放射设备拥有量为0.87台,设备类型主要以DR和口内牙片机居多;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断类设备和CT的基尼系数小于0.30,基于人口数量的介入放射类设备和DSA的基尼系数在0.30~0.40之间,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核医学类和放射诊疗类设备的基尼系数大于0.50;3)调查区域内每台放射诊断类设备平均配有3.82件放射防护用品,介入放射类设备为23.89件/台,核医学类设备为13.97件/台;除阿克苏地区外,其他地区每家放射诊疗机构配置的放射质控设备远低于1台;4)本次调查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共计5038人,每万人口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拥有量为2.31人,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基尼系数分别是0.29和0.22;2018年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2.28%,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7.41%,放射防护培训率为94.27%;5)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0%,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婚姻状态、糖尿病、饮酒、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紧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30岁及以上、男性、中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离异或丧偶、患糖尿病、护士、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P<0.05);护士、技师和其他岗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医师的1.623倍、1.421倍和1.643倍,介入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1.444倍、0.193倍、0.484倍和0.716倍,5~9年放射工龄和10~20年放射工龄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560倍和2.226倍,视觉损害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无损害的2.233倍;6)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57.2%,其中29.6%为轻度职业倦怠,22.6%为中度职业倦怠,5.0%为重度职业倦怠;不同年龄、学历、糖尿病、工作岗位、放射工种、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倦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39岁、本科学历、患糖尿病、护士、诊断放射学、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倦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532倍、0.578倍和0.655倍,5~9年放射工龄的职业倦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278倍,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风险是未患病者的1.553倍和2.233倍;7)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不同水平的抑郁(63.17%),51.70%为轻度抑郁,10.23%为中度抑郁,1.24%为重度抑郁;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抑郁水平高于未患病人群(P<0.05);患甲状腺疾病者的抑郁风险是未患病的1.429倍;8)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中下的占比为42.08%,工作能力优良的占比为57.92%;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态、糖尿病、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岁以下、男性、初级及以下职称、研究生学历、未婚、牙科放射学、放射工龄小于5年、无甲状腺疾病和无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水平最好(P<0.05);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其他放射工种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449倍、0.603倍、0.611倍和0.697倍,10~20年放射工龄和大于20年放射工龄的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373倍和0.676倍;9)不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等级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紧张的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是无职业紧张者的1.855倍;轻度、中度和重度倦怠的医务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分别是无倦怠者的2.225倍、3.734倍和13.355倍;(10)不同干预组间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学历、工作岗位、放射工种和放射工龄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不同(P<0.05);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缓解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效,且以同时实施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职业紧张和抑郁水平、提高工作能力的效果最佳。结论:1)新疆地区的放射诊疗资源在服务区域面积和服务人口数量的分布均较不公平,整体以北疆在数量和结构上优于南疆为主要特点,其中乌鲁木齐市的放射医疗资源明显优于其他地州;放射诊断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绝对公平,介入放射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基本公平,核医学类和放射治疗类设备因费用、操作要求高,难以实现配置的相对公平;放射防护用品配置基本达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基本要求,但放射质量控制设备配置明显不足;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监测相关标准;2)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水平较高;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和职业暴露敏感器官疾病和机能改变等因素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有影响,工作岗位护士、放射工种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有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风险较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建议用人单位在持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测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等措施,缓解不良职业心理情绪,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3)工作场所的管理重点为放射场所防护性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电离辐射警示标识,职业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放射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及法规概述、各放射工种放射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需根据职业特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制定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和职业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案有利于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
伍健[4](2020)在《CT稳定性检测技术方案与实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CT设备稳定性检测规范中各检测项目评价标准及检测周期的合理性,探索适合自身医院CT设备的稳定性检测方案,为完善CT设备稳定性检测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标准“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采用Catphan600模体,随机水模、DCT10笔形电离室、Barracuda 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头部剂量模体以及体部剂量模体等,对医院在用的5台CT设备和1台PET-CT设备进行为期10个月的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诊断床定位精度、定位光精度、扫描架倾斜精度、重建层厚偏差、CTDIw、CT值(水)、均匀性、噪声、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CT值线性及图像间一致性。分析各检测项目随使用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检测项目与设备档次、使用年限、工作负荷(扫描人次、曝光剂量和曝光时间)的相关性,制定不同CT设备各检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及评价标准方案,拟定适合自身医院CT设备的稳定性检测方案,并为完善国家检测规范提供参考。结果:5台CT设备和1台PET-CT设备除偶然测量误差、主观测量失误和维修不及时外,各检测项目在10个月的检测中均符合评价标准,与设备档次及工作负荷无明显相关性,而使用年限较长设备的稳定性稍差。结论:在每天开机校准的前提下,医院CT设备的稳定性检测结果均能满足现有检测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检测数据和临床应用对CT设备稳定性检测的检测项目、检测周期、评价标准及检测要求提出了修改参考。
高锦[5](2019)在《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估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健康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的健康状况,分析甲状腺功能现况,探讨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的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检索自1996-2018年来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文献,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筛选文献,提取甲状腺功能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tata 14.0。2.选取西部某单位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置、单纯X射线操作、同位素应用和混合照射工作的1479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线资料;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进行扫描,探究甲状腺单发和多发结节情况。资料收集整理后,应用Epidata3.2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均由专人双录入,并进行质控。最终将数据汇总,并利用SAS9.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设检验水准为0.05。结果1.Meta分析结果显示:五组Meta分析模型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Meta分析结果如下,T3水平检测:SMD=-0.78,95%CI(-1.22,-0.33),P=0.03,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危险性;T4水平检测::SMD=-0.36,95%CI(-0.70,-0.03),P=0.04,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危险性;TSH水平检测:SMD=0.90,95%CI(0.26,1.53),P=0.006,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危险性。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ES=0.23,95%CI(0.13,0.32),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组与对照组甲状腺结节检测:RR=1.34,95%CI(1.04,1.73),P=0.03,与对照组相比患甲状腺结节的危险性升高。2.血清学结果:T3水平结果显示:单纯X射线操作组与其他三组比较、不同工龄间比较、女性与男性比较和人均年有效剂量<0.45mSv组与≥0.45mSv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4水平结果显示:四组不同工种间比较、女性与男性比较、人均年有效剂量<0.45mSv组与≥0.45mSv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SH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工龄间比较、男性与女性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B超检查结果:单发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放射性废物处理组与同位素应用组比较、不同工龄间比较、女性与男性间比较和人均年有效剂量<0.45mSv组与≥0.45mSv组比较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多发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仅发现不同工龄间,女性与男性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分析: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工种间以单纯接触X射线为对照,其他工种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为OR=1.584(95%CI:1.336~1.951,P<0.001);女性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为OR=1.658(95%CI:1.455~2.107,P=0.001);随着放射工龄、年龄和人均年有效剂量的增加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会升高,其OR值(95%CI)分别为1.669(1.258~2.361)、1.123(1.014~1.225)和 1.350(1.207~2.004)。结论1.通过Meta分析发现,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要高于非放工作人员。2.不同工种、性别、工龄和人均年有效剂量的放射工作人员间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有差异。3.其他放射性工种(以单纯X射线操作为对照)、女性、年龄≥40岁、工龄≥5年和人均年有效剂量≥0.45mSv可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肖芳[6](2019)在《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研究 ——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空间组织是清晰梳理流线、合理规划布局和高效利用空间的关键,对于功能复杂、空间复合的医院建筑尤为重要。在当前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下,现有研究缺少对放射治疗科这个肿瘤治疗重点科室的关注,其特殊医疗工艺在建筑层面的表达需要进一步认识。从空间组织展开对放射治疗科的设计研究有助于在流线组织、布局规划与空间设计等方面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本文以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的放射治疗科为研究主体,通过文献阅读、案例搜集和工程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资料。研究首先梳理了放射治疗科与空间组织相关的科室设置、科室规模、医疗技术、设备配置、建设标准等信息,建立了对研究主体的基本认识;随后分别从三个层级展开论述:在医院总体布局的层面分析了放射治疗科与医院其他功能单元的空间组织,将之归纳为独立式、半独立式和集中式三种形式;在科室功能分区的层面总结了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之间的布局模式,将之提炼为单廊式、双廊式和多通道式三种模式;在医疗功能房间的层面探讨了放射治疗科主要功能用房内部的空间组织,将之表现为易于理解的图示语言;最后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项目阐述了上述研究内容的实际运用。本文系统性地展现了对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的研究,从真实案例中来并落实到实际项目中去,使研究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印证,弥补了现有研究在这方面的缺失,所凝练的设计规律与设计策略可供未来医院放射治疗科的建设参考。全文共约55000余字,其中图片73幅,表格9幅。
伍健,耿建华[7](2018)在《CT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随着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应用的普及,CT设备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而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保障CT诊断质量与安全必备工作。然而,许多医疗机构对设备质量控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对国内外的CT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调研综述,提出CT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质量控制设想,以利于CT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王忠立,杨海峰,路建超,胡新梅[8](2018)在《宝鸡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点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宝鸡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为制定放射防护干预措施及预防放射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选择宝鸡市具有代表性的5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由各监测医疗机构将资料汇总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宝鸡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监测医疗机构影像增强器透视机和DR设备数量最多占64%;放射诊断患者和受检者常规防护用品配备率为100%,监测医疗机构放射治疗人员和配套设备(除剂量扫描装置外)配备率为100%;放射诊疗设备检测率为100%,其中放射诊断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为96.43%。结论全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监测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基本到位,设备性能和场所检测合格率较高;对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的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和患者个人放射防护意识差及防护用品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医疗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需做好放射防护工作管理,合理配置防护用品,加强个体防护意识,保证放射诊疗安全和人员健康。
马桥[9](2018)在《6MV医用加速器X射线调强放疗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治疗是主要利用医用加速器等射线装置产生的X射线、电子射线、质子射线、中子射线及其他重粒子射线,或90Sr、60Co、137Cs、125I、192Ir和252Cf等同位素产生的β射线、γ射线或中子射线来照射肿瘤区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是医用加速器中最常用的一种,它主要通过电子加速得到MeV级电子线或电子打靶产生MV级X射线来进行放疗。从最初的三维适形(3D-CRT),逐步发展到静态调强(S-IMRT)、然后动态调强(D-IMRT),再到容积弧形调强(VMAT)等。调强放疗(IMRT)作为目前放疗的主流形式约占放疗的50.0%以上,主要采用多叶光栅准直器(MLC)形成的肿瘤适形照射野等技术,使靶区得到很高的治愈剂量且剂量均匀,而周边组织或器官受到的照射却很少,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调强放疗由于具有复杂的治疗计划,所以为了确保肿瘤患者得到和治疗计划一样的照射剂量和剂量分布,必须要对临床剂量及分布进行验证。本研究在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2012SZ0179)”和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重点科研课题“调强放射治疗X射线束野剂量验证方法研究(16PJ398)”资助下完成。主要对瑞典ELEKTA公司生产的Precise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调强放疗系统的机械定位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和辐射野系统等方面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开展了临床剂量的一维验证和小野输出因子测量、二维剂量和三维剂量验证,探讨了影响该加速器性能状况的因素和解决方案,总结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剂量系统综合验证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成果如下:(1)针对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利用Iso-Align辐射野测试仪、PTW三维扫描水箱,Martixx平板矩阵电离室、UNIDOS剂量仪及0.60 cc指型电离室等对加速器机械定位系统、剂量监测系统、辐射野系统进行基于国家标准的质量控制。然后对剂量监测系统CF因子TPR2100和D20/D10等关键参数进行了精确测量,并通过软件Origin9.0对其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了各参数的拟合曲线和方程。(2)针对一维剂量验证及小野输出因子测量,运用一维扫描水箱、30.0 cm×30.0 cm×30.0 cm固体水模、剂量仪、指型电离室以及TLD进行一维剂量验证。然后利用TPS和0.015 cc指型电离室测量小于5.0 cm×5.0 cm照射野的剂量输出因子。实验得到了剂量DTPS、DTLD和Dchamber的相对偏差,并且小野输出因子与国际标准参考值比较,相对偏差仅为0.53%1.4%。(3)针对二维剂量验证,利用15.0 cm×15.0 cm×15.0 cm聚四氟乙烯匀质模体进行验证,选择层厚小于3.0 mm的头部条件经CT扫描,在6 MV X射线,SSD=90.0 cm,水下10.0 cm,5.0 cm×5.0 cm照射野,模体处方剂量6.0 Gy的条件下,CT图像传给计划系统制定放疗计划。然后进行照射并经实验室测量,计算得到DTLD与DTPS的相对偏差为3.7%,DFILM与DTPS的相对偏差为1.5%,最后用平板矩阵电离室和胶片验证了多叶光栅形成的10.0 cm×10.0 cm、5.0 cm×5.0cm小野二维(3.0 mm/3.0%)剂量通过率,结果分别为95.8%、96.2%和97.1%、97.3%。(4)针对三维剂量验证,利用15.0 cm×15.0 cm×15.0 cm聚四氟乙烯模拟PTV和OAR构件的模体进行验证。选择层厚小于3.0 mm的头部条件经CT扫描,在6MV X射线,SSD=90.0 cm,水下10.0 cm,PTV处方剂量4.0 Gy的条件下,CT图像传给计划系统制定放疗计划并将整个计划DICOM文件导出。计划系统勾画出PTVITLD、PTVSTLD、OARITLD、OARSTLD、PTV和OAR的区域及轮廓,并计算上述6个结构剂量DTPS。然后将导出的计划用平板矩阵电离室进行(3.0 mm/3.0%)通过率验证,最后将计划移植到加速器并照射,经测量得到剂量DTLD和剂量DFILM,并利用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得到了DVH曲线和剂量DDVH。最后计算出,DDVH、DTPS、DTLD及DFILM四者的相对偏差。
陶豹,闫欣,付园,徐涛[10](2018)在《山东省医用CT机质量状况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国家检定规程JJGl026-2007相关测试要求,对山东省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用CT进行质量控制检测。通过分析受检医用CT合格率、各地市设备保有情况及不同品牌占有率,可以为了解山东省医用CT整体使用情况和质量状况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二、四川省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质控检测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质控检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2)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X射线的基本性质 |
1.1.2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1.1.3 X射线的衰减规律 |
1.1.4 描述辐射剂量的物理量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患者的个人剂量模拟方法 |
2.1 检查指标介绍 |
2.2 介入放射医用X射线的蒙特卡洛模拟 |
2.2.1 蒙特卡洛方法介绍 |
2.2.2 介入放射医用X射线管工作原理介绍 |
2.2.3 介入放射医用X射线管的源项构建 |
2.3 CALDose_X剂量估算法 |
2.3.1 CALDose_X剂量估算软件介绍 |
2.3.2 CALDose_X5.0的使用 |
2.4 小结 |
3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 |
3.1 个人剂量监测方法介绍 |
3.1.1 单剂量计法 |
3.1.2 双剂量计法 |
3.2 调查监测对象 |
3.2.1 选取对比指标 |
3.3 仪器与材料 |
3.3.1 热释光剂量片的选取 |
3.3.2 Ⅴ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的使用操作 |
3.3.3 RGD-3B热释光剂量仪的使用操作 |
3.4 实际剂量监测过程和统计方法 |
3.4.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
3.4.2 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 |
3.4.3 介入机房周边辐射监测 |
3.4.4 统计学方法 |
3.5 小结 |
4 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 |
4.1 现场实测研究结果 |
4.1.1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
4.1.2 受检医院介入科室放射防护用具使用调查情况 |
4.1.3 介入放射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
4.1.4 介入手术操作位以及机房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
4.2 模拟结果 |
4.2.1 CALDose_X5.0模拟患者ESD结果 |
4.2.2 蒙特卡洛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对 |
4.3 小结 |
5 结果讨论与建议 |
5.1 结果讨论 |
5.1.1 对单剂量计法和双剂量计法的评价 |
5.1.2 模拟结果讨论 |
5.2 辐射防护改进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MC模拟介入放射DSA医用X射线源项程序 |
附录B 受检医院介入机房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性能与防护监测报告 |
(3)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放射诊疗资源及职业卫生现况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现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放射诊疗工作者职业健康调查问卷 |
综述 低剂量暴露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CT稳定性检测技术方案与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CT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展望 |
1 CT质量控制的意义 |
2 CT质量控制的定义及内容 |
3 CT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发展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状况的Meta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检索策略 |
1.1.2 排除和纳入标准 |
1.1.3 数据整理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甲状腺功能检索结果 |
1.2.2 甲状腺功能Meta分析结果 |
1.2.3 甲状腺结节检索结果 |
1.2.4 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1.3.1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1.3.2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结节的影响 |
1.3.3 小结 |
第二部分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状况调查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内容 |
2.1.3 相关定义和变量赋值标准 |
2.1.4 协变量定义 |
2.1.5 质量控制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本情况 |
2.2.2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血清学分析 |
2.2.3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B超检查分析 |
2.2.4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分析 |
2.3 讨论 |
2.3.1 放射工作人员血清学情况 |
2.3.2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B超检查情况 |
2.3.3 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分析情况 |
2.3.4 本次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研究 ——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大型综合医院 |
1.2.2 肿瘤专科医院 |
1.2.3 放射治疗科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放射治疗科在医院中的空间组织 |
2.1 医院的功能分区 |
2.1.1 大型综合医院 |
2.1.2 肿瘤专科医院 |
2.2 基于总体布局的放射治疗科相关流线组织 |
2.2.1 病患流线 |
2.2.2 医务人员流线 |
2.2.3 洁净物品流线 |
2.2.4 污染物品流线 |
2.3 放射治疗科与医院其他功能单元的空间组织 |
2.3.1 独立式 |
2.3.2 半独立式 |
2.3.3 集中式 |
2.3.4 不同空间组织形式的对比 |
2.4 医院建设模式对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形式的影响 |
2.4.1 新建 |
2.4.2 改扩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之间的空间组织 |
3.1 放射治疗科的功能分区 |
3.2 放射治疗科的流线组织 |
3.2.1 病患流线 |
3.2.2 医务人员流线 |
3.2.3 洁净物品流线 |
3.2.4 污染物品流线 |
3.3 放射治疗科的布局模式 |
3.3.1 单廊式 |
3.3.2 双廊式 |
3.3.3 多通道式 |
3.3.4 不同布局模式的对比 |
3.4 设备进场的预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内部的空间组织 |
4.1 候诊区的空间组织 |
4.1.1 一次候诊 |
4.1.2 二次候诊 |
4.2 诊疗区的空间组织 |
4.2.1 直线加速器治疗 |
4.2.2 钴60 治疗 |
4.2.3 后装治疗 |
4.2.4 γ刀治疗 |
4.2.5 质子治疗 |
4.2.6 重离子治疗 |
4.2.7 模拟定位室 |
4.2.8 诊室 |
4.3 医务办公区的空间组织 |
4.4 后勤辅助区的空间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实践——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放射治疗科简介 |
5.3 放射治疗科在医院中的空间组织 |
5.3.1 改扩建对医院总体布局的再组织 |
5.3.2 放射治疗科在医院中的空间组织 |
5.4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之间的空间组织 |
5.4.1 布局方式 |
5.4.2 流线组织 |
5.5 放射治疗科各功能区内部的空间组织 |
5.5.1 候诊区 |
5.5.2 诊疗区 |
5.5.3 医务办公区 |
5.5.4 后勤辅助区 |
5.6 实践项目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图表目录 |
附录B:论文涉及的医院案例目录 |
附录C: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项目部分图纸 |
作者简介 |
(7)CT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CT设备质量控制的意义 |
2 CT设备质量控制的定义及内容 |
2.1 质量控制定义 |
2.2 质量控制内容 |
3 CT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发展 |
3.1 国外CT设备质量控制现状 |
3.2 国外CT设备质量控制发展状况 |
3.3 国内CT设备质量控制现状 |
3.4 国内CT设备质量控制发展状况 |
4 展望 |
4.1 CT设备质量控制常规化 |
4.2 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化 |
4.3 CT设备质量控制系统化 |
4.4 CT设备质量控制远程化 |
4.5 CT设备质量控制具体化 |
4.6 CT设备质量控制智能化 |
(8)宝鸡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点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监测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基本情况 |
2.2 监测医院放射诊疗防护、人员和设备情况 |
2.2.1 受检者放射防护用品和设备 |
2.2.2 放射治疗人员和配套设备 |
2.2.3 监测医疗机构核医学配套设备 |
2.3 监测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和场所防护用品和设施监测情况 |
2.3.1 监测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设备检测情况 |
2.3.2 监测医疗机构核医学设备检测情况 |
2.3.3 监测医疗机构放射诊断设备检测情况 |
3 讨论 |
3.1 对设备性能和场所防护检测重视程度不够 |
3.2 工作人员及患者个人放射防护意识差, 防护用品配置不合理 |
4 建议 |
(9)6MV医用加速器X射线调强放疗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1.4.2 一维剂量验证及小野剂量输出因子测量 |
1.4.3 二维剂量验证 |
1.4.4 三维剂量验证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系统 |
2.1 放射治疗 |
2.1.1 放射治疗简介 |
2.1.2 放疗的主要形式 |
2.1.3 放射治疗的流程 |
2.2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
2.2.1 结构与功能 |
2.2.2 行波加速原理 |
2.2.3 多叶光栅准直器(MLC) |
2.3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 |
2.3.1 基本原理 |
2.3.2 三维显示(3D) |
2.3.3 剂量体积直方图(DVH) |
2.4 调强放射治疗(IMRT) |
2.4.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2.4.2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
2.4.3 正逆调强放疗计划 |
2.4.4 剂量强度调节原理 |
第3章 医用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3.1 机械定位系统 |
3.2 剂量监测系统 |
3.2.1 测量仪器 |
3.2.2 CF因子关键参数测量及曲线拟合 |
3.2.3 剂量监测系统稳定性 |
3.3 辐射野系统 |
3.3.1 测量条件 |
3.3.2 平板矩阵电离室 |
3.3.3 PTW水箱 |
第4章 验证方法及结果 |
4.1 一维验证及小野输出因子测量 |
4.1.1 一维验证 |
4.1.2 小野输出因子 |
4.2 二维验证 |
4.2.1 TLD测量调强放疗多叶光栅野吸收剂量 |
4.2.2 胶片测量调强放疗多叶光栅野吸收剂量 |
4.2.3 胶片测量调强放疗二维剂量分布验证 |
4.3 三维验证 |
4.3.1 仿真模体及CT扫描 |
4.3.2 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 |
4.3.3 放射治疗计划QA及实施 |
4.3.4 DICOM文件的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英文缩略 |
附录B 三维验证中各结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曲线 |
(10)山东省医用CT机质量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质量控制设备及方法 |
1.1 测试设备 |
1.2 测试方法 |
1.3 检测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四、四川省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质控检测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2019年广西省部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J]. 董颖,吴应宇,唐孟俭,覃志英,谢萍,陈发想,陈掌凡. 中国辐射卫生, 2021(04)
- [2]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 赖冀聪.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3]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张哲.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4]CT稳定性检测技术方案与实施的研究[D]. 伍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高锦. 苏州大学, 2019(04)
- [6]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空间组织研究 ——以江苏省肿瘤医院改扩建为例[D]. 肖芳. 东南大学, 2019(06)
- [7]CT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展望[J]. 伍健,耿建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18(11)
- [8]宝鸡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点现状调查[J]. 王忠立,杨海峰,路建超,胡新梅. 职业与健康, 2018(12)
- [9]6MV医用加速器X射线调强放疗验证研究[D]. 马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10]山东省医用CT机质量状况分析[J]. 陶豹,闫欣,付园,徐涛. 中国医疗设备,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