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预案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启文[1](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指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石武英[2](2013)在《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在新旧政权交替,执政党面临执政资源相当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连续发生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居于长江流域腹地的湖北省不仅面临着旧势力的破坏和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1954年,湖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天灾人祸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新生政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说:“防汛抗灾是湖北天大的事。”省政府承担起组织领导防汛救灾的重任。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新建了相关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贯的救灾体制;在这种举国体制下,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大力防灾、抗灾、救灾。他们组织全省民众加固堤坝、兴修水利、实施治理水患的综合举措;进行灾前防汛和灾后生产自救,对灾民进行紧急救助和妥善安置,领导、扶助他们开展农、副业生产,与严重的水灾作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全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调动全省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使得灾区人民和非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协助政府抗灾救灾,加上全国其它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使救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终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政权的巩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救助积累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届政府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天防灾救灾工作所要吸取的教训。本文以建国初期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为研究基点,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动为背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内湖北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湖北省抗洪救灾的实践和经验是在历次大水灾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特别是在经历1954年的特大水灾后基本完善。7年间实际形成了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动员的抗洪救灾局面。本文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注意从抗灾救灾的具体方针、措施和实际效果中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其次,注意从抗灾救灾过程中考察党、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国初期湖北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史实,还原历史原貌,促使当代的灾害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并通过抗灾救灾这一重大事件来看出新生政权在内忧外患,执政资源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灾害、整合社会、获得拥护、巩固政权,并为我国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洪文婷[3](2012)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洪水灾害是20世纪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洪水风险。近些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治水的思路从侧重事后抗洪抢险的危机管理向倡导系统性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转变。作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受重视的程度日渐增加。国际上,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家与地区正在稳步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工作的完善。国内“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首次被写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十二五”期间,这项工作将向纵深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是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中迫切需要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防洪减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这一主题进行相对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围绕“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这一主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分析的研究基础;二是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三是测算评价了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四是在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关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对研究对象“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洪水风险、风险管理与制度等概念进行系统的阐释,本文认为,所谓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专门的洪水管理组织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洪水风险管理法律制度与法规条例,采用具体的制度安排,在对洪水灾害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等风险处理方法,对现在、未来及残余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管理的行为规则。广义来看,一项正式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与法律制度等内容。二是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基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时滞、路径依赖以及连锁效应等现象,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的问题时,必须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演变过程作长期地、系统地分析,从中找出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并对现行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较低的制度完善成本并能为各方接受的未来新型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以降低新制度安排的实施成本。明确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论文从“历史变迁”、“绩效评价”以及“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展开具体的研究。关于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论文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回顾总结。一是从历史角度看,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经历了从“人类服从自然”到“人类改造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三个阶段的转变,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古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也由工程措施转向非工程措施。二是从现实角度看,在经历了“工程治理”、“加强管理”和“体系建设”等三个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阶段后,中国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规则(或惯例),包括: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上下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以防洪工程体系、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法制,以及各种现代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关于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本文主要利用指数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与案例比较分析等三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一是设计了用于评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指数。这一指数由四个部分组成:洪水风险识别指数,用来对洪水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以及衡量洪水风险的主观感知;洪水风险减轻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的预防和缓解措施情况;洪水灾害管理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的响应和恢复情况;洪水治理与财务保障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化的程度和洪水风险转移的情况。二是运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用于指数分析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关指标的确定,需要进行主观判断,整个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庞大的调查项目,在既有研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本文借助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作为基础框架,通过对比洪水灾害发生后与未发生洪水灾害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变动情况来分析洪水灾害管理制度的绩效。研究发现:1990年至2010年的二十年间,除1998年之外,在其他年份中,没有发生洪水灾害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要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换句话说,洪水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即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可以相应地推论认为:至少部分地得益于洪水灾害管理制度的良好表现(正的制度绩效),我国即使在连年遭受洪水灾害时,仍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长。三是比较分析了1998年与2010年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1998年大洪水和2010年大洪水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最大的两场大洪水,通过哈多德-多马模型测算得出前者的洪水风险管理绩效为负,后者为正。论文进一步对两个年份洪水灾害情况以及当年的洪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程防洪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的两方面的制度差异,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主要在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洪水灾害管理制度,探讨各国或地区在洪水风险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各种洪水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论文得出结论:一套成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统一的灾害管理行政体制,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运用非工程措施管理洪水风险以及加强对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等内容。最后论文给出了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即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应在坚持综合减灾原则、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与“软硬兼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律,进一步完善现有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提升制度绩效,包括建立洪灾行政管理体制、洪灾工程防御机制、防汛应急管理机制、洪灾风险转移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与我国金融、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洪水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加强保险在洪水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开发长期洪水保单,发展洪水再保险,运用资本市场新技术实现对洪水风险的多层次转移,从而弱化重大洪水灾害对国家财政的临时性冲击。论文的创新主要有四点:第一,论文首次对洪水灾害风险、洪水灾害风险的管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等概念、内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理顺了洪水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关系,明确地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了界定。第二,论文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详尽、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高度概括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四个方面。第三,论文首次将“风险管理指数”这一国际上衡量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绩效的前沿方法应用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领域,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第四,论文引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比较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进行了量化分析。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在分析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时,没有针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的各项指标深入细致地评价,整合出总体的评价结果,而是更多地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这一不足有待今后改进。
石林[4](2010)在《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管理及水资源联合调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复杂河网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和对象,选取西洞庭湖典型区域——常德冲柳复杂河网地区进行研究。复杂河网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和复杂的江湖河网形态而易受洪水威胁和损失,研究该类地区的洪水风险和优化调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分析了目前方法和模型的瓶颈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国内外多个模型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考虑到复杂河网的特点,在降雨、地形等常规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该区域风险等级的前提下,本文引入土壤结构、类型和河网结构、特性等多项指标对常德冲柳复杂河网地区进行分级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并在GIS环境下对整个地区进行风险区划。研究发现利用该法取得了比传统分析方法更精确更全面的实验结果。结果同时表明,由于复杂河网本身特点,河网特性和下垫面指标对洪灾风险的影响比其他地区更大,而降雨、地形等常规指标虽对洪灾及损失起决定性作用,但在小区域的风险区划上不能得到理想结果。(2)针对该地区河网的复杂性和河流关系的不确定性,考虑到复杂河网地区河网要素的地理特征及空间拓扑特性,本文引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网络分析技术,对区域河网进行网络模型化,并在GIS网络分析模块下完成河流追踪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反映出GIS网络分析在该类地区应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突发性事故的迅速应急响应要求。如何将水质模型与GIS网络分析技术更加紧密结合并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指导将是今后该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3)针对传统调度方法单一、低效,无法在防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能源和水资源的现状,本文引入HydraN软件对冲柳复杂河网地区进行产流、汇流、稳态和非稳态多项河流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调度方案。HydraN软件因其内嵌的先进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以及准确的泵、闸、涵、水库等多种水工构筑物模拟功能而在冲柳复杂河网地区实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与历史洪水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发现,进行校正后的HydraN软件能够比较精确地反应河网中各条河流的即时水位,而水工构筑物的分别模拟和集成GIS的可视化界面,可以动态演示实施某种调度规则之后洪水发展情况,并支持辅助优化决策。该调度模式的应用比传统调度更加准确、灵活、高效,而兼容其他模型和经验公式的自定义调度方式,则更能取长补短,将节能、引水、减灾的最优调度发挥到极致。(4)针对研究区域受灾频率高、承载时间长,遭灾损失大的状况,本文从防灾减灾的目的出发,通过多种模型和技术手段实现在特大洪水条件下的灾害时间和空间统一模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研究在空间上采用较高精度遥感影像运用ERDAS IMAGINE的Virtual GIS模块进行洪水淹没动态模拟,并得到时间-水深曲线的空间分布;在时间上通过结合Damage Calculator和1:50000DEM,绘制得到水深-灾害曲线,将二者结合之后得到整个冲柳地区及其局部的时间-水深-灾害空间分布曲线。在这些时空统一的灾害曲线基础上,本文对1998年冲柳特大洪水进行了模拟淹没及调度方案优化,运用优化后的方案不论从灾害上限的承灾时间、重点堤垸受灾时间、还是淹没总体损失都比1998年当时要小很多。本文针对复杂河网地区的地理空间、气候、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特点等众多特点,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采用多种先进的模拟软件和模型,对西洞庭湖常德冲柳复杂河网地区进行了洪水风险、应急响应与优化调度等多方面研究。研究认为,常德冲柳地区洪水灾害风险总体偏高,灾害应急响应速度较慢,宏观调度手段单一,水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利用及各湖泊、堤垸的效能发挥一般,在科学决策、适时调度上有较大提升空间。论文的方法和结论对于该类地区的洪灾风险评价以及联合配水优化调度将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借鉴意义。
尹发能[5](2008)在《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是指在一定地形界限范围内收集雨水或由一条河流、水系灌溉的区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单元,是以水资源自然分布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相互制约和互相关联的统一体,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流域的各种问题。流域生态管理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流域生态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维持土地资源的持续生产能力,提高流域各种资源管理水平,满足各种生态用水需要,防止或降低灾害损失,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保持和加强流域内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发展,促进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协调和改善流域内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生态建设是流域生态管理的基础、手段和重要内容。景观生态规划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其基本任务是协调和改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完整。四湖流域即长江中游一级支流内荆河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因流域内排水总干渠分别贯穿长湖、三湖、白鹭湖和洪湖而得名,东、南、西3面濒临长江,北接汉江及其支流东荆河,流域总面积11618.51km2,总人口500×104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血吸虫病是四湖流域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流域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关系密切。因为水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和联系纽带,水文联系和水循环的破坏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衰退,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正在于此。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湖流域景观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四湖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湿地景观分布不太均匀。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度较低,整个研究区是以少数大斑块为主体构建起来的。进一步采用分形模型对四湖流域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证明各种景观要素类型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复杂程度排序为:人工水面>天然水面>城镇>旱地>水田,人工水面分维值最高,其镶嵌结构最复杂。稳定程度排序为:水田>旱地>城镇>天然水面>人工水面,稳定性排序与复杂性排序正好相反,越复杂的景观越是不稳定的景观。四湖流域各种景观要素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为流域景观生态规划和流域生态管理提供了依据。四湖流域的景观生态规划主要运用了马尔科夫模型和累计最小阻力模型两种方法。利用马氏过程模型,得到四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趋势:天然水面、水田和非湿地(主要是旱地)减少,人工水面和城镇占地明显增加。以马氏模型计算出来的转移概率为基础,计算得到累计最小阻力模型所需要的各景观要素阻力值,并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分别计算得到四湖流域湖泊、人工水面和城镇的阻力面形态图和景观安全格局,从而对湖泊、人工水面、水田、旱地和城镇等景观要素的面积和具体分布做出相应规划。具体方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与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四湖流域景观结构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因为湖泊面积与现状基本接近,我们称之为不还湖方案。另一种情况考虑退田还湖等措施的实施,湖泊面积将显着扩大,相应的水田等景观类型的比例降低。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和流域生态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退田还湖恢复湿地,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湖泊河流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江湖连通与引江济湖工程;生态灭螺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保护四湖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强分蓄洪区建设;建立四湖流域专门管理机构,统筹全流域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曾群[6](2005)在《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水,作为人类所需要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结果,水资源危机已被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所关注,产生了“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21世纪争水”的说法。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需求关系,已引起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水资源是汉江中下游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加之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动工兴建,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越来越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该地区潜伏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因此,研究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揭示水环境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原因,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在参加国家水利部下达、由湖北省水利厅实施的“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项目的基础上,以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应用RS/GIS技术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水环境功能、水功能区划分、水环境生态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专项探讨和综合分析。 全文共包括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有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研究区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等背景。本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环境和区域发展研究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科学内容,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的范围是汉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以汉江干流为主要水源的核心区和非干流供水的辐射区。在理论上,认为应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水环境的内涵,从动态性、综合性和差异性来研究水环境;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需水量关乎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生态需水”;水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基础,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道路。以往的研究成果多关注中国水环境态势、水量、水质、水环境变化状况、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水域生态等方面,综合地研究一个区域的水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少的。而本文力图从综合的角度研究水环境问题,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研究,提出汉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优化对策,为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建议。其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是,在大量综合、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以水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为指导,分析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的过程与规律,揭示该区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分析汉江中下游水量、水质,对汉江中
吴道喜[7](2005)在《长江中游洪灾成因及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洪灾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武汉以上的荆江洞庭湖区,在历史大洪水造成的洪灾中,区域内的湖南、湖北两省历来灾情最为严重。该区域内洪水特性、防洪体系、洪灾形势演化均具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复杂特性。并且,由于该区域是紧邻三峡水库下游的冲积河道,在不远的将来其防洪情势将发生明显变化。结合该区域开展研究,不但有助于为区域防洪提供参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所采用的方法、思路对其他流域也具有借鉴意义。 长江中游水情、水系、防洪工程体系均十分复杂,为达到防御洪灾的目的,不仅要对洪水的水文规律全面总结,还要克服区域范围大,灾害模拟困难等难点,以科学的防御策略指导工程体系的运行。同时长江中游泥沙冲淤幅度大,江湖关系持续变化,为达到减轻洪灾的目的,要结合水、沙耦合成灾的特点,深入剖析孕灾环境形成的原因、变化的趋势,以合理可行的治理对策为区域的中长期规划提供参考。当前,关于以上两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长江中游灾害的特点,本文针对洪水形成的水文规律,不同类型洪水调度模拟,洪灾环境形成原因、发展趋势,洪水防治对策展开多方面的研究。研究过程不但注重了历史和当前情况,对三峡建库初期也进行了预估。研究方法方面,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克服区域内复杂水系、水情、工情等因素所引起的困难,实现对洪水过程特征的描述。在趋势预测方面,突破以往的局限,在典型水患区的灾害形成机理、发展规律方面形成新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思路,从“防”和“治”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了三峡在内的各种因素,对长江中游洪灾成因及演变趋势、防治对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见解。全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汇总如下: (1) 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在已有洪水演进和调度数学模型基础上改进,建立能够适用于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的水文一水力学复合模型。水文学模型降低了模型对边界条件、区间入流等方面要求,水力学模型能够模拟出详细的洪水吞吐过程以及任意位置的水文信息,充分发挥了两种模型各自的优缺点。水力学模型建立在区域水系整体概化的基础上,不同于以往的分区计算,从而在计算速度、精度等方面有所进步。 (2) 在洪水遭遇规律及工程体系效果评价方面:详细分析长江中游的洪水遭遇情况,以之为基础,得到长江中游各种标准、各种类型的防洪设计洪水;以长江中游实际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原型,运用建立的洪水调度模型对195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等典型类型不同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进行调度运用,同时考虑了三峡建库前后对洞庭湖区洪水调度的影响。 (3) 在机理认识和趋势预测方面:采用历史资料分析等手段,揭示长江中
邓庆林[8](2001)在《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预案设计》文中认为以防汛预案的形式对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进行了水力计算和爆破设计 ,对防汛蓄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毛德华[9](2000)在《洞庭湖区水灾的可持续性防治探讨》文中研究表明90年代洞庭湖区大水灾不断,与50年代相比,雨情偏小、水情恶化、灾情放大。从若干基本关系的分析入手,诊断其变化、问题及成因,反思抗洪救灾实践,探讨水灾的可持续性防治对策:第一,要正确处理水沙关系,水沙兼治,治沙为本。为此,要建立长江上游地区和四水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和加快四水控制性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建立高洪水风险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第二,要正确处理江湖、湖垸关系,南控北引,湖垸易位。为此,要建设三峡工程,三口建闸,四水建库,联合调度;要开辟荆南分洪道,实行南北分流;有计划地向江汉平原和湖区低洼地区引洪放淤。第三,要正确处理堵疏关系,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为此,要抓紧制定河湖疏浚和河湖整治规划,重点是洪道清淤和河道扫障,同时加固大堤。第四,要正确处理蓄洪与建设的关系,建立“蓄洪特区”,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为此,要建立流域性蓄洪坑权威管理机构;及早研究蓄洪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避免出现毁灭性后果。
二、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预案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预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局限及提升空间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和成因 |
一、建国初期湖北省政权的建立和行政区划 |
(一) 湖北省政府的成立 |
(二) 省属地方行政区划概况 |
(三) 新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状况 |
二、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
(一) 全国的水灾灾情 |
(二) 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
三、灾情成因 |
(一) 地理因素 |
(二) 历史原因 |
(三) 战争因素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救灾体制的初步建立 |
一、湖北省防汛救灾的方针政策 |
(一) 防汛方针 |
(二) 救灾方针 |
二、防汛救灾机构的新建 |
(一) 救灾机构的新建 |
(二) 防汛机构的新建 |
三、防汛救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
一、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 |
(一) 修建原因 |
(二) 规划述略 |
(三) 工程实施 |
(四) 工程完成的重大意义 |
(五) 工程运用及效益 |
二、1949年至195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一) 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
(二) 1950年防汛情况 |
(三) 1952年防汛情况 |
三、1954年抗洪抢险情况 |
(一) 组织动员 |
(二) 查堤防汛、加固培修堤防 |
(三) 采取紧急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 |
四、1955—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一) 1955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二) 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救灾工作 |
一、抢救与安置灾民 |
(一) 抢救灾民 |
(二) 转移灾民 |
二、实施临灾救济 |
(一) 粮款紧急赈济 |
(二) 以工代赈,进行修堤 |
(三)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
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
(一) 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灾民生产自救 |
(二) 发放农贷扶助,支援灾区生产 |
(三) 通过互助合作运动促进灾民生产救灾 |
(四) 大力发展副业和手工业生产,依靠供销合作社收购和推销 |
第五章 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
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
二、参加抗洪抢险 |
三、捐献款物救济灾民 |
第六章 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对救灾工作的响应和推动 |
一、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救灾动员 |
(一) 召开各类会议 |
(二) 通过报纸媒介等进行舆论宣传 |
(三) 组建宣传网,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
二、灾区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一) 积极参加防汛抢险 |
(二) 节约渡荒与开展社会互济互助 |
(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
三、非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
(一) 人力支援 |
(二) 物力支援 |
(三) 社会捐助 |
(四) 热情接待和安置灾民 |
四、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 |
第七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抗洪救灾的成就与经验 |
一、抗洪救灾工作的成就 |
(一) 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二) 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
(三) 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
(四)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
二、历史经验 |
(一) 党政军一体化的高度集中的举国机制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 |
(二) 充分发动群众与坚决依靠群众是生产救灾成功的内在动力 |
(三) 贯彻“有备无患,防重于治”的精神是战胜洪水的前提 |
三、防汛救灾中的失误与偏差 |
(一)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
(二) 政府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存在欠缺,对赈灾腐败现象缺乏监管机制 |
(三) 救灾的社会化程度过低,政府是救灾的主体,其他力量发挥不够 |
结语 |
参引文献 |
后记 |
(3)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引言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界定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与损失 |
一、 洪水灾害风险因素 |
二、 洪水灾害风险事件 |
三、 洪水灾害风险损失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的管理 |
一、 灾害管理的内涵 |
二、 灾害管理的模式 |
三、 洪水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一、 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界定 |
第二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础Ⅰ:制度变迁理论 |
一、 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二、 制度变迁存在的现象 |
三、 制度变迁的相关模型 |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础Ⅱ:制度绩效 |
一、 制度绩效分析的框架 |
二、 制度绩效的决定因素 |
第三章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 |
二、 古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现实状况 |
一、 现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阶段 |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 |
第四章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指数设计 |
一、 风险管理指数的理论框架分析 |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的构建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 |
二、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比较分析 |
一、 1998 年与 2010 年洪水灾害比较 |
二、 1998 年与 2010 年洪灾管理比较 |
三、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差异 |
第五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国际借鉴 |
第一节 国际社会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背景 |
一、 洪水管理理念产生的背景 |
二、 国际社会洪水管理的趋势 |
第二节 典型国家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一、 美国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二、 日本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三、 欧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
一、 建立统一的灾害管理行政体制 |
二、 建立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 |
三、 运用非工程措施管理洪水风险 |
四、 加强对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战略目标 |
一、 现实目标 |
二、 客观原则 |
三、 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体制优化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体制约束 |
二、 完善洪水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机制优化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机制约束 |
二、 形成有效的洪水灾害管理机制 |
第四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法律优化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约束 |
二、 健全洪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五节 建立多层次洪水灾害风险转移机制 |
一、 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的条件 |
二、 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方式 |
三、 构建多层次风险转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4)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管理及水资源联合调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复杂河网地区洪水灾害的特点 |
1.2.1 复杂河网地区的特点 |
1.2.2 复杂河网地区洪水灾害的特点 |
1.3 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管理及水资源综合调度应用综述 |
1.3.1 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综合调度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 |
1.4.1 研究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目的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区划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社会特征 |
2.1.2 研究区域洪灾历史特征 |
2.1.3 研究区域水情特征 |
2.1.4 研究区域防洪现状 |
2.2 复杂河网地区蓄滞洪区洪灾风险区划研究 |
2.2.1 蓄滞洪区概述 |
2.2.2 复杂河网中蓄滞洪区洪灾风险区划应用研究 |
2.3 基于RS/GIS的冲柳地区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
2.3.1 冲柳地区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 |
2.3.2 冲柳地区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原理 |
2.3.3 冲柳地区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选择 |
2.3.4 冲柳地区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GIS的复杂河网平原地区网络分析研究 |
3.1 河网概化 |
3.1.1 网络构建的要素及结构 |
3.1.2 复杂河网网络模型预处理 |
3.2 复杂河网网络分析 |
3.2.1 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及原理 |
3.2.2 冲柳地区复杂河网网络分析应用 |
3.3 复杂河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模拟 |
3.3.1 复杂河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原理及方法 |
3.3.2 复杂河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实例模拟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泵闸涵联合配水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
4.1 研究区域防洪调度现状及思考 |
4.2 HydraN软件及其应用 |
4.3 区域水文模拟 |
4.3.1 备选计算方案优选 |
4.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 河网水动力模拟 |
4.4.1 HydraN水动力模型理论基础及模拟单元 |
4.4.2 河网概化及模型建立 |
4.4.3 河网水动力模拟 |
4.5 联合配水调度优化 |
4.5.1 系统结构及二次开发界面 |
4.5.2 程序调用基本流程及功能 |
4.5.3 优化方案比选 |
4.6 结论 |
第5章 洪水灾害时空模拟支持下的复杂河网平原地区防洪调度决策研究 |
5.1 研究区域洪水灾害历史情况及调度现状 |
5.2 基于RS和GIS的洪水淹没空间灾害分析 |
5.3 基于Damage Calculator的区域洪水时间-灾害曲线分析 |
5.3.1 Damage Calculator及在研究区域的应用 |
5.3.2 研究区域堤垸风险特征及分布 |
5.4 洪灾风险时空模拟支持下的防洪调度决策研究 |
5.4.1 时间-灾害曲线情景分析 |
5.4.2 防洪调度决策研究 |
5.5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编着书籍 |
致谢 |
(5)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基础与数据资料 |
第二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规划 |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流域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四湖流域概况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第一节 四湖流域概况 |
第二节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第四章 四湖流域景观结构特征 |
第一节 四湖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
第二节 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与流域景观结构关系 |
第五章 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 |
第一节 四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及其预测 |
第二节 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过程 |
第六章 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与流域生态管理措施 |
第一节 退田还湖恢复湖泊湿地 |
第二节 湖泊河流生态修复 |
第三节 江湖连通工程 |
第四节 生态灭螺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 |
第五节 四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六节 分蓄洪区建设 |
第七节 加强四湖流域综合统一管理 |
第七章 结论、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表 |
附图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 |
1.3 理论综述 |
1.3.1 水环境 |
1.3.2 生态系统与水环境 |
1.3.3 水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1.4 研究进展 |
1.4.1 水环境研究进展 |
1.4.2 水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框架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状况 |
2 汉江中下游区域背景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貌格局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环境与水资源 |
2.1.4 植被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人口 |
2.2.2 经济发展水平 |
2.3 环境保护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水环境变化 |
3.1.1 水质变化 |
3.1.2 水量变化 |
3.1.3 湖泊变化 |
3.1.4 水系变迁 |
3.2 水环境变化的原因剖析 |
3.2.1 人类活动的影响 |
3.2.2 自然因素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评价及功能区划分 |
4.1 水环境评价 |
4.1.1 水环境定量评价 |
4.1.2 水环境定性评价 |
4.1.3 主要水环境问题 |
4.2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
4.2.1 水环境的功能 |
4.2.2 功能区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构建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 |
5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化开发 |
5.1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配置 |
5.1.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2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配置目的 |
5.1.3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配置原则 |
5.1.4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配置方式 |
5.1.5 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方略 |
5.2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
5.2.1 水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汉江中下游区域经济 |
5.2.2 水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点领域 |
5.2.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方略 |
5.2.4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方略 |
5.3 本章小结 |
6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建设方略 |
6.1 生态工程措施建设 |
6.1.1 水质保证工程 |
6.1.2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
6.1.3 湿地保护与分蓄洪区建设工程 |
6.1.4 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立体林网建设工程 |
6.1.5 水利结合血防灭螺综合治理工程 |
6.2 环境预警系统建设 |
6.2.1 生态环境监测网站建设 |
6.2.2 数字汉江工程建设 |
6.3 实施主体建设 |
6.3.1 政府主导 |
6.3.2 企业参与 |
6.3.3 公众主体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 |
7.3 讨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长江中游洪灾成因及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长江中游洪水特性 |
2.1 洪水来源与组成 |
2.2 洪水遭遇分析 |
2.3 防洪设计洪水选取 |
2.4 三峡建库前后防洪设计洪水推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中游洪水调度 |
3.1 调度模型的建立 |
3.2 调度模型的验证 |
3.3 三峡建库前后不同来洪条件下洪水调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中游洪灾成因及发展趋势 |
4.1 水沙耦合成灾的演变历史 |
4.2 上游生态环境破坏对中游泥沙输移的潜在影响 |
4.3 三峡水库对长江中游水沙灾害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中游洪灾防治策略 |
5.1 长江中游洪灾治理的历史 |
5.2 长江中游水患影响因素 |
5.3 长江中游洪灾防治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预案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2]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D]. 石武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3]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D]. 洪文婷. 武汉大学, 2012(07)
- [4]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洪水风险管理及水资源联合调度应用研究[D]. 石林. 湖南大学, 2010(07)
- [5]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D]. 尹发能.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曾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7]长江中游洪灾成因及防治策略研究[D]. 吴道喜. 武汉大学, 2005(05)
- [8]洞庭湖民主垸蓄洪扒口预案设计[J]. 邓庆林.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1(S1)
- [9]洞庭湖区水灾的可持续性防治探讨[J]. 毛德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