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至 10 卷(1993 至 2002 年)的累积主题索引

第 1 至 10 卷(1993 至 2002 年)的累积主题索引

一、CUMULATIVE SUBJECT INDEX TO VOLUMES 1 TO 10(1993 TO 2002)(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洁[1](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季念[2](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认为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张楠[3](2018)在《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法哲学批判处于马克思哲学的开端处,形塑了马克思后来思想的样态。马克思基于自身的疑问和困惑,经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展开了自我的内在批判,努力超越自身的费尔巴哈要素、黑格尔要素,把市民社会的本质逐渐导回到现实生活过程,敞开了马克思通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道路。第一章,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几年学界开始关注和研究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主要是从法哲学、西方法哲学-政治哲学传统、马克思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以及文献学研究等方面考察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内涵性质、核心问题和理论进路。突破了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不成熟-成熟”的分析框架,深入到了马克思思想的内部及其思想语境,彰显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独特内涵与性质。第二章,揭示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社会意蕴。一是立足于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由来,从应然与实然的对立、宗教批判的局限,以及物质利益问题的困惑等方面,追问马克思进入法哲学批判的问题意识;二是围绕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内在反思,从“法的形而上学”批判与市民社会批判两个维度阐释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特质。第三章,澄清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背景。一方面围绕社会契约论和德国观念论法哲学传统,从论证方式、基本观念等方面梳理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理论资源与思想背景;另一方面着眼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转换性批判”,以及《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政治研究,揭示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理论前提。第四章,阐释马克思的国家批判。围绕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思维,以及对现代世界本质的揭示,分析马克思对“理性国家观”以及国家内部制度的批判,指出黑格尔法哲学并没有真正解决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与对抗。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国家理论的批判,展开了自我的内在批判。第五章,阐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着眼于马克思从国家批判走向市民社会批判,揭示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原则,澄清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意义上批判私有财产权,揭示以往财产权理论的神圣性、经验性、抽象性,洞穿私有财产的双重本质,揭示法哲学批判所蕴含着的后续可能性。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获得了极为丰富的方法论的启发和独特的视角,一方面抓住了现代世界的本质,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裂,使其批判能够切中时代,揭示了人及其类本质的深层分裂;另一方面聚焦于市民社会,开始突破法哲学批判的政治国家视域,褪去自身思想的黑格尔背景,在市民社会的解剖中开启政治经济学批判。

赵燕[4](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提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高超[5](2016)在《“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文中指出“马克思哲学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常见的术语,用以表征马克思(包括马克思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后继者)在哲学上做出的革命性的贡献。研究“马克思哲学革命”有两种基本路径:其一是研究马克思实现了一场怎样的“哲学革命”,其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不是或为什么是一场“哲学革命”。这两种研究路径共同构成了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整研究。“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是关于马克思实现了怎样的“哲学革命”的,即“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相对而言,较少追问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哲学革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存在是研究“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理论前提,因此有必要澄清“马克思哲学革命”这样一个观念究竟是否指称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并追问人们如何以“革命”的观念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种路径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不是背道而驰,而是殊途同归。在已经取得的涉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研究成果中,描述和评价“马克思哲学革命”所使用的词汇和语句,与评述科学革命的各种用语基本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评述“哲学革命”的专门用语,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术语,是我们现有的用于评述发生在思想领域中的革命事件的唯一工具。因此,我们不得不首先在科学革命的观念中考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观念。在现有的文献中,康德、库恩、I.B.科恩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塑造科学革命的观念。对“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可以分解为对这一观念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三个用语或观念的分析。在用人名命名的各场革命中,“拉瓦锡革命”、“达尔文革命”和“魏格纳革命”的发动者本人都曾明确表示自己将会在化学、生物学或地质学中引发一场革命;牛顿本人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说法,但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表示,牛顿的科学成就实现了一场科学革命。然而马克思本人却从未明确宣称自己要发动一场“哲学革命”,他同时代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对其思想的阐释和评价也大多不是在哲学方面。“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说法最早可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这使得“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其他革命性事件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特殊性。用巴特菲尔德的理论来说,将马克思的某些思想解读为一场“哲学革命”是一种“辉格解释”。马克思并没有建立传统样态的哲学理论,但有着述认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然而唯物史观不仅形式上与一切传统哲学不同,而且实质上也包含反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哲学革命”可以作为解释这样一种特殊情况的可能方案。但用唯物史观指认马克思有哲学理论并实现了“哲学革命”,与用“哲学革命”解释唯物史观是哲学理论,是一种循环论证。除非认为马克思同时实现了“哲学革命”与“哲学观革命”,即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战胜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现了“哲学革命”,同时因为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观革命”,所以唯物史观的对象、性质和功能与一切传统哲学都不一样。但“哲学革命”与“哲学革命观”在严格的意义上不能同时发生——唯物主义取代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革命”,但因为它们关注的哲学问题是同样的,所以不存在“哲学观革命”;唯物史观包含对哲学的革命性看法,因而有可能实现一种改变人们哲学观的“哲学观革命”,但摧毁现有的哲学观将会导致人们很难辨认出这种变革是不是“哲学革命”。任何一场革命都需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不例外。因此,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在那些未完成或未发表的作品中就已经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康德的意义上还是在库恩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革命”作为一场革命都是尚未实现的。因为时至今日,哲学本身都还处在康德所说的“来回摸索”和库恩所说的“前范式”的状态,哲学中依然派别林立,不止一种哲学派别宣称自己实现了一场“哲学革命”。“哲学革命”的实现意味着一种哲学在整个哲学领域内取得支配性的地位,显然,这样的革命在哲学的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目的不是否定已有的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研究成果,因为在科学革命的研究中,人们最先关注的也是它的实质而非其他要素。这些已有成果塑造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观念,构成了分析这一观念的时间上的前提;同时它们也是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上的前提。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者和支持者的历史使命,为了真正完成这一使命,就必须清晰认识这一使命,就必须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这一观念。致力于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就必须首先承认它“尚未完成”。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这一观念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实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林林[6](2014)在《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福建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原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和后来的福建师范学院(大学)图书馆馆长金云铭先生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金云铭先生的人生经历,然后分别对金云铭先生创立的金氏图书分类法、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金云铭的历史考证学成果以及金云铭创作的诗词进行研究,最后将金云铭先生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其他代表性人物进行比较,指出金云铭先生是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历史上影响最大且贡献最多的图书馆学家。

秦桦林[7](2014)在《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连接古代中国与西域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承载着柬西方文明互勤、交融的文化之路。20世纪以来在其沿线不断发现的出土汉文刻本便是後者最好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向西传播的有力佐证。这些汉文刻本主要出土自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印刷时间横跨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等各个历史时期,数量聚多,文献构成复杂。既有估主体的佛教颊刻本,也不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僵值。然而与出土写本相比,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相封比较薄弱,值得研究者对其造行深入而广泛的探索。本论文即以丝绸之路沿綫(主要是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出土的汉文刻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特别是版本学)的角度进行相关考索。论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封“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总体情况作了筒要介绍。敦煌出土的刻本主要以晚唐、五代和宋初的印刷品为主;吐鲁番出土的刻本主要涉及宋、辽、金、元时期;黑水城出土的刻本则跨越来、辽、金、西夏、元等多个时期。以上三地出土刻本在时代上可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堪称见证雕版印刷术从初兴到发展壮壮大的实物宝库。此外,第一章回顾了从1909年至今的关於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概沉,指出前贤时彦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遐存在一定不足,仍有待今後加强追方面的工作。第二章封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就文献学角度而言,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版本学的整体面貌,不仅为版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更促使版本学提出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就历史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仅有助於深入研究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史,而且是构建完备的印刷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材料。就宗教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仅有助於封西域佛教傅播的研究,而且有助於加深封各阶层宗教信仰情况的了解。就语言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给汉语文字、词汇和音韵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以往封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往往过多地沿袭自封出土写本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成规,而未能兼顾版本学的某些特点。同畴,出土刻本也不同於傅世刻本,有其自身的文物特殊性,加之出土刻本以残叶居多,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封傅世刻本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大多舆研究方法不够全面有关。针封这-情况,论文徙区分刻本材料直至最後考定版本性质,提出了五项大的研究步骤。每一项步骤之下,又针对具体问题尽可能祥细地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比如“缀合残叶”一项,输文认为在缀合前需要封研究封象进行严格审查,应遵循五个“同一”(即出土地点同一、物质载髓同一、所记内容同一、行款格式同一、刻印字形同一)的原则。第四章以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探讨了唐五代印刷史的概况。有关这一时期印刷史内容的研究着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但论文立足“二重证据法”和史源学的考辨方法,仍然试图写出新意。比如针对不少印刷史名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文献记载的史源缺乏考证,出土刻本的描述存在偏差等),提出驳正意见。此章对唐代印刷术初兴的分期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学术界盛行的“高宗一一武周时说”缺乏坚实的依据,并不可信,当以“文宗时说”最为可靠。输文将考察唐代印刷的地理分布间题与分析唐代印刷品的结构结合起来,指出唐代印刷业正是围统印制历日而展开,构成了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从而维繁了印刷作坊持续性的生崖。关於五代印刷史概况,主要侧重分析国子监雕印“九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论文指出朝廷明令将国子监本《九经》地位视同前代石经,意味着刻本首次具有了高於窟本的权威性,意羲深远。而且五代国子监本经书探用的是蝴蝶装册本,使得正统读书人不仅阅读的载体发生了改变(从写本逐渐变为刻本),甚至连书籍的装帧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卷轴到册本)。因此,後周广顺三年(953)六月,国子监本经书印成之日,可谓标志着中国书籍史正式完全步入了“刻本时代”。第五章将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与傅世文献的记载结合起来,封北宋、辽、金、西夏的印刷史情况造行简要介绍。比如指出北宋时期书籍“刻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给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带来了深速的影响。第六章着重考察了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害籍制度,包括装帧、版式、附属品等内容。输文指出一些刻本的版式可以溯源,比如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罩叶佛像,其版式设计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与刺绣佛像。再比如宋、金刻本中正题名占据双行的样式,实际上早在唐代刻本中即已出现。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封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的经、史、子、集“四部”类刻本进行了版本考索。这四章连同第十一章也是本输文的重点。《丝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丛考》章中指出德藏吐鲁番文献中的TID1015号刻本韵书以及九行本《切韵》刻本,并非前辈学者所推测的五代刻本或北宋刻本,此二本宝为辽刻《唐韵》增字本韵书。辽刻《唐韵》增字本与《大宋重修广韵》的编订、刊刻各不相侔,前者并非後者的母本。它们属於《唐韵》系统的雨个不同分支。《练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献丛考》章中重点考察了黑水城出土的正史颊、编年类刻本。输文封於出土刻本舆傅世善本之间如何造行版本比地,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指出面封刊刻於同一地域、刊刻风格又极为近似的刻本应重点把握住字形造一标尺,凡找出字形间的微殊之处,而不能仅仅通过对版本的“观风望气”,便将两种刻本牵合为一。《丝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丛考》章在缀合的基础上指出黑水城出土《初学记》属於南宋建本系统,版式可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绍兴十七年余氏本进行比较,但黑水城本的刊刻时间很可能更早,也更接近於绍兴四年建阳刻本的原貌。此外,论文结合讳字与内容,指出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话》当为宋刻本,成书时间大约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很可能出自熟悉汴梁生活的“书会才人”之手,具有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丝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献丛考》章在对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类》、《薛仁贵征辽事略》定名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这两个刻本的版本特徵,指出此二书同为元代建安坊刻本,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价值。第十一章是《丝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丛考》。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佛教文献不仅估据了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且内涵丰富。此章选取吐鲁番、黑水城出土的中土撰述类佛教刻本进行考索。比如指出吐鲁番本《御制绿识》虽然带有千字文编号,但很可能只是一单刻本。该本覆刻自《金藏》本,大概是出於方便持诵的考虑,吐鲁番本将《金藏》本原来的卷轴装样式变换为蝴蝶装册本,在版本学上具有宝贵的标本价值。第十二章是《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监定杂考》,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监定既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鞋点。比如黑水城文献中包括宋、辽、金、西夏、元等朝代的刻本,来源复杂,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误判。论文选出十六种可靠的西夏汉文刻本对其版本特徵进行考察,在版式、字体、讳字等方面初步提出一些监定意见。并对黑水城文献中三件误定朝代的汉文刻本进行了重新审定。

陆连超[8](2013)在《英国议会研究1529-1689》文中指出在1529至1689年间,英国议会经历了重大变化,从一个不定期召开的政治辅助会议,转变为常规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议会战胜了所有竞争者,教皇、国王和下院。1529年宗教改革开始后,罗马教皇的权威在英国开始溃退。1689年《权利法案》禁止天主教信仰者继承王位,标志着教皇再也不能竞争英国主权了。国王与议会争夺主权,导致了内战的爆发。议会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自身却蜕变为仅剩少数下院议员的寡头政体。奥利弗·克伦威尔尝试为议会寡头政体设置制衡,建立了护国公政体。护国公政体因为以军队的支持为基础,最终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与议会寡头和护国公政体相比,民众更倾向于恢复君主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恢复了议会与国王对主权的争夺。詹姆斯二世因为在英国恢复天主教信仰,失去了议会中原有的支持者。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发动政变,赶走了詹姆斯二世,将信仰新教的威廉和玛丽加冕为王。议会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为议会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专制政治。议会自身的结构赋予议会主权先天的宪政因子。与由教皇或国王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不同,议会权力由国王、贵族和平民共同产生。主权在产生之前已经通过了议会内部的预制衡,消除了专制的风险。国王和上院的存在,能够避免下院被少数人操控,形成下院专权。英国议会通过不同于传统君主制的方式,产生了保护而不是侵害公众权利的主权。

喻永庆[9](2011)在《《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教育界》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大的刊物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无不在它上面留下了声音,中国教育界的每一次波动无不在它上面存有痕迹,它是中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对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论文通过对《中华教育界》的研究,疏理了它的内在发展纹理,再现了中国近代办刊人的生存状况与教育活动场景,探讨了近代教育期刊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方面的历史功绩,这不仅能够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视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为当前教育期刊的健康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经验借鉴与历史启示。论文分为九个部分:引论部分,重点论述了选题源起与研究价值,勾画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阐明论题内涵、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力争对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做一个宏观涵盖和概述。第一章“《中华教育界》创办动因”,主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陆费逵的教育情结、中华书局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多角度考察《中华教育教》创办的内外部动因。第二章“《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该章对《中华教育界》的内在发展纹理进行了疏理,针对期刊的发展、期刊的编纂及期刊的主编、作者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阐述,全面展现《中华教育界》的内部运作情况,并从其与中国教育互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永葆青春活力,始终站在中国教育的最前沿,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尽职尽力,并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典范的原因。第三章“《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以中华书局的教科书出版为例,探讨《中华教育界》与中华书局教科书编纂、出版、发行的关系,从《中华教育界》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等四个方面加以展开,重点研究《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科书发展中扮演的历史角色与时代贡献。第四章“《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借助《中华教育界》中有关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文献,系统探讨了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实况。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国家主义教育人员的群体及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活动几个方面入手,还原近代历史上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活动的历史场景,并对当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在当时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五章“《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重点研究了《中华教育界》在道尔顿制实验上的影响,借助当时的其它教育类出版物,对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重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华教育界》在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总结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诉说,深入地探讨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入、实验到消亡的全过程。第六章“《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以《中华教育界》刊载的教育类广告为基础,探究了这些广告的种类与刊登广告的策略,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这些广告在民国时期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传播方面的历史功绩。第七章“《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中华教育界》作为担当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导引着近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推动着近代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对《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评说,同时也就其对当前教育期刊与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了反思。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从《中华教育界》这一个案出发,对研究的主旨进行深华,探讨近代教育期刊的总的发展概况和其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总结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发展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时代特征。

沙梅真[10](2011)在《敦煌本《类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类林》是一部唐初私撰小型类书,作者是唐初宰相于志宁之子于立政。该书原本已经失传,近代考古发现的西夏文本和敦煌手抄本两个异本以及金王朋寿的增补本,成为后世研究的珍贵资料。敦煌本《类林》残存的数量与原书相比较只是很少一部分,仅一万多字,但文书保存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研究价值很高。通过现存三种版本的内容、分类、语言、规模、版式等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见证《类林》以及《类林》系类书的产生、发展、变化、流传等诸多方面的情形,更进一步了解古代小型类书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轨迹。文章通过上篇研究篇和下篇校注篇两部分,对敦煌写本《类林》进行校注、整理,结合西夏文本和增广本以及复原本等几个版本的内容,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类林》的作者、成书年代、成书背景、分类特征、流传状况、引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类林》流传轨迹的认识,展示了私撰小型类书在古代文化传播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研究,不仅对《类林》的版本、内容、成书背景以及流传过程中的变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认识,而且《类林》原本的恢复也更趋完善,使其在类书研究以及古代文献的流传、思想知识的传播等研究中,起到增砖添瓦的作用。

二、CUMULATIVE SUBJECT INDEX TO VOLUMES 1 TO 10(1993 TO 200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UMULATIVE SUBJECT INDEX TO VOLUMES 1 TO 10(1993 TO 2002)(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一、一般主题
        二、根本主题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一、时间再造
        二、空间构建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一、VR引领
        二、裸眼沉浸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一、主体交互
        二、联觉感知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一、有我之境
        二、无我之境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二、 “成瘾”负面效应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对象
        0.2.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1.1 皇帝形象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1.2 官员形象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2.1 军人形象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2.2 百姓形象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3.2.3 嵌套性叙述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4.1.1 民间的游历
        4.1.2 战地的目击
        4.1.3 传闻的影响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5.1 历史意义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5.2 审美意义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5.3 当代启示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法哲学批判?
        (一)马克思法哲学批判与马克思哲学革命
        (二)马克思法哲学批判与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的创新
        (三)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当代性
    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研究述评
    一、法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法哲学研究
        (一)从法学-法理学的角度阐释马克思法哲学
        (二)从哲学的角度揭示马克思法哲学
    二、西方法哲学传统视域下的马克思法哲学研究
        (一)马克思与西方法哲学谱系
        (二)马克思法哲学与社会契约论传统的思想关系
        (三)马克思法哲学与德国观念论法哲学传统的思想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域下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
        (一)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本质与特征研究
        (二)“体系意识”为导向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
        (三)“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
        (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文本的文献学研究
第二章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背景
    一、社会契约论传统:以“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一)以“利维坦”对治自然状态
        (二)建立有限政府
        (三)以“公意”为国家原则
    二、观念论法哲学传统
        (一)构制国家的理性原则
        (二)以“源始契约”建立法治国
第二章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社会”意蕴
    一、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问题意识
        (一)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本身:应然与实然的对立
        (二)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克服宗教批判的局限性
        (三)从关注现实问题到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探寻“难题”的解决方法
    二、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一)费尔巴哈的“转换性批判”
        (二)《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政治研究
    三、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双重维度
        (一)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
        (二)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是社会批判
第四章 马克思的国家批判
    一、黑格尔法哲学的“神秘主义”
        (一)黑格尔的思辨逻辑
        (二)“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
    二、马克思对“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批判
        (一)抽象的普遍性:黑格尔的理性国家
        (二)对黑格尔国家制度的批判
        (三)现代世界的本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与对立
第五章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一)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内涵
        (二)市民社会的权力性
        (三)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克服
    二、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权的批判
        (一)自由主义财产权的神圣性、经验性
        (二)观念论财产权的抽象性
        (三)私有财产之于意志、国家的决定性
        (四)私有财产的双重本质
    三、从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从“市民社会与国家对立”走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二)从“劳动与财产的同一”到“劳动与资本的对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节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第2节 研究现状
    第3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体例
第一章 科学革命观念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
    第1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表述中的科学革命用语
    第2节 科学革命的观念(一):康德“科学革命的特征”
    第3节 科学革命的观念(二):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第4节 科学革命的观念(三):科恩“科学革命的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中的“马克思”
    第1节 以人名命名革命事件的几种情况
    第2节 马克思为什么没说自己实现了哲学革命?
    第3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辉格解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中的“哲学”
    第1节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哲学观革命”
    第2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论述中的理论困难
    第3节 “唯物主义”一词的双重含义
    第4节 “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与“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第5节 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与作为一种传统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中的“革命”
    第1节 科恩论科学革命的四个阶段
    第2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几个阶段
    第3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中的观念变革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二、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第二章 金云铭先生传略
    一、事业发展的准备阶段——童年岁月及其求学时代(1904—1928)
    二、事业发展的起点阶段——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28—1937)
    三、事业发展的特殊阶段——邵武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37—1947)
    四、事业发展的转折阶段——留学美国(1948—1949)
    五、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时期(1949—1966)
    六、事业发展的收获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时期(1966—1987)
第三章 金氏图书分类法研究
    第一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创立的背景
        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二、中国古典文献分类学之演进
        三、杜威十进分类法传入中国
        四、金云铭的图书分类思想
    第二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创立和特征
        一、金氏分类法创立的过程
        二、金氏分类法的特色之一——分类上继承杜威法
        三、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二——引入辅助表简化分类法篇幅
        四、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三——首创着者号码表
        五、氏分类法特色之四——处处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六、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五——不断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七、金氏分类法之局限性
    第三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
    第一节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会
        一、参与创办福建文化研究会
        二、积极参与研究会刊物《福建文化》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第二节 金云铭与福建地方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一、多方搜寻与求购各种古籍
        二、撰写《福建文化研究书目》
        三、编制福建地方文献提要
第五章 金云铭历史考证学成果研究
    第一节 金云铭撰《陈第年谱》研究
        一、年谱溯源
        二、《陈第年谱》(以下简称陈谱)内容研究
        三、陈谱学术价值初探
    第二节 金云铭与郑和下西洋时间考订之研究
        一、第一次出使年月
        二、第二、三次出使年月
        三、第四次出使年月
        四、第五次出使年月
        五、第六次出使年月
        六、第七次出使年月
    第三节 金云铭与中国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研究——《东西南沙群岛文献目录及重要资料选辑》之编撰
        一、选辑成书的历史背景
        二、选辑成书的经过
        三、选辑的主要内容
        四、选辑的影响
    第四节 金云铭与福建邵武古墓考古研究
        一、邵武古墓挖掘的背景
        二、《古墓发掘报告》内容评介
        三、《古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
第六章 金云铭诗词研究初探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述略
    二、福建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三、金云铭诗词概述
    四、金云铭诗词表达情感之阐释
第七章 金云铭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
    一、近现代中国及福建图书馆学发展述评
    二、金云铭在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地位
    三、金云铭先生精神探析
附录一 金云铭年谱初编
附录二 金云铭先生着述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act
凡例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
    第二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简介
    第三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文献学价值
    第二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历史学价值
    第三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宗教学价值
    第四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语言学价值
第三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区分刻本,监别材料
    第二节 编制目录,精择图版
    第三节 比定内容,缀合残叶
    第四节 校录文字,推算行款
    第五节 着录细节,考定版本
第四章 唐五代印刷史概况——以丝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
    第一节 唐代印刷史概况
    第二节 五代印刷史概况
第五章 北宋、辽、金、西夏印刷史概况——以丝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
    第一节 北宋印刷史概况
    第二节 辽代印刷史概况
    第三节 金代印刷史概况
    第四节 西夏印刷史概况
第六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所见书籍制度
    第一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装帧
    第二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版式
    第三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附加品
第七章 丝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出土TID 1015号刻本韵书残叶考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九行本《切韵》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莫高窟北区出土《排字韵》刻本残叶考
    第四节 吐鲁番出土《龙龛手监·禾部》刻本残叶考
第八章 丝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黑水城出土正史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英藏黑水城出土《资治通监纲目》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元一统志》刻本残叶考
第九章 练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黑水城出土《初学记》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南华真经》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吕观文进庄子义》刻本残叶考
    第四节 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语》刻本残叶考
第十章 丝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类》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薛仁贵征辽事略》刻本残叶考
第十一章 丝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出土《御制缘识》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注华严法界观门》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注心要法门》刻本残叶考
第十二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监定杂考
    第一节 西夏汉文刻本监定初探
    第二节 黑水城文献几件误定朝代的汉文刻本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Ch349r、Ch1002r号道经非刻本辨
附录: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简明目录
徵引文献
作者简历

(8)英国议会研究1529-16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框架
第一章 主权机构的诞生
    第一节 中世纪议会权力的概况
    第二节 宗教改革对议会权力的提升
    第三节 主权机构的宪政原理
第二章 议会中的动态因素
    第一节 下院中的新兴力量
    第二节 上院贵族的新旧更替
    第三节 国王对绝对权力的追求
第三章 议会结构的畸变
    第一节 长期议会
    第二节 共和国初期的议会
    第三节 护国公政体的议会
第四章 宪政政治的确立
    第一节 议会结构的恢复
    第二节 国王的倒行逆施
    第三节 议会结构的稳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英国法令查找方法举例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9)《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教育界》的创办动因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
    二、陆费速的教育情结
    三、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
    四、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
第二章 《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
    一、《中华教育界》的发展概况
        (一) 《中华教育界》初创期:1912
        (二) 《中华教育界》发展期:1913-1917
        (三) 《中华教育界》改革酝酿期:1918-1920
        (四) 《中华教育界》快速发展期:1921-1937
        (五) 《中华教育界》复刊期:1947-1950
    二、《中华教育界》的编辑
        (一) 《中华教育界》的栏目设置及其变化
        (二) 《中华教育界》的编排设计与出版发行
        (三) 《中华教育界》的宗旨及其比较
        (四) 《中华教育界》的专号设置
    三、《中华教育界》的编者与作者
        (一) 《中华教育界》的主编群
        (二) 《中华教育界》的作者群
第三章 《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
    一、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
        (一) 教育部的法令与法规
        (二) 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定文件
        (三) 各报刊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评论
        (四) 各地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查意见
    二、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
        (一) 教科书教授案的征集
        (二) 教科书中教材的征集
        (三) 教科书编写意见
    三、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
        (一) 连续刊登广告
        (二) 提前刊发广告
        (三) 变换广告标题
        (四) 革新广告内容
    四、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
        (一) 教科书存废问题的讨论
        (二) 教科书现状的批评
        (三) 教科书的地位与功能
        (四) 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五) 教科书的编纂
第四章 《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萌芽与兴起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
        (三)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消退
    二、《中华教育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理论宣传阵地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人员群体分析
    四、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活动
        (一) 国家主义教育的基本要义
        (二)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三)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活动
    五、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评价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评价
第五章 《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
    一、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 道尔顿制的萌芽与兴起期
        (二) 道尔顿制的极盛期
        (三) 道尔顿制的消退期
    二、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
        (一) 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道尔顿制的主要实验学校
    三、《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
        (一) 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
        (二) 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
        (三) 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
        (四) 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指导其在今后的发展
    四、道尔顿制的影响与评价
        (一) 道尔顿制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
        (二) 道尔顿制实验在中国的评价
第六章 《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
    一、《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分类
        (一) 书籍广告
        (二) 杂志广告
        (三) 征文、启事广告
        (四) 文具与教学用具广告
        (五) 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广告
        (六) 函授学校广告
    二、《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特色
        (一) 事件营销
        (二) 重点推介
        (三) 折扣促销
        (四) 突出文本
    三、《中华教育界》中广告对民国时期教育的影响
        (一) 对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 对教育技术的传播
第七章 《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中华教育界》对当前教育期刊的启示
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后记

(10)敦煌本《类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研究篇
    绪论
    第一章 敦煌本《类林》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类林》的命名
        第二节 《类林》的作者
        第三节 《类林》的成书年代
    第二章 《类林》的编撰背景
        第一节 于立政的家族及成书时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类林》成书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类林》成书的条件
        第四节 《类林》编撰的思想基础探析
    第三章 《类林》的分类特征以及性质
        第一节 《类林》的分类特征和意义
        第二节 《类林》的类文特征
        第三节 《类林》与古代小说的关系
        第四节 敦煌本《类林》中故事的叙事特点
        第五节 《类林》的史类特征
    第四章 《类林》引书研究
        第一节 《类林》的明引书籍
        第二节 不引书名但可考典籍
    第五章 《类林》的流传
        第一节 《类林》的版本流传
        第二节 敦煌本《类林》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变化
下篇 录文校笺篇
    凡例
    校释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版
    二、碑铭录文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CUMULATIVE SUBJECT INDEX TO VOLUMES 1 TO 10(1993 TO 2002)(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3]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D]. 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D]. 高超. 吉林大学, 2016(08)
  • [6]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D]. 林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1)
  • [7]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D]. 秦桦林. 浙江大学, 2014(03)
  • [8]英国议会研究1529-1689[D]. 陆连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9]《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 喻永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10]敦煌本《类林》研究[D]. 沙梅真. 兰州大学, 2011(10)

标签:;  ;  ;  ;  

第 1 至 10 卷(1993 至 2002 年)的累积主题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