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冬小麦冬季自然度定义

华北冬小麦冬季自然度定义

一、华北地区冬小麦冬性程度的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闫骥瑞[1](2020)在《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率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一直是主要敏感地区。1961年以来,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持续,极端高温、极端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趋强(中国气象局,2019)。农业受制于依赖气候因素、弱质性、高风险性等特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显着。气候变化不仅改变农业生产依赖的气温、降水等条件,还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农业造成极大威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正立足于农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关口。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突破农业低效生产方式和资源环境的制约瓶颈,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生态及社会需求之间取得新的平衡关系,已经刻不容缓。农业生产率可以兼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对于农业向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率,可为适应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量化信息及政策空间。具体研究思路和内容为:在对相关文献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代表性的气候-经济理论模型进行深入解读,梳理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搭建理论分析基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农业生产率的测算,本文从多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质量调整,通过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8-2017年全国及各省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考虑环境因素,通过DDF和GML指数相结合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大量搜集整理和测算的数据,比较分析我国及各分组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率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进而从一般性气候因子和极端天气事件两个视角,基于不同的技术工具分别深入考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复杂影响效应。主要分析结果显示,气温、降水和湿度对农业生产率存在显着影响,并拟合出降水、湿度、日照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在不同分组层级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影响机制检验反映气候变化通过产出、投入和结构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存在。基于反事实思想的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检验了极端天气事件对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率的显着负向作用,且具有动态持续效应。数量化的结果对于实现“气候智能型”农业,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

和骅芸,胡琦,潘学标,马雪晴,胡莉婷,王晓晨,何奇瑾[2](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适宜播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华北平原夏玉米种植区55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日最高气温≥35℃持续3、4、5d,且相对湿度≤70%为一次轻、中、重度高温热害,从年代际尺度、年尺度、旬尺度分析37a来华北平原不同播期下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开花期避开中度高温热害为标准,推算夏玉米花期规避高温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6月上旬播种,夏玉米花期遭遇高温热害的频率最大,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固始等地区遭遇高温热害频率超过20%;6月中旬播种,夏玉米花期遭受高温热害频率为9%~12%。2011年以来华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加重,发生频率高于P1-P3时段(1981-2010年)。华北平原早熟玉米平均适宜播种期在6月15日-7月5日,中熟玉米平均适宜播种期在6月15-27日,晚熟玉米平均适宜播种期在6月15-20日。在各适宜播种期范围内,华北平原南部应适当晚播,北部则应适当早播。

徐彩龙[3](2017)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双晚模式的优化及其水肥高效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7夏玉米周年生产为背景,通过推迟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及调整灌溉方式,研究确定适合该地区两季种植的最优配置模式,提高周年灌溉水和降水利用效率;通过在双推迟生产模式下水、肥、密度和化控等调节措施,研究构建高产高效作物群体,旨在为该区一年两熟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对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中,对4种种植模式的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比较。推迟收种10天、推迟收种20天和传统收种模式3个处理之间周年产量无显着差异,然而均显着高于推迟收种30天模式的周年产量。与传统收种模式相比,随冬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小麦产量逐渐降低;随夏玉米收获时间的推迟,玉米产量逐渐升高。对于推迟收种10天和推迟收种20天处理,夏玉米产量的增加弥补了冬小麦产量的降低。在周年水分消耗中,4种模式水分消耗量表现为:传统模式>推迟收种10天>推迟收种20天>推迟收种30天。与传统收种模式相比,玉米晚收10天+小麦晚播10天和玉米晚收20天+小麦晚播20天分别净增收495.4 ¥ ha-1和877.0 ¥ ha-1。2限水灌溉对晚播冬小麦根、冠层调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小麦晚播生产模式条件下,研究了 3种灌溉方式(对照:不灌水;限水灌溉:拔节期灌60 mm水;常规灌溉:返青期、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60 mm水)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根层冠层生长及土壤储水能力的影响。随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依次增加,但是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3种灌溉方式中,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同时获得了较高的籽粒产量。与常规灌溉相比,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叶面积相对较小,从而降低了蒸腾耗水。此外,限水灌溉处理促进了冬小麦根系下扎,进而促进冬小麦对土壤深层次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土壤储水能力,有利于夏季雨水的储存。3增密减氮对晚收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在夏玉米晚收生产模式下,研究了 2种种植密度、3种施肥处理下夏玉米的产量、氮素利用、N2O排放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变化。夏玉米种植密度由67,500 plants ha-1提高到90,000 plants ha-1后,玉米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着提高了6.6%、3.9%、24.7%和8.8%;N20排放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显着降低了 7.3%和4.3%。夏玉米氮肥施用量由360kg N ha-1降低到180kg N ha-1后,玉米籽粒产量没有降低,但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着提高了 6.2%、96.0%和98.7%;N2O排放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显着降低了 65.1%和46.2%。夏玉米种植密度90,000 plants ha-1条件下,配施180 kg N ha-1氮肥,提高了夏玉米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转运,进而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并降低了环境代价。4喷施复配剂对密植晚收夏玉米茎秆质量和冠层的调控在密植晚收夏玉米生产模式下,选用2种不同抗倒性品种(易倒伏:浚单20;抗倒伏:郑单958),在种植密度90,000 plants ha-1条件下,通过喷施复配化控剂(乙烯利:胺鲜酯=27%:3%;EDAH),研究了化学调控剂对密植玉米茎秆质量和冠层的影响。喷施EDAH后,玉米茎秆质量(包括茎秆穿刺强度、单位长度茎秆干重、茎秆皮层厚度、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显着提高,株高、穗位高、植株重心高度和倒伏率显着降低。喷施EDAH后,玉米上部和穗位部叶片叶面积分别减小26.8%和13.3%。此外,喷施EDAH后,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提高,进而玉米籽粒产量显着提高14.3%。喷施EDAH后,浚单20品种抗倒指标较郑单958品种增幅大。

佟金鹤[4](2016)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低温灾害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低温灾害变化特征,对我国农业合理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气候要素在1965-2014年间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时空差异性;通过综合分析1992-2011年低温灾害、气温、生育期的变化情况,探讨该时段低温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生育期变化的关系。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近50年中,我国整体升温。北方升温升高趋势大于南方,在北方升温较强的地区,最低温度升高程度普遍高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降水变化方面,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东北、华中地区地区降水变化区域性差异较大,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程度不大,以增加为主。(2)近50年中,不同月份间温度年际变化线性趋势不同。10月至2月,我国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增温;3-9月,我国有明显的降温区域,其中以华中地区降温月份最多,程度最大。温度波动在冬半年以减弱为主;夏半年波动增强的区域增加。最低温度波动的减弱最为明显。降水明显变化主要发生在4月-10月。对西南地区降水减少贡献最大的是6月、8月;华北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7-8月。华东地区降水各个月份间差异最大,主要的增加月份是1月、3月、7月和8月,减少程度较大的月份是4月、5月和9月。(3)在过去50年中,东北、华北地区在第三个十年(1985-1994年)增温最快;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西南部以第四个十年(1995-2004年)增温最快。1975-1984年,华北、华中、华东等地气温下降;而2005-2014年间,我国大部分台站气温呈现下降趋势。降水方面,我国西北地区在50年中普遍为弱的增加趋势。西南、华北地区西部降水持续减少。东北和华南地区的东南部,华中地区北部以及华北的沿海地区近二十年降水一致减少。(4)在1992-2011年间,我国遭受霜冻害的站次总体减少,华东地区霜冻站次减少最多,华南和西北地区为霜冻站次增加的主要地区;冷害站次总体增多,东北地区冷害的增加最为突出,华南地区冷害站次增加,华中地区的冷害站次减少。(5)在1992-2011年间,东北地区7月、华南地区12月-1月的气温下降趋势使得该区域低温灾害站次增加;(6)在1992-2011年间,西北地区冬小麦返青拔节期提前、春玉米出苗提前使得西北地区在变暖的情况遭受晚霜冻害的站次增多;华东地区1月冬小麦停止生长期提前、油菜现蕾期推迟是该地区1月变冷但遭受霜冻害站次减少的重要原因。

强生才[5](2016)在《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和冬小麦轮作系统过量施氮的问题,确定适宜的施氮量和筛选氮高效品种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于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试验田中进行,共包括两个试验。试验一:选取了陕西关中地区主栽的6个夏玉米(郑单958(ZD958)、中科11(ZK11)、先玉335(XY335)、武科2号(WK2)、秦单8号(QD8)和秦龙11(QL11)〕,设置了N0(0)、N1(86 kg/hm2)、N2(172 kg/hm2)和N3(258 kg/hm2)4个施氮量水平)。试验二:选取了陕西关中地区主栽的6个冬小麦品种〔(小堰22(XY22)、西农979(XN979)、新麦23(XM23)、轮选988(LX988)、武农148(WN148)和西农509(XN509)〕,设置了N0(0)、N1(105 kg/hm2)、N2(210 kg/hm2)和N3(315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分别研究了氮肥和基因型对夏玉米/冬小麦生长、生理、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及转运、土壤水氮环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夏玉米/冬小麦全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相关指标的差异体现在全生育时期,而冬小麦主要在花期以后。施氮显着增加了夏玉米/冬小麦籽粒产量,但是过量施氮籽粒产量不会增加,甚至会降低。基于最大产量的施氮量存在年份的差异,总体介于86172 kg/hm2之间;而冬小麦则介于105210 kg/hm2之间。各基因型夏玉米产量总体表现出,ZD958=XY335>ZK11=WK2=QL11>QD8;而冬小麦产量表现出,XY22=XN509>LX988=XN979>XM23=WN148的关系。(2)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和转运的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夏玉米/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量均显着增加。旱作条件下,夏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可能会出现负值,这意味吐丝后营养器官干物质累积量没有降低而是增加,这可能会对籽粒干物重的来源产生影响。夏玉米/冬小麦营养器官干物质(氮素)转运率及其转运对籽粒干物重(氮素)的贡献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从另一角度讲,吐丝(花)后光合同化物(氮素)累积对籽粒干物重(氮素)的贡献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营养器官氮素转运效率与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呈负相关,这意味着,选择氮素转运率低的品种可显着提高作物的氮素吸收效率。(3)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旱作条件下,夏玉米/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其氮素利用率分别为13.330.5 kg/kg和18.127.3kg/kg。通过相关分析建立了夏玉米/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与氮营养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氮素利用率均与氮素吸收量、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氮素累积量呈显着正相关;除此之外,与夏玉米营养器官氮素转运效率呈显着负相关,与籽粒氮含量无显着关系;而冬小麦与之相反。(4)高产及氮高效品种划分通过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基因型表明夏玉米/冬小麦产量和氮素率用率进行划分,结果表明ZD958和XY335是基于高产氮高效的夏玉米品种,其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依次为(6483.0 kg/ha,19.9kg/kg)和(6358.1 kg/ha,20.1kg/kg);而XY22和XN509是基于高产氮高效的冬小麦品种,其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依次为(6586.9 kg/ha,24.2 kg/kg)和(6472.3kg/ha,22.5 kg/kg)。(5)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耗水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夏玉米耗水规律随施氮量呈年际间变化;但冬小麦耗水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夏玉米/冬小麦生育季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着增加。本研究建立了夏玉米/冬小麦(施氮量-产量-硝态氮残留量)关系图;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不会线性增加,但成熟期硝态氮累积量却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基于最大夏玉米产量的施氮量区间为86172 kg/hm2,对应的1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为166.5265.9 kg/hm2。基于最大冬小麦产量的施氮量区间为105210kg/hm2,对应的1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为111.5177.4 kg/hm2。(6)夏玉米/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夏玉米氮素变化遵循幂指数函数。其中,平水年(2013a)当DM≥1.15 t/ha时,其表达式为Nc=21.91DM-0.31,当DM<1.15 t/ha时,其氮浓度常数Nc=22.3 g/kg;在干旱年(2014a)当DM≥0.63t/ha时,其表达式为Nc=21.91DM-0.14,当DM<0.63 t/ha时,其氮浓度常数Nc=26.5 g/kg。2种年型下N0处理的NNI均<1,表明均存在氮素亏缺现象,N3处理NNI均>1,表明均存在氮素盈余;氮营养指数最优(NNI=1)氮处理在2014年介于76172 kg/hm2之间,而在2013年为172 kg/hm2。冬小麦氮素变化遵循幂指数函数。其表达式为:当LDM≥0.56 t/ha时,为Nc=3.96LDM-0.14,当LDM<0.56 t/ha时,其临界氮浓度常数Nc=4.32%,通过氮稀释曲线建立的氮营养指数(NNI),可以看出,在N0和N1施氮量下,NNI<1,呈现出氮营养亏缺,在N3施氮量下,NNI>1,呈现出氮营养过剩,而在N2施氮量下,NNI≈1,表明氮营养状况适宜,通过建立相对产量(RY)和氮营养指数(NNI)的关系,表明最佳施氮量为105210 kg/hm2,氮量不足或者过量施氮都会降低作物产量。

刘健[6](2016)在《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与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简称作物模型)在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候期模拟是作物模型正确模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基础。作物模型模拟物候发育的常用算法一般是基于积温的计算,同时也考虑光周期和春化作用的影响,但是水分胁迫对物候发育的次级影响却较少被考虑在内。为了探究和量化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进行了连续两季(2013.10-2014.06和2014.10-2015.06)遮雨棚下冬小麦分段受旱土柱试验。试验包括受旱时期和灌溉量两个因素,其中受旱时期包括越冬期受旱(D1)、返青期受旱(D2)、拔节期受旱(D3)和灌浆期受旱(D4)等4个水平,灌溉分为45 mm(I1)和90 mm(I2)2个水平。另外还设有一个正常灌水处理和一个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作为对照,共10个处理。然后以试验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冬小麦物候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理论假设,并以土壤相对有效含水率(Aw)为水分胁迫指标建立了冬小麦物候期水分胁迫响应函数,并以该响应函数为基础,修正了现有的冬小麦物候期算法,使之能够反映由土壤水分胁迫造成的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以及成熟期的差异,本研究得到了如下一些主要结论。(1)返青期和拔节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以及地上部生物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若水分胁迫越严重,则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受到的抑制越严重。灌浆期水分胁迫对地上部生物量影响甚微,但是叶面积指数衰减最快。越冬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最小,拔节期水分胁迫严重降低冬小麦产量;返青期水分胁迫会降低冬小麦穗粒数;对于千粒重,各个时期水分胁迫均对其产生影响,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灌浆期水分胁迫。水分胁迫指标sK的取值范围和波动性决定了其不适合作为本研究的水分胁迫指标。(2)本文首次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假设,即随着土壤相对有效含水率wA逐渐降低,冬小麦的发育速率会出现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停止的过程。当相对有效含水率wA低于发育加速点A时,作物开始加速发育,在此之前水分胁迫对作物物候不产生影响;当wA小于发育停止点S时,作物停止发育;即wA在AD之间时作物加速发育,在DS之间时作物减速发育。用冬小麦物候期水分胁迫响应函数WMF乘以逐日的生理天PD即可得修正的逐日生理天MPD,以此来量化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此机制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物候期的影响。(3)本文提出的冬小麦物候期水分胁迫响应函数WMF主要包括3个参数,即发育加速点A、发育减速点D和发育停止点S所对应的相对有效含水率,本研究确定其数值分别为0.3、0.1和0.0。但这3个参数对其它作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取值,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4)利用可控条件下冬小麦分段受旱试验数据,对本研究提出的冬小麦物候期修正算法进行校正和验证。其中在算法校正中,6个不同熟性冬小麦品种的拔节期和开花期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RMSE分别为0.8和1.7 d,ARE分别均小于0.68%和2.09%;在算法验证中,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RMSE分别为0.9和1.1 d,ARE分别均低于1.37%和1.68%。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土壤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物候期变化。总之,本文提出的冬小麦物候期新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量化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物候期的影响机制,可用来模拟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物候期。下一步,我们考虑将本文提出的冬小麦物候期水分胁迫响应函数植入到DSSAT-CERES-Wheat小麦生长模型中,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模型小麦物候期的模拟精度,增强该模型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

宁晓菊,张丽君,杨群涛,秦耀辰[7](2015)在《1951年以来中国无霜期的变化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准确界定无霜期及初、终霜日的时空变化是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效提升农业适应性的重要内容。根据1951年以来国内824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初、终霜日和无霜期在全国的分布特征,采用累积距平和线性倾向估计模拟三者的变化趋势,并对无霜期进行突变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无霜期随纬度增加或海拔升高而减少,无霜期的年际波动幅度随纬度增加或随海拔降低而减少。2中国80%以上区域呈现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和无霜期延长的趋势,且三者的变化幅度均是北方大于南方、东部大于西部。3中国多数农区无霜期延长是初霜日推后和终霜日提前共同影响,而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部分地区无霜期延长是初霜日的推后幅度大于终霜日的推后幅度或终霜日的提前幅度大于初霜日的提前幅度。4中国过半区域无霜期在1980s和1990s发生突变。突变集中分布在东北区中西部、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青藏区和甘新区;突变时间上,东部农区和西部农区无霜期分别在1980s和1990s突变。

包艳杰[8](2014)在《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是指现在行政区划中的河南省,在三至十二世纪不同朝代今河南省曾分属不同的行政单位,但是国家政权中心自西向东逐渐进入河南中心地区。在集权制国家体系内,政权中心所在地的发展往往具备优厚于其他地方的条件。因此河南境内不管是粮食作物还是蔬菜等种植技术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北宋以后逊色于南方。在传统农业国家的中心地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是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气候、土壤、水利条件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的自然条件。气候波动必然影响农事活动安排,从不同时代古籍,尤其是历书和月令体农书的记载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联系。华北平原的气候受海洋影响,属暖温带的半干旱季风气候。雨量稀少而分配不均,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极大。夏季气温高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很少降雪,春季温度上升快而蒸发量大,再加以大风多,造成了严重的春旱,这是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威胁。自12万年以来华北平原古气候曾有过多次冷暖交替,殷商时期的温暖持续到周朝初年,此后温暖寒冷交替,春秋之后转暖,持续到西汉,东汉开始气候整体趋于寒冷,至唐代进入温暖期,而北宋又是由暖转寒的一代。不同气候条件促成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发育,土壤又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之基,东汉崔寔将田地主要分为三类:沙白轻土之田、美田缓土、强土黑垆之田。《齐民要术》中新出现的土壤类型有:白土、黑土(砂质壤土,粘土);白软地、黑软地、刚强之地(沙质壤土、粘质壤土、粘质土);黄白软土(疏松肥沃的红壤或黄壤,或疏松的壤质土),黑软青沙土:肥沃的沙土或粉砂质壤土;白沙地即沙土。人们在长期劳作过程中,观察认识土壤的能力逐渐提高,并采取适当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肥力,使土壤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循环状态,这是中国传统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适当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然条件,因此灌溉可谓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境内的水环境由好变坏,主要河流—黄河处于"安流期",境内湖泊的变化较为明显,随之动荡的是陂塘的兴废及陂塘技术的发展与停滞,在湖泊陂塘湮废的进程中,沼泽湿地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水环境的变化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水稻和水生蔬菜种植。小麦、水稻、粟、豆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主要的农作物。文中的麦是指冬小麦,自传入中国后因受脱粒磨粉及加工技术的限制一直到东汉末年才获得显着发展,至唐代与传统的粟豆主食地位相当,此后发展为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本是南方作物,但北方种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各朝代都能看到人们对水稻生产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的重视。魏晋以前,河南一带为中国的中心,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农业技术成熟较早,不管是水稻种植技术还是农田水利南方都不及北方发达,文章以"别稻"作为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了这一情形。但是南北朝以后,南北方的稻作事业发生了变化。中原地区饱受战乱摧残,农田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加上人口大量南迁,稻作衰落,而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稳定的社会环境此时遇到先进的技术,可谓进入到水稻生产的黄金期,此后稻占据了粮食产量的统治地位,总的来说,稻的南北转变过程从魏晋开始,最迟南宋结束。粟和豆除了作人们的日常粮食外,还常被用作饲养牲畜的精饲料,尤其以养马最重要。自西汉以后养马业逐渐兴盛,唐宋时期是一个高峰,在这个养马盛行的时代出现人与马争食、牧场与农田相争的情形是必然的。粟在麦作兴起以后并没有很快衰落也与它的饲料用途有一定关联,而豆渐渐退出主食行列,作为重要的副食一直繁荣至今。瓜、茄子、韭、姜、莴苣、芥菜、芜菁及菱藕等水生蔬菜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重要的蔬菜。旱地栽培蔬菜在三至十二世纪的河南不断巩固发展,水生蔬菜则多受限于环境制约,比重逐渐减轻。文章结合各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逐一考察了古籍中关于这些蔬菜的记载,对目前仍有疑问的点做了分析辨明,力图使这些蔬菜的种植技术脉络更加清晰。桑麻是棉花传入以前人们主要的衣料来源。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悠久的植桑历史。虽然考古发现证明南北方蚕桑业起源相当,但早期北方处于政权中心附近,所以发展速度远胜于南方地区。唐代之前,河南是我国最大的桑树种植区,与桑树种植相伴而生的丝织业也比较先进。中唐以后,河南蚕桑业呈现衰落之势,虽与以往相比略有逊色,但仍保持着相当的实力。依托种桑业而起的缫丝织锦,是达官贵族们的主要衣料。而沤麻织布则是寻常百姓的衣料来源。文中的大麻是指以取纤维为目的的雄麻,目前学界关于《齐民要术》中"得霜露则皮黄也"仍有疑问,文章结合大麻的生物学特性及种植地域认为这是贾思勰在强调适时播种的重要,怕皮黄,而非"尚黄"。技术选择与发展依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同时技术发展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农耕首先受制于时节及土壤条件,因此文章以时节及土壤环境为两个观察点,分析了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中因时耕作与因地制宜两个主要特点,并以洛阳为例,结合文人诗集阐述了技术发展引起的农田景观变化。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先民根据地形、气候、水环境等自然资源基础创造了水作与旱作并存的农业局面,但是六朝以后逐渐集中以旱作农业发展为中心,耕耙耱旱作体系定型并精细化。在这个过程中水资源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旱作体系的成熟。而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农业生产者在改造自在自然,创造农业景观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同样的一片土地上究竟呈现哪一种农业景观,这里生活的人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人口因素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变化对粮食的需求不同而产生的影响,二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构成所造成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消耗就越少,因此,有效缩短食物链,可供养较多的人口。对于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养活更多的人口,农耕就显示出了突出的优势,因此在人地矛盾出现后,种植农业中辅助能投入逐渐增加,农耕技术逐渐精细化,畜牧则逐渐退缩,仅在不适宜农耕的环境里延续。北朝及唐末五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大量的游牧民族人民进入到中原,这些来自少数民族的居民在河南逐渐放弃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学习并适应定居的农耕生产与生活,而不是以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改造中原,这种"入乡随俗"现象的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生态因子。同时,融入到中原人中间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农牧地位、畜产种类及饮食文化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饮食文化中以"胡饼"最负盛名。人们对饼食的喜爱也是麦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此外,农田水利的兴修及农具的革新、劝农制度发展成熟也为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李克南[9](2014)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产量差特征解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膨胀、饮食结构变化和能源需求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在有限的耕地资源背景下,唯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才能维持粮食安全。华北地区是中国小麦和玉米重要的生产基地,明确该地区实际产量和潜在产量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及其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户实际产量。本文以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APSIM),考虑品种更替特征,模拟了1981-2010年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潜在产量,分析气候变化和品种更替对其影响程度;结合1981-2010年县级作物统计产量和种植面积资料,定量分析了实际产量和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及其时间变化趋势;同时明确了各区域周年调控措施对潜在产量的提升作用,为提升华北地区周年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潜在产量均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增,具有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分布趋势,在1981-2010年间,因品种和气候的共同作用,分别每年增加45kghm-2和85kghm-2。冬小麦生长季内总辐射量是其潜在产量时间变化特征的决定因素,辐射降低导致冬小麦减产。夏玉米潜在产量时间变化特征则受其生育期内最低温度、日较差和总辐射的影响,其中总辐射占主导地位。冬小麦潜在产量的空间差异由最高温度和总辐射共同决定,其中生育期内总辐射占主导地位。影响夏玉米潜在产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其中最低温度的影响程度最大。(2)不考虑品种更替条件下,最近30年气候变化缩短了冬小麦全生育阶段和营养生长阶段长度,延长了生殖生长阶段长度;而对夏玉米生育阶段长度没有统一影响。在气候不变的情景下,品种更替有延长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作用,尤其是延长生殖生长阶段的长度,品种更替对夏玉米生育阶段长度的延长效果要大于冬小麦。对比气候变化和品种更替对生育阶段长度的影响程度,气候变化是冬小麦生育阶段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品种更替是夏玉米生育阶段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品种不变的条件下,气候变化降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潜在产量,而品种更替可以有效的补偿气候变化对潜在产量的负效应。(3)1981-2010年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实际产量显着增加,平均每年增加115kghm-2和100kghm-2。目前华北地区33.6%的种植面积的冬小麦产量处于停滞,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和山东省;夏玉米种植面积29.3%发生了产量停滞,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中西部、河北省中部和河南省中北部。(4)华北地区冬小麦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在全区的种植面积加权平均为3627kghm-2,占潜在产量的45%,用潜在产量的80%作为实际农田的最高可获得产量,则华北地区实际产量的可提升空间为2000kg hm-2。同理夏玉米实际产量和潜在产量之间产量差为3747kghm-2,占潜在产量的43%,农户产量的可提升空间为2004kghm-2。过去30年,研究区域冬小麦产量差每年降低69kg hm-2,达到极显着水平,而夏玉米仅有微弱的下降趋势。河南中部是冬小麦产量差的低值区,而山东西部是夏玉米产量差的低值区,潜在产量将是这些地区产量提升的重要限制因子。

张玉静[10](2014)在《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文中认为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第一大种植区。该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该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和干热风。干旱在冬小麦全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且播种当年7-9月份降水在土壤中蓄积形成的底墒水对产量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干热风灾害发生在冬小麦灌浆成熟期。本文利用华北地区48个农气站冬小麦发育期资料(1981-2010年)和气象资料(1961-2010年)以及近50年产量资料,将冬小麦全生育期划分为前期(播种期-起身期)、中期(拔节期-开花期)、后期(灌浆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充分考虑了底墒形成期(播种当年7-9月)内的降水,探索不同气象灾害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构建干旱、干热风指数,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及区域环境特征建立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评价模型,并构建综合风险模型,对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进行评价。利用GIS技术绘制了华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分区图。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华北地区全区干旱化有加重的趋势,且北部比南部明显。冬小麦播种前底墒形成期内降水有减少的趋势。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冬小麦各发育阶段干旱指数值均较高,且以中期的水分亏缺程度最为严重,生育前期和后期的干旱指数空间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趋势。(2)发生冬小麦干热风站点数较多。河北省中南部是干热风危害最重的地区,山东省西北部、河南省北部也较为多发。1960年代至1990年代干热风程度逐渐减轻,2000年以来,又有加重的趋势。(3)本文根据灾害发生学原理分别建立了危险性、暴露性与脆弱性评价模型,并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与干热风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基于危险性评价模型,冬小麦生育前期和中期干旱的危险性权重系数较高,而且大部分地区中期的危险性权重最大。冬小麦危险性在底墒形成期普遍较小,在生长前期由南向北增大,在生长中期全区普遍较大,在生长后期华北中部干旱危险性最大,干热风危险性最大的地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由于冬小麦生长后期可能有两种灾害并发,因此本文讨论了两种灾害权重系数的比值,分析不同地区后期两种气象灾害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河南中部和西部的泛区、商丘、永城以干旱的影响为主,向南向北干旱的重要性降低,干热风的重要性升高。研究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华北地区暴露性最大的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北部地区。华北地区脆弱性指标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异性,脆弱性最高的地区位于河北的黄骅、泊头,山东南部的莒县,以及河南西部的卢氏、三门峡。河南中部和西部的脆弱性程度也较高。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有两个高值中心,一个位于冀鲁豫交汇处,另一个位于河北省泊头、黄骅等地,风险值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根据风险评价模型中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的特点,提出了区域风险管理的基本措施。

二、华北地区冬小麦冬性程度的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区冬小麦冬性程度的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率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不足与扩展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农业生产率相关研究
    2.3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相关研究
        2.3.1 相关理论研究
        2.3.2 相关实证研究
    2.4 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行动
    2.5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率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理论模型简介
    3.2 影响机制分析
    3.3 研究假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农业生产率测算
    4.1 基于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分组
    4.2 我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4.2.1 一般性气候因子的描述分析
        4.2.2 极端天气事件的描述分析
    4.3 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4.3.1 测度方法介绍
        4.3.2 估算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4.3.3 估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般性气候因子对农业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3 基准估计与结果分析
        5.3.1 全样本分析
        5.3.2 分组样本分析
    5.4 非线性估计与结果分析
        5.4.1 全样本分析
        5.4.2 分组样本分析
    5.5 影响机制检验
        5.5.1 检验步骤
        5.5.2 检验结果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极端天气事件的样本选择
    6.2 合成控制法的基本思想
    6.3 实证分析
        6.3.1 样本与变量说明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3.3 “安慰剂”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适宜播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气候倾向率计算
        1.2.2 活动积温计算
        1.2.3 夏玉米生育期理论推算
        1.2.4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频率计算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小麦生育需求确定夏玉米可能播种期
    2.2 不同播种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2.3 不同播种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3)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双晚模式的优化及其水肥高效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
        1.2.1.1 冬小麦耗水特性
        1.2.1.2 主要节水栽培技术
        1.2.2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籽粒生产
        1.2.2.1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2 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1.2.3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氮肥利用
        1.2.3.1 冬小麦氮素利用研究
        1.2.3.2 夏玉米氮素利用研究
        1.2.3.3 周年氮素利用
        1.2.4 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中化控剂的施用
        1.2.4.1 化控剂应用发展
        1.2.4.2 化控剂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1.2.4.3 化控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项目测定和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对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产量和产能
        3.1.2 作物生长发育进程
        3.1.2.1 作物生育时期变化
        3.1.2.2 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
        3.1.3 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
        3.1.4 经济收益
    3.2 小结
第四章 限水灌溉对晚播冬小麦根层和叶层的调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1.2 土壤储水量和土壤水库容
        4.1.3 冬小麦根长密度及其与土壤储水量的关系
        4.1.4 叶片扩展和透光率
    4.2 小结
第五章 密植减氮对晚收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5.1.2 氮素利用
        5.1.3 收获期玉米各器官氮素的积累和分配
        5.1.4 氮素的转运和转运效率
        5.1.5 干物质积累
        5.1.6 叶面积指数
        5.1.7 N_2O和温室气体排放
    5.2 小结
第六章 复配剂对密植晚收夏玉米茎秆质量和冠层的调控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6.1.2 株高、穗位高、重心高度和倒伏率
        6.1.3 株高和倒伏率
        6.1.4 单位长度茎秆干重和茎秆穿刺强度
        6.1.5 叶面积变化
        6.1.6 伤流量
        6.1.7 茎秆微观结构变化
    6.2 小结
第七章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肥高效群体构建途径
    7.1 合理利用光温资源达到周年节水稳产增收
    7.2 周年优化模式下分季节的水肥和化学调控措施
        7.2.1 限水灌溉构建高效节水冬小麦群体
        7.2.2 密植减氮构建减排增效夏玉米群体
        7.2.3 化学调控构建抗逆高产群体
    7.3 小结
第八章 讨论和结论
    8.1 讨论
        8.1.1 双晚模式下夏玉米和冬小麦的产量和周年水分消耗
        8.1.2 限水灌溉对晚播冬小麦根层和冠层的调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8.1.3 密植减氮对晚播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8.1.3.1 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对晚收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8.1.3.2 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对晚收夏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8.1.3.3 种植密度和氮肥夏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8.1.4 喷施复配剂对密植晚收夏玉米茎秆质量和冠层的调控
    8.2 结论
        8.2.1 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提高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和收益
        8.2.2 限水灌溉对晚播冬小麦根层和叶层的调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8.2.3 密植密减氮技术提高晚收夏玉米氮肥利用和产量
        8.2.4 喷施复配剂优化调控密植晚收玉米茎秆质量和冠层
    8.3 研究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低温灾害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1.3 低温灾害研究现状
    1.4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低温灾害
        1.4.1 冷害
        1.4.2 寒害
        1.4.3 霜冻害
        1.4.4 冻害
        1.4.5 低温灾害的防御措施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线性趋势
        2.2.2 聚类分析
        2.2.3 离群点检测
第三章 我国近50年的气候变化
    3.1 气温、降水的年变化趋势
    3.2 气温、降水的月变化
    3.3 气候变化在不同时段的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1992-2011年我国低温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4.1 1992-2011年间气温变化分析
    4.2 霜冻、冷害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分析
    4.3 低温灾害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
        1.2.2 氮素及品种对玉米/小麦生长生理的影响
        1.2.3 施氮及品种对玉米/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1.2.4 施氮及品种对玉米/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1.2.5 施氮及品种对玉米/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1.2.6 施氮对玉米/小麦土壤水分消耗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1.2.7 玉米和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建立及验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夏玉米试验设计
        2.2.2 冬小麦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3.1 供试夏玉米品种
        2.3.2 供试冬小麦品种
    2.4 气象条件简介
        2.4.1 夏玉米生长季
        2.4.2 冬小麦生长季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土壤含水量
        2.5.2 土壤硝态氮
        2.5.3 叶面积指数
        2.5.4 干物质
        2.5.5 植物全氮
        2.5.6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5.7 光合指标
        2.5.8 叶绿素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1 数据计算
        2.6.2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1 施氮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1.1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3.1.2 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3.1.3 施氮量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
    3.2 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2.1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3.2.2 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3.2.3 施氮量与冬小麦产量的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4.1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4.1.1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4.1.2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4.2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4.2.1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1 夏玉米干物质(氮素)累积与转运特征
        5.1.1 夏玉米干物质累积与转运
        5.1.2 夏玉米氮素累积与转运
    5.2 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与转运特征
        5.2.1 冬小麦干物质累积与转运
        5.2.2 冬小麦氮素累积与转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6.1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6.1.1 氮素吸收效率的差异
        6.1.2 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6.1.3 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6.1.4 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
        6.1.5 影响氮素利用率指标的相关分析
        6.1.6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夏玉米高产氮高效品种分类
    6.2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6.2.1 氮素吸收效率
        6.2.2 氮素利用效率
        6.2.3 氮素利用率
        6.2.4 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
        6.2.5 影响氮素利用率指标的相关分析
        6.2.6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冬小麦高产氮高效品种分类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耗水量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7.1 施氮对夏玉米生育季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7.1.1 施氮对夏玉米生育季耗水量的影响
        7.1.2 施氮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7.1.3 施氮量与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关系
    7.2 施氮对冬小麦生育季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7.2.1 施氮对冬小麦生育季耗水量的影响
        7.2.2 施氮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7.2.3 施氮量与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关系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关中平原夏玉米/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
    8.1 关中平原不同降雨年型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建立与验证
        8.1.1 材料与方法
        8.1.2 结果与分析
        8.1.3 讨论
        8.1.4 结论
    8.2 基于叶片干物质的关中平原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模拟
        8.2.1 材料与方法
        8.2.2 结果与分析
        8.2.3 讨论
        8.2.4 结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9.1.2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9.1.3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9.1.4 施氮对夏玉米/冬小麦耗水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9.1.5 夏玉米/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的建立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作物物候期的划分及影响因子
        1.2.2 水分胁迫对物候期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现有的温度响应函数
        1.2.4 PhenologyMMS模型简介
        1.2.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水分胁迫指标
        2.2.1 简介
        2.2.2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2.3 物候期算法
        2.3.1 温度响应函数
        2.3.2 光周期函数
        2.3.3 春化作用函数
第三章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3.1.2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响
        3.1.3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1.4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实际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3.1.5 水分胁迫指标Ks的动态变化
        3.1.6 水分胁迫条件下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变化
        3.1.7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物候期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水分胁迫条件下物候期算法构建与模拟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水分胁迫指标的选择
        4.1.2 冬小麦物候期算法的改进
        4.1.3 冬小麦分段受旱试验设计
        4.1.4 观测变量和方法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冬小麦物候期水分胁迫修正因子函数的建立
        4.2.2 冬小麦物候期修正算法的校正
        4.2.3 冬小麦物候期修正算法的验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及蒸散量的影响
        5.1.2 水分胁迫条件下物候期算法的构建与模拟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试验地概况
    附录B 冬小麦土柱试验
    附录C 试验器材
    附录D ET0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附录E 冬小麦物候期观测标准图
致谢
作者简介

(7)1951年以来中国无霜期的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与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农区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分布演变
    3.2 全国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空间分布
    3.3 全国初、终霜日和无霜期变化趋势
4 讨论
5 结论

(8)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农业自然资源
    第一节 河南的气候与土壤
        一、冷暖交替的气候
        二、土壤概况
        三、土壤类型
    第二节 河南境内的河流与湖泊
        一、黄河
        二、主要湖泊及变迁
    第三节 河南境内的陂塘
        一、河南南部的陂塘
        二、河南中部的陂塘
        三、河南东部的陂塘
        四、河南西部的陂塘
第二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麦作技术
    第一节 魏晋以前小麦种植技术缓慢发展
        一、小麦的推广与地位
        二、麦作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的麦作技术
        一、整地
        二、垄作
        三、播种方法
        四、田间管理
        五、收获贮藏
    第三节 唐宋时期河南麦作技术快速发展
        一、与小麦种植有关的物候知识
        二、间作技术提高—桑下植麦
        三、唐宋河南小麦大面积种植
        四、麦作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粟、稻、豆种植技术
    第一节 粟种植技术
        一、粟的种植状况
        二、粟的播种方法
        三、轮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四、影响粟种植技术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水稻种植技术
        一、东汉以前的水稻种植
        二、东汉的“别稻”
        三、六朝到北宋稻作技术
    第三节 豆的种植技术
第四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主要蔬菜种植技术
    第一节 蔬菜种类
        一、宋代以前河南蔬菜种类
        二、北宋时河南蔬菜种类
    第二节 旱地栽培蔬菜的种植技术
        一、瓜的种植技术
        二、茄子的种植技术
        三、从韭菜到韭黄
        四、莴苣种植技术
        五、姜种植技术
        六、芥辣种植技术
        七、芜菁种植技术
    第三节 水生蔬菜的种植技术
        一、菱种植技术
        二、莲藕种植技术
        三、蒲菜种植技术
        四、茭白种植技术
第五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桑麻种植技术
    第一节 桑树种植技术
    第二节 麻类纤维作物种植技术
        一、大麻对土壤的要求
        二、适时播种以避“得霜露则皮黄”
第六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特点及农田景观变化
    第一节 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特点
        一、因时耕作
        二、因地制宜—以为古代诗词中心
    第二节 农田景观的变化—以洛阳为例
        一、白居易笔下的洛阳农田景观
        二、王禹偁笔下的洛阳农田景观
第七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生产技术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影响种植技术发展的环境要素变迁
    第二节 影响种植技术发展的人口因素
        一、人口数量的影响
        二、民族构成的变化及影响
    第三节 水利工程技术对种植技术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农具革新对种植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以犁为主的整地工具
        二、播种农具
        三、中耕农具
        四、灌溉农具
        五、收获农具
        六、魏晋隋唐墓葬中所见的农具或明器
    第五节 劝农制度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劝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劝农的具体过程
        三、劝农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产量差特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
        1.2.2 产量差研究方法研究进展
        1.2.3 作物产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数据
        2.2.2 作物数据
        2.2.3 土壤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气候因子分析方法
        2.3.2 产量特征分析方法
        2.3.3 作物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指标
第三章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有效性验证
    3.1 APSIM模型简介
    3.2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初始化
        3.2.1 气象参数
        3.2.2 土壤参数
        3.2.3 作物品种参数
        3.2.4 管理措施参数
    3.3 APSIM模型的参数调试和验证
        3.3.1 APSIM模型单点参数调试验证
        3.3.2 APSIM模型区域参数调试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潜在产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潜在产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1.1 APSIM模拟情景设置
        4.1.2 作物潜在产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1.3 作物潜在产量时间趋势特征分析
    4.2 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潜在产量气候因素影响分析
        4.2.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内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
        4.2.2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潜在产量的影响分析
    4.3 品种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潜在产量的影响分析
        4.3.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品种更替现状分析
        4.3.2 作物品种更替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潜力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实际产量和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
    5.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生产条件特征分析
        5.1.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面积时空分布特征
        5.1.2 华北地区水肥投入现状分析
    5.2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实际产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2.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实际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5.2.2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实际产量的时间趋势分析
    5.3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3.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产量差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产量差的时间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播期调控措施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潜在产量的提升作用
    6.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生育期时空特征分析
        6.1.1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6.1.2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6.2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体系生育期调控的基础
        6.2.1 华北地区冬小麦播期调控
        6.2.2 华北地区夏玉米生育期调控
    6.3 播期调控对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潜在产量提升分析
        6.3.1 播期调控对冬小麦和夏玉米潜在产量的影响
        6.3.2 “双晚技术”在华北地区的适宜范围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资料
        2.2.1 资料
        2.2.2 资料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产量波动序列的确定
        2.3.2 M-K 检验
        2.3.3 EOF 分析方法
        2.3.4 灾害发生等级划分
        2.3.5 指标值的标准化
        2.3.6 熵权法
        2.3.7 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干热风指标的确定
    3.1 研究方法
        3.1.1 SPEI 指数构建方法及干旱等级划分
        3.1.2 降水距平百分率构建方法
        3.1.3 CWDI 指数构建方法及干旱等级划分
        3.1.4 干热风日等级标准
    3.2 小结
第四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4.1 近 50 年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
    4.2 华北地区增温率与干旱化趋势
    4.3 基于 SPEI 指数的华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4.4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分析
        4.4.1 近 50 年冬小麦播种前底墒形成期内降水变化
        4.4.2 冬小麦各发育时期干旱空间分布
    4.5 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
    5.1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频率及发生日数
    5.2 基于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
    5.3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热风 DHWI 指数年代际空间分布
    5.4 小结
第六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6.1 风险评价模型建立与评价
        6.1.1 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与评价
        6.1.2 暴露性评价模型构建与评价
        6.1.3 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与评价
    6.2 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6.2.1 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6.2.2 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华北地区冬小麦冬性程度的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率影响效应研究[D]. 闫骥瑞. 西北大学, 2020(07)
  • [2]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适宜播期分析[J]. 和骅芸,胡琦,潘学标,马雪晴,胡莉婷,王晓晨,何奇瑾. 中国农业气象, 2020(01)
  • [3]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双晚模式的优化及其水肥高效调控[D]. 徐彩龙.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4]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低温灾害特征分析[D]. 佟金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5]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强生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6]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与模拟研究[D]. 刘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7]1951年以来中国无霜期的变化趋势[J]. 宁晓菊,张丽君,杨群涛,秦耀辰. 地理学报, 2015(11)
  • [8]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D]. 包艳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9]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产量差特征解析[D]. 李克南.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D]. 张玉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08)

标签:;  ;  ;  ;  ;  

华北冬小麦冬季自然度定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